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空间信息》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测量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多波束在水深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多波束在水深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多波束技术在水深测量中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实际应用场景:
1. 海洋测绘:多波束技术可以用于海洋测绘,获取海底地形和水深信息。

通过将多个声纳波束同时发射,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分析这些信号的时间延迟、幅度和方向,可以精确测量水深和绘制海底地形图。

2. 港口和航道维护:多波束技术可用于港口和航道的维护工作。

通过定期的水深测量,可以检测出港口和航道中可能存在的浅滩、障碍物或沉积物,并进行及时清理和维护,以确保船只的安全通行。

3. 水文调查和河流管理:多波束技术也可用于水文调查和河流管理。

通过测量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体的水深和底质特征,可以帮助评估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监测泥沙运移,预测洪水风险等。

4. 水下建筑和管线巡检:多波束技术可应用于水下建筑和管线的巡检和检测。

通过获取水深数据和底质信息,可以帮助寻找并评估水下建筑物、海底管道和电缆等的状态和完整性。

5. 潜水运动和水下探险:多波束技术也被应用于潜水运动和水下探险中。

通过测量水深和探测水下地形,探险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水下环境,规划路线和活动,并确保安全进行潜水活动。

多波束技术的实际应用不仅限于以上几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水深测量和水下探测领域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库容曲线测量中的应用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库容曲线测量中的应用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库容曲线测量中的应用摘要: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应用,为大中型水库的水下测量工作提供了优质的解决方案,为水库管理者进行科学化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多波束测深系统;库容曲线1.多波束测深系统简介多波束测深系统也称声纳阵列测深系统,利用超声波原理进行工作,系统由GPS定位系统、多波束换能器(探头)、光纤罗经、声速剖面仪、水深数据采集处理器、数据处理软件等构成。

与传统的单波束测深系统每次只能获得测量船垂直下方一个深度值相比,多波束测量能够获得一个条带覆盖区域内多个测量点的深度值,实现了从“点—线”测量到“线—面”测量的跨越,两种测量方式如图1所示:图1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射换能器阵列向海底发射宽扇区覆盖的声波,利用接收换能器阵列对声波进行窄波束接收,通过发射、接收扇区指向的正交性形成对水下地形的照射脚印,对这些脚印进行恰当的处理,一次探测就能给出与航向垂直的垂面内上百个甚至更多的水深值,从而能够精确、快速地测出沿航线一定宽度内水下目标的大小、形状和高低变化,比较可靠地描绘出水下地形的三维特征。

2.项目概况岗南水库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岗南镇附近的滹沱河干流上,距省会石家庄58km,是滹沱河中下游重要的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5900km2,总库容15.71亿m3,水库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结合发电,与下游28km处的黄壁庄水库联合控制流域面积23400 km2。

截至2016年,库区已有近30年未进行库区淤积及库容曲线的测量,对水库的安全运营带来潜在的威胁。

为了全面摸清水库现状,并对淤积趋势做出科学预测,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库效益,管理部门决定进行水库库区淤积及库容曲线修复测量。

3.测量方案项目测图范围为215m高程以下区域,总面积约89.5km2,其中水域部分约23.7 km2(相当于194m高程水位),陆上部分约65.6 km2。

陆上部分采用无人机低空数字摄影测量,水域部分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和单波束测深系统完成:(1)对于水深3m以上的区域,采用EM3000D多波束系统完成。

多波束测深仪的原理与应用 (2)

多波束测深仪的原理与应用 (2)

多波束测深仪的原理与应用1. 引言多波束测深仪是一种水下测深设备,广泛应用于海洋、湖泊等水下环境的测量与勘探工作中。

本文将介绍多波束测深仪的原理、结构和应用。

2. 原理多波束测深仪通过发射多个声波束,在水下测量目标的位置和深度。

其原理基于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

以下是多波束测深仪的工作原理:•发射多个声波束:多波束测深仪包含多个发射器和接收器,每个发射器发射一个声波束。

•声波束传播:发射的声波束在水中传播,受到水的介质特性和目标物体的反射影响。

•目标物体反射:当声波束遇到目标物体时,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测深仪的接收器。

