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外交专题剖析29页PPT

合集下载

现代中国的外交上课用.ppt

现代中国的外交上课用.ppt

【线索整合】中日关系
近代:对中国侵略 1)侵略-- 19C甲午《马》、一战期间“二十一条” 史实: 三、四十年代“侵华” 现代:1)初:对立(追随美对华政策) 2)70年代:友好交流,72年邦交正常化 3)90年代以来: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影响中国 特点: 近代:侵略与被侵略 现代:1、1949-70年代: 追随美国孤立中国 2、70年代:邦交正常化 3、当今: 曲折发展 影响因素:历史问题(最大)、台湾、钓鱼岛、东海 具体影响因素:政治-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文化差异、领土、领 海纷争、台湾、历史、教科书等; 经济-两国以互补合作为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两国在能源、 制造等领域竞争趋势加强; 美国-一直影响中日关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提问:
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及含义、成 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意义 3、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标志、 意义 4、七十年代外交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的原因 5、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目标、活动
现 代 中 国 的 对 外 关 系
50年代外交初步成就(基础) 70年代外交重大发展(突破)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 (调整)
【实战演练】
(2013全国大纲卷)
材料二: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 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3)维护国家独立于安全,巩固新生政权; 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 维护和平;落实“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 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 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 外交方针;争取苏联援助,以恢复国民经济, 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实现国家工业化。( 8分)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 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 (4)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国 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 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调整外交战略;苏东 ——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的目的。( 8分) 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 (4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 主流。( 12 分) 断发展的背景。(12分)

中国近代现代史外交专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外交专题

中国近现代外交专题〖主题知识概要〗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主要包括中国中央政府对外交涉过程及相互关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复习中可以抓住五个重点:一、清政府和西方列强关系的变化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盲目排外,虚骄自大。

2.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虽然战败,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但并未放弃抵抗。

林则徐等人开始放弃“夜郎自大”的观念,但统治者大都顽固坚持“天朝上国”那套。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关系有了较大的变化。

(1)通过辛酉政变,那拉氏、奕訢等掌握清政权。

通过战争使他们认识到,西方列强不是心腹之患,于是决定向英法“借师助剿”,标志着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过去视西方科技为“奇技淫巧”,这时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开始了洋务运动。

(3)过去不许外国使节进驻北京,《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处理外交事务,标志着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4.1911年《辛丑条约》签订,慈禧太后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至此,清政府由过去的盲目排外,变为彻底的投降,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孙中山的外交思想。

1.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2.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

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

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

可见,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三、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

辛亥革命后,列强帮助袁世凯夺取革命的果实。

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权后,为了争取各国支持其称帝,不惜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他出卖盐税,承认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参加西姆拉会议等。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失去了控制中国的工具,于是各自寻找自己的代理人,扶植军阀派系;中国的各派军阀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也纷纷选择帝国主义国家作靠山,导致了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课件 PPT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课件 PPT

界和 与地区性国际组
平。 织的外交活动。
二、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 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 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 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 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 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间的纠纷和争 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 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 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也反对别国把它们的社 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国及其他国家。
外交成就
中国在 联合国合法 席位的恢 复;中美关 系的正常 化;中日建 交。
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特点
外交成就
改革 开放 后
世界多 极化趋势、 国内现代化 建设的需 要。
坚持 独立自主 的外交政 策,实行 不结盟政 策,对外 开放。

开展多边外
对霸权 交,开展以联合
主义, 国为中心的多边
维护世 外交以及积极参
A.坚持独立自主
B.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
D.推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
本题易错的原因在于对“新特点”理解不准 确。独立自主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外交政策,不属
于新特点,A项不符合题意;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在材料中没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 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 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 荣。 6.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 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
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文档资料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文档资料

B、美国“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失 ⑴美国: 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转攻为守 败 C、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D、从越南撤军,并改善与中国关系
A、苏联继续陈兵中国东北,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
⑵中国: B、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
C、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3、成果:
⑴第26届联合国大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求同存异”方针实际上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表现和引申,该 方针的提出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外交环境的恶化
思考:50年代中期外交环境恶化的
原因是什么?
1、国际背景:
①妄图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⑴中美关系紧张
②发动侵越战争,从东、南两个方面构成 对中国的威胁 根本原因:苏联推行强权政治,企图控制中国 ①提出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 表现: ②背信弃义撕毁两国经济合作协议 ③在中苏、中蒙边境部署重兵,从北面构成对 中国的威胁
③对外宣布:1949.10.1新中国成立时
(2)基本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3)基本方针: 内容 “另起 炉灶 ” 含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 外交关系,而在新的 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 外交关系 意义 使我国改变了半 殖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 “打扫干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 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 净屋子 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 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再请客 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基础 ”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 会主义阵营一边
⑵中美关系正常化
C、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
D、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1972年) E、《中美建交公报》发表(1979年)

