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和颞骨恶性肿瘤侧颞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合集下载

颞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学

颞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学

物理治疗包括放疗、热疗等,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灸 等,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 心理疏导等。
其他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 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患者需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式。
05 颞骨肿瘤的预防与预后
颞骨肿瘤的预防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如放射线、化学物质等,以降低颞骨 肿瘤的发生风险。
04 颞骨肿瘤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颞骨肿瘤的辅助治疗 手段,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制
病情进展。
药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 治疗等,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肿 瘤类型、分期和患者情况而定。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较多,如恶心、 呕吐、骨髓抑制等,需密切监测
并及时处理。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颞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性质、位置和侵犯范围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PET-CT
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CT可以显示肿瘤的代谢活性,有助于 判断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
03 颞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良性颞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膨胀
良性肿瘤通常会导致颞骨 的局部膨胀,但不会侵犯 周围组织。
骨质密度均匀
良性肿瘤的骨质密度通常 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钙 化或破坏。
边界清晰
颞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学
目录
Contents
• 颞骨肿瘤概述 • 颞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颞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颞骨肿瘤的治疗 • 颞骨肿瘤的预防与预后
01 颞骨肿瘤概述
颞骨肿瘤的定义
01
02
03
颞骨肿瘤
是指发生在颞骨部位的肿 瘤,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种 类型。
颞骨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点,颞骨肿 瘤可分为骨瘤、骨肉瘤、 软骨肉瘤等。

