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以往《计量经济学》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各章作业习题(后附答案)

计量经济学各章作业习题(后附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A 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B 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C 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 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2、相关关系是指【】A 变量间的依存关系B 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 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 变量间表现出来的随机数学关系3、进行相关分析时,假定相关的两个变量【】A 都是随机变量B 都不是随机变量C 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不是随机变量D 随机或非随机都可以4、计量经济研究中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数据,另一类是【】A 总量数据B 横截面数据C平均数据 D 相对数据5、下面属于截面数据的是【】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平均工业产值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各镇工业产值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工业产值6、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A 横截面数据B 时间序列数据C 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7、经济计量分析的基本步骤是【】A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 个体设计→总体设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8、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A 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 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C 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市场均衡分析D 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9、计量经济模型是指【】A 投入产出模型B 数学规划模型C 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D 模糊数学模型10、回归分析中定义【】A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B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C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非随机变量D 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1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统计检验基础上的再检验(亦称二级检验)准则【】A. 计量经济学准则 B 经济理论准则C 统计准则D 统计准则和经济理论准则12、理论设计的工作,不包括下面哪个方面【】A 选择变量B 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C 收集数据D 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期望值13、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不包括【】A 理论B 应用C 数据D 方法14、在经济学的结构分析中,不包括下面那一项【】A 弹性分析B 乘数分析C 比较静力分析D 方差分析二、多项选择题1、一个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经过的检验有【】A 经济准则检验B 统计准则检验C 计量经济学准则检验D 模型预测检验E 实践检验2、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四个步骤是【】A 理论研究B 设计模型C 估计参数D 检验模型E 应用模型3、对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学准则检验包括【】A 误差程度检验B 异方差检验C 序列相关检验D 超一致性检验E 多重共线性检验4、对经济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进行评价时,采用的准则有【】A 经济理论准则B 统计准则C 经济计量准则D 模型识别准则E 模型简单准则三、名词解释1、计量经济学2、计量经济学模型3、时间序列数据4、截面数据5、弹性6、乘数四、简述1、简述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程序。

计量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第⼀章导论1.计量经济学是⼀门什么样的学科?答:计量经济学的英⽂单词是Econometrics,本意是“经济计量”,研究经济问题的计量⽅法,因此有时也译为“经济计量学”。

将Econometrics译为“计量经济学”是为了强调它是现代经济学的⼀门分⽀学科,不仅要研究经济问题的计量⽅法,还要研究经济问题发展变化的数量规律。

可以认为,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经济数据为依据,以数学、统计⽅法为⼿段,通过建⽴、估计、检验经济模型,揭⽰客观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随机因果关系的⼀门应⽤经济学的分⽀学科。

2.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数学、统计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统计学的结合,是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联系主要是计量经济学对这些学科的应⽤。

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学的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个⽅⾯:第⼀,计量经济学模型的选择和确定,包括对变量和经济模型的选择,需要经济学理论提供依据和思路;第⼆,计量经济分析中对经济模型的修改和调整,如改变函数形式、增减变量等,需要有经济理论的指导和把握;第三,计量经济分析结果的解读和应⽤也需要经济理论提供基础、背景和思路。

计量经济学对统计学的应⽤,⾄少有两个重要⽅⾯:⼀是计量经济分析所采⽤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参数的估计等,需要使⽤统计学的⽅法和技术来完成;⼀是参数估计值、模型的预测结果的可靠性,需要使⽤统计⽅法加以分析、判断。

计量经济学对数学的应⽤也是多⽅⾯的,⾸先,对⾮线性函数进⾏线性转化的⽅法和技巧,是数学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其次,任何的参数估计归根结底都是数学运算,较复杂的参数估计⽅法,或者较复杂的模型的参数估计,更需要相当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运算能⼒,另外,在计量经济理论和⽅法的研究⽅⾯,需要⽤到许多的数学知识和原理。

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区别也很明显,经济学、数学、统计学中的任何⼀门学科,都不能替代计量经济学,这三门学科简单地合起来,也不能替代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1.简述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学科间的关系。

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3.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步骤。

4.对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5.计量经济学应用的数据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什么会存在随机误差项?7.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8.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9.试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10.在满足古典假定条件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有哪些统计性质? 11.简述BLUE 的含义。

12.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什么在进行了总体显著性F 检验之后,还要对每个回归系数进行是否为0的t 检验?13.给定二元回归模型:01122t t t t y b b x b x u =+++,请叙述模型的古典假定。

14.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为什么用修正的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15.修正的决定系数2R 及其作用。

