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宝典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5815宝典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5815宝典

小学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5815宝典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必考题型,也常常是拉开分差的题目。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下面是本篇答题技巧的目录,有对应链接(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可直接跳转相应目录),一、三大疑惑二、五步答题法三、八大技巧模板四、15大常用题型五、FAQ六、练习。

一、家长三大疑惑关于阅读理解,不少家长都有如下的疑惑:疑惑一:阅读理解很多没有标准答案,为啥俺家娃得分不高,是不是语文老师偏心啊?疑惑二:我家宝贝可爱读书了,可是为啥阅读理解得分不高?疑问三:想帮孩子提高阅读理解的得分率,可是感觉无从下手?下面一一为家长道来,供家长参考:解答一:除了一些选择、填词、写拼音、解释词语之外的题目,确实木有标准答案,而且一般这类题目分值还都比较高。

标准答案一般是“略”或者“答案合理即可”,负责的卷子或许会列出一个参考内容,然后注明跟此类似即可。

但是(请注意此处,但是是代表转折的意思)回答的内容虽然没有标准,但是答题的步骤是有标准动作的,答题的格式是有标准模板的。

解答二:首先恭喜家长,有一个爱读书的宝宝。

其次我想告诉您的是“阅读≠阅读理解”,“阅读”有助于提升视野、积累功底,但是“阅读理解”不光有阅读,阅读完了要理解,理解后要概括。

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就是如下,“阅读”后面还有几个步骤。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概括”+“答题”解答三:想提高得分率,其实很简单,就是像学数学一样来提升阅读理解。

正确的解题步骤类似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标准的答题模板类似数学的公式,外加一定量的练习就可以了(这个您懂的,就好比数学的刷题)。

至于报辅导班,很简单,首先试听两节,辅导老师若是就阅读理解题目讲具体解答,OK,我们该换个班了。

若老师首先讲阅读理解的答题步骤、答题模板,那就交钱继续听。

也可以采取“亲子学习”的方法来提升,就是家长和小孩对照本篇技巧,一起刷题,每道题首先在本篇找到宝典技巧,大家一起套用,多练几次就OK。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及答案学校语文阅读题精选含答案《母爱是一根穿针线》【001】母亲为儿子收拾衣服时,发觉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打算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衰老,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日。

母亲因此而自豪()——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惟独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搅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觉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碰到了棘手,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信任她眼力下降得那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

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举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

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沟通过感情,也没有关怀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

专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漂亮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由于,母亲很简单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容易。

∥1、题目是用打比喻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你把母爱比作()。

(2分)2、把其次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分)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最新小学语文阅读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

最新小学语文阅读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

最新小学语文阅读训练100篇(附参考答案)1.快乐与感触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

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

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

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儿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都明白了。

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

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

无数只鸟儿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

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

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

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

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这是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

看我的手好大,把一个省都罩住了。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

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首长长的歌,没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

小学五年级语文宝典

小学五年级语文宝典

小学五年级语文宝典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

在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五年级语文学习的宝典,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

1. 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

在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能够阅读一些中长篇故事、课文和文章了。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定期阅读课外书籍:鼓励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可以在课余时间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阅读。

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努力,提供各类书籍供学生选择,扩大学生的阅读领域。

(2)背诵优秀诗文: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歌和文言文,要求学生背诵并理解其中的内涵。

背诵诗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解读课文: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解读课文。

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意义、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从中获取知识和启示。

2. 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文笔表达能力。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需要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

(1)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通过讲解优秀作文、观察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写日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同时,老师也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2)写作技巧的指导: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

比如,如何开头和结尾,如何组织材料和段落等。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范文、写作指导和写作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多样化的题材和形式:在写作内容上,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涉及到生活、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形式,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口语表达的培养除了阅读和写作能力,口语表达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

【50篇】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题含答案

【50篇】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题含答案

【50篇】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题含答案【50篇】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题含答案1.课外阅读。

猫和鸡XXX有一次,鸡生病躺在床上。

猫得知这个消息,就假装成医生,带了药箱跑到鸡那里,假惺惺地弯着腰问道:“鸡朋友,你身体怎么样?需要什么东西,我可以给你,我衷心祝愿你早日恢复健康!”鸡回答说:“我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需要,告诉你,只要你离开这儿,我就死不了。

