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目录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3(一)弄虚作假现象严重3(二)信用意识缺乏4(三)人际关系淡漠4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4(一)主观原因4(二)客观因素5三、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对策5(一)组织方面6(二)思想观念方面6(三)制度方面6(四)提高诚信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7参考文献8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摘要:“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箴言,诚信也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
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面对社会上的造假和腐败等一些不良风气,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常见的主要体现在考试作弊、随意违约、助学贷款赖账、学术作假、求职作假、人际交往虚假化等方面,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产生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现状诚信教育措施诚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
身处当代,作为许多人眼中的天之骄子,我们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
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一)弄虚作假现象严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给学生作报告,学生给他递了一张条子,“朱校长,如果告诉你我们大部分学生都在考试中作过弊,你相信吗?”朱校长回答:“我不相信,我只相信少数人作弊,因为作弊对个人的学业是没有好处的”,结果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
诚信大学生发言稿

诚信大学生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想讲一下诚信大学生的重要性。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诚信已然成为我们切身所面临的一个核心价值观。
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将诚信作为自己的准则,坚持做一个诚信的大学生。
首先,诚信是人格的体现。
大学生期望能够在全面发展自己的同时,也能培养健全的人格。
一个能够遵守诚信准则的人,注定会有着坚强的意志和道德操守。
他们不会随意作弊、抄袭,而是会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成绩和学习困难。
只有把诚信放在第一位,我们的人格魅力才能真正得到锻造和提升。
其次,诚信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在大学里,我们与各类人群接触交流的机会非常多。
而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必定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
诚信使我们更加平等地与他人相处,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没有了诚信,我们将失去团队合作的基础,也很难培养出友谊和真诚的交往。
最后,诚信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无论是进入职场还是继续深造,诚信将一直伴随着我们。
在职场中,诚信是赢得客户和同事信任的关键,他们只有相信我们才能真正地与我们合作。
在进修学习中,诚信是学术研究的底线,只有诚实的取得成果才能推动学科的发展。
因此,诚信是我们实现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基石。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诚信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提升人格魅力和才干的必由之路。
让我们以诚信为人生方向,树立起人格的高标准和道德的底线。
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崇尚诚信的大学校园,以此推动我们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进步!
谢谢大家!。
形势与政策——论当代大学生诚信与道德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当代大学生诚信与道德问题论当代大学生诚信与道德问题当今社会,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格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然而,当前,尽管各大高校始终将诚信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中心,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假文凭、假学术等现象仍呈增长趋势,这不但突显了部分大学生存在诚信危机的客观事实,同时也为高校的诚信教育拉响警钟。
高校诚信教育的效果不佳、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呼吁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时需建构起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
经调查分析,大学生诚信道德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范畴认定不清。
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于诚信与不诚信的分界线认识越来越模糊。
大部分大学生所认为的“诚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诚信。
毁约、跳槽、在履历上造假、考试作弊等行为在一部分同学的眼中属于诚信的范围内,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诚信的范畴认识相当模糊不清。
2.大学生对于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们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程度不高,但却对个体诚信道德认同度高。
将道德模范人物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成长道路上的良师、追求全面发展的榜样。
中国正在迅速的发展变化着,但诚信道德品质不能在变化中丧失,无论在任何时候,诚信道德都应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对于承担着建设祖国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应重视诚信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为祖国迈向更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讨

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讨摘要:诚信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校应该认识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诚信是一种普遍的道德规范,是生活对人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
当代大学生应做到诚信学习、诚信待人、诚信立身和诚信处事。
关键词:诚信学习诚信待人诚信立身诚信处事大学生中国人自古重信守诺,如古有管鲍之交,商鞅立木,还有尾生抱柱。
诚实守信作为中国传统体系中重要的道德规范,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承诺,不虚伪、不欺诈。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到做到,这些贯穿古今的诗词,经过千锤百炼,幻化为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传统美德。
21世纪是知识信息时代,诚实守信显得尤为重要。
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做事的原则。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辐射源,当代大学生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在当代大学生活中,各种不诚信的事比比皆是,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有极其不良的影响。
高校教育如何培养既有知识,又诚实守信的学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当代大学生就应该从学生时代开始树立诚信观念,增强诚信意识,开展诚信实践活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到诚信学习,诚信待人,诚信立身和诚信处事。
一、诚信学习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是一件快乐的事。
有人曾说在学习的道路上是不容撒谎的,可是自从有了考试制度,作弊也就应运而生了。
古人为了能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当代学生为了能博得家人和其他人的认可,都在不同程度上和诚信抵触过。
据报道,美国曾有61%的学生承认在考试中作弊,或许有人是无意中偷看到别人的试卷,但这种无意却真切地反映出他们不自信、不诚实的考试作风。
