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水泥添加剂标准1
混凝土添加剂环保标准

混凝土添加剂环保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添加剂是指在混凝土制作中加入的一种化学物质,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混凝土添加剂的环保标准也越来越严格。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添加剂的环保标准,包括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和限制要求等内容。
二、国内外相关法规1.国际标准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以实现其环境政策和目标。
2.欧洲标准EN 450:水泥、石灰和石膏中添加剂的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添加剂的质量、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测试方法。
EN 197-1:水泥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水泥的化学和物理性能的测试方法。
3.美国标准ASTM C494:混凝土添加剂的标准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添加剂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测试结果的报告要求。
4.中国标准GB/T 8077:混凝土添加剂的分类、性能和标志。
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添加剂的分类和性能要求,并规定了添加剂的标志要求。
GB/T 50107:建筑材料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环保标志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环保要求。
三、混凝土添加剂的环保标准1.有害物质的限制混凝土添加剂中的有害物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
具体而言,混凝土添加剂中的有害物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重金属的限制:混凝土添加剂中的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含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
一般来说,重金属的含量应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有机物的限制:混凝土添加剂中的有机物(如挥发性有机物、苯、酚等)含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
有机物的含量过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严格限制。
2.环保标志的要求混凝土添加剂的包装和标志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
具体而言,混凝土添加剂的包装和标志应符合以下要求:(1)包装要求:混凝土添加剂的包装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容量等。
国外水泥添加剂标准

的 混合 材 ( 水泥 生产 中加 )和 掺 合 料 ( 在 在水 泥
美 国 材 料 标 准 和 试 验 方法 标 ; ( S M )。材 料 隹 AT
标 ; 映 了一 个 国 家 的产 品 质 量和 技 术 水 平 ,是 隹反 技 术 开 发和 生产 实践 的总 结 。我 国水 泥 工 业使 用 水 泥 添加 剂 要 较 发达 国 家晚 2 ~ 3 0 0年 ,近 几年
综 述
国外 水泥 添加剂标 准
Fo e g tnd r so e n d tv s r i n sa a d fc me ta dii e
席耀 忠 ( 中国建 筑材 料研 究总 院 ,北 京 1 0 2 ) 0 4 0
摘 要 : 文介 绍 国外 水 泥 添 加 剂 标 准 , 尤 其 详 细介 绍 本 “ S M 6 A T C 4 5水 泥 工 艺 添 加 剂 ” 和 “ S M 8 泥 功 能 A T C 6 8水
起 草标 ; 隹,最后 由 IO成 员国通 过 ( 少有 7 % S 至 5
成 员 国同意 ) 例如 我 国 G / 1 6 1 “ 泥胶 砂 。 B1 7 7 水 - 强 度检 验 方 法 ”与 IO 6 9等 同 ,而 IO 6 9又 S 7 S 7 来 自 E 9 — 。 目前 ,IO T 7 N16 1 S / C 4有 3 6个 国家 , C NT 5 E /C 1有 1 9国家 。世 界上 还 有部 分 国 家采 用
水泥标准ASTM C150-2012

波特兰水泥标准规范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Portland Cement
ASTM C150/C150M-2012 波特兰水泥标准规范
波特兰水泥标准规范1
本标准是以固定代号 C150/C150M 发布的。其后的数字表示原文本正式通过的年号;在有修订的情况 下,为上一次的修订年号;圆括号中数字为上一次重新确认的年号。上标符号(ε)表示对上次修改或重新 确定的版本有编辑上的修改。 本标准业经批准被国防部机构采用。
时,规定本极限值。骨料的潜在反应性信息参考规范 C33。
7. 物理性能 7.1 第 1 章所示 10 种波特兰水泥类型的每一种应满足表 3 相关的标准物理成分要求。另外, 可选物理要求见表 4 所示。
8. 抽样 8.1 当买方要求对水泥进行抽样和测试,以鉴定与本规范的符合性时,按照规程 C183 来执 行抽样和试验。 8.2 规程 C183 并不是用于生产质量的控制,因此制造商的合格证书不需标明这一规程。
ASTM C150/C150M-2012 波特兰水泥标准规范
6. 化学成分 6.1 第 1 章所示 10 种波特兰水泥类型的每一种应满足表 1 相关的标准化学成分要求。另外, 可选化学要求见表 2 所示。
注 5:表 1 中 C3S + 4.75C3A 的总和极限值对水泥水化热提供了控制,同时与试验方法 C186 中的 7 天 水化热极限值(极限值为 335kJ/kg[80 cal/g])是一致性。 注 6:存在以下情况,即某一水泥的性能可采用含量超过本标准中表 1 的极限值的 SO3 来进行增强。 试验方法 C563 是七种方法的其中一种,某一制造商可采用其来评估硫酸盐含量对水泥特性的影响。任何 时候某一水泥的 SO3 含量超过表 1 的极限值时,试验方法 C1038 结果提供了为在较高硫酸盐含量时不产生 过量膨胀提供了证据。
