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及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合集下载

海洋资源勘探中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教程与数据解析

海洋资源勘探中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教程与数据解析

海洋资源勘探中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教程与数据解析多波束测深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海洋资源勘探的技术手段,它能够获取水深信息及海底地形的详细数据。

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对于确定合适的海洋资源勘探区域、制定勘探策略以及评估资源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教程,并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一、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教程1.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多波束测深系统由船舶上的测深设备和水下激光和声波传感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水下传感器发射声波或激光束,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

根据声波或激光束的传播时间和反射信号的强度,系统可以计算出水深和海底地形的数据。

2. 数据采集与处理首先,需要确定好勘探区域,并安装好多波束测深系统。

然后,船舶将沿着预定航线行驶,将水下传感器降入水中,并开始采集数据。

数据采集完成后,将数据传输到上层计算机或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数据处理和解析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数据预处理:将原始数据进行校正和处理,消除噪声和干扰。

(2)波束角和波束间距校正:根据传感器的参数,对波束角和波束间距进行校正,以确保准确的水深测量。

(3)水深计算:利用声速、传播时间和反射信号强度等参数,计算出每个波束的水深。

(4)海底地形重建:通过对水深数据的空间插值和拟合,可以重建出海底地形的模型。

(5)数据分析和应用:根据海底地形模型,可以进行资源储量评估、选址规划和勘探策略制定等工作。

二、多波束测深数据的解析多波束测深数据包含了丰富的水深和地形信息,通过对数据的解析,可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1. 水深信息水深是多波束测深数据中最基本的信息,可以直接用于绘制海图、制定航线和进行港口测量等工作。

在数据解析中,需要注意水深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对数据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和校正。

2. 海底地形信息通过对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地形重建,可以获得详细的海底地形模型。

多波束测深系统信号处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多波束测深系统信号处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多波束测深系统信号处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的开题
报告
1. 研究背景
多波束测深系统是一种利用多个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测量水深的技术,常用于海洋测绘、航道维护和海底资源勘探等领域。

多波束测深系统能够提高水深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但信号处理平台的性能和算法对系统精度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研究内容
本项目旨在研究多波束测深系统信号处理平台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内容:
2.1 多波束测深系统建模和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对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建模,并研究信号处理算法,包括多普勒效应补偿、滤波和波束形成等,提高系统精度和可靠性。

2.2 多波束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平台设计与开发
设计、制造并完成多波束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平台,完成演示和功能测试,以验证研究成果的实用性与系统性能。

2.3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通过实际测试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验证多波束测深系统信号处理平台的性能、精度和可靠性,并分析试验结果。

3. 研究意义
研究多波束测深系统信号处理平台关键技术的意义在于:
3.1 提高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为海洋测绘、航道维护和海底资源勘探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3.2 探索新型信号处理算法和平台设计,促进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升级和改良,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

3.3 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推动我国航海技术和海洋资源勘探能力的提升。

海底探测技术 第7章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分析

海底探测技术 第7章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分析

发射换能器组成 发射探测波束 海底检测方法 海底覆盖宽度
脚印大小 测点分布 测深精度
适宜工作区
物理多波束 多个换能器阵 数量少(一般 小于5个) 振幅检测
小(一般小于 水深的两倍)

物理换能器决 定 精度高
河道测量
电子多波束 一个或二个换能器阵 波束多,一般大于90个
相干声呐 二个换能器阵 球面波无具体波束
海底探测技术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定位导航技术 第三章 声波探测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声学海底探测设备的组成及分类 第五章 单波束测深设备的组成及工作程序 第六章 侧扫声呐工作原理及探测资料分析 第七章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分析 第八章 浅地层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资料分析 第九章 综合探测的实施原则及水下声学定位系统
电罗经
测深仪工作频率不同 操作人员较多
各测深仪吃水变化 数据处理繁杂
航向与船首方向不一致
波束角极小 水体声速曲线
物理多波束
测深仪工作频率不同 操作人员较多
水体声速为平均声速
各测深仪吃水变化 数据处理繁杂
航向与船首方向不一致
电子多波束
相干声呐(条带测深系统)
实现在不增加工作量前提下,得到丰富数据的目的
振幅检测+相位检测或仅有 相位检测 振幅检测
仅有振幅检测的小于水深的 可达水深的10倍以 两倍;振幅检测+相位检测 上 小于水深的8倍

