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外交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课件 PPT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课件 PPT

界和 与地区性国际组
平。 织的外交活动。
二、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 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 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 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 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 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间的纠纷和争 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 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 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也反对别国把它们的社 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国及其他国家。
外交成就
中国在 联合国合法 席位的恢 复;中美关 系的正常 化;中日建 交。
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特点
外交成就
改革 开放 后
世界多 极化趋势、 国内现代化 建设的需 要。
坚持 独立自主 的外交政 策,实行 不结盟政 策,对外 开放。

开展多边外
对霸权 交,开展以联合
主义, 国为中心的多边
维护世 外交以及积极参
A.坚持独立自主
B.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
D.推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
本题易错的原因在于对“新特点”理解不准 确。独立自主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外交政策,不属
于新特点,A项不符合题意;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在材料中没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 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 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 荣。 6.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 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
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 )

人教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22张PPT)
周恩来总 理亲笔书 写的“和 平共处五 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 出席万隆会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
第二展厅
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
1971年基辛格访华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周恩来接见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0世纪70年代)
据材料,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庆贺建党90周年图片展——新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参加 会议
重返联合国 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国举办 中国加入 奥运外交 世博外交
庆贺建党90周年图片展——新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50年代
D 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
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大家一起来闯关!
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
的一个省; ……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
新时期
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的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1 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001年,亚太经 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同年,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 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到2011年,中国已同171 个国家建交。到2012年,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 孔子学院。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 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 深远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新中国的外交》专题复习(共27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新中国的外交》专题复习(共27张PPT)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题思路】此题突破点在于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关键词的理解,再联系后面的实际问题就不难得出答案。
材料研读:中国为什么能在70年代重返联合国
材料一:历届联大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票数
20 70
世 纪 年 代
材料二: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 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 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 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发展: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 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以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知识框架:
新中国的 外交
建国初 期的外 交建树
20世纪70 年代的外 交新局面 改革开放 以来的外 交成就
建 国 初 期 的 外 交 建 树
考点探究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 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 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 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

链接中考:
1、[中考题]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 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美关系的改善 D.苏联解体
【解题思路】中美关系的改善是重点要掌握的内容,
但仅仅会死记硬背是不够的,还应理解其的作用和影响。

华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PPT课件 (11)

华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PPT课件 (11)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
1.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通过参加联合国的活动,增进 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3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团结奋 斗 4、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大国霸权 主义行径,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
4、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阶段
中美建交的一系列努力:美国的信号
1969、1、20,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说: “… …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还管其人口 多少,都不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毛 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D.周恩
[参考答案] A [11年湖北荆门中考]第5题
2、1955年,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 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 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 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A.中美正式建交 走向正常化
B.两国关系开始
C.中美两国不在对抗
D.有利于恢复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2012·贵州安顺).尼克松曾说“( 1972 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 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 里( )C
A.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2)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了解 与信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明确一项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坚持一个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牢记一位伟人——周恩来总理 知道一次会议—— 万隆会议
3、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大
•新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的原因
1.台湾问题 (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势力占据中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近现代的中国外交PPT课件

近现代的中国外交PPT课件
——旧中国实行被动的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后盾
知识 延伸:
1、古代中日交往
史实 (1) 唐朝时期,日本先后13次派
出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 (2)唐朝时期,日本仿效中国隋
唐制度进行改革——大化改新 (3)唐朝时期,鉴真6次东渡日本,
6、阅读材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15年3月12日明确 表示,1955年在印尼召开的万隆会议是历史上首次由 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国际会议, 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 个伟大创举。
2015年3月26日,中国与印尼在北京发表的联合 声明进一步表示,“(万隆)会议倡导……的万隆精神, 至今仍对国际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巴
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 《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九一八事变后,奉行不抵抗政策;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 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2、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原因
(1)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 建 社会,政治上不独立。 (2)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
开始局部侵略中国,并霸占了东北三省, (6)1937-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
3、现代时期
材料一:中1日94复9交至前19,两72国年政,治中关日系总对体峙处于冰冷 状国材20态对料世1战二,9其纪7后:成29日2年0因0年本,1主3对代要中年华以在,日外于来中正交:日,两式的建国中建制交意日交约4识关1等,形周系。两态年“国的之一关根际波本几系三对乎正立折所常;有”美化, 计出划现的“庆祝政活冷动经全热部”取的消局,面各方面交流(特别是政
请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万隆会议是一次什么样的会议? 首次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国际会议