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耳鼻咽喉科学》(题库)预测试卷二

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耳鼻咽喉科学》(题库)预测试卷二

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耳鼻咽喉科学》(题库)预测试卷二[多选题]1.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为()A.(江南博哥)出血B.伤口感染C.肺部感染D.声嘶E.扁桃体周脓肿参考答案:ABC[多选题]2.关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描述正确的是()A.系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B.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和结核杆菌C.病变主要位于鼓室D.好发于青壮年E.中耳其他各部也可受累参考答案:ADE[多选题]3.关于镫骨肌反射检查,描述正确的是()A.镫骨肌反射的过程可用声导抗仪记录称为镫骨肌反射检查B.正常人双耳均可引出交叉与不交叉两种反射C.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受累均可使其消失D.镫骨肌反射检查主要用于估计听觉敏度E.镫骨肌反射检查可帮助识别非器质性聋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4.符合外耳道疖治疗原则的是()A.早期应用抗生素B.服用镇静、止痛药物C.局部理疗D.疖溃破者,清理脓液后,局部用药E.疖未成熟未溃破者,可直接切开排脓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5.中耳由那些结构组成()A.鼓室B.鼓窦C.乳突D.前庭E.咽鼓管参考答案:ABCE[多选题]6.与鼻咽癌的描述相符的是()A.病毒感染在鼻咽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B.多数患者早期表现为鼻阻塞及反复大量鼻出血C.可有单侧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现D.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E.放射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参考答案:ACDE[多选题]7.治疗喉狭窄的措施包括哪些()A.喉内放置扩张支架B.糖皮质激素治疗C.切除或松解瘢痕D.气管切开E.喉气管重建参考答案:AC[多选题]8.咽及食管闭合性损伤可出现()A.吐血B.咯血C.气肿D.气胸E.吞咽困难参考答案:ACDE[多选题]9.颈部慢性淋巴结炎应与下列哪些疾病鉴别()A.颈淋巴结结核B.颈部恶性淋巴瘤C.颈部先天性囊肿D.颈部转移性恶性肿瘤E.颈部血管瘤参考答案:ABD[多选题]10.下列哪几项是听神经瘤的早期症状()A.恶心,呕吐B.感音神经性聋C.眩晕D.步态不稳E.面部感觉麻木参考答案:BCD[多选题]11.下列检查能判断肿块与周围血管之间关系的有()A.B超检查B.普通CT检查C.增强CT检查D.MRI检查E.DSA检查参考答案:CDE[多选题]12.有关老年性聋,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A.为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B.出现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C.发病机制与内淋巴积水有关D.遗传因素对其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E.与生命过程中遭受的各种有害因素影响有关参考答案:ABDE[多选题]13.咽后隙形成的脓肿其脓液可波及()A.咽旁隙B.椎前隙C.下颌下隙D.颈动脉鞘E.后纵隔参考答案:ADE[多选题]14.功能性聋在临床上有许多其他名称,包括下列哪几项()A.伪聋B.非器质性C.癔症性聋D.心理性聋E.精神性聋参考答案:BCDE[多选题]15.下列哪项属于梅尼埃病眩晕的特点()A.患者感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方向和平面旋转B.起病缓慢,程度较轻,常因中枢代偿的建立而缓解C.眩晕与伴发的植物神经反射症状的程度一致D.较少呈突发旋转性E.间歇期自然缓解参考答案:ACE[多选题]16.有关耳硬化病理改变描述正确的是()A.病变部位正常骨组织由嗜碱性海绵状疏松骨代替B.硬化灶与周围正常骨组织没有明确界限C.骨海绵化过程可向四周扩展达整个骨迷路D.病变后期成熟的嗜酸性网状骨形成E.骨海绵化过程多由内生软骨层开始参考答案:ACDE[多选题]17.耳源性脑脓肿病人出现昏迷、喷射性呕吐及视盘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下列属于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是()A.生理盐水B.20%甘露醇C.30%速尿D.硝普钠E.泼尼松参考答案:BCE[多选题]18.下列哪项符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特征()A.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B.可分为粘膜型,肉芽型及坏死型三种C.为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D.以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临床特征E.可引起多种颅内、外并发症参考答案:ACDE[多选题]19.下列哪项是经咽鼓管途径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在污水中游泳B.不适当的咽鼓管吹张C.不适当的擤鼻D.鼻腔治疗不当E.鼓膜穿孔参考答案:BCD[多选题]20.检查咽鼓管是否通畅常用的方法有()A.捏鼻鼓气法B.咽鼓管导管吹张法C.电测听D.耳声发射E.听性脑干反应参考答案:AB[多选题]21.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B.瘘管口多位于耳轮脚前C.为胚胎期第2鳃沟封闭不全所致D.发现瘘管反复感染者均应手术切除E.瘘管常深入耳廓软骨内参考答案:ABDE[多选题]22.鼻咽癌的病因及流行病学调查认为正确的是()A.EB病毒感染B.有种族易感性及家族遗传性C.与地域及环境因素有关D.与饮食有关E.男性高发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23.关于耳蜗感音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耳基底膜上行波所需时间约为3msB.基底膜的最大振幅部位与声波频率有关C.蜗底区的基底膜感受高频声D.基底膜的不同部位感受不同的声波频率E.蜗顶部的基底膜感受低频声参考答案:ABCDE[多选题]24.关于扁桃体周脓肿描述正确的是()A.常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B.可分为前上型和后上型C.对于反复脓肿发作者,可立即作扁桃体切除术D.在脓肿形成前需使用足量抗生素及适量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炎症E.脓肿形成后应立即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参考答案:ABDE[多选题]25.属于构音困难为()A.腭裂B.软腭麻痹C.舌体肥大D.口吃E.失语症参考答案:ABC[多选题]26.37岁,女性患者,咽部异物感、咽痛伴反射性耳痛、头颈部不适近一年余,X线检查如图所示,请选择正确的描述和答案()A.左侧茎突长约3.5cmB.右侧茎突长约4.0cmC.双侧茎突过长综合征D.右侧茎突过长综合征E.正常茎突参考答案:ABC[多选题]27.喉乳头状瘤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常见症状为声嘶B.可有呼吸困难C.可有吞咽困难D.成人病变一般为多发E.瘤可蔓延至气管参考答案:ABE共享题干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

什么是颞骨次全切除术

什么是颞骨次全切除术

什么是颞骨次全切除术引言颞骨次全切除术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常常用于治疗一些颅内疾病,特别是与颞骨有关的疾病。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颞骨次全切除术的定义、适应症、手术过程、风险和恢复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定义颞骨次全切除术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旨在通过部分或完全切除颞骨来治疗颅内疾病。

