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初探]
话题作文的拟题、审题与立意

话题作文的拟题\ 审题与立意
张小 林 ( 台 县将 军墓 中学 , 北 邢 河
拟 好题 目 。 画龙 点 睛
邢台
04 0 ) 5 00
一
、
有 句歌 词 唱 道 : 回 家 的 感 觉真 好 ! 一提 到 家 . 会 给 人 一 “ ” 就
种 亲切 、 馨 之 感 。家 是 我 们 人 生 的起 点 . 是 我 们 成 长 的避 风 温 也
文 的 切 入 点 三 、 出 主题 。 会 立 意 突 学 ( ) 意要“ ” 一 立 明
点 。 如 “ 动 — — 心 灵 变 奏 曲” 感 。
4可 以把 话 题 当 正 标 题 , 后 加 一 个 副 标 题 , 似 新 闻 中 . 然 类 常 用 的 一 种 拟 题 法 ,也 可 以 从 材 料 中抽 出关 键 词 语 当 主 标 题 。
或 者 似 懂 非 懂 , 轻 易 下 笔 , 然 会 使 中心 不 明 确 , 章 也 不 流 就 必 文
畅 : 是 要 把 自己 的 思 想 观 点 谈 清 楚 . 且 尽 量 集 中谈 一 个 问 二 并
题 , 要 这 个 观 点 没 说 明 白 , 转 到 另 一 个 观 点 ; 是 要 让 引用 不 又 三 的材 料 紧 密 地 为 文 章 中 心 服 务 .如 果 材 料 与 观 点联 接 不 紧 . 就
人 都 以各 种 不 同的 身份 和 角 色 . 着 不 同 家庭 的成 员 。 当 根 据 提 示 . 以 “ 为 话 题 写 一 篇 文章 请 家”
如 果 没 有 前 面 给 出 的 提 示 语 . 写 这 篇 文 章 时 . 们 肯 定 在 我 会锁定家庭生活 . 重复 那 些 陈 旧 的 事 例 。 正 是 为 了开 阔广 大 考 生 的选 材 视 野 . 示 语 中 不 惜 笔 墨 点 明 “ ” 可 以 指 “ 个 集 提 家 还 一
写作方法|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指导,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写作方法|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指导,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俗话说:“文无定法。
”话题作文更无定法。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话题是多种多样的,从内容到形式千百万化,不可能有一个模式或一个套路,但是它毕竟有“法”,而只是“无定法”。
下面就从审题、立意、构思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话题作文的审题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作文,但并不是说没有一定的写作限制,如果忽视了题目的内容和要求,结果往往是作文的失败。
严格地说,开放性的作文命题,是针对所有的考生而言的,它提供考生多种选择的可能,一旦学生确定了自己作文的主旨和选择材料的对象,写作过程就应朝单一的方向发展,再没有开放性可言,正所谓“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话题作文的题目也是材料,但不同于供材作文的材料),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导语”,二是写作要求。
我们审题,首先就是审“引导语”。
引导语起到启发学生打开思路,拓展视野的作用。
【例如】作文题目(以“关注生活”为话题)中,出现了这样的引导语:“你热爱生活吗?你关注生活吗?生活是个大课堂。
只要把目光投向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美化心灵,树立志向。
……”这引导语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丰富的联想,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认真思考。
其次是审“写作要求”。
在引导语的后面一般还有一个内容比较宽泛的,不求惟一性,但求多样性的写作要求,这样的要求往往允许而且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特色。
二、话题作文的立意话题作文把立意、立论的自由还给了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开自己思想的翅膀任意翱翔,这是话题作文较传统的材料作文来讲进步最大的革新。
那么,怎样才能立一个鲜明新颖的写作意旨呢?1、要有明确的表达意旨的语句。
作者的思想、观点、主张,集中体现在写作的意旨上。
明代的王夫子指出:“意犹帅也。
”没有意旨则无文章。
考场作文的意旨要让阅卷人看得见,摸得着。
意旨犹如作文中的太阳,太阳一出,光芒四射,整篇文章顿时生辉。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学目标:明确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提高写话题作文的水平。
教学设想:①本节课以话题作文写作为中心,引导学生正确审题,防止离题、准确立意。
②设计思路: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讨论,教师点拔;达到教学目的。
③教学组织:体现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互敬互爱的氛围,突出对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参与。
一、导入师:每年高考刚结束,人们首先关注是是哪一科的哪一道题?生:语文科高考作文题。
师:对,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作文写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功与失败。
因此,我们应重视作文的强化训练。
但是训练要有一个目标。
据了解去年16套高考语文卷中话题作文有8套,占了一半。
本期我参加了多次高考备考研讨会,得到的信息是:今年广东卷作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话题作文,这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本节课我想同大家共同探讨的是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问题。
希望大家共同参与。