仅有声呐水平波束

正下方测点多边缘波束少 测点可无限但正下 方无准确测点
正下方精度高,边缘精度低 边缘精度低,正下 方无测点,30~50 度角度区精度高
全海深
距水底小于50m地形 相对简单的海区
纵倾

多波束测量数据预处理研究

多波束测量数据预处理研究

I
多波束测量数据预处理研究
Abstr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Multibeam bathymetric system, also named swath sounding system, is a largescale combination equipment which is used for under-water terrain mapping. It’s a complex system with various kinds of high techniques, and it needs to gather correlative information data.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errors and environment interferes while collecting the data. In multibeam bathymetry data processing, it is the main task to choose suitable methods, in order to eliminate errors,get an exact measuring result,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digital chart. In this paper some key technology of multibeam bathymetric data processing are studied. Firstly, various formats of raw multibeam data are analyzed, and the method about raw multibeam data extraction is given. Next, swath aided parameter pre-treatment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zing of the main sources error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sound velocity profile correcting technique, tide correcting technique, positioning data error determination and fitting, and attitude data processing. Then, the sources and types of effect factors for depth are analized. An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 of multibeam bathymetric data, the trend-surface filter and the iterative weighted filter based on M robust estimate are used to detect and eliminate gross errors of multibeam data. Finally, the interpolation and smooth methods are applied to process multibeam data, and the multibeam data is merged to obtain the (x, y, z) information of the geodetic coordinate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bove, the multibeam bathymetric data pretreatment software is designed and completed using Microsoft Visual C++6.0.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software is to eliminate gross and random errors, to compensate system errors caused by attitude data and positioning data, to merge location and depth information to obtain the geodetic coordinates, and to generate high-precision 3D seafloor sampling data. The software provides a basis for building digital terrain model in the future. Keywords: Multibeam, Data Processing, Error Analysis, Data Editing, Filtering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预测试题6(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预测试题6(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地块编号按()编立。

A.四级B.五级C.六级D.七级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地块编号按省、市、区(县)、地籍区、地籍子区、地块六级编立。

2.地籍控制测量检查验收的内容不包括()。

A.坐标系统选择是否符合要求B.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是否正确C.宗地草图是否与实地相符D.地籍图精度是否符合规定E.控制网点埋石是否符合要求正确答案:B、C、D本题解析:地籍控制测量的内容包括:①坐标系统的选择是否符合要求。

②控制网点布设是否合理,埋石是否符合要求。

③起算数据是否正确、可靠。

④施测方法是否正确,各项误差有无超限。

⑤各种观测记录手簿记录数据是否齐全、规范。

⑥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规定。

⑦资料是否齐全。

3.为了减弱垂直折光的影响,提高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可采取的措施有()。

A.对向观测垂直角B.采用质量大的尺台C.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D.采用高精度全站仪E.提高观测视线高度正确答案:A、C、E本题解析:在三角高程测量中,折光系数的变化很复杂,完全准确地掌握其变化规律将比较困难,只能根据实验资料概括出一般变化规律。

实践经验证明,折光系数K值在一天之内的变化情况是:中午附近K值最小,并且比较稳定,日出日落时K值较大,而且变化较快。

在实际作业中,如果有必要,则应准确地测定某一区域规定作业时间内的平均折光系数,用于计算各个单向观测高差。

此外,可以采取选择有利观测时间、采用对向观测方法、提高观测视线的高度、利用短边传算高程等措施减弱大气垂直折光影响。

ACE三项,都是三角高程测量中减弱垂直折光影响采取的措施。

尺台(或尺桩)是作为一、二等水准测量的转点尺承。

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可提高边长和竖直角观测精度,但本题重点在于“减弱垂直折光的影响”。

4.与非量测摄影机不同的是,量测摄影机能够记录( )。

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原理与操作

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原理与操作

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原理与操作导语: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海洋的探索日益深入。

而海洋测深作为海洋调查的基础环节,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多波束测深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测深手段,正逐渐成为海洋测量领域的主流技术。

一、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原理多波束测深技术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宽带多波束”(Wideband Multibeams)处理的方法。

通过在水下发射多个声波束,然后接收其反射回来的信号,利用声波传播的特性,计算出水下的距离信息。

1.1 声波传播原理声波是通过震动传递能量的机械波,其在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00米/秒。

当声波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根据声波传输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速度、传播路径与反射信号的特点,来推测和计算海底的深度。