16.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有几种情况?17.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①t t t u x b b y ++=310 ②t t t u x b b y ++=log 10③ t t t u x b b y ++=log log 10 ④t t t u x b b y +=)/(1018. 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①t t t u x b b y ++=log 10 ②t t t u x b b b y ++=)(210③ t t t u x b b y +=)/(10 ④t b t t u x b y +-+=)1(11019.什么是异方差性?试举例说明经济现象中的异方差性。

20.产生异方差性的原因及异方差性对模型的OLS 估计有何影响。

21.检验异方差性的方法有哪些?22.异方差性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23.什么是加权最小二乘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4.样本分段法(即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检验异方差性的基本原理及其使用条件。

计量经济学习题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题库完整版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数理统计学.数学 C.经济学.统计学 B.数学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一词构造出来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前定变量.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D )。

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A.内生变量.前定变量.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经济模型经济模型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

A.控制变量.外生变量.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计量经济学习题集及详解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集及详解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__________的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和_________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_________数据、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和__________检验。

14.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解释变量的__________检验。

计量经济学参考答案

计量经济学参考答案

第一章1.6一个完整的计量经济模型应包括哪些基本要素?你能举一个例子吗?答:一个完整的计量经济模型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经济变量、参数和随机误差项。

例如研究一家店铺月销售额的计量经济模型:u βX αY ++=其中,Y 为该月店铺销售总额,X 为该月店铺销售量,二者是经济变量;α和β为参数;u 是随机误差项。

1.7答:经济变量反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表现不同,取值不同,是可以观测的因素。

经济参数是表现经济变量相互依存程度的、决定经济结构和特征的、相对稳定的因素,通常不能直接观测。

参数是未知的,又是不可直接观测的。

由于随机误差项的存在,参数也不能通过变量值去精确计算。

只能通过变量样本观测值选择适当方法去估计。

1.11答:时间序列数据:中国1990年至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可从中国统计局网站查得数据。

截面数据:中国2013年各城市收入水平,中国统计局网站查得数据。

面板数据:中国1990年至2013年各城市收入水平,中国统计局网站查得数据。

虚拟变量数据:自然灾害状态,1表示该状态发生,0表示该状态不发生。

1.13为什么对已经估计出参数的模型还要进行检验?你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各种检验的必要性吗?答:一,在设定模型时,对所研究经济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可能并不充分,所依据的经济理论对所研究对象也许还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

二,经济理论是正确的,但可能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只是从某些局部出发,或者只是考察了某些特殊的样本,以局部去说明全局的变化规律,可能导致偏差。

三,我们用以估计参数的统计数据或其它信息可能并不十分可靠,或者较多地采用了经济突变时期的数据,不能真实代表所研究的经济关系,或者由于样本太小,所估计参数只是抽样的某种偶然结果。

第二章2.3(1) 当1000f Y =时,消费支出C 的点预测值: ˆ500.61000650iC =+⨯=(元) (2)平均值的预测区间:已知: ˆ650iC =,0.025(10) 2.23t =,22300ˆ302122ie n σ===--∑,22ˆˆ[(f f C t C t αασσ-+221(1000800)1(1000800)[(650 2.2330),(650 2.2330)]128000128000--=-⨯⨯++⨯⨯+=(650-27.5380,650+27.5380) =(622.46,677.54)当1000f Y =时,在95%的置信概率下消费支出C 平均值的预测区间为(622.46,677.54)元。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经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计量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和进行经济预测。

在学习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题:简单线性回归模型考虑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表示为:Y = β0 + β1X + ε,其中Y是被解释变量,X是解释变量,β0和β1是回归系数,ε是误差项。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出β0和β1的值。

答案:最小二乘法是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来估计回归系数的方法。

对于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可以使用公式来计算β0和β1的估计值。

β1的估计值为:β1 = Σ((Xi - Xbar)(Yi - Ybar)) / Σ((Xi - Xbar)^2),其中Xi和Yi 分别是第i个观测值的X和Y的值,Xbar和Ybar分别是X和Y的样本均值。

β0的估计值为:β0 = Ybar - β1 * Xbar,其中Ybar是Y的样本均值。

第二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虑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示为:Y = β0 + β1X1 + β2X2 + ... + βkXk + ε,其中Y是被解释变量,X1、X2、...、Xk是解释变量,β0、β1、β2、...、βk是回归系数,ε是误差项。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出β0、β1、β2、...、βk的值。

答案: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可以使用矩阵表示来计算回归系数的估计值。

假设我们有n个观测值和k个解释变量,可以将回归模型表示为矩阵形式:Y = Xβ + ε,其中Y是n×1的向量,X是n×(k+1)的矩阵,β是(k+1)×1的向量,ε是n×1的向量。

