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蜜丸验证方案

合集下载

大蜜丸检查商

大蜜丸检查商

《中国药典2000年版大蜜丸检查商榷》刘传玲,丁艳.宋吉莲,董丽萍(山东省威海市药品检验所264200)
《中国药典》2000年版部附录A丸剂检查项下规定大蜜丸应完成以下4个检测指标;水分,重量差异,装量差异,溶散时限。

笔者在长期的药检工作中发现,就大蜜丸这个品种依《中国药典》检测.尚有自相矛盾,不完善之处.
现就标示装量等于9为例,提出观点,重量差异:因大蜜丸是按丸服用的丸剂,所应按重量差异"第1法"检查.标准限度为土6%,装量差异:大蜜丸多亦属单剂量分装的丸剂.按标准规定还应检查装量差异,标准限度为土5%.我们都知道,大蜜丸多为一丸一个包装.即单剂量分装:而服用时则按丸服用.所以,既应做重量差异也应做装量差异由上.我们不难看出按《中国药典》测同一蜜丸.用重量差异限度为标准符台规定的;用装量差异做标准则很有可能不符合规定。

用同一标准测同一检品可能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应该说是很茫然的或者说,既然装量差异限度较严,那么还有何必要再做重量差异?所以,笔者建议:在药典中.应明确规定大蜜丸只做重量或装量差异.便使检验者更明确,标准更完善。

牛黄上清丸(大蜜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适用性试验研究

牛黄上清丸(大蜜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适用性试验研究

·卫生论坛·牛黄上清丸(大蜜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适用性试验研究王瑛1,王丽霞2,买买提•艾买提3(1.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市食品药品行政执法局,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3.新疆哈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新疆哈密 839000)【摘要】目的 对牛黄上清丸(大蜜丸)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适用性试验的研究。

方法 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的要求,计数适用性试验通过回收率确定检查方法,控制菌检查通过阳性菌的检出来确定检查方法。

结果 需氧菌检查,应用平皿法选取1:50供试液,霉菌和酵母菌检查,应用平皿法选取1:10供试液,菌大肠埃希菌培养基、沙门菌培养基、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培养基分别使用100 mL、100 mL、10 mL。

结论 建立了牛黄上清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该方法有效可行。

【关键词】牛黄上清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2015版《中国药典》;方法适用性试验【中图分类号】R9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01.172.02对牛黄上清丸(大蜜丸)的处方及其制造工艺进行研究,检验牛黄上清丸(大蜜丸)之中生药原粉含量,应用《药典四部附录通则(2015版)》--1107相关标准进行判断,牛黄上清丸(大蜜丸)之中需氧菌总数≤3×104 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应≤102 cfu,沙门菌每10 g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每克不得检出,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每克应<102 cfu[1]。

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超净台生产厂家:AIRTECH,仪器型号:SW-CJ-2F D;电子天平生产厂家:M E T T L E R,仪器型号:PL202-S;匀浆仪生产厂家:泰林生物技术设备有限公司,仪器型号:HTY-761;生物安全柜生产厂家:HealForce,仪器型号:Hfsafe-1200A2;电热恒温培养箱生产厂家: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仪器型号:DH5000A;生化培养箱生产厂家: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仪器型号:SPX-250B-Z型;高压蒸汽灭菌器生产厂家:Panasonic,仪器型号:MLS-3781L-PC;培养箱生产厂家: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仪器型号:MJPS-250;涡旋混合器生产厂家:IKA,仪器型号:VORTEX3。

十全大补丸(大蜜丸)半成品检验记录

十全大补丸(大蜜丸)半成品检验记录

十全大补丸〔大蜜丸〕半成品检验记录编码:SOP.JY.ZJ046-JL001-00【性状】:规定: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甘而微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规定【鉴别】:〔1〕显微鉴别仪器:XSZ-H生物显微镜、其它_________________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

联结乳管直径12~15μm,含细小颗粒状物〔党参〕。

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熟地黄〕。

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外表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炙黄芪〕。

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炙甘草〕。

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炒白术〕。

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酒白芍〕。

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

石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直径32~88μm,壁一面菲薄〔肉桂〕。

螺纹导管直径14~ 50μm,增厚壁相互连结,似网状螺纹导管〔川芎〕。

上述显微特征。

(2) 薄层色谱依据《薄层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SOP.QC.TZ021-00测定。

仪器:BS224S电子分析天平、GZX-9240MBE数显电热鼓风枯燥箱、SB-5200DJ超声波清洗机、BT 25S电子分析天平、HH-S数显恒温水浴箱、其它:___________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 _______g,加硅藻土10g,研匀,加乙醇8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分取1/2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化,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 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15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 使溶化,作为供试品溶液。