更惊骇的是校园里还出现了一些以盈利为目的、有组织、有联系的“枪手”队伍,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平时的专业考试以及国家四、六级这些与学位关系密切的考试中,发人深思。
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与对策诚信是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
当前,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缺乏诚信的现象开始凸现,我国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危机深感担忧,正是这种现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1、诚信的概念及当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1.1诚信的概念诚信,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
“诚”作为哲学与道德范畴,本义诚实,真诚,诚恳,引义诚实;“信”作为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为信用,取信于人,指信用,信任。
诚信是指诚实而有信用,即内心善良又能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
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1.2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调查1.2.1诚信调查据《重庆晚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64.5%的学生不能按时按地点赴约;30%的学生厌烦公益劳动,要借故逃课;43.5%的学生曾经编造借口,不做课间操和上体育课。
有32%的学生承认,曾偷看过别人的信件和日记,九成的学生认为做老实人吃亏。
另据《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瑕。
随着接触社会,童心受到社会的玷污,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匮乏,到大学阶段达到了不诚实最低点。
1.2.2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1.2.2.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弄虚作假日益严重考试作弊现象司空见惯,日渐猖狂,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更有甚者还形成一定的规模组织,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思想充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
1.2.2.2作业抄袭成风,论文蒙混过关在大学制定的教学计划中,给学生留有很多自习时间用来预习、复习课程。
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及其对策

2 社会 环境 的影响 。 . 1 在漫长的中华文 明史上 , 虽然形成了诸如 “ 人 无信不立” “ 、言必行 , 行必果 ” 等有关诚信 的经典之句 , 但是封建社会中 例如 “ 人只说 三分话 , 逢 未可全抛一 片心” 这样的一些歪 曲的观念也流 传至今 , 在一定程度上淡化 了大学生们 的诚信意识 。另一方面 , 是来 自 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影响 。在 日常生活 中, 眼花缭乱 的虚假广告 、 随 处可见 的假 冒伪 劣产 品 ; 部分企业和 经营者拖欠赖帐 、 肆意偷税漏税 , 走私骗汇 ; 一些单 位摆花架子 、 搞形式 主义 、 浮夸虚报欺骗 ……社 会中 的不诚信现象如此泛滥 ,即使在象牙塔 中的大学生 ,也难免不受其影 响。再加之 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相应失信惩罚 机制 , 诚信虽然在观念上得到尊重 , 但是在现实 中失信却没有明显的约 束力。 22 _学校教育滞后。学校始终还是存在重智轻德 , 一手硬一手软的 现象。 衡量一名学生仍 然是 以学 习成绩论高低 , 评优评奖 同样也是以学 习成绩这把尺子来衡 量。就是推荐免试研究生, 以学 习成绩高低来 也是 确定候选人。如此操作 , 使大学生们认为 , 只要把学 习成绩搞上去, 在大 学期间就是一路绿灯 。 这些是大学生出现诚信 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高 校道德教育内容 , 不能贴 近学生 的生活实际, 内容过于理论和原则化 , 远 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 的要求 , 实践 教育相当薄弱。道 德教育方 法以“ 说 教 为主” 形式主义 ” 和“ 的现象严重 , 情感培 养少 , 缺乏方法手段 的多样
高达 4 . 而完全反对 这一说法的只有 0 %, 5 %, 8 . 完全 同意 “ 5 在这个 竞争 的年代 里, 如果不保持警 惕 , 就可能 占你便 宜” 占 3 . 部分 同 别人 的 2 %, 7 意的占 3 . 完全不同意的只占 2 %。人际关系的淡 漠 , 易导致学 8 %, 6 . 6 容 生孤僻 、 冷漠 、 紧张 、 不合群 、 缺乏责任感 , 引发 心理疾病 , 利于学生健 不 康人格 的形成和发展 , 使学校 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诚信作文大学生

诚信作文大学生
首先,诚信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
作为大学生,
我们要学会诚实守信,做到言行一致,不说谎言,不欺骗他人。
在
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不抄袭不剽窃,不作弊,做到诚实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
守信用,不推诿责任,不说空话,做到言行一致,以诚信换取他人
的信任和尊重。
其次,诚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素质。
在大学期间,我们
要学会诚实守信,做到诚实守信,不做虚假宣传,不传播谣言,不
参与欺诈活动。
在学习和科研中,我们要遵守学术规范,不造假不
篡改,不伪造数据,做到学术诚信,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守信用,不违约不失信,不违法乱纪,做到
守法诚信,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诚信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保障和基础。
在大学期间,我
们要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贪图小利,不
违法乱纪,做到廉洁自律,为自己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社会
实践中,我们要守信用,不欺诈不蒙骗,不违法乱纪,做到守法诚信,为自己的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诚信作文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具备诚信的品质,做到言行一致,守信用,为自己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牢记诚信的重要性,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诚信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
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
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
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
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诚信是全体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诚信可以是对社会、对他人的期望,但首先应该是对自己的要求。
自己的诚信不能以他人的诚信为前提。
对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来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身体力行,影响周围,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树立诚信意识要从每个人做起,只有自己做到了诚信,才能要求别人也这样做。
社会由个体组成,每个人都以诚信要求自己,社会就会成为一个诚信社会。
自己的诚信与赢得他人的诚信成正比,自己越诚信,就越会赢得他人的诚信回报。
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诚信无欺的环境中,诚信环境的形成取决于每个人对诚信所持的态度。
诚信建设是每个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
这就需要大家积极参与,添砖加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
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平,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个个出力,个个受惠。
如果你骗我一下,我骗你一下,骗来骗去,只能落个“两败俱伤”。
如果等全社会所有的人都讲诚信之后自己再讲诚信,那是等不到的,那等于为自己的不讲诚信寻找借口,无异于推卸自己作为社会的主人在诚信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诚信的养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有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化作自觉的行动。