近现代的中国外交PPT课件

近现代的中国外交PPT课件
——旧中国实行被动的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后盾
知识 延伸:
1、古代中日交往
史实 (1) 唐朝时期,日本先后13次派
出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 (2)唐朝时期,日本仿效中国隋
唐制度进行改革——大化改新 (3)唐朝时期,鉴真6次东渡日本,
6、阅读材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15年3月12日明确 表示,1955年在印尼召开的万隆会议是历史上首次由 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国际会议, 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 个伟大创举。
2015年3月26日,中国与印尼在北京发表的联合 声明进一步表示,“(万隆)会议倡导……的万隆精神, 至今仍对国际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巴
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 《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九一八事变后,奉行不抵抗政策;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 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2、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原因
(1)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 建 社会,政治上不独立。 (2)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
开始局部侵略中国,并霸占了东北三省, (6)1937-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
3、现代时期
材料一:中1日94复9交至前19,两72国年政,治中关日系总对体峙处于冰冷 状国材20态对料世1战二,9其纪7后:成29日2年0因0年本,1主3对代要中年华以在,日外于来中正交:日,两式的建国中建制交意日交约4识关1等,形周系。两态年“国的之一关根际波本几系三对乎正立折所常;有”美化, 计出划现的“庆祝政活冷动经全热部”取的消局,面各方面交流(特别是政
请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万隆会议是一次什么样的会议? 首次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国际会议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题。
中国与欧洲的关系
政治关系
中欧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 作,但也存在一些分歧和争议,如人权、贸易、安全等问题。
经济关系
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但也存在一些贸易摩擦和争端,如关税 、市场准入等问题。
军事关系
中欧之间的军事合作较为紧密,但也存在一些军事竞争和对抗,如地 区安全等问题。
VS
详细描述
中国与新兴大国的关系构建以积极务实为 主导,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在经贸、科技 、文化等领域,中国与新兴大国开展广泛 而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 文明进步。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与责任
总结词
负责任、有担当、具有影响力的大国
详细描述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扮演着负责任、有担当、 具有影响力的大国角色。中国积极参与全球 治理,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全球秩序的稳定 和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与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3
新型国际关系
近年来,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政策
独立自主
和平发展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 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不受任何外 来干涉。
中国对外文化产业合作
文化产业合作的背景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包括电影、电视剧、音乐、美术等。
文化产业合作的模式
中国与各国开展文化产业合作,如共同制作电影、电视剧、音乐等。
文化产业合作的意义
通过文化产业合作,中国向世界推广了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同时也吸收了世界各地 的优秀文化元素,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ppt课件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ppt课件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 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 晴雨表。那么,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 策的因素有哪些?处理外交关系的根 本原则是什么?
因素: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国家 性质、国内外形势、国际实力。
根本原则:国家利益至上。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时间 外交政策 背景
外交方针
外交成就
影响
新中国 初期
(1)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中 的合法席位
(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 美关系正常化
(3)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4)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 交关系
(2)为 我国的现 代化建设 赢得了一 个稳定的 国际环境
改革开 放新时 期
(1978-)
冷战结 束;现 代化建 设需要
不结盟 改革开放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 的多边外交
(1)提 高了中国 的复在联合国中 的合法席位
(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 美关系正常化
(3)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4)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 交关系
(2)为 我国的现 代化建设 赢得了一 个稳定的 国际环境
改革开 放新时 期
(1978-)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国“了和总我世总统握界统尼手上先1克9。生最7松2,辽2年,2你阔年2实月把的没现2手海交1了日伸洋往历,过来了史北性京“个代的机开时当握场始代我手,了们结。周。的束恩”手了来相,迎握另接时一到,个访一时的美
呵!” ———周恩来
——《尼克松回忆录》
(19491955年)
20世纪 70年代
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 交
两大阵 营对立 和激烈 斗争
中国国 际地位 提高; 美苏争 霸;亚 非崛起

高三历史最新课件-中国近代现代外交史 精品

高三历史最新课件-中国近代现代外交史 精品

唐代与清代对外政策的比较
对外政策:唐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 次下令禁止对外贸易。 原因:唐: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唐统治 者政策开明。清: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严重阻碍了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其断骚 扰我国的边境地区;清统治者愚昧无知。 影响:唐:扩大了对外交流,促进了唐的繁荣,增强了唐的国力 清: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中国的落后,为19 世纪中期的中国被动挨打局面的出现埋下隐患。
2.中美关系的变化
近代阶段是美国对中国的侵略时期
1)19世纪中期,以英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主导国际关系,美 追随他国,如《望厦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等。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开始有自己独立的侵华政策。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美国成为和日本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 4)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国民政府进行控制,扶持,以此来遏 制中共,将中国变成反共的基地。 现代阶段:中美关系经历了由对峙到和好的过程 1)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为首的帝国主义阵 营对中国封锁禁运和军事包围。
如何区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被动开放和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对外开放
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该在亚洲--太平 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 权的努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 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摘自上海联合公报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 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 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双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 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79年的联合公报) 材料三: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 项原则。 -- 摘自82年8月的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 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 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和其他 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的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回答:1)据材料一.二,第二个公报比第一个公报在内容上有何重要 发展?两个公报意义何在? 2)所材料一二三,美国两党政府对华的 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否一致? 3)据材料三说明第三个公报对发展中美 关系的作用? 4)据上述各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坚决反对美国的 《与台湾关系法》。该法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