清胃黄连丸(大蜜丸)的质量标准

清胃黄连丸(大蜜丸)的质量标准

清胃黄连丸(大蜜丸)拼音名:Qingwei Huanglian Wan英文名: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591【处方】黄连 80g 石膏 80g 桔梗 80g 甘草 40g 知母 80g玄参 80g 地黄 80g 牡丹皮80g 天花粉80g 连翘 80g栀子200g 黄柏200g 黄芩 200g 赤芍 80g【制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 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后苦。

【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

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

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

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

纤维束几无色,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110μm。

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

石细胞黄棕色或淡棕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至94μm 。

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有平直纹理。

(2) 取本品5g,剪碎,加甲醇50ml,浸泡过夜,研磨使溶散,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挥去甲醇,加水5ml,加到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5cm,长20cm)上,用水10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乙醇100ml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挥去乙醇,加甲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2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必要时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大蜜丸验证方案

大蜜丸验证方案

大蜜丸生产工艺验证方案目录1 目的2 验证小组成员与分工3 工艺介绍4 设备介绍5 公共设施6 工艺流程图7 工艺验证计划及合格标准8 验证结果判定方法9 验证结果确认评价10 验证报告11 再验证周期12 验证证书的签发1.目的:本方案为大蜜丸生产工艺验证,生产本产品的厂房为三十万级洁净厂房(用于中药、粉碎的厂房亦同30万级管理)。

所用设备(设施)等均已经过验证,符合生产工艺条件。

本方案用以确认本产品生产工艺规程、生产环境、生产设备(设施),生产全过程所制定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设备清洁等仍然符合生产的要求。

2.验证小组成员与分工:验证小组成员的组成及分工3.工艺介绍:净药材,经过粉碎机粉碎后,过90目筛,然后经三维运动混合机混匀后湿热灭菌。

依照工艺规程要求加入炼蜜和坨制丸。

再经自动泡罩机包装而成。

4.设备介绍:5.公共设施:6. 大蜜丸生产工艺大蜜丸工艺流程图工序入库(90目筛)分钟)℃,30分钟)▲7.工艺验证计划及合格标准:7.1原辅料、包装材料的检验:按原辅包材料检验SOP及抽样方法对本产品所用原辅料、包装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原辅、包材质量确认表7.2 粉碎过筛:实验条件:筛网选择90目与100目进行比较。

评估项目:筛网对处方物料粉碎效果的影响。

7.3 总混:实验条件设计:在装量:2/3-1/2,轴心转速:400r/min ,每次取样5个点,取样方式:用取样器在总混罐边上和中心取样评估项目:混合时间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混合时间分别为10分钟,20分钟,30分钟。

粉碎到总混完毕的药粉收率。

检查标准:根据颜色均匀度(或含量均有度)来检查。

收率90-100%。

7.4 湿热灭菌:实验条件设计:温度121℃,时间30分钟,每次取样5个点,四角和中间。

评估项目:在设定温度时间下灭菌效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检查标准:微生物限度符合中间体内控质量标准。

7.5 合坨:实验条件设计:依照工艺规程混合后的药粉与炼蜜混合。

六味地黄丸(大蜜丸)的重量差异检查

六味地黄丸(大蜜丸)的重量差异检查
实训十六味地黄丸(大蜜丸)重量差异检查
一、实训目的
1.掌握丸剂重量差异检查法的一般操作步骤和技能。
2.理解重量差异检查的意义。
二、检验依据
1.六味地黄丸药品标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正文部分401页]
【处方】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操作要点】
①称量前后,均应仔细查对供试品的份数。试验过程中,应使用镊子夹持供试品,不得徒手操作。
②称量瓶应预先洗净并干燥。六、检验结论
根据试验记录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对本品重量差异检查做出结论。
七、实训思考
1.重量差异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2.重量差异检查中第一种和第二法有何区别?
八、实训测试
六味地黄丸重量差异检查法实训测试表(百分计)
五、实验步骤和内容
1.取供试品10份,每份1丸。分别置称量瓶中称重(准确至0.01g),记录数据。
2.根据标示重量(9g/丸)和重量差异限度(±6%),确定允许丸重范围和限度增大1倍时的允许丸重范围。
3.将10份样品重量放到上述允许丸重范围内进行考察,若均不超过允许丸重范围;或超过的不多于2份,且均不能超出限度的1倍,则判定为符合规定,否则不符合规定。
结果
描述
清场
填写
检验
报告
检验方法
检验结论:
检验人:
复核人:
检验单位盖章
____年__月__日
回答
问题1.重量差异与装量差异有何不同?
3.某大蜜丸标示重量每丸重1.5g,一次服用2丸。试问:
①选用重量
差异检查第一法还是第二法?②取几份供试品?每份几丸?③基准重
量为标示重量还是标示总量?