颞骨位于颅骨的侧面,与颅内结构紧密相连。

次全切除术通常是指在保留部分颞骨的同时切除病变的手术。

适应症颞骨次全切除术被广泛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颞叶癫痫: 对于难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的颞叶癫痫患者,颞骨次全切除术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该手术可切除发源于颞叶的异常活动神经组织,从而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脑肿瘤: 如颞叶肿瘤、三叉神经瘤等,当药物治疗无效或难以切除时,颞骨次全切除术可用于切除病变组织,减轻症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颅内感染: 对于一些颅内感染的病例,如颞骨骨髓炎等,颞骨次全切除术可以清除感染病灶并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

4.颅颞部外伤: 颞骨次全切除术可以用于处理严重颅颞部外伤,如骨折、移位等,通过切除受损的颞骨恢复受伤区域的正常解剖结构。

手术过程颞骨次全切除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常常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麻醉: 患者将接受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期间的安全和无痛。

2.切开: 由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切口,一般位于颞骨区域。

切口的大小和位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旨在充分暴露需要操作的区域。

3.颞骨切除: 在暴露的颞骨上,医生将使用高速钻等工具进行切割,以达到切除病变组织的目的。

切除的范围根据具体疾病而定,可以是部分颞骨或全部颞骨。

4.恢复和缝合: 手术结束后,医生将对手术区域进行清洁,并使用缝线将切口缝合起来。

5.佩戴头部固定装置: 根据具体情况,患者可能需要佩戴头部固定装置来稳定颅骨,并促进愈合过程。

风险和并发症颞骨次全切除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外科手术,可能伴随着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1.出血: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量出血,特别是在与大血管相邻的区域操作时。

耳部恶性肿瘤

耳部恶性肿瘤

目录耳部恶性肿瘤 (1)临床分类 (2)流行病学 (2)病因 (3)症状 (4)检查 (4)诊断 (6)治疗 (6)预后 (8)日常 (8)饮食 (9)预防 (10)就医指南 (10)耳部恶性肿瘤耳部恶性肿瘤(ear malignant tumor)是指发生于耳部的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低。

按肿瘤所在部位,可分为耳廓恶性肿瘤、外耳道恶性肿瘤和中耳恶性肿瘤。

临床常见表现为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部流脓等。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辅以放疗。

一般经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英文名称ear malignant tumor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是否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耳鼻喉科、肿瘤科发病部位耳常见症状耳痛、听力下降、面瘫、耳廓肿物、耳内出血、眩晕主要病因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日晒、损伤、炎症、放射线、紫外线、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耳镜检查、鼻咽镜检查、听力学检查、颅底及颞骨X线、CT和M RI、病理学检查重要提醒患者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快就医,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可改善症状、提高生存率。

临床分类1、按照发病部位分类(1)外耳恶性肿瘤,又包括耳廓恶性肿瘤、外耳道恶性肿瘤。

(2)中耳恶性肿瘤。

2、按病理类型分类(1)外耳常见的病理分型:包括外耳道鳞癌、腺样囊性癌、耵聍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2)中耳常见的病理分型: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腺样囊性癌,还包括乳头状瘤恶变、肉瘤等少见病理类型。

流行病学传染性无传染性。

发病率本病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中耳癌占全身癌的0.06%,占耳部肿瘤的1. 5%。

好发人群中耳癌好发于40~60岁,性别与发病率无显著差别。

而耳廓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男性。

病因总述耳部恶性肿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可能与日晒、损伤、炎症、放射线、紫外线、真菌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因其发病部位不同,具体的发病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手术讲解模板: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概述: 有基底细胞癌、恶性副神经节瘤和黑色素 瘤等。
手术资料: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概述:
中耳和乳突恶性肿瘤的治疗相当棘手,预 后不佳。但因为除手术切除外,并无其他 更有效的方法,放疗效果不肯定,况且要 使生长在致密的颞骨内的肿瘤获得足够剂 量的照射而不引起并发症,又十分困难, 所以,对此类病人仍应争取手术治疗。据 报道,中耳和乳突恶性肿瘤病人经根治性 颞骨整块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可达到27%。
手术步骤: 找到面神经,向远端解剖直至腮腺内。切 除腮腺浅、深叶,保留面神经分支。在主 干近侧切断面神经。
手术资料: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4)下颌骨髁状突切除和岩骨段颈内动 脉显露:自颧弓剥离咬肌,锯断颧弓根。 切开颞颌关节囊,显露下颌骨的髁突颈, 用微型钻横断之,注意勿损伤其深面的颌 内动脉(图4.3.3.11.2-2)。髁突切除后, 磨除关节窝,显露耳咽管及其内侧的颈动 脉管(图4.3.3.11.2-3)。磨开耳咽管和 颈
手术资料: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概述: 则将 岩尖也一并切除。Graham等甚至将颈内动 脉亦包括在切除范围之内。
手术资料: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适应证: 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适应证: 1.有可能切除的中耳和乳突恶性肿瘤均应 争取施行根治性颞骨整块切除。
手术资料: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将耳郭与肿瘤一并切除,皮肤切口需做相 应修正。在皮下继续分离,显露腮腺、颞 颌关节、乳突和胸锁乳突肌。
手术资料:颞骨恶性肿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取淋巴结送冰冻切片检查,如证实局部转移,加做颈部根治性切除。

