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原则及Hate译文赏析73页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PPT课件

相如功劳大, 赵任王命 蔺相做如上卿。
2020年10月2日
增补法 9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蓝色字的翻译方法。
1、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
2020年10月2日
调整法
10
1、居君之国而穷,君无奈为不好士乎。
居住在您的国家却贫困不堪,恐怕您是
补充
替换20年10月2日
12
②竟不离(通“罹”)其患,时人贵之。
替换法
终于没有遭到那个灾难,(受到)当时
对译法 意译
的人的推崇。
2020年10月2日
13
总结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为: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 译
2.以今义当古义
3.该译的词没有译 出来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2、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越王勾践驻守在会稽山上。
2020年10月2日
保留
8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蓝色字的翻译方法。
1、若 舍郑 以 之 为 东 道 主。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 把它当作东
道主。
2、渑池会 既罢,赵王等归国,以相如功 大, 赵王 拜 蔺相如为上卿。
渑池会结束后,赵王等回到赵国,因为蔺
不喜爱人才的吧?
2、其妻望之而拊心曰
他的妻子埋怨他,捶着胸口说
3、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
现在我们饿得面黄肌瘦,君王慰问你,
给你送来粮食。
4、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
到时他加罪与我,也将会只凭别人的话。
2020年10月2日
11
①或遗之书,安不发,悉壁藏之。
替换
对译 替换 补充 保留 替换
有人送给杜安书信,他(也)不打开,
第六小组 终版

高昂亢奋 开始爆发
7,000,000 Dutch men, women and children will want to be there to curse him during his dying moments.
A plebiscite was taken as to whether this was a fitting punishment. There was 4,981,076 yeas and one nay. The nay was voted by a man who preferred that Hitler be pulled to pieces by four horses.
可以看出人们似乎失去了“理智”,希特勒很 残暴,但是人们处死希特勒的方式似乎比
希特勒还要“残暴”,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故事情节
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故事情节 讨论死刑 投票决定 执行火刑 火刑停止
段落 1-3 4 5-9 10-14
二、作品概述
从以上对文章的背景、人物、情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 出,这篇文章文字浅显流畅、通俗易懂,故事情节跌宕起 伏,环环相扣,人物形象鲜明,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到人们对 希特勒的仇恨。但是从群众处死的方式中,我们也可以感受 到强烈的讽刺意味。
➢此时作者笔下的民众深受希特勒迫 害,家破人亡,作者的描写体现了 对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三、原文审美鉴赏
三、原文审美鉴赏
(一)节奏美 (二)语义美 (三)修辞美 (四)形象美
(一)节奏美
节奏美,除了表现在声调的轻重缓急,句子 的长短整散等语言构成的外在形式节奏上,还表 现在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节奏上。
(张保红,2011:142)
文言文翻译原则 PPT