HPLC法测定中华跌打丸(大蜜丸)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HPLC法测定中华跌打丸(大蜜丸)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HPLC法测定中华跌打丸(大蜜丸)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刘晓瑜;邱海强【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华跌打丸(大蜜丸)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S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9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4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5-羟甲基糠醛的线性范围为0.89~44.6μg·mL-1(r=0.9999);定量限为1.0ng、检出限为0.3ng;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2%和0.5%;平均回收率为97.7%,RSD=0.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中华跌打丸(大蜜丸)中糖转化产物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中华跌打丸(大蜜丸);5-羟甲基糠醛;高效液相色谱法【作者】刘晓瑜;邱海强【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药品检验所,江苏无锡214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中华跌打丸有水蜜丸、大蜜丸等剂型[1],其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由牛白膝、地耳草、鹅不食草、乌药、鬼画符等32味中药组成。

大蜜丸的制法是除樟脑研成细粉外,其余31味粉碎成细粉,过筛,与上述樟脑粉末混匀,每100 g粉末加炼蜜140~170 g制成大蜜丸,即得。

其中炼蜜超过50%,所占比例较大。

新鲜纯正的蜂蜜一般不含5-羟甲基糠醛(5-HMF),5-HMF是葡萄糖或果糖在高温或酸性等条件下脱水产生的一个醛类化合物[2],该化合物对人体横纹肌及内脏有损害,具有神经毒性,能与人体蛋白质结合产生积蓄中毒[3]。

5-HMF 含量测定研究已经越来越引起了各方的重视。

本文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4-8],建立了中华跌打丸(大蜜丸)中5-HMF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

银翘解毒丸(大蜜丸)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银翘解毒丸(大蜜丸)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1 仪 器 与 试 药
长 3 7 m。 结 果 绿 原 酸 的进 样 量在 0 0 ~0 1 mg范 围 内呈 良 好 的 线 性 关 系( 2n .3 .5 r一 0 9 9 ) 平 均 加 样 回 收 率 为 10 6 , .95 , 0 . R D 为 15 ( s .7 n一 6 。 结论 方 法 简便 、 ) 准确 , 用 于银 翘 解 毒 丸 ( 可 大蜜 丸 ) 中绿 原 酸 的 含 量 测 定 。 关键 词 : 翘 解 毒 丸 ( 蜜 丸) 绿 原 酸 ; 效液 相 色谱 法 银 大 ; 高 中 图 分 类 号 i9 7 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2 7 8 2 1 )7 3 8 2 R 2. A 17 —7 3 (0 0 0 —0 9 —0
方 制 剂 第 十 九 册 。 由金 银 花 、 翘 、 连 薄荷 、 梗 等 九 味 中 药 材 桔 组 成 , 有 清 凉解 表 , 热 解 毒 的 功 效 。用 于风 热 感 冒 , 热 具 清 发 头痛 , 嗽, 咳 口干 , 喉 疼 痛 。金 银 花 为 方 中 君 药 , 主 要 成 咽 其 分 为 绿 原 酸 , 标 准 中 仅 有 对 金 银 花 的显 微 鉴 别 , 有 定 量 该 没 指 标 , 文参 照《 国药 典 } 0 0年 版 ( 部 ) 翘 解 毒 片 中 本 中  ̄ 1 2 一 银 绿 原 酸 的 定 。 对
・3 8 ・ 9
齐 鲁 药 事 ・Qi hraeta Afi 0 0V 1 9 No 7 l P am c i l far2 1 o 2 , . u u c s .
银 翘解 毒 丸 ( 蜜丸 ) 大 中绿原 酸 含量 测 定方 法研 究
巴小翠 , 强 , 李 高延 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蜜丸
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目录
1 目的
2 验证小组成员与分工
3 工艺介绍
4 设备介绍
5 公共设施
6 工艺流程图
7 工艺验证计划及合格标准
8 验证结果判定方法
9 验证结果确认评价
10 验证报告
11 再验证周期
12 验证证书的签发
1.目的:
本方案为大蜜丸生产工艺验证,生产本产品的厂房为三十万级洁净厂房(用于中药、粉碎的厂房亦同30万级管理)。

所用设备(设施)等均已经过验证,符合生产工艺条件。

本方案用以确认本产品生产工艺规程、生产环境、生产设备(设施),生产全过程所制定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设备清洁等仍然符合生产的要求。