马贝超级水泥砂浆增强剂执行标准

马贝超级水泥砂浆增强剂执行标准第一部分: 引言1.1 目的此执行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马贝超级水泥砂浆增强剂的生产、使用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执行标准适用于马贝超级水泥砂浆增强剂的生产、使用和质量控制。
1.3 定义1.3.1 马贝超级水泥砂浆增强剂: 是一种用于增加水泥砂浆强度和耐久性的化学品,能改善其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冻融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1.3.2 水泥砂浆: 由水泥、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第二部分: 产品要求2.1 外观马贝超级水泥砂浆增强剂应为无色液体,无机悬浮物和异物。
2.2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应符合以下要求:2.2.1 聚合物: 含量不低于 XX%;2.2.2 助剂: 含量不低于 XX%;2.2.3 其他添加剂: 含量不低于 XX%。
2.3 产品性能2.3.1 强度增强效果: 马贝超级水泥砂浆增强剂应能显著提高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2.3.2 抗冻融性: 马贝超级水泥砂浆增强剂应能提升水泥砂浆的耐冻融性,减少冻融循环引起的损害。
2.3.3 抗化学腐蚀性: 马贝超级水泥砂浆增强剂应能提高水泥砂浆的抗化学腐蚀性,减少外界环境对水泥砂浆的腐蚀。
2.4 包装和存储马贝超级水泥砂浆增强剂应采用透明塑料桶包装,每桶净重为 XX 公斤。
应储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
第三部分: 生产和质量控制3.1 原料选择3.1.1 聚合物: 应选择高性能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增强性能和稳定性。
3.1.2 助剂: 应选择能与聚合物相容的助剂,能起到协同增强效果的作用。
3.1.3 其他添加剂: 应选择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合格添加剂。
3.2 生产工艺3.2.1 原料配比: 根据产品要求,按一定比例将聚合物、助剂和其他添加剂配制成溶液。
3.2.2 混合工艺: 确定合适的混合设备和工艺,将溶液均匀地加入到水泥砂浆中,并搅拌均匀。
3.3 质量控制3.3.1 原料检验: 对进厂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欧盟标准水泥标准六价铬

欧盟标准水泥标准六价铬欧盟标准水泥是指符合欧盟相关标准要求的水泥产品。
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水泥产品必须符合欧盟标准,其中六价铬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六价铬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在欧盟标准水泥中,对六价铬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
根据欧盟标准,水泥中六价铬的含量不得超过2毫克/千克。
这个限制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因为高含量的六价铬可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生产水泥的企业必须严格控制产品中六价铬的含量,确保产品符合欧盟标准的要求。
为了确保水泥产品中六价铬的含量符合标准,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需要选择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六价铬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各道工序,避免六价铬的污染。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对成品水泥进行六价铬含量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除了生产企业的责任外,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水泥产品的监督检查。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责令停产整改、罚款甚至吊销生产许可证。
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和管理,才能保障欧盟市场上水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水泥产品时也应该关注产品的质量标准,选择符合欧盟标准的产品。
只有选择质量合格的产品,才能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欧盟标准水泥中六价铬的含量限制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
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督检查,消费者也应该选择合格的产品。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保障水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美标AASHTO中对水泥的要求--不同类型的波特兰水泥--化学成分要求

以上为美国标准的水泥强制性要求,必须满足。
我们主要用Ⅱ和Ⅴ型水泥(规范要求),2型水泥用在普通区域,5型水泥用在混凝土与水或者土壤接触的地方,2型水泥为普通水泥,5型水泥为抗硫酸盐水泥。
问过厂家,他们都不生产抗硫酸盐的水泥。
1,三氧化二铁含量,两个厂家都满足要求,但是他们都不会检测,欧标和坦桑标准也不做要求。
2,三氧化二铝含量,两个厂家都满足要求,分别为5.11和5.4,但坦桑标准不做要求。
3,关于C3A(铝酸三钙)和So3,SIMBA检测C3A为7.69小于8,SIMBA水泥的SO3为2.28,刚刚好满足。
TWIGA水泥为2.5,满足二型,不满足五型(抗硫酸盐),此项坦桑和英标标准为小于3.5。
4,烧失量(loss on ignition),SIMBA为8.22,标准为3.0,不符合要求。
TWIGA为3.0,标准为3.0,勉强符合。
坦桑标准为5.0. 5,不溶性残渣含量,标准为0.75,SIMBA水泥为5.69, TWIGA为0.4.坦桑标准为5.0.
