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及防控措施实用版

合集下载

火灾事故中的烟雾控制和逃生技巧

火灾事故中的烟雾控制和逃生技巧

火灾事故中的烟雾控制和逃生技巧在火灾发生时,烟雾是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烟雾浓厚、有毒,能迅速蔓延并阻碍人们的视线,致使逃生变得异常困难。

因此,有效的烟雾控制和逃生技巧对于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火灾事故中的烟雾控制和逃生技巧,并提供一些应对火灾的实用建议。

1. 烟雾的危害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等。

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人体供氧能力,严重时甚至导致窒息。

因此,及早控制烟雾的蔓延对于减少人员伤亡至关重要。

2. 烟雾控制技巧(1)尽早报警并呼救。

发现火灾后,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清晰明确地向接警员说明火灾地点、火势情况和是否有被困人员。

同时,呼救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慌不忙地传达关键信息。

(2)关闭门窗及通风孔。

火灾发生后,应尽快关闭门窗,以阻止烟雾进入室内。

同时,要关闭通风孔,避免烟雾通过通风系统蔓延到其他区域。

这样可有效减少烟雾的扩散速度,为逃生争取宝贵时间。

(3)湿毛巾法。

当火灾发生时,为了防止烟雾侵入呼吸道,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湿毛巾可以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减少烟雾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同时,在疏散途中可以低头,减少吸入烟雾的机会。

3. 逃生技巧(1)保持冷静。

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烟雾笼罩的环境下,冷静地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逃生方案非常关键。

(2)低姿态行进。

在疏散途中,应尽量保持低姿态前行。

由于烟雾上方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低姿态可以减少吸入烟雾的机会,增加逃生的成功率。

(3)摸清环境。

在疏散途中,尽量用手摸清周围的环境,以避免踩到障碍物或者走入危险区域。

此外,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寻找墙壁或者地面上的导线来指引方向。

(4)避免乘坐电梯。

火灾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失去功效,甚至成为火灾传播的通道。

因此,逃生时应避免使用电梯,选择楼梯进行疏散。

(5)与他人合作。

在火灾逃生过程中,与他人相互支持和合作非常重要。

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措施火灾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灾害,它不仅能造成财产损失,更能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火灾中,烟雾是最具威胁性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火灾烟雾的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

第一部分:火灾烟雾的危害火灾烟雾是由燃烧产生的烟气、气体和悬浮颗粒物组成的混合物。

它具有以下危害:1. 毒性: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气等。

这些有毒气体会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导致窒息、失去意识甚至死亡。

2. 窒息:烟雾中的热气会烫伤呼吸道黏膜,引起肿胀和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

此外,烟雾中的烟尘和灰尘会刺激呼吸道,增加呼吸阻力,也会导致窒息。

3. 视觉障碍:烟雾会迅速弥散于空气中,使得室内能见度急剧下降,人们很难看清周围环境,导致迷失方向,增加逃生的困难。

4. 燃烧传播:烟雾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气体和微小颗粒物,这些物质能够在空气中迅速扩散并点燃,使火灾的范围扩大,加剧了火势的猛烈程度。

第二部分:火灾烟雾的防护措施为了有效应对火灾烟雾的威胁,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安装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是一种能够及时感应和报警的装置,一旦检测到烟雾,它会发出警报声以提醒人们及时逃离火灾现场,并及早报警。

2. 组织火灾演习:定期组织火灾演习能够帮助人们熟悉逃生路线和应急措施,提高应对火灾烟雾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3. 安全出口标识:在建筑物内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标识,指示人们逃离火灾现场的最短路线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4. 配备灭火器和灭火器材:在各个楼层、房间和公共场所配备灭火器和灭火器材,提高灭火的能力和效率,减小火灾的蔓延风险。

5. 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对于电气设备、天然气管道和厨房等易发生火灾的场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预防潜在的火灾隐患。

6. 使用防火材料:使用防火材料进行装修和建筑,能够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降低火灾蔓延的速度。

7. 增强防火意识: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火灾烟雾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教育人们如何正确使用火源、处理火灾以及采取逃生措施。