初中历史课件---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初中历史课件---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本政府为代 表中华人民共和 国全国人民的唯 一政府。凡愿遵 守平等、互利及 互相尊重领土主 权等项原则的任 何外国政府,本 政府均愿与之建 立外交交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的 基本准则
为我国 赢得良 好的外 部环境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 共同要求 (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4)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想一下“求同存异”在 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 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 道理?
——联合国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
2、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 针
万隆会议 周恩来
开创了我国 外交新局面
主权
互利 和平 尊重
共处
内政
互相 平等 领土
和 互不
侵犯
干涉
完整 互不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 总理访问印度, 与印度总理尼赫 鲁会谈。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初中历史外交课件

初中历史外交课件
(海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强海军建设,建设海洋强 国。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等等)
材料五:新航路开辟以来,随着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殖民扩张的触 角伸向世界各地。18——19世纪,在北美殖民大陆上,美国经过两 次血与火的战争洗礼,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依据材料和所学,试举“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的具体做 法各一例。 经过两次战争的洗礼,对美国分别起什么作用? (“三角贸易”,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赢得了国家独立, 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印两国总理分别是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产生了 什么影响? (周恩来 尼赫鲁 ;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背海而衰,面海而兴——走向海洋,拥抱海洋
材料一: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 星驰,涉啵狂澜,若履通衢…… (1)材料是对我国明朝哪一航海创举的描述?这一航海活动获得成功的 客观条件是什么?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在这一航海创举的半个世纪后,欧洲航海家进行的远洋探索是指的 那一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和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主要指什么?(4分) (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 是什么?(4分)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 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4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1、外交包围、封锁、孤立,不与中国建交。(援助日本,抗美援朝运动) 2、50年代外交成就
(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 系的基本准则。 (2)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 会议圆满成功,促进中国通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专题八:.近现代史上的外交关系pptx

