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作文素材运用

合集下载

【作文素材02】木心名言精选50句,文艺诗意内涵深刻

【作文素材02】木心名言精选50句,文艺诗意内涵深刻

【作文素材02】木心名言精选50句,文艺诗意内涵深刻读读文艺范作家的作品,记点他们的名言,合适的地方引用一两处,无疑能让文章更有文艺范。

名家简介:木心:本名孙璞,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出版了16本小说、散文和诗集,代表作有《琼美卡随想录》(散文集)、《西班牙三棵树》(诗集)、《温莎墓园日记》(小说集)等。

木心名言:1.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2.青春真像一道道新鲜美味的佳肴,虽然也有差些的,那盘子总是好的。

3.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4.讲规律,就是乐观主义。

讲命运,就是悲观主义。

5.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6.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7.宽容的夜色遮掩了河水的污浊。

8.枯萎的花,比枯萎的叶子更难看。

9.生命的悲哀是衰老死亡,在这之前,谁也别看不起谁。

10.知识,学问,使人通达,使人平静。

11.规律背后,有命运在冷笑。

12.知与爱永成正比。

13.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14.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15.从未见有一只鹰飞下来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16.最高的不是神,是命运。

17.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

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

各种快乐悲哀流过,一直到死了,导管才空了。

18.人的快乐,多半是自以为快乐。

植物动物,如果快乐,真快乐。

19.幸福就是心安理得地爱艺术。

20.凡心所向,素履可往。

21.生活,是安于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交织。

22.冰是睡熟了的水。

23.还没分别,已在心里写信。

24.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25.我能抗拒任何诱惑,直到它们被我所诱惑。

26.不知原谅了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27.裘马轻狂的绝望,总比筚路蓝缕的绝望好。

28.艺术是无对象的慈悲。

29.先忍受,后享受。

木心文学回忆录摘抄(一)

木心文学回忆录摘抄(一)

木心文学回忆录摘抄(一)木心文学回忆录词语摘抄•创造力:作家需要具备创造力,这是写作的基础。

•文学:木心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影响了许多读者。

•回忆录:《木心文学回忆录》是一本记录木心文学生涯的书籍。

句子摘抄•“我的创作灵感来自生活的点点滴滴,我相信最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

”•“文学是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通过文字将思想与感觉传递给读者。

”•“回忆录是记录我写作历程的工具,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总结与回顾。

”段落摘抄关于创造力作为一名作家,创造力是我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它帮助我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故事,并将人物与情节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创造力不仅仅是写作中的灵感和想象力,更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是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洞察。

只有具备创造力,才能真正打动读者的心。

在我的创作中,我总是努力追求创新和突破,给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

文学的力量文学是我最热爱的事业,也是我表达内心情感的途径。

通过文字,我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传递给读者,引发共鸣,唤起共同的情感。

文学是一种沟通的桥梁,它让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某种精神上的联系。

我相信只有真正的文学作品,才能感动人心,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为一名作家,我将继续坚守文学的使命,用文字书写人生的真实。

书写回忆《木心文学回忆录》是我记录自己写作历程的一本书。

回忆录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总结与反思。

在这本回忆录中,我记录了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点滴经历和感悟,分享了写作的心路历程和创作的心得体会。

通过书写回忆,我希望能够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同时也是对自己作品的再次审视与评估。

写作是一种自我反省和成长的过程,我会持之以恒地走好这条文学的道路。

探索创作的源泉创作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与内心对话的方式。

我始终相信,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对真实经历和情感的深入触碰。

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因此,我时常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捕捉生活中的细微变化,让自己的作品更加有血有肉。

木心作文素材运用

木心作文素材运用

木心作文素材及其运用【人物事迹】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诗人、著名作家、画家。

1927年2月14日,木心(本名孙璞)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财神湾一家孙姓的富庶大家庭,孙家雕梁画栋的老宅,紧挨着孔家花园(茅盾夫人孔德沚的娘家)。

1946年,就读于刘海粟创立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20岁出头的木心因为领导学生运动,被当时的上海市长吴国桢亲自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走避台湾。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才回到大陆。

1949年后,木心任职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

1971年,获罪,被关进废弃防空洞半年之久,然后又是劳动改造。

在狱中,木心用地下的脏水在“坦白书”的纸上写出了65万字的“The Prison Notes”。

对于文革,木心在文章里从未控诉或回忆,只留下一句淡淡的俳句“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

出狱后,前往北京,负责修缮人民大会堂,(因为他曾经是19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室内设计师之一)。

