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聚合与生成树实验

合集下载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三)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三)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三)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实验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嵌入式班级:学号:学生姓名:2013年月日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嵌入式班级: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2013-11-04 实验室:C310 实验台: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三:交换机端口配置与生成树协议配置一、实验目的掌握Quidway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端口常见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重点掌握端口聚合的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STP协议基本配置,通过改变交换机参数来改变生成树结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STP协议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配置交换机的方法和命令3、STP的基本原理及配置三、实验环境以及设备环境一:2台交换机、2台Pc机、双绞线若干环境二:4台交换机、2台Pc机、双绞线若干四、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思考题)0、在作实验前,请在用户视图下使用“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命令和“reboot”命令分别将2台交换机的配置都清空,以免前一个班的实验留下的配置对本次实验产生影响。

1、请任选一台交换机,练习使用如下端口配置或显示命令,请把它们的语法和功能写到实验报告中。

(1)description (1分)(2)duplex (1分)(3)speed (1分)(4)flow-control (1分)(5)display interface (1分)[Quidway-Ethernet0/1] description String 对端口进行描述[Quidway-Ethernet0/1] duplex { full | half | auto} 配置端口的工作模式[Quidway-Ethernet0/1] speed { 10 | 100 | 1000 | auto } 配置端口所支持的速率[Quidway-Ethernet0/1] flow-control 打开流量控制[Quidway-Ethernet0/1] display interface 显示端口的配置信息E0/1E0/1E0/2E0/2E0/3E0/3192.168.0.10/24192.168.0.20/24E0/4E0/4S3526或S3928或S3610S2008-EI 或S2403-EI图1:链路聚合配置(1)请采用2台交换机组网,交换机之间通过3条双绞线互连,网络环境如图1所示(注:E0/1即为 Ethernet0/1端口,在39或36系列的交换机上,是E1/0/1端口)。

快速生成树rstp配置实验总结

快速生成树rstp配置实验总结

快速生成树rstp配置实验总结快速生成树(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RSTP)是一种用于构建以太网的冗余拓扑的协议。

它是IEEE 802.1w标准中定义的一种快速生成树协议,相对于传统的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RSTP具有更快的收敛时间和更高的效率。

在进行RSTP配置实验之前,首先需要了解RSTP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RSTP通过选择一个主端口和备用端口来构建快速生成树,主端口用于转发数据,备用端口则处于阻塞状态以备份主端口。

当主端口发生故障或链路出现变化时,备用端口会迅速切换为主端口,以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和冗余。

RSTP通过发送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消息来交换拓扑信息,并利用端口优先级和端口状态来选择主备端口。

在实际配置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网络中的所有交换机都支持RSTP 协议。

然后,通过登录交换机的管理界面或命令行界面,进入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RSTP配置:1. 配置全局RSTP参数:设置全局RSTP参数,包括优先级、Hello 时间和最大转发延迟等。

优先级用于选择根交换机,Hello时间用于控制BPDU消息的发送频率,最大转发延迟用于控制端口状态的转换速度。

2. 配置端口RSTP参数:对每个端口进行RSTP参数的配置,包括端口优先级、端口类型和端口状态等。

端口优先级用于选择主备端口,端口类型可以设置为指定端口、非指定端口或备用端口,端口状态可以设置为指定端口、非指定端口、备用端口、阻塞端口或禁用端口。

3. 配置RSTP实例:将交换机的端口划分为多个RSTP实例,可以根据网络的需求进行相应的配置。

每个RSTP实例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实例。

4. 配置RSTP根交换机:选择一个交换机作为RSTP的根交换机,根交换机具有最高的优先级,负责控制整个网络的拓扑。

生成树协议STP 实验报告

生成树协议STP 实验报告

实验三生成树协议STP1、项目目的理解生成树协议STP的原理及配置。

2、项目描述在网络建设中,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网络管理员用两条链路将交换机互连,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使网络避免环路。

本项目以两台3560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witchASwitchB。

PC0和PC1在同一个网段,假设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 ,192.168.1.2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3、实现功能使网络在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避免环路的产生,避免广播风暴等。

