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午间练 2015.3.7.(教师版)

合集下载

(人教通用)2015届高考语文 考前三个月 第3章 古诗鉴赏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

(人教通用)2015届高考语文 考前三个月 第3章 古诗鉴赏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

限时综合规范训练2(用时:45分钟满分:55分)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黄山的奇绝风光于春风之中忘情地展示着自然的巧夺..天工,于春暖之中无尽地传递着休闲舒适的温馨快感。

B.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共有380对金婚老人,五十年相濡以沫....,他们凭着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的精神,携手走过了一万八千多个日日夜夜。

C.2014年,中国大熊猫将“落户”比利时天堂动物园,该园园长埃里克表示,照顾熊猫的喂养团队将百分之百采用中国员工,确保它们得到无所不至....的照顾。

D.经过一番讨论,沈厂长最终决定收缩产品线,将大企业熟视无睹....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

答案 B解析B项“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A项“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误用对象。

C项“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褒贬误用。

D项“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普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乌克兰倒向欧洲,而力争将它拉入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亚联盟”范畴。

B.集体自卫权是指,在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其他国家武力攻击时,无论自身是否受到攻击,都有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

C.事实上法国邮政业这几年的业绩一直不容乐观,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所接收的邮件数量越来越少,要想有长远发展势必需要作出重要的战略转型。

D.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同日也表示,互联网金融可以扩大对小微企业的供给,加强老百姓投资渠道,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答案 C解析A项句式杂糅,去掉“的目的”或“为了”。

B项成分残缺,在“阻止”后加“的权利”。

D项搭配不当,将“加强……渠道”改为“拓宽……渠道”。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山与水相依最美。

山因水而光润,而灵秀,而葱茏。

2015届高考语文( 山东专用)一轮复习 文言文对点练(一)

2015届高考语文( 山东专用)一轮复习 文言文对点练(一)

2015届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一轮复习文言文对点练一1.(原创题·通假字)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B.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C.无乃尔是过与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解析:C项中的“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答案:C2.(原创题·词类活用)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解析:A项中“水”名词动用;B项中“日”名词作状语;D项“上”“下”名词作状语。

答案:C3.(原创题·古今异义)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传其道解其惑者..师之④非吾所谓..必有师②愚人之所以..为愚③吾从而也⑤今之众人..生于吾乎..,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⑦师者,所以..不如师⑩..传道受业解惑也⑧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⑨弟子不必无.贵无贱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⑩C.①②⑤⑥⑨D.③④⑦⑧⑩解析:②④⑥古今相同。

①学者,古指求学的人;③从而,古指跟从并且;⑤众人,古指一般的人;⑦所以,古表凭借,用来……;⑧小学,古指小的方面学习;⑨不必,古指不一定;⑩无,古指无论。

答案:A4.(原创题·实词)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后世必为.子孙忧B.是.社稷之臣也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C.则将焉用彼相.矣今由与求也,相.夫子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解析:A.动词,担任;动词,成为。

B.都是代词,这。

C.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②动词,辅佐。

D.动词,憎恨;形容词,大。

答案:B(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筠州圣寿院法堂记苏辙高安郡本豫章①之属邑,居溪山之间,四方舟车之所不由,水有蛟蜃,野有虎豹。

其人稼.穑渔猎,其利②粳、稻、竹、箭、楩、楠、茶、楮,民富而无事,然以其险且远也,士之行乎当时者,不至于其间。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试题及附加题解析版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试题及附加题解析版

2015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B(①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②积聚:积累。

积淀:动词,积累沉淀;名词,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

③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白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答案】C(A.删除“将”;“推行”缺少宾语,可在“‘基准测验’”后加“的政策”。

B.应将“接受、理解和掌握”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

D.应在“70周年”后加“纪念日”;表意不明,“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有歧义,可改为“有来自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含答案)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巾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代社会陆续出如现了诸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江苏2015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2015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T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白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l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u.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②④⑥③①⑤D.⑥④②⑤③①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2015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翻译或断句(练)(含解析)

2015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翻译或断句(练)(含解析)

专题9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翻译或断句——练一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题目。

呜呼甚哉!自开平讫于显德,终始五十三年,而天下五代。

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

于此之时,责士以死与必去,则天下为无士矣。

然其习俗,遂以苟生不去为当然。

至于儒者,以仁义忠信为学,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不顾其存亡,皆恬然以苟生为得,非徒不知愧,而反以其得为荣者,可胜.数哉!故吾于死事之臣,有所取□。

