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宗教壁画教案
天上人间

《天上人间—壁画》讲课教案课题:《天上人间—壁画》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班级:高中一年级课类型:欣赏评述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社会功能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作用,制作特点及艺术价值。
(3)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2.过程:(1).组织教学(2).欣赏导入(3).讲授新知(4).课堂小结(5).课后拓展(6).作业布置3.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幻灯片、讨论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古代壁画的丰富遗存,树立文物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社会功能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供养人、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
教学难点:墓室壁画与同时期宗教壁画具有同步发展的特点相互参照、比较。
中国现代壁画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制作方法上有很大发展,可以作为教学的参照。
教具准备:教材、图片、课件、作品展示柜等工具。
学具准备:8开纸、记号笔、筒管。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集中学生注意力)二.导入新课(欣赏导入)师问:请问一下同学们当代社会的绘画形式有哪些?学答:(学生自由回答)师问:同学们说的都非常不错,那么本节课我就给大家讲讲中国画中的一种壁画—古代壁画。
板书:天上人间——壁画三、讲授新知识1、师问:什么是壁画?讲述中国壁画的地位。
学答:(学生自由回答)师总结:壁画,是以绘画、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的墙壁上制作的画。
壁画的发展对于中国绘画起到了先驱作用,为后面绘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壁画分类:(1)墓室壁画:汉代壁画——最早的壁画作品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壁画的进一步发展(2)宗教壁画敦煌莫高窟壁画——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永乐宫元代壁画——妙绝动宫墙3、墓室壁画:(1)分布:豫、苏、皖、晋区等地区(2)代表性墓室壁画:河北望都东汉墓《辟车伍佰八人》山东嘉祥东汉武氏祠《水陆攻占图》东汉《戈射收获画像砖》望都汉墓《门下小吏》北齐娄墓《仪卫出行图》永泰公主墓室壁画章怀太子墓室壁画懿德太子墓室壁画(3)墓室壁画的内容:是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洋溢着激荡、轻快、热烈的气息,表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和人们现实生活例如:墓图像,后来则画日月星辰、运气,还有代表四方神的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此来象征天界。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 教案 (1)

天上人间——壁画墓室壁画之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浅析第二课时内容结构①壁画是最早的的独立绘画形式。
古代建筑壁画多分布在神庙、宫殿、寺院、庭院、石窟、陵墓等建筑中。
墓室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墓室壁画的产生与发展和社会背景、创作意图有着重要的关系。
②唐代墓室壁画是古代墓室壁画发展的鼎盛期,在画面构成、人物塑造和色彩表现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课以唐代墓葬保存较为完好的代表之一章怀太子墓甬道东壁壁画为代表进行赏析。
学情分析这堂课要学习内容的是美术鉴赏的第四课,在第四课第一课时汉代画像石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对古代壁画的概述和汉画像石人物的艺术形式美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本堂课的学习就相对容易了一些。
高一学生对唐代的历史文化的背景知识比较熟悉,对美术鉴赏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独立地和老师共同探讨章怀太子墓壁画中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唐代章怀太子墓甬道东壁壁画《狩猎出行图》、《客使图》的题材、特点、艺术成就。
能够在古代墓室壁画中识别中原地区唐代墓室壁画人物。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多种课堂形式,运用个案探讨和对比欣赏的方法了解唐代章怀太子墓甬道壁画的特点。
情感价值态度观:了解唐代墓室壁画作品中艺术形象与时代文化的关系,理解墓室壁画在古代社会的功能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唐代章怀太子墓甬道东壁壁画在题材内容、绘画表现的特点。
难点:如何将时代背景、墓葬功能与作品联系,进行深入地赏析墓室壁画作品。
教学方法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唐代章怀太子画甬道东壁壁画进行感受、研究、分析、讨论、评论、并总结。
课程安排第一课:墓室壁画之汉代画像石赏析第二课时:墓室壁画之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赏析第三课时:宗教壁画之敦煌壁画飞天形象赏析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墓是安葬逝者的地方,能够在墓室中绘有壁画的墓葬一定是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同学们想一个问题,通常有一定规模的墓葬的墓主人生前可能是什么样的人?生:帝王、贵族、富商。
天上人间-壁画教案

天上人间-壁画教案《天上人间—壁画》各位评委老师:我是1号考生陈钱梅,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完成,以下是具体内容:一、教材分析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社会功能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古代壁画发展盛期汉唐壁画作品的特点、代表性作品的题材、艺术成就。
3、了解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与俑类随葬品在性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
二、学情分析1.学生美术知识缺乏2. 对中国美术史的理解不到位3.障碍点在于正确欣赏和理解美术知识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社会功能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古代壁画发展初期和盛期汉唐时代壁画作品的特点、代表性作品的题材、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墓室和宗教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情感目标: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墓室和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产生过的多种绘画样式,建立大中国画的观念。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社会功能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供养人、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