•接收与处理: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测深仪将接收到的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深度计算:通过计算声波的传播时间和速度,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深度。

3. 结构多波束测深仪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组件:•发射器:用于发射声波束的装置。

•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的装置。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测深仪的工作和参数设置。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和处理接收到的声波信号,计算目标物体的深度。

•显示器:用于显示测量结果和其他操作界面。

4. 应用多波束测深仪在水下测量和勘探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场景:•水深测量:多波束测深仪可以准确测量水下区域的深度。

在海洋科学、海洋工程和地理勘探中,水深测量是非常重要的数据。

•海底地形测量:通过多波束测深仪的测量,可以获得水下地形的高精度地图。

这对海洋资源勘探、海洋地质调查和沿岸工程规划非常有用。

•水下建筑勘测:多波束测深仪可以用于勘测水下建筑物、沉船等目标物体的准确位置和深度信息。

这对于水下考古学、水下文物保护和海底管线巡检等方面都有应用价值。

•水下生物学研究:多波束测深仪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水下生物的栖息地、行为模式等。

对于海洋生态学和渔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5. 总结多波束测深仪是一种重要的水下测量设备,其原理基于声波的传播和反射。

通过发射和接收多个声波束,测深仪可以准确测量目标物体的位置和深度。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陡河水库库容曲线和淤积测量中的应用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陡河水库库容曲线和淤积测量中的应用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陡河水库库容曲线和淤积测量中的应用崔立军(唐山市陡河水库事务中心,河北唐山063021)摘要: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库容曲线和淤积测中的应用,实现了水库水下地形数据的精细化探测,为水库管理者实施精准的水资源调度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多波束;库容;淤积;断面;测量中图分类号:S29文献标识码:A水库库容和淤积量是水库运行管理与调度的重要基础数据,其精度直接影响到水库的防洪安全与蓄水兴利。

水库经过多年运行,大坝以上流域及库区地形地貌难免发生巨大变化。

如何获得具有较高精度的库容曲线用于指导水库调度是实现水库精细化运行管理的关键。

多波束测深系统打破了传统单波束以点为基础的离散式的作业模式,取而代之以空间面为基础的立体式作业模式,实现了水库水下地形数据的精细化探测,为现代化水库管理、精准化防洪调度和水资源充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1项目概况陡河水库位于唐山市东北15km处的陡河上游,是一座防洪供水并重的大型水利枢纽。

水库于1955年开始兴建,1956年建成投入运用,历经1970—1971年续建、1976—1977年震后修复、1988—1989年提高保坝标准等工程建设,到1990年全部完工。

目前陡河水库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5.152亿m3,其中调洪库容4.414亿m3,兴利库容0.684亿m3,最大泄洪流量1340m3-s-1,控制流域面积530km2o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利用一年半时间完成全省大中型水库淤积测量和控制运用指标修正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河北省水利厅“冀水建管[2016]131号”《关于做好大中型水库库容曲线修测和水库特征值修正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全面摸清陡河水库现状,DOI:10.19754/j.nyyjs.20210115020并对淤积趋势做出科学预测,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效益,科学进行管理和调度,水库管理部门决定进行水库库容曲线修测和水库特征值修正工作。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库容曲线复核与淤积测量中的应用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库容曲线复核与淤积测量中的应用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库容曲线复核与淤积测量中的应用刘仙玉;毛小平
【期刊名称】《大坝与安全》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水库库容和淤积量的变化是水利电力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

