第一单元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合集下载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大:重近10公斤、长约 50厘米 ; 长相奇特:中央有个沟 形,似两个椰子合起来 一样,并且酷似臀部。 习性奇特:生长非常缓慢,生长25至40年后才能开花、结 果,花从授粉结实到成熟需历时13年,其中种子发芽期需 历时3年,且要求强烈的日光。每年只抽一片新叶。 珍贵:原产于塞舌尔共和国的普拉斯林和克瑞孜岛。全世 界每年收获的成熟种子合计只有1200粒左右,曾在塞舌 尔总统勒内访华时作为礼品赠送给中国领导人。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 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但它们都能生长成一株植物。
让我们剥开种子,看看能发 现什么?
种子要如何保存 呢?
这个办法不错!
阴凉、通风。
播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们要准备好:
查阅凤仙花的资料,了解栽培方法; 准备好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 中都要经历出生、繁殖、成长、 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 的新生命的。
形状
大小
颜色
其他方面
白豆、芝麻、绿豆、赤豆、黑豆、凤仙花种子、花生
黄豆
白豆
白豆、芝麻、绿豆、赤豆、黑豆、凤仙花种子、花生
凤仙 花种 子 花生
观察提示:
1、共同观察1种种子,再观察其它的。 2、轻声讨论、及时记录(文字、图画)。 3、合理使用放大镜。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2)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2)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教材简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三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有三部分内容:1.通过描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小猫小狗出生方式,以问题形式提出了本单元的研究任务即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2.对不同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对种子里面有什么结构的推测?3.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提示学生做好种植准备。

二、教学背景: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已经开始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植物的有关问题,并且通过对向日葵一生的介绍,注意到植物的一生中要发生变化。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变化的认识是间接的,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

科学讲究实证,我们更希望学生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将是最稳固的。

本课内容的设计是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科学词汇:外部特征、内部结构、胚根、胚芽(二)过程与方法: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认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科学方法:观察(看、闻、摸、捏)、实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将来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图片一包植物种子(黄豆、绿豆、玉米、花生、莲子、芝麻、葵花子、西瓜子、凤仙花子、蚕豆、喇叭花子……)、放大镜、观察记录纸。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植物的生长变化PPT课件二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植物的生长变化PPT课件二
1、植物新生命的 开始
下面的图片中是些什么动物,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从鸡蛋里孵出来的
狗妈妈生出来的
上学期我们已经知道了:
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 出生、繁殖、成长是从哪里来的吗?
我们还知道:植物繁殖后代的方法有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下节课准备
凤仙花的种子 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让死人去埋葬死人吧,我们既然有生命,我们就应当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幸福。
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 真正开始。 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系于自己。——朗费罗 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是金子,总会花光的;是镜子,总会反光的。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培根 快乐的人帮助别人,积极人的肯定自己。——王修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植物的种子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 、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但它们都能生长成一株植物。
让我们剥开种子,看看能 发现什么?
掰开一粒种子看一看
这些种子形状和大小有各种各样的, 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胚轴 胚根
种皮
胚芽 子叶
果皮和种皮
胚乳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根
菜豆的种子
玉米的种子
种子的里面都是相同的,都有胚根 和胚芽。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作业设计方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作业设计方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

2. 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珍爱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发展、吐花、结果、结实、凋谢。

2.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 植物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命周期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植物发展发育的兴趣。

2. 进修:教师讲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植物观察实验,让他们亲自体验植物发展的过程。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5. 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植物探索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自然界的奇异的地方。

四、评判方式1. 参与度评判:观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互动讨论等。

2. 实践效果评判:评判学生在植物观察实验和户外探索活动中的表现及效果。

3. 总结反思评判:评判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种植活动,让他们亲手培育植物并观察发展过程。

2. 邀请专家进行植物生态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和珍爱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摄影比赛,鼓励他们通过镜头展现植物的美丽和生命力。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置信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增强对植物的珍爱认识,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和发现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观察植物的种子
• 有哪些观察方法? • 用手摸,用放大镜看,用眼睛看…… • 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
有效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 将手持放大镜靠近眼睛,将所观察的 种子拿在另一只手中并前后左右慢慢 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 将种子稳稳拿在手中,或放在桌面上, 把手持放大镜在种子上方慢慢地前后 左右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 让我们断对错
1.植物的颜色、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 (错) 2.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
到死亡的过程。 (正确) 3.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都是从种子开始它新
的生命历程的。 (正确)
观察种子的外形
不同
•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 颜色等各不相同
•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 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 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种子里面有什么呢?
• 根据种子能长成一株植物来猜测
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对不对?
• 掰开看一看。 • 种下去,看长出来什么呢?
想一想:
小猫是猫妈妈生的,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出来 的,那幼小的绿色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 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猫、狗是猫妈妈和狗妈妈生的。 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化出来的。
幼小的绿色植物是从哪 里来的呢?
• 我们已经知道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都 是从种子开始它新的生命历程的。我 们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吗?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种子结构和成分,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并能够自己动手进行种子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植物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种子结构和成分,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让学生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种子萌发的条件。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种子样本,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2.准备放大镜,让学生观察种子结构。

3.准备实验材料,包括种子、水、土壤、温度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植物是怎么繁殖的吗?种子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植物的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特征。