2.验证小组成员与分工:
验证小组成员的组成及分工
3.工艺介绍:
净药材,经过粉碎机粉碎后,过90目筛,然后经三维运动混合机混匀后湿热灭菌。

依照工艺规程要求加入炼蜜和坨制丸。

再经自动泡罩机包装而成。

4.设备介绍:
5.公共设施:
6. 大蜜丸生产工艺
大蜜丸工艺流程图
工序
入库
(90目筛)
分钟)
℃,30分钟)▲
7.工艺验证计划及合格标准:
7.1原辅料、包装材料的检验:
按原辅包材料检验SOP及抽样方法对本产品所用原辅料、包装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原辅、包材质量确认表
7.2 粉碎过筛:
实验条件:筛网选择90目与100目进行比较。

评估项目:筛网对处方物料粉碎效果的影响。

7.3 总混:
实验条件设计:在装量:2/3-1/2,轴心转速:400r/min ,每次取样5个点,取样方式:用取样器在总混罐边上和中心取样
评估项目:混合时间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混合时间分别为10分钟,20分钟,30分钟。

粉碎到总混完毕的药粉收率。

检查标准:根据颜色均匀度(或含量均有度)来检查。

收率90-100%。

7.4 湿热灭菌:
实验条件设计:温度121℃,时间30分钟,每次取样5个点,四角和中间。

评估项目:在设定温度时间下灭菌效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检查标准:微生物限度符合中间体内控质量标准。

7.5 合坨:
实验条件设计:依照工艺规程混合后的药粉与炼蜜混合。

评估项目:混合时间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每次混合时间分别为5分钟,10分钟,15分钟进行目测。

检查标准:炼蜜和坨根据软硬均匀来检查。

7.6 制丸:
实验条件设计:使用6g模具,调节出条孔径,使丸重发范围在5.64-6.42g。

每个5分钟取样10丸。

评估项目:丸重差异。

检查标准:丸粒色泽混匀,外观圆整,丸重范围在5.64-6.42g。

7.7 晾丸:
实验条件设计:温度18-26℃,湿度45-65%。

必要时开启除湿机。

取样时间为每隔1
小时,取样10丸。

评估项目:药丸含水量。

检查标准:含水量小于14.5%。

7.8 内包:
实验条件设计:PVC厚度为3.5mm,泡罩机运行速度20HZ,压缩空气压力0.6MPa,每5分钟取样1板。

评估项目:包装效果
检查标准:包装严密,打码正确,微生物限度合格符合药典要求。

7.9外包装:
实验条件设计: 按外包装岗位SOP操作,按照产品包装规格进行包装、封口、打包、入库。

随即抽样。

取样10盒。

评估项目:包装效果
检查标准:打码清晰正确,按照包装规格包装,包装含说明书、小盒、合格证,装箱单,检验报告单
7.10成品质量:部颁标准和中国药典标准。

7.11生产工艺经济核算:
在完成所有工艺过程,其成品经质检合格后,按成品入库标准操作程序办理入库,并按物料平衡管理SMP,进行试生产产品的物料衡算,以检查生产的投入产出比,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以此评价本生产线、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状况。

物料衡算详情见批记录。

可接受标准:成品收率≥95.0%。

投入产出比结果统计表
7.12批生产记录的汇总与整理:
经过对生产三批的各工序的产品再验证,按本产品《批生产记录管理规程》和批生产记录的格式,汇总整理三批批生产记录,作为对验证结果的原始文件支撑。

8.验证结果判定方法:
8.1判定标准:如果一批不合格,应增加两个批次的验证,如果两批不合格包括增
加批次,判定本次验证不合格。

重新制定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8.2根据验证过程及三批产品的验证结果,确认和调整工艺条件及参数。

8.3修改完善生产工艺规程和相应的岗位操作规程。

9.验证结果确认评价:
由验证小组出具验证结果确认评价报递交验证委员会,由验证委员会主任安排会审。

10.验证报告:
10.1 在做验证报告时应当按照验证方案的内容认真校对和审查。

10.2 检查主要的验证试验是否按计划完成。

10.3 检查验证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有无修改,修改的理由是否明确并有批准手续。

10.4 重要试验结果的记录是否完整。

10.5 验证结果是否符合设定的标准,对偏差的结果有否做过调整,是否有适当的解释并获批准。

10.6各阶段确认完成后,验证小组将结果评价汇总,以技术报告的形式汇总验证结果,呈验证委员会审批。

10.7验证报告
11.再验证周期:
11.1每两年应做再验证。

11.2当生产用原料、主要辅料更换时应进行再验证。

11.3设备、公用系统等有重大变更时应进行再验证。

11.4生产工艺过程变更时应进行再验证。

12.验证证书的签发:
验证委员会收到专业验证小组的报告后,按验证报告审核程序对其进行审核无误后由相关人员进行会签,由验证委员会主任签署批准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