文言文翻译原则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 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
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 不遗漏、不增译。
达:合就现是代畅汉达语,的即表译达文要明求白和晓习畅惯,,符无
语病。
雅: 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
得体、生动、优美。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 审清采分点
↓
切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答案: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 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劣)。
第4题
• 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 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 能办。
答案:过了三天,只招募的士兵逐渐集合起 来,(这些士兵)都是市井中不懂得执持 使用兵器的贫穷人家的子弟,而申甫所传 授的兵法,是擅长车战,仓促之间不能操 练。
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六字诀—— 留、删、换、调、补、
猜
1、留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 有名词,
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 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 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2、删
这些词包括: 发语词 凑足音节的助词 结构倒装的标志 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3、换(替换法)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单音双音
第5题
• 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 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 。
答案:正当这个时候,朝廷里的权贵们都不 习练兵法,与刘、金二人屡屡意见不一致, 又妒忌申甫凭借普通百姓的身份得到破格 起用,就出主意让他先出头去抵挡敌人。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 语境分析推断 • 语言结构推断(对仗或互文) • 辨析词性推断 • 语法分析推断(主谓宾定状补) • 联想推断(课本) • 邻字帮助法
语境分析法 (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 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
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 不遗漏、不增译。
达:合就现是代畅汉达语,的即表译达文要明求白和晓习畅惯,,符无
语病。
雅: 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
得体、生动、优美。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 审清采分点
↓
切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答案: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 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劣)。
第4题
• 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 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 能办。
答案:过了三天,只招募的士兵逐渐集合起 来,(这些士兵)都是市井中不懂得执持 使用兵器的贫穷人家的子弟,而申甫所传 授的兵法,是擅长车战,仓促之间不能操 练。
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六字诀—— 留、删、换、调、补、
猜
1、留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 有名词,
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 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 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2、删
这些词包括: 发语词 凑足音节的助词 结构倒装的标志 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3、换(替换法)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单音双音
第5题
• 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 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 。
答案:正当这个时候,朝廷里的权贵们都不 习练兵法,与刘、金二人屡屡意见不一致, 又妒忌申甫凭借普通百姓的身份得到破格 起用,就出主意让他先出头去抵挡敌人。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 语境分析推断 • 语言结构推断(对仗或互文) • 辨析词性推断 • 语法分析推断(主谓宾定状补) • 联想推断(课本) • 邻字帮助法
语境分析法 (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方略PPT优选课件

2
“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 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 准确的表达出来。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 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能做到这一点必须 同时对我国的古今语言十分熟悉,并有较 强的驾驱语言的能力和修养。这对中学生 来说是很困难的。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 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要 做到“信”和“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 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 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可增减。
6
(二)文言文翻译九字法 (4)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 现代词。例如:
“岁征民间”中“岁”应换成 “年”。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中
“而”“翁”“汝”应分别换成
“你”、“爹”、“你”。
2020/10/18
7
(二)文言文翻译九字法 (5)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 词序需要调整。(谓语前置、定 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 置等)。例如:
“顿”是“立刻”、“马上”的
意思,在翻译时,应补出“感
到”、“觉得”。
2020/10/18
5
(二)文言文翻译九字法 (3)删。删去不译的词。例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 战》)“夫”发语词。翻译时应 删去。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 贮疏》)
“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2020/10/18
2020/10/18
3
(二)文言文翻译九字法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 人名、物名 、地名、职称、器具 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 郡。”(《岳阳楼记》)
2020/10/18
4
(二)文言文翻译九字法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 省略成分。例如:
《翻译十大原则》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详细描述
归化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 文化习惯和价值观。为了使译文易于读者理解,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用
符合目标语言文化规范的表述方式。归化原则有助于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异化原则
总结词
保留原文的文化差异,呈现给读者原汁 原味的译文。
VS
确保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对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对等性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使译文在功能上与 原文对等,即译文应具备与原文相似的语用效果。为了实 现功能对等,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语境和语用含义, 并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含义。同时, 译者还需要注意语气的传递、修辞的再现等方面,以使译 文在整体上与原文对等。
略和方法,如根据语境确定词义、根据语境调整语序和句型等。
05 总结与展望
对翻译原则的总结与评价
翻译原则的适用性
01
评估十大原则在各种翻译场景中的适用程度,分析其在不同语
言和文化背景下的局限性。
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
02
探讨十大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的协同
作用。
原则与实践的结合
03
分析翻译实践中如何运用十大原则,讨论它们对提高翻译质量
促进跨文化交流
翻译原则强调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要求译者熟悉目标语 言的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翻译原则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翻译原则
古代的翻译家和学者提出了许多 翻译原则,如严复的“信、达、 雅”等,这些原则强调了准确性
和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现代翻译原则
随着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发 展,现代翻译原则更加注重文化 差异和交际效果,提出了如“功 能对等”、“动态对等”等原则
详细描述
归化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 文化习惯和价值观。为了使译文易于读者理解,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用
符合目标语言文化规范的表述方式。归化原则有助于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异化原则
总结词
保留原文的文化差异,呈现给读者原汁 原味的译文。
VS
确保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对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对等性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使译文在功能上与 原文对等,即译文应具备与原文相似的语用效果。为了实 现功能对等,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语境和语用含义, 并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含义。同时, 译者还需要注意语气的传递、修辞的再现等方面,以使译 文在整体上与原文对等。
略和方法,如根据语境确定词义、根据语境调整语序和句型等。
05 总结与展望
对翻译原则的总结与评价
翻译原则的适用性
01
评估十大原则在各种翻译场景中的适用程度,分析其在不同语
言和文化背景下的局限性。
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
02
探讨十大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的协同
作用。
原则与实践的结合
03
分析翻译实践中如何运用十大原则,讨论它们对提高翻译质量
促进跨文化交流
翻译原则强调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要求译者熟悉目标语 言的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翻译原则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翻译原则
古代的翻译家和学者提出了许多 翻译原则,如严复的“信、达、 雅”等,这些原则强调了准确性
和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现代翻译原则
随着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发 展,现代翻译原则更加注重文化 差异和交际效果,提出了如“功 能对等”、“动态对等”等原则
文学翻译课件ppt

