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液中主要成份的作用

合集下载

电镀配方大全-单金属镀液

电镀配方大全-单金属镀液

单金属镀液电镀液是电镀化学品的核心嶷的配比是否科学、工艺条件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电镀层的质量。

电镀液是由主盐、导电盐、导电盐、缓冲剂、阳极去极化剂、络合剂和添加剂等组成,工艺条件包括pH值、温度、电流密度、阳极材料、电镀方法、搅拌形式和电镀时间等。

(1)主盐即能在阴极上沉积所要求的镀层金属盐。

通常主要是氰化物、氯化物、硫酸盐和焦磷酸盐等。

主盐浓度与其他组分的浓度应维持一个适当的比值,主盐浓度高,电镀液电导率和阴极电流效率都高,能使镀层光亮度和整平性较好,但电镀液带出损失量大,也增加了废液处理的难度。

主盐浓度低,电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好,对于外形复杂的镀件或预镀通常使用主盐浓度低的镀液。

(2)导电盐即能够提高镀电导率,对放电金属不起络合作用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盐类,如镀镍使用的NaSO4、MgSO4、焦磷酸盐等,镀铜及铜合金使用的KNO3和NH4NO3等。

导是盐除了提高镀液的是导率之外,还能降低镀液的阴极化作用,对镀层结晶组织没有不利影响。

(3)缓冲剂它是由弱酸与弱酸盐、弱碱与弱碱盐组成的,在化学上称之共轭酸碱对组成的溶液均是酸碱缓冲剂。

多元酸的酸式溶液也是缓冲剂和NaHCO3、NaH2PO4、Na3HPO4等。

弱酸和H3BO3、NH4CL对碱有缓冲作用,弱碱如氨水对酸有缓冲作用。

缓冲剂的作用是在镀液遇到酸可碱时,均能维持镀液的pH值变化不大。

(4)阳极去极化剂是指在电镀过程中能使阳极电位变负、促进阳极活化的物质,常用的阳极去极化剂有氧化物、酒石酸盐和硫氰酸盐等。

(5)络合剂即能与主盐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物质称为络合剂,如氰化物镀液中的NaCN或KCN,焦磷酸盐镀液中的K4P2O7或Na4P07等。

电镀液中的络合剂含量常高于络合金属离子所需要的量,多余部分称为游离的络合剂,如氰化物镀铜溶液中有NaCN总量的和NaCN游离量,其中游离量即为多余的没有与Cu2+离子络合的量。

游离量高阳极溶解性好,阴极极化作用大,镀层结晶细致,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强,但阴极电流效率低,沉积速度减慢。

电镀液配方

电镀液配方

电镀液配方电镀配方学镀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可控制的氧化还原反使金属沉积在基体(镀件)上,称为化学镀或无电解镀。

化学镀的特点是:不需要电源设备,费用低,占地面积小;前处理比较简单;几乎所有材料,只要经过适当处理,均可在表面上沉积金属镀层;表面形状不论多么复杂只要能与镀液充分接触均能镀得厚度均匀的镀层;可重复镀双层,结合力很好,镀层致密,孔隙少,表面光滑,而且有较高的硬度。