首先同大家探讨一下话题作文的审题要素。
请看2005年全国卷(一)作文题,思考题后的问题。
(投影2005年全国卷(一)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科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
”听到这个问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提问思考:1、从这道话题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话题作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每部分有什么作用?明确:话题作文一般由话料(玻尔教授的故事),话引(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似的情况),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以及话框(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攻之内)等四个部分组成。
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总结

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总结
审题立意,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就是写作文前的那一下
“灵光一闪”。
首先,审题就像是你和朋友聊天,得听明白对方说
的是啥。
题目让你写什么,你得搞清楚,不然岂不是驴唇不对马嘴?所以,审题就是要仔细琢磨题目的意思,别急着下笔,先搞清楚它
要你干啥。
立意呢,就是你想告诉别人的观点或故事。
比如说,你和朋友
聊起最近看的电影,你肯定有自己的看法吧?觉得哪部分好,哪部
分不好,想分享哪个情节。
这就是立意,你得有个中心思想,不然
别人听得一头雾水。
口语化写作,就是要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话来说。
别整那些高大
上的词儿,让人觉得你在拽文。
用大白话,把意思说清楚,别人听
着也舒服。
比如,你说“夜幕降临,星光点点”,这谁不懂啊?你
说“暮色四合,星河长明”,虽然也很美,但得让人琢磨一下。
总之,审题立意和口语化写作,就是让你写作文时,像和朋友
聊天一样自然、流畅。
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直接说你的想法,别
人听着也开心。
这样,你的作文就能像你和朋友的对话一样,轻松、有趣,还能让人明白你的意思。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话题作文是指在题目中给出一个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话题写一篇作文。
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不同,话题作文没有给出具体的材料或题目要求,考生需要自己构思、组织文章内容。
因此,话题作文是对考生写作能力的全面考察。
话题作文中话题的类型各种各样,有关人生哲理、社会现象、文学艺术、自然环境等等。
考生在审题时要理解话题的含义和范围,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
审题立意是话题作文写作的第一步,要求考生在审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导语、话题和写作要求,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和立意。
在审题时,容易犯的错误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没有理解话题的含义和范围,写作偏题或离题;其次是没有把握好材料的关系,写作内容杂乱无章;最后是没有注意写作要求,导致字数不足或超过要求、文体不当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考生在审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话题的含义和范围,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和立意。
同时,要注意材料的关系,把握好写作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最后,要严格按照写作要求进行写作,注意字数、文体等方面的要求。
例题一:导语:生活中,一句夸奖的话可以使我们备受鼓舞,但也可以使我们沾沾自喜,甚至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一句批评的话常常使我们垂头丧气,甚至失去进取之心,但也可以使我们心灵警醒,精神振奋,从此奋发向上。
面对夸奖或批评的心态不同,对日后的影响也会不同。
话题:面对“批评”或“表扬”要求:可以从一方面来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写,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本题的导语明确了话题的范围和意义,要求考生从“批评”或“表扬”两个方面来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注意字数和不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
考生在审题时要理解话题的意义和要求,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和立意,同时注意写作要求的要求。
例题二:本题没有给出具体的导语,而是用材料代替了导语。
话题是“座右铭”,要求考生根据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话题作文审题技巧】话题作文如何审题

【话题作文审题技巧】话题作文如何审题【--高考祝福语】话题作文近年来一直是中高考语文作文的热门,要想写好话题作文,审题是第一步也是关键。
如何理解作文题目中所给的材料的内容?为大家整理了话题作文审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考试大纲中对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基础等级的第一个要求是符合题意,发展等级的第一个要求是深刻,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使观点具有启发性。
