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07教材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7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正负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有理数的乘法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之一,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乘法的运算律以及乘方的概念。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方法,理解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之后,对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存在困惑和错误。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理解乘法的运算律,了解乘方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乘法的运算律和乘方的概念。

2.难点:理解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

3.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辅助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乘法。

2.知识讲解:讲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

4稀土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4稀土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⑤用中速滤纸过滤,用1%草酸溶液洗涤沉淀6-8次。 必要时可再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回原烧杯中,加硝 酸30mL和过氯酸5mL加热蒸发至冒烟,再加5mL 硝酸蒸发至近干,然后按前述的操作重复进行一 次草酸盐沉淀分离; ⑥若试液中稀土含量不足0.5克时,溶液稀释体积和 草酸加入量均应相应减少。
4.1.3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 (1)稀土氢氧化物的碱性和溶解度
(2)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萃取分离 ①La-Gd随酸度增加萃取率显著下降; ②Dy-Lu (包括Y)的萃取率在相应的酸度下仍较高; ③用P204萃取,在0.7~0.9N硝酸时,铈组和钇组的 分离较好; ④钐、钆、铽、镝等元素萃取分离时有交叉现象。
(3)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萃取分离 ——分析步骤同P204分离法 注:*硝酸浓度改为0.3N *萃取分离后,水相测定铈组元素 *有机相用3N硝酸反萃取2次后调节酸度,用偶氮 胂Ⅲ测定钇组稀土含量。
(2)在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的沉淀分离 稀土氢氧化物沉淀法主要用于稀土与钙、镁 等元素的分离。
(3)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中掩蔽剂的应用 ①三乙醇胺 在碱性溶液中,三乙醇胺能同铁、锰、铝、铜等 元素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适量的三乙醇胺不影响稀土 氢氧化物的定量沉淀。
②EDTA EDTA对稀土有较强的配合作用,但用量适当,可 在稀土氢氧化物定量地沉淀的情况下,掩蔽一些共存元 素,提高氢氧化物沉淀分离的效果。
② 钍的草酸盐沉淀:钍随稀土草酸盐一起沉淀。 *当溶液中无铵盐时,钍的溶解损失较大; *草酸用量较大,有铵盐存在时,钍的溶解损失显 著地减少。
(4)温度、搅拌和陈化时间对稀土草酸盐沉淀的影响
实验条件 *稀土草酸盐沉淀温度:70-80℃ *搅拌:在不断搅拌下加入草酸热溶液,再继续搅拌两 分钟。 *陈化:于室温或70-80℃ 陈化2至6小时或放置过夜, 冷至室温后再进行过滤。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2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2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2.设计生活情境,如购物、体育比赛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引发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好奇心。
3.创设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有理数乘法是什么?有哪些规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有理数乘法的知识。
3.自主探究,培养能力: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这样的教学策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小组合作,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课堂氛围。
2.生对有理数乘法的好奇心。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和疑问,为讲授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律,如正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正数乘负数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自主得出结论。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2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2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案例,以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包括正数、负数、零的乘法规律,以及乘方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2有理数的乘法为例,通过陈景润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与学科和课本内容紧密相关,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7.1有理数的乘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7.1有理数的乘法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有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有理数乘法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3)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时可能遇到的难点。
-抽象出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有理数乘法运算。
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以乘法运算为例,讲解正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负数、正数乘以负数、零与任何数相乘的结果,强调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的应用。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探讨了有理数的乘法。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和总结。
具体内容包括:
-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及计算法则。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的应用。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教材目录打印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教材目录打印