4、项目拓扑生成树如图所示。

5、项目设备思科3560交换机(2台)、PC机(2台)。

6、项目步骤(1)在SwitchA查看生成树情况,用show spanning-tree brief命名输出。

(2)在SwitchB查看生成树情况,用show spanning-tree brief命名输出。

验证测试:在SwitchA上的Fa0/24端口处于BLK状态,分析原因?(3)修改SwitchA的BID优先级,让SwitchA成为Root Bridge。

设置交换机SwitchAr优先级为4096,数值最小的交换机为根交换机(也称根桥)交换机SwitchBr优先级采用默认优先级(32768),因此SwitchA将成为根交换机。

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4)在SwitchA上查看show spanning-tree 命名输出结果。

(5)在SwitchB上查看show spanning-tree 命名输出结果。

验证测试:在SwitchB上的Fa0/23端口处于BLK状态,分析原因?(6)如果将SwitchB的Fa0/23和Fa0/24的状态调换过来,可能通过修改什么参数来实现?可以在SwitchA降低接口优先级来实现。

SwitchA(config)#int fa0/24SwitchA(config-if)#spanning-tree vlan 1 port-priority 112(7)修改后,在SwitchA查看show spanning-tree 命名输出结果。

[计算机]华为交换机配置VLAN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华为交换机配置VLAN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华为交换机配置VLAN实训指导书H3CNE交换机配置实训指导手册实验一实验名称:二层交换机的配置实验目的: 认识和了解交换机,学习和掌握二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和基本配置命令,并能实现对二层交换机的简单配置。

实验设备:CONSOLE口配置线缆一根;计算机一台;交换机一台(华为S3100-26C-SI以太网交换机)。

实验内容: 能通过“超级终端”(WINDOWS的开始菜单——程序——附件——通讯中)实现对二层交换机的简单配置,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配置命令(必须掌握:,、SYSTEM-VIEW、LANGUAGE-MODE、DISPLAY、PING、REBOOT、RESET SAVE、SYSNAME、INTERFACE ETHERNET、QUIT、SHUTDOWN、UNDO;建议掌握:SUPER PASSWORD、DUPLEX、SPEED、SAVE、LINE-RATE),理解用户视图、系统视图和接口视图。

实验学时:2每组人数:5-6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步骤:1、物理连线:使用配置线通过计算机的串口连接到交换机的CONSOLE口。

(如图1-1)2、启动“超级终端”(WINDOWS的开始菜单——程序——附件——通讯中),选择与交换机连接的串口,并对新建立的连接使用如下配置参数: 波特率:9600数据位:8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流控制:无3、进入交换机后,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配置命令(必须掌握:,、SYSTEM-VIEW、LANGUAGE-MODE、DISPLAY、PING、REBOOT、RESET SAVE、SYSNAME、INTERFACE ETHERNET、QUIT、SHUTDOWN、UNDO;建议掌握:SUPER PASSWORD、DUPLEX、SPEED、SAVE、LINE-RATE),理解用户视图、系统视图和接口视图。

用户视图:超级终端启动后,系统自动进入到用户视图界面,在用户视图下,只能查看交换机的简单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不能进行任何参数配置。

实验五 快速生成树配置

实验五 快速生成树配置

实验五快速生成树配置实验目标理解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掌握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基本配置方法;实验背景学校为了开展计算机教学和网络办公,建立的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校办公区,这两处的计算机网络通过两台交换机互联组成内部校园网,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作为网络管理员,你要用2条链路将交换机互连,现要求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是网络避免环路。

技术原理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作用是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备份链路,并且解决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生成树协议是利用SPA算法,在存在交换机环路的网络中生成一个没有环路的属性网络,运用该算法将交换网络的冗余备份链路从逻辑上断开,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

生成树协议版本:STP、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MSTP(多生成树协议)。

生成树协议的特点收敛时间长。

从主要链路出现故障到切换至备份链路需要50秒时间。

快速生成树在生成树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端口角色,替换端口或备份端口,分别作为根端口和指定端口。