6,C3A,铝酸三钙。
TWIGA未检测,不做要求。
SIMBA为7.69,勉强符合,但不稳定。
坦桑标准和英标不做要求。
以下为可选性要求。
监理在可选性要求中选择了最后一项:碱质含量要求。
而TWIGA与SIMBA均不对这项做要求,从目前的测试报告来看,SIMBA水泥刚刚好是0.596%(但是不稳定),满足要求,TWIGA是0.33,满足要求。
但这两个值他们在生产和工厂检测时都不会检测,所以厂家不保证每次都合格。
国外水泥添加剂标准

国外水泥添加剂标准摘要:本文介绍国外水泥添加剂标准,尤其详细介绍ASTM C 465 水泥工艺添加剂和 ASTM C 688水泥功能添加剂两个标准。
正确理解和吸收国外标准的先进点对提高我国水泥添加剂的研发和利用水平和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非常有益。
关键词:水泥、工艺外加剂、功能外加剂、助磨剂、国际、标准1前言世界各国水泥标准主要从属于两大体系:欧洲标准体系(EN)和美国标准体系(ASTM)。
根据Wein协定,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水泥和建筑石灰技术委员会(TC51)代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水泥和建筑石灰技术委员会(TC74)起草标准,最后由ISO成员国通过(至少有75%成员国同意)。
例如我国GB/T 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与ISO 679等同,而ISO 679又来自EN 196-1。
目前,ISO/TC74有36个国家,CEN/TC51有19国家。
世界上还有部分国家采用美国材料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ASTM)。
材料标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是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的总结。
我国水泥工业使用水泥添加剂要较发达国家晚20-30年,近几年来我国对水泥添加剂的开发和使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认真学习国外先进水泥添加剂标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本文介绍先进的国外水泥添加剂标准。
2 术语要把水泥添加剂和砂浆、混凝土外加剂区分开来,前者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加的,后者是在水泥使用过程中加的。
用“添加剂”和“外加剂”就能把两者区分开来。
水泥添加剂掺量一般不超过1%。
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有十多种,掺量差别很大,引气剂0.005-0.015%,减水剂0.2-1.5%,速凝剂2-6%,膨胀剂6-1 5%。
水泥添加剂中的“添”中文含义是少量加的意思,如“炉子该添煤了”、“孩子又添了一岁”。
另外要区分水泥添加剂和多量使用的混合材(在水泥生产中加)和掺合料(在水泥使用中加)。
要注意各国水泥文献中所使用的专有名词的区别。
混凝土中添加剂标准

混凝土中添加剂标准混凝土中添加剂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材料,其作为结构材料的使用已经历史悠久,但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要求差异较大,因此需要通过添加剂来调整混凝土的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本文将对混凝土中添加剂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中添加剂的分类混凝土中常用的添加剂包括水泥添加剂、增塑剂、缓凝剂、减水剂、防水剂、颜料等。
这些添加剂可根据其作用和化学成分进行分类。
1.水泥添加剂水泥添加剂是指添加到水泥中的一种物质,通过控制水泥中矿物晶体的形成和增加水泥中的细孔数量,从而改善水泥的性能。
常见的水泥添加剂包括矿物掺合料、石灰石、煤灰等。
2.增塑剂增塑剂是指通过增加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或者添加特殊的化学物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塑性和流动性。
常见的增塑剂包括塑化剂、粘结剂、聚合物等。
3.缓凝剂缓凝剂是指通过控制水泥反应的速度,从而使混凝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施工和养护。