教学难点:墓室壁画与同时期宗教壁画具有同步发展的特点相互参照、比较。
中国现代壁画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制作方法上有很大发展,可以作为教学的参照。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提问:请问一下同学们当代社会的绘画形式有哪些?回答:(学生自由回答)提问:同学们说的都非常不错,那么本节课我就给大家讲讲中国画中的一种壁画—古代壁画。
板书:天上人间——壁画三、展开鉴赏,讲授新课:(欣赏法、讲述法、比较法和讨论法)1、提问:什么是壁画?讲述中国壁画的地位。
回答:(学生自由回答)师总结:壁画,是以绘画、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的墙壁上制作的画。
《天上人间——宗教壁画》教学设计.doc

《天上人间——宗教壁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1.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代表的石窟寺佛教壁画遗存、题材内容、艺术价值。
2.佛教壁画重要题材举例;佛传故事的“夜半逾城”佛本生故事中的九色鹿王本生;经变题材中的“西方净土变”。
这些异域的宗教题材内容,在中国古代壁画创作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表现的其艺术成就。
3.元代永乐宫道教壁画继承了唐宋以来壁画创作经验,成功地创作了三清殿气象恢宏的朝元图和连环画形式的道教神仙吕洞宾与王重阳的画传。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通过鉴赏典型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达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陶冶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讲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
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也受佛教美术影响,而道教儒教思想和一些美术表现手法也对佛教美术产生影响,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三教合一”的造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二、导入:今天我们教材分析: 1.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代表的石窟寺佛教壁画遗存、题材内容、艺术价值。
2.佛教壁画重要题材举例;佛传故事的“夜半逾城”佛本生故事中的九色鹿王本生;经变题材中的“西方净土变”。
这些异域的宗教题材内容,在中国古代壁画创作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表现的其艺术成就。
3.元代永乐宫道教壁画继承了唐宋以来壁画创作经验,成功地创作了三清殿气象恢宏的朝元图和连环画形式的道教神仙吕洞宾与王重阳的画传。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通过鉴赏典型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达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陶冶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课天上人间——敦煌壁画

一、课题:第四课天上人间——敦煌壁画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产生的历史背景;初步掌握基本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敦煌壁画在题材上的分类及敦煌壁画的艺术造诣。
认识到社会意识形态变化对审美变化的影响。
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评价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研究型学习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领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三、教学重点:壁画题材分类。
四、教学难点: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
五、教学方法与媒体准备:讲授法、谈话法、比较鉴赏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室,课件使用。
六、学情分析:农村校学生美术素养、接受力和兴趣燃点普遍偏低,但设计安排后的教学内容减轻了学生学习的任务量,更易于学生透彻的理解领会其中的艺术内涵。
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壁画知识的兴趣,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七、板书设计(略)八、教学设计思想(理念):以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为基础,以“欣赏美、了解美、评价美”为线索,尝试把“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研究型学习方式引入教学。
本课是高一美术鉴赏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的内容。
本课内容包括《幽冥世界的奢华——墓室壁画》,和《天地之间——宗教壁画》。
主要内容是介绍壁画艺术,其中宗教壁画部分涉及到的敦煌壁画属于美术史上的高峰杰作,而且敦煌壁画的主要载体——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学生来说不陌生的同时更充满了神秘感,所以以敦煌壁画为主线来设计安排教学内容,激起学生学习壁画知识的兴趣,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九、教学流程:1、导入:(课前五分钟开始播放古筝名曲《大旗英雄传——眷眷柔情》,课件自动演示敦煌壁画,学生聆听清幽古韵,欣赏戈壁风景和壁画艺术,渐入情境,为课程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天上人间——宗教壁画〉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通过鉴赏典型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达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陶冶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讲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
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也受佛教美术影响,而道教儒教思想和一些美术表现手法也对佛教美术产生影响,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三教合一”的造像。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二、导入:今天我们共同鉴赏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在讲课前我们大家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宗教有哪几种大家一起说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
这些教派的产生都是受当时社会影响,战乱连连,民不聊生,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摆脱苦难人们信仰各自尊崇的宗教来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佛教相信轮回、放生。
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做好事。