做到这两点必须要正确审题立意。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基本上都采取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题材、形式和表达上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但正确的审题立意同样是使文章出彩的前提。
切题永远是高考作文的第一要求,也是作文得高分的保证,因此审题仍然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切不可忽视。
话题作文的审题一般分为四步,也就是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审材料和审话题。
在这里介绍几种审材料和审话题的方法。
审材料时要抓住关键词句,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点题句等),抓住这些关键句,有利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从而正确立意。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
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
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
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
这是他一贯的风格。
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
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都已经落地。
这则材料中有关键句,就是”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把握住了这一关键句就很容易立意了,如人不要盲目等待,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审材料要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倾向。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评论某事物时,明显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一棵小草,生长在一棵大树旁。
一天,小草对大树讲:”哎,你知道吗?其实我原来也是一棵大树,后来我嫌树大招风,就改做小草了。
”“是这样吗?”大树有些不信。
”谁骗你呀!过去我在做大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可多了,每天唧唧喳喳的真心烦,也有些孩子太调皮、净往我身上爬,唉,真没办法。
”小草说着,还叹了口气,好象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大树听了,心里觉得好笑,便打趣道:”哎,其实我原来也是一棵小草,后来怕有人踩,才不得已做了一棵大树。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自用)(2)

第五类:主谓式
如果话题是一个主谓短语,侧重点应放 在谓语。 如“ 心中有个桃花源 ”,关键是 要搞清楚“桃花源”的特定的文化内涵。 它是由陶渊明所塑造、成就的“桃花 源” —— 一个静谧、平等、和谐的理想国 而引申出来的特殊的象征物。但也更可用 以象征世俗尘世的人们的一种理想的境界 和精神状态。既是“有个”,就意味着还 不曾是现实,而是一种设想,或者是一种 追求。也正因如此,引发出的心理、思考、 幻想和分析议论便会异常丰富和奇妙。
一、话题作文的审题 高考作文的审题一般从话题、材料、 提示语和要求四个方面入手,重点在于 把握写作范围、写作重点,掌握作文限 制,找出写作意图和写作切入点。
方略一、从话题把握写作的着力点
由于话题种类有多种,只有审清各类的 话题,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握写作着力点
第一类:独(字)词式 如果题目或话题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语,就要 搞清这个字或这个词语的含义以及它所涉及的范 围。
第三类:并列式
如果话题是一个或几个并列概念,那么辨明 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写作的着力点。
如 2005 年全国卷Ⅱ以“ 位置与价值 ”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对立统 一的关系: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实现自己 的价值,如对自己缺乏认识,找不准自己的 位置,就很难实现自己的价值。明白了这种 关系,也就知道了写作的着力点。
方略三:从命题提示语把握写作的关键点
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一般在材料之后都有一段 关于写作的提示,这段提示对打开思路起着关键的 作用。因此,认真阅读命题提示,则可帮助我们打 开写作的思路。找出写文章的关键点。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作文材料下面的提示是这样: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 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 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 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 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请以“感情 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可以称得上是语文考试中的半壁江山,如何把作文写好成为学生的一大难题,本文就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一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话题作文的审题中心是话题,因此审题的重点是吃透话题的内涵。