当根端口或指定端口出现故障时,冗余端口不需要经过50秒的收敛时间,可以直接切换到替换端口或备份端口,从而实现RSTP协议小于1秒的快速收敛。

实验步骤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默认情况下STP协议是启用的。

通过两台交换机之间传送BPDU协议数据单元。

选出跟交换机、根端口等,以便确定端口的转发状态。

图中标记为黄色的端口处于block堵塞状态。

设置RSTP。

查看交换机show spanning-tree状态,了解跟交换机和根端口情况。

通过更改交换机生成树的优先级spanning-tree vlan 10 priority 4096可以变化跟交换机的角色。

测试。

当主链路处于down状态时候,能够自动的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

实验设备Switch_2960 2台;PC 2台;直连线(各设备互联)PC1IP: 192.168.1.2Submask: 255.255.255.0Gateway: 192.168.1.1PC2IP: 192.168.1.3Submask: 255.255.255.0Gateway: 192.168.1.1S1enshow spanning-treeconf thostname S1int fa 0/10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exitint rang fa 0/1 - 2switchport mode trunkexitspanning-tree mode rapid-pvst endS2enconf thostname S2int fa 0/10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exitint range fa 0/1 - 2 switchport mode turnkexitspanning-tree mode rapid-pvst endshow spanning-treePC1ipconfigping -t 192.168.1.3S2enconf tint fa 0/1shut(查看PC1的ping情况是否正常)。

H3C网络设备生成树配置最佳实践V1.1

H3C网络设备生成树配置最佳实践V1.1

5
IRF构架STP配置建议
STP部署说明:
汇聚/核心交换机 (IRF)
LACP链路聚合
G1/`0/1 G1/0/2
G1/0/1
G1/0/2
` 接入交换机( IRF )
BPDU保护+边缘端口 BPDU保护+边缘端口
接入交换机(IRF)
G1/0/23 G1/0/24
G1/0/23
G1/0/24
汇聚交换机关闭STP
2
STP生成树防护功能说明
TC保护:根据IEEE 802.1w和IEEE 802.1s协议,交换机监测到拓扑变化或者接收到TC报文后会清 空MAC/ARP表。如果收到TC攻击(连续不断收到TC报文)交换机就会一直进行MAC/ARP删除操 作,影响正常的转发业务。使能TC PROTECTION功能后,一段时间(随设备不同有所调整, 约10秒)内只处理指定数量(TC-Threshold)的TC报文。
全局启用STP协议 配置STP从根 配置STP TC保护 下连接入交换机端口配置根保护
[Sysname-GigabitEthernet2/0/1] stp disable/undo stp eanble 关闭上行接口的STP
4
传统以太组网STP配置建议
接PC机的接入交换机1 STP协议配置建议
[Sysname] stp enable
[Sysname]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ysname-Bridge-Aggregation1] undo stp enable 上接汇聚交换机的聚合端口及成员端口关闭STP
[Sysname-GigabitEthernet1/0/1] undo stp enable

Cisco链路聚合协议实验

Cisco链路聚合协议实验

链路聚合协议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其于Cisco私有的PAgP的链路聚合协议的配置方法。

2、掌握第二层与第三层的PAgP配置区别。

3、PAgP为Cisco私有链路聚合协议。

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及要求:1、本实验使用两台Cisco Catalyst 3750交换机。

并按照拓扑连接相应的交换机的线缆。

2、为了能够保证实验成功,因此建议将Fa1/0/1 – 22号接口置为shutdown状态。

3、在SW1或SW2上查看交换机的STP信息:SW1#show spanning-treeVLAN0001S panning tree enabled protocol ieeeR oot ID Priority 32769Address 0014.a8e2.9880Cost 19Port 25 (FastEthernet1/0/23)Hello Time 2 sec M ax Age 20 sec F orward Delay 15 secB ridge ID P riority 32769 (priority 32768 sys-id-ext 1)Address 0014.a8f1.9880Hello Time 2 sec M ax Age 20 sec F orward Delay 15 secAging Time 300Interface R ole Sts Cost P rio.Nbr Type---------------- ---- --- --------- -------- --------------------------------Fa1/0/23 R oot FWD 19 128.25 P2pFa1/0/24 A ltn BLK 19 128.26 P2p[stanley1]SW1#4、STP协议虽然可以避免网络环路的问题。

