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圈冲压模具设计
垫圈-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垫圈-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垫圈-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背景1.1 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垫圈冲压模具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1.2 课程设计范围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垫圈的冲压原理、模具设计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设计内容2.1 垫圈冲压原理2.1.1 冲压工艺概述介绍冲压工艺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2.1.2 垫圈冲压工艺讲解垫圈冲压工艺的步骤、工艺参数和设备要求等。
2.2 模具设计原理2.2.1 模具设计概述概述模具设计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等。
2.2.2 垫圈冲压模具设计详细说明垫圈冲压模具的结构、功能和设计要点。
2.3 模具制造工艺2.3.1 模具制造工艺概述介绍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2.3.2 垫圈冲压模具制造工艺详细说明垫圈冲压模具制造的步骤、工艺和注意事项。
三、课程设计实施3.1 教学方法结合理论和实践,采用讲授、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3.2 教材选用推荐教材:《冲压技术与模具设计》3.3 实践任务安排学生参与垫圈冲压模具制造过程的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四、课程设计评价4.1 评价指标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评价其对垫圈冲压模具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程度。
4.2 评价方法采用考试、实验报告、实践操作和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五、附件本文档中涉及以下附件,请参阅:2.垫圈冲压模具设计图纸3.相关案例分析资料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冲压工艺:指将板材或带材通过冲压模具的冲压动作,加工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2.模具设计:指根据工件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和尺寸,以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3.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包括铣削、钳工、研磨、电火花等工艺环节。
方形垫圈冲压复合模具设计

方形垫圈冲压复合模具设计
设计一个方形垫圈冲压复合模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模具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流程和模具加工。
1.模具结构设计:
上模由切割机构、冲头和定位销组成。
切割机构用于切割板材成为合
适的尺寸,冲头用于将板材冲击成为方形形状,定位销用于确保上模位于
恰当的位置。
下模由定位销、导向柱和冲头组成。
定位销用于将下模固定在机床上,导向柱用于保证上模和下模的准确对位,冲头用于将板材冲击成为带有孔
的方形形状。
背模由切割机构、冲头和导向柱组成。
切割机构用于将垫圈从板材中
切割出来,冲头用于将垫圈从板材上弹出,导向柱用于保持背模和上下模
的准确对位。
2.材料选择:
考虑到垫圈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耐用性,一般选择具有良好塑性和
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铜等。
3.工艺流程:
在制造方形垫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适当尺寸的板材切割成相应的
形状,然后使用上模和下模将板材冲压成为带有孔的方形形状。
最后,使
用背模将垫圈从板材上切割出来。
4.模具加工:
根据设计需求和材料选择,可以采用车削、铣削、线切割、磨削等工艺进行模具的加工。
同时,需要考虑加工精度和模具的寿命,以确保模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方形垫圈冲压复合模具时,还需要考虑到其使用环境和应用要求,例如垫圈的尺寸、材料厚度、产量要求等。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设计出适合生产方形垫圈的冲压复合模具。
垫圈冲压模具设计工作原理

垫圈冲压模具设计工作原理
垫圈冲压模具设计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需求分析:根据客户提供的垫圈冲压零件的图纸和技术要求,对模具的设计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模具的基本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
2. 工艺分析和工序确定:根据垫圈冲压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结合工艺性能,确定模具的冲压工艺和工序,并进一步确定各个工序的工作原理。
3.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工艺要求和工作原理,设计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导柱、导套、滑块等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和位置,以确保模具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完成冲压操作。
4. 优化设计:通过模拟和分析,对模具的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模具的工作效率、降低故障率,减少材料浪费等。
5. 编制模具设计图纸:根据设计要求,编制模具的设计图纸,包括零件图纸、装配图纸、工艺图等。
6. 制造和调试:根据模具设计图纸,制造模具的各个零部件,并进行装配和调试,以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7. 试产和调整:对初次制造出来的模具进行试产,根据试产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垫圈冲压零件的质量要求和生产效率。
8. 模具维护: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模具的工作状态,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总结:垫圈冲压模具设计的工作原理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工艺要求和工作原理,通过优化设计和调试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制造出能够高效稳定地完成冲压操作的模具。