君子之于人也,乐.成其美而不求其备,况死者人之所难乎?吾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人而已。

其初无卓然之节,而终以死人之事者,得十有五人焉,而战没者不得与也。

然吾取王清、史彦超者,其有旨.哉!其有旨哉!作《死事传》。

……姚洪,本梁之小校□。

自董璋为梁将,洪尝事璋,(梁亡)后事唐为指挥使。

长兴中,遣洪将千人戍阆州。

董璋反,遣人以书招洪,洪得璋书,辄投厕中。

后璋兵攻破阆州,执洪,璋曰:“尔为健儿,我遇汝厚,奈何负我邪?”洪骂曰:“老贼!尔昔为李七郎奴,扫马粪,得一脔残炙,感恩不已。

今天子用尔为节度使,何苦反邪?吾能为国家死,不能从人奴以生!”璋怒,然镬于前,令壮士十人刲其肉而食,洪至死大骂。

明宗闻之泣下,录其二子,而厚恤其家。

……沈斌,字安时,徐州下邳人也。

少为军卒,事梁为拱辰都指挥使。

后事唐,从魏王继岌破蜀,平康延孝,□功为虢州刺史,历随、赵等八州刺史。

晋开运元年,为祁州刺史。

契丹犯塞至于榆林,过祁州,斌以谓契丹深入晋地而归兵羸乏可击,即以州兵邀之。

契丹以精骑划门,斌兵多死,城中无备,虏将赵延寿留兵急攻之,延寿招斌降,斌从城上骂延寿曰:“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已而城陷,斌自尽,其家属皆没.于虏。

(选自《新五代史·卷三十三·死事传第二十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可胜.数哉胜:尽,完B.乐.成其美而不求其备乐:以……为乐C.其有旨.哉旨:目的D.其家属皆没.于虏没:俘虏【答案】D【解析】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3分)① 故吾于死事之臣,有所取□② 姚洪,本梁之小校□③ 从魏王继岌破蜀,平康延孝,□功为虢州刺史A.① 也②焉③于B.① 焉② 也③ 以C.① 者②乎③其D.① 之② 者③ 何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B.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C.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D.公父子误/计陷于腥膻忍以/犬羊之众残/贼父母之邦斌/能为国死尔/不能效公所为也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开平到显德年间,五十三年之间,前后一共经历了五个朝代,在此局势动荡之时,无法要求士大夫们忠心不变。

2015年高考重庆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2015年高考重庆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基础知识请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è)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2.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闪亮。

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比比皆是。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 , , , , 。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D.④③②①⑤⼆、论述类⽂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2015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考点7修辞(含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考点7修辞(含答案解析)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7 修辞
(2015·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 )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正确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A项从“东风便试”与“一手裁”等可以看出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

C项由“含春泪”“卧晓枝”等可以看出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

D项由“旧相识”“又翻书”等可以看出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午间练 2015.3.7.(教师版)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墨香。

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

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

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上文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清淡操刀心照不宣B. 清新主笔不约而同C. 清淡主笔心照不宣D. 清新操刀不约而同吃吃看看穿穿清淡点的东西,你会发现它会给一种安静、静溢的感觉让你的心情很放松,试试吧,清淡可。

其特点是语言新颖,不落俗套。

清、拿刀的意思;,罚球,就可以用“操刀”来形容;3、“操刀者”是个比喻的说法,指对一件事情进行了实际操作的人。

例句:1、公司进行了一系例改革后,效益获得了显著的突破,王总经理是这一等比例改革的操刀者.2、小明的这篇论文写得很有见地,但实际上,2.报刊编辑部的负责人;3分)①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②而没有了“魂”③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④缺乏生气和美感⑤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A. ④⑤①②③B. ⑤④①②③C. ③①②⑤④D. ⑤④③①②2. D3.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3分)A. 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谢。

B. 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好不容易,你真应该好好孝敬她。

C. 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D. 春节本市同学聚会,欢迎光临,你的到来定会使寒舍蓬荜生辉。

3. D《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令嫒”的解释是这样的:令嫒,又作“令爱”,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对对方的女儿的尊称,作“令嫒”。