常见的缓凝剂包括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钙等。
4.减水剂减水剂是指通过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或者特殊化学物质的添加,从而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提高,同时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需求量。
常见的减水剂包括脱模剂、稳定剂、分散剂等。
5.防水剂防水剂是指通过特殊化学物质的添加,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常见的防水剂包括聚合物、硅酸盐、氟碳树脂等。
6.颜料颜料是指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物质,从而使混凝土具有特定的颜色。
常见的颜料包括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铬等。
三、混凝土中添加剂的标准混凝土中添加剂的标准是指对添加剂的化学成分、性能、用途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标准化,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稳定可靠。
目前国内外对混凝土中添加剂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成分标准化学成分标准主要指对添加剂的化学成分进行规范和标准化,以确保添加剂中的成分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例如,对于增塑剂来说,国际上常用的标准有ASTM C494、EN 934-2等,这些标准都对增塑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标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水泥添加剂标准更新日期:2007-9-17 作者:助磨剂分会来源:水泥助磨剂分会【字体:小大】摘要:本文介绍国外水泥添加剂标准,尤其详细介绍ASTM C 465 水泥工艺添加剂和ASTM C 688水泥功能添加剂两个标准。
正确理解和吸收国外标准的先进点对提高我国水泥添加剂的研发和利用水平和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非常有益。
关键词:水泥、工艺外加剂、功能外加剂、助磨剂、国际、标准1前言世界各国水泥标准主要从属于两大体系:欧洲标准体系(EN)和美国标准体系(ASTM)。
根据Wei n协定,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水泥和建筑石灰技术委员会(TC51)代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水泥和建筑石灰技术委员会(TC74)起草标准,最后由ISO成员国通过(至少有75%成员国同意)。
例如我国GB/T 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与ISO 679等同,而ISO 679又来自EN 196-1。
目前,ISO/TC74有36个国家,CEN/TC51有19国家。
世界上还有部分国家采用美国材料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ASTM)。
材料标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是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的总结。
我国水泥工业使用水泥添加剂要较发达国家晚20-30年,近几年来我国对水泥添加剂的开发和使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认真学习国外先进水泥添加剂标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本文介绍先进的国外水泥添加剂标准。
2 术语要把水泥添加剂和砂浆、混凝土外加剂区分开来,前者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加的,后者是在水泥使用过程中加的。
用“添加剂”和“外加剂”就能把两者区分开来。
水泥添加剂掺量一般不超过1%。
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有十多种,掺量差别很大,引气剂0.005-0.015%,减水剂0.2-1.5%,速凝剂2-6%,膨胀剂6-1 5%。
