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秋天》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2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景象,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点】1. 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认识自然段。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秋、气”等10个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会写“了、子”2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3.认识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题识字(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秋天景象视频,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预设:秋天的景象,树叶黄了、大雁往南飞、瓜果成熟……教师过渡: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秋天到底都有什么变化吧!(板书:1 秋天)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来书空,齐读课题:秋天。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作铺垫。
)(二)揭题识字。
找一找: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找到吗?学生找到生字“秋”后,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1.师生交流“秋”字的识字方法:禾+火=秋(加一加)。
2.课件展示秋风、秋叶图以及秋千图,学生看图给“秋”组词找朋友:秋风、秋叶、秋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对比观察,认识自然段。
1.学生对比观察儿歌和《秋天》课文的对比图,想一想:《秋天》与之前学习的儿歌有什么不同?预设:儿歌短,《秋天》长;儿歌开头没有空格,《秋天》有空格……教师总结:《秋天》不同于我们以前学习的儿歌,它是一篇课文,课文是由一个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秋天》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认识秋天的颜色和气味。
2.通过朗读《秋天》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语感。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描述秋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认识秋天的颜色和气味;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语感。
2.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描述秋天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1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语感。
然后通过多次阅读和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3.深化理解(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 - 什么时候是秋天?秋天有哪些特点? - 你最喜欢秋天的哪个颜色?为什么?4.游戏活动(15分钟)通过科普游戏和互动游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 科普游戏:介绍秋天的气温、日照时间等特点。
- 互动游戏:让学生描述秋天的气味和颜色。
5.巩固练习(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表述,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秋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例如:- 小组讨论:讨论秋天的特点并制作海报。
- 个人表述: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秋天颜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与秋天有关的绘画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听说读写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例如: -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 听说读写综合评价:通过听说读写能力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总结出有益的授课策略和方法,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说课稿(六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说课稿(六篇)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说课稿1一.说教材《秋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作者抓住初秋季节景物的转变及特征,描绘秋季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这篇描写秋景的散文,作者从整体入手,由天空到田野,由植物到动物,形象直观地写秋天丰收的景象。
文章虽短小精悍,但合在一起却描绘了一幅初秋全景图。
二.说学情一年级学生刚刚走入校门,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但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的直呼方法,初步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与学文。
一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事物处于好奇状态,对于语文课亦是如此。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阅读兴趣的养成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升阅读能力的保证。
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打好基础,养成不错的阅读习惯更为重要。
学生们喜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能让学生了解秋天、观察秋天、感受大自然,还能体验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的乐趣,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会学习,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段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4个;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了解阅读方法;3.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本课的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熟、读懂本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步骤1.激趣揭题,范读感知;2.自读课文,自主识字;3.反复读文,读熟读通;4.指导书写,落实双基。
四.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不错阅读习惯。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部编本⼩学语⽂⼀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教学设计(第⼀课时)部编本⼩学语⽂⼀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教学设计(第⼀课时)⼀、教材解读《秋天》是部编义务教育⼩学语⽂⼀年级上册第⼀组课⽂的⾸篇课⽂。