正确快速测定库容和淤积量对保证库区、大坝的安全和计划调度、发电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2013年温州市珊溪水库库容曲线复核与淤积测量项目,验证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库容测量中具有观测方便、快捷、精度高和成果多样化、直观性强等优点,对于水库库容计算和淤积核查分析的准确度有极大的提高。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刘仙玉;毛小平
【作者单位】温州珊溪水力发电厂,浙江温州,325304;温州珊溪水力发电厂,浙江温州,3253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97.1
【相关文献】
1.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淤积测量中的研究与实践 [J], 胡振江;冯向波
2.多源遥感影像在水库水位-库容曲线复核中的应用 [J], 丁志雄;颜廷松;屈吉鸿
3.多波束测深系统与GPS-RTK技术在库容曲线测量中的应用 [J], 王瑞星
4.卫星遥感技术在紧水滩/石塘水库水位库容曲线复核中的应用 [J], 江惠芳;金建

5.多波束测深系统在陡河水库库容曲线和淤积测量中的应用 [J], 崔立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测绘技术在水库安全评估中的应用解析

测绘技术在水库安全评估中的应用解析

测绘技术在水库安全评估中的应用解析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范围的扩大,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其中,测绘技术在水库安全评估中的应用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水库安全评估的需求出发,探讨测绘技术在此领域中的应用案例以及其带来的益处。

水库安全评估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而测绘技术则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首先,测绘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水库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精准的监测。

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可以获取高清晰度的影像数据,进而识别出周边区域的地表、植被、土壤等信息,从而对水库周围的环境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这些数据为水库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可帮助评估人员提前发现潜在威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对水库的结构及其周边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收集水库的地形、地貌、地质等数据,并结合实测参数,可以对水库的坝体稳定性、坝体变形情况进行评估。

借助GIS技术能够实现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并进行模拟分析,为水库安全评估提供直观的参考,预测潜在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测绘技术通常与地面监测相结合,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例如,在对水库坝体变形进行评估时,通过采集地面位移、裂缝、地下水位等数据,可以全面了解坝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测绘技术中的全站仪、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可以对水库的地质构造和坝体变形进行高精度的测量与分析。

这些数据将为评估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并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在安全评估中的应用外,测绘技术在水库建设、维护和管理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水库的设计与建设中,通过测绘技术可以获取丰富的地理信息,从而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

在水库运行阶段,测绘技术可以对水位、流量、蓄水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水情信息,并根据数据分析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以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以通过渲染图像、三维建模等手段,为水库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加直观、详细的可视化结果。

多波速测深系统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多波速测深系统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多波速测深系统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摘要:多波束测深技术已经成为水下地形测量工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水深测量方法。

由于多波束测深系统是一套多传感器的综合性测量系统,与单波束测深设备相比,其测深误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在多波束测量过程中,自然因素、仪器设备因素、人为操作因素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测量精度。

为获取高精度的多波束测量成果,必须对整个多波束测量过程进行严密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多波束测深系统;水深地形测量;水深数据;系统误差1 前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以及卫星定位测量的高速发展,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应用越来广泛,特别是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多波束测量已经成为水下地形测量的常规手段。

我国也陆续从国外引进大量多波束测深系统,并广泛应用于江河、水库、湖泊、海洋水下地形的测量。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河道疏浚及港口、码头、桥梁工程的测量,并在抗洪抢险实时监测及溃口、崩岸监测,江岸堤防工程及险工险段水下监测,水下管线、电缆布设监测,水下工程检测,沉船、水下物体打捞搜寻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2 多波束测深系统组成一套完整多波束测深系统包括声呐湿端、干端显控计算机、辅助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和后处理系统。

其中,声呐湿端完成声学信号的发射和采集,并结合辅助传感器实现声学数据与传感器数据的同步及传输;干端显控计算机结合显控软件、采集软件和后处理软件,主要完成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从而获得水底绝对深度,即从基准水平面至水底的深度值。