水泥添加剂中的“添”中文含义是少量加的意思,如“炉子该添煤了”、“孩子又添了一岁”。
另外要区分水泥添加剂和多量使用的混合材(在水泥生产中加)和掺合料(在水泥使用中加)。
要注意各国水泥文献中所使用的专有名词的区别。
如在欧洲文献中使用“additives”表示水泥添加剂,美国文献中用“additions”;“a dditions”在欧洲标准文献中指的是大量加入的混和材,在美、加拿大文献中用“mineral admixtures”或“suppl 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补充胶凝材料)代表混合材或掺合料。
对于“混凝土外加剂”欧美都用“admixtures”。
名词术语的使用是约定俗成的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统一,但也不能随意乱用,以免造成混乱或误解。
3 水泥添加剂标准概况关于水泥添加剂,欧洲通用水泥试标准ENV 197-1:1995中把水泥添加剂(additives)作为水泥四大组分之一。
水泥四大组分:①主要组分,熟料和混合材;②次要附加组分,是一种能改善水泥物理性能(如工作度或保水性)而加入的无机矿物材料,掺量为0-5%;③硫酸钙;④水泥添加剂,为了改善水泥生产和水泥性能而加入的总量不超过水泥质量1%的添加剂,如超过1%则应在包装袋或发货单上注明,这类添加剂不应助长钢筋锈蚀,不应劣化水泥或由它制成的砂浆和混凝土性能。
在正式标准EN197-1:2000中明确提出:总量不超过水泥重量的1.0%(颜料除外),有机添加剂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5%(干基)。
当水泥中掺入了符合EN 934的系列混凝土、砂浆或灰浆外加剂时,应在包装袋或发货单上标明外加剂的标准代号。
美国材料和试验标准总数超过12000个,近30年来增加近一倍与水泥和混凝土有关的标准就超过290个,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材料及其试验方法标准体系。
在ASTM C 219-94“关于水硬性水泥的标准术语”中,将水泥制造过程中用混合粉磨或直接混入方式加入的有限量物料称水泥添加剂(additions)并分为利于粉磨和储运的工艺添加剂(processing additions)和调节水泥终成品使用性能的功能添加剂(functional addit ions),分别符合ASTM C 465和ASTM C 688的要求。
在ASTM标准中还规定,掺有引气剂的水泥在水泥代号后应加后缀…A‟。
在我国水泥标准GB/T 4131-1997“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的4.17节明确了助磨剂(grinding aid)的含义,“在水泥粉磨时加入的起助磨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外加剂,其加入量应不超过水泥重量的1%”。
说明我国标准还未涉及工艺添加剂中的“助流”作用的工艺外加剂和调节水泥使用性能的功能添加剂。
至于我国立窑水泥烧成中曾广为应用的复合矿比剂、晶种、速烧剂及助燃剂等烧成工艺添加剂还未被纳入水泥标准中。
1997年我国首次发布的JC/T 667-1997“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内容几乎等同采用ASTM C 465。
4 ASTM C 465-99(2005)“用于制造水硬性水泥的工艺添加剂”对于标准文献,往往一下子不能全读懂,这主要是因为标准起草人所经历的过程和掌握的知识读者不全了解。
对于国外标准,正确理解要更困难些,要多查些相关资料才能弄清楚。
4.1什么是水泥工艺添加剂?按字面理解,应是在水泥生产过程加入的少量物质,可包括助烧剂和助磨剂。
但从C 465标准4.6节可知,工艺添加剂指的是助磨剂或者阻聚分散剂(pack set inhibitors),能增加水泥在磨中流动性,缩短水泥在磨中逗留时间,从而明显改变水泥粒度分布和物理化学性能。
原来认为“pack set”是“包凝”的意思,这是不对的。
上世纪30年代,美国水泥运输已有部分用散装汽运或火车罐车运输。
由于经过粉磨的水泥粉体的表面能较高,并带有未被平衡的电荷,易产生自团聚、凝聚或附聚在管道或储库的壁上,从而对水泥粉体的流动产生阻力,造成水泥输送、装卸延误时间,引起供需双方的矛盾,因此当时迫切需要一种添加剂能克服水泥凝聚效应和促进水泥的流动。
后来发现阻聚分散剂都有助磨效果。
凝聚(pack set)与库凝(warehouse set)不同,后者指的是由水泥颗粒表面水化而引起的结块。
4.2对工艺添加剂的技术要求掺有受检工艺添加剂的水泥(混凝土)称掺剂水泥(混凝土),不掺添加剂的水泥(混凝土)称对比水泥(混凝土)(reference或control)。