然后,用放大镜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基本组成。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师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种子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萌发?让学生了解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种子结构和成分,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突出种子结构和成分,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word教案(2)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word教案(2)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教材简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三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有三部分内容:1.通过描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小猫小狗出生方式,以问题形式提出了本单元的研究任务即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2.对不同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对种子里面有什么结构的推测?3.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提示学生做好种植准备。

二、教学背景: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已经开始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植物的有关问题,并且通过对向日葵一生的介绍,注意到植物的一生中要发生变化。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变化的认识是间接的,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

科学讲究实证,我们更希望学生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将是最稳固的。

本课内容的设计是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科学词汇:外部特征、内部结构、胚根、胚芽(二)过程与方法: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认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科学方法:观察(看、闻、摸、捏)、实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

教学重难教学重点: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特征。

点教学难点: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将来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图片一包植物种子(黄豆、绿豆、玉米、花生、莲子、芝麻、葵花子、西瓜子、凤仙花子、蚕豆、喇叭花子……)、放大镜、观察记录纸。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植物的生长变化PPT课件2 (共14张PPT)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植物的生长变化PPT课件2 (共14张PPT)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菜豆的种子
种子的里面都是相同的,都有胚根 和胚芽。
下节课准备
凤仙花的种子
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 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1、植物新生命的 开始
下面的图片中是些什么动物,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从鸡蛋里孵出来的
狗妈妈生出来的
上学期我们已经知道了:
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 出生、繁殖、成长、衰老直至死亡的 过程。
你还知道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吗?
我们还知道:植物繁殖后代的方法有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植物的种子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 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但它们都能生长成一株植物。
让我们剥开种子,看看能 发现什么?
掰开一粒种子看一看
这些种子形状和大小有各种各样的, 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胚轴 胚根 胚芽 子叶 种皮 果皮和种皮 胚乳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根
玉米的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姜辉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知识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为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并验证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

【教学重点】: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准备】: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活动记录表。

为每组学生准备:黄豆、花生、瓜子、绿豆、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科学之旅。

在这次旅行的道路上,我们不但会收获知识,还会收获很多快乐。

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了。

【利用激情的语言,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

揭开科学这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是有趣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旧知,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小狗、小鸡图片。

师: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新生命的诞生。

他们的到来,为我们这个世界增添了许多生机。

2、提问,引出绿色植树是从哪里来的?
师:小狗和小鸡幼小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师:小动物们新生命的开始,有的是由妈妈生出来的,有的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

那么一株幼小的绿色开花植物它们的生命又是从哪里来的?(出示向日葵图片)
3、导入课题。

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三、想想画画。

1、你熟悉的绿色开花植有哪些?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用图画和文字将它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吗?画好后,找小组代表展示一下自己画的作品。

2、巡视,启发。

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顺应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了解的一种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为了下一步引出种子的概念】
4、师: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树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但还有一些植物是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以根、茎、叶繁殖后代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柳树、海棠花、白薯)
【帮助学生区分概念】
5、课件出示:(有些植物是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生齐读。

过渡:这一粒粒种子中蕴含着哪些秘密,大家想不想一起来探究?让我们敲开种子王国的大门,化身成一位位小小的科学家来探究他们的奥秘。

四、观察植物的种子。

1、课件出示种子图片
(1)师:这些种子,你们认识吗?(请一生回答)
(2)让我们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从熟悉的种子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2、活动一:观察种子的外部特点。

(1)师:我们现在就要来观察这些种子的外部特点。

请问小科学家们,你们要观察这些种子的什么特点呢?要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
(2)生回答。

(3)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摸的方法,了解种子的光滑度;用闻的方法,了解种子的气味;用看的方法,了解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特征。

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还可以请放大镜来帮忙。

(板书外部—形状大小颜色)
为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两种使用方法:
第一种方法:将手持放大镜靠近眼睛,将所观察的种子拿在另一只手中并前后左右慢慢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种方法:将种子稳稳拿在手中,或放在桌面上,把手持放大镜在种子上方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进行观察前老师还有一些温馨提示:
A、认真观察,小组分工合作。

B、观察同时,做好记录工作。

C、记录完毕,整理活动材料。

(2)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并作好记录。

(3)小组反馈:你们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课件出示,生齐读)
不同植物的种子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它们却都能成长成一株植物,种子里面会有什么?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这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


活动二: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学生猜测:种子里面有什么?
2、为什么你认为是这样的?
3、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对不对?我们要怎么验证?
4、老师这里提前浸泡了一些蚕豆的种子。

我们观察的时候要轻轻地剥开它们的种皮,再分成两半进行观察。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观察完后,告诉同学们在种子里面,你们发现了什么?和你们的猜想一样吗?
5、师小结:种子的内部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课件出示,生齐读)
6、总结方法:孩子们,我知道你们当中的很多人长大都有成为一名科学家的梦想。

那我们从小就要养生良好的习惯:善于提出问题,根据自己已生活知识和经验进行大胆地猜测,并想办法去证明自己的猜测。

这是一位科学家必备的科学素养。

【让学生学会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观察事物的特点。

种子的特征在学生研究下一一展示出来。

同时渗透给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


五、下节课准备。

1、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植物的生长变化,这很好。

但这毕竟是一种推测,你们想不想种颗凤仙花,亲自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2、那我们就得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出示大屏幕,齐读
●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教师准备)
●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学生课外查找)
●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准备)
板书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形状、大小、颜色、
种子
内部:胚芽胚根
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