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检测,4种方法最准确【新知识】

合集下载

婴幼儿过敏预防知识手册

婴幼儿过敏预防知识手册

什么是过敏?哪些食物最易
婴幼儿过敏已成为21世纪最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当人体免疫系统对来自空气、食物、水源或接触物中天然无害物质出现过度反应时,就可视作过敏。

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坚果类
牛奶、鸡蛋、大豆和小麦等。

对婴儿来讲,牛奶和鸡蛋是最主要的食物过敏原,年龄越小,过敏的越多;食物过敏还存在着“交叉反应性”,例如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能对羊奶也过敏,并且其中40%的宝宝还可能对大豆也过敏。

婴幼儿过敏的症状有哪些?
过敏主要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和呼吸
系统。

菌群尽早建立,这些都有利于预防宝宝过敏。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
按时、合理添加辅食
宝宝出生后6个月,要按时添加辅食,添加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添加不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强化铁米粉,之后逐渐添加蔬菜、水果、肉类、蛋黄、鱼虾、蛋白等食物。

谈抗生素色变,在宝宝应该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病情一有好转就匆匆停药,
父母过敏的食物,最好在婴儿期后再尝试给宝宝添加。

鸡蛋蛋白、坚果、鱼虾等食物是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种类,最好在婴儿1岁后再给宝宝添加。

如果宝宝在出生后6个月内曾经有湿疹等过敏症状,上述容易发生过敏的食物最好在10个月后再尝试给宝宝添加。

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如果宝宝发生明确的食物过敏,最好在满1岁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再尝试添加这类食物。

过敏源知识

过敏源知识

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一、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1、致敏原:又称为过敏原、变态反应原、变应原,指能够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蛋白质)。

2、食物过敏是人们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

3、食品致敏原是普通食品中正常存在的天然或人工添加物质,被过敏体质人群消耗后能够诱发过敏反应。

4、各个国家食品标识应标明的致敏原成分51)正确的食品标签: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正确、清楚地标识出致敏原成分,是防止他们发生食物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最有效的措施。

2)国外多国已发布多项法规对致敏原标识作出规定。

3)我国已实施的标准:GB/T23779-2009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即将实施的《预包装食品中致敏原成分的标签要求》。

1)婴幼儿患者:在5 -6岁时大约80%对牛乳、鸡蛋、花生、小麦、大豆产生过敏反应,大约20%对鱼、甲壳类动物的过敏会消除、其余的往往是终生过敏。

2)成年人:食物过敏的发病率成快速上升的趋势。

3)食品过敏的临床表现:麻疹、疱疹样皮炎、口腔过敏综合征、肠病综合征、哮喘及过敏性鼻炎、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4)食物过敏至今无特效疗法。

5)致敏原引发过敏反应的最低量无定论。

6)极微量致敏原即可造成造成严重后果。

7)目前预防是防止食物过敏唯一的途径—严防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致敏原。

三、我国出口食品因致敏原被预警召回情况(摘选)四、致敏原管理1、食品致敏原管理包括:生产商、监管机构、检测机构、消费者。

2、“可能存在”及预防措施:1)需考虑对无法控制的、偶然发生的、潜在的危害所采取的最后补救措施;2)如果上述情况存在,则可以使用“可能存在”这样的描述;3、已确定三项致敏原管理原则:1)控制及培训:生产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致敏原成分;2)原料标识成分:必须准确地反映出食品听致敏成分;3)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需在包装上向过敏体质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

4、致敏原控制:1)有意添加及潜在交叉污染的控制:导致交叉污染的原因a收购原料前后的交叉接触;b错误的配方;c交叉接触;d存储条件差;e共享生产设备;f原料粉尘的污染;g与反工材料一起进行加工;h人为过失。

生物共振与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对比分析

生物共振与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对比分析

生物共振与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对比分析目的探讨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仪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检测仪及UniCAP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对53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

结果533例患者中,生物共振法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71%,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43%。

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组比较:除豚草和鱼类外,余5类/组过敏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生物共振检测与血清sIgE检测的符合率在47%~83%之间,其中尘螨、花生的符合率较低分别为52%和47%,其他过敏原的符合率均在69%以上。

结论生物共振与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具有一定的符合性,蒿草、豚草、尘螨是本地区常见的过敏原。

