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比较与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5期重庆教育学院学报V ol.16No.5 2003年9月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ept.2003

文章编号:1008-6390(2003)05-0101-02

新、旧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比较与探索

詹青

(咸阳师范学院附中,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旧历史教材内容、形式等的比较分析,指出了两者在框架结构、内容编排、作业处理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不同特点,肯定了新教材的可行性、科学性、逻辑性、直观性及历史的借鉴功能。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旧教材;特征;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151文献标识码:A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合格人才,国家已对中小学教材进行了数次的修订和改动。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中国历史教师,我经历了这些变化,感受到每次变化所带来的喜悦。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6和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6,在此基础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对以往的历史教材进行全面修订。现在,这本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中国近代史上册6已开始使用。

该书与1992年编著的教材相比,从结构到内容都有较大的变动,其特点如下:

一、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调整学科体系

1、对整个高中历史学科体系的调整

现行教学中,中国史、世界史构成了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整体,旧教材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是高中一年级学习世界近代史,高中二年级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而新教材则将中国近现代史调整到高一,我认为这种调整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虽然,历史课程从初一年级就开设了(初一、初二年级学习中国历史,初三学习世界历史),但由于历史课不纳入中考范围,故学校、家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都不十分重视;加之世界史内容杂、头绪多,教材又过于学究化,而高一学生又处于初高中的过渡期,对历史课的兴趣还停留在听故事阶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没有建立,故世界史令学生望而生畏,学习效果不是特别好。将中国近现代史调整到高一,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首先,从中国到世界,由里到外,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国历史的基础上,学习世界历史更容易理解、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特点;其次,中国史脉络清晰,承前启后,关系明确,学习比较容易掌握;再次,近现代史年代距离我们比较近,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史料、遗迹保存较多,除教科书外,学生从其他途径获得的知识也相对较多,所以学习起来难度较小,容易引发学习兴趣。

2、教材体系编排更突出了事件的内在联系

虽然新旧教材都是以章节编排,内容都是讲述从1840到1927年这段历史,但教材体系编排却不相同。

新教材把这87年的历史以四次革命高潮作为主干,以先后顺序为框架,全册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1840年鸦片战争,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导致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互相交织,引发了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第二章:19世纪70年代,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疯狂地抢占殖民地、瓜分势力范围,中国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由此掀起了第二次革命高潮)))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第三章:从19世纪末开始,资产阶级民主派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掀起了近代第三次革命高潮)))辛亥革命;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期。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国共两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第四次革命高潮)))北伐战争,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四次革命高潮,勾画出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与中华民族反复抗争的历史脉络,把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探索救国真理,反抗侵略与封建压迫的斗争贯穿始终,从而揭示了中国

收稿日期:2002-11-05

作者简介:詹青(1962)),女,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附中,中学一级教师。

#

101

#

近代史的深刻内涵。同时,书中每一章节的编排既注意了相对独立完整,又照顾了前后知识的紧密联系,阶段性较强。如第一章5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全章共七节。第一节为5鸦片战争6,后六节都是讲的鸦片战争所引发的严重后果:由于鸦片战争导致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侵入中国,导致封建自然经济瓦解;战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农民生活更加贫困,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列强的炮声把一些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0的迷梦中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0,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种编排,可以使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后,认识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往往会改变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中国与世界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内容丰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1、教材内容的编排更为合理

新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胆取舍,使其内容更加生动、翔实、科学,内在联系更为紧密。如:旧教材中对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战后新思想的萌发等内容没有专门讲述,只在其它章节提了一下。而这两部分内容却与鸦片战争密不可分,反映了战后中国经济方面及思想方面的新特点,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后果。新教材把以上内容专门分为两节加以论述,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新内容,如: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贩卖华工、早期资本输出;中法战争前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5马关条约6及台湾人民五十年的反日斗争等等。这些内容的增加,更加清晰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2、课程设置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除传统的讲述课外,新增了阅读课及讨论课。如阅读课,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满堂灌0,也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关内容,然后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而讨论课要求则更高,给出有关讨论的题目及大量的史料与相关的材料,学生通过自己查找、分析、比较,形成对问题独特的看法。新课型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史料的编排形式体现了学习与探索的思想

新教材共选用文献资料90条,史料以三种形式出现:正文部分(55条),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课后练习增加了材料解析题(23条),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增的阅读与思考(12条)专栏中,出现与章节内容相关的史料,学生通过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回答有关问题,这样做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三种编排形式呈阶梯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为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路径。

4、图片史料与文字互补相得益彰

本册书共精选地图、图片、表格178幅。数量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同时与课文内容联系更为紧密。除少数几幅为白描外,一律采用黑白图片,原汁原味,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性与严肃性。每幅图片都附以文字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文字与图象共同参与史实叙述,互为补充,给人以/身临其境0的感觉。如:5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美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御坐上6一图,就非常直观地说明了清政府已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5、习题形式生动多样,特点鲜明

题型除保留了原来的问答题外,新增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制表题、讲图题及阅读与思考,既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重视了能力的培养,从易到难,由理论到实践,生动有趣。

此外,问答题更趋于科学化,注重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和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如5鸦片战争的影响6一节,把1842年清政府割让香港岛,与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两件前后相关的历史事件作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感想。此题除了要了解中国当时的历史现状外,还要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历史现状,从中比较、分析、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又如:5瓜分中国的狂潮6一节的练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给我们,二者有什么不同?这一题除涉及历史知识外,还要了解现今的国际金融知识,体现了历史学科包罗万象的特点。

这些练习打破了以往就历史学历史,历史与现实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思考历史、服务现实、瞻望未来,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6、增加课时量,肯定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变周课时两节为三节,总课时由一学期27节变为55节。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因为课程内容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学科地位的肯定与重视。历史是人文科学,历史教学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由这些知识内化后显现出的气质修养、人文精神。即: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课时的设置体现了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

除以上特点外,新教材在外部形式上也作了一些改变。开本增大,封面设计也不同。旧教材的封面是一幅5圆明圆大水法和远瀛观的残迹图6,给人的感觉似乎中国近代史只是一部民族灾难史;而新教材封面底色为黄褐色,颜色由浅到深,由下到上,左下方一幅5广州虎门鸦片战争抗英英雄6塑像,占了整个封面的四分之一。整体设计反映出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民族灾难史,更是一部民族抗争史,体现了中华民族酷爱自由、不畏强暴、努力拼搏的精神,揭示了中国近代史的深刻内涵。

总之,新版教材无论从外在形式到内在的框架结构、内容体系、教学插图等各个方面都具有许多不同以往的特点,更好地反映出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教学服务现实的需要,更好地照顾到了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是新时期中学素质教育的生动材料。

[责任编辑方文]

# 10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