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暴雨过程分析

合集下载

宜春市4月3日-4日强降水过程模式预报与实况对比分析

宜春市4月3日-4日强降水过程模式预报与实况对比分析

宜春市 4 月 3 日-4 日强降水过程模式预报与实况对比分析摘要: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繁发生,2023 年 4 月 4 日凌晨,江西省宜春市遭遇强降水过程,本次过程平均降雨量达 66.8mm,其中以上高站91.2mm 为最大降雨量。

本文通过 EC 模式、NCEP 模式以及 GRAPES 模式对强降水过程的预报与实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 EC 模式在此次强降水过程中表现最好,预报场的降雨落区和量级与实况差距较小,其他模式预报的降雨落区大都偏北偏西,EC 模式在此次降水过程中更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强降水;模式预报;对比分析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在东经113º54′~116º27′、北纬27º33′~29º06′之间,境内东西长约 222.75 千米,南北宽约 174 千米,国土总面积18680.42 平方千米。

[1]宜春地形复杂多样,丘陵、山地、平原兼有,三面环山,主要山脉为九岭山脉和罗霄山脉。

宜春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地区,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 1680.2 毫米左右。

降雨量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东部降雨量多,西部降雨量少。

境内地形复杂,导致暴雨、高温热浪、干旱、台风和局地强对流引发的雷电、大风和冰雹成为宜春市的主要气象灾害。

全市年降水量的 67%集中 4~9 月,其中汛期(4~6 月)各地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40~45%,因而汛期常有洪涝发生,沿江、湖洼地区洪涝频率高于其它地区。

一、天气实况此次过程全市普降大到暴雨,降水主要集中在 4 月 3 日 08 时至 4 日 08 时,全市平均降雨量达 66.8mm,从站点数据来看,降水落区主要集中在北部,最大24 小时降雨量为上高站,达到 99.1mm,最强小时降雨量出现在靖安站,达到27.7mm,其次为上高站,达到 26.9mm,此次过程降水范围广,时间短,强度强,降水主要集中在 4 日凌晨 03 时至 08 时,致灾风险较大。

2011年春季河南久旱转暴雨的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1年春季河南久旱转暴雨的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气 温偏 高 ,—4 全 省平 均 降 水量 为2 m, 3 月 6 m 比常年 同期偏 少6 % , 9 1 以来 同期第 三位 最少 值 ; 8 为16 年 而
同期气 温偏 高 1 1℃ ; . 日照 时数 偏 多 10 h 日照为 0 , 16 年 以来 同期最 多值 。 91 由于 晴暖少雨 , 致使 土 壤失
旱之后 的第一场暴雨 。 次过程强 降水 落 区位于 黄淮 这
下游 由高 度 负 距平 转为 正距 平 。 旱 期 间 西 风 急 流 和 南 亚 高 压 主体 均 较偏 南 , 雨 时 段 二 者 均 快速 加 强 北 移 , 雨 干 暴 暴 区 恰好 位 于 二者 交 汇 的 高 空 强辐 散 区 。 旱 期 间 AO 指 数及 N O指 数均 为 正 值 , 干 A 当二 者 先 后 由正 值 转 为 负 值 时 , 有 可 能预 示 着后 面将 有 强 降水 发 生 。 关 键 词 :久 旱转 暴 雨 ; 响 系 统 ; 流 演 变 特 征 ; 数 特 点 影 环 指 中图 分 类 号 :P 5 . 48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1 8 2 1 ) 3— 0 6—0 17 7 4 ( 0 2 0 0 2 7
谷 秀杰 ,王 友 贺 ,孔 海 江 '
(. 南省气象台 , 1河 郑州 4 0 0 ; . 国科 学 院大 气 物 理 研 究 所研 究 生 院 , 京 10 2 503 2 中 北 0 09)
摘 要 :利 用 常 规 气 象 观 测 资 料 、 C P N A 。 。 . 。 . 。 球 再 分 析 资料 , 0 1 月 河 南久 旱 转 N E / C R 1 X1 和2 5 X 5 全 2 对2 1 年5 暴 雨 过 程 的影 响 系统 及 环 流 演 变特 征 进 行 分 析 。 果 表 明 , 雨 产 生 在 高 空 槽 前 、 结 暴 中低 层 切 变 线 南 侧 、 空 急 流 出 低

