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程的分析及预报经验总结
石岛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气象服务评价

石岛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气象服务评价
石岛地区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北部,东临黄海,是一个典型的沿海地区。
由于其地理位
置和气象环境的影响,该地区经常出现暴雨天气。
进行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并评价气象服务
的质量对该地区的灾害防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对石岛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据数据统计,石岛地区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夏季,尤其是6月和7月。
暴雨天气一般由大范围的湿度较大的气团和辐合带来的锐利对
流形成。
当暖湿气流受冷空气的激发,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时,降水强度就会增加,形成
暴雨天气。
石岛地区邻近黄海,海洋湿度也是导致暴雨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洋湿度可以提
供大量的水汽,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我们对石岛地区的气象服务进行评价。
石岛地区拥有一处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站的
设备齐全,观测指标齐备。
在暴雨天气过程中,由于降水强度较大,设备容易受到损坏,
导致数据采集出现问题。
而在受损设备修复的过程中,预警信息的发布可能会有一定延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一定风险。
在暴雨天气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修复工作,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也是评价气象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石
岛地区,由于气候的复杂性和天气系统的多变性,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
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可以增加气象观测站数量,加强观测指标的覆盖范围,增加观测频率。
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气象技术,如气象雷达、卫星云图等,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预报,提高预报准确性。
一次川渝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学分析

一次川渝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学分析本文主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云图观测资料以及利用MICAPS系统对气象资料的分析,对2014年8月31日-2日川渝地区的大暴雨过程(后面统称“8.31”川渝大暴雨过程)进行探讨和研究。
本文就这次暴雨的降水特点、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
应用了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学分析方法,对这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触发机制和对暴雨发生起重要作用的天气系统进行了分析。
主要内容是西南涡发展演变与此次暴雨形成的关系,大尺度环流特征及影响系统为暴雨的发生和持续提供的有利条件。
超低空南风急流促使川渝地区水汽陡增,对流不稳定性迅速增强,为强降雨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水汽条件和层结不稳定条件,研究了“8.31”川渝大暴雨过程发生的物理特征、发展机制和维持机制。
关键词:大暴雨,天气形势,西南涡,天气系统,高低空急流第一章引言第一节研究暴雨目的及意义暴雨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灾和涝渍灾。
长时间的暴雨容易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地段,造成洪涝灾害。
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或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导致次生灾害,如山洪、泥石流,从而造成房屋倒塌,公路冲毁,农田淹没,在城市里容易造成城市内涝,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渍灾会使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水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农作物减收。
涝灾一般只影响农作物,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涝灾和渍灾在大多数地区是相互共存的,涝渍灾害如水网圩区、沼泽地带、平原洼地等。
