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火灾中的烟气危害及防火设计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火灾中的烟气中与预防

火灾中的烟气中与预防

火灾中的烟气中与预防火灾是一种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的灾害。

与火灾紧密相连的是烟气,它不仅具有高温和毒性,更是火灾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对于火灾中的烟气的认识和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火灾中的烟气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火灾中烟气的危害烟气是火灾中产生的主要有害物质,它包含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首先是一氧化碳(CO),它具有无色、无味、无刺激性,但能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阻碍血液携氧能力,导致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其次是硫化氢(H2S)和氮氧化物(NOx),它们会刺激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此外,烟气中还有大量的烟尘和颗粒物,会对呼吸系统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二、火灾中烟气的预防措施1. 室内火灾烟雾警报器的安装和维护烟雾警报器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防范火灾烟气的装置之一。

在室内各个关键位置安装烟雾警报器,如厨房、卧室、客厅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烟雾警报器的电池或供电,确保其正常运行。

2. 保持通风良好火灾发生后,及时开启门窗,保持通风良好,可以加快烟气的排放和稀释,降低烟气对人体的危害。

3. 避免使用易燃物品在家庭和办公场所中,避免使用易燃物品,尽量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粗心大意的使用火源等操作不仅容易引发火灾,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增加逃生的困难。

4. 建筑消防设施的设置建筑物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等。

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灭火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烟气的产生和危害。

5. 定期进行火灾演练通过定期进行火灾演练,提高人们的火灾防范意识和逃生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烟气中毒的概率。

同时,演练过程中也可以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结语火灾中的烟气是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威胁的因素之一。

只有深刻认识到烟气的危害性,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安装烟雾警报器、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使用易燃物品、设置建筑消防设施和定期进行火灾演练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发生和烟气带来的伤害。

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措施火灾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灾害,它不仅能造成财产损失,更能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火灾中,烟雾是最具威胁性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火灾烟雾的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

第一部分:火灾烟雾的危害火灾烟雾是由燃烧产生的烟气、气体和悬浮颗粒物组成的混合物。

它具有以下危害:1. 毒性: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气等。

这些有毒气体会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导致窒息、失去意识甚至死亡。

2. 窒息:烟雾中的热气会烫伤呼吸道黏膜,引起肿胀和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

此外,烟雾中的烟尘和灰尘会刺激呼吸道,增加呼吸阻力,也会导致窒息。

3. 视觉障碍:烟雾会迅速弥散于空气中,使得室内能见度急剧下降,人们很难看清周围环境,导致迷失方向,增加逃生的困难。

4. 燃烧传播:烟雾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气体和微小颗粒物,这些物质能够在空气中迅速扩散并点燃,使火灾的范围扩大,加剧了火势的猛烈程度。

第二部分:火灾烟雾的防护措施为了有效应对火灾烟雾的威胁,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安装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是一种能够及时感应和报警的装置,一旦检测到烟雾,它会发出警报声以提醒人们及时逃离火灾现场,并及早报警。

2. 组织火灾演习:定期组织火灾演习能够帮助人们熟悉逃生路线和应急措施,提高应对火灾烟雾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3. 安全出口标识:在建筑物内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标识,指示人们逃离火灾现场的最短路线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4. 配备灭火器和灭火器材:在各个楼层、房间和公共场所配备灭火器和灭火器材,提高灭火的能力和效率,减小火灾的蔓延风险。

5. 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对于电气设备、天然气管道和厨房等易发生火灾的场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预防潜在的火灾隐患。

6. 使用防火材料:使用防火材料进行装修和建筑,能够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降低火灾蔓延的速度。

7. 增强防火意识: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火灾烟雾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教育人们如何正确使用火源、处理火灾以及采取逃生措施。

火灾中烟气的危害及防烟气措施

火灾中烟气的危害及防烟气措施

火灾中烟气的危害及防烟气措施火烧造成的伤亡是显性危害,人们容易在火场直接感知。

而中毒、窒息、高温与浓烟的危害不容易被人注意。

可以让遇险被困人员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出现体力减弱、意识混乱、丧失视力的等情况,甚至直接死亡,更加危险。