暴雨过程的分析及预报经验总结

暴雨过程的分析及预报经验总结

浅谈暴雨过程的分析及预报经验总结摘要:降水对于人类活动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适量适时的降水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必需,它给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而长期的干旱与连阴雨特别是大范围持续性的暴雨,往往引起严重的旱涝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因此研究暴雨的成因与其预报方法,尽快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是极其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暴雨;急流;辐合;辐散;东北冷涡;东北低压中图分类号:p458.1+21 文献标识码:a1 形成降水的宏微观条件要作好暴雨预报,首先应对形成降水的一般条件有一定的了解,现简述如下,宏观物理条件上升运动条件:包括锋面抬升、低层辐合气流作用、高空辐散气流作用、地形。

微观条件即云滴自身的增长过程。

以上宏微观条件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

1.1水汽水汽包括水汽空间分布、水汽来源、水汽输送。

水汽空间分布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主要分布在大气低层,一般分析低层等压面上的等露点线,露点高值区为湿中心区或湿舌所在位置,水汽含量大,容易产生降水。

分析低层等压面上的等温度露点差线,可以了解低层水汽的饱和程度,饱和区或接近饱和区通常与云和降水区相联系。

水汽来源于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海洋气团。

水汽输送一方面是水汽向某地区集中,使那里的水汽增加,易达到饱和而产生降水。

另一方面由于水汽源源不断输送,使降水得以维持,降水量增大。

如果有高值等露点线向某区移动,并与同值的等温线相接近,这表明有潮湿空气输送,接近饱和。

1.2上升运动条件锋面抬升作用,根据地面锋线与对应的700毫巴图上槽线的相对位置来估计锋面坡度的大小。

两者相距越小,锋面坡度越大。

抬升作用强,降水量越大。

当低压区和等压线呈气旋性弯曲的部位有气流辐合,气旋式曲率越大,辐和越强;当三小时负变压中心区辐合上升运动较强,有利于降水的产生;当冷锋式切变伴有偏南风的风速辐合,这种辐合上升运动强烈,容易造成较强烈的降水,降水区多出现在偏南风区域内。

冷锋切变伴有偏南的风速气旋性切变,它多出现于副热带高压偏南风“低空急流”轴的左侧与西风带偏北气流相遇的辐合区域里。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一、引言东北冷涡是指冷空气锐势槽南移至东北地区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它常常带来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对于东北地区的气候和水文等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就一次东北冷涡过程中暴雨及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该现象对东北地区天气的影响与演变规律。

二、气象背景本次东北冷涡过程发生于X月X日至X月X日,属于冬季转春季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段,东北地区气温普遍较低,且出现了多次冷空气活动。

而在X月X日前,东北地区气温较为温和,降水较少,属于晴冷天气。

三、天气发展过程(一)开始阶段X月X日起,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性降水过程,天气逐渐转阴。

这是冷空气南移过程开始的标志。

同时,低层的暖湿气流也开始向东北地区输送,导致了较强的水汽输送条件。

(二)冷空气影响X月X日晚至X日凌晨,冷空气锋面逐渐移入东北地区,导致气温迅速下降并伴随明显的降雨。

此阶段的降水以小雨为主,但雨量较为持续。

(三)冷涡形成随着冷空气锋面的南移,东北地区开始形成东北冷涡。

冷涡通常在冷空气锋面之后形成,并且具有较强的气旋性质。

在该过程中,东北地区降雨加剧,呈现出暴雨的特点。

同时,由于冷涡的存在,上层大气对流条件逐渐变得不稳定,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在冷涡形成之后的X月X日下午,东北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