许多气象工作者对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重点的关注和研究,他们主要是对暴雨的形成机制和维持原因进行了许多的研究。
暴雨的预报难度很大,经过对已发生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和研究,对今后的暴雨预报和灾害预警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暴雨的预报水平和预报的准确率,更大的减少暴雨带来的自然危害,更好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节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许多国内外的气象工作者对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对暴雨预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阿坝州秋季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阿坝州秋季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2.四川省阿坝州气象局四川马尔康 624000摘要: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及地面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22年9月19日阿坝州秋季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暴雨过程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500hPa受高原波动或切变影响,配合有冷平流,中低层湿度和能量条件好,有一定水汽辐合,在阿坝州中部地区中低层都有风场辐合并伴有较强垂直运动,地面有冷空气影响,暴雨过程在对流发展时,反射率因子强度达到47DBZ以上,发展高度在7-8km,在速度图上呈反气旋旋转或逆风区,回波顶高都在14km以上,VIL值在15-40kg/m2,Zdr和Kdp大值区高度较高,在5-10km,且值分别为0.2-3.5db和0.2-3°/km,CC值在0.68~1。
关键词:川西高原;区域暴雨;回波特征;双偏振引言阿坝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低海拔区向青藏高原过渡地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气候复杂,降雨分布极为不均,地质结构差异较大,暴雨过程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1],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个严重威胁,有很多学者对四川地区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了探讨[2-7],2022年4月阿坝州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完成,双偏振参量对不同尺寸和不同相态的气象目标物偏振参量有所差异,可以进一步识别降水粒子的相态分布以及降水类型等[8-9],喻谦花[9]分析郑州“7.20”特大暴雨小时最大雨量≥100mm时,KDP≥3.1°/km的回波连成片,伸展高度超过2.2km;黄秀韶对山东高密的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分析发现KDP高值区为强降雨区,对应小于3dB的ZDR和大的相关系数,以高浓度、大小适中的液态粒子为主;张红梅等福建西南部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最大降水强度时,KDP 值大于4°/km,对应ZDR值也达到4~5dB,说明极端强降水中心的降水雨滴直径大而且数浓度相当大。
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作者:宋丹丹朱广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09期暴雨是我国夏季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具有来得快,雨势凶猛,危害及大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国家财产和人命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7~8月是我省暴雨频发的主要季节,几乎每年各地区都会因暴雨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及泥石流灾害,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丘陵地区,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气象灾害。
因此,暴雨预报也就成为了气象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和进行比较准确预报(预测)首要课题和为地方政府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林口区域内的今年8月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对天气(气候)形势分析和总结,从而深入具体地分析了产生暴雨天气(气候)的理论条件和客观条件,为我们以后的实际工作和服务工作中提供更为详尽的科学资料和有价值的数据。
(一)此次暴雨过程天气形势特点此次暴雨过程主要是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与贝加尔湖南下的冷空气交汇而产生的局地性(阵性)降水,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等天气(二)前期天气形式分析1、高空500hPa根据欧洲中心12日20时做的500hPa高度场的预报图。