火灾中的烟雾控制和防护措施

火灾中的烟雾控制和防护措施

火灾中的烟雾控制和防护措施火灾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不言而喻,其中烟雾是造成伤害和伤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烟雾的产生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的释放,给人们的逃生和灭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在火灾中,进行烟雾控制和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火灾中的烟雾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一、烟雾的危害火灾发生后,烟雾往往在最短的时间内蔓延开来。

烟雾中富含有害气体,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等,这些气体具有高毒性和燃烧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同时,烟雾会阻碍人的视线,增加逃生的难度,导致人员迷失和受伤的风险增加。

二、烟雾控制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火灾中的烟雾,以下措施可以采取:1. 确保火灾现场通风良好:开启窗户、门等通风设备,尽量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将烟雾排出。

同时,使用风幕机等设施将烟雾限制在一定区域,减少蔓延的范围。

2. 合理选择烟雾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是现代火灾报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及时发现烟雾并发出警报。

在选择烟雾探测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选择灵敏度高、反应迅速的探测器,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

3. 设置烟雾隔离带:在某些场所,可以通过设置烟雾隔离带来控制烟雾的蔓延。

例如,利用防火门、防火窗等设备来隔离烟雾,将火灾区域与人员疏散通道分隔开来,减少烟雾的侵害范围。

4. 加强疏散通道的照明设施:在火灾发生时,烟雾会遮挡人们的视线,导致疏散通道难以辨识和有效利用。

因此,需要确保疏散通道的照明设施正常运作,提供足够的光线使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提高逃生的效率。

三、烟雾防护措施除了烟雾的控制,防护烟雾的侵害也同样重要。

以下措施可供参考:1. 灭火器和灭火设备的准备:提前布置足够数量和种类的灭火器材和灭火设备,以备火灾发生时使用。

这些设备可以迅速灭火,控制火势进一步蔓延,减少烟雾的产生。

2. 提高人员的防护意识: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加人员的火灾防护意识,使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采取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

火灾烟气害防护措施

火灾烟气害防护措施

火灾烟气害防护措施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一旦发生火灾,烟气的危害不可小觑。

烟气中的有毒气体和高温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火灾发生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火灾烟气害的特点,以及预防烟气危害的有效措施。

一、火灾烟气的特点火灾烟气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硫等。

这些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此外,火灾烟气中的高温和烟尘也会给人体带来灼伤和中毒的风险。

火灾烟气的特点使得在火灾发生时,人们面临着被烟气侵害的风险。

二、预防火灾烟气危害的措施1.火灾预防预防火灾是最有效的措施。

要提高火灾的预防意识,定期检查电线电路,确保用电安全;禁止乱扔烟蒂,杜绝各种火源;加强火灾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和公众的火灾防护意识。

2.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是火灾防护中的重要装置,能及早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

家庭和办公场所应配备烟雾报警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应急疏散通道在建筑物设计中要合理设置应急疏散通道,确保能够及时疏散人员。

应急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且设置应急照明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供人们使用。

4.防烟门窗防烟门窗可以有效阻止烟气进入室内,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装修中,要注意选用防烟材料,并合理设置防烟门窗。

5.呼吸防护装备在火灾发生时,如果无法及时逃生,人们应该佩戴呼吸防护装备来减少烟气的吸入。

呼吸防护装备包括防烟口罩、呼吸器等。

6.火灾疏散演练定期进行火灾疏散演练可以提高人们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演练过程中,人们可以熟悉疏散通道、逃生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掌握正确的逃生技巧。

7.提高火灾烟气害防护意识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火灾烟气害的认识,增强火灾烟气害防护的重要性。

人们应该了解烟气的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结语火灾烟气害防护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预防火灾、安装烟雾报警器、合理设置疏散通道、使用防烟门窗、佩戴呼吸防护装备以及进行火灾疏散演练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烟气带来的伤害。

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及防控措施

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及防控措施

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及防控措施火灾中,可燃物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以及高分子化合物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和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统称为烟气。