之后,木心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1982年,木心55岁,自费留学来到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1984年开始,木心的画作开始被收藏家买走,但一对法籍台湾夫妇力劝木心写作。

也是在这一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行个展,哈佛的东方学术史教授罗森菲奥评价他的画作说:“这是我理想中的中国画。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收藏家罗森奎斯收藏了他的水墨山水画30余幅,木心在绘画上的声望就此奠基。

木心的画成为20世纪中国画中第一位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作品。

木心的文学作品最早在1980年代末陆续在台湾出版,此前,他的散文已经在美国东岸的华人知识分子圈流传开来。

2005年,闻乌镇实施保护,在乌镇景区邀请下,回乌镇老家定居。

2011年12月20日因肺部感染在乌镇辞世,享年84岁。

【代表作品】【佐证观点】如:1.君子慎独:寂寞中不坠青云之志2.处逆平静,危难中不失风度,真正的精神贵族3.真正有价值的人和物至末不会被堙没4.苦难有时是所好学校5.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守住本民族的精神之根6、以闲适、细腻的心,慢慢体味生活的点滴美好。

现代隐士的素材

现代隐士的素材

现代隐士的素材隐居于山野的人,想要的是自然、无为、身与心的天人合一;而那些隐于闹市的人,也在追求着个人的超脱。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就有一位这样的文学隐士——木心。

木心学贯中西,才智卓绝,一生都在坚持对艺术的追求。

他放弃了物质享受,独自面对寂寞与孤独,一生都过着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只为了追寻自己心中的道。

木心出生在江南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小镇——乌镇。

乌镇自古就文风昌盛,它不仅曾是昭明太子的读书处,也是大文学家茅盾的故乡,而本名孙璞的木心便出生于此。

孙家家道殷实,木心又是家里期盼已久的独子,因此备受家人娇宠。

木心从小便过着娇生惯养、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纨绔,反而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较高追求。

茅盾在乌镇建了三间放满藏书的书屋,就是这三间书屋成了少年木心精神世界的“嫏嬛福地。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正是古老的中国饱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乌镇亦饱受荼毒,经常炮声不断。

然而年少的木心却能每天顶着隆隆的炮声,顺着狭长幽深的小巷,走到茅盾书屋去借书。

他对看过的书非常爱惜,遇到破损的书本还会亲自动手“被缀装订”,就连负责看守书屋的长辈,都夸他看过的书比没看过的还“清爽整齐”。

除了自己看书外,木心的母亲还给他请了一中一西两位家庭教师系统地教导他,这为他将来学贯中西打下了坚实基础。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年少的木心在心里许下了对艺术的承诺。

他无视外界的纷纷扰扰,独自徜徉在文学的世界中,孜孜不倦的汲取着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的各种思想与精神。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木心行游于文学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自觉坚守了那一份可贵的孤独。

此时的他,是真正把书本当做了自己的精神食粮。

高考作文人物专题素材丨美学大师木心

高考作文人物专题素材丨美学大师木心

木心【个人简历】木心,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

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82年定居纽约。

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全程历时四年的木心美术馆开馆;全馆建筑坐北朝南,以修长的、高度现代的极简造型,跨越乌镇元宝湖水面,与水中倒影相伴随,成为乌镇西栅一道宁静而清俊的风景线。

著名画家陈丹青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说法;在木心先生讲述《文学回忆录》也称起源于佛教的"木铎之心,较为可信。

(据童明教授介绍,"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个'人'"之意)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

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The Prison Notes》,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

散文集《素履之往》;诗集《西班牙三棵树》《云雀叫了一整天》;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

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

其学生陈丹青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

"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木心与美术】从技法上看我们又很难将之称其为国画,因为木心先生很少单纯地使用笔墨而是将中国传统与西方当代艺术中的多种绘制技巧融为一体,以创造出他想象中的风景,而这风景是他精神的唯一安顿。

与这批风景一同展出的还有木心先生写于狱中的诗文杂记,这里面完全没有对时世不平的抱怨,而是想象了大量世界精英分子间的对话:托尔斯泰、莱奥那多、沃尔夫、托斯妥耶夫斯基、瓦格纳。

年作文素材木心

年作文素材木心

精心整理有关木心的作文素材及运用:被遗忘的文学大师木心,画家,作家。

1927年生,浙江桐乡乌镇东栅人。

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私塾教育,1982年移居纽约。

出版10多本小说、散文和诗集,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是20世纪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

木心在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包括陈丹青在内的一批当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木心名言:也要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抗战一结束.18岁的木心便急急忙忙来到省城杭州追寻艺术梦想。

他是有天赋的人,往报刊投稿居然常常可以获得发表。

那一年,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正在招生,他便前去报考,结果以优异成绩被西画系录取。