天空阴沉,雷电交加,伴有强风和冰雹。

这是由于冷涡的对流不稳定性及水汽的积聚导致的。

强对流天气的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较大。

四、影响分析(一)降雨量该次东北冷涡过程中的降雨量较大。

根据当地气象台的观测数据,X月X日至X月X日期间,东北地区的平均降雨量超过了正常水平的X倍。

降雨主要集中在冷涡形成之后的X日内,其中较大范围的暴雨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

(二)对农业的影响这次暴雨对当地农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方面,降雨过多导致一些旱地农作物泡水、倒伏等损失。

石岛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气象服务评价

石岛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气象服务评价

石岛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气象服务评价近日,石岛地区遭受了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

根据气象部门监测和分析,石岛地区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降水,导致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道路、农田、房屋等设施受损较为严重。

在这次暴雨天气过程中,气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并对天气服务进行了评价。

下面分别进行具体分析。

一、暴雨天气过程分析经过反复分析和研判,气象部门得出以下结论:1.降雨强度大这次暴雨天气过程时间较短,石岛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降水,最高雨强达到每小时60毫米。

2.阵性降水在天气跟踪监测中发现,这次暴雨天气过程中,降雨呈现出一定的阵性,间歇性降雨持续性不强。

3.天气突变较快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由于降雨强度大、阵性降水和突变性强,导致气象部门难以进行有效预报和预警,对应对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二、应对措施在这次暴雨天气过程中,气象部门及时出动班组人员前往现场应对,开启二级应急响应,采取了以下措施:1. 分析天气形势首先,气象部门对天气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以便给出合理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2. 加强监测与预报气象部门加强了天气监测和预报工作,使用现今先进技术和工具,对雨情、站点观测、雷达回波等进行了全方位、高频次的监测,为实时监测适时进行预警奠定了基础。

3. 实施应急响应措施对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域,气象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勘查,协助应急救援部门组织抢险救援,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气象服务评价尽管这次暴雨天气过程导致许多损失和不便,但得益于气象部门迅速、有效地采取的应对措施,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生命财产损失有所减少。

总的来说,气象部门在这次暴雨天气过程中的应对措施和服务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

然而,仍有一些值得反思和优化的地方。

比如,对于天气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于“云雨数据”的处理与解读,预报提高其趋势;如何借助空间信息、对人在城市中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等等,都是可以进行专项研究和改进的。

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波形成并 东 南 向 移 动,两 路 回 波 均 经 过 杭 锦 后 旗 一
部、高空槽前正涡 度 平 流 的 影 响,有 利 于 地 面 减 压,
带,产生列车效应,致杭锦后旗陕坝镇短时强降水为
促使气旋发展。
36
.8 mm/h(
6 月 26 日 03—04 时),
24h 累积降水量
2
.2 探空图分析
由于降水量较 大 的 站 点 距 离 临 河 区 较 近,选 取
较低的河套人口密 集 区、农 业 集 中 区 带 来 的 灾 害 较
十分频繁,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类极端天气事
大。
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的强度和影响程度不断加重,
1 天气实况
近年来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进一步加
受蒙古冷涡影响,
2012 年 6 月 25—28 日,巴 彦
重的趋势。暴雨洪涝灾害是由强降水引发的洪灾和
VIL 最 强 为 23kg
2
m ,强单体在东移的过程中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下转第 111 页)
闫爱霞 · 正镶白旗 2021 年 6 月 23—25 日降雨、大风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
2023 年第 14 期
为旗委政府在气象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提供了科学支
.1 环流形势
此次降水 过 程 是 在 中 高 纬 西 低 东 高 环 流 背 景
下,低空西南暖湿气流的不断供给、副热带高压不断
收稿日期:
2022-09-23
作者简介:滕海迪(
1988—),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石岛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气象服务评价

石岛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气象服务评价

石岛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气象服务评价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石岛地区连续遭受暴雨天气的袭击,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
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该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区分出其成因和发展
趋势,对于未来的预警和气象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岛地区暴雨天气过程主要由热带气旋的影响以及静止锋和冷涡等天气系统形成的。

热带气旋在西太平洋形成之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会逐渐靠近中国大陆,其带来的暴雨
天气是十分强劲的。