无数火灾事故的实事表明,火灾最大的令人致命的原因是浓烟。

所以,人们常说,火灾死的人不是烧死的,是烟熏死的。

相比于燃烧时的火焰灼烧,火灾中的烟和其他有毒气体产物的危害要严重的多。

1、防烟气的措施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巨大,预防火灾烟气的产生和防范烟气对人们的危害十分重要,所以,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做好火灾烟气的防控工作。

(1)减少火灾烟气的产生由于烟气是火灾燃烧产物,因此,要尽量控制建筑物内的可燃物数量。

①建筑构件要采用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

室内装修材料应该选用A级或Bl级材料,尤其是卡拉OK歌厅、舞厅、电影放映厅、饭店、宾馆、商场、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不能使用海绵、塑料、纤维等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室内装修,应选择用A级材料。

②办公场所、居民住宅的室内装修也要尽量减少木材的使用量,窗帘、家具应满足防火要求。

但是,阻燃材料的负面作用,也需要关注。

由于阻燃材料不易燃烧或难燃,在这个不易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和有毒气体,此外,很多经过阻燃处理的材料,过火燃烧时,都会发生乌黑的烟尘,这些烟尘沉降后,会在物品表面形成一层浓黑的黑色烟苔,极难清除干净,而且阻燃剂中的氟、氯、澳等卤族元素还有很强的毒性和腐蚀性。

所以应选择合适的防燃材料。

(2)采取有效的防、排烟措施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有效的烟气控制可以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环境;控制和减少烟气从火灾区域向周围相邻空间的蔓延;为火灾扑救人员提供安全保证;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帮助火灾后及时排除烟气。

(3)逃生时避免火灾烟气侵害①由于烟气的相对密度比空气轻,起火后烟气向上蔓延迅速,地面烟雾浓度相对较低,毒气相对较少。

所以,人们从火场逃生时应紧贴地面匍匐前行。

火灾中的烟雾与有气体防护

火灾中的烟雾与有气体防护

火灾中的烟雾与有气体防护火灾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的事件,其中产生的烟雾是火灾中最常见的威胁之一。

烟雾包含有害物质,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来防护和减少火灾中的烟雾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火灾中的烟雾以及有气体防护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一、火灾中的烟雾的构成与危害火灾中的烟雾是由燃烧产生的气体和颗粒物组成的。

燃烧过程中,可燃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燃烧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颗粒物。

这些气体和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 气体:火灾中产生的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等。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一氧化碳中毒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二氧化碳能够取代氧气,导致人体缺氧。

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害。

2. 颗粒物:火灾中的颗粒物主要包括烟尘、煤尘、细颗粒物等。

这些颗粒物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沉积在呼吸道和肺部,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癌等。

二、有气体防护的方法由于火灾中的烟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有气体防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有气体防护方法:1. 避免火灾:预防火灾是最重要的防护措施之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时刻注意火源的安全使用,避免引发火灾。

定期检查火源设备和线路,确保其正常运行。

加强火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火灾安全意识。

2. 防护设备:在火灾发生时,使用各种防护设备可以减少烟雾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呼吸器能够过滤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提供清洁的空气供人体呼吸。

防毒面具能够有效隔离烟雾和有害气体,保护呼吸系统免受伤害。

此外,防护服、防护眼镜等也可以提供额外的防护。

3. 安全撤离:当火灾发生时,及时进行安全撤离是保护自身的关键。

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离开火场,避免吸入大量有害烟雾和气体。

按照预先制定的撤离路线和逃生计划,寻找最短、最安全的撤离路径,尽快到达安全地点。

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及防控措施

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及防控措施

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及防控措施一、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火灾烟气是火灾中最危险的因素之一,它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毒气体在人体呼吸道中吸收后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伤害。