垫圈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垫圈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垫圈冲压成型工艺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般为弹簧钢或不锈钢带材,根据产品要求将原材料切割成适当的长度。
2.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出合适的模具。
模具一般分为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导向柱连接,确保模具的准确对位。
3.冲压加工:将切割好的带材放入模具中,利用冲床进行冲压加工。
冲床通过上模和下模的上下运动,使模具对材料进行冲击力的施加,将材料压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4.热处理:对冲压成型的垫圈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回火、淬火等。
5.表面处理:根据产品要求,对冲压成型的垫圈进行表面处理,如镀锌、镀铜等,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6.检验和包装:对冲压成型的垫圈进行检验,检查其尺寸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以便储运和销售。
模具设计是模具制造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是一个模具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的范例:1.零件名称:垫圈冲压成型模具2.零件材质:优质合金工具钢3.工艺要求: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使用寿命长4.工艺步骤:4.1设计模具结构:根据垫圈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模具的上模、下模、导向柱和定位装置等部件。
4.2绘制模具图纸:根据模具结构设计,绘制模具图纸,包括三视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
4.3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优质合金工具钢作为模具材料,根据模具图纸将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尺寸。
4.4粗加工:对材料进行粗加工,包括铣削、车削、钻孔等工艺。
通过粗加工,将材料修整成接近最终形状的毛坯。
4.5精加工:对粗加工后的毛坯进行精加工,包括镗削、磨削、线切割等工艺。
通过精加工,使模具达到精度要求。
4.6热处理:对加工完成的模具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等。
4.7组装调试:将经过热处理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确保模具的准确配合和正常工作。
垫圈冲压模具设计

实验实训(设计)报告项目名称:垫圈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模具141企业指导老师:校指导老师:邓老师学号:201401091 :江峰地点:职业技术学院时间:2016.7成绩评定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三日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设计)进度检查及成绩评定表摘要本次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简单的防滑垫圈及其复合模设计,此副模具是采用落料—冲孔两道工序相结合的复合模,本人经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以及对设计此副模具所要用到的相关公式、数据作出了一个准确的依据。
本次课程设计一共分为两部分,和其他模具的设计一样,第一部是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接着对工艺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选用复合模加工制件的工艺方案。
然后画工序图、排样图以及对材料利用率的计算,计算冲压力,选择冲压机。
然后填写冲压工艺规程卡。
第二部分是冲压模具的设计,选择冲模类型以及结构形式,定位方式,卸料方式,模具设计计算(主要计算各类主要零件的外形尺寸),最后确定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前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它在铸造、锻造、冲压橡胶等生产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采用模具进行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并可保证一定的加工质量要求。
所以,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仪表、玩具等的零部件很多采用模具来加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对产品质量外观不断提出新要求,对模具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模具的设计、制造工业部门肩负着为相关企业和部门提供产品的重任。
如果模具设计及制造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低劣,制造周期长,必将影响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产品失去竞争能力,阻碍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金属板料冲压是模具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加工形式之一,随着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对生产的安全性,操作的方便性等要求也日益提高。
模具作为冲压生产的基本要素,其设计制造技术受到普遍重视。
垫圈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垫圈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垫圈是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器、汽车等领域的一种紧固件。
它通常由金属或橡胶材料制成,具有防水、防尘、减震、缓冲等作用。
垫圈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是制造垫圈的重要环节,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垫圈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首先是垫圈的冲压工艺。