化学镀的缺点是溶液稳定性差,调整和再生比较麻烦,镀层常显出较大的脆性。

化学镀组成如下。

(1)金属盐即主盐,其作用是供给金属离子沉积,常用的金属盐有Ag、Co、Cu、Fe、Ni、Sn、Au、Pd、Cr、W等金属的盐类。

(2)还原剂它的作用是将金属离子还原,并沉积在镀件的表面。

常用的还原剂有:次亚磷酸钠、甲醛、葡萄糖、硫酸肼、水合肼等。

(3)酸度调节剂它的作用是调整镀液的PH值,控制金属离子的还原速度,即沉积速度。

常用的有25%氨水,氢氧化钠和硫酸等。

(4)缓冲剂它的作用是控制镀液的酸度变化过快,常用的有醋酸钠、硼酸、柠檬酸钾钠和碳酸钠等。

(5)络合剂它的作用是在酸性介质中防止金属离子被氧化分解,在碱性介质中防止金属离子沉淀成氢氧化物。

常用的络合剂有柠檬酸铵、氯化铵、酒石酸钾钠、EDTA-2Na和氨水等。

(6)稳定剂它的作用是吸附或掩蔽镀液中的催化剂微粒,防止镀液自行分解。

常用的稳定剂有Pb(Ac)2、胱氨酸、硫代乙内酰脲、NaCN和硫脲等。

(7)改良剂它的作用是改善镀层外观,防止产生针孔,常用的改良剂有2-乙基已基硫酸钠、正辛基硫酸钠等。

目前用化学镀获得沉积层的金属有Ag、Au、Co、Cu、Fe、Ni、Sn、锌等。

化学镀银浸镀法配方1配方1组分 g/L 组分 g/LCoSO4.7H2O 22 酒石酸钾钠 25 HaH2PO2.H2O 20 H3BO3 15(NH4)2SO4 30PH值为10;温度为70?。

配方2组分 g/L 组分 g/LCoSO4.7H2O 23 (NH4)2SO4 80 HaH2PO2.H2O 20 KNaC4H4O6.4H2O 140PH值为9-10;温度为90?;沉积速度为15μm/h。

酸铜电镀中各成分的作用

酸铜电镀中各成分的作用

酸铜电镀中各成分的作用以酸铜电镀中各成分的作用为标题,我将为您写一篇文章。

酸铜电镀是一种常见的电镀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铜镀层,达到保护金属、改善外观和提高导电性能的目的。

在酸铜电镀过程中,有多个成分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硫酸铜(CuSO4)是酸铜电镀溶液的主要成分,它提供了镀铜过程中所需的铜离子。

硫酸铜在溶液中离解成Cu2+和SO4-离子,Cu2+是电镀过程中的还原剂,它被还原成金属铜并沉积在导电物体表面。

而SO4-离子则参与配位反应,帮助稳定电镀溶液的pH值和离子浓度,使镀层均匀且致密。

第二,硫酸(H2SO4)作为酸性电镀溶液的主要酸性成分,它起到调节溶液酸碱度的作用。

在酸性环境下,铜的溶解度较低,有利于生成均匀且致密的铜镀层。

此外,硫酸还可以帮助提高溶液的电导率,促进溶液中的电子传输,有利于电镀反应的进行。

第三,柠檬酸(C6H8O7)作为复配剂添加到酸铜电镀溶液中,起到配位剂和缓冲剂的作用。

柠檬酸与Cu2+形成配位络合物,提高了铜离子的稳定性,有助于镀层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柠檬酸还能缓冲溶液的pH值,防止溶液过酸或过碱,保持合适的酸碱度范围,提供良好的电镀条件。

第四,添加剂是酸铜电镀溶液中的关键成分之一。

添加剂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添加剂。

常见的添加剂如增韧剂、增亮剂、防氢脆剂等,它们在电镀过程中起到改善镀层性能、提高光亮度和防止氢脆的作用。

酸铜电镀中的各成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硫酸铜提供了铜离子,硫酸调节了溶液的酸碱度,柠檬酸作为配位剂和缓冲剂起到了稳定溶液和镀层的作用,而添加剂则能够改善镀层性能和提高外观质量。

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使酸铜电镀过程更加高效、稳定和可靠。

电镀光亮剂的作用原理

电镀光亮剂的作用原理

电镀光亮剂的作用原理
电镀光亮剂是一种常用于金属电镀工艺中的化学品,其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表面活性剂作用:电镀光亮剂中常包含一些表面活性剂,如胺类或硫酸盐类物质,可以降低金属表面的表面张力,增加液体对金属表面的润湿性,使电镀液在金属表面均匀分布,从而提高镀层的光亮度。