多波束测深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多波束测深系统组成3 多波束测深系统水深测量应用在测量阶段,应收集测区已有的水文资料,并根据测区实地查勘情况及任务的要求制定周密的测量计划和多波束扫测质量控制方案,并使其贯穿整个多波束测量过程。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深测量的应用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测区查勘与资料收集;(2)多波束系统的安装校准;(3)测量船动吃水测定;(4)测线布设。

测绘技术在水库与工程水利管理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在水库与工程水利管理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在水库与工程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引言:水库与工程水利管理是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水环境治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测绘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库与工程水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测绘技术在水库建设、水文测验与勘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探讨。

水库建设中的测绘技术应用:水库建设是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需要精确的地理信息和三维空间数据来指导工程建设。

测绘技术通过精确测量水库位置、地形地貌等数据,为水库选址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通过应用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水库周边的地理信息,比如土地利用情况、地势等,为水库设计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此外,利用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和地面测量,可以生成高精度的数字地形模型,为水库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水文测验与勘测中的测绘技术应用:水文测验与勘测是水库与工程水利管理中重要的环节,用于获取水文地质、水位流量、水质污染等信息,以确保水库正常运行和管理。

测绘技术通过水文测量设备以及测绘软件,能够实时获取水库水情信息,并对水位、流量进行准确测量。

同时,利用测绘技术可以对水库周边的地质构造、土地利用等进行综合测绘,为水文勘测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测绘技术在水库与工程水利管理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空间数据,GIS能够实现对水库及周边区域的全面管理。

例如,利用GIS可以实现对水库周边土地利用情况的高精度展示和分析,为水库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对水库污染源的监测与分析,提高水库水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结论:测绘技术在水库与工程水利管理中的应用不可忽视。

通过精确测绘水库位置和地理信息,为水库选址和建设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通过水文测验与勘测的测绘技术应用,可以获取准确的水文信息,确保水库正常运行;地理信息系统则提供了对水库及周边区域的全面管理和决策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空间信息GEOSPATIAL INFORMATION2013年8月第11卷第4期Aug.,2013V ol.11,No.4doi:10.11709/j.issn.1672-4623.2013.04.收稿日期:2012-02-06。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测量中的应用陈宝枝1,陈 科1,李正品1,郑 江1(1.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测绘地理信息分院,云南 昆明 650041)摘 要:在介绍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组成及基本性能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水库测量的应用特性,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测量中的主要技术流程和处理方法,提出了不同产品应用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多波束测深系统;误差源;水库测量;测量精度;水深数据中图分类号:P22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4623(2013)04-0145-02052多波束测深系统是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化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的集成,是当代海洋测绘的一种高精度全覆盖集成式的测深系统[1]。

多波束测深系统打破了传统单波束以点为基础的离散式的作业模式,而代之以空间面为基础的立体式作业模式,实现了立体测图、智能处理以及自动化成图,使海洋测量技术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2]。

近年来,多波束测深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下地形观测、水下建筑物安全监测、泥沙运动、地质灾害、库容分析等新兴领域。

笔者结合多年水库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工作性能,分析了运用该系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水库测量中的综合应用。

1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组成及性能多波束测深仪主要由“干端”部件和“湿端”部件组成[3]。

“干端”部件包括声纳接线模块、数据采集计算机;“湿端”部件为接收/发射换能器。

多波束测深系统基本由3部分组成:一是实时采集系统,主要包括多波束测深仪、实时数据采集软件等;二是辅助系统,包括GPS 定位和授时系统、罗经和运动传感器、声速剖面仪等;三是数据后处理系统,包括数据存储、编辑、处理、转换、输出、成图等一系列软件。

多波束测深仪通过换能器阵,运用相位检测原理(相干法),对声源阵中不同基元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适当的相位或时间延迟,形成多个不同角度的波束。

声源个数越多波束越窄,即换能器越大波束角越小。

多波束测深系统通过不同倾角的波束,实现了竖直面立体式的测量,弥补了单波束回声测深仪测深的片面性和四波束测深的低效率,也弥补了侧扫声纳、软硬式拖底扫海深度值的不准确性[4],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具有水深全覆盖无遗漏扫测,测量范围大、速度快,测深精度和分辨率高,记录数字化和实时自动绘图等优点[5]。