在进行切割时,需要根据垫圈的尺寸和形状来决定切割的方式。
常用的切割方式有剪切、剪板和冲击等。
剪切是将板材剪断成所需形状的方法,剪板是指将板材在一个刀模上进行剪切,冲击则是通过模具上的冲头将材料冲出所需形状。
送料是将板材送入冲床模具的过程。
优化的送料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常见的送料方式有机械送料和气动送料等。
成形是将材料按照模具的形状进行加工的过程。
这一步骤需要根据垫圈的尺寸和形状来确定合适的冲床模具。
冲压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冲头的压力和冲程,以确保垫圈的成型质量。
取出是将已经成型的垫圈从模具中取出的过程。
垫圈的取出方式可以采用手工取出或自动取出。
手工取出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生产,自动取出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接下来是垫圈的模具设计。
模具是进行垫圈冲压加工的工具。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垫圈的模具设计主要包括模具结构设计和模具零件设计。
模具结构设计是模具整体结构形式的设计。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特性、冲压工艺的要求、模具的可靠性和易于维护的方便性等因素。
模具结构设计通常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导向柱、导向套、顶针和顶板等模具零件的安排和组合。
模具零件设计是模具的具体零件形状和尺寸的设计。
模具零件设计包括模具的内外形状设计、冲头和冲座的设计、导向柱和导向套的设计等。
在模具零件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要求,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在垫圈的模具设计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要求。
例如,在对垫圈进行冲剪时,需要考虑到切割刃的尺寸和角度,以确保切割的准确性和平整度;在对垫圈进行成形时,需要注意冲头和冲座的尺寸和形状,以确保垫圈的形状和尺寸的一致性。
垫圈冲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一章制件工艺性分析及计算1.1课程设计题目垫圈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零件图如图1:零件名称:垫圈技术要求:1材料:08F2厚度:1mm3生产批量:大批图1 零件图1.2冲压件工艺分析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08F是超低碳素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比较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零件外形: 100-0.36mm 4300.62-mm 零件内形: 100.360+ mm 250.520+mm孔中心距:600.740.74+-mm 结论:适合冲裁1.3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②落料一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③中孔一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方案②只需要一套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易于保证,且生产效率也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③也只需要一套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较复合模的低。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通过以上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对该件冲压生产以采用方案②为佳。
1.4排样设计查《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表2-10,确定搭边值 两工件间的搭边:a=1.5mm工件边缘搭边:a 1=1.8mm 步距为:63m条料宽度B=(L+2a)0∆-=46.60∆-mm 取480∆-mm确定后排样图如图2所示:图2 排样图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冲裁单件材料的利用率按式计算,即100%AS Bη=⨯∙=2600÷(63×46.6)×100%=88.56% 式中 S —在送料方向,排样图中相邻两个制件对应点的距离(mm )B — 条料宽度A —一个进距之间的实用面积1.5压力中心模具压力中心是指冲压时各个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圈冲压模具设计(全套图纸)

目录一、设计任务 (2)二、零件工艺性分析 (2)三、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3)四、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3)五、零件工艺计算 (3)六、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 (8)七、模具其他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9)八、模具装配图及明细表 (11)九、设计总结 (13)九、设计总结 (13)参考文献 (14)摘要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它在铸造、锻造、冲压橡胶等生产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采用模具进行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并可保证一定的加工质量要求。
金属板料冲压是模具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加工形式之一,随着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对生产的安全性,操作的方便性等要求也日益提高。
模具作为冲压生产的基本要素,其设计制造技术受到普遍重视。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垫圈复合模,完成冲孔、落料两道工序。
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冲压工序,它包括落料、冲孔、切口、整修及精密冲裁等。
模具作为冲压生产的基本要素,其设计制造技术受到普遍重视。
因此学习模具课程,进行模具设计也是适应现代化工业要求的。
此次垫圈的冲裁模具采用倒装结构,由打杆顶出制件;排样方式为直排,由弹性挡料销和导料销定位、导料。
模架为中间导柱圆形模架,压入式模柄。
使用creo2.0、Auto CAD2010等软件绘制相关设计图。
关键词:冲孔;落料;倒装;直排;creo2.0;Auto CAD2010全套图纸,加153893706一、设计任务:如图1所示,工件材料为H62-M ,料厚为1.5mm 。