回归系数的估计值为:β = (X'X)^(-1)X'Y,其中X'表示X的转置,^(-1)表示矩阵的逆。

(完整word版)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期中练习题1、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

最小二乘准则是指( )A .使∑=-n t tt Y Y 1)ˆ(达到最小值 B.使∑=-nt t t Y Y 1达到最小值 C. 使∑=-nt t tY Y12)(达到最小值 D.使∑=-nt tt Y Y 12)ˆ(达到最小值 2、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 Y 对人均收入 X 的回归模型为ˆln 2.00.75ln i iY X =+,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 1%,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 ( )A. 0.75B. 0.75%C. 2D. 7.5% 3、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

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的F 统计量与可决系数2R 之间的关系为( )A.)1/()1()/(R 22---=k R k n F B. )/(1)-(k )R 1/(R 22k n F --= C. )/()1(22k n R R F --= D. )1()1/(22R k R F --=6、二元线性回归分析中 TSS=RSS+ESS 。

则 RSS 的自由度为( )A.1B.n-2C.2D.n-39、已知五个解释变量线形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8002=∑te,样本容量为46,则随机误差项μ的方差估计量2ˆσ为( ) A.33.33 B.40 C.38.09 D. 201、经典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时,下列哪些假定是正确的( ) A.0)E(u i = B. 2i )V ar(u i σ= C. 0)u E(u j i ≠D.随机解释变量X 与随机误差i u 不相关E. i u ~),0(2i N σ2、对于二元样本回归模型ii i i e X X Y +++=2211ˆˆˆββα,下列各式成立的有( ) A.0=∑ieB. 01=∑ii Xe C. 02=∑iiXeD.=∑ii Ye E.21=∑i iX X4、能够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 )A.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法B. t 检验与F 检验综合判断法C. DW 检验法D.ARCH 检验法E.辅助回归法计算题1、为了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建立投资(1X ,亿元)与净出口(2X ,亿元)与国民生产总值(Y ,亿元)的线性回归方程并用13年的数据进行估计,结果如下:ii i X X Y 21051980.4177916.2805.3871ˆ++= S.E=(2235.26) (0.12) (1.28) 2R =0.99 F=582 n=13问题如下:①从经济意义上考察模型估计的合理性;(3分) ②估计修正可决系数2R ,并对2R 作解释;(3分)③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分别检验参数的显著性;在5%显著性水平上,检验模型的整体显著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往计量经济学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1-2.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答: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是研究经济现象中的具体数量规律(或者说,计量经济学是利用数学方法,根据统计测定的经济数据,对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经济数量关系进行研究)。

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即计量经济学方法或理论计量经济学;二是应用,即应用计量经济学;无论是理论计量经济学还是应用计量经济学,都包括理论、方法和数据三种要素。

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随机关系;二是因果关系。

1-4.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答: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1)设定理论模型,包括选择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3)估计模型参数;(4)模型检验,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型预测检验。

1-6.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答: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预测检验。

在经济意义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检验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大小是否与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经济理论所拟订的期望值相符合;在统计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即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包括随机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模型预测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对样本容量变化时的灵敏度,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于样本观测值以外的范围。

第二次作业:2-1答:P27 6条2-3 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基本假设?违背基本假设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否就不可估计?答:(1)略(2)违背基本假设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还是可以估计的,只是不能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

2-5假设已经得到关系式的最小二乘估计,试回答:X Y 10ββ+=(1)假设决定把X 变量的单位扩大10倍,这样对原回归的斜率和截距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把Y 变量的单位扩大10倍,又会怎样?(2)假定给X 的观测值都增加2,对原回归的斜率和截距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给Y 的每个观测值都增加2,又会怎样?解:(1)记为原变量X 单位扩大10倍的变量,则,于是*X 10*X X =*10*10101010X X X Y ββββββ+=+=+=可见,解释变量的单位扩大10倍时,回归的截距项不变,而斜率项将会成为原回归系数的。

101同样地,记为原变量Y 单位扩大10倍的变量,则,于是*Y 10*Y Y =X Y 10*10ββ+=即 XY 10*1010ββ+=可见,被解释变量的单位扩大10倍时,截距项与斜率项都会比原回归系数扩大10倍。

(2)记,则原回归模型变为2*+=X X *110*1010)2()2(X X X Y βββββββ+-=-+=+=记,则原回归模型变为2*+=Y YXY 10*2ββ+=-即 XY 10*)2(ββ++=可见,无论解释变量还是被解释变量以加法的形式变化,都会造成原回归模型的截距项变化,而斜率项不变。

