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项目说明书 (2)

合集下载

玉树文旅项目计划书

玉树文旅项目计划书

玉树文旅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玉树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

为了挖掘和展示玉树的独特魅力,推动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决定打造一座玉树文旅项目,以文化为核心,结合当地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打造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二、项目目标1. 提升玉树的旅游吸引力,打造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目的地;2. 激活当地经济,促进就业增长,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3. 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民俗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项目规划1. 景区规划(1)景区面积:约1000亩;(2)主要景点:玉树风情街、民俗文化展示区、自然风光区、休闲度假区等;(3)景区设施:景区入口大门、停车场、游客中心、餐饮区、商业街、民宿、酒店等。

2. 内容规划(1)玉树文化展示:展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祭祀活动等;(2)自然风光体验:开发山水画、草原牧歌等自然景观,提供登山、徒步、骑行等体验项目;(3)特色活动:举办玉树文化节、民俗表演、传统节庆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体验。

3. 建设规划(1) 建设周期:预计3年完成;(2) 投资规模:总投资约1亿元;(3) 吸引合作伙伴:邀请政府、景区管理机构、旅游企业等合作共建,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项目运营1. 运营模式(1) 景区开放时间:全年开放,根据季节性调整开放时间;(2) 门票收入:实行不同季节、不同类型门票价格,引导游客错峰出游;(3) 营销策略:通过官网、社交平台、旅游合作等多种渠道推广,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服务保障(1) 观光设施:加强景区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游客的游览体验;(2) 服务水平: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保证游客的需求得到及时、准确的解答。

3. 安全管理(1) 安全措施:加强景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2) 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景区的安全。

文化旅游项目计划书

文化旅游项目计划书

文化旅游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不仅可以让人们享受美景,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因此,开展一项文化旅游项目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项目目的本项目旨在开展一项融合文化和旅游的活动,让游客能够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认知水平,推动本地旅游产业发展。

三、项目内容1.文化体验活动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举办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游戏、戏曲表演等,让游客亲身参与,了解传统文化。

2.探索历史文化遗迹组织游客前往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参观,了解历史文化背景,领略古建筑文化艺术的魅力,如古城墙、古建筑群等。

3.品尝地道美食当地美食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旅游的一大亮点。

组织游客品尝当地的地道美食,如传统小吃、特色菜肴等,让游客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感受不同的口味和风味。

4.举办文化活动在当地文化中心或公园举办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会、书法展、民族舞蹈表演等,让游客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

5.文化主题旅游路线开发根据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设计一条文化主题旅游路线,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提高游客的文化认知水平。

四、项目推广1.线下活动推广利用当地旅游局、文化中心等机构,组织线下活动推广,吸引市民和游客参与。

2.社交媒体推广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发布文化旅游推广信息,吸引年轻游客的关注。

3.合作机构推广与旅游社、酒店等合作机构合作,推广文化旅游项目,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五、项目收益1.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提高文化认知水平本项目的实施将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认知水平,使游客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增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3.拓宽旅游市场开展文化旅游项目将丰富旅游市场,拓宽旅游产品推广渠道,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文化旅游项目计划书

文化旅游项目计划书

文化旅游项目计划书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选择旅游线路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现在的文化旅游项目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旅游,它更强调着文化的深层次认知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因此在打造文化旅游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将文化元素与旅游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并开发出符合时代背景的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项目简介本项目的旨在打造一款同时兼具当地风情和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通过巡游、特色美食和文化体验三个层面,给游客带来全方位深度的体验。

该项目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旅游选择,将游客带到当地社区和历史区,与当地文化扩展团队共同探索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并通过当地特色美食和文化体验,深度挖掘当地的美食文化、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

在旅游项目前、中、后均提供品质服务和专业团队的配合,让游客完全沉浸在文化旅游的日程表中。

二、项目分析本项目旨在为游客创造出一个充满文化和旅游的社区团队活动,能够让游客在旅途中真正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通过在旅游计划中的每个环节中加入文化体验,游客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提高了游客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保证游客在旅游计划中的全方位体验,项目团队采用了巡游、美食、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让游客在不同环节中感受到全方位的文化体验和福利。

三、项目目标1. 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的全新模式,将文化与旅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 通过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和传统美食,打造出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游客对当地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度,让游客领略到当地文化中独特的精髓。

3. 进一步扩大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的推广力度。

四、项目运营1. 项目优势该项目的主要优势是将旅游和文化完美结合在一起,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项目的多样化服务保证了游客旅途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文化的特色和体验性,不论是巡游、美食还是文化体验。