●找回自我,需要一点时间。我看着浪花迸若喷泉,不过 这样的时刻降临了,身边的世界渐次隐遁,自我,再次 从潜意识深处浮现,带回了最近的经历,那等待探究和 细细品味的经历。
参考译文:
●We should not be too romantic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Human beings are interesting in that they tend to first see good in a new acquaintance. This is like dining in a restaurant. You will be not only favorably impressed with the first two courses. However, the more you have, the more sober you become until the dinner ends up with all the flaws exposed. Consequently, your joy would give way to anger; your praises to criticism or even fault-finding; and your nodding in agreement to shaking the head. What accounts for all this is, in the first place, you are hungry when you start to eat. As the saying goes, “Hunger is the best sauce”, and vice versa.
●布朗宁(Robert Browning)对此有过精辟的论 述,“我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两个人知道我 的意思,即我和上帝。至于现在呢,那只有上帝 知道了” 。
参考译文:
●We should not be too romantic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Human beings are interesting in that they tend to first see good in a new acquaintance. This is like dining in a restaurant. You will be not only favorably impressed with the first two courses. However, the more you have, the more sober you become until the dinner ends up with all the flaws exposed. Consequently, your joy would give way to anger; your praises to criticism or even fault-finding; and your nodding in agreement to shaking the head. What accounts for all this is, in the first place, you are hungry when you start to eat. As the saying goes, “Hunger is the best sauce”, and vice versa.
●布朗宁(Robert Browning)对此有过精辟的论 述,“我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两个人知道我 的意思,即我和上帝。至于现在呢,那只有上帝 知道了” 。
翻译批评与赏析概PPT课件