1. 碳一氧化物火灾中的主要有毒物质为碳一氧化物,因为火灾中产生的大量烟气包括了一氧化碳,因此人们很容易吸入一氧化碳,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吸入一氧化碳后,它会将人体中的氧气占据,从而导致氧气供应减少,引起缺氧现象。

轻微的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头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意识混乱、昏迷和死亡。

2. 硫化氢硫化氢是火灾烟气中的另一个有毒气体。

硫化氢的分子很小,可以轻易地进入人体。

硫化氢可以引起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等部位的损害。

吸入硫化氢后,会产生咳嗽、喉咙痛和呼吸急促等症状。

重度中毒会导致呼吸麻痹、心跳减慢和死亡。

3. 氰化物氰化物是一种极致有毒的化学物质,其毒性强于一氧化碳。

火灾中产生的烟气会包括大量的氰化物,因此人们很容易吸入氰化物并受到伤害。

吸入氰化物后,会引起头晕、虚弱和呼吸急促等症状。

重度中毒会导致晕厥、心跳骤停和死亡。

二、防控措施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因此在火灾中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1. 预防火灾预防火灾是防范火灾烟气危害的最有效方法。

要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安全用火。

禁止在危险区域使用明火或大功率电器,避免火源。

•安装火灾报警器。

在室内安装火灾报警器,可以在火灾爆发时及时发出警报,提示人们尽快逃生。

•定期检查电线和电器。

定期检查电线和电器的使用情况,避免发生漏电或短路等问题。

•妥善存放易燃物。

在存放易燃物时,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火灾发生。

2. 疏散和逃生在火灾发生时,应及时采取疏散和逃生措施。

在逃生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充分了解逃生路线。

在进入新环境时,应该了解楼宇的逃生路线和紧急出口。

•保持镇定。

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和镇定,尽快撤离灾区。

2024年高层建筑火灾中烟雾的危害及控制

2024年高层建筑火灾中烟雾的危害及控制

____年高层建筑火灾中烟雾的危害及控制引言:高层建筑火灾中烟雾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

烟雾会迅速扩散并遮蔽人们的视线,增加逃生的难度,并且烟雾中的有毒气体还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有效控制烟雾的危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烟雾的危害以及一些常用的烟雾控制方法。

一、高层建筑火灾中烟雾的危害1.遮挡视线:烟雾会迅速扩散并遮挡人们的视线,使人们无法看清周围的环境。

这将增加人们逃生时的困难,导致人员堵塞在烟雾区域,进一步导致伤亡。

2.中毒风险:高层建筑火灾中,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这些有毒气体会随着烟雾的扩散而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导致窒息和死亡。

3.引发火势蔓延:高层建筑火灾中,烟雾还可以使火势蔓延更快。

由于烟雾是由固体颗粒和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的固体颗粒在火源周围聚集,形成可燃物质的聚集体。

一旦有外部氧气进入,这些可燃物质会迅速燃烧,加剧火势的蔓延。

二、高层建筑火灾中烟雾的控制方法1. 预防烟雾扩散: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可以设置烟雾控制系统,包括烟雾隔离门、烟雾防火墙等。

当火灾发生时,烟雾控制系统可以尽早将火源隔离,并控制烟雾的扩散,减少烟雾对人员逃生的影响。

2. 烟雾探测与报警系统:高层建筑应该安装火灾自动探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并通知人员撤离。

这样可以尽早将火源隔离,并采取措施控制烟雾的扩散。

3. 提高建筑材料的阻燃性能:高层建筑应该选择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建筑材料,减少火灾发生后烟雾和有毒气体的产生。

同时,高层建筑应该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建筑材料的阻燃性能不受损。

4. 定期演练和培训:高层建筑的管理者应该定期组织火灾演练和培训,让人员掌握逃生的技能和知识。

这样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可以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增加逃生的成功率。

5.设置逃生通道:高层建筑应该设置独立的逃生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逃离。

火灾的烟雾了解烟雾的危害与应对方法

火灾的烟雾了解烟雾的危害与应对方法

火灾的烟雾了解烟雾的危害与应对方法火灾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自然灾害,其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来自于火焰本身,还有火灾产生的烟雾。