我们应该全面理解材料,揣摩命题者意图;善于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抓住关键语句,确立自己的观点。
话题作文又分单纯话题作文和材料型话题作文。
1.单纯话题作文审题立意
第一,关系型话题。
重点放在把握话题内部的逻辑关系上,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抓住了审题的关键。
例如,“完美是残酷的”,就要把完美和残酷之间的关系搞清楚,追求完美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只有付出一定的代价之后才有可能达到自己完美的境界。
又如,“清流与活源”,首先,明确二者的关系,“清流”是果,“活源”是因,要使流清,必须源活;其次,化形象为具体,如要使个人的思想端正(清流),就必须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活源)作保证,要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循环(清流),必须要有改革的措施(活源)等。
第二,概念型话题。
认真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一个概念给我们的起始印象都是单一的。
作文时,要突破思维定式,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
如诚信、合作。
第三,比喻型话题。
要充分把握喻体的特点,并据此展开联想,找到本体,
即准确把握比喻型话题的寓意。
如“人生没有草稿”,既然没有草稿,那么我们的人生怎么办?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怎么办”上,人生就是一张有限的纸,如何在这张纸上写出最好的字,这才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这说明一个人首先要看重自己,要把自己的人生看成是美好的人生,这样才会认真对待它。
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把握现在,从现在做起。
2.材料型话题的审题立意
有引题材料的话题作文,既要领会材料的指向,又要紧扣话题的意图。
例如,一位科学家对两只老鼠进行了“精神压力”实验他把两只小白鼠放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其中一只小白鼠的压力基因被全部抽取出来,另外一只则维持原样。
那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小白鼠天天兴奋异常,大摇大摆地在仿真环境中乱跑,有时竟爬上陡峭的假山。
而另外一只则“胆小如鼠”,走路小心翼翼,遇上风吹草动,便警觉起来,唯恐避之不及。
最后的结果是没有压力的小白鼠在登上13米高的假山时摔死了,而另一只却鲜活地生存着。
以“压力”为话题,展开作文。
此题看似开放,如可写什么是压力;压力有什么作用;如何对待压力;一个人有了压力将非常可怕;人们需要压力,没有压力是可怕的。
但结合材料,抓住失去压力的小白鼠最后的结果,就可以知道只有第五个审题才是准确的。
二话题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用话题做作文标题
一是话题只提供写作范围和思索空间,用话题做标题会使文章写作范围过宽,面面俱到,流于空泛,题目太笼统,重点不突出,主题不深刻。
二是会让阅卷教师认为作者思维水平低,连个好的作文题都拟不出来,以至于形成先入为主的坏印象,影响作文评分。
“话题作文”往往自拟题目,拟好题目,能使文章锦上添花。
题目的拟定要根据文体、内容,中心要反复推敲,尽量要做到简洁、明确、生动、新颖。
2.材料型话题作文,应在作文开头适当地概述材料大意,作为立意的依据
古人云“意犹帅也。
”这里的“意”就是指立意,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立意的统帅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为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
因此,立意的“有无”和“高下”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
虽然有的高考满分作文没有明显的出现引题材料,但它是引“意”而不引“义”,达到“形”离而“意”合。
切忌照抄照搬原材料,否则评卷教师会认为作者腹中空空,没有好的题材表现主题,引材料是为了拼凑字数。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
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而材料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
如果考生不了解这一区别,抛开话题,随意从材料中自行引出一个观点作文,那么很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3.选准切入口,确定文章的主题
在总话题的规定下,在诸多的内容中,选择自己最有感受的,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
不少学生面对话题往往有一种茫然而无从下手的感觉,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大题小做,以小见大”。
4.文必有体,话题作文也必须符合某种文体
“文体自定”并不等于不讲体裁。
写的文章切忌体裁不明。
因此,平时习作就要把握好多种文体的特点,其中要重点把握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的特点。
记叙文要2/3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
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作文,不喊口号,情真意切。
写议论文要注意事例贴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后的引申,做到首尾呼应。
少写或最好不写深奥的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过于含蓄,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
以上只是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看法,只有在审题立意准的基础上,才能把作文写好。
〔责任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