2. 柔化剂作用:电镀光亮剂中的柔化剂能够与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较薄的保护膜,使金属表面微观凹凸不平的地方填充并平滑化,从而改善金属表面的光洁度。

3. 阻垢剂作用:电镀光亮剂中常含有一些阻垢剂,可以与金属表面上的氧化物、碳酸盐等杂质反应生成可溶性化合物,防止其再沉积在金属表面上,防止金属表面的污染和氧化。

4. 加速剂作用:电镀光亮剂中还常含有加速剂,可以加速金属电极上的阳极溶解速度,提高电镀速度,使得金属镀层能够均匀、快速地沉积在金属基体上。

总的来说,电镀光亮剂通过表面活性剂、柔化剂、阻垢剂和加速剂等成分的协同作用,能够改善金属表面的润湿性、光洁度和电镀速度,从而得到光亮、平滑、均匀的金属镀层。

金电镀液中铜离子

金电镀液中铜离子

金电镀液中铜离子金电镀液是一种常用的电镀工艺,它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均匀、亮丽的金属薄膜。

其中,铜离子是金电镀液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铜离子通过电解作用,使物体表面镀上一层铜薄膜,起到保护和美化的作用。

在金电镀液中,铜离子可以通过铜盐的溶解来提供。

一般情况下,铜离子的浓度越高,镀层的厚度和均匀度就越好。

因此,在制备金电镀液时,需要精确控制铜盐的浓度,并保持其稳定性。

金电镀液中的铜离子在电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电流的作用,铜离子在阳极上氧化成为Cu2+离子,然后在阴极上还原成金属铜。

这个过程不仅需要适当的电流密度和电压,还需要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等因素,以保证铜离子的还原和沉积过程顺利进行。

金电镀液中的铜离子对于电镀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铜离子的浓度低,就会导致镀层不够均匀,甚至出现空洞和不良的附着力。

而浓度过高,则会造成镀层过厚、容易开裂和气泡的产生。

因此,调整金电镀液中铜离子的浓度,是保证电镀质量的关键之一。

除了浓度外,金电镀液中的铜离子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电流密度的大小会影响铜离子的还原速度和镀层的厚度。

温度的升高会加快铜离子的扩散速度和反应速率。

酸碱度的变化也会影响电镀液中铜离子的稳定性和沉积速度。

总的来说,金电镀液中铜离子的适当控制和调整是金属电镀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铜离子浓度、电流密度、温度和酸碱度等因素的精确控制,可以获得高质量、均匀、光亮的金属镀层。

这不仅提升了物体的外观质量,还增加了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金电镀液中铜离子的应用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为各种产品的制造和装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电镀铜液配方与制作

电镀铜液配方与制作

电镀铜液配方与制作
电镀铜液是用于电镀铜加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溶液。

以下是电镀铜液配方与制作的主要步骤和要点:
1. 铜盐溶液
铜盐溶液是电镀铜液的主要成分,通常采用硫酸铜或氯化铜作为铜源。

将一定量的铜盐溶解在水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铜盐溶液。

2. 酸化剂
酸化剂通常采用硫酸或盐酸盐酸作为酸性调节剂,用于调节铜盐溶液的pH值。

将一定量的酸化剂加入铜盐溶液中,以控制溶液的酸碱度。

3. 缓冲剂
缓冲剂是一种能够抵抗溶液pH值变化的一种添加剂。

在电镀铜液中,采用一定量的缓冲剂可以维持溶液的酸碱度稳定,保证电镀过程的稳定进行。

4. 助镀剂
助镀剂是一种能够促进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的一种添加剂。

在电镀铜液中,采用一定量的助镀剂可以促进铜离子在电极上析出,提高电镀效率。

5. 其他添加剂
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电镀铜液中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添加剂,如润湿剂、光亮剂、稳定剂等,以改善电镀效果和加工性能。