第33页/共82页
若是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翻译的话,任何合法又合乎道 德的手段,只要达到委托人的目的,都是合理而且应该 的。于是历来被尊崇为金科玉律的种种翻译标准,有时 都被丢在一旁,例如按照“ 忠信” 的原则,译文应该 代表了原文的全部信息,也没有原文本无的信息,按照 “ 通达” 的原则,译文应该写得浅显易懂,可是符合 了这样的标准,译文未必能达到委托人期望的效果,反 而不忠信又难以看得明白的译文,却是好的译文。因此, 译得“ 好” 的译文未必就是成功的翻译任务。译文是 否具有可读性,跟翻译任务的成败无必然联系,甚至有 时译得“ 不好” 的译文,反而达到了原定的目标。
principle);以美学为取向的翻译原则(the aesthetic-orien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以社 会符号学为取向的原则(the sociosemioticorien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不同的翻译标准 对译者、翻译过程和结果影响极大。因此,翻译批评标 准的确立和选择往往也是因人而异,因时空条件而异, 因原作的体裁和内容而异。所谓因人而异,主要是指不 同的翻译批评者在确立翻译批评原则时往往带有一定的 个人主观色彩:例如文学家批评翻译作品时往往自觉或 不自觉地遵循以美学为取向的翻译批评原则,而传播学 家则
1. 监督目的
• 审校译文。翻译批评可以为各种机构部门如出版部门 提供对翻译作品质量的监控信息,检查有没有误译、 漏译、不恰当的表达方式、错别字、语病等问题。
• 欣赏介绍。翻译批评有对读者进行引导的功能,可以
推崇介绍,突出翻译工作的成就,分析其过人之处及
其原因。
第10页/共82页
•考核。为译文评分,判断优劣,例如翻译课程的习作、 测验、毕业考试或者专业资格考试、翻译比赛、招聘 中的笔试等。 • 教学示范。在培训译员过程中,需要大量学习、揣摩 的译例,来说明各种翻译方法的效果以及翻译功力高 低的比较。 2.理论研究目的
若是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翻译的话,任何合法又合乎道 德的手段,只要达到委托人的目的,都是合理而且应该 的。于是历来被尊崇为金科玉律的种种翻译标准,有时 都被丢在一旁,例如按照“ 忠信” 的原则,译文应该 代表了原文的全部信息,也没有原文本无的信息,按照 “ 通达” 的原则,译文应该写得浅显易懂,可是符合 了这样的标准,译文未必能达到委托人期望的效果,反 而不忠信又难以看得明白的译文,却是好的译文。因此, 译得“ 好” 的译文未必就是成功的翻译任务。译文是 否具有可读性,跟翻译任务的成败无必然联系,甚至有 时译得“ 不好” 的译文,反而达到了原定的目标。
principle);以美学为取向的翻译原则(the aesthetic-orien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以社 会符号学为取向的原则(the sociosemioticorien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不同的翻译标准 对译者、翻译过程和结果影响极大。因此,翻译批评标 准的确立和选择往往也是因人而异,因时空条件而异, 因原作的体裁和内容而异。所谓因人而异,主要是指不 同的翻译批评者在确立翻译批评原则时往往带有一定的 个人主观色彩:例如文学家批评翻译作品时往往自觉或 不自觉地遵循以美学为取向的翻译批评原则,而传播学 家则
1. 监督目的
• 审校译文。翻译批评可以为各种机构部门如出版部门 提供对翻译作品质量的监控信息,检查有没有误译、 漏译、不恰当的表达方式、错别字、语病等问题。
• 欣赏介绍。翻译批评有对读者进行引导的功能,可以
推崇介绍,突出翻译工作的成就,分析其过人之处及
其原因。
第10页/共82页
•考核。为译文评分,判断优劣,例如翻译课程的习作、 测验、毕业考试或者专业资格考试、翻译比赛、招聘 中的笔试等。 • 教学示范。在培训译员过程中,需要大量学习、揣摩 的译例,来说明各种翻译方法的效果以及翻译功力高 低的比较。 2.理论研究目的
第三章 翻译的原则ppt课件

• (21)We were told that the football match would be put off.
• 译文一:我们被告知足球赛将推迟举行。
• 译文二:我们听说足球赛将推迟举行。
• (22)A scientist who dose research in economic psychology and who wants to predict the way in which consumers will spend their money must study consumer behavior.
• 1、如何避免英译汉过程中的“翻译腔”
• (19)This book is the beginning of his fame. • 译文一:这本书是他名声的开始。 • 译文二:这本书是他的成名之作。 • (20)It is a small,old-fashioned but important port. • 译文一:它是一个小的、老式的、但很重要的港口。 • 译文二:它是一个老式的小港,但很重要。
• 采用:语义翻译和交流翻译两种模式。
• 语义翻译:忠实于原文的语篇,要求译文接近原文的形 式;
• 交流翻译:忠实于译文的读者,要求译者重组语言结构 ,使译文流畅、地道、易于理解。
• 诗歌翻译家许渊冲:“意美、音美、形美”
(
beautiful in sense, in sound and in form)
•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种性质 ;
• (3)译作应具备原作的通顺。
2、传统的中国翻译标准
• 汉代佛经翻译家支谦:“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 东晋道安:“遂案本(follow the source text clos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