标签:生物共振;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变态反应临床工作中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是确定患者为何种过敏原致敏。

过敏原检测是变态反应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快速,准确,价廉的检测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追求,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仪因势应运而生。

我们对533例以生物共振检测仪检测过敏原的变应性疾病患者进行相关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旨在探求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的变应学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2年10月,就诊我院53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男219例,女314例,年龄3~79岁,平均33岁,年龄≥20岁占77%,病程1d~50年,平均3.7年。

1.2 方法1.2.1 生物共振检测采用德国产BICOM2000生物共振检测仪,通过红外感应扫描测试系统,依据检测程序先在患者手指的特定能量传导位点(信息点)进行基础阈值测试,根据能量数值变化,超过基础阈值即可确定变应原及反应强度。

检测结果判定:以所测过敏原电阻值发生改变并接近50,即可确认该物质为阳性检出;反之,电阻值无变化,则为阴性检出。

人人都该了解的30个体检小常识

人人都该了解的30个体检小常识

人人都该了解的30个体检小常识人人都该了解的30个体检小常识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重视健康体检的人越来越多,与之相对应的各类体检机构亦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体检的疑问也很多:有些人想体检,但不知道该去哪里体检;有些人认为体检基本查不出什么病,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有些人认为体检项目越全越好,价格越贵越好;有些人虽然做了体检,但根本不知道那些体检项目都代表着什么含义;还有些人体检后,发现某项指标不好,惊慌失措……亲爱的读者,你有健康体检的习惯吗?你知道健康体检的意义吗?你想知道什么样的体检机构最值得信任吗?你想知道哪些检查项目最适合你吗?你想知道哪些检查不该遗漏吗?你想了解各种检查项目的含义吗?你知道体检前后都该做些什么吗?本期的“健康锦囊”就与大家探讨“健康体检”这个话题。

下列30个健康体检小常识,融合了国内众多医学专家的权威观点,全方位讲解健康体检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认识,让健康体检真正实现“物超所值”。

1.去技术力量雄厚的医疗机构体检目前,国内的体检机构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各级各类医院办的体检中心、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建立的专门体检机构,以及由上述机构派生的流动体检队。

不同的体检机构有其不同的特点。

医院体检中心人员相对稳定,设备仪器、人员资质、检验技术、医疗管理条件较好,但体检环境、人文服务等方面相对较弱。

专门体检机构医务人员流动性较大,但体检环境更人文,服务更温馨。

大家在选择体检机构时,应当选择管理较规范、信息化程度较高、医疗技术力量较雄厚的体检机构。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目前很多医疗机构的检验结果尚无法互认,为避免重复检查,最好去能做好后续服务的机构体检。

2.人人都需要体检体检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事情,青壮年乃至少年同样需要定期体检。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得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了病以后不知道、不治疗,小病熬成大病,乃至不治之症。

有些人认为自己平时无不适感觉,身体一定很健康,没必要体检。

过敏课件ppt

过敏课件ppt

儿童过敏
症状特点
儿童过敏症状通常包括皮肤瘙痒、荨 麻疹、呼吸急促、咳嗽和鼻塞等。由 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过敏 反应可能比成人更为严重。
常见过敏原
预防与治疗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和烘干床上 用品;避免让孩子接触已知过敏原;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或使用抗 过敏药物。
常见的儿童过敏原有尘螨、花粉、动 物皮毛等,此外,某些食物如牛奶、 鸡蛋、花生等也可能是过敏原。
过敏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过敏基本知识 • 过敏的病因和预防 • 过敏的治疗和管理 • 特殊人群的过敏问题 • 过敏的常见误区 • 未来展望和总结
01
过敏基本知识
什么是过敏
过敏
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过度反应的现象。当人体接触到某些特定的过敏原时,免疫 系统会错误地将其视为威胁,并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管理过敏的生活方式
保持室内清洁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室内尘螨和其他过 敏原的滋生。
适度锻炼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减轻过敏症状。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 高免疫力,降低过敏反应的风险。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的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助于 降低过敏反应的风险。
04
特殊人群的过敏问题
速发型过敏、迟发型过敏等。
02
过敏的病因和预防
过敏的病因
01
02
03
遗传因素
过敏反应具有一定的遗传 倾向,父母一方或双方患 有过敏性疾病,孩子发生 过敏的风险较高。
环境因素
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 螨、动物皮毛等,以及某 些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 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狗狗过敏怎么办?要不要给狗狗做过敏检测?