烟气的主要成分是碳粉,还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等有毒气体。

一、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烟气对人体危害很大,由于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等气体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的络合作用很强,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的络合作用,人会因缺氧而导致死亡,有资料显示,火灾时因缺氧、烟气侵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达火灾死亡人数的50—80%。

例如:2004年2月15日11时30分,吉林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火灾烟气致使53人死亡,70人受伤。

2004年12月25日晚上,深圳市一迪厅发生火灾,迪厅内用于隔音的海绵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氰化氢有毒气体,在短短的10分钟之内,致使50人死亡。

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燃气的毒害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当烟气中的含氧量低于正常所需的数值时,人的活动能力减弱、智力混乱,甚至晕倒窒息;当烟气中含有各种有毒气体的含量超过人正常生理所允许的最低浓度时,就会造成中毒死亡。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不完全燃烧产物,当空气中的含量为0.1%时,人一小时后便会感到头痛、作呕、不舒服;当含量达到0.5%时,20-30分钟内人员会死亡;含量为1%时,人员吸气数次后失去知觉,1-2分钟内会即刻死亡。

氰化氢:羊毛丝织品及含氮的塑料制品燃烧时会产生这种气体。

不同浓度的氰化氢对人体的影响为:当氰化氢浓度为110fpm时,大于l小时人即死亡;当浓度为181ppm时,10分钟人即可死亡;当浓度为280ppm时,人会立即死亡。

2、烟气的减光性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的施救。

烟气中的烟粒子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烟气弥漫时,可见光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能见度大大降低,并且烟气对人的眼睛有极大的刺激,使人不能睁开眼睛,人在疏散中就影响着行进速度。

3、烟气的恐怖性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慌。

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消防安全常识大全)火灾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除了明火的直接烧伤风险外,烟雾也是火灾中最为危险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措施,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提高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一、烟雾的危害火灾烟雾是由燃烧物质产生的气态和颗粒状物质组成的。

在火灾现场,烟雾主要由可燃性气体、炭气和悬浮颗粒等组成。

烟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毒物质释放:在火灾过程中,很多物质都会发生燃烧,并释放出有毒的烟雾。

如一氧化碳、硫化物等,这些有毒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严重的损害。

2. 阻碍逃生:烟雾的密度较大,能够遮挡人们的视线,阻碍逃生的判断和行动。

在黑暗和浓烟的环境下,人们容易迷失方向,增加了逃生的难度和风险。

3. 窒息和窒息: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相比,烟雾中的氧气含量较低,会导致人体缺氧,引起窒息。

此外,高浓度的烟雾也会刺激人们的呼吸系统,引起喉咙不适和咳嗽,加重呼吸困难。

二、烟雾防护措施为了减少火灾烟雾对人们的伤害和损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烟雾防护措施:1. 安装烟雾探测器:在家庭和商业场所安装烟雾探测器,能够及早发现火灾,启动火警报警系统,提醒人们尽快撤离。

2. 做好火灾逃生预案:事先制定好火灾逃生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每个人都清楚如何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安全地逃生。

3. 不乱丢烟蒂和火种:禁止在易燃物附近乱丢烟蒂和火种,尤其是在森林、草地等极易燃烧的地区要格外注意。

4. 安全使用电器:避免使用老化或损坏的电器,不随意乱拉乱接电线,不插座超负荷使用,预防电器引发火灾。

5. 关注火灾预警:如看到附近发生火灾,应第一时间报警,并按照逃生预案有序撤离。

6. 使用防烟口罩:在火灾逃生过程中,使用防烟口罩可以减少烟雾对呼吸系统的伤害,提供一定的逃生时间。

除了以上措施,更重要的是树立火灾防范意识,居民和员工要定期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了解火灾的危害和应对方法,掌握简单的灭火技能和逃生技巧,提高自救能力和适应能力。

火灾烟雾中的危害与自救方法

火灾烟雾中的危害与自救方法

火灾烟雾中的危害与自救方法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而且火灾烟雾中蕴藏着更大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火灾烟雾的危害以及自救方法,帮助读者提高防范意识和处理火灾烟雾事故的能力。