颞骨骨质切除术:朊病毒的一种传播途径

颞骨骨质切除术:朊病毒的一种传播途径
7 ; 假 阳 性 率 为 6 3 2 ) 假 阴 性 率 是 3 3 0 而 / 0( O . /0 ( 0 ) 这 就 意 味 着 M RI的 观 察 结 果 中 3 是 错 误 1 , O 的 。本 研 究 表 明 有 对 比 增 强 的 MRI 于 分 辨 完 壁 式 鼓 对
率 。 对 患胆 脂 瘤 的 3 0只 耳 进 行 完 壁 式 鼓 室 成 形 术 , 并 在 二 次 手 术 前 对 鼓 室 和 乳 赛 腔 行 MRI T 加 权 及 T T
13 颞 骨 骨 质 切 除 术 : 病 毒 的 一 种 传 播 途 径 8 朊 [ ) S OtA… ∥ JL rn o o.2 0 , 1 英 /ct ay g lOt1一0 1 1 5
维普资讯
1 8O
国 外 医学 耳 鼻 咽 喉 科 学 分 册
面 , 界 至外 耳 道后 壁 。 据病 变 范 围决 定 是否 保 留砧 后 根 骨 、 骨 头 以及 是否 行 昕骨 链 重 建 。 胆脂 瘤 病 变 范 围 镫 若 超 出上 鼓 室 , 扩大 术 睦 进 入 上鼓 室 及鼓 窦 , 除 所 有 则 去 的胆 脂 瘤 上皮 并 修补 缺掼 的 鼓 膜 , 充 外耳 遭 。 后 门 填 术
1 1 MR 所见 与胆脂 瘤 外科 的二 次 查看 手 术 8 I 所 见 的 相 关 性 [ ]Ki tu i … ∥ ORL. 英 / mi k s T 一
2O0 6 5) 291~ 2 1. 3( . 93
治疗 1 I例 术 中 、 术后 无 严 重 并 发 症 , 听力 无 恶 化 , 无
有 较 高 的 辩 别 力 假 若 第 一 阶 段 术 后 , RI 诊 断 胆 脂 M 对
内镜 手 术 的 优 点是 视 野 清 晰 、 广 , 些 显 微 镜 不 易 观 宽 某 察 到 的部 位 , 如鼓 窦 、 隐 窝 、 鼓 室 、 鼓 室 等 , 面 上 下 内镜 均 能 清 楚 看 到 。其 主 要缺 点 是 缺 乏立 体 感 、 手 操作 、 单 出血 污 染 内镜镜 面 等 。经过 训 练 , 累 经 验 , 克服 上 积 可

颞骨切除术与岩骨次全切除术-House与Fisch比较

颞骨切除术与岩骨次全切除术-House与Fisch比较

颞骨切除术与岩骨次全切除术-House与Fisch比较夏寅【摘要】Temporal bone resection is mainly used in the temporal bone malignancy. Subtotal petrosectomy is mainly used for benign temporal bone tumors. There ar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se two surgical procedures. However, they differ from each other with different criteria in the selection of subjects, whether or not the parotid gland is re-moved, whether or not the neck dissection is performed, whether or not the mandibular joint capsule is resected, and whether or not the facial nerve is preserved.%颞骨切除术主要应用于颞骨恶性肿瘤,岩骨次全切除术主要应用于颞骨良性肿瘤.两种术式有相似之处,但在选择处理对象、是否切除腮腺、是否实施颈廓清术、是否切除下颌关节囊、是否保留面神经等方面均有不同标准.【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颞骨切除术;恶性肿瘤;岩骨次全切除术;良性肿瘤;比较【作者】夏寅【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耳鼻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18世纪后期首次报道颞骨原发恶性肿瘤,1850年首次确诊。

