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分包方评审表
热处理工序分层审核检查表

理(2次/1周,日期、班次自定);□副总经理(2次/1月,上下半月各一次,日期、班次自定);□总经理(1次/1月期、班次自定);□其它:理(2次/1周,日期、班次自定);□副总经理(2次/1月,上下半月各一次,日期、班次自定);□总经理(1次/1月期、班次自定);□其它:(A)正?(C)1、全份表格中,栏目D由被审核部门管理人员(技术员、部门正副经理)其中一人按安排完成填写。
以"√"或"填入。
在问题存在时,由责任部门开发预防问题再次发生的纠正措施并实施生效,则以"√"填入。
此后,该审表可以存档备查。
有问题存在,但该栏目未填内容或填入"×",该审核表不能存档。
2、除栏目D外,所有栏目都由审核员负责填写。
审核员有新的审核提问时,可在空行中填写。
栏目A及C,以"或"×"填入。
栏目A,如审核提问不适用,填入"nb";填入"√"表示符合要求,不用填写栏目B;填入"×"表示符合审核总结:NB 项目数: 项;审核项目数: 项(E);审核符合要求("√")项目数: 项(F);审核项目符合=F/E×100%= %.月,上下半月各一次,日期、班次自定);□总经理(1次/1月,日月,上下半月各一次,日期、班次自定);□总经理(1次/1月,日施?核符合要求("√")项目数: 项(F);审核项目符合率(D)员、部门正副经理)其中一人按安排完成填写。
以"√"或"×"次发生的纠正措施并实施生效,则以"√"填入。
此后,该审核或填入"×",该审核表不能存档。
核员有新的审核提问时,可在空行中填写。
CQI-9特殊过程:热处理评审(第二版)评审表

1.7
序号
1.8
特殊过程: 特殊过程:热处理系统评审 问题 要求/指南 要求/
是否针对整个热处理过程 热处理产品及全过程的数据分析能提供缺陷预防(防错)的重要信息。组织应建立相应的系 定期收集和分析数据,并 统用于持续地收集、分析产品和过程的数据并对其作出反应。分析方法应包括重要产品和 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应? 重要过程参数的现行趋势或历史数据的分析。组织应确定哪些重要参数需要列入分析范围 。 管理者是否每24小时检查 管理者检查热处理监控系统的间隔应不超过24小时。热处理监控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温度 热处理监控系统? 纸带记录、气氛纸带记录、计算机数据日志、热处理炉及操作者日志等。管理者检查应包 括对失控状态或报警状态的探测。热处理炉数据的检查过程应予记录存档,此要求也适用 于计算机数据。 是否按AIAG的热处理系统 组织应按AIAG的热处理系统评审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评审,应及时发布审核发现的 评审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 问题。 次内部评审? 现场是否有一个文件化的 质量管理体系应有一个文件化的返工(重新热处理)处理过程,该过程应包括对指定责任人 返工处理过程? 的授权。返工处理程序应规定哪些产品特性允许返工,哪些产品特性不允许返工。 任何返 工操作应由有资格的技术人员编制新的过程控制表,以注明所需热处理的更改事项。应清 晰地记录何时、哪种材料进行了返工处理。返工产品的放行应经质量经理或指派的授权人 批准。 质量部门是否对与顾客相 关的重大事项和组织内部 质量管理体系应对与顾客相关的重大事项和组织内部的重大事项进行评审、处理并形成文 的重大事项进行评审、处 件。应采用成熟规范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理并形 是否针对热处理评审范围 内的每个过程,建立了适 组织应针对热处理系统评审范围内的每个热处理过程建立持续改进过程。这些过程的设计 应促使产品质量和生产率的持续改进。采取的措施应体现优先顺序并应包括日期要求(预 用的持续改进计划? 计完成时间)。组织应提供该项目运行有效性的证据。 质量经理或指定的责任人 是否批准对隔离材料进行 质量经理负责批准并以文件规定适当的人员对隔离材料进行处置。 处置? 是否建立覆盖整个热处理 过程适用于操作者的程序 应建立覆盖整个热处理过程(从接收到发运)并适用于操作人员的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 。该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应包括处置潜在紧急情况(如停电)、设备启动及停止、产品 文件或作业指导书? 隔离封存(见2.8)、产品检验和基本操作程序。这些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应覆盖从原 材料接收到产品发运的所有操作步骤,且车间操作人员应易于得到和理解。 管理者是否始终为热处理 组织应提供所有热处理作业的操作培训,所有员工包括后备工和临时工均应参加。应保持 员工(包括后备工、临时 员工培训的文件记录,以表明员工得到了培训并进行了培训有效性的评价。管理者应规定 工)提供培训? 每一岗位的资格要求,同时还应确定现在和将来的培训需求。 是否建立责任矩阵表,以 确保由有资质的人员履行 组织应建立所有关键管理职责和监控职责的责任矩阵表,并确保这些岗位职责由有资质的 所有关键的管理职责和监 人员履行。同时还应识别这些关键职责的主要人员和后备人员。这些关键职责由组织规 定,无论何时管理层应能方便地看到该责任矩阵表。 控职责?
检测分包方评审表(经典模版)