文旅项目建议书

文旅项目建议书

文旅项目建议书尊敬的相关部门领导:我是某某文旅企业负责人,特此向贵部门提交本文旅项目建议书,旨在向您介绍一项新的文旅项目,并就项目的可行性及盈利模式进行探讨,以期获得相关政策支持和合作机会。

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拟将某某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及文化资源充分整合,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传承、旅游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创意旅游景区。

二、项目背景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休闲旅游及文化体验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而某某地区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历史的地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具备了发展文旅项目的优势条件。

三、项目内容1. 文化传承与展示:打造文化主题展览馆,通过多媒体展示方式,向游客介绍某某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2. 传统手工艺体验:设立传统手工艺坊,让游客亲身参与,学习某某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技术,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文创产品开发与销售:依托某某地区的独特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并在景区内设立文创产品销售店铺。

4. 主题旅游活动:举办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文化艺术展演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与,并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项目优势1. 独特性:某某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为本项目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区位优势:某某地区交通便利,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具备较高的发展潜力。

3. 政策支持:政府对于文旅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本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将能够获得良好的政策支持。

五、项目运营与盈利模式1. 门票销售:通过景区门票销售获取收入。

2. 文创产品销售:推广与销售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实现产品经济效益。

3. 旅游活动收费:通过组织各类旅游活动,收取相应的活动费用,实现增值服务收入。

4. 旅游设施租赁:合作开发方可对景区内的商铺、餐饮等设施进行租赁,获取租金收入。

文化旅游项目计划书

文化旅游项目计划书

文化旅游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的多样化需求,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了游客们心中的热门选择。

而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计划书将详细介绍并规划一个新的文化旅游项目,旨在满足游客们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并促进地方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通过深入开展地方文化研究,结合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民俗文化,将推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产品。

这种产品将结合参观文物古迹和传统工艺体验等方式,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文化体验,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与精髓。

三、项目目标1. 提升游客对于地方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水平,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2. 推动地方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3. 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4. 增加地方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项目实施计划第一阶段:项目准备1. 开展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客群和旅游市场需求,明确文化旅游项目的定位;2. 准备项目资金,与当地旅游局、企业、投资者等合作,确保项目运行资金的充足;3. 成立项目团队,包括策划人员、营销人员、导游人员等,明确各人的职责和工作内容;4. 寻找合适的项目实施地点,保证项目能够充分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

第二阶段:项目开展1. 建立与当地景区、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合作关系,确保项目能够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2. 研发文化旅游产品,制定具体的行程安排和服务细则,确保游客能够全面地了解当地的文化;3. 培训项目团队成员,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运行;4. 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和网络平台进行广告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

第三阶段:项目运营1. 组织实施文化旅游活动,包括观光游览、传统工艺制作、文化体验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务;2. 加强与游客的沟通,及时调整旅游行程和服务内容,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口碑传播效应;3. 定期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旅游项目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发展,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4. 定期进行项目评估和改进,根据游客的反馈意见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

文旅项目策划书

文旅项目策划书

【导语】随着⼈们⽣活⽔平的提⾼,旅游已经成为我们⽇常⽣活的⼀部分。

以下是整理的⽂旅项⽬策划书,欢迎阅读!⽂旅项⽬策划书篇⼀ ⼀、活动主题: 20XX相约XX,清凉⼀夏。

⼆、活动⽬的: 为了丰富⼴⼤员⼯的⽂化⽣活、完善公司福利,感谢各位员⼯⾟勤的付出和努⼒的⼯作。

通过本次活动促进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相互之间的团结及友谊。

三、活动宗旨: 1、加强团队凝聚⼒与团队协作能⼒; 2、激发职员参与公司各项活动的热情; 3、加强和巩固职员对公司的管理制度、企业理念、产品知识等的熟悉; 4、休闲娱乐,缓解⼯作疲劳; 四、活动项⽬: XX漂流,XX⼀天游(仅作参考) 五、活动时间: 20XX年5⽉1⽇ 六、参与范围: 全体职员⼯ 七、主办部门: ⾏政管理部 ⼋、协办单位: 东莞市明珠旅⾏社 九、活动安排: 1、在东莞驶往XX的两个钟头的路程中,在车上组织全体职员及领导猜谜、男⼥同事集体对歌; 2、就地组织全体参与的娱乐活动,包括⽂艺节⽬表演、企业知识竞答; ⼗、活动流程: 1、车上2⼩时的猜谜与唱歌由导游及领队主持,全体同仁积极互动;2、⾸先到达XX景区后跟随导游游览美丽的湖光⼭⾊,欣赏青⼭夹着碧绿宁静的江⽔,仿佛沉静在美的画中,全⾝⼼的放松,感受这⼀刻的宁静吧。

