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 (2)
高中美术鉴赏要点整理解析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
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第一幅:《放牧》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
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年代:古代。
内容:对动物的各种基本形状和人手掌的描写,表达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二幅:《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作品描绘了宴请宾客、歌舞声乐、采桑、狩猎、交战(水战、陆战)等场景第三幅:《人物驭龙帛图》(提问三个问题:a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气宇轩昂的男子、龙舟、鹭鸟、鱼、华盖)b构图上有何特点?(饱满)c根据男子的动作猜测他想做什么?(手中持一缰绳,牵引着龙,可能是驾龙升天成仙。
)d 该帛画用什么造型手法?(主要是单线勾描,仅在局部渲染或施色。
)第四幅:《奔马》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构图用笔特点。
简单介绍“六法”理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原则)气韵生动是指气质,作品的精神内涵 (作品和作品的形象有生动的气度、具有生命力。
)应物象形是指形象(指描绘的形象要形似)骨法用笔是指用笔(指用笔力度)随类赋彩是指色彩 (指色彩要与所画的物象相似。
对色彩感觉稍作介绍。
)经营位置是指构图(作品要注意构图,作品中各物件的安排要合理美观)传移摹写是指临摹(临摹即可学习基本功,也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
结合唐高祖临死前要求《兰亭序》作为陪葬说明。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第一部分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板书:玉可分为硬玉和软玉两大类;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文化有: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旧石器(打制)-“石之美者”-装饰或祭祀(实用)。
红山文化,玉龙玉猪新石器(磨制钻孔)材质和器形的发展--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超过实用。
天上人间——壁画

蛋彩画:盛行于文艺复兴时代,使用蛋黄或蛋清为主要 调和剂,加入蜂蜜,无花果汁与胶融合而成的水溶颜料, 不透明,易干,但易脱落,要涂上亚麻仁油或树脂作为 保护层。后来逐渐被油画取代。
油画:以亚麻仁油为调和剂,在亚麻布或木板上作画。
敦煌壁画的题材分三大类:
1、佛像故事画:表现佛教创始人释
迦牟尼佛一生教化事迹的佛传故事。
2、佛像本生画:是佛经中把印度民
间流传的种种舍已助人的行善故事,附会 成佛祖释迦牟尼前生前世的事迹。
3、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
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内容之为 经变。
(北魏)
第249窟
库顶壁 画中的 大自然
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
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
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是最悠久
的独立绘什画么形式是。壁中国画壁?画在中国
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绘画 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 朝后,佛教美术兴起,敦煌石窟的 壁画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
壁画有哪些种类?
1.绘画型:干壁画、湿壁画、蛋彩画、 油画、 蜡画、 丙烯画
唐代《客使图》章怀太子墓
唐代《宫女图》永泰公主墓
名称 社会关系 特点风格 绘画内容
墓室 壁画 画像石
画像砖
汉代实行厚 葬之风,按照 死者生前的生 活条件,建造 墓室;到了唐 代形成高峰。
原因:
A、宗教观念 B、儒家忠孝
之道治国
写实 写意 豪放不羁
平面浅浮雕加 阴线刻、彩绘 加彩、高浮雕
印摸压印 锐器刻画 阴阳线刻 高浅浮雕
蜡画:用蜡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等不同材料的 基底上,然后经过加热处理,使其表面发生变化,出现 光泽的表层。蜡画产生于希腊。
《中国美术鉴赏——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4320

钟离权度吕洞宾
·试一试:浏览教材P29-31页,归纳宗教
壁画的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题材: 表现形式(手法):
分布地区:
功能用途:
宗教壁画
内容题材:佛传及“得道成仙”和“普渡众生
游戏人间”的神话故事;
表现形式(手法):多绘画,主次分明、疏密
有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人物等级化、色彩由 单一走向丰富,刻画细腻、场面宏大;
分布地区:主要在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区;
功能用途:成教化、助人轮的社会教育作用。
·探究、交流(分组讨论)
1、古人为何要装饰墓室? 2、欣赏宗教壁画代表作,阅读教材有关 内容,理解西方宗教题材在中国古代壁画 创作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表现的?
1、古人为何要装饰墓室?
①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兴起的厚葬风气; ②记述主人生平; ③宗教观念; ④ P26页:朝廷儒家忠孝治国之道。
第 112 窟 反 弹 琵 琶 画 像 中 唐
你认为画面色彩安排怎样?人物表情怎样?