道教:我国宗教之一。
由东汉张道陵所创立。
入道者需出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
盛行于南北朝。
奉老子为教祖。
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鼓励信徒积极生活。
基督教: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
公元1世纪产生于亚细亚的西部地区,奉耶稣为救世主,公元11世纪分裂天主教、东正教。
耶稣降生后以牺牲自己拯救世人为己任。
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
那么表现记录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除了纸、绢等形式之外还有壁画。
今天我们欣赏的《天上人间--宗教壁画》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希望通过今天的欣赏,同学们能对宗教壁画有所思考三、授新课:(一)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它是保存了从十六国到元代近千年的佛教题材的壁画。
天上人间壁画教案

天上人间壁画教案一、前言天上人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一家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高档娱乐场所。
这家娱乐场所的特色之一,就是拥有众多美丽的壁画,这些壁画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对于艺术爱好者,天上人间的壁画绝对是一道亮丽美味的大餐。
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既可以欣赏美景又可以开展教学的机会利用起来,设计一节有关壁画的教学课程。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天上人间壁画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艺术特色。
2.了解壁画的制作工艺,以及何种材料、工具常用于壁画形成。
3.开展壁画研究,学习保存和修复壁画技术。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鼓励学生挖掘自己的艺术潜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学习历史通过展示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有关的壁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壁画的历史和特点。
通过知识点引领思考,促进学生探索中国壁画发展的趋势和变化。
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互动活动,让学生分组发挥,互相合作,共同研究这些艺术交流。
2. 制作壁画学习壁画制作工具,用于绘制壁画,如颜料、纸张、油墨、毛笔、刷子等。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创意,画出自己的壁画。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壁画性质以及保护方法,如何防止壁画水渍,污渍污染等等。
3. 壁画修复引导学生了解壁画修复方法、技巧和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该知道如何进行壁画的管理和维护,对于保护文物与保护环境,他们可以加强理解。
四、教学资源1.PowerPoint展示:通过演示图片与影音材料,增强学生对壁画的了解与感受。
2.壁画制作需要的工具和材料3.内容资料:主要包含了历史、研究和修复等方面的相关学术资料。
五、教学评价作为“小提琴课程的金小提琴”,作为艺术教育的领航者,我们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未来的艺术家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实战训练。
在创造力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学生自习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以此作为评价。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指导,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
人教版美术鉴赏《天上人间—壁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美术鉴赏《天上人间—壁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在现代社会,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美术鉴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欣赏、理解、评价艺术作品的重要手段。
作为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师,我们需要通过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和热情,并让他们从学习中收获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追求。
本次教学将会重点关注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材中的一篇代表性文章——《天上人间—壁画》。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津地区壁画的历史和类型。
2.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细致观察能力。
4.让学生对壁画表现方式的把握更加精准。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师生互动: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发学生对“壁画”这个话题的反思。
例如,问学生:你们听到壁画这个词想到什么?•信息辨识:提供一些天津壁画的图片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了解壁画这一细分领域的基本概念。
效果达到学生逐步进入壁画的世界。
2. 理论讲解•系统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天津地区壁画的历史,包括壁画的类型,如:线刻、彩塑、水墨等。
•视觉印象:向学生展示壁画的具体案例,并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了解壁画作为书法和绘画的混合体,达到视觉印象加深的效果。
•过程巩固:分析一些艺术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对壁画作品进行细致分析。
3. 实践操作•培养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独立观看和探究壁画作品,完成针对壁画的鉴赏练习,包括细节观察,创意摄影等。
•艺术绘画:以老师为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壁画的艺术绘制。
通过画壁画来发掘学生的艺术天赋和推动学生对艺术的热情。
4. 总结评价•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们的表现,鼓励学生们在艺术鉴赏之路上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并寻求更高的艺术追求。
•学生评价:班级内部互评,相互分享这个教学过程带给学生的知识和感悟,激励学生们更大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着重让学生对壁画的艺术魅力甚至是灵魂有一个较好的了解,通过生动、全面、详实的讲解,才能让学生全面、细致地了解和欣赏壁画艺术,同时,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能创新,学会欣赏和推崇更多的艺术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教材分析 1.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代表的石窟寺佛教壁画遗存、题材内容、艺术价值。