这些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制作过程:
1. 将一定量的铜盐溶解在水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铜盐溶液。

2. 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酸化剂,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3. 加入适量的缓冲剂,以维持溶液的酸碱度稳定。

4. 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助镀剂,促进铜离子在电极上析出。

5. 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其他添加剂,如润湿剂、光亮剂、稳定剂等。

6. 将制备好的电镀铜液进行过滤和除杂处理,以保证溶液的纯净度和透明度。

电镀切水剂主要成分

电镀切水剂主要成分

电镀切水剂主要成分
电镀切水剂是一种在电镀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主要用于提高电镀液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电镀切水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湿润性,有助于提高电镀液对金属表面的亲和力,促进电镀过程的进行。

2. 聚合物:聚合物在电镀切水剂中起到增加溶液黏度和稳定性作用,有助于减少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和浮游物。

3. 缓冲剂:缓冲剂用于维持电镀液的酸碱度稳定,保证电镀过程的正常进行。

4. 阳极去极化剂:阳极去极化剂可以提高电镀液的导电性,增加电流密度,从而提高电镀速度。

5. 金属离子络合剂:金属离子络合剂有助于稳定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防止其沉淀,同时提高电镀层的均匀性和光亮度。

6. 添加剂:此外,电镀切水剂中还包含一些其他添加剂,如导电盐、抗氧化剂、抗菌剂等,它们各有不同的作用,共同保证电镀液的优良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电镀切水剂成分可能略有差异,具体成分还需根据实际电镀工艺和需求进行选择。

在使用电镀切水剂时,应根据电镀液的性质和电镀要求,合理调整切水剂的添加量和使用方法。

电镀硫酸铜成分

电镀硫酸铜成分

电镀硫酸铜成分
摘要:
1.电镀硫酸铜的概述
2.电镀硫酸铜的主要成分
3.电镀硫酸铜的配方调整
4.电镀硫酸铜的维护及安全注意事项
5.工业硫酸铜与电镀硫酸铜的区别
正文:
一、电镀硫酸铜的概述
电镀硫酸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化学材料,其主要功能是提供金属表面一层光亮、平整的铜镀层,以提高金属制品的抗腐蚀性和美观性。

电镀硫酸铜溶液主要由硫酸铜、光亮剂、整平剂等添加剂组成。

二、电镀硫酸铜的主要成分
1.硫酸铜:作为电镀液的主要成分,硫酸铜可以提供铜离子,使金属表面形成铜镀层。

2.光亮剂:光亮剂可以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和平整度,使镀层更加美观。

3.整平剂:整平剂可以消除镀层表面的粗糙和缺陷,使镀层更加平整。

三、电镀硫酸铜的配方调整
要得到光亮平整的镀层,需要严格按照配方调节电镀液的成分和浓度。

光亮剂的调节可以通过霍尔槽实验操作。

同时,还可以使用比较好的电镀槽,如氟塑料等,以提高电镀效果。

四、电镀硫酸铜的维护及安全注意事项
1.电镀硫酸铜的维护:按照产品的基本维护方法进行日常维护,并按照正确规则使用。

2.安全注意事项:电镀液中含有硫酸和铜离子等化学物质,对皮肤和眼睛有腐蚀性,应佩戴好防护设备。

同时,注意电镀液中是否有氰化物和六价铬等有害物质,如有,建议更换工作,并在一段时间后才能考虑生育。

五、工业硫酸铜与电镀硫酸铜的区别
工业硫酸铜和电镀硫酸铜的主要区别在于纯度。

工业硫酸铜的纯度较低,但常常被用来冒充电镀硫酸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液中主要成份的作用
在电镀加工厂的日常电镀加工生产过程中,我们要使用到电镀液这个必须的电镀原材料产品,电镀溶液的组成对电镀层的结构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镀层金属所使用的电镀溶液的组成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是都必须含有主盐。