图1二、零件工艺性分析:1.结构与尺寸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零件中部圆孔直径为6.5mm ,满足冲裁最小孔径mm t d 35.19.0min =≥的要求;孔与零件边缘间的最小孔边距为mm9.1625.623.40=-,冲裁件最小孔边距mm t l 95.13.1min =≥,孔边距远大于凸凹模允许的最小壁厚,因此,零件结构满足复合冲裁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实训(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
垫圈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专
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
1
级: 模具 14
企业指导老师:
校内指导老师: 邓老师
学
号: 201401091
姓
名: 江峰间: 2016。7
成绩 评定 二〇 一六 年 七 月 十三 日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设计)
进度检查及成绩评定表
学号 分数
201401091 总分
指导教师 过程评语
评分
签字:
年月 日
评阅教师 报告评语
评分
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 答辩评语
评分
签字:
摘要
年
月
日
本次得课程设计就是一个简单得防滑垫圈及其复合模设计,此副模具就是采用落料—冲 孔两道工序相结合得复合模,本人经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以及对设计此副模具所要用到得相 关公式、数据作出了一个准确得依据、
目录
1、冲裁件工艺分析•••••••••••••••••••••••••••••••••••••••••1 1。1 冲裁件得结构工艺性•••••••••••••••••••••••••••••••••••••1 1。2 尺寸精度与断面粗糙•••••••••••••••••••••••••••••••••••••1 2、冲压工艺方案得确定•••••••••••••••••••••••••••••••••••••2 3、冲压工艺计算•••••••••••••••••••••••••••••••••••••••••••4 3。1 排样图设计,材料利用率计算•••••••••••••••••••••••••••••4 3。2 计算凹凸模尺寸•••••••••••••••••••••••••••••••••••••••••5 4、冲裁力计算及压力中心计算,初选压力机•••••••••••••••••••6 4。1冲裁力计算及初选压力机•••••••••••••••••••••••••••••••••6 4、2 压力中心得计算•••••••••••••••••••••••••••••••••••••••••7 5、模具结构型式得确定•••••••••••••••••••••••••••••••••••••8
日期
2016.7.4 2016。7、5-
7、7 2016。7.8-7。1
3
内容 下达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
编制工艺方案,填写工艺卡 设计冲压模具,绘制装配图
与零件图
执行情况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姓名 成绩汇总
江峰 评分项目 指导教师评分 评阅教师评分 答辩小组评分
专业班级 评分
模具 141 比例(%)
40 30 30
5、1 模具结构型式•••••••••••••••••••••••••••••••••••••••••••8 5。2 定位装置•••••••••••••••••••••••••••••••••••••••••••••••8 5、3 推件装置•••••••••••••••••••••••••••••••••••••••••••••••8 5。4 卸料装置•••••••••••••••••••••••••••••••••••••••••••••••9 5。5 导向装置••••••••••••••••••••••••••••••••••••••••••••••9 6、模具零部件设计••••••••••••••••••••••••••••••••••••••••10 6。1 落料凹模••••••••••••••••••••••••••••••••••••••••••••••10 6.2 冲孔凸模••••••••••••••••••••••••••••••••••••••••••••••10 6。3 凸凹模••••••••••••••••••••••••••••••••••••••••••••••••11 6、4 其她主要零件结构••••••••••••••••••••••••••••••••••••••11 7、零件及压力机校核•••••••••••••••••••••••••••••••••••••••12 7.1 垫板得校核••••••••••••••••••••••••••••••••••••••••••••12 7。2 压力机得校核••••••••••••••••••••••••••••••••••••••••••12 总结••••••••••••••••••••••••••••••••••••••••••••••••••••••13 参考文献••••••••••••••••••••••••••••••••••••••••••••••••••14
前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就是重要得工艺装备之一,它在铸造、锻造、冲压橡胶等生产 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采用模具进行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 并可保证一定得加工质量要求。所以,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仪表、玩具等得零部件 很多采用模具来加工。随着科学技术得发展,产品得更新换代加快,对产品质量外观不断提出 新要求,对模具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模具得设计、制造工业部门肩负着为相关企业与部门 提供产品得重任。如果模具设计及制造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低劣,制造周期长,必将影响产品 得更新换代,使产品失去竞争能力,阻碍生产与经济得发展。因此,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在国 民经济中得地位就是显而易见得、 金属板料冲压就是模具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得加工形式之一,随着市场竞争日趋加 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对生产得安全性,操作得方便性等要求也日益提高。模具作为冲压生 产得基本要素,其设计制造技术受到普遍重视、因此学习模具课程,进行模具设计也就是适应 现代化工业要求得。 这次课程设计得内容就是利用 CAD等系列软件设计材料为 H62—M 得黄铜垫圈冲压模具, 说明书有四部分内容,叙述了整个设计得过程。分析了零件得工艺性,经济性,确定零件得冲 压工艺方案及其模具得结构。然后进行模具零件得设计计算。计算出零件尺寸后,通过CAD 软件做出各个零件得实体,最后完成模具装配。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有得地方考虑不足,希望老师予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