2.佛教壁画重要题材举例佛传故事的“夜半逾城”佛本生故事中的九色鹿王本生经变题材中的“西方净土变”。
这些异域的宗教题材内容在中国古代壁画创作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表现的其艺术成就。
3.元代永乐宫道教壁画继承了唐宋以来壁画创作经验成功地创作了三清殿气象恢宏的朝元图和连环画形式的道教神仙吕洞宾与王重阳的画传。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典型作品的
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通过鉴赏典型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达
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陶冶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讲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
经变故事、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
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也受佛教美术影响而道教儒教思想和一些美术表现手法也对佛教美术产生影响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三教合一”的造像。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候
2、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鉴赏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
在讲课前我们大家先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宗教有哪几种大家一起说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
这些教派的产生都是受当时社会影响战乱连连民不聊生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摆脱苦难人们信仰各自尊崇的宗教来寻找一种精神寄托。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
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佛教相信轮回、放生。
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做好事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
那么表现记录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除了纸、绢等形式之外还有壁画。
今天我们
欣赏的《天上人间--宗教壁画》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希望通过今天的欣赏同学们
能对宗教壁画有所思考
3、授新课
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它是保存了从十六国到元代近千年的佛教题材的壁画。
题材归两大类一类是
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的故事和释迦牟尼前生的本生故事。
另一类就是依据佛经内容画出来的绘画作品“经变”
欣赏莫高窟壁画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地理位置。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去旅
游时有三条路线一条飞机路线两条火车路线。
下面向大家介绍两幅生动的佛本生故事的壁画。
《九色鹿王本生的故事》
找同学讲述九色鹿王的故事然后教师详细讲述九色鹿王的故事。
--真可谓善
有善报、恶有恶报本故事体现了对于负义与贪心的谴责。
分析壁画北魏时期作品。
当时人们追崇“以瘦为美”秀骨清像。
画中九色鹿正
好符合当时的审美观点。
清秀挺拔美丽高贵。
画面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了六个连续的
故事情节。
故事从左右两侧开始中间结局。
突出慷慨牺牲舍己救人的主题。
《尸毗王本生故事》
教师讲述尸毗王割肉护鸽的故事。
鸽、鹰神仙的化身为考验尸毗王向善的决心。
经得起神仙的考验而重生。
这两个故事都讲述了乐善好施获得了好的回报。
善有善飞天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
神称为“飞天”。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
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复合
体。
乾闼婆是印度梵语音译为天歌神在天界负责奏乐歌舞。
紧那罗为天乐神负责
散花散香气。
后来两者职能混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无论是佛本生故事的壁画还是经变内容的壁画都是艺术家们按照自己的理解与
意愿以来自生活的艺术形象来表现这些壁画的内容是引导人们积极向善。
与敦煌佛教壁画相媲美的还有山西芮城永乐宫元代道教壁画。
妙绝动宫墙--永乐宫元代壁画
首先介绍永乐宫的地理位置。
1952年在山西芮城发现的永乐宫完整保存了960平方米的元代道教壁画。
它所
在地因兴修黄河三门峡水库经国务院批准迁移到芮城县北郊。
永乐宫现存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
壁画《朝元图》是以八位主神为中心的天界诸神分做东西两列向北集中一起
朝拜三清像的场面。
三清像是道观供奉的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
尊壁画中八位主神形象最大。
用体量大小、衣纹、神态的变化刻画了不同身份的
人物线条圆浑有力豪放洒脱色彩灿烂青绿为主、穿插小块白、朱、黄、金色等
亮色画面瑰丽和谐、层次感强借鉴佛教绘画把重要的形象加了圆光。
朝元图布局宏伟、气象庄严、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变化中达到高度统一和谐。
2.纯阳殿
壁画《钟离权度吕洞宾》注重心理刻画身为进士的吕洞宾神态恭谨的低首聆听
此刻他正处于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关头即将离开名利场走上大彻大悟的神仙
道路。
永乐宫元代壁画继承了唐宋绘画的优点极具代表性。
三中国壁画与西方壁画比较。
看完东方的壁画捎带了解西方的壁画艺术。
1.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此壁画是油彩与蛋彩的混合颜料而不是中世纪被广泛运用的湿壁画颜料。
2.意大利米开朗基罗《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
题材来自于基督教圣经的《旧约》是基督教关于世界是如何创造的传说画了九
个场景先后是光与夜的分离、创造日月、创造天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
乐园、诺亚祝祭、大洪水、诺亚醉酒。
中西方壁画的对比
3中国壁画色彩清淡典雅,采用散点构图,使用矿物颜料。
西方则是色彩饱满厚重,采用焦点构图,使用油彩颜料。
四、总结
今天我讲了这么多你认为宗教壁画记录了什么?你对宗教壁画有什么样的看法?
无论哪种宗教壁画都是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其宗教的宗旨,把深奥抽象
的佛经、道德经、圣经等用通俗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让群众在观看壁画
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在各国的兴起盛行都受到当
时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因而宗教题材的壁画也得以大幅度的发展并保存宗教题
材的壁画告诉人们的都是人世间的道理所以也被大多数人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