三清殿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 ,(三清:元始天尊、 太上道君、太上老君;朝元:指360个值日神去朝拜道教的最高主宰元 始天尊)
朝元图 元
三清殿 朝元图 元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 ,(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 君、太上老君;朝元:指360个值日神去朝拜道教的最高主宰元始天尊) 作品以八位主神为中心的天界诸神分做东西两列向北集中一起朝拜三清像的场 面。三清像是道观供奉的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壁画中八位主 神形象最大。用体量大小、衣纹、神态的变化刻画了不同身份的人物;线条圆浑 有力豪放洒脱:色彩灿烂青绿为主、穿插小块白、朱、黄、金色等亮色,画面瑰 丽和谐、层次感强:借鉴佛教绘画把重要的形象加了圆光。 朝元图布局宏伟、气象庄严、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变化中达到高度统一和谐。
《中国美术鉴赏——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5154.

• 殿内四壁,满布壁画,面积达403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 289个。
• 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 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
• 场面浩大,近300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 因此被称为“朝元图”。
•
•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
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
“经变”。
• 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 “变相”,即经变画。
• 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 文”。
• 依据佛经记载
•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因为经过累世 的修行~做出了种种பைடு நூலகம்牺牲~才最终 修到成佛!
• 描述的是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
• 宣扬“因果报应”“苦行修善”
• 佛教认为~人是有前生 • 释迦牟尼也有~
• 讲述佛释迦牟尼从投胎入世到成佛 说法的生平传记~
• 多是印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
• 因信仰佛教而出资修造石窟的人
• 为了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画上 了自己和家族、亲眷、奴仆等肖像
-高一美术鉴赏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

历史的钥匙。
❖ 一千多年前,曾有四条道路从这里通向西方; 十几个世纪以来,这里曾汇集着来自欧洲的 货物和文化;来自中亚的语言及文字;来自 印度的艺术和宗教。它们在这里与中华文化 全面交融。
❖ 欣赏莫高窟壁画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地 理位置。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布满了492
天上人间----壁画
美术鉴赏第七课
墙绘
❖ 又叫墙画,是近年来室内装 潢、装饰的潮流。一般家庭 装潢都是以白墙为主,也就是 在墙 上绘画。
街头涂鸦
❖ 也是以墙为介质的 艺术形式
壁画的定义 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 天花板上的图画
❖ 绘画、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 是古今中外最悠 久的一种绘画形式画----妙绝动宫墙
❖ 龙虎殿 ❖ 三清殿 ❖ 纯阳殿 ❖ 重阳殿
这些超过真人身高的神 像,线条勾勒准确而又 流畅,在穿插组合中产 生满壁飞动的表现效果。 色彩的组合以青、绿色 为主调,间以朱、紫、黄、 白等色块,沥粉帖金,瑰 丽而又和谐。
结合素描和色彩知识,谈谈我国古代 壁画在表现手法上的进步?
水陆攻占画像石
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壁画的进一步发 展
宗教壁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 本生故事:讲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前世中
无数次修行转世的故事。 经变故事:以图象来说明佛经的思想内容。 永乐宫元代壁画-----妙绝动宫墙
敦煌莫高窟
❖ 我国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 ❖ 丝绸之路,曾经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咽喉要
汉代、南北朝 比较幼稚,不会处 理复杂的透视关系 和比例关系,主要 运用平列的表现手法;色彩比较单一。
唐代、元代 进一步成熟,用渲染 等手法表现空间感 和立体感;色彩艳丽、 细腻
优秀敦煌壁画(课堂PPT)

3.面部晕染:采用表现明暗的凹凸法(西域式晕法)。 4.画面构图:采取散点、平列的装饰性构图形式。
20
尸 毗 王 本 生 (制 为长方形殿堂窟,窟正壁(西壁)塑 高3.40米的弥勒菩萨像,扬掌交脚坐 狮子座上。而壁画中有很多本生故事, 体现着舍身求法的境界。壁画的绘画 手法为晕染法,也叫凹凸法,线条的 外侧颜色深,里面颜色淡,以此体现 出立体效果。
3.面部晕染:中原晕染法初步运用(在人物
面部晕染两团红色来表现两颊红润泽)。
28
莫高窟第285窟 西魏
29
285
-
莫 高 窟 第 窟 毗 瑟 纽 天 西 魏 护 法 诸 天
30
伏羲女娲和诸神(西魏)
31
莫高窟第249窟 狩猎图-西魏 天宫伎乐
32
莫高窟249窟西魏壁画。在窟北顶下部,画面描绘两名猎者骑马奔驰,前一人拉 满弓回身射一猛虎,后一人正追猎三只黄羊。虎的凶猛,羊的惊慌,猎人的勇敢 机敏,表现得淋漓尽致。背景画山峦树木,并画有青龙、白虎,以及神话中的东 王公、西王母。
弥守节自杀因缘,是敦煌石窟同一题材中最完美的。
15
16
六、故事画(佛教史迹故事)
佛教史迹故事画 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 成的故事,包括佛教 圣迹、感应故事、高 僧事迹、瑞像戒律画 等。包含着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是形象的 佛教史资料。
张骞出使西域(初唐17)
七、山水画