与分包项目配套设备共有台,
与分包项目配套设备的检定校准率;
与分包项目配套的仪器设备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是□ 否□
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
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为:温度:湿度:
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否适用分包项目:是□ 否□
分包方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情况:
分包方资质认定证书编号:证书有效期:
检测分包方评审表
记录编号:NSJC/JL-ZL-041
分包方名称
分包项目
序号
分包项目名称
检测依据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分包方人员情况
分包方总人数人;其中管理人员人,技术人员人,
高级职称人数人;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人;
对人员能力是否得到确认授权: 是□ 否□
检测设备是否符合分包项目要求
检测设备是否与分包项目相适应:是□ 否□
拟分包检测项目技术能力
拟分包检测项目是否取得能力许可:是□ 否□
评审结论
质量负责人意见:
签名:日期:
技术负责人意见:
签名:日期:
主任审批意见:签名:日来自:
热处理分包方评审表

A
热处理专业技术、操作人员数量能否满足热处理工作需要。
5
A
热处理设备最大规格能否满足分包产品的热处理需要。
6
A
热处理温控仪表的完,并在周检期内
7
A
热处理设备的有效加热区是否按照GB/T9452-2003的有关要求进行了测定。
8
A
热电偶的数量及分布能否满足温度场的测定要求。
9
A
热处理报告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
热处理分包方评审表编号:
分包单位名称
企业性质
地址
邮编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电话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职工人数: 人, 其中技术人员: 人
年产值/年产量
分包方评价情况
序号
评价项目类别
评价项目及内容
评价结果
备注
1
A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
2
A
是否具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或有相应的热处理能力。
3
A
是否建立了热处理质量控制系统。
10
B
热处理温度-时间自动记录曲线是否符合要求。
11
B
是否任命了热处理责任人员。
12
B
是否制定了相关理制度或控制程序。
13
B
热处理工艺的执行情况。
14
B
热处理业绩。
15
B
交货是否按时。
16
B
价格是否合理。
17
B
服务态度是否良好。
结果综合评价
评价项目类别为A类的达到100%合格、B类的达到85%以上合格者为合格分包单位。
结 论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
CQI-9特殊过程:热处理评审(第二版)作业审核表

1.2/1.4/ 1.6
内部要求
1.2/1.4/
4.12 若执行力附加的步骤,是个获得过程批准? 1.6/1.11
/1.17
4.13 控制规范是否允许在加工或返工?
1.11 顾客要求
4.14
若所完成的操作需要证书(记录),该证书 (记录)能否精确的反映所执行的操作?
2.14/2.1 5
4.15 这些证书(记录)是否有受权人的签字?
圆图记录纸880℃→840℃
通过/不合格 /不适用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时间
碳势
序号
作业审核要求
4.8.1 要求1 检验方法 检验频率或检验次数 样本的选择
规范
内部要求
内部要求 热处理系 顾客要求或内部 统评审条 要求
顾客要求
240分±10分→ 分
30分±5
圆图记录纸240分→30分
热处理返工记录单
工作环境安全管理规定 工作环境检查表
不适用
通过 不适用 不适用 通过
序号
作业审核要求
热处理系 顾客要求或内部 统评审条 要求
4.17 是否明确规定了包装要求?
2.9 顾客要求
4.18
包装是否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零件混淆的可能性 (按容器高度分装零件)?
2.9 顾客要求
发运要求
4.19 零件是否有适当的标识?
2.2/2.3/ 2.4
顾客要求
否有进料检验的文件证据?
2.1 内部要求
是否明确装炉及装架的过程规范?
1.6/2.7/ 2.9
内部要求
是否对循环时间、温度、气氛等特殊参数建立 了适当的过程规范?参见过程规范表3.0 。请 在下列预留空格中填入这次审核已验证的过程 参数。
CQI-9热处理审核内容表

应建立包括生产操作者在内的跨功能小组来开发控制计划,该控制计划应该和所有相关的文件如作业指导书、车间来访人员和PFMEA保持一致。由顾客和供应商定义的所有重要特性和关键特性应识别、定义并在控制计划中发布。过程评价的样本大小和抽样频率、产品特性应该得到发布并与该过程表格中的3.0和4.0节中的最低要求保持一致。
key heat treat process parameters as defined by
the organization.
每一个零件或零件族应该具有文本的控制计划,或者应该具有过程规范并写入每一工艺过程。在任何情况下,供应商应注明从来料接收到零件发运所有过程步骤并识别所有使用的设备。同时,所有的关键热处理过程参数需得到供应商的定义。
and the position shall be reflected in the
organization chart. A job description shall exist
identifying the qualifications for the position
including metallurgical and heat treat knowledge.
热处理有关和参考规范是否可获得并最新?如:SAE;AIAG,ASTM,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戴克公司?
To ensure all customer requirements are both
understood and satisfied, the organization shall
have all related heat treat and customer referenced
为确保具有方便的热处理技术,现场应具有合格全职的热处理责任人。该责任人应为全职且其岗位应在组织图中得到体现。应具有包括冶金学和热处理知识的岗位描述以识别岗位资格,该岗位资格应包括至少5年的热处理操作经验或至少5年的正规冶金学教育和热处理工作经验。
(完整版)热处理评价表