2017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教材目录(打印)第2篇水污染防治工程基础与实践第1章污水物理化学处理工程基础(共14节)1.1混凝P23-P24P25-P27P27-P321.2沉淀、澄清及浓缩P32-P38P38-P43P43-P46P46--P481.3沉砂P48P48-P501.4隔油P50P51P51P521.5气浮P53P54,平流式气浮池设计参数)P55P58P591.6过滤P60P61P61-62P63P63P641.7吸附P65P66P66-67P68P68-69P69-702P711.8离子交换P72-74P74-77P77P78-791.9膜分离P80P80-83P83-86P86-89P89-911.10中和P91P92P92P931.11化学沉淀P93P93P94P94P941.12氧化还原P95P95-100P1001.13萃取、吹脱和汽提P101P103 P1061.14消毒P107P108第2章污水生物处理工程基础(共6节)2.1活性污泥法 P113 P114P114P1163—麦卡蒂方程)P120P127P134—降解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P1402.2生物膜法 P157P157P160P1612.3污水生物脱氮除磷P181P181P185P1882.4厌氧生物处理P190P190P192P192—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原理,水解酸化池的结构、启动和运行,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设计参数)P1992.5污泥处理与处置P203P203P205P207P211P2142.6流域水污染防治P216P216P219P222P226第3章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实践3.1污水收集与提升P231P231P237P2553.2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P267P267P268P269P27043.3处理工艺与构筑物设计(重点)P274P275P277P291P304P309P3103.4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P318P318P326P3303.5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设备P332P332P344P351P 3543.6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药剂P354P354P357P357第4章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践4.1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介绍主要行业的水质特点、主要处理单元的应用范围)P361P361P3624.2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列举了33种物质的处理技术)P367P368P3744.3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和设计方法(9种行业的污染治理技术)P389P389P392P393P394P395P398P399(白酒)、味精)P399P403第5章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实践55.1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和途径P408P408P4085.2污水再生利用的处理对象及典型工艺(去除4种污染物,典型工艺介绍了16种)P413 P413P4145.3单元处理工艺及设计要点(详细介绍了6种技术)P417P417P419P419P420P422P422第6章污水自然净化工程实践6.1人工构筑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技术P427P427P428P430P432P434P435P4356.2污水土地处理工程技术P436P436P436P437P4486.3污水稳定塘处理工程技术P448P448好氧塘设计参数)P449P451P453P454P455P455P455P456稳定塘系统的新发展P457第3篇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基础与实践6第1章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基础1.1大气污染物的形成P465P465P4661.2大气污染物扩散(10种主要气象要素、大气扩散模式、大气扩散与厂址选择的关系、烟囱高度)P474P474P480P487P4891.3颗粒污染物控制原理P492P492P495P501P507P523P547P581.4气态污染物控制原理P564气态污染物的成因与控制、燃烧过程中气态污染物的行成与控制)P564P570P579P590P5931.5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原理P600P600(室内空气污染及污染物,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P600(室内空气污染源控制技术,室内空气污染的通风控制,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人类活动的控制) P605,第2章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实践2.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总体设计P6102.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系统设计P618P618(系统划分原则,管路的布置)P622P629P644P653P6577P696(一般性要求,对电器设计的要求,自动控制设计的内容和要求)P6982.3颗粒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P701(除尘系统基本构成,除尘系统的分类及特点,设计基本程序与要点)P701(风量的定义,风量的计算,工况风量的确定)P703(系统管路风量调整,系统管路压力平衡) P707案例 P708(除尘器的选择及要点7条,除尘器选型方法和程序,常见除尘器的适用场合)P7112.4气态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P714(废气的预处理系统,净化装置主机,处理后产物的处置与利用,处理系统的附属设施,自动控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P714(净化系统设计的依据,总体设计原则,设计基本程序及内容)P717(吸收装置的选型与设计要点,吸收装置的选型与设计要点)P720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脱硫方法概述,脱硫工艺流程的确定和设计原则,设计步骤,FGD设计物料衡算的基本方程和方法,FGD能量消耗计算,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设计,其他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其他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简介,脱硫工艺的经济评价)P729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低Nox燃烧技术。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七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有理数乘法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有关有理数乘法的课件,包括实例、图片、动画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法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现在打8折出售,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有关有理数乘法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a.两个正数相乘的结果是什么?b.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什么?c.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什么?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法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法的竞赛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7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体会和理解有理数乘法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除法,对负数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处理有理数乘法时,可能会受到正负数乘法规律的干扰,对有理数乘法的法则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和总结有理数乘法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发现和总结有理数乘法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法的规律,能够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乘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有关有理数乘法的PPT,包括实例、习题和教学环节。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法的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利用PPT展示实例: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8元,因为打折,小明用了6.4元买到了这本书。

请同学们思考,小明买了这本书的几折?让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乘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通过PPT展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让学生跟随PPT一起朗读。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同号相乘,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一建《公路》真题及解析

一建《公路》真题及解析

2017年建造师《公路》及相关知识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1个最符合题意)D.深且长1、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挖掘( )的土质路堑。