3、午餐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XX漂流景区,依次先更换好⾐服,在指定地点按顺序登车,前往漂流起点,经验票后领取救⽣设备、划桨、头盔。

并按要求穿好救⽣⾐,在救⽣员指引下开始漂流。

漂流过程请服从救⽣员指挥。

⼗⼀、活动其它项: 交通:全程空调旅游车(按45-53座车,600⼈,共安排11辆旅游⼤巴)⼀车安排⼀个导游及⼀个公司领队 门票:旅⾏社购买景点⾸道门票 餐饮:正餐⼗⼈⼀桌,⼋菜⼀汤 导游:优秀中⽂导游服务 保险:旅⾏社责任险(旅游意外险建议客⼈购买) ⼗⼆、注意事项: 1、在旅游过程中,请⼤家随时注意⾃⾝安全,如⽆特殊原因,请勿擅⾃离团⾃由活动。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与实施手册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与实施手册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与实施手册第1章项目概述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目标 (4)1.3 项目意义 (5)第2章市场调研与分析 (5)2.1 市场现状分析 (5)2.1.1 市场规模 (5)2.1.2 市场结构 (5)2.1.3 竞争态势 (5)2.1.4 消费特点 (5)2.2 目标市场定位 (5)2.2.1 确定目标消费群体 (6)2.2.2 明确市场区域 (6)2.2.3 产品定位 (6)2.3 市场需求预测 (6)2.3.1 文化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市场潜力巨大。

(6)2.3.2 文化旅游产品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6)2.3.3 文化旅游市场将逐步向高品质、高体验度方向发展,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

(6)2.3.4 文化旅游市场将加大对创新性、独特性旅游产品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6)第3章项目策划 (6)3.1 策划理念 (6)3.1.1 文化传承与创新: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新展现形式,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6)3.1.2 区域协同发展:以项目为核心,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旅游发展合力,提升整体竞争力。

(6)3.1.3 绿色环保:在策划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保证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6)3.1.4 用户体验: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优化项目设计,提高游客满意度。

(6)3.2 策划目标 (7)3.2.1 经济效益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地区旅游业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73.2.2 社会效益目标: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交流。

(7)3.2.3 生态环境目标: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7)3.2.4 品牌效应目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提升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

(7)3.3 策划方案 (7)3.3.1 项目定位: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的旅游目的地。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项目名称: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 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大众热门的旅游选择。

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和推广,既可以满足大众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当地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1.2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策划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项目,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增加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

二、项目内容和规模:2.1 内容:本项目将策划和开展以下文化旅游项目:- 文化遗产参观游览:包括历史古迹、博物馆、艺术展览等。

- 风土人情体验:包括当地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文化活动参与等。

- 文化交流活动:包括文化节庆、演出表演、文化讲座等。

- 主题导览活动:包括文学之旅、影视之旅、音乐之旅等。

2.2 规模:根据当地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项目将设计和开展不同规模的文化旅游活动,包括小型活动(50人以下)、中型活动(50-200人)和大型活动(200人以上)。

三、项目执行计划:3.1 项目策划阶段:- 调研:对当地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进行调研,了解旅游需求和竞争情况。

- 策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项目策划方案,确定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

- 预算:编制项目预算,包括活动费用、宣传费用等。

- 合作:与相关机构、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文化旅游项目。

3.2 项目实施阶段:- 活动准备:包括场地租赁、设备采购、人员组织等。

- 宣传推广:制作宣传资料、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 活动执行:按计划开展文化旅游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 服务保障:提供游客接待、导览、安全保障等服务,确保游客满意度。

四、项目预期效益:4.1 经济效益:通过开展文化旅游项目,预计可吸引大量游客到访,增加旅游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2 社会效益: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文化旅游服务水平。

五、项目风险与对策:5.1 风险:- 参与度不高:由于缺乏宣传力度和吸引力,导致文化旅游活动参与度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夏县生态文旅项目说明书生态·经济与文化共融第一章投资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集历史人文、红酒文化、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和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系列旅游项目;2、项目承办方:3、经营项目:生态农业旅游、酒庄参观、商务接待与会议、酒店住宿、红酒专卖、葡萄采摘、山野休闲、婚纱摄影、素质拓展基地、度假养生等;4、经营理念:生态·经济与文化共融;5、服务对象:旅游团体、散客、公司商务会议、婚纱摄影、公司团体等。