2 影响多波束测深精度的因素由于多波束测深系统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测量船只上进行的,对于水下某一特定点而言,无法进行重复观测,故不能通过传统的平差方法来提高精度[6]。

另一方面,测量系统中的每一种传感器(定位、深度、起伏、纵横摇、航向、海底特征要素、水声参数、潮汐换算等)和数据换算模型均具有各自的误差特性[7]。

因此,要提高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精度,就必须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合理地利用数据处理模型,对水深观测数据进行改正。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误差源主要由4个方面组成,见表1。

系统安装误差以及参数改正误差对多波束测深表1 多波束测深系统主要误差因子分析统计表误差种类误差因子系统误差测深仪标称值、系统安装误差、固定传感器时延偏移(GPS、运动传感器等)参数改正误差吃水改正、声速剖面改正、潮位改正、罗经校正、GPS 授时改正等随机误差声纳及罗经的自身震动、GPS 定位误差等测量环境误差船速效应、波浪效应、水温变化、盐度变化、水体噪声等系统精度的影响是“固定的”,如系统安装误差、吃水改正、声速剖面改正、潮位改正、罗经校正等是可以通过参数改正等手段进行“补救”的;而运动传感器自身运动(震动)、船只震动导致换能器震动、GPS 可变定位误差等导致的测深误差是“可变的”,由这些因素引起的精度损失是“不可补救”的。

因此,在给定的多波束测深仪器和其他各类辅助设备的前提下,对各项参数进行必要的改正是提高多波束测深精度的重地理空间信息・146・第11卷第4期要环节,而能否把“不可补救”误差因子对精度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多波束测深成果质量的关键。

3 实例分析自2010年购入Sonic2024多波束测深系统以来,我院已承担多个数字化水库测量项目,目前已完善了水下地形测量的一整套生产流程,包括从数据获取到数据处理、三维场景制作以及空间分析等,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3.1 测线布设根据《海道测量规范》的要求,多波束测量的航迹线原则上应布设成平行于等深线[8]。

水库在原河流段的地形特点是中央深,两岸浅,这时测线一般布设成平行于河道。

同时考虑到水深和最大波束角度,测线之间应有一定的覆盖宽度,针对不同的工程应用需求以及不同的仪器特点和不同的技术规范要求,应充分考虑相邻测线的重叠度。

因此,测线间距应视测量船只、海底地形、作业目的及仪器标称精度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9]。

另外,为了保证对水下目标地物进行全覆盖无遗漏测量,应合理地控制船速以及换能器的发射功率。

3.2 参数改正及数据剔除正确地测定船姿的实时运动状态以及船姿与换能器之间的关系,对于保证多波束野外数据采集质量,提高多波束测量精度是非常有益的[10]。

因此,开展任何一个多波束水下测深项目,都必须对各套仪器设备进行参数测定,主要包括:横摇偏角、纵倾偏角、时间延迟、航偏角。

另外,在以上4项参数测定前,还需要做声速剖面校正[11]。

多波束测深仪采集的是海量的空间三维点云数据,其中包含着因各种误差因素引起的噪声和错点,在数据后处理过程中必须剔除这些数据。

剔除方法主要有2种:曲面拟合法和投影法[12]。

曲面拟合法是基于中央波束点集建立噪声误差模型,用曲面拟合海底地形,将曲面之外的数据视为跃点,采用人机交互或自动将其剔除。

投影法是在三维空间内将测线投影到某一个视图平面,对每条测线进行编辑,它的优点在于可以结合多视图、地形特征、相邻测线比对等综合因素进行编辑。

经过上述参数改正及数据剔除之后,所测数据能更为客观地反映真实的水深值。

为了验证参数改正及数据剔除的效果,笔者首先将每条测线所测数据单独拟合成曲面模型,然后随机地对地形曲面重叠区域采集了500对水深值样本点。

通过统计分析500对水深值之间的差值及其概率分布情况(见表2)可知,参数改正结果较为有效,特别是消除了横摇对地形测量误差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测线拟合的地形曲面间差值在0.1 m以内,考虑到由水深数据生成地形曲面是一个近似逼近的过程,因此可以相信,不同测线所测深度值的误差也在0.1 m以内,已完全满足规范和生产要求。