根据主盐性质的不同,可将电镀溶液分为简单盐电镀溶液和络合物电镀溶液两大类。

简单盐电镀溶液中主要金属离子以简单离子形式存在(如cu2+、Ni2+、Zn2+等),其溶液都是酸性的。

在络合物电镀溶液中,因含有络合剂,主要金属离子以络离子形式存在(如[Cu(CN)3]2-、[Zn(CN)4]2-、[Ag(CN)2]-等),其溶液多数是碱性的,也有酸性的。

除主盐和络合剂外,电镀溶液中经常还加有导电盐、缓冲剂、阳极去极化剂以及添加剂等,它们各有不同的作用。

一、主盐能够在阴极上沉积出所要求的镀层金属的盐。

主盐浓度高,溶液的导电性和电流效率一股都较高,可使用较大的电流密度,加快了沉积速度。

在光亮电镀时,镀层的光亮度和整平性也较好。

但是,主盐浓度升高会使阴极极化下降,出现镀层结晶较粗,镀液的分散能力下降,而且镀液的带出损失较大,成本较高,同时还增加了废水处理的负担。

主盐浓度低,则采用的阴极电流密度较低.沉积速度较慢,但其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均较浓溶液好。

因此,主盐浓度要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并与溶液中其他成分的浓度维持一个适当的比值。

有时,由于使用要求不同.即使同一类型的镀液,其主盐含量范围也不同。

对于电镀形状复杂的零件或用于预镀、冲击镀时,要求较
高的分散能力,一般多采用主盐浓度较低的电镀溶液。

而快速电镀的溶液,则要求主盐含量高。

二、导电盐能提高溶液的电导率,而对放电金属离子不起络合作用的物质。

这类物质包括酸、碱和盐,由于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提高溶液的导电性,习惯上通称为导电盐。

如酸性镀铜溶液中的H2SO4,氯化物镀锌溶液中的KCL、NaCl及氰化物镀铜溶液中的NaOH 和NaCO3等。

导电盐的含量升高,槽电压下降,镀液的深镀能力得到改善,在多数情况下,镀液的分散能力也有所提高。

导电盐的含量受到溶解度的限制.而且大量导电盐的存在还会降低其他盐类的溶解度。

对于含有较多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过多的导电盐会降低它们的溶解度,使溶液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乳浊现象.严重的会影响镀液的性能。

所以导电盐的含量也应适当。

三、络合在溶液中能与余属离子生成络合离子的物质称为络合剂。

如氰化物镀液中的NaCN或KCN,焦磷酸盐镀液中的K4P2O7或Na4P2O7等。

在络合物镀液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并不是络合剂的绝对含量,而是络合剂与主盐的相对含量,通常用络合剂的游离量来表示,即除络合金属离子以外多余的络合剂络合剂的游离量增加,阴极极化增大,可使镀层结晶细致,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都得到改善,但是.阴极电流效率下降,沉积速度减慢。

过高时,大量析氢会造成镀层针孔,低电流密度区没有镀层,还会造成基体金属的氢脆。

对于阳极来说,它将降低阳极极化,有利于阳极的正常溶解。

络合剂的游离
量低,镀层结晶变粗,镀掖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都较差。

四、缓冲剂用来稳定溶液的PH值,特别是阴极表面附近的PH 值。

缓冲剂一般是用弱酸或弱酸的酸式盐,如镀镍溶液中的比H3BO3,和焦磷酸盐镀液中的Na2HPO4等。

任何一种缓冲剂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超过这一范围其缓冲作用将不明显或完全没有缓冲作用,而是还必须要有足够的量才能起到稳定溶液PH值的作用,由于缓冲剂可以减缓阴极表面因析氢而造成的局部PH值的升高,并能将其控制在最佳值范围内,所以对提高阴极极化有一定作用,也有利于提高镀液的分散能力和镀层质量。