第二章项目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和资源优势一、项目开发的必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旅游业正成为当今世界最具生机活力、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已经实现了连续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国内旅游人数和效益指标有了百倍以上的增长,国际旅游各项指标比80年代初有了四五十倍以上的增长,实现了从“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我国旅游发展格局和态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从“观光时代”向“休闲度假时代”转变,人们的休闲时间也越来越多,传统工作和休闲概念已经逐步地模糊,人们也更加注重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这种变化大大刺激了休闲度假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休闲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追求文化、享受大自然,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是现代旅游发展所追求的核心价值。

休闲旅游主动顺应了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和对健康的追求,拓展了旅游方式,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是第二代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面对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全国各地消费结构的大部分升级,城市化加快推进,中等收入家庭比重稳步提升,以文化为主的旅游消费市场日益繁荣。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地方政府建设文化城市、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因素。

因此,开发文化旅游项目作为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知识密集型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在新时期对协助地方政府完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二、项目开发的资源优势(一)自然资源运城市辖区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86862公顷。

运城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开采价值的约54种,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为铜、铅、镁(镁盐、白云岩)、芒硝、石灰岩、大理石、硅石等。

铜矿是运城第一大矿业支柱,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分布于垣曲县和闻喜县的接壤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河津市龙门山—西皑口--魏家院一带,矿体平均厚度米,宜露天开采。

运城市资源总量为133362万立方米/年,其中为58690万立方米/年,量为103284万立方米/年,二者重复量为28612万立方米/年。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0961万立方米,其中可利用量24444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66178万立方米,二者重复量为9661万立方米。

(二)历史文化运城市文物旅游景点1600余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地级市;省级57处;市级31处。

旅游线路以寻根祭祖游、黄河风情游、德孝文化和善文化为主。

驰名中外的景点有: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道教三大祖庭之一的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中华祭祀圣地后土祠,以及西滩、李家大院、五老峰、历山、司马光墓等。

(三)产业资源运城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农耕文明历史悠久。

麦棉产量分别占全省的50%和90%以上,水果面积万亩,蔬菜面积万亩,形成了麦、棉、果、菜、畜五大主导产业。

运城是新兴工业基地,依托山西能源优势,形成了特有的产业格局。

全市焦炭产能1500 万吨,氧化铝产能235万吨,电解铝产能80万吨,金属镁产能30万吨,精铜产量10万吨,元明粉产能200 万吨。

良好的原材料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运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特色化进程,着力壮大汽车和运输设备、铝和金属镁深加工、化工、农产品加工、服务业五个产业集群,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四)民生文化通过项目的开发、经营,积极解决当地群众就业,给当地群众打开致富门路。

只有让人民富裕了,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项目开发的最终意义也才能体现出来。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和前景展望一、运城旅游市场分析2016年运城市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和%。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106元,比上年增长%。

运城市正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万人次,增长%。

接待入境游客31832人次,增长%。

全年旅游总收入亿元,增长%。

运城市旅游行业发展快速,以国内游客为主。

运城市客源以区域市场为主,游客分布集中,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占到游客总量的86%,集中在几个大中城市,西安、太原、洛阳、临汾及三门峡是运城最主要的客源地。

其中山西本省游客和陕西游客分别占37%和30%,构成了运城市的一级客源市场。

河南省游客占19%,是运城的二级客源市场,其它省区的游客只占游客总量的14%,是运城的边缘市场。

具体而言,运城客源集中在西安、太原、临汾、三门峡、洛阳及本市等六个市,郑州游客也有一定的规模。

在这几个城市中,西安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特大型城市,经济实力强,旅游发达,离运城较近,对运城市的旅游发展影响最大,其游客规模在运城主要客源市场中占据首位,是运城最重要的游客来源。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城市,经济辐射力强,和运城的联系密切,客源比重较大,占22%。

河南省的洛阳和三门峡两市由于区位和运城接近,经济实力较强,到运城旅游的人数较多。

洛阳是着名旅游城市,运城如能从洛阳客源中成功分流,将会大大扩大本市旅游规模。

临汾和运城距离较近,且两者在旅游资源上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到运城旅游的人数较多,也是运城主要客源市场之一。

投资文化旅游系列项目属一次性投资后,长期产生效益的综合性产业。

在交通便利、具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区域开发,投资风险小、经济和社会效益好,是未来长期的一个朝阳产业。

二、前景展望(1)三个需求:生态、文化、健康文旅项目的开发必须要满足以上三个需求。

第一个是生态的需求。

第二个是文化的需求,我们认为现今的文化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和全球化的特征,要满足文化的需要,项目需要经历从传承文化到创造文化、从创造文化到消费文化、从消费文化到升华文化三个过程的轮回。