评价人:日期:·
评价人:日期:·
评价人:日期:·
评价人:日期:·
评价人:日期:·
评价人:日期:·
评价人:日期:·
评价人:日期:·
评价人:日期:·
评价人:日期:·
创建主蒸汽
P91焊口施焊小气候设施,具体措施如下:
(1)焊口施焊前,在焊口周围搭设封闭良好的工作棚;
(2)工作棚大小,以两名焊工同时施焊方便为宜;
(3)工作棚应用帆布搭设,禁止使用彩条布及塑料布搭设;
(4)工作棚底部离开地面时,底部架板上应辅设石棉布;
(5)工作棚只允许留有工作人员入口及必要的排烟口;(6)管道内充氩装置一直
保留到焊口热处理完成及探伤完后方可取出,防止穿堂风;
(7)工作棚内可另外加设电暖器,辅助提高棚内温度;
(8)工作棚在焊口探伤完后方可拆离。
3、焊口施焊前,首先进行工作棚的验收及棚内环境温度的测定:
(1)主蒸汽焊口组合、对口验收合格后,进行工作棚的搭设,按照
2要求搭设合格后,通知焊接班长、焊接质检员验收合格。
(2)工作棚搭设验收合格后,通知热处理班进行焊口预热。
(3)焊口预热温度达到要求后,恒温半小时,由焊接质检员及焊工测定棚内温度,当棚内温度高于5℃时,就可以开始施焊,否则,另外加设电暖器,以提高棚内温度,当棚内温度高于5℃时方可施焊。
437 (4)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热处理电源的连续性,可考虑另设备用应急电源和应急措施,如另外准备足够的氧、乙炔。
在突然停电的情况下,可适当采用氧乙炔焰给焊口热防止焊口温度突然降低,使焊口温度逐渐降到室温。
特殊过程评审确认表3热处理(7.5.2)

评审人员
评审时间
环境
工作环境是否适宜
可考核,有《工作环境监察表》,适宜
评审人员
评审时间
检验
是否有相应的检测手段
有相应的检查手段
评审人员
评审时间
记录
是否有检验记录
有《产品检验合格单》
评审人员
评审时间
评审确认结论:
负责人:
日期:
备注: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特殊过程评审确认表
编号:SM/JL7.5.2-01
特殊过程名称
热处理
所在车间
热处理车间
操作者
使用设备名称箱式炉、浴炉、台车炉、井式炉设备编号
451-012,457-001,451-013,451-014,451-015,452-001,452-002,457-002
质检员
确认因素、评审确认内容
评审确认记录
评审部门
操作者
操作者是否能够胜任
已培训热处理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胜任
评审人员
评审时间
设备
设备精度是否完好
设备完好,有《设备计划检修(二级)保养登记表》,《设备日常保养定期检查制度》
评审人员
评审时间
材料
进货材料是否来自合格供方
材料经合格供方提供,并报检
评审人员
评审时间
工艺
是否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或相应工艺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包单位名称
企业性质
地址
邮编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电话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职工人数:人,其中技术人员:人
年产值/年产量
热处理分厂700万/5500t
分包方评价情况
序
号
评价项
目类别
评价项目及内容
评价结果
备注
1
A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
营业执照:XXX
组织机构代码:XXX2Fra bibliotekA是否具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或有相应的的热处理能力。
制造许可证号XXXX,具有相应热处理能力
3
A
是否建立了热处理质量控制系统。
建立了热处理质量控制系统
4
A
热处理专业技术、操作人员数量能否满足热处理工作需要。
技术人员2人,操作工3人,满足工作需要
5
A
热处理设备最大规格能否满足分包产品的热处理工作需要。
最大规格6mx6.8mx15m,满足工作需要
6
A
热处理温控仪表的完好情况及检定情况。
符合
11
B
是否任命了热处理责任人员。
任命了XXXX为热处理责任人员
12
B
是否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或控制程序。
制定了《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通用规程》
13
B
热处理工艺的执行情况。
良好
14
B
热处理业绩。
处理过各种类型的石油化工设备
15
B
交货是否按时。
能按时交货
16
B
价格是否合理。
合理
17
B
服务态度是否良好。
良好
仪表完好,每年检定一次
7
A
热处理设备的有效加热区是否按照GB/T9452-2003的有关要求进行了测定。
已进行测定,炉温差±15℃
8
A
热电偶的数量及分布能否满足温度场的测定要求。
60支热电偶,合理分布,满足要求
9
A
热处理报告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
符合
10
B
热处理温度-时间自动记录曲线是否符合要求。
结果综合评价
评价项目类别为A类的达到100%合格,B类的达到85%以上合格者为合格分包单位。
结论
合格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