我国混凝土标准起草者把对比水泥(混凝土)称基准水泥(混凝土),不够确切。
C 465要求掺剂水泥与对比水泥相比,各项性能的变化应在一定范围之内(见表1)。
当然掺剂水泥与相应的无剂水泥本身要符合相应水泥标准的各项要求。
表1 C 465对工艺添加剂的要求美国水泥混凝土普遍要求引气,以增加耐久性,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实践。
所以要求工艺添加剂不能影响引气剂的引气性能。
4.3试验方法C 465所引用的标准有29个之多,大部分是测定水泥性能的标准。
a.对液体工艺添加剂进行测试:比重—D981 A法或B法;含水量—E203;b.对水泥进行测试:化学分析—C 114;矿物组成—C 150;细度—C 115浊度计或C 204透气法;标准稠度—C 187;凝结时间—C 191(维卡仪);压蒸膨胀—C 151;胶砂含气量—C 185;胶砂抗压强度C 10 9/C 109M;砂浆干缩—C 596;c.新拌混凝土制备:材料称量C 192,水泥用量307±3kg/m3,用塌落度为64±13mm决定用水量,体积砂率为40%(卵石)或45%(碎石);d.混凝土搅拌—C 192;e.新拌混凝土测试:塌落度——C 143;容重—C 138;含气量—C 138,C 231或C 173;f.混凝土试体成型养护:抗压强度—C 192和C 617;抗弯强度—C 192;g.硬化混凝土试体测试:抗压强度—C 293或C 78;抗弯强度—C 39。
4.4试验用水泥在工艺添加剂的发展早期,美国标准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ASTM的前身)对工艺添加剂的许可生产非常严格。
美国第一个助磨剂TDA从1933年在Universal Atlas水泥厂试验,此后又在其它30个水泥厂试验。
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这才改变了标准局的看法。
在1937—1938年,要求对17对水泥而且是在不同磨机上磨制的水泥进行试验,工艺添加剂才有可能领到证书。
至1960年为止批准生产的工艺添加剂只有TDA、109-B和Polyton T。
1961年ASTM C 465-61T首次发布后,对于硅酸盐水泥,要求至少取五种不同的熟料:两种Ⅰ型水泥(C3A含量不低于9.0%),一种Ⅱ型水泥和两种Ⅲ型水泥。
这三种水泥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不同的易磨性,是美国使用量最大的水泥。
其矿物组成列于表2。
表2 美国Ⅰ、Ⅱ和Ⅲ型水泥的矿物组成如工艺添加剂只限于某一种特种水泥,至少要从不同工厂的两种该熟料磨制成两对水泥。
如添加剂只用于某一工厂,则该厂生产的每一种水泥至少取两对试验水泥。
这里特别要说清楚的一点是,C 465所指的水泥试样对(掺添加剂的水泥与不掺剂的对比水泥)是从粉磨车间的生产线上取的(见第5章),也就是说经过生产磨粉磨的水泥。
当添加剂对水泥的流动性影响特别大时,也可以用实验室小磨或工业试验磨做补充试验(4.6节)而且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4.7)。
试样对的两个水泥应具有相近的比表面积(±7㎡/㎏—C 115法或±13㎡/㎏—C 204法)和SO3含量(两者之差不大于0.3%)。
我国JC/T 667-2004则不同,检验助磨效果用试验室小磨。
为试验助磨剂对胶砂和混凝土性能影响,将助磨剂与取自五个工厂的十个通用水泥直接混合(液体助磨剂与拌合水相混)。
显然通过大磨粉磨,助磨剂在超过100℃的温度条件下与水泥颗粒断裂表面产生力化学反应要比常温混合强烈得多,因而性能也会有较大的分别。
试验室500×500小试验磨通常磨温低于60℃,而且物料也没有横向流动或分级,因此小磨磨制的水泥与生产磨磨制的水泥性能又有显著的不同。
4.5助磨剂掺量分析C 465要求工艺添加剂销售商(或生产厂)给用户提供该添加剂在水泥中含量的分析方法(4.2),并要对掺剂水泥和对比水泥中添加剂进行定量分析(3.17),看其含量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4.42)并记入试验报告(13.1.4)。
这点国人不易理解,这不是让生产商告诉用户配方吗?其实不然,生产商一定会千方百计地保守其核心机密,况且给你的组分也不完全真实,此外发达国家专利意识比较强,专利侵权纠纷较少。
有了测量水泥中助磨剂含量的方法,就能保证其在水泥中的安全用量,不会产生对水泥混凝土性能有负面影响。
4.6免责声明与许多产品说明书,服务声明一样,C 465有两处免责声明:a.第1.2条指出标准实验中的安全问题由标准用户考虑和负责;b.标准最后第一段(小号字)指出,对于标准中涉及的产品或方法的专利权有效性和侵权危险性由用户负全责,美国试验和材料协会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