今作“令爱”音ài 。

对了,看走眼了,补充一下:令嫒(ài)敬辞,尊称对方的女儿,也称令爱。

媛(yuàn)美女,也读媛(yuán)无词意,婵媛,多形容女子美好,意同婵娟。

以上是从2000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请大家仔细看看嫒和媛,并非同字!家慈(jiā cí):又称“家母”。

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

与“家严( (jiā yán):又称“家君”“家尊”。

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相对。

斧正(fǔ zhèng):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斧正“一词,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

又叫指正。

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

“蓬荜生辉”指某事物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也说“蓬荜增辉”。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多用作谦词。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互联网精英以其崭新的理念和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时代的大趋势。

B.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C.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祖父一辈被我们忽略了,他们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不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孤独和悲伤。

D.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市委市政府不仅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媒体也显示出了难得的宽容和真诚。

4.A (B动宾搭配不当,“减少……危害”或“降低……浓度”;C成份残缺,在“以至于”后面添加“我们”;D关联词位臵不当,“不仅”移到“市委市政府”前面)5.下列诗文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应及早进行,而不能等险情出现后再补课,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B.当下有些人看不到事物的发展进步,一味地抱怨、不满,对此,我们要善意地提醒一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C.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才华横溢而又狂放不羁,宣传道家思想,蔑视世俗礼法,正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转载这篇介绍德国企业发展经验的文章,是希望国内企业更加重视管理细节,提高产品质量。

5.C(指的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责备小的过错。

)6 .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山崖崩塌了,在它的伤口一一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鬂上。

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打目的地。

B.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

C.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D.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6.C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筠州学记曾巩周衷,先王之迹熄。

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余,士学于百家之后。

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

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

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

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

以迄于今,士乃特有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

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

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

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

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

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

故乐易敦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

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

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

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

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

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

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

至治平三年,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

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

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

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选自《唐宋文醇》,有刪改)周衷,先王之迹熄。

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余,士学于百家之后。

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

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

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

以迄于今,士乃特有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

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

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

未及于汉也。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

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

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

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

至治平三年,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

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

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

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注:本文为作者给筠州学馆所写的记。

《筠州学记》翻译周王朝日渐衰微,先王们的遗存也就消亡了。

到了汉代,六艺经传从秦朝焚书的余烬中复出,读书人于是可以跟着百家继续学习。

在那个时候,能够通晓先王之道的人,只有杨雄而已。

但是杨雄的文章,世人不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

但是出现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 从那时候到魏晋以来,社会风气低劣人才匮乏已经很久了。

到了当世,才有读书人从千年欢它。

所以学习他们的精髓的人,论及道德的主旨,知道应该不在近代追求它:议论参与政事的规矩,知道效法古人不汉代风习太美,这是我们这代人比不上的原因啊。

见闻有时很浅薄,但是他的道义很高,和(那种)见闻很渊博,却他的操守不够(一样),这是什么缘故呢? 筠州也算是个州,可是在大江之西,地理偏僻与世隔绝。

在庆历初年,天子下诏设立学校,但是只有筠州不能君就和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蒨察看州东南,发现一块地势高旷之地,在上面建造了 我认为两位贤君对筠州的为政,真的是有所追求的。

所以替他们写上我的见闻而成了这篇记,让他们回来之后刻石记录这件盛事吧。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乐易敦朴之俗微微:没有B.故不得不笃于所学笃:专注C.至于循习之深习:学习D.南州之士以为病病:弊病7.A(微:衰败)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以寤后之学者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C.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请记于予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8.B(以:目的连词,可译为“来”。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4分)9.(1)(他们)没有苟且简略的想法,他们对于索取与给予、求进与告退、离开与参与,在礼仪上一定要符合标准。

【评分建议】共4分,每个分句1分,语句通顺1分。

“在礼仪上一定要符合标准”也可译为“一定要符合礼仪的标准”。

(2)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

(3分)(2)(自己的思想)不被百家(的学说)所扰乱,不被对经义的解释所蒙蔽。

【评分建议】共3分,每个分句1分,被动句式1分。

(3)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3分)(3)那么读书人对于求学与做人,怎么会或偏重于此或偏重于彼呢?【评分建议】共3分,每个分句1分,反问句式(语气)1分。

【评分建议】共3分。

10.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宋朝读书人存在着怎样的问题?请简要概括。

(3分)10.虽明先王之道但尊而守之者不多(或知与行不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