专题八:.近现代史上的外交关系pptx

5、目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1)历史问题:如教科书问题 (2)领土问题:如 钓鱼岛问题(3)台湾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三、中俄关系 1、近代史上的中俄关系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成为英法的帮凶。 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 北界约记》《改订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占 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支持中亚浩罕国 的阿古柏侵略我国的新疆地区,俄国派兵侵占 伊犁地区。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后,曾纪泽与 俄国交涉,中国收回伊犁。
3、中日两国关系应如何发展
(1)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决不让战争悲剧 重演。日方必须正视现实,打消幻想,采取切实措施,
纠正错误,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只有 这样,才能使两国关系重返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2)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 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 局受到干扰和冲击。 (3)牢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要进一步扩大双方 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民间友好往来, 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使中日关系健康稳 定地向前发展。推动亚洲振兴,应对全球挑战,共同 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4)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尊重、共同繁荣,以 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
(3)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 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把中国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其势力 范围。 (4)1900年,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 订《辛丑条约》。 (5)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6)1921年,在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帮助下,中国共产 党诞生。苏俄和共产国际在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方面也 发挥了重要作用。 (7)1933—1934年,博古、李德等人照搬苏俄以城市 为中心革命的经验,在党内和军内实行“左”倾错误领 导,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①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能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友好相处;
②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能取长补短,为两国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③对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重要意义。
三、人物篇: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他是新中国在国内、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的政治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台湾的国民党官员对(尼克松) 这样说:“在内战时期,只要有周恩来一个人在我 们这边,那今天台湾流亡的可能就是毛泽东了;安 居于北京的则可能是我们。” (1)举出一例国共内战时期,周恩来领导的反 抗国民党统治的重大斗争史实。
建国初期
日出东方、重整山河 ②上海合作组织
关系篇 一、中美关系
(一)近代中国的噩梦
(1)一鸦—侵略者的追随者。 (2)二鸦—侵略者的帮凶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4)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共同 支配提供——方便。 (5)抗日战争——成员国——共同作出贡献。 (6)抗战后——扶蒋反共——企图破产。
(3)结束对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抗美援朝(朝鲜战争)
图四 香港回归
(4)结合图四,你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外交 取得巨大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4)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与 日俱增,正确的外交方针和原则。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外交
由屈辱到走向辉煌
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中外交往的概况,认识中国古代先进文化和 强大的国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2)交往都是双向的,要认识对外交往所产生的双重 作用,对中国自身和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 提高对今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 (3)近代中国实行屈辱的对外政策,新中国实行独立 自主的外交政策,国际地位大大提升。通过比较,认识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提高比较问题的能力。 (4)从命题趋势看,应特别注意新中国的外交问题与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和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 展的贡献等。
1972年建交后: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但 在历史遗留问题上日本不能正确对待。 “摩擦中求发展”
前瞻预测
1、中日关系始终是敏感问题,因此,将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与今日之中日关系相关联,从中总结一些规律性、真理性、 现实性的东西,极有可能在今年的高考题中得到的反映。
例1、对历史上中日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1)日本对中国:
(2)拒绝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还无理地 图四 香港回归 图三 尼克松访华 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 ;五四爱国运动斗争的结果。 请回答: (1)《辛丑条约》的签订,对当时的政府和社会
有什么影响?
图 三 尼 克 松 访 华
(3)图三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之 前两国最直接的对抗是什么?
历程篇:
近现代的中国外交
晚清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
斗争----勾结------工具 投靠 代理人
(一)近代中国 的屈辱外交
国民政府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斗争
成果
①亚太经济合作组 织
(二)新中国 70年代外交 扬眉吐气、冰释雪融 的外交 3、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 改革开放后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展,和平友好始终会是双方关系的主流。 1)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积极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3)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 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
4)针对当代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立场,我们必须对此应有 足够的警惕。
史实: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答出其他史 实,只要符合史实,也可得分)
材料二
下面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图一 1954年3月10日,标题是: 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 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背 景是一条张牙舞爪的龙被竹栅隔开。 (2)据图一,指出这一时期新 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成就:中苏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签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 是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
二、中日关系
古代中日关系: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 中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 友好交往。 古代中国国家实力的强大,先进的科技 文化对日本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 日 关 系 的 发 展 历 程
和平友好交往


近代中日关系:战争 日本进行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 育,扶植代理人。中日关系恶化
邦交正常化
(二)现代由敌到友
(1)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 1950 年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 1950年 10月—1953年7月,发动侵朝战争 (2)走向和解、中美建交: (3)前进道路,一波三折——台湾问题成为 中美关)友好发展是主流,但双方存在着摩擦 和矛盾。 ( 2)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台湾问题、人 权问题 ( 3)中美两国可以合作的领域:维护世界 和平,消灭和限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 核武器,保护世界环境,反对恐怖主义,经 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中国强盛时,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学生”;
中国衰弱时,中国人却沦为日本人宰割的对象。 2)中国对日本:
日本人来学习时,中国人奉日本人为上宾;
日本人对我们犯下历史罪孽时,中国人宽容大度、既往不咎。
前瞻预测
例2、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中日关系会如何发展?我们应 该做些什么?
◆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害,中日关系必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
前瞻预测
2、应把“以和为贵”、“和平共处”、“独立自主和平外 交”、“和平发展”与外交的原则性进行综合性体悟,站在 全局性、大局性的角度考察中日关系的走向,立足于中日友 好。 例3、中日两国友好交流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 (1)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开始于何时?又在什么时侯达到顶 峰?有何突出表现?为此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有哪些? (2)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何重大政治意义?
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外 交的成败,下列几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外交的曲折 历程:
(1) 对政府: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 中国代表团是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
(2)对社会: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和会,却遭到了战败国的“待遇”,这个“ 图一签订《辛丑条约》 待遇”是什么?后来,我国代表并没有在《 图二签订《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是由于什么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