而静止锋和冷涡触发的暴雨天气则是由于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它们
对于暴雨天气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暴雨天气过程的发展趋势上,石岛地区的暴雨天气主要表现为长时间的持续性降雨,降雨强度不大,但是给当地的交通和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由于该地区的地势平缓,长
时间的持续降雨容易导致地面积水,进而影响到城市的排水系统和路面交通的通畅。

针对石岛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需要开展多方面的气象服务工作。

首先,需要对该地
区的天气形势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各级预警信号,引导当地居民做好自我防范
措施。

其次,需要建设完善的卫星、雷达和气象观测系统,提高对该地区的天气观测能力,及时发现异常天气情况。

再者,需要加强当地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优化城市路网的设计,提高石岛地区的自然灾害防范水平。

总的来说,石岛地区的暴雨天气过程与热带气旋、静止锋以及冷涡等天气系统有着密
切的关系。

在未来,需加强对该地区暴雨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气象服务
工作,为当地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一次春季冰雹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一次春季冰雹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一次春季冰雹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苟杨;向燕;张吉民;宋彦棠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8(038)006
【摘要】利用自动站实时观测资料,人工观测资料,常规探空资料从环流形势方面对2016年4月16日夜间发生在黔南州的强雷电、冰雹、短时强降水、瞬时大风等多种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过程是发生在200hPa副热带急流附近、500hPa南支槽前及850hPa切变线南侧的区域,过程前为强大的热低压控制,气温较高、能量较强,地面辐合线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南支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为此次过程带来充沛的水汽,导致了州北部冰雹的发生及东部暴雨的出现.【总页数】1页(P242)
【作者】苟杨;向燕;张吉民;宋彦棠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气象局,贵州都匀 558000;贵州省龙里县气象局,贵州龙里 551200;贵州省黔东南州气象局,贵州凯里 556000;贵州省黔南州气象局,贵州都匀 55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8.121
【相关文献】
1.南靖县一次春季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2.赣南一次春季冰雹过程分析
3.春季一次特殊的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4.2014年春季桂林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5.金华东部地区春季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暴雨过程分析
摘要:通过对2015年4月2日辽宁东南部暴雨过程分析,表明影响系统为500hPa高空槽、850hPa低涡、地面江淮气旋。

低空激流将暖湿气流输送降水区。

产生暴雨要有充沛水汽的供应和深厚的湿层。

暴雨与800 hpa正涡度中心和750~550 hpa上升运动中心有较好对应关系。

关键词:4月暴雨;天气形势;分析总结
中图分类号:P458.12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1974/nyyjs.20150833164
辽宁省4月上旬出现暴雨极为罕见。

4月份降暴雨,易造成土壤含水量偏大,农机无法进地,影响整地、播种进度。

另外对榛子林、果树等打药也有很大影响,农药易被暴雨冲洗掉,影响药效。

所以研究4月的暴雨,很有意义。

梁军等[1]对大连两次春季暴雨过程分析指出,对流层低层的增温、增湿及中纬度冷空气的侵入,是导致春季暴雨的重要条件。

在江淮气旋生成并向东北移的过程中,判断气旋是发展还是减弱,可预报降水的强弱。

本文利用Micaps资料和1.0°×1.0°NCEP在分析资料对2015年4月2日辽宁东南部暴雨天气进行分析,寻找春季暴雨正确结论。

1 降水概况
2015年4月2日辽宁大部分地区普降中-大雨,辽宁东南部地区出现暴雨。

其中大连至丹东一带有4个气象观测站出现暴雨,降雨量在50mm以上。

最大降雨量出现在丹东为58mm。

降雨时段主要集中在2日凌晨-夜间。

2 主要影响系统
4月1日08时,500hpa亚洲大陆中高纬地区呈现“一槽一脊”的环流形势。

随着极地冷空气南下,北部的低涡南压、加强。

中纬度河套西南部有一低槽形成并东移发展。

1日08时850hpa西南地区有一较强低涡,并随西南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动。