烟雾是在火灾中产生的燃烧物质释放的细小颗粒和气态物质,它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了解烟雾的危害性以及应对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烟雾的危害火灾烟雾产生的颗粒物和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1. 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危害烟雾中的细小颗粒物质易被吸入呼吸道,对于呼吸系统的粘膜和肺组织造成直接损害。

烟雾中的颗粒物质沉积在呼吸道上会阻塞气流,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2. 有毒气体对健康的危害火灾中产生的烟雾还含有多种有毒气体,例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易被人体吸入,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形成一种与氧结合能力远低于正常血红蛋白的物质,导致组织器官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健康。

氮氧化物会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发呼吸困难、头痛、失眠等症状。

3. 高温和窒息的危害火灾的烟雾中温度极高,烟雾的热量容易引发烫伤、灼伤等伤害。

同时,烟雾中的有毒气体,如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会取代氧气结合在血红蛋白上,使得血红蛋白处于饱和状态,无法携带氧气,从而引发窒息。

二、应对烟雾的方法针对火灾烟雾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1. 火灾逃生和自救在火灾发生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

根据火势判断火源位置,尽快离开火灾现场,保持冷静。

在逃生过程中,尽量选择低位通道,呼吸尽量靠近地面,避免吸入过多的烟雾。

如果逃生通道被堵塞,应该尽量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毒气体的量。

2.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在进行灭火救援工作时需要正确使用防护设备,例如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过滤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保护呼吸道免受烟雾的损害。

3.加强火灾预防措施预防火灾是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可以做好平时的火灾预防措施,例如安装烟雾报警器、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器设备、合理使用明火等,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火灾烟气控制技术

火灾烟气控制技术

火灾烟气控制技术烟气是火灾中最为危险的因素之一,在火灾发生时,大量的有毒燃烧产物和烟雾会迅速弥漫,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控制火灾烟气的生成和传播,火灾烟气控制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分析火灾烟气的危害以及常见的火灾烟气控制技术,并探讨其应用。

一、火灾烟气的危害火灾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极具威胁。

首先,烟雾会造成人体窒息,导致死亡;其次,烟雾中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等会影响呼吸系统,引起中毒;另外,烟雾中的颗粒物会进入肺部,损害呼吸道和肺组织,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因此,火灾烟气控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1. 火灾烟雾探测技术火灾烟雾探测技术是火灾烟气控制的第一步。

它通过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烟雾探测器,实时监测烟雾的产生,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即发出警报。

目前,常见的火灾烟雾探测技术有光电式烟雾探测器、离子式烟雾探测器和热电式烟雾探测器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火灾的预警能力,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火势蔓延。

2. 烟气控制系统烟气控制系统是在火灾发生时对烟气进行控制和排除的技术体系。

它包括排烟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烟气导流系统等。

排烟系统主要通过设置排烟风机和排烟口,将烟气排至室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压力控制系统则通过调节室内外压力差的大小,减少烟气进入低压区域的可能性。

烟气导流系统通过设置导流板、风幕等装置,引导烟气按照一定路径流动,减少烟气对人员逃生的阻碍。

3. 高效过滤技术高效过滤技术主要用于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常见的过滤技术有布袋过滤器、静电除尘器和活性炭吸附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空气,保护人员免受烟气的侵害。

同时,这些过滤技术还可用于工业场所和公共场所的空气净化,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三、火灾烟气控制技术的应用火灾烟气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和场所,如住宅、商场、办公楼、酒店等。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装修过程中,可以合理设置烟雾探测器和烟气控制系统,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烟气传播,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火灾中的烟气危害及防火设计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内各种室内用品及家具使用合成材料的数量和品种越来越多,不仅热量释放速率变化快,其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也变得更为复杂,火灾烟气已成为对人的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