1946年,在踏进美专铁门的那一刻,19岁的木心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便是艺术之门,我已经跨进来了。

”有关木心创新抢分素材2:文学之路木心虽然出身富商家庭,但从小家中就有无数的书籍、报刊可以阅读。

14岁之前,木心在家接受的都是传统的中式教育。

木心涉猎很广,从荷马、但丁,到歌德、莎士比亚,再到托尔斯泰、高尔基,甚至张爱玲,他都不放过。

一本好书,总能指引他找到更多的书。

郑振铎先生写的《文学大纲》木心反复看了很多遍,以至于50年后,他到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时,,基本上都还是沿袭了很多郑先生的观点。

书读得多了,便动了自己提笔写作的念头,嘉兴、湖州、杭州、上海的报刊上渐渐都能看到他的名字。

世上者,业。

低姿永远有读者,他本可以用英文写作,但总觉得别人比他翻译得更好。

低姿态者永远受人尊敬。

考场运用片段2:兴趣历史的长河至今仍闪烁着许多亮点,“富二代”木心没有像一般富家子弟那样去学法律、当医生,或者继承祖业,管理家产。

当他无意中在杂志上看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米开朗琪罗,独立绘制完成了西斯汀教堂天花板上一万多平方米的壁画的故事时,他激动得浑身发抖,暗暗发誓自己也要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从小抱有浓厚的绘画兴趣,他成功了。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之木心篇蔡宏伟【人物事迹】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诗人、著名作家、画家。

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素材之木心

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素材之木心

11927年,木心出生在乌镇一家孙姓的大户人家。

祖父给他取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长大后,他便给自己取笔名木心。

孙家乃望族,既是书香门第,也是工商世家。

从小,母亲聘请“一代词宗”夏承焘给木心上课。

木心把自己写的诗集手稿拿给夏承焘看,夏承焘读完,很是惊讶,小小年纪写诗作词竟然如此扎实:“如果把这本集子混入唐诗宋词里,也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木心听了之后,默默取回集子,把它丢进烤火炉里烧了。

母亲不解,木心说:我写诗词是为了写出新意,老师说我的诗词和唐宋人并无区别,说明我还只是模仿,与其照搬模仿,不如一把火烧了。

”2家中本来的意愿,是想木心从商从政,但木心毫无兴趣,他想成为一名画家。

1946年,木心考了上海美专,跟刘海粟先生学习油画。

没过多久,他又转到杭州国立艺专,追随林风眠先生研习中西绘画。

1947年,木心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白天上街头发传单,制作反战漫画,晚上听肖邦、听莫扎特。

1950年,木心被杭州第一高中聘为教师,给学生教美术。

工资很好,可是木心却说:“现在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

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

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

”当了不到半年教师,木心主动辞职。

又钻进了莫干山,专心读书、写文、绘画,山上人烟稀少,景致荒凉。

他的书桌上贴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

”31957年,木心家道中落,一日日破败下去。

迫于生计,木心进入上海工艺美术制品厂做了设计师。

一天,当木心刚刚回到办公室。

几个警察在等他,问了一句:你就是木心?然后上来就要给木心戴手铐,木心转身就跑。

无路可走时,木心一头扎进大海,但最终还是被捕。

警察给木心安的罪名是策划偷渡。

原来他是被上海美专的同学诬陷。

他们偷渡未遂,就拉上不合群的木心垫背。

在监狱里,警察告诉木心:你母亲去世了。

木心感觉天都快要塌了。

“我哭得醒不过来。

作文备考人物素材——木心

作文备考人物素材——木心

作文备考人物素材——木心凡心所向,素履以往——木心教学目标:1.素材积累:从人物的人生经历深入人物内心,感悟其情感,体会其对人生的态度;2.掌握并运用素材:范文及点评。

教学重难点:掌握并运用素材:范文及点评。

教学课时:共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木心全家福的照片导入。

在照片中,木心四五岁,名叫孙璞,时在1931到1932年间。

自左至右:父亲、孙璞、小姐姐、母亲、大姐姐。

可能长达半个世纪,木心再没见过这幅照片,但他记得,曾几次笑说,当时他顾念衣襟不妥帖,袖手拽着下摆,未及正视,照片已拍好了。

2008年,木心的外甥王韦,即图中大姐姐的小儿子,带着这幅照片来乌镇看望舅舅。

木心七岁丧父,之后,小姐姐死,1956年,母亲死,1967年,大姐姐死。

他说,他隐约记得父亲病重,忽一日,父亲见好了,起身在院子里打了一路拳,要儿子在旁边看,躺回床上,夜里就走了。

当时他太小,不知悲伤。

由全家福可见,木心所在的时代,是个令人悲伤的年代。

不知是造化弄人,还是乱世出英雄,只知,木心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他都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皇帝。