第三个是健康的需要。

所以,当休闲浪潮、新型城镇、地产转型、打造文化软实力、经济提质增效、美丽中国梦等诸多因素的巧妙碰撞,文旅项目成为了其中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抓手。

天时、地利、人和均已具备,文旅项目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机遇期。

(2)城乡对流,即新型城镇化:乡村的人渴望都市现代生活,都市人又想逃离到山清水秀的乡村生活。

这其中我们认为城市反哺农村是真正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都市人在享受乡村生活的同时把城市文明带入和植入乡村,推动都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结合。

第四章项目开发的经营模式一、项目开发建设宗旨突出主题、弘扬文化、构建和谐二、项目现状截止2016年4月,山西鑫盛煤化工有限公司对征用的500亩土地进行了地质勘探。

项目投资建设了综合办公楼9000平米、职工食堂2000平米、招待所6200米、职工单身楼6200米、变电站、水塔、道路、围墙等土建工程。

三、功能分区的经营模式根据多年项目投资开发的经验,综合利用区域优势资源。

以项目主题为核心,以生态地带的景观建设与旅游开发为重点,根据项目的生态脉络总体结构从以下主要功能区选择布局:综合服务中心、商业街与综合服务中心、特色农业观光与采摘区、休闲娱乐区、军事及户外拓展区、花卉摄影基地。

(一)综合服务中心本着节约资源、控制成本的开发原则,利用项目区域已建成的部分毛坯建筑进行综合改造,打造成高端商务接待与会议区,具有住宿、会议功能,可为客户提供公司开展大型会议功能。

另增设如:关公文化交流区、禹传统文化交流区。

项目的游览服务设施将根据游人旅游活动的需要,采取集中与均衡相结合的布局和分级为原则,设置具有综合功能、类型多样、设施项目齐全的游览服务设施中心,如医疗救助站、展览馆和管理中心、导游、卫生间、娱乐设备和管理等。

发展特色——商务接待、会议住宿项目构成——会议中心、住宿中心、服务中心(二)商业街区可以开设特色商铺,关公文化、司马光文化相关的衍生品等纪念品店铺。

生态餐饮店、特色小吃店、特色农产品店、鲜花主题体验馆、禹王传统祭祀文化馆等。

结合当地特色的餐饮文化,建设特色农家小吃,满足游客购物体验需求。

发展特色——餐饮购物、特色体验项目构成——生态餐饮店、特色农产品店、鲜花主题馆、禹王传统祭祀文化馆(三)特色农业观光与采摘区依托业已成型的千亩葡萄种植区,开展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感受现代田园风光,推广有机食品。

发展特色——田园观光、生态农业项目构成——葡萄种植区、农事体验、农家小院、水果采摘项目创新推出“开心农场”休闲体验活动,采取有偿出租土地、市民自主认耕、农民辅助管理等方式,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干农家活、吃农家菜、娱农家乐的消费新需求的同时,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休闲娱乐区建设特色休闲娱乐区,水上乐园、农事体验区、茶庄、休闲区、农家乐儿童乐园、家庭菜园、垂钓园等。

家庭游、亲子游、闺蜜游,帐篷野营都可以在这里实现。

你可以带着宝贝在这找回童趣。

蹦床、桌上足球、指弹球、跷跷板、秋千、小型儿童足球场等。

发展特色——休闲娱乐、游览休息项目构成——儿童乐园、水上乐园、农事体验(五)军事及户外拓展区依托项目的整体布局,设置户外及军事拓展区,包含商务拓展培训、户外素质拓展运动、露营营地等内容。

发展特色——商务拓展、军事拓展项目构成——真人CS基地、素质拓展运动场、露营区(六)花卉摄影基地充分考虑花卉苗木市场和生态旅游观赏的特点,注意合理利用边缘效益、循环再生、因地制宜、效益协调等生态产业基本原理,力求花卉苗木培育与旅游观赏整体协调和谐,持续利用,实现良性循环。

在布局上做到因地制宜、和谐统一,达到建设、景观、生态的和谐统一。

同时充分利用花卉基地的优势,提供婚纱摄影拍摄服务。

发展特色——花卉观光、婚纱摄影项目构成——百草园、百花园第五章项目建设规划根据项目总体体量,考虑到区域占地面积广阔,其建设关系到项目当地区域发展,因此建议分两期实施。

一期:先期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局部进行改造。

完善项目主要道路及停车场地,建设主要入口区。

健全游览服务设施,选择性开展休闲娱乐项目的逐个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