表2 重叠区域不同测线所测深度值差值的概率分布深度差值范围/m样本点个数频率0~0.14220.8440.1~0.2570.1140.2~0.5190.038>0.520.004图1 重叠区域不同测线所测的深度值3.3 成果制作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成果极其丰富,包括三维点云、水下地形等深线图、各类栅格图、数字高程模型、三维立体模型、声纳影像等高技术产品。

在经过参数改正、数据剔除等内业数据处理后,可根据工程应用需要生成不同类型、不同格式、不同坐标系统的数据。

点云数据是经数据处理后最原始的数据形态,由海量的包含三维坐标信息的点组成。

通过点云数据可以生产其他各类数据,如等深线数据、剖面图、DEM和三维立体模型等(见图2)。

图2 不同形式的水库应用成果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所获取的多期水下三维信息,可以建立水下地形数据库,不仅可查 (下转第153页)・153・第11卷第4期表1 高斯投影、斜轴墨卡托投影计算出长度变形系数/1/100 000高斯投影斜轴墨卡托投影分带情况点名长度变形系数采用CPI004、CPI035连线为投影中心线分1个带进行投影长度变形系数121°15′,投影面大地高10 m CPI0020.02 0.086 CPI0030.05 0.029 CPI0040.10无变形CPI0050.07 0.006 CPI0070.00.005 CPI008-0.01 0.011 CPI0110.08 0.021 CPI0120.17 0.012 CPI0130.47 0.005120°45′,投影面大地高10 m CPI0140.70 0.001 CPI0150.58 0.002 CPI0160.42 0.005 CPI0170.31 0.006 CPI0180.15 0.005 CPI0190.11 0.006 CPI021-0.01 0.008 CPI0220.00 0.004 CPI0230.06 0.002 CPI0250.15 0.009 CPI0260.22 0.016 CPI0280.58 0.002120°15′,投影面大地高10 m CPI0300.38 0CPI0310.25 0CPI0320.15 0.002CPI0330.08 0CPI0340.03 0CPI035-0.02 无变形3 斜轴墨卡托投影的应用沪杭高铁中采用斜轴墨卡托投影时选CPI004、CPI035连线为投影中心线(见图1),计算出CPI点长度变形最大为0.086/100 000,该点距离投影中线连线最远为8.3 km。

若采用斜轴墨卡托投影建立控制网,只需分为一个带便可满足投影变形要求,给设计和施工带来极大方便。

参考文献[1] TB 10601-2009.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S].[2] 孔祥元,郭际明,刘宗泉.大地测量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 尹玉廷,陈莉莉,康明,等.对高斯投影长度变形问题的简单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5):211-212[4] 林晏.大型线路工程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5] 刘灵杰,卫建东,白振慧.双重投影在高速铁路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9,26(2):121-124[6] 吕慧玲.斜轴墨卡托投影方法在郑西客专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9, 34(1):26-28[7] 刘灵杰,原玉磊,卫建东.斜轴墨卡托投影在高速铁路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9,34(1):26-28第一作者简介:王文庆,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铁路控制测量研究。

王文庆等:斜轴墨卡托投影在东西走向高速铁路中的应用(上接第146页)询不同时期的库容量,而且可利用不同时期不同的水下三维地形模型,计算泥沙淤积量,并可模拟泥沙动态的运动状态,以此来预测未来的库容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