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 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 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画、 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 用。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 水,参照现实景物加上高超 的想象力,描绘出“极乐世 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 美丽自然风光;有的是以山 水为主体的独立画幅。
人教版美术鉴赏《天上人间—壁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美术鉴赏《天上人间—壁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在现代社会,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美术鉴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欣赏、理解、评价艺术作品的重要手段。
作为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师,我们需要通过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和热情,并让他们从学习中收获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追求。
本次教学将会重点关注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材中的一篇代表性文章——《天上人间—壁画》。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津地区壁画的历史和类型。
2.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细致观察能力。
4.让学生对壁画表现方式的把握更加精准。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师生互动: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发学生对“壁画”这个话题的反思。
例如,问学生:你们听到壁画这个词想到什么?•信息辨识:提供一些天津壁画的图片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了解壁画这一细分领域的基本概念。
效果达到学生逐步进入壁画的世界。
2. 理论讲解•系统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天津地区壁画的历史,包括壁画的类型,如:线刻、彩塑、水墨等。
•视觉印象:向学生展示壁画的具体案例,并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了解壁画作为书法和绘画的混合体,达到视觉印象加深的效果。
•过程巩固:分析一些艺术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对壁画作品进行细致分析。
3. 实践操作•培养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独立观看和探究壁画作品,完成针对壁画的鉴赏练习,包括细节观察,创意摄影等。
•艺术绘画:以老师为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壁画的艺术绘制。
通过画壁画来发掘学生的艺术天赋和推动学生对艺术的热情。
4. 总结评价•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们的表现,鼓励学生们在艺术鉴赏之路上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并寻求更高的艺术追求。
•学生评价:班级内部互评,相互分享这个教学过程带给学生的知识和感悟,激励学生们更大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着重让学生对壁画的艺术魅力甚至是灵魂有一个较好的了解,通过生动、全面、详实的讲解,才能让学生全面、细致地了解和欣赏壁画艺术,同时,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能创新,学会欣赏和推崇更多的艺术作品。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说课教案

2007版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原创说课教案中国美术鉴赏(9课时)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一、教材分析:《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美术各门类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
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做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二、学生分析:大部分同学初中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失去兴趣。
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三、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鉴赏方法五、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六、教学方法: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课件展示)1、导入生活中,美术无处不在,影响中方方面面。
请欣赏广告片《K-BOXING》和《夜宴》预告片提问:片中出现了几幅艺术品,有什么作用?2、新授美术的范畴板书绘画工艺美术雕塑书法建筑篆刻各种类型课件出示一作品,请学生辨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冥世界的奢华 ——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
兴起于汉晋、盛于唐宋、延至明清。 分布:河南、山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都有壁 画。 内容: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还能永生,所以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
欣赏下列图片,初步感受墓室壁画、画像石(砖)
弋射收获 成都画像 砖
《辟车伍 佰八人》 河北望都 东汉墓室 壁画
•特点:还处于一个比较幼稚的时期,例如,还不会处理复杂的透视关系、比例关系等重要的 绘画要素,但有自己的方式用平列的方法把想要表的人物各种场景都充分表现出来了。《辟 车伍佰八人》这幅画的构图比较简单,只是用平列的形式摆放,但是还能注意到画面的重要 位置,主次分明。色彩比较单一,因为汉代绘画还不能处理复杂的透视或比例关系,所以造 型上只是一些简单的造型,画出人物的动作形态。
天上人间——壁画
墙绘
又叫墙面,是近年来室内装潢、装饰的潮流。
一般家庭装潢都是以白墙为主,墙绘的介质便是墙,也就是在墙上绘 画。
街头涂鸦
壁画有哪些分类呢?
墓室壁画 宗教壁画 宫殿壁画
什么是壁画?