这是⼀篇写景类散⽂,作者抓住了“天⽓、树叶、天空、⼤雁”等事物的特点,描绘了“天⾼⽓爽、黄叶飞舞、北雁南飞”的景⾊,全⽂洋溢喜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抒情⾊彩。
课⽂在结构上先描述,后抒情。
1、2⾃然段先选择最具秋天特征的⼏样景物来写,结尾段话锋⼀转,⽤感叹句“啊!秋天来了!”直抒胸臆,表达置⾝秋光之中的愉悦⼼情。
教学时,作为“课⽂”部分的开篇之作,教师⾸先要指导学⽣认识⾃然段,学会数⾃然段。
接着,抓住⽂末抒情语句,引读1、2⾃然段,通过寻找秋天的变化,读懂课⽂,探寻抒情缘由。
在语⾔上,课⽂巧妙运⽤“⼀”的变调、对仗式短语(天⽓凉了、树叶黄了)、复字关联词(那么……那么……,⼀会⼉……⼀会⼉……),使句⼦读起来⾼低起伏、节奏分明、充满⾳韵美。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范读、学⽣跟读,指导学⽣学习正确、流利朗读课⽂,尤其注意指导读好停顿,读准“⼀”的变调、轻声⾳、⼉化⾳。
随着课⽂的学习,学⽣还要认识“秋、⽓”等10个⽣字和⽊字旁、⼝字旁、⼈字头3个偏旁。
掌握“横撇”⼀个笔画,会写“了、⼦”等4个字。
其中,从本课开始,出现了偏旁教学。
偏旁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识记⽣字字形和理解字义有⾮常重要意义。
教学时,可引导学⽣通过观察⽐较发现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还可以引导学⽣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建⽴偏旁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标1.认读10个⽣字;运⽤⽣活识字、熟字加⼀加、溯源析形等⽅法重点识记“秋、⽓、了、树、叶、⽚”;学习“⼝字旁、⽊字旁”;认识新笔画“横撇”,学写“了、⼦”。
2.认识⾃然段,把课⽂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受“⼀”的⾳变。
3.学习课⽂第⼀⾃然段,初步了解秋天特征,感受对仗式短语、叠词营造的秋景美,积累语⾔。
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课⽂三、教学准备1.幻灯⽚2.微课《“⼀”的⾳变》、《认识⽊字旁》3.课⽂范读视频4.⽣字卡等四、教学过程:(⼀)插图引路,故事造境,初识“秋”1.出⽰插图,引导表达。
一年级上册语文 秋天 教案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部编版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特点。
2.能够描述秋天的景色。
3.了解相关秋天知识,如秋天的收获等。
教学内容
1.学习秋天相关的词汇和相关句子。
2.具体描写秋天的气氛和景色。
3.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秋天教材
1.播放相关关于秋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对秋天有感情和认识。
2.引入秋天的相关知识,例如秋天的时令、秋天所种的农作物等相关信息。
第二步:讲解秋天的汉字词汇
1.标出秋天标志性的汉字词汇,如树叶、红叶、菊花等。
2.着重讲解汉字的笔画和写法,教授汉字词汇。
第三步:情景模拟教学法
1.通过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描述秋天的气氛和景色。
2.观察学生的举止、态度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增强感官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步:图像化教学法
1.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秋天的气氛和景色。
2.引导学生具体描述图片内容。
第五步:练习演讲
1.通过学生演讲进行语文练习。
2.学生讲述秋天的感受和认识,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综合练习
1.课堂上让学生到校园里了解秋天的植物和变化。
2.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秋天的知识。
3.学生写下自己对秋天的感悟,阅读给其他同学,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总结
1.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率方面,开展本课程可起到很好的提高。
2.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秋天的理解和感悟更深入,普及秋季知识和文化。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秋天》人教部编版(第二课时)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秋天》人教部编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秋天的景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2. 学习生字、词语,并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秋天》2. 生字:秋、天、高、气、爽、宜、人3. 词语:秋高气爽、金桂飘香、硕果累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学习生字、词语。
2.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秋高气爽、金桂飘香、硕果累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歌曲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 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
(3)教师讲解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秋天的美好。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秋天的哪些景象?你最喜欢哪个景象?(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总结。
4. 拓展活动(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秋天的其他美好景象。
(2)开展“我心中的秋天”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5. 总结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秋天的美好,强调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语。
(2)向家人介绍秋天的美好景象,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
4. 学生能通过绘画等形式,展现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天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秋天的雨》、《小白菜》两篇课文的内容;2.学会秋天的字词,如“秋天、枫叶、硕果、丰收”等;3.能够朗读、理解并背诵部分课文;4.学会秋天的文化知识,如中秋节、重阳节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2.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造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秋天文化的认识、了解和热爱情感;3.促进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情感。
二、教学重点1.学会《秋天的雨》、《小白菜》两篇课文的内容;2.背诵部分课文;3.掌握秋天的字词。