可知,13日20时的我省东部地区受弱脊控制,脊后部、贝湖东侧,有一较深厚的冷涡活动,我省东部处于偏西和西南气流中。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588线在36°N附近活动。
副高北侧的西南气流,将引导水汽源源不断的向我省的东部地区输送。
14日20时,我省大部地区为低压控制,低压中心较13日20时约向东移动7个经度,副热带高压的588线略有北抬。
15日20时,我省均受低压控制,低压中心较上一时次向东北方向移动约7个经度,移至我省黑河附近,中心值为556,低压有所加深。
16日20时低压东移减弱,闭合中心已不存在,我省除东北部,大部地区处于槽后脊前的西北气流中。
2、高空850hPa根据欧洲中心12日20时做的850hPa风场和温度场的预报图。
怀化大暴雨过程技术总结

怀化大暴雨过程技术总结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小尺度雨量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分析2011年6月3日到6日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
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高空低层东移,在中低层急流切变以及地面倒槽触发下引起的。
暴雨发生时有充足的水汽通道和水汽辐合,并且有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形成和维持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对多家数值模式对本次预报进行检验关键词:环流形势;大暴雨;能量锋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1实况与灾情20011年6月3日20时~6日14时,怀化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沅陵、辰溪、麻阳、溆浦、新晃、鹤城、通道、中方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显示,过程累计雨量50mm以上的共192站,其中99站50~100mm,70站100~200mm,22站200~300mm,1站300mm以上(辰溪谭家场325.6mm),最大小时降水量69.5mm(溆浦低庄5日07:00~08:00)。
强降雨使我市7个县(市、区)114个乡(镇)受灾。
据统计,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9158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0.5359亿元,工业交通业直接经济损失0.1991亿元、水利工程水毁直接经济损失0.4821亿元。
2成因分析2.1环流形势6月2日20时,500hpa在巴尔喀什湖西北方向和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各一个冷涡,北支槽位于我国新疆东南部,南支浅槽尚不明显,副高西伸极点位于100°e附近,700hpa低涡位于川西,切变线在重庆到鄂西一线,850hpa我市南部有弱切变;3日20时500hpa低槽东移,中层切变继续维持,850hpa切变增强,占据了贵州北部到湖南北部一线;4日20时500hpa副高继续增强,700hpa切变南压,850hpa切变和急流减弱; 6日08时500hpa黔东南有小槽东移,700hpa切变南压至贵州北部到我省北部一线,850hpa我市上空转北风,切变南压,雨区南移,20时中低层切变进一步南压,过程趋于结束。
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波形成并 东 南 向 移 动,两 路 回 波 均 经 过 杭 锦 后 旗 一
部、高空槽前正涡 度 平 流 的 影 响,有 利 于 地 面 减 压,
带,产生列车效应,致杭锦后旗陕坝镇短时强降水为
促使气旋发展。
36
.8 mm/h(
6 月 26 日 03—04 时),
24h 累积降水量
2
.2 探空图分析
由于降水量较 大 的 站 点 距 离 临 河 区 较 近,选 取
较低的河套人口密 集 区、农 业 集 中 区 带 来 的 灾 害 较
十分频繁,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类极端天气事
大。
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的强度和影响程度不断加重,
1 天气实况
近年来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进一步加
受蒙古冷涡影响,
2012 年 6 月 25—28 日,巴 彦
重的趋势。暴雨洪涝灾害是由强降水引发的洪灾和
VIL 最 强 为 23kg
2
m ,强单体在东移的过程中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下转第 111 页)
闫爱霞 · 正镶白旗 2021 年 6 月 23—25 日降雨、大风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
2023 年第 14 期
为旗委政府在气象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提供了科学支
.1 环流形势
此次降水 过 程 是 在 中 高 纬 西 低 东 高 环 流 背 景
下,低空西南暖湿气流的不断供给、副热带高压不断
收稿日期:
2022-09-23
作者简介:滕海迪(