壁画:壁画是画在建筑物的墙壁或者天 花板的一种装饰性图画,是古今中外历史上 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
地位: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 气派与风格,它在美术史上占领着重要地位 ,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辟车伍佰八人”是墓主出行时,在车前护卫 开路的兵卒,个个双目圆睁,须眉怒张,显得 勇猛过人线条简练,有细笔也有阔笔,人物形 象生动,性格鲜明。
与汉墓壁画同时流行的还有画像石与画像砖, 这是一种介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特殊艺术样式 。
水陆攻占画像石
这幅图上部画的是一长列车骑下部中间有一座桥,一辆主车正行进在桥 的中部,其前后的车辆旁的榜题上记明为主薄、主记、贼曹、功曹等官 员。激烈的战斗就在桥的上下展开人物虽多而布局疏朗、主次分明、形 式华美。
墓室壁画
分布:多发现于中原北方地区
•内容:有一定的说教意义,它以通俗易懂的画面指导人们辨别是非; 二是因为墓室壁画有一 定的纪念意义, 有一些重要题材是反映墓主人的生前生活; 三是因为汉代尚厚葬墓室壁画的 艺术风格基本上能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绘画水平; 再就是通过研究墓室壁画,并与墓室中的 其它文物——如帛画、玉器、漆器等相比较,能完整的对汉代壁画风格有所认识。
(唐)《宫女图》 出自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1960年陕西乾县 唐永泰公主墓出土。高 176,宽196.5厘米。
此画为国宝级文物。
绘于墓前室东壁南侧,共9人。
为首一人头梳单刀半翻髻,目视前方,双臂 交又于腹前,挺胸起步前行,姿容华贵高雅。 其后一人头梳螺髻,回头似在向其他人吩咐 事情。其余7位宫女头梳半翻髻、螺髻或双 螺髻,手中分别持有独台、团扇、如意、方 盒、高足杯、拂尘、包袱等物,侧身缓行。 其中除2位着男式袍衫外,其它7位皆着窄 袖袒胸短襦,肩披丝帛,下穿红、黄、绿等 色曳地长裙,脚着如意云头履,画面形象生 动,似是侍寝的图景。
(唐)《狩猎出行图》(局部)陕西乾陵章怀太子墓壁画
《狩猎出行图》位于章怀太子墓墓 道东壁,高100~200厘米,长890 厘米,是极为壮观的鸿篇巨制,也 是唐代壁画中的精品。原图高近2米, 长近9米,在揭取时被分成四幅。整 幅画面中现存46个鞍马人物,浩浩 荡荡地奔驰在长安郊外的大道上。 人物排列有序,最前方为两名探路 随从,两侧为执旗卫士,最后为两 匹辎重骆驼和殿后随从,中间大队 人马束腰佩箭,架鹰抱犬、前呼后 拥。
画像石
中国汉代的石刻画。在墓室建筑石构件的下面,先绘后刻制成的图 像,或是浮雕形式,或为阴线线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 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故又称汉画
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
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 6 类: ① 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 ② 体 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有数量众多的车骑出行 、射猎、谒见、属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面。 ③ 墓主 生活。有以人、物数量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宾客、庖厨、乐舞 、百戏、博弈等 画面。 ④ 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像。 ⑤神话故事、 祥瑞物象与天象图。 ⑥ 各种以植物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 (画像
弋射收获画像砖 上部是池塘边上弋射的情景,池中莲花盛开,水里有鱼和水禽,坡上两人张弓仰
射满天的惊鸿(“弋射”是用系绳的箭射猎,这样射出的箭可以收回。) 下部画一群人在水田里割稻,收稻的情景,情节交待明确,而画面又很抒情。
《辟车伍佰八人》
(东汉)《辟车伍佰八人》此壁画出自河北望 都东汉墓,所画的是墓主人的卫士,伍佰即“ 伍长”。此壁画出自河北望都东汉墓。
墓室壁画
名称
产生的背景
表现风格
绘画内容
墓室壁画 画像石 画像砖
汉代实行厚葬之风, 写实
按照死者生前的生 写意
活条件,建造墓室: 豪放不羁
到了唐代形成高峰。 平面浅浮雕加阴刻
原因:A、宗教观 线、彩绘加彩、高
念
浮雕
B、儒家忠孝之道 治国
印摸压印
锐器刻画
阴阳线刻
高线浮雕
尽其所能表现当时 的社会生活及生产 劳动的情景;炫耀 墓主人社会地位; 历史人物或故事; 天象图、动植物及 图案
石内容因地而异。)
画像砖
是以刻了画像的土坯上,经过烧制,再涂粉着色,完成后 镶砌于墓室四壁。画像砖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意义的建筑构 件,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 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继续流行,且取得很高的成就。 题材与内容——作为一种艺术体裁, 画像砖与当时的社会 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题材内容广泛地表现了所处时代 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俗、民情及生产劳动等。 画像砖与画 像石在题材内容方面具有共同性,反映了同一
水陆攻占 东汉画像石
(唐)《狩猎出行图》 (局部)陕西乾陵章 怀太子墓壁画
唐)《宫女图》 出自 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车马出行图(局部) 制作的?
汉墓壁画:汉代厚葬成风,墓室内绘制壁画,主要内容是依据东西南北喻 示不同含义的世界生活、人物活动及祥瑞动物等,采用墨线勾勒。 画像石:在墓室建筑石构建的下面,先绘后刻制成图像。 画像砖:以刻了画像的木范,压印于土坯上,经过烧制,再涂粉着色,完 成后镶砌于墓室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