良好的教育犹如春风化雨,一个社会,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高度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礼记》有语:“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意思是“金银玉帛不能算作宝贝,真正的宝贝应该是忠信”。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上至管仲“先王贵诚信。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下至同仁堂“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诚信一直都是人在待人接物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品质。
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通过近些年来网上的一些调查数据,分析总结得出一些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1.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和假荣誉证书、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
5.助学贷款,处境尴尬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大力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涉及面广、支持力度强、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重要举措。
国家推行政府贴息助学贷款政策,无需抵押。
如期还贷,靠的正是学生的诚信。
但大学生还款存在的违约情况却往往让学校和银行处于尴尬境地,这是大学生诚信素质低劣的表现。
6.违反校纪,无视校规
上课睡觉、吃东西、乱打手机、织毛衣等影响课堂纪律的所有行为,课桌文化、乱插队现象、寝室违章用电,毁坏公物,违反管理条例等行为,反映了学生诚信的缺失。
诚信缺失现象严重损害了大学教育及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形象。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
才,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诚信行为缺失的原因在哪里?《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归纳出三个主要原因:有73.21%的同学认为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长,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面前,诚信有时似乎成了一种负担,远没有金钱利益来得重要;有58.64%的同学认为“从众心理”是他们不诚信的原因,很多人不能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而是随波逐流地跟着别人走,因此,当他们看到别人作弊或是注水简历时,也常常会效仿;甚至觉得别人既然都这么做,自己一个人诚信也不会得到更好的回报;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淡化有关。
因为诚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无须再去进行系统的教育,事实上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被外界所左右。
从更深层次来看,信誉及信用危机的产生绝非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与文化原因的。
尽管崇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这种美德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国民意识。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厉以宁在痛斥诚信缺失的社会现状时大声疾呼:一
个国家诚信体系的崩溃不仅会给国民经济和国民消费带来损害,还将对整个社会体系形成深远的影响,它必将造成人情的淡漠、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沦丧!历史上的种种都证明了:不讲信誉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不讲信誉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不讲信誉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不讲信誉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缺失诚信,失我国魂!缺失诚信,国将不国!
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的重建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实践表明,诚信的重建不是单纯靠哪一家、哪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首先,加强诚信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导向,在全社会开展以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荣八耻”为内容的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
在学校积极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不得益”的校园氛围。
假
如诚信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不诚信的行为没有受到谴责和制裁,谁诚信谁就吃亏,不诚信反而得益,那么诚信的风气是永远推广不了的。
通过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诚实守信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
其次,创建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
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高校还应致力于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作为实施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再次,建立个人诚信管理机制,为诚信建档。
个人诚信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建立有序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
当前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大量信用缺失现象,是因为守信者没有得到应有
的收益,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而失信者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得到了不应得的收益。
因此,制定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规则体系,建立信用档案和失信惩罚机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惩治,并对诚实守信者予以奖励,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同样,在高校要建立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定期、全面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纠偏、指导,使其成为考核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诚信习惯养成,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并且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
最后,加强自觉修养。
环境、制度和教育的确能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的培养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
须知“诚信是人生的通行证”,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而这是成功的关键。
在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培养诚信品德,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则要不断强化诚信的意识
和规则,把诚信作为人格和信念,让诚信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懈的追求。
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个体,必须树立信用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
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欢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的。
大学生在获得专业毕业证的同时,更应得到道德通行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
“强化诚信意识、倡导文明自律、打造诚信校园、培养高尚人格”,只有对自己有“信”,有准确的把握,才有分析判断他人和信人的资格。
心底坦荡天地宽:诚信为人,必能取信于人,立信于人,收获的一定是朋友;诚信做事,必能韧如江流,动如海啸,赢得的一定是信赖和尊重;诚信对待生活,才能挫之不馁,安之不燥,事业终将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