据统计,因火灾而死亡的人员中大部分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

本文较系统地说明并总结了烟气危害性,并对建筑防排烟设计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烟气危害;防火设计;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对防排烟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向大规模、多功能发展,由于空间所限,向地下要空间,许多建筑建立在地下,这些场所使用的装饰材料大多都是可燃的,而且还有大量的家用电器及家具,这些易燃设施在火灾发生时,一旦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有毒的气体被逃生的人群呼吸后,会导致窒息,从而失去逃生的机会,也为救援的人们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据统计,由于这些易燃的气体导致中毒窒息死亡的人数占在火灾中死亡总人数的40%-50%,那些被烧死的人也大多数首先是被有毒气体熏窒息后才被烧死的。

因此了解和掌握火灾时烟气在建筑中的流动规律,控制烟气扩散是建筑火灾救援的首要工作。

1火灾中的烟气危害
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由热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态、液
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这就是烟气,它是由极小的炭黑粒子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的灰分及可燃物的其他燃烧分解产物所组成。

烟气的流动速度与烟气的温度和流动方向紧密相关。

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在火灾初期阶段一般为0.3m/s,在猛烈阶段为0.5m/s~3m/s;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通常为
3m/s~4m/s。

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烟气的毒害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当烟气中的含氧量低于正常所需的数值时,人的活动能力减弱、智力混乱,甚至晕倒窒息;当烟气中含有各种有毒气体的含量超过人正常生理所允许的最高浓度时,就会造成中毒死亡。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不完全燃烧产物,当空气中的含量为0.1%时,人在1h 后会感到头痛、作呕、不舒服;当含量达到0.5%时,20min~30min 内人员会死亡;含量为1%时,人员吸气数次后失去知觉,1min~2min 内会即刻死亡。

氰化氢:羊毛丝织品及含氮的塑料制品燃烧时会产生这种气体。

不同浓度的氰化氢对人体的影响为:当氰化氢浓度为110fpm时,时间长于lh即死亡;当浓度为181×10-6时,10min 人即可死亡;当浓度为280×10-6时,人会立即死亡。

1.2烟气的减光性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的施救
烟气中的粒子完全遮蔽了可见光,烟气弥漫时,可见光被烟粒子遮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大大降低了能见度。

烟气也严重地刺激人的的眼睛,导致人不能睁开眼睛,看不见逃生的路,也严重影响着人员在火灾时的行进速度。

1.3烟气的恐怖性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慌
尤其是发生轰燃时,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烈火熊熊、浓烟滚滚,使人产生极大恐惧,会造成疏散时的混乱。

缺氧,空气中正常含氧量为21%,而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会消耗掉大量的氧气,氧含量缺少时,就会导致人员窒息。

当氧气含量为12%~15%时,人的呼吸就会急促,头痛,眩晕,浑身疲劳无力,动作迟钝;当氧气含量为10%~12%时,人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无法行动乃至瘫痪;当氧气含量为6%~8%时,人便会昏倒并失去知觉;当氧气含量低于6%时,6min~8min的时间内,人就会死亡;当氧气含量为2%~3%时,人在45s内会立即死亡。

2防排烟设计对策
控制烟气有“防烟”和“排烟”两种方式。

“防烟”是采用被动的措施防止烟气进人;“排烟”则是主动地去改变烟气的流向,使其排出室外。

这两种设计措施互相补充。

目前设计中采取的防排烟措施如下。

2.1减少烟气的产生
从源头上减少烟气产生,在建筑设计中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在火灾发生的一开始就自动启动报警,同时自动扑灭火源,从而在源头控制烟气的产生与发展。

在装修的同时,对建筑材料和家具进行阻燃处理,减少烟气的产生。

烟气是可燃(3,级)材料燃烧的产物。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其承重构件应采用不燃材料,非承重构件也应采用不燃材料,仅条件非常困难时
可采用少量可燃材料。

在室内装修时,须尽量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特别是顶棚应采用不燃装修材料。

顶棚材料燃烧性能应高于墙面,墙面应高于地面;一般规定楼梯间的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门厅和走道的顶棚应采用a级材料,其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应采用不低于b1级材料。