”(1)填空。

________生病了,________假装医生去探望。

(2)鸡说:“只要你离开这儿,我就死不了。

”是什么意思?【答案】(1)鸡;猫(2)猫想要吃鸡,却假装成医生去鸡那里惺惺作态,只要猫走,鸡就没有生命危险。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文章是鸡生病了,猫假装医生去探视;第二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猫想要吃鸡,却假装成医生去鸡那里惺惺作态,只要猫走,鸡就没有生命危险。

【点评】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需仔细阅读。

2.浏览短文,完成操演。

广州的“小蛮腰”提到我的家乡广州,人们一定会想到这里的小吃,因为“吃在广州”嘛!但是,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广州的新地标——挺拔入云的广州塔,本地人亲热地称它为“小蛮腰”。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与海心沙岛、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总高度600米,有一百多层。

远了望去,它就像一个宏大的计时沙漏,两端粗,中间细,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小蛮腰”。

XXX每当夜幕降临,塔身会亮起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灯光变幻无穷,整个广州塔璀璨闪亮,与珠江新城的夜景交相辉映,把广州城点缀得分外迷人。

乘坐高速电梯到达观光平台,平台四周都是透明的玻璃,从玻璃向外望,可以鸟瞰整个广州城。

地上的人就像一只只小蚂蚁,汽车成了一只只蠕动的甲壳虫,珠江就像一条弯曲的细丝带,就连高楼大厦也变成小孩子手中玩的积木了。

来广州的朋友,一定不要忘记登上“小蛮腰”,看一看我们美丽的广州!(1)这篇文章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___自然段描述了广州塔的夜景。

【阅读宝典】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训练60篇(有答案)

【阅读宝典】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训练60篇(有答案)

【阅读宝典】四年级课内阅读训练60篇(部编版有答案)1.课内阅读。

这时,街上走来一行路过这里的城里人,马上要过年了,他们要从这里坐轮船回城里去。

他们或背着包,或提着包,一路说笑着,一路咯吱咯吱地踩着雪走过来。

青铜没有招呼他们,因为他认为,这些城里人是不会买他的芦花鞋的。

他们只穿布棉鞋和皮棉鞋。

但他们在走过芦花鞋时,却有几个人停住了。

其余的几个人见这几个人停住了,也都停住了。

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一下吸引住了他们。

其中肯定有一两个是搞艺术的,看着这些鞋,嘴里啧啧啧地感叹不已。

他们忘记了它们的用途,而只是觉得它们好看——不是一般的好看,而是特别的好看。

他们一个个走上前来,用手抚摸着它们——这一抚摸,使他们对这些鞋更加喜欢。

还有几个人将它们拿到鼻子底下闻了闻,一股稻草香,在这清新的空气里,格外分明。

(1)青铜为什么没有招呼路过的城里人?(2)选文第二段主要从________觉、________觉、________觉三方面描写了这些城里人对芦花鞋的________之情。

(3)城里人喜欢这些鞋子是因为他们把芦花鞋当作________。

(4)你觉得他们买了芦花鞋会穿吗?如果不穿,是不是造成了资源浪费,对此,你怎么看?2.课内阅读。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孩子们根据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想象到了它们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________。

(2)为什么说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3.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依次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一年级【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必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年级【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必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必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他们自己爬出来雨停了,火红的太阳出来了。

母鸡走到院子里,看见小土坑里积了一汪水。

她走近一看,立刻高声叫起来:“不好了,一只母鸡掉到水里去了!”小山羊连忙走过去,一看,水里没有母鸡,却有一只小山羊。

他高声地叫起来:“不好了,一只小山羊掉进水里去了!”母鸡和小山羊十分着急,想找伙伴来帮忙。

过了好久,才找到一只小鸭。

当他们再来到土坑前的时候,土坑里的水已经被太阳晒干了,土坑里什么也没有。

小鸭说:“一定是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动物。

(2)“一只母鸡掉到水里去了!”这是谁发现的?()A. 小山羊B. 小鸭C. 母鸡(3)“一定是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这句话中的“他们”指谁?()A. 小山羊和小鸭B. 小鸭和母鸡C. 母鸡和小山羊(4)选择正确的说法()A. 小土坑里什么也没有,是因为母鸡和小山羊自己爬出来了。