狗狗过敏怎么办?要不要给狗狗做过敏检测?

犬的过敏检测和免疫疗法Drs. Foster & Smith Educational Staff过敏检测是一种特异性过敏(吸入性皮炎)和轻微接触性过敏的有效诊断方法。

犬特异性过敏的症状有抓挠、舔爪子、啃咬自己和皮肤受刺激后发红。

特异性过敏是指由于吸入花粉、灰尘或者霉菌而引起的过敏症。

不同于跳蚤叮咬引起的过敏,特异性过敏反而是犬的过敏症最常见的病因。

一旦我们能够确定是哪种特定的物质导致了患犬过敏,就可以对该犬实施免疫疗法。

过敏测试的类型基础的过敏测试有两种类型。

最常见的就是血检,即检测血液中由抗原诱导产生的抗体。

血检也有两套标准方法。

一种叫做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RAST),另一种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这两种方法很相似,但是许多从业者觉得ELISA 的检测结果比PAST更准确。

另一个测试类型是皮内试验。

测试时将小剂量的抗原注射到动物的皮肤内,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评估注射区域周围来判断动物是否对注射的物质过敏。

在下文的细节中我们会讨论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RAST试验和ELISA试验为了确定过敏原,无论选择哪种检测方法我们都要先采集疑似特异性过敏犬只的血液样本送入实验室。

采集的血液要先在一个大范围的过敏原中进行反应筛选,这些过敏原就是患犬生活的地区常见的一些花粉、灰尘和霉菌。

也可以进行各种食物性或接触性过敏原的反应,比如棉花或尼龙,但是这些物质的测试准确性就没有那么高。

这种检测一般要花几周的时间才能出结果。

不幸的是,RAST和ELISA这两种方法在设计上都自带缺陷。

最初这两种试验是为人医而设计的,所以检测的是人类的循环抗体,与犬猫的抗体存在差异,结果就是出现了许多假阳性结果。

也就是说,假阳性结果会使我们把实际上并不会让被检动物过敏的物质当做特异性过敏原。

因此兽医皮肤病学家有时选用皮内试验。

食物过敏的知识解析与应对措施

食物过敏的知识解析与应对措施

食物过敏的知识解析与应对措施一、食物过敏的定义和原因食物过敏是指个体对某些特定食物中存在的蛋白质产生过度反应,表现为免疫系统异常反应。

当人体接触到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释放出大量的组胺和其他化学物质,导致不同程度的症状。

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花粉、坚果、鱼类、海鲜、乳制品和家禽等。

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种:IgE介导型和非-IgE介导型。

IgE介导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IgE抗体)来攻击外来蛋白质。

在再次接触到这些过敏原时,IgE抗体将与其结合并释放化学物质,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非-IgE介导型则是由细胞介导反应引起的,如T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异常活动。

二、常见的食物过敏症状1.皮肤反应:包括荨麻疹、瘙痒、红斑和水肿等。

荨麻疹是最常见的食物过敏表现,皮肤会出现丘疹和水肿,常伴有瘙痒感。

2.呼吸系统反应:包括喷嚏、鼻塞、流涕、喉咙发痒和哮喘等。

这些反应通常与过敏原接触后吸入相关。

3.消化系统反应:包括腹胀、腹泻、恶心和呕吐等。

这些反应通常出现在暴露于过敏原后几小时内。

4.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恶心和焦虑等。

三、食物过敏的诊断1.详细了解个体的食物摄入史和临床表现,注意与特定食物摄入之间的关联性。

2.皮肤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将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分别涂抹到皮肤上进行刺激或进行血液检测,来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食物过敏原。

3.口服局部刺激试验:将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溶液滴入舌下,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4.挑战试验:在医生的监护下,逐步增加食物摄入量,观察是否引起过敏症状。

这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

四、应对食物过敏的措施1.避免接触过敏原: once you know what foods you are allergic to, 切忌食用或接触这些食物。

务必仔细阅读标签中的成分表,并询问餐馆和外卖店关于食物配料和制作方式的问题。

2.积累相关信息并保持警惕:了解常见的食物过敏源,并定期更新相关知识,以便辨别含有潜在过敏原的食品。

过敏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过敏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过敏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每题5分)1.我公司员工应该每年参加一次工厂内组织食品过敏原培训。