对可燃材料(如木质材料、纺织物)应作阻燃处理;使用的电气线路应选用低卤类绝缘层线缆;对有机物(如塑料)材料应进行抑烟剂技术处理,以减少烟气生成量和毒性。

这样,在发生火灾时就不会因为烟气大而导致逃生人员窒息或者能见度低而
无法行进,也为逃生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

2.2利用强制排烟方式来排烟
建筑的强制排烟设施有固定的排烟机、排烟井、电扇、室内的鼓风机等都可用来强制性排烟。

建筑的排烟设施设计,根据条件,有的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有的采用机械排烟方式。

还有的两者结合使用,互为补充。

我们要根据影响排烟效果的各种因素,来选择排烟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应能够迅速启动送风设备,快速及时地排除火灾发生地周围防烟分区的烟雾;对楼梯间应能保持正压送风;应能够顺利地降下防烟卷帘、活动挡烟垂壁,关闭各层竖井门和防火门,防止烟气扩散,引导烟气向对灭火有利的方向流动;设有水幕设备的要及时启动喷淋设备,在水平和竖直方向有效地阻止烟气的运动和扩散。

除固定排烟设施以外,还可利用移动的设备排烟,但使用移动的设备排烟时,一定要防止排烟口的热气流引燃邻近的建筑和可燃物,造成二次灾害事故。

因此,要考虑着火
房间周围的情况,烟火有无蔓延的可能,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安全地段,必要时配备一定灭火力量,防止火灾蔓延扩
大。

使用移动的排烟设备时还应注意单通道地下建筑的全面通风排烟,送风机出口的送风管应伸入到远离地下建筑出入口的尽头下部,排烟机的吸入口则应设置在地下建筑出入口内侧上部。

这样布置,可形成良好的对流,新鲜空气从里到外驱赶烟气,有利于排烟。

多通道地下排烟,一般从一个出入口送风,另一个出入口排烟。

送风口应尽量远离排烟口。

其余出入口仍可作为自然排烟口。

大型复杂的地下建筑,要考虑设专门的疏散通路,将疏散通路设为独立的防排烟分区,采用正压送风防烟方式,确保疏散通路安全无烟。

2.3自然排烟
可通过自然空气的流动来把烟气带走,即自然排烟。

当建筑着火时,可利用排烟竖井等竖向排烟通道排烟,当必要的时候,可将建筑顶层烟气运动的重点凿破,利用空气的对流把烟气排走。

但是要注意高温的烟气会不会将临近的建筑引燃。

2.4自动喷淋系统排烟
自动喷淋系统排烟是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排烟措施。

这种在火灾时自动启动水阀扑灭火源的发生既可以及时灭火,又可以将烟气净化,对人体无害。

设计时,通常选择在进风口的一面设置喷雾水枪,出风口的一面为排烟口,在排烟口附近要设置一定水枪保护,才能实施排烟。

动喷淋系统排烟的技术相当的高,一般在走廊内排烟时,喷雾水流应将走廊的截面积全部遮住,阻止烟气的倒流,排烟时应
逐步推进;在房间内排烟时,应以房间的入口处作喷雾前端,要求在能全部覆盖入口的位置上固定水枪。

进入室内要注意形成负压,以防烟火倒流。

如在面积较大的空间排烟时,应充分利用防火分隔物,依托防火分隔缩小进风口截面积,然后喷射水流。

对于排烟一侧,需将开口部位全部开放。

3结束语
总之,当建筑发生火灾时,应迅速采取有效的防、排烟措施,对火灾区域实行排烟控制,使火灾产生的烟气和热量能迅速排除,以利人员的疏散和消防扑救。

对非火灾部位及疏散走道等应迅速采取机械加压送风,使该部位空气压力值为相对正压,以阻止烟气的侵入,控制火势蔓延,以增大人员安全疏散时的可靠性以及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艳军.建筑火灾烟气危害及其控制措施[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
[2]刘艳军.基于bp神经元网络的建筑火灾烟气危害评价分级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