1988—),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潭市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湘潭市暴雨过程诊断分析湘潭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城市,位于洞庭湖中部,是长江中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7月9日至10日,湘潭市遭遇了强降雨天气,导致城市内涝、山体滑坡、河流洪水等灾害,给市民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很大影响。
本文从暴雨形成原因、暴雨特征、影响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
一、暴雨形成原因1.气象因素湘潭市遭遇强降雨天气是因为受西南季风和夏季气旋的影响,能量积聚,形成了强对流活动。
同时,暖湿气流不断向上运动,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冷凝成水珠,形成云层,以此产生强降雨。
2.地理因素湘潭市地处山区,山地地势复杂,地形起伏大,河流、沟谷众多。
这种地理因素使得降雨过程中形成了更多的汇聚流。
此外,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物、机动车等人为因素也为暴雨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暴雨特征1.降雨强度在7月9日至10日这两天时间内,湘潭市的降雨强度特别大。
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湘潭市平均降水量达到70毫米以上,其中韶山区降雨量更是高达167毫米。
这样的强降雨导致河流迅速涨水,山区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2.持续时间此次暴雨持续时间比较长,从7月9日早晨一直持续到10日夜晚,持续时间长达36个小时之久。
这样的暴雨量是湘潭市出现的较为罕见的情况,给市民的生产、交通等带来了很大压力。
3.空间分布从降雨的空间分布来看,天心区、雨湖区、岳塘区、韶山市等地降雨比较严重,其中韶山市的降雨量最大。
这些地区雨量集中,易发生内涝、山体滑坡等灾害。
三、影响暴雨导致市区内部分地区出现内涝,导致交通拥堵、人员滞留、物资紧张等问题。
此外,暴雨导致山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了财产的损失,偶有伤亡报告。
同时,河流涨水也威胁着居民的安全,可能会导致房屋损坏、户外设施损毁等问题。
四、防范措施1.气象预报和预警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测工作,及时发布暴雨和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向公众传达有效预防措施。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保证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稳固性,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葫芦岛一次暴雨过程分析

北、 北部及华北地区有 一 0X 0 的涡度低值区 , 2 一s 1 正
在 向东北地 区移 动 , 葫芦 岛处于 一 0 0 s 边 界 范 围 2 ×1 ~ 一
下沉气流。底层气流上升而高层气流下降对降水十分有
利。4日8时50ha 0 P 低值 中心东移北上至东北地区, 且
l0 5
江西农业学报
2 1 ,3 1 ) 18~10 0 12 ( 0 : 4 5
Aca Ag iu u a in x t r h r eJ a g i c
葫芦 岛一 次暴 雨过 程分 析
于亚薇
( 辽宁省葫芦岛市气象局 , 辽宁 葫芦岛 150 ) 200
摘
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 、 密 自动站资料 对辽宁省葫芦岛市 2 1 加 00年 8月 4~ 5日暴雨过程进行 了分析 , 果表 明: 结 太
t n l b e v t n d t n ee c y td a tma i w ah rs in d t.T er s l h w d t a ep cf u t pc ih c t rd t i a sr ai aa a d t n rp e u o t e t e t o aa h e ut s o e t h a i c s b r ia h g a ee o o o o h c t a s h t i o l
不断 东移加 深 , 引导 冷 空气 源 源 不 断地 下 滑 , 同时 , 太 西
收稿 日期 :0 1 0 2 1 — 8—1 6
作者简介 : 于亚薇(9 5 , , 宁葫芦岛人 , 18 一) 女 辽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短期天气预报工作。
1 0期
于亚薇 : 葫芦岛一次暴雨过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暴雨过程的分析及预报经验总结摘要:降水对于人类活动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适量适时的降水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必需,它给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而长期的干旱与连阴雨特别是大范围持续性的暴雨,往往引起严重的旱涝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因此研究暴雨的成因与其预报方法,尽快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是极其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暴雨;急流;辐合;辐散;东北冷涡;东北低压
中图分类号:p458.1+21 文献标识码:a