三、教学难点1.更好地理解赖宁那《秋天的雨》中的意象;2.将教材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导入法:通过图片和声音等多媒体素材和情景还原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2.认知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3.体验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和实践,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秋天到了,这个季节让人们想到什么?(老师用幻灯片展示秋天的图片:落叶、果实、藤蔓等,让学生自由发挥)2. 新课讲解1.课文:《秋天的雨》老师讲述《秋天的雨》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雨”在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让学生联想到文化中跟“雨”相关的传统节日等。
2.课文:《小白菜》老师讲述《小白菜》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小白菜的生长环境和季节特点,同时让学生体验小白菜的口感和用途。
3. 拓展教学1.歌曲:《小白菜唱首来》老师让学生听一首《小白菜唱首来》的歌曲,通过唱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白菜的生长环境和季节特点。
2.画画:秋天的风景画老师让学生画秋天的风景画,通过观察、感受和表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文化和艺术特点。
4. 小结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文化,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以创意的形式展示出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课(秋天)部编版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但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或经验来
理解。
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 ,需要老师以适当的方式呈现。
学生的学习风格
多数一年级学生更喜欢以游戏 、活动的方式学习。
他们喜欢与老师、同学互动交 流,通过合作学习获取知识。
对色彩、形状、声音等较为敏 感,可以利用这些特点进行教 学设计。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秋 天的美好和乐趣,培养热爱大自然 的情感。
教学内容
生字
本课出现的生字,包括“秋、 天、了、树、叶、片、飞”等 。
拼音
复习巩固拼音基础知识,包括 声母、韵母、声调等。
课文《秋天》
介绍秋天的景象和特点,表达 对秋天的感受和喜爱。
笔画
初步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包 括横、竖、撇、捺、点等。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启发 学生思考与秋天相关的内容和 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与秋天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课文,增
强对秋天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手段
01
02
03
04
多媒体教学
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效果。
实物展示
展示与秋天相关的实物,如枫 叶、南瓜等,帮助学生更直观
推荐学生阅读与秋天相关的文章,拓 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对秋天的了 解。
拓展活动
秋天的绘画比赛
秋天的故事分享会
组织学生进行秋天的绘画比赛,让学生用 自己的画笔描绘出秋天的景象。
让学生分享自己编写的或听到的关于秋天 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寻找秋天的足迹
制作秋天的手工制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秋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树”等10个生字和人字头、口字旁、木字旁3个偏旁。
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和儿化音,能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的句式说说秋天的景物。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听儿歌猜季节
1、PPT出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这是哪个季节呀?
2、PPT出示:“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红满天。
”这又是哪个季节?
(二)初步感知秋天变化
1、当我们看到红叶满天的时候,就知道秋天来了。
那么,你还
从哪些知道秋天来了?
预设:
(1)秋天我们的衣服穿得多了。
(2)树叶都黄了。
(3)天好蓝。
2、同学真了不起,这么会观察秋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课文吧!
3、
二、认识课文、初读课文、多样识字。
(一)认识课文
《秋天》是课题,下面是课文内容,那么,双横线里面是什么呀?
田字格里呢?
(二)初读课文
1、认识了课文,再来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1、秋天)“秋”是一个生字,但是我们可以拆开来看,左边是一个“禾”,右边是一个“火”,“禾”“火”在一起就是“秋”。
再写个“1”,表示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谁来读读课题呀?
2、指名生读课题、齐读课题。
(三)多样识字
1、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第一封信。
(PPT出示:请小朋友们圈出
双横线里的生字,再读准生字的音哟!)拿起笔,在文中圈出来吧!
(1)读双横线中的字。
(2)开火车读。
(3)齐读。
2、认识偏旁部首。
(1)PPT出示:会个(人字头)
你发现了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它们呢?
(2)PPT出示:叶(口字旁)
(3)PPT出示:树(木字旁)
3、儿化音和“一”的变调
PPT出示:凉了黄了来了叶子那么
(1)你发现了什么?(轻声)
(2)指名生读、齐读。
PPT出示:凉了——天气凉了
黄了——树叶黄了
来了——秋天来了
叶子——一片片叶子
那么——那么蓝那么高
(3)指名读、齐读,师示范读。
PPT出示:一群一片片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你发现了什么?(都有“一”字)
(4)师示范读儿化音,指名生读、齐读。
字音我们已经读准了,词我们也读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自己读读课文吧!
三、学会标段,再读课文。
(一)学会标段
大家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你发现了每一小段前面是不是都空出来啦?空了几个格子呢?(我们把这样的每行前面空了2个格子的一段就叫做“自然段”)
(二)再读课文
1、教学第一自然段
(1)逗号、句号教学,师师范读,指名生读、齐读。
(2)看图说话。
PPT出示: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①春天到了,。
②夏天到了,。
③冬天到了,。
(3)句子辨析。
PPT出示:
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生读。
(2)配图读、齐读。
PPT出示:一会儿……一会儿……
(3)指名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4)齐读第二自然段。
3、教学第三自然段
(1)感叹号教学。
(2)师师范读,指名生读、齐读。
4、整体读课文,配乐读、随堂背诵。
四、拓展阅读
同学们,秋天的美景让我们深深陶醉其中,下面,老师带来一首小诗,请你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
秋叶飘飘
红色的蝴蝶,黄色的小鸟,
在空中飞翔,在风中舞蹈。
不是蝴蝶,不是小鸟,
是红叶舞,黄叶飘,
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
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