A.浅且短B.深且短C.长且一侧型壁较薄【名师解析】:A 解析:参见教材 P5。

2、骨架植物防护类型不包括()。

B.水泥混凝土空心块护坡C.窗孔式护面墙D.锚杆混疑土框架植草A.浆砌片石骨架植草【名师解析】:C 解析:教材P353、GPS-RTK 技术用于道路中线施工放样时,应先计算出线路上里程桩的()。

A.方位标B.坐标C.距离D.象限角【名师解析】:B解析:教材 P454、下列路面结构层中,属于柔性基层的是()。

B.贯入式沥青碎石基层C.二灰碎石基层D.石灰稳定土基层A.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名师解析】:B 解析:教材P645、按矿料级配分类,属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是()。

A.SMAB.AMC.AC-16D.OGFC【名师解析】:D 解析:教材 P81。

6、培土路肩的施工流程正确的是()。

A 备料→平整→静压→推平→切边→平整→碾压B 备料→平整→静压→推平→碾压→切边→平整C 备料→推平→平整→静压→切边→平整→碾压D 备料→推平→静压→平整→碾压→平整→切边【名师解析】:C 解析:教材 P1147、卸落浆砌石拱桥的拱架,须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A.70%B.75%C.80%D.85%【名师解析】:D 解析:教材 P1418、关于泵送混凝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砖酸盐水泥B.粗集料宜釆用连续级配D.不得掺入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含料C.应掺入泵送剂或减水剂【名师解析】:D 解析:参见教材P147D.翻模法9、斜拉桥塔柱裸塔施工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两室支架法B.爬模法C.滑模法【名师解析】:A 解析:教材 P20410下列隧道施工通风方式中,错误的是()。

A.风管式通风 B.巷道式通风 C.通道式通风D.风墙式通风【名师解析】:C 解析:教材P24311、公路工程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中,既能反应各分部(项)工程的进度,又能反应工程总体进度的是()A.时标网络图B.“S“曲线和横道图结合的公路工程进度表C.单代号搭接网络图D."S“曲线【名师解析】:B解析:教材P29312、下列高速公路环保工程质量检验实测项目中,不属于中央分隔带绿化实测项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507萃取剂教程一概述离子型富Sm、Eu、Gd混合稀土溶液是本车间生产原料,用于生产富Eu溶液,GdCl3(99.99%)溶液和富Tb、Dy溶液。

利用P507萃取剂对不同稀土元素萃取能力的差异,通过Nd/Sm分组和Gd/Tb 分组两道工序,将料液中15种元素分离为轻稀土(La、Ce、Pr、Nd)、中稀土(Sm、Eu、Gd)、和重稀土(Tb、Dy、Ho、Er、Tm、Yb、Lu、Y)。

中稀土通过Sm/Eu/Gd分离制取富Sm溶液(由于本车间原料中的轻稀土含量很低(2%左右),并入Sm中在S3-1出口出来做F2),GdCl3(99.99%)溶液和Eu含量≥60的富Eu溶液,重稀土由S3-163出口出来做V3W,有余泵去原矿车间。

二生产工艺原理(一)P507的性质和萃取原理1、P507简介P507属酸性磷型萃取剂,全名是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脂,其结构式为:简写为或HA由结构式可知,P507为酸性磷酸脂,是一元弱酸。

外观为淡黄色透明油状溶液,在25℃时比重为0.949g/ml ,在水中溶解度为0.029g/l 。

分子量306.4。

易溶于煤油、甲苯等有机溶剂。

P507在煤油中常以二聚体分子(HA )2的形态存在。

二聚体中的H +可以电离出来,其电离方程式为 (HA )2 H ++HA 2-2、P507萃取稀土原理(1)RE 3++3(HA )2 RE (HA 2)3+3H +由上式可得出分配比D 与萃取平衡常数K 的关系为:D =K[(HA )2]3/[H +]3即D 值与萃取剂浓度的三次方成正比,与水相酸度的三次方成反比。

(2)皂化 CH 3—CH —CH 2—OPO O —H CH 3—CH —CH 2C 2H 5C 2H 5PO ROR O —HP507未经皂化时对稀土元素的萃取分配比较低,特别是对轻稀土元素,其萃取率极低。

皂化后可提高对稀土元素的分配比,同时也可提高稀土元素间的分离系数β,所以P507萃取分离稀土前需皂化,并要控制好皂化度,本车间的皂化度为35%。

(3)P507萃取稀土的一般规律P507萃取稀土离子时受离子半径也许影响很大,符合正序萃取的规律,即分配比D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即离子半径的减少)而增加,钇的位置在钬与铒之间。