20时低涡到达辽宁增强。

1日08时地面分析图上,有江淮气旋形成,20时蒙古国有一蒙古气旋向东移动。

2日11时江淮气旋与蒙古气旋合并加强,中心气压为997.5hPa,辽宁大部分地区降水开始。

综上所述这次过程主要影响系统500hPa高空槽、850hPa低涡、地面江淮气旋。

3 综合分析
研究表明[2] 低空急流与暴雨相伴出现。

这次过程分析700hpa 、850hpa两层,都存在较强的低空急流,2日08时(见图1)700hpa~850hpa急流轴位于位于广西~辽东半岛,两层最大风速为偏南风40m/s和28m/s。

同时在朝鲜半岛西部有一东南风急流,最大风速出现丹东14m/s。

湿舌随急流伸向辽宁东南部。

2日20时急流轴东移,急流轴左侧辐合增强。

控制辽宁大部份地区。

辽宁出现中-大雨,丹东出现暴雨。

这次过程低空急流起着输送低空大气的热量、水汽和动量的作用。

4 造成暴雨物理条件分析
4.1 动力分析
为了更好掌握涡旋系统结构,我们做了2日08时涡度场沿40N剖面图(图2),在121°E附近上空,900-500hpa 为正涡度区,800 hpa附近有12×10-5s-1 正涡度中心,350hpa 以上为负涡度区。

2日20时正涡度东移,正涡度控制整个辽宁,850hpa中心位于丹东,中心值8×10-5s-1。

分析表明低层较强水平涡度能转换成较强垂直涡度,加上中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利于低涡发展。

强降水与800 hpa正涡度中心有较好对应关系。

垂直运动2日08时700hpa(图3)整个辽宁上空为上升运动区,径向型分布,中心位于辽东半岛-辽宁西部,中心值-6×10-3 hpa?s-1。

2日20时上升运动区东移加强。

850 hpa 到对流层高层250hpa为上升运动,强的上升运动中心在对流层中低层750~550 hpa。

这次过程中低层为较强正涡度,有利于低涡维持和加强。

中低层也存在强烈上升运动。

暴雨与对流层中低层750~550 hpa上升运动中心有较好对应关系。

4.2 水汽条件
分析2日08时700 hpa 、850hpa两层水汽通量值分别
达到20g?cm-1? hpa-1?s-1。

2日20时水汽通量大值区东移。

丹东出现暴雨。

为了寻找各层次水汽分布情况我们做了2日08时比湿场沿40N剖面图(图4),分析主要降水区上空比湿,在121-123°E,500hpa以下≥2 g.kg-1,在750 hpa以下存在≥7 g.kg-1湿柱,最大比湿中心在850hpa附近,中心值8 g.kg-1。

以上分析表明春季暴雨过程也要有充沛水汽的供应和深厚的湿层。

4.3 假相当位温及稳定度
假相当位温Θse是一个重要温湿特征参数。

分析本次过程850hpa假相当位温1日20时在渤海、黄海海面上有一假相当位温高值区,中心达337K,从海上向北伸展,其北部等值线密集。

2日08时高能舌以伸展到辽宁中部,辽东半岛处于333K能量区内。

分析2日08时△Θse(Θse850-Θse500)图辽东半岛等值线密集,在-8~-14K之间,△Θse<0,层结不稳定(上干冷下暖湿),负值越大表示不稳定度越强。

2日20时等值线密集带东移影响丹东地区。

暴雨发生在不稳定等值线密集带。

5 小结
这次过程主要影响系统有500hPa高空槽、850hPa低涡、地面江淮气旋。

低空急流输送热量、水汽和动量到辽宁东南部地区,形成了不稳定的层结,产生上强烈升运动,起到暴
雨的触发机制。

中低层较强的正涡度,使低涡维持和加强。

暴雨与800 hpa正涡度中心和750~550 hpa上升运动中心有较好对应关系。

有充沛水汽供应和深厚的湿层。

暴雨产生与不稳定能量积累有密切关系,暴雨发生假相当位温大值区和不稳定度等值线密集带上。

参考文献
[1] 梁军,李英,隋洪起,等.两次大连春季暴雨的环流特征和诊断分析[J].高原气象,2011,30(5):1243-1254.
[2] 陶诗言.中国之暴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225.
作者简介:李孟伟(1957-),男,汉族,辽宁铁岭人,专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天气预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