一、火灾烟雾的危害火灾烟雾中存在多种危害因素,理解这些危害对于我们制定自救方案和处理火灾烟雾事故至关重要。

1. 烟雾中的有毒物质火灾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氰化物等。

这些有毒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严重的损害。

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缺氧甚至中毒。

而二氧化硫和氰化物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甚至引发严重肺部疾病。

2. 烟雾阻塞能见度与逃生困难火灾烟雾会迅速弥漫并阻塞人们的视线,造成能见度降低。

当烟雾弥漫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会迷失方向,无法正常行走,从而增加了逃生的困难。

此外,烟雾中的有毒物质会让人失去意识,增加了逃生时遭受伤害的风险。

3. 烟雾中火灾扩散速度加快由于烟雾中存在可燃物质,火灾烟雾中会存在着更大的火灾扩散风险。

一旦烟雾中的火源引燃,火势很可能迅速失控,对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带来更大威胁。

二、火灾烟雾的自救方法面对火灾烟雾事故,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逃生的成功率和减少伤亡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救方法。

1. 保持冷静并拨打火警电话在火灾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拨打当地的火警电话,及时报警求助。

这样可以让相关救援部门快速赶到现场,增加逃生的机会。

2.低姿势逃生在火灾烟雾中,由于烟雾上方温度较高,热气上升,因此最佳的逃生方式是低姿势前进。

这样可以减少吸入有毒烟雾的机会,提高安全性。

3.沿墙壁逃生在火灾烟雾中,由于烟雾可通过空气对流而向上扩散,因此沿墙壁逃生可以减少接触烟雾的机会。

尽量贴着墙壁前进,同时用湿毛巾或纱布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有毒物质。

4.正确选择逃生通道在火灾烟雾中,选择正确的逃生通道至关重要。

通常来说,楼梯间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逃生通道。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火灾烟气中的危害与防护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火灾烟气中的危害与防护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火灾烟气中的危害与防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火灾事故成为城市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火灾事故中,烟气是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针对火灾烟气中的危害与防护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火灾烟气的危害火灾烟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氢氰酸等有毒气体和烟尘颗粒等物质。

这些烟气在火灾现场释放后,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首先,一氧化碳是火灾烟气中最主要的致命物质之一。

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难以察觉。

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使血液无法有效地携带氧气。

长时间接触高浓度一氧化碳会导致中毒,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其次,烟尘颗粒是火灾烟气中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烟尘颗粒中包含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长时间吸入会影响肺部功能,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也是有害物质之一。

高浓度的氮氧化物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疾病,并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氮氧化物还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二、火灾烟气的防护措施为了减少火灾事故中烟气对人体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火灾报警系统至关重要。

及时准确的火灾报警可以帮助人员迅速撤离火灾现场,避免暴露在有害烟气环境中。

火灾报警系统应覆盖各个区域,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消防设施。

例如,设置合适的消防通道和疏散楼梯,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撤离。

此外,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备,增强火灾初期扑救能力,尽可能减小火势和烟气产生的规模。

另外,火灾现场应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

如呼吸器、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可有效保护人员免受有害烟气的侵害。

根据火灾烟气成分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提高人员的防护能力。

此外,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防火意识,也是减少火灾事故中烟气危害的重要手段。

加强社会宣传,普及火灾防护知识,让大众了解火灾烟气的危害,并知晓如何自救和互救,在火灾事故中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202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及防控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及防控措施
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火灾中,可燃物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以及
高分子化合物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和固体物质
的混合物统称为烟气。

烟气的主要成分是碳
粉,还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
氢、氰化氢等有毒气体。

一、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
烟气对人体危害很大,由于氧化碳、二氧
化碳、氰化氢等气体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的络合
作用很强,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的络合作
用,人会因缺氧而导致死亡,有资料显示,火
灾时因缺氧、烟气侵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达火灾死亡人数的50—80%。

例如:20xx年2月15日11时30分,吉林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火灾烟气致使53人死亡,70人受伤。

20xx 年12月25日晚上,深圳市一迪厅发生火灾,迪厅内用于隔音的海绵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氰化氢有毒气体,在短短的10分钟之内,致使50人死亡。