1.2 多波束测深仪器多波束测深仪器由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

发射机通过一系列的振动器发射多个声波束,而接收机则接收因反射而返回的声波信号。

经过复杂的算法处理,多波束测深仪器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水深数据。

二、多波束测深技术的操作2.1 选择适当的仪器在进行多波束测深操作之前,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多波束测深仪器。

不同的仪器型号和品牌在测深精度、测量范围以及数据处理能力上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多波束测深仪器对于操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2.2 部署装置在进行多波束测深操作时,需要将多波束测深装置部署在合适的位置。

装置可根据需求选择安装在船体上、悬挂在船边或通过浮标悬挂。

合理的部署方式能够提高多波束测深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3 设置参数在进行多波束测深操作之前,需要对测深仪器进行适当的参数设置。

包括调整声波发射的频率、波束的数量与角度、接收的增益和滤波等。

通过合适的参数设置,能够提高多波束测深技术的测量精度和效果。

2.4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部署装置和设置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多波束测深的实际操作。

多波束测深仪器会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连续发射和接收声波信号,并记录下每一次接收到的反射信号。

如何利用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测绘工作

如何利用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测绘工作

如何利用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测绘工作在现代测绘工作中,多波束测深仪是一种重要的测量仪器,它能够高效准确地获取水下地形信息,为海洋工程、水下资源开发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持。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测绘工作。

多波束测深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测量。

它通过发射多个声波束,经由水中物体反射回来后再接收,根据声波的传播时间和回波信号的强度变化来确定水下地形。

相比传统的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仪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首先,在进行多波束测深仪测量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准备和设置。

首先,需要根据具体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多波束测深仪,不同型号的测深仪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功能,要根据实际需求作出选择。

其次,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多波束测深仪来说,校准的重点是调整仪器的传感器和发射器,使其能够工作在最佳状态。

在进行多波束测深仪测量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航线和测量间距,以确保获取到足够密集的测量数据。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交叉航线或者并行航线进行测量。

其次,要根据水下地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如发射频率、接收增益等,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此外,在进行测量时,还需要注意根据设备的工作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水下地形信息。

利用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测绘工作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测量技巧,还需要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工具和软件。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对多波束测深仪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绘制出水下地形图、等高线图等,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多波束测深仪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海洋工程的测量和设计。