各相邻元素间的分离系数不同,故分离难易也不同。

(二)萃取分离工艺原理1、利用P507的正序萃取的特点,并根据相邻元素分离系数β的差异,选取β值较大的Nd/Sm和Gd/Tb进行分组。

中稀土利用三出口分离工艺使Sm、Eu、Gd分离,轻稀土含量低,并入Sm出口。

分馏萃取由萃取段和洗涤段,可以使两头得到合格产品,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2、萃取分离过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1)有机相皂化为提高有机相萃取稀土的分配比和保证萃取过程在恒定混合萃取比体系中进行,有机相需要皂化35%,化学反应式为:(HA)2+NH4OH→NH4HA2+H2O皂化在稀土皂化槽进行,采用连续皂化的方式。

(2)稀土皂捞稀土为提高第一级萃余水相出口浓度,并满足下一道工序的工艺条件,皂化后的有机相进主槽前需捞一定量的稀土(80%左右)。

其化学方程式为:3NH4HA2+RECl3→RE(HA2)3+3NH4Cl(3)萃取和洗涤分馏萃取工艺中进料级(N级)前即1~N级是萃取段从(N+1)到(N+M)级(即易萃组分出口)是洗涤段,从(N+M)到洗反进口(槽尾)是反萃段。

萃取过程和洗涤过程实际上进行着相似的稀土离子间的阳离子交换反应。

每一次交换反应后(指充分混合一次,相当于萃取槽每一级),有机相中易萃组分A的含量都比前一次升高,水相中难萃组分B的含量升高,因两相是逆流而行,所以经多次交换后,水相出口就可以得到纯B,有机相出口能得到纯A。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RE(HA2)3+RE′Cl3→RE′(HA2)3+RECl3其中RE代表较难萃组分,RE′代表较易萃组分(4)盐酸反萃负载稀土的有机相在较高的酸度下其稀土可以被反萃到水相中,使有机相可以循环使用,其反应为RE(HA2)3+3HCl→RECl3+3(HA)2三工艺流程暂略四岗位操作(一)配酸把盐酸输入配酸桶后,根据M1V1=M2V2计算出所需加水的体积,循环10~20分钟后取样滴定其酸度为5.45~5.55为合格,如不合格,需通过加酸或水反复配制,直到符合工艺要求。

(二)看槽操作1.流量测定槽体各流量要求每班测4次以上,每次实测流量值不能与所要求的流量偏差太大,必须小于200ml,误差大的要及时调整,并如实记录,签名。

2.浓度测定认真测定各槽体中控点的水相浓度,每班4次以上。

发现浓度异常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调整。

所测浓度要如实记录并签名。

3.物料转移及时输送物料,保证高位槽不流空,储槽不冒槽,在输送物料过程中泵不得空转。

4.巡查1)要求每15分钟左右巡查一次。

2)巡查内容包括:(1)萃取槽各水相出口液位。

液位过高易出现满槽现象,液位太低,容易跑有机相。

发现液位不正常,要及时调整,如有堵塞现象,要及时疏通。

(2)有机相自循环液位和槽体有机相液位。

有机相流量计液位低于最低线,说明有机相不够周转,此时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有机相皂化值过高使槽体前面乳化。

有机相不够周转可适当调高各水相出口液位;在槽尾加如适量的水;如属严重不够周转则需添加有机相。

(3)流量计液位及流量计的运转状况。

流量计液位太高或太低会使流量偏大或偏小,甚至失控或断流,从而破坏槽体平衡,影响正常生产。

发现流量计液位异常应及时调整,确保正常生产。

(4)设备运转状况和破损情况。

注意萃取槽传动系统的情况,包括搅拌浆、皮带轮、轴承、皮带是否过松等。

出现慢速转动或停转属皮带太松或脱落,应及时更换。

缺油处应及时注油。

(5)检查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

跑指跑有机相,稀土皂跑稀土;冒指槽体冒槽,高位槽因长时间泵料而冒物料,储槽满出;滴漏指槽体及各管道、各储槽、阀门等因破损或松动而导致物料流出而造成损失。

(6)稀土皂废水要求每班至少检查3次以上,主要检查其PH值,PH>4为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三)开、停机操作开机:启动槽体搅拌,开各流量计,打开物料阀门并调节好流量计液位,观察槽体并注意调节好各水相出口液位。