但是其仍然不能充分的利用冗余的链路带宽。

为了解决链路带宽的问题,可以实施PAgP的链路聚合。

4-端口聚合实验资料

4-端口聚合实验资料

0分计。

4. 实验报告文件以PDF 格式提交。

【实验目的】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

【实验内容】(1) 完成实验教程第三章实例3-5的实验,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及实验思考。

(P99-102) (2) 端口聚合和生成树都可以实现冗余链路,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3) 你认为本实验能实现负载平衡吗?如果不能,请讨论原因并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要求】一些重要信息信息需给出截图,注意实验步骤的前后对比。

【实验记录】(如有实验拓扑请自行画出,)实验内容:(1) 完成实验教程第三章实例3-5的实验,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及实验思考。

(P99-102) 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步骤0:按图3-17连接好网络拓扑,注意两交换机之间只接一根跳线(例如F0/1端口)。

实验前带宽验证:在PC2上建立一个共享目录(例如D :\share ),并启动Wireshark 抓包软件,选中监控对象,将界面停留在Caputer Interfaces 窗口上(图3-18);这时有数据包发生吗?答:有少量数据包,如下图所示。

在Windows7中,共享目录(例如d:\share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的建立过程如下:md d:\share \\ 在D盘建立文件夹sharenet user B403 159357 \\ 建立用户B403、口令是159357net share myshare=d:\share /grant:B403,full\\ 建立d:\share的共享名为myshare,访问用户myuser、权限full在PC1上选择一文件包,在“开始”|“搜索程序和文件”的对话框中输入\\192.168.10.20\myshare,输入用户名/口令,就进入了共享文件夹。

将PC1上的一个文件包复制到PC2的共享目录,我选择UPK1(5).rar,大小为1.5GB。

选择“开始”|“运行”菜单命令,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192.168.10.20\share;将文件包复制到PC2的共享目录,注意观察包数量的变化,记录Packets、Packets/s的代表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utorial 04: 链路聚合与生成树
【实验名称】链路聚合与生成树
【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
1、掌握端口聚合的概念以及提供提供冗余备份链路的方法;
2、理解快速生产数协议RSTP的配置及原理;
要求:
链路聚合:
本实验以两台S2126G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2126A,S2126B。

PC1与PC2在同一个网段
1、在交换机S2126A上配置端口聚合;
2、在交换机S2126B上配置端口聚合;
生成树:
本实验以两台S2126G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2126A,S2126B。

PC1与PC2在同一个网段
1、在交换机S2126A上配置快速生成树协议并指定为树根;
2、在交换机S2126B上配置生成树协议;
【实现功能】
端口聚合:增加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

快速生成树:使网络在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避免环路的产生,避免广播风暴等。

【实验设备及台套数】
每组试验需要以下器材:PC机4-6台、锐捷二层交换机(S2126)2台、双绞线若干【实验原理】
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

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网络瓶颈问题。

多条物理链路之间能够相互冗余备份,其中任意一条链路断开,不会影响其他链路的正常转发数据。

端口聚合遵循IEEE802.3ad协议的标准。

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作用是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备份链路,并且解决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

生成树协议是利用SPA算法(生成树算法)在存在交换环路的网络中生成一个没有环路
的树形网络。

运用该算法将交换网络冗余的备份链路逻辑上断开,当主要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

生成树协议目前常见的版本有STP(生成树协议IEEE802.1d)、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IEEE802.1w)、MSTP(多生成树协议IEEE802.1s)。

生成树协议的特点是收敛时间长。

当主要链路出现故障以后,到切换到备份链路需要50秒的时间。

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在生成树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端口角色:替换端口(alternate Port)和备份端口(backup Port),分别做为根端口(root Port)和指定端口(designed Port)的冗余端口。

当根端口或指定端口出现故障时,冗余端口不需要经过50秒的收敛时间,可以直接切换到替换端口或备份端口。

从而实现RSTP协议小于1秒的快速收敛。

【实验拓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