对(正确答案)错2.只有西方人才有过敏原体质。

对错(正确答案)3.为避免过敏原交叉污染,公司应将不同的过敏原使用该过敏原专用的容器存放。

对(正确答案)错4.同一类别的全脂乳粉和脱脂奶粉可在同一区域进行称量和配制。

对(正确答案)错5.大豆油不属于过敏原。

对错(正确答案)6.所有过敏物均必须标识以提醒消费者。

对(正确答案)7.含过敏原的原料可以放在不含过敏原原料的上方对错(正确答案)8.当原辅料、中间品、成品、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接触材料及任何新产品开发引入的新成分进行致敏物质评估,若采用了新的过敏原因素,应及时加入到过敏原清单并告知相关人员。

对(正确答案)错9.如发现出货的食品中含有过敏原成分或怀疑食品受到过敏原污染,而在产品标示中未明确说明,必须立即实施《产品召回程序》。

对(正确答案)错10.禁止员工从餐厅等地将含有过敏原物质的食品带入生产场所。

对(正确答案)错11.在生产含过敏原的产品之后安排生产不含过敏原的产品前应进行彻底清洁。

对(正确答案)错12.我公司过敏原的原料使用黄色配料袋进行分装配料。

对(正确答案)错13.酵母属于过敏原。

对错(正确答案)二、单选题(每题5分)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过敏原及非过敏原产品的生产之间需要彻底清洁以减少交叉污染,不同的过敏原需要不同的清洗流程B.原料产品运输过程中,优先搬运不含过敏原物料,再搬运含过敏原物料C.含有相同过敏原的原辅料可放在一起,含有不同过敏原的原辅料相对独立存放D.生产过程中可以“杀死”过敏原(正确答案)2.我公司现有原料中不包含的过敏原有()A.鱼类及其制品(正确答案)B.大豆及其制品C.花生及其制品D.含萩制的谷类及其制品3. 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推荐标示内容的致敏物质有()大类A.10B.6D. 124.以下措施中,不属于有效的过敏原管理措施是OA.过敏原原料与非过敏原原料分开存放,并做好提示标识B.在包装标签上列出产品中含有的以及生产线上可能混入的过敏原料C.过敏原的容器单独使用,并分开存放D.只对品管人员进行过敏原培训即可,车间员工无需熟悉过敏原要求(正确答案)5.以下不属于我国规定的标签推荐标识致敏物质是()A.香蕉(正确答案)B.蛋类及其制品C.乳制品D.坚果及其制品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80%的过敏原反应是由八大类过敏原食物引起的B.食品过敏原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正确答案)C.所有的食物过敏原都是蛋白质,但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是过敏原D.食物过敏引起的免疫系统的反应造成人体不舒服甚至致命7.工厂应识别过敏原的污染途径,并对()致敏的物质污染进行风险评估A.原料8.成品C.半成品D.整个生产加工环节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原检测,4种方法最准确
文章导读
过敏是一件时常发生的事情,尤其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更容易发生,为了更准备
的治疗好此病很多患者选择了过敏原检测。

从临床来看,过敏原检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MORA、点刺实验、斑贴实验、血清IgE抗体检测等。

1:MORA 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是采用生物电磁波共振技术,用于过敏原的检
测诊断和脱敏治疗。

主治疾病: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

诊疗特色:无痛无创检测过敏原;在1小时内检测1500
多种过敏原;治疗期间无特殊情况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

2 点刺
实验变应原通过注入真皮后与组织中肥大细胞表面的相应IgE结合,在短
时间内可引起组织胺等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使受试部位皮肤产生风团及红晕反应,借以
判定患者是否对某项物质过敏的方法。

3.斑贴实验
斑贴实验是将测试物直接与皮肤接触,以观察皮肤反映,它常用来检测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斑贴实验属于迟发反应,在试验后24-72小时观察结果,主要用于接触性皮炎、湿疹、化妆品皮炎等疾病的检测。

4. 血清IgE抗体检测是一种用
酶代替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人IgE来测定样本中特异性IgE的方法,此方法只需少许血清,便能做多种过敏原测试,准确性高,对患者安全、方便;主要用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