停机:先停流量计,再停槽体搅拌并关好各物料阀门。

五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一)乳化乳化是指有机相和水相经过搅拌混合后形成了稳定的或比较稳定的乳状液而无法分层的现象。

乳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有机相皂化值偏高。

皂化值偏高后,有机相的饱和萃取容量增大,有机相的粘度也增大,易形成乳化现象。

当碱流量偏大,有机相流量偏小,有机相不够周转等情况下,易引起有机相皂化过高而乳化。

乳化使有机相与水相难分层,结块难流动,并易使水相口堵塞,引起冒槽,还会出现夹带等现象。

(2)有机相浓度过高使粘度增大影响分相而乳化。

(3)有机相流量太大使澄清时间不够影响分相。

针对引起乳化的原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1)皂化值过高先停一下碱流量,同时停皂料流量,补加未皂化的有机相使皂化值降低至规定值内,如乳化严重不能流动是可以加入适量的新酸(不得用废酸)破乳,宜慢慢从混合室加入,澄清室用棍棒搅拌。

有机相正常流动后开回正常流量。

一般碱流量不能停30分钟以上,皂料流量在开碱流量20分钟左右开。

(2)有机相浓度太高时可补加煤油至规定浓度。

(二)夹带形成原因:(1)搅拌强度过大使有机相过分破碎,两相分层增加而产生夹带。

(2)引起乳化现象的各种原因。

若由于搅拌强度过大而造成夹带,可采用调慢转速、提高搅拌浆位置等方法来解决。

属乳化引起的夹带只要消除乳化即可。

(三)萃取槽冒槽冒槽原因:(1)严重乳化使有机相无法通过。

(2)水相或混合相口堵塞,部分级水相超高两相难以流通。

(3)有机相或水相的流量过大。

采取措施消除乳化,疏通堰口堵塞,降低有机相或水相流量可预防和消除冒槽现象的发生。

(四)跑有机相原因:(1)萃取槽冒槽流失有机相。

(2)水相出口液位过低,水相流空而流有机相。

(3)槽体乳化、不分层、水相出口夹带有机相流出。

加强看槽责任心,避免乳化和冒槽。

出现跑有机相的现象后,应及时补足槽体有机相,确保槽内有机相充足,并及时回收跑出的有机相。

(五)稀土皂跑稀土原因:(1)皂料流量偏大。

(2)碱流量偏小或断流。

(3)稀土皂皮带松转速慢。

(4)皂料浓度升高而未及时调整皂料流量。

处理措施:(1)当检测到稀土皂废水PH值≤4时,说明稀土皂已跑稀土。

首先检查皂料流量和碱流量是否正常,皮带是否过松。

(2)停皂料流量,并提高稀土皂废水出口微调。

测定废水稀土浓度,若稀土浓度≥0.05mol/L时,应回收利用。

消除造成跑稀土的因素后,待稀土皂最后一级混合室的PH>4后,开回正常皂料流量。

皂料流量按下式计算:V皂=皂化值×V有×饱和度/3 C皂皂化值=V碱×C碱/V有六岗位工人责任(1)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2)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保持槽体、地面及周边环境的整洁。

(4)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如实地把生产情况记录在各原始记录表并签名,字迹要工整。

(5)按中控管理要求,定时定点取样分析。

(6)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7)遵守交接班制度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8)提高岗位操作技能,积极提出合理建议。

七各原始记录表要求(1)各原始记录表所要求的内容必须认真完整填写。

(2)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伪造。

(3)字迹工整清晰并签名,不得涂改乱画。

(4)异常情况,停、开机要记录清楚。

(5)交接班时应将下一班主要注意事项交代清楚。

八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双方必须树立大局观,团结协作,做到交班者清楚,接班者满意,一切为有利于生产大局。

在班人员必须在下班前半小时做好交班准备工作(包括生产设备、卫生、原始记录等),接班人员提前10分钟进入岗位,必须执行在岗交接班。

(一)交班内容(1)必须详细交清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以及物料存储、设备运行、岗位记录等。

(2)必须将当班的问题,注意事项,事故隐患交代清楚,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3)按规定必须由交班者完成的工作未完成时,未经接班者同意应由交班者完成后方可离岗。

(4)因隐瞒事故而造成损失的,由交班者负责。

(二)接班者责任(1)接班者必须认真听取交班者的陈述,并仔细检查有无其他问题。

(2)交班完毕,接班者无异议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