B. 母鸡看到水坑里有“母鸡”,其实是自己在水里的倒影。

C. 土坑里的水被太阳晒蒸发了,母鸡和小山羊的倒影也就没了,并不是他们自己从水坑里爬了出来。

【答案】(1)3;母鸡;小山羊;小鸭(2)C(3)C(4)B,C【解析】2.读一读,写一写。

(9分)春天春天来了,大地都被上了新装。

小草绿绿的,桃花红红的,柳枝青青的,小溪亮亮的。

山林里可热闹了。

小鸟,又唱又跳;蜜蜂,忙着采蜜;蝴蝶,飞来飞去。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

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第3句话(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用横线画出来。

(3)照样子写词语。

绿绿的:________ ________飞来飞去:________ ________【答案】(1)4。

山林里可热闹了。

(2)绿绿的;红红的;青青的(3)红红的;白白的;走来走去;跳来跳去【解析】3.我会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学语文备考宝典

小学语文备考宝典

小学语文备考宝典语文是小学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工具。

为了帮助小学生备考语文考试,本文将结合备考经验和学科特点,提供一些备考的宝典,以指导孩子们有效提高语文成绩。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合理的阅读理解方法对于提高答题准确率和速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备考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1. 完成速读和细读相结合。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先快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

然后再回头仔细阅读每个段落,并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关键信息。

这样可以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提高答题效率。

2. 积累解题经验和技巧。

阅读理解的题型多样,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必要的。

比如,主旨题一般可从首段或尾段中得出;细节题可直接从文章中找到对应信息;推理题需要根据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断等等。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积累,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类题目。

3.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考察的不仅仅是对文章的理解,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平时可以多读一些文章,包括故事、新闻等,扩大词汇量,培养对不同类型文章的理解能力。

二、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不仅仅是表达思想,更是锻炼思维和整合知识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备考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1. 提前构思和规划。

写作前先进行思维导图或大纲的规划,明确文章的目的和框架,合理安排每个部分的内容。

这样可以避免在写作过程中思路混乱和篇章结构松散的问题。

2. 注重用词和句式的丰富多样性。

使用一些丰富多样的词汇和句式可以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

比如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形容词和比喻,使用不同的句式结构等等。

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注重段落的划分和过渡。

一个好的文章应该有清晰的段落结构和过渡。

每个段落的内容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并通过恰当的过渡词语将各段之间的内容连接起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三、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语文学科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宝典121.标题作用:3(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45(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6(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789(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101112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13143.句子分析:15(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16(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171819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0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2122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23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2425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26的特点2728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293031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3233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34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35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3637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3839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4041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24344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45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46(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474849(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5051(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5253(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455(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657585.某段起什么作用:5960(1)开头,作用:61A、引起下文6263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6465C、照应文章标题6667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6869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70(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7172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737475(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7677B、揭示文章主旨7879C、照应前文8081D、照应题目8283E、引人深思848586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8788(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8990(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9192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93想)9495(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969798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99100101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102103104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105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106是事物的特点。

107108小学语文答题的小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09110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111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112113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114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115(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

116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117118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119120121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122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123124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125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126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1276、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129130(三)句子含义的解答:131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132133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134135(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136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137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138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 (139)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140不符。

141(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142(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143答: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144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145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146147(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149(六)段意的归纳150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151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152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153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154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155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156157语文答题公式及常见修辞方法158159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160161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162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163164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165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166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167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168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169170于音乐美。

171二、插叙的作用。

172173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174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175176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177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178179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180181182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183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184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185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186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187188五、描写手法的作用。

189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190191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192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193194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1953、公式:196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197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198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199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200201六、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032、公式: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204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205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206207208七、仿写句子。

209公式: 1、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210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八、读图题。

211212公式: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

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213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

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

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214215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

216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

217九、探究题。

218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

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219情况,得出结论。

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

④提出你的看法。

220221十、概括题。

222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一句话表达。

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223224达。

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现是1、2、3点”。

③分析所给的名著阅读选225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物语言,动作,再用一句语言来概括人物226的性格。

?227公式:2281、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

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229230作名称。

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231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232233或建议时,234十一、名著阅读。

235公式:2361、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

②写237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238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

239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240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