1 形成降水的宏微观条件
要作好暴雨预报,首先应对形成降水的一般条件有一定的了解,现简述如下,宏观物理条件上升运动条件:包括锋面抬升、低层辐合气流作用、高空辐散气流作用、地形。
微观条件即云滴自身的增长过程。
以上宏微观条件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
1.1水汽
水汽包括水汽空间分布、水汽来源、水汽输送。
水汽空间分布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主要分布在大气低层,一般分析低层等压面上的等露点线,露点高值区为湿中心区或湿舌所在位置,水汽含量大,容易产生降水。
分析低层等压面上的等温度露点差线,可以了解低层水汽的饱和程度,饱和区或接近饱和区通常与云和降水区相联系。
水汽来源于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海洋气团。
水汽输送一方面是水汽向某地区集中,使那里的水汽增加,易达到饱和而产生降水。
另一方面由于水汽源源不断输送,使降水得以维持,降水量增大。
如果有高值等露点线向某区移动,并与同值的等温线相接近,这表明有潮湿空气输送,接近饱和。
1.2上升运动条件
锋面抬升作用,根据地面锋线与对应的700毫巴图上槽线的相对位置来估计锋面坡度的大小。
两者相距越小,锋面坡度越大。
抬升作用强,降水量越大。
当低压区和等压线呈气旋性弯曲的部位有气流辐合,气旋式曲率越大,辐和越强;当三小时负变压中心区辐合上升运动较强,有利于降水的产生;当冷锋式切变伴有偏南风的风速辐合,这种辐合上升运动强烈,容易造成较强烈的降水,降水区多出现在偏南风区域内。
冷锋切变伴有偏南的风速气旋性切变,它多出现于副热带高压偏南风“低空急流”轴的左侧与西风带偏北气流相遇的辐合区域里。
这种辐合作用很强,容易出现暴雨。
最强的降水区常出现在偏南风区的风速切变最大处。
2 影响我地暴雨过程的两大天气系统
2.1东北冷涡
东北冷涡是指活动于东北附近地区,具有一定强度的高空冷性涡旋,是高空槽强烈发展时所形成的具有闭合环流和冷中心的深厚低压系统。
东北冷涡形成前,在850毫巴、700毫巴、500毫巴图上先有深厚的冷槽或冷中心出现,冷中心位于西风槽后部的南边,当深厚的高空槽移近我国东北地区上空时,应注意槽内冷暖平流是
否有利于槽继续加深,而切断成低涡。
当冷涡后部不断有冷空气进入时,冷涡则不断加深(强)。
冷涡一般生成在不断加深东移的低压槽线附近的负变高最大值处。
在冷涡内,雨区一般出现在其东南部位的下方,低压区后部,由于冷空气不断南下,常有冷锋和切变线生成,并随之带来阵性降水天气,夏季东北冷涡可造成东北地区持续数天的阵性降水及大到暴雨天气。
2.2 东北压力活动
当东北低压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气旋称东北低压。
强大的东北低压能引起大范围的风沙、雷暴、冰雹及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
3 形成暴雨的大气环流形势及移动路径
3.1 产生暴雨的环流形势有三大类
3.1.1 低涡暴雨
这类低涡必须是温度槽落后于气压槽,具有钭压结构的低涡。
(1)低涡前部的暴雨,冷空气进入低涡后部,在低涡前部sw与se 风的暖切变处产生暴雨。
(2)低涡西北部的暴雨,当暖空气势力较强,低涡强烈发展时,东风暖平流明显西扩,在低涡的西北,东风暖平流明显处产生暴雨。
3.1.2辐合气流型暴雨
在同一经度上,北部是脊、南部是槽,脊前冷平流和槽前暖平流在黑龙江省交汇或北部是涡、南部是槽,北涡比南槽偏前,出现北涡后北气流与南槽前南气流在黑龙江省交汇,使锋区在黑龙江省
明显加强,在冷暖平流相交处产生暴雨均称辐合气流暴雨。
当东西伯利亚至库页岛为低压槽,槽后西北风冷平流,并有超极地冷空气南下贝加尔湖地区;另外河套地区还有一个冷低槽,有时气压槽不很明显,但温度槽较清楚。
上述两个槽之间为暖高压脊。
河套槽前面南气流与东西伯利亚槽后的西北气流,两支气流在黑龙江省交汇,锋区加强,暴雨分布在河套前暖锋区直接影响我地。
这类暴雨值得注意的是:槽后西北气流冷平流是产生暴雨的重要条件之一。
这股东南下的冷空气,不断补充到地面气旋的前部,对气旋暖锋锋生产生暴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2西风带冷槽与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下的暴雨
根据700百帕环流特征分为两个分型。
3.2.1纬向环流型
副热带高压稳定,位置偏北,脊线在北纬35°~38°附近,呈东西带状分布,700百帕316位势什米等值线西跨大陆东岸,欧洲为稳定的阻塞高压脊,主体冷空气堆积在鸟拉尔山东部,亚洲维持较平直的环流,从主体冷空气中分裂出冷低槽沿西风带东移到黑龙江省后,与副高后部的暖湿气流相遇,二者势力相当,在冷暖空气相交处产生暴雨。
3.2.2经向环流型
副热带高压稳定,位置偏北偏西,脊线在北纬35°~40°,700百帕316位势什米等值线西伸位置可达130°e。
东亚大型流场径向
度加大,大兴安岭—蒙古的大陆高压脊发展加强或成为阻塞高压,这种中高纬阻塞形势,使冷空气不能大举南下,但脊前偏北气流都不断引导极地干冷空气向南扩散,稳定的副高后部西南潮湿气流源源不断北上,与极地干冷空气不断南下形成辐合流场,冷暖空气相互对峙而产生暴雨。
4 形成暴雨的单站气象要素变化
要做好暴雨预报同时还要注意本站温、压、湿要素时间曲线是否出现下列高温、高湿和低压谷的过程。
(1)气压连续下降三天以上,并降到历史平均值以下。
(2)温度连续上升3天以上,并升到历史平均值以上。
(3)绝对湿度剧增,在数值上一般接近或超过气温值。
(4)连续3天吹较大的偏南风。
若满足上述指标时,说明暴雨发生可能性很大,再结合环流形势、移动路径、物理条件、实践经验等进行综合分析。
5结束语
目前,灾害性天气预报(包括暴雨)水平及经验还处于不断探讨中,因此要达到理想的预报效果,还要靠气象科技工作者辛勤的劳动和不断的探索,从而在不远的将来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预报效果。
作者简介:迂文英(1963-)女,汉,山东龙口人,本科,工程师,从事天气预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