在进行海洋工程建设时,需要对水下地形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分析,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多波束测深仪可以提供准确的水下地形信息,为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III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 1 1.1 测深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1 1.2 国内外多波束测深系统.................................................................................................- 3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5 -
(2)对趋势面分析方法在多波束数据粗差探测之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由于多波束系统的构造复杂,测量平台和工作环境处于动态之中,造成了其数据之中的异常 值数量要比普通测量数据来得多。趋势面分析的方法是通过测点数据模拟水下地形趋势,对 偏离趋势过大的数据进行剔除,以此来实现多波束数据的粗差探测。经过在 MATLAB 中进 行实验验证,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具有能实现显著粗差的剔除、运算速度快、不需建立测量点 拓扑关系等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处理数据量大、排列散乱的多波束测深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实现预定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首先制定如
收稿日期 : 2006205229 基金项目 : 国防科研基金项目 (200316601) 。 作者简介 : 陆秀平 (19732) ,男 ,江苏兴化人 ,硕士 ,工程师 ,主要从事海洋测量数据处理与成图研究 。
2
海 洋 测 绘
第 26卷
下总体研究思路 :以底层自主开发为基础 ,综合应用 多波束测深技术 、现代数据处理技术 、计算机可视化 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 ,在微机 W indow s 2000 或 NT 操作平台上实现海量多波束海底地形数据及各种空 间和属性数据的输入 、处理 、管理和可视化输出 ;充 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最先进的软件设计思想和开发 技术 ,将面向对象的类库设计思想 、BDE 与 ODBC 数据库接口技术 、Active X与 VCL 控件以及 OpenGL 三维图形标准融为一体 ,最终实现系统开发效率和 运行稳定性的双赢目标 。
(3)数据编辑及预处理 :包括声剖数据编辑 、潮 汐数据编辑 、多波束测深数据归算 、传感器安装误差 改正 、声 线 弯 曲 改 正 、潮 汐 改 正 以 及 异 常 数 据 清 理等 ;
(4)数据精细处理 :包括粗差定位 、条带测深数 据拼接和系统误差补偿等 ;
(5)数据质量评估 : 包括内部精度评估和外部 精度检核等 ;
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及管理系统 (MB&BES)主 要由以下 3个子系统组成 :
(1)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子系统 (MB &B EPro) ; (2)海 底 地 形 地 貌 可 视 化 应 用 子 系 统
(MB &B EV is) ; (3)多 波 束 数 据 库 管 理 子 系 统
(MB &B EM anag) 。 整个系统以提供海洋环境可视化产品为最终目
4 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技术创新
411 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技术创新 本项目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技术创新
包括 : ( 1 )对多波束测深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即声线跟
踪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根据声速在海水中的传播 特性 ,全面推导了三种声线跟踪方法的计算模型 ,并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 ,证明常梯度声线跟踪模 型是目前最优的声线改正模型 。在此基础上 ,进一 步探讨了海洋声场时空结构对多波束测深精度的影摘要 : 在简要介绍多波束测深技术发展概况基础上 ,详细论述了我部自主研发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及管理 应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系统功能测试情况以及系统开发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技术创新点 ,对该系统投入应用前的 优化和完善工作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 多波束测深 ;数据处理 ;可视化 ;功能测试 中图分类号 : P229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23044 (2006) 0620001205
第 26卷第 6期 2006年 11月
海 洋 测 绘 HYDROGRAPH 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
Vol126, No16 Nov. , 2006
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及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陆秀平 ,黄谟涛 ,翟国君 ,欧阳永忠 ,徐广袖 ,王克平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天津 300061 )
数据后处理技术是各类测深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 ,对于单波束回声测深成果 ,我国经过多年的努 力 ,已经研究和开发出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数据处理 和成图软件系统 ;对于多波束测深技术 ,我国多年停 留在跟踪研究的初级阶段 ,有关多波束测深数据的 后处理技术研究才刚刚起步 。目前 ,我国在多波束 测深数据的加工 、集中管理和综合应用方面 ,还没有 一套现成的具有商品化水平的多波束数据后处理成 图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 ,可以为国内用户提供满意 的解决问题方案 。
基于上述考虑 ,本项目立足于我国海洋测量作 业单位的生产实际 ,在充分吸收和消化相关进口软 件功能的基础上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 ,自主研制开发 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及管理 应用系统 。初步试用结果表明 ,该系统的各项技术 指标均满足项目任务书要求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