正如梭罗所言:“我勘察一切,像一个皇帝。

谁也不能够否认我的权利。

”二、走进木心1.简介:木心(1927年2月14日--- 2011年12月21日),原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诗人、文学家、画家。

2.生平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栏杆桥老宅。

1932年迁居东栅财神湾的孙家花园。

1946年,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

1947年变卖家乡祖产迁居上海,曾积极参与上海艺专的学生运动,并且短期加入新四军。

1948年进入杭州国立艺专,追随林风眠探讨中西绘画。

1950年任上海市育民中学美术和音乐老师。

1956年因被涉嫌“里通外国”而被捕入狱,半年后无罪释放。

同年母亲逝世。

1958年任上海美术模型厂美工,专事设计制作工艺竹帘画及毛主席立体照片。

同年参与北京“十大建筑”设计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木心停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心作文素材及其运用
【人物事迹】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诗人、著名作家、画家。

1927年2月14日,木心(本名孙璞)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财神湾一家孙姓的富庶大家庭,孙家雕梁画栋的老宅,紧挨着孔家花园(茅盾夫人孔德沚的娘家)。

1946年,就读于刘海粟创立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20岁出头的木心因为领导学生运动,被当时的上海市长吴国桢亲自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走避台湾。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才回到大陆。

1949年后,木心任职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

1971年,获罪,被关进废弃防空洞半年之久,然后又是劳动改造。

在狱中,木心用地下的脏水在“坦白书”的纸上写出了65万字的“The Prison Notes”。

对于文革,木心在文章里从未控诉或回忆,只留下一句淡淡的俳句“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

出狱后,前往北京,负责修缮人民大会堂,(因为他曾经是19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室内设计师之一)。

之后,木心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1982年,木心55岁,自费留学来到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1984年开始,木心的画作开始被收藏家买走,但一对法籍台湾夫妇力劝木心写作。

也是在这一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行个展,哈佛的东方学术史教授罗森菲奥评价他的画作说:“这是我理想中的中国画。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收藏家罗森奎斯收藏了他的水墨山水画30余幅,木心在绘画上的声望就此奠基。

木心的画成为20世纪中国画中第一位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作品。

木心的文学作品最早在1980年代末陆续在台湾出版,此前,他的散文已经在美国东岸的华人知识分子圈流传开来。

2005年,闻乌镇实施保护,在乌镇景区邀请下,回乌镇老家定居。

2011年12月20日因肺部感染在乌镇辞世,享年84岁。

【代表作品】
【佐证观点】
如:
1.君子慎独:寂寞中不坠青云之志
2.处逆平静,危难中不失风度,真正的精神贵族
3.真正有价值的人和物至末不会被堙没
4.苦难有时是所好学校
5.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守住本民族的精神之根
6、以闲适、细腻的心,慢慢体味生活的点滴美好。

(《从前慢》)
7、以澄澈、单纯、质朴、纯粹之心,观世界之精彩,方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实例运用:
1、这是一个孤独的背影。

无论在稠人广众的纽约,还是在士女喧阗的乌镇,木心,这位出生于1927年的画家、作家,始终独守一隅,把孤独的背影留给每一个关注他的人。

这个孤独的背影,不应该单是被注视,我以为,他应该被仰望。

他的孤独,不单是形式上的形单影只,也不单是对寂寞的甘于承受,而是对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的执着守望。

.............................................................................................................................................................
想起法国人卢梭的那本书《孤独漫步者的遐思》,书名起得真好!一个民族总要有人经营精神方面的事务,他们的执着决定了这个民族精神追求的高度。

木心毕生用写作和绘画进行他的“遐思”,他的孤独的背影值得也无愧于我们的仰望。

《仰望一个孤独的背影》
2、木心老师的文字,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字字珠玑。

他用‘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这样生活画面感极强的文字,瞬间把我们拉回到孩童时代。

我看到这一句,就立刻想起了小学时期上学路上买早点的路边摊,回想起了那份单纯与悠闲。

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慢,是时间积淀的沉香,就像歌德在
《浮士德》的类似表达,“你真美啊,请停一停!”,谁不想留住生命中的美好呢?爱,是浮躁挥发后的沉静,就像爱尔兰诗人叶芝在《当你老了》中表达的主题一样,“我”愿向滔滔流逝的岁月剖白自己的真心。

(摆渡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