第三次作业:3-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试说明在证明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有效性的过程中,哪些基本假设起了作用?答:(1)书上6条;(2)在证明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中,利用了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的假定;在有效性的证明中,利用了解释变量相互之间互不相关及随机项独立同方差假定。

3-2.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检验与检验有何不同?在一元线t F 性回归分析中二者是否有等价的作用?答: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 检验常被用作检验回归方程中各个参数的显著性,而F 检验则被用作检验整个回归关系的显著性。

各解释变量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并不意味着每一个解释变量分别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二者具有等价作用,因为二者都是对共同的假设——解释变量的参数等于零——进行检验。

3-4.在一项调查大学生一学期平均成绩(Y )与每周在学习()、1X 睡觉()、娱乐()与其他各种活动()所用时间的关系的2X 3X 4X 研究中,建立如下回归模型:μβββββ+++++=443322110X X X X Y 如果这些活动所用时间的总和为一周的总小时数168。

问:保持其他变量不变,而改变其中一个变量的说法是否有意义?该模型是否有违背基本假设的情况?如何修改此模型以使其更加合理?答:由于,当其中一个变量变化时,至少有一个其他变量也得1684321=+++X X X X 变化,因此,保持其他变量不变,而改变其中一个变量的说法是无意义的。

显然,由于四类活动的总和为一周的总小时数168,表明四个X 间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因此违背了解释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假设。

可以去掉其中的一个变量,如去掉代表“其他”活动的变量,则新构成的三变量模型4X 更加合理。

如这时就测度了当其他两变量不变时,每周增加1小时的学习时间所带来的1β学习成绩的平均变化。

这时,即使睡觉和娱乐的时间保持不变,也可以通过减少其他活动的时间来增加学习的时间。

而这时三个变量间也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

第四次作业:4-9经济理论指出,家庭消费支出Y 不仅取决于可支配收入,还1X 取决于个人财富,即可设定如下回归模型:2X ,根据下表给定的数据进行回归和变量的相i i i i X X Y μβββ+++=22110关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试说明估计的模型是否可靠,给出你的分析。

编号Y1X 2X 编号Y1X 2X 170080081006115018001876026501000100907120020002052039001200127308140022002201049501400142509155024002435051100160016930101500260026860解:由拟合优度知,收入和财富一起解释了消费支出的96%。

然而二者的t 检验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不显著的。

不仅如此,财富变量的符号也与经济理论不相符合。

但从F的检验值看,对收入与财富的参数同时为零的假设显然是拒绝的。

因此,显著的F 检验值与分别不显著的变量的t 检验值,说明了收入与财富间存在较高的显著性。

事实上,收入与财富的相关系数高达0.9986。

这说明了收入与财富间的高度相关性,使得无法分辨二者各自对消费的影响。

本二元回归的估计结果是不可靠的。

可以只做消费支出关于收入或财富的一元回归模型来对二元模型进行修正。

利用EViews回归的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Sample: 1 10Included observations: 10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245.515869.52348 3.5314080.0096X10.5684250.7160980.7937810.4534X2-0.0058330.070294-0.0829750.9362 R-squared0.962099Mean dependent var1110.000Adjusted R-squared0.951270S.D. dependent var314.2893S.E. of regression69.37901Akaike info criterion11.56037Sum squared resid33694.13Schwarz criterion11.65115Log likelihood-54.80185F-statistic88.84545Durbin-Watson stat 2.708154Prob(F-statistic)0.000011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X1X2X1 1.0000000.998577X20.998577 1.000000第五次作业:5-1回归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作用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的引入方式,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答: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主要是为了寻找某(些)定性因素对解释变量的影响。

加法方式与乘法方式是最主要的引入方式,前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产生影响的情况,后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斜率项产生影响的情况。

除此外,还可以加法与乘法组合的方式引入虚拟变量,这时可测度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与斜率项同时产生影响的情况。

5-3.滞后变量模型有哪几种类型?分布滞后模型使用OLS方法存在哪些问题?答:滞后变量模型有分布滞后模型和自回归模型两大类,其中:分布滞后模型有无限期的分布滞后模型和有限期的分布滞后模型;自回归模型又有Coyck模型、自适应预期模型和部分调整模型。

分布滞后模型使用OLS法存在以下问题:⑴对于无限期的分布滞后模型,由于样本观测值的有限性,使得无法直接对其进行估计;⑵对于有限期的分布滞后模型,使用OLS方法会遇到:没有先验准则确定滞后期长度,对最大滞后期的确定往往带有主观随意性;如果滞后期较长,由于样本容量有限,当滞后变量数目增加时,必然使得自由度减少,将缺乏足够的自由度进行估计和检验;同名变量滞后值之间可能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即模型存在高度的多重共线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