2 系统组成及功能
( 3 )在全面分析和总结多波束测深主要误差源 基础上 ,基于现代抗差估计理论 ,提出两种具有抗差 能力的探测多波束测深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 ,一种 是基于样本分位数的统计检验法 ,另一种是基于抗 差 M 估计的选权迭代插值比较法 ,详细讨论并解决 了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实现异常数据定位过程中的一 些关键性技术问题 。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较 ,两 种新方法均具有较强的异常值定位能力 。将现代抗 差估计理论引入到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领域 ,是海 洋测量成果质量控制和可靠性研究工作的一项突破 性进展 。
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及管理系统软件功能主要 包括以下 13个方面 :
(1)系统环境设置 : 包括原始多波束数据控制 参数设置 ,测量船配置文件设置 、地形数据成图所需 的坐标系 、投影 、图幅大小和比例尺设置 ,系统库文 件设置 ,用户界面设置等 ;
(2)数据格式与读取 : 包括多源原始多波束数 据格式解包 、读取 、列表显示和统计分析等 ;
随着多波束测深技术的普及应用及其观测数据 的急剧膨胀 ,多波束测深海量数据的处理和管理自 然成为当前特别值得重视和急待研究解决的热点问 题 。在数据处理方面 ,由于仪器白噪声和海况因素 的影响以及系统参数设置上的不合理性 ,都将可能 导致测深数据中出现假信号 ,形成虚假地形 。为了
提高多波束测深成果的可靠性 ,必须首先设法消除 这些假信号 ,因此应不失时机地开展多波束测深数 据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在数据管理方面 ,由于目前 各种原始多波束数据的存储格式极不统一 ,与各种 多波束系统相配套的后处理软件也自成体系 、互不 相干 ,已经给多波束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处理造 成极大的困难 。因此 ,设计一种能接纳各种多波束 原始数据的通用数据格式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规 范化的多波束数据后处理软件 ,已经成为多波束技 术产业发展的必然 。
4
海 洋 测 绘
第 26卷
的指导意见 。 (2)根据多波束测深基本原理 ,基于现代大地
测量理论 ,系统地建立起了多波束测深的空间结构 , 通过引入载体坐标系和当地水平坐标系来描述载体 姿态 ,利用旋转矩阵全面推导了多波束测深的基础 方程及其严密的精度估算公式 ,在推演过程中 ,充分 顾及了海洋测量的动态效应即载体姿态的影响 ,为 现代高精度的多波束海洋测深提供了数据处理的理 论基础 。
总 比 对 点 数 : 323 14 个 ; 差 值 算 术 平 均 : 01044 7m; 中 误 差 m = 01131 7m , 标 准 差 δ = 01127 8m;绝对值 > 2100m , 268 个 ;绝对值 > 1100m 且 ≤2100m , 450 个 ; 绝对 值 > 0150m 且 ≤1100m , 889个 ;绝对值 > 0140m 且 ≤0150m , 424个 ;绝对值 > 0130m 且 ≤0140m , 975 个 ; 绝 对 值 > 0120m 且 ≤0130m , 322 5个 ; 绝 对 值 > 0110m 且 ≤ 0120m , 937 0个 ;绝对值 ≤0110m , 167 13个 。
(13)数据查询 、检索和统计输出 : 包括统计数 据报表 、测区概况信息报表 、各种自定义报表和图形
第 6期
陆秀平 ,等 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及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3
打印输出等 。
3 系统软件主要功能界面及功能测试
311 系统软件主要功能界面 本系统软件主要功能界面如图 2~5所示 。
图 6~7分别为某测区 (一小部分 )本系统处理结果 和 CAR IS H IPS系统处理结果的三维立体图 。
(6)海底地形数字模型生成 : 包括规则网格和
不规则三角形数字模型生成等 ; (7)条带测深数据可视化 : 包括单 p ing、测带 、
子区和区域数据显示等 ; (8)海底地形等深线图绘制 : 包括等深线自动
跟踪 、等深线线划图 、等深线分层填色图绘制等 ; (9)海底地形二维和三维图形显示输出 : 包括
1 引 言
海洋测绘是一切海洋开发活动的基础 ,海底地 形测量是海洋测绘最重要的基础性任务之一 。在现 代科学技术的介入和支撑下 ,海底地形测量技术获 得了迅速发展 ,现已成为世界各海洋国家在海洋测 绘方面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相继出现了许多前所 未有的高新技术测量手段 。多波束测深便是当今世 界上进行海底地形测量最先进技术手段的杰出代 表 。最近 20多年 ,伴随高性能计算机技术 、高分辨 率显示技术 、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各种数字化传感器 以及其他相关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代表海洋地形 地貌勘测最新研究成就的多波束测深技术不断变 革 ,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随着这种测深技术的应用 范围不断深入和扩展 ,其独特的高效率测量方式已 经越来越被更多的使用者所认识 ,人们对这种测深 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 ,多波 束测深系统力争在仪器结构和性能两个方面求得突 破和发展 。在仪器结构方面 ,正在向更小的体积和 重量 、更高的集成度以及更具灵活性的安装和维修 方向发展 ;在仪器性能方面 ,正在向更完备的功能 、 更高的 测 量 精 度 以 及 更 简 便 的 操 作 和 使 用 方 向 发展 。
图 5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数据查询界面
312 系统功能测试 为了考核本项目研制的软件系统对多波束数据
处理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不同的多波束数据 格式 ,收集样本数据 ,采用本系统与 CAR IS H IPS软件 系统同步比对处理 ,检查两个系统各步处理结果之间 的差异 。尤其针对作业单位使用比较多的 Seabat 8xxx系列 XTF数据文件进行了大量比对测试 。测 试结果显示 ,本系统处理结果与 CAR IS H IPS软件 系统处理结果基本一致 ,差异大小在允许范围之内 。
(4)根据多波束海洋测深技术特点和模式 ,基 于现代自检校补偿和验后补偿理论 ,首次提出通过 相邻条带测深数据融合处理进行多波束测深系统偏 差补偿方法 ,并提出以单波束测深数据作为控制 ,进 一步提高多波束测深整体测量精度的数据处理方 案 ;详细讨论了数据融合处理中的数值解算可行性 和稳定性问题 ,相应提出了所谓的两步平差方法 。 将现代误差补偿理论引入到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领 域 ,是海洋测量成果质量控制和可靠性研究工作的 又一项突破性进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