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燃气的毒害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当烟气中的含氧量低于正常所需的数值时,人的活动能力减弱、智力混乱,甚至晕倒窒息;当烟气中含有各种有毒气体的含量超过人正常生理所允许的最低浓度时,就会造成中毒死亡。


氧化碳:一氧化碳为不完全燃烧产物,当空气中的含量为0.1%时,人一小时后便会感到头痛、作呕、不舒服;当含量达到0.5%时,20-30分钟内人员会死亡;含量为1%时,人员吸气数次后失去知觉,1-2分钟内会即刻死亡。

氰化氢:羊毛丝织品及含氮的塑料制品燃烧时会产生这种气体。

不同浓度的氰化氢对人体的影响为:当氰化氢浓度为110fpm时,大于l小时人即死亡;当浓度为181ppm时,10分钟人即可死亡;当浓度为280ppm时,人会立即死亡。

2、烟气的减光性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的施救。

烟气中的烟粒子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烟气弥漫时,可见光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能见度大大降低,并且烟气对人的眼睛有极大的刺激,使人不能睁开眼
睛,人在疏散中就影响着行进速度。

3、烟气的恐怖性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慌。

尤其是发生轰燃时,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烈火熊熊、浓烟滚滚,使人产生极大恐惧,会造成疏散时的混乱。

缺氧,空气中正常含氧量为21%,而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会消耗掉大量的氧气,氧含量缺少时,就会导致人员窒息。

当氧气含量为12%一15%时,人的呼吸就会急促、头痛、眩晕、浑身疲劳无力,动作迟钝;当氧气含量为10%一12%时,人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无法行动乃至瘫痪;当氧气含量为6%一8%时,人便会昏倒并失去知觉;当氧气含量低于6%时,6-8分钟的时间内,人就会死亡;当氧气含量为2%一3%时,人在45秒内会立即死亡。

二、防控火灾烟气的主要措施
从上可见,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巨大,因此预防火灾烟气的产生和防范烟气对人们的危害十分重要,个人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火灾烟气的防控工作:
1、减少火灾烟气的产生。

由于烟气是火灾燃烧产物,因此,要尽量控制建筑物内的可燃物数量。

建筑构件要采用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室内装修材料应该选用A级或B1级材料,尤其是卡拉OK歌厅、舞厅、电影放映厅、宾馆饭店、商场、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不能使用海绵、塑料、纤维等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室内装修。

办公场所、居民住宅的室内装修也要尽量减少木材的使用量,窗帘、家具应满足的防火要求。

2、采取有效的防排烟措施。

一是要设置防烟设施,阻止烟气蔓延。

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时,要在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等处设置防烟设施,要用防火门、防火卷帘、挡烟捶壁划分防烟分区,将烟气控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阻止烟气向水平和垂直方向蔓延,为火灾后人们逃生赢得宝贵的时间。

二是要设置排烟设施,减少烟气危害。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技术规范规定的地点,要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确保火灾后将火灾烟气及时排除。

此外,灭火救援过程中,在保证火势不迅速蔓延的条件下,可打开门窗进行自然通风排烟,为人员安全疏散和灭火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尤其是当烟雾和高温直接威胁灭火人员和
被困人员安全时,应当采取破拆排烟和利用喷雾水流、移动排烟设施排烟,以确保人员疏散工作的顺利进行。

3、逃生时避免火灾烟气侵害。

烟气的比重比空气轻,起火后烟雾向上蔓延迅速,地面烟雾浓度相对较低,毒气相对较少。

因此,人们从火场逃生时应紧贴地面匍匐前行。

当火灾后人们被困在室内时,逃生时应先用手摸摸房门,如果房门发烫,说明外面火势较大,穿过大火和烟雾逃生困难,此时,应关好房门,用棉絮、床单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防止烟雾进入,另想办法逃生。

如若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可采用毛巾防烟法。

将毛巾折叠起来捂住口鼻就会起到很好的防烟作用,使用毛巾捂住口鼻时,一定使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增大,确实将
口鼻捂严,在穿过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阻力增大,也决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一旦拿开就可能立即导致中毒。

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也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火灾现场开展灭火救人,防止烟气袭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