过多的缓冲剂既无必要,还有可能降低电流效率或产生其他副作用。

五、电镀稳定剂用来防止镀液中主盐水解或金属离子的氧化,保持溶液的清澈稳定。

如酸性镀锡和镀铜溶液中的硫酸,酸性镀锡溶液中的抗氧化剂等。

六、阳极活化剂在电镀过程中能够消除或降低阳极极化的物质,它可以促进阳极正常溶解,提高阳极电流密度。

如镀银溶液中的氯化物,氰化镀铜溶液中的酒石酸盐等。

七、添加剂是指那些在镀液中含量很低,但对链液和镀层性能却有着显著影响的物质。

近年来添加剂的发展速度很快.在电镀生产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种类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地使用复合添加剂来代替单一添加剂。

按照它们在电镀溶液中所起的作用,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光亮剂它的加入可以使镀层光亮。

如镀镍中的糖精及1,4-
丁炔二醇;氯化物镀锌中的苄*丙酮等。

当在镀液中含有几种光亮剂或将几种物质配制成复合光亮剂时,常根据光亮剂的集团及其在镀液中的作用、性能和对镀层的影响等,又将它们分为初级光亮剂、次级光亮剂、载体光亮剂和辅助光亮剂等。

(二)整平剂具有使镀层将基体表面细微不平处填平的物质。

如镀镍溶液中的香豆素,酸性光亮镀铜溶液中的四氢噻唑硫酮、甲基紫等。

(三)润湿剂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溶液与阴极间的界面张力,使氢气泡容易脱离阴极表面,从而防止镀层产生针孔。

这类物质多为表面活性剂,其添加量很少,对镀液和镀层的其他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如镀镍溶液中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铵盐镀锌中的海鸥洗涤剂。

(四)应力消除剂能够降低镀层内应力,提高镀层韧性的物质。

碱性镀锌溶液中的香豆素等。

(五)镀层细化剂它是能使镀层结晶细化并具有光泽的添加剂。

如碱性镀锌溶液中的DE及DPE等添加剂。

(六)抑雾剂这是一类表面活性剂。

具有发泡作用,在气体或机械搅拌的作用下,可以在液面生成一层较厚的稳定的泡沫以抑制气体析出时带出的酸雾、碱雾或溶液的飞沫。

选择的原则是它对镀液和镀层的其他性能没有有害的影响,而本身在溶液中相当稳定,如镀铬溶液中使用的F53。

抑雾刑的加入量一般都很小,过多会造成泡沫外溢或爆鸣,如果选择或使用不当则会在镀层上造成气流痕、针孔等。

(七)无机添加剂此类添加剂多数是硫、硒、碲的化合物及一些可与镀层金属共析的其他金属盐。

这些金属离子对镀层的性能会有显著
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

例如在镀镍溶液中加入镉盐可以得到光亮的镀层,在硫酸盐镀锡溶液中加入铅盐可防止镀层长锡须,在镀银或镀金溶液中加入锑或钴盐可以提高镀层的硬度等等。

但是这些金属的含量必须很低,否则将会使镀层恶化,如发黑、发脆、产生条纹等。

八、阳极电镀时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阳极。

它有不溶性阳极和可溶性阳极之分。

不溶性阳极的作用是导电和控制电流在阴极表面的分布;可溶性阳极除了有这两种作用外,还具有向镀液中补充放电金属离子的作用。

后者在向镀液补充金属离子时,最好是阳极上溶解入溶液的金属离子的价数与阴极上消耗掉的相同。

如酸性镀锡时,阴极上消耗掉的是Sn2+,要求阳极上溶解入溶液的也是Sn2+;在碱性镀锡时,阴极上消耗掉的是Sn4+,要求阳极上溶解入溶液的也是Sn4+。

同是还希望阳极上溶解入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量与阴极上消耗掉的基本相同,以保持主盐浓度在电镀过程中的稳定。

阳极的纯度、形状及它在溶液中的悬挂位置和它在电镀时的表面状态等对电镀层质量都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