颞骨肿瘤发病率0.6/10万,86%为鳞癌,外耳道最常见,其次为基底细胞癌、腺样囊性癌等。

正确处理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

正确处理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

收稿日期:2018 ̄06 ̄24通信作者:伊海金ꎮE ̄mail:dl7599@163.comdoi:10.6040/j.issn.1673 ̄3770.1.2019.048专家笔谈正确处理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许嘉ꎬ伊海金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ꎬ北京102218㊀㊀伊海金ꎬ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㊁教授㊁硕士生导师ꎬ主要从事耳科学及耳神经-侧颅底外科学基础与临床工作ꎮ主要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分会青年委员㊁颅底学组成员㊁显微外科分会耳神经及侧颅底外科显微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颅底专家委员会委员ꎻ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委员会委员ꎻ北京医学会眩晕分会委员ꎻ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ꎮ兼任: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ꎻ北京市科委医疗卫生领域专家库专家ꎻ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㊁北京首发基金评审专家ꎮ担任«中华耳科学杂志»«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编委ꎬ«ActaOtorhinolaryngolItal»«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审稿人ꎮ近年来ꎬ作为第一作者㊁通信作者发表论文36篇ꎬ其中SCI文章14篇ꎬ承担或主要承担参研博士后基金㊁医管局培育计划基金㊁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㊁十二五课题多项ꎬ参编专著4部ꎮ摘要:人体的位听器官皆位于颞骨内ꎬ且周围有诸多重要血管及神经穿行ꎬ当发生颞骨骨折时ꎬ易出现耳科并发症ꎬ诸如听力下降㊁面神经麻痹㊁脑脊液耳(鼻)漏㊁眩晕等ꎮ在处理颅脑外伤ꎬ特别是合并有颞骨骨折时ꎬ应注意识别是否出现了耳科并发症ꎮ目前对于颞骨骨折合并耳科并发症的处理原则ꎬ取决于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ꎬ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ꎬ以期早期干预ꎬ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ꎮ关键词:颞骨骨折ꎻ听力下降ꎻ面神经麻痹ꎻ脑脊液漏ꎻ眩晕中图分类号:R764.21ꎻR764.23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3 ̄3770(2020)01 ̄0004 ̄05引用格式:许嘉ꎬ伊海金.正确处理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20ꎬ34(1):4 ̄8.XUJiaꎬYIHaijin.Standardizedtreatmentofauricularcomplicationswithtemporalbonefractures[J].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2020ꎬ34(1):4 ̄8.StandardizedtreatmentofauricularcomplicationswithtemporalbonefracturesXUJiaꎬYIHaijinDepartmentof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geryꎬBeijingTsinghuaChanggungHospitalꎬSchoolofClinicalMedicineꎬBeijing102218ꎬChinaAbstract:Temporalbonecontainscochleaandvestibuleꎬwithnumerousvesselsandnerves.Auricularcomplicationscommonlyoc ̄curwhenthetemporalboneisfractured.Auricularcomplicationsmustbeidentifiedwhendealingwithcraniocerebraltraumaꎬespe ̄ciallywithtemporalbonefractures.Theprinciplestouseforauricularcomplicationswithatemporalbonefracturedependonthepo ̄sitionandseverityoftheinjury.Individualizedtreatmentcanimprovethepatient̓sprognosisandqualityoflife.Keywords:TemporalbonefractureꎻHearinglossꎻFacialparalysisꎻCerebrospinalfluidleakꎻVertigo㊀㊀颞骨位于头颅两侧ꎬ是颅底及颅骨侧壁主要组成部分ꎮ颞骨内具有多处血管和神经走行的孔洞ꎬ降低颞骨机械强度ꎬ在受巨大外力冲击时ꎬ颞骨孔洞间的薄弱结构常发生骨折ꎬ即为颞骨骨折ꎮ交通事故㊁高空坠落和头部钝性击打伤是导致颞骨骨折最常见的原因[1]ꎮ国外流行病学数据显示ꎬ头部外伤中颅骨骨折约占4%ꎬ其中颞骨骨折占14%~22%ꎮ颞骨骨折多为单侧ꎬ双侧约占9%~20%ꎬ此外ꎬ颞骨骨折男性较为多见(约占71%~81%)[2]ꎮ由于颅颈部诸多重要神经㊁血管穿行颞骨ꎬ颞骨骨折可以导致多种组织结构损伤ꎬ尤其是位㊁听器官及其相关结构ꎬ会出现出血㊁听力下降㊁眩晕㊁面瘫㊁脑脊液耳漏等严重的耳科并发症ꎮ由于56%的颞骨骨折通常会合并有严重的颅脑外伤ꎬ其中16%需神经外科干预治疗以挽救生命[3]ꎮ在此诊疗过程中ꎬ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经常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并恰当处理而遗留永久的功能损伤ꎮ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颞骨骨折日益增多ꎬ如何在抢救患者生命同时保护其耳部位㊁听神经㊁面神经功能并妥善处理脑脊液耳漏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ꎮ1㊀传导性听力下降㊀㊀鼓室内积血是颞骨骨折引起传导性听力下降最常见的原因ꎮ鼓室内积血俗称 血鼓室 ꎬ鼓膜完整时可见鼓膜呈深蓝色ꎮ颞骨CT可见鼓室及乳突内充满软组织密度影ꎮ一般来说鼓室内积血无需特殊处理ꎬ多可在1个月内自行吸收[4]ꎮ外伤性鼓膜穿孔也可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ꎮ鼓膜穿孔通过电耳镜或耳内镜即可确定ꎮ对于穿孔面积小于鼓膜总面积25%的外伤性鼓膜穿孔ꎬ多可在4周内自行愈合ꎮ对于持续2个月以上的鼓膜穿孔可行鼓膜修补手术ꎮ颞骨骨折还可能引起听小骨的移位或骨折ꎬ从而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ꎮ常见的听骨链损伤包括砧镫关节分离㊁锤砧关节分离㊁单纯砧骨脱位㊁复杂的锤砧关节脱位㊁镫骨前庭脱位ꎬ少数情况也可出现锤骨㊁砧骨㊁镫骨骨折[5]ꎮ此类患者往往听力损失较重(超过40dB)㊁持续时间较长ꎬ可超过6周没有改善ꎮ对于可疑听小骨移位或骨折的情况ꎬ需及时行颞骨CT检查以明确ꎮ对于临床可疑听骨链中断的患者ꎬ应行鼓室探查手术ꎮ特别是对于外伤后3~4个月鼓膜已经恢复正常㊁鼓室内积血完全吸收ꎬ但仍持续有传导性聋的患者ꎬ应高度怀疑听骨链中断ꎬ需行鼓室探查及听骨链重建术[6]ꎮ如外伤后出现眩晕症状ꎬ或者影像学检查怀疑镫骨内陷性骨折者ꎬ应及早手术ꎬ否则有可能因内耳不可逆病变而致患耳全聋ꎮ术中探查明确有听骨链中断者ꎬ应行听骨链重建ꎮ重建材料可选择自体听骨㊁皮质骨㊁软骨ꎬ或钛合金人工听骨ꎮ2㊀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㊀㊀颞骨骨折累及内耳或听觉传导通路会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ꎮ临床上常将这类损伤分为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两类ꎮ直接损伤包括外伤导致内耳骨折㊁听神经断裂和听觉皮层损伤ꎬ这类损伤导致的听力下降常常是不可逆的ꎻ而间接损伤则是指由于血肿㊁水肿㊁缺血㊁缺氧㊁感染等原因导致内耳供血障碍ꎬ从而损伤毛细胞功能ꎮ这类损伤导致的听力下降常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ꎮ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程度与损伤部位有赖于听力学检查来确定ꎮ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 ̄stemresponseꎬ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otoa ̄cousticemissionꎬOAE)常用来鉴别蜗性病变和蜗后病变ꎮ但当患者存在耳道内出血或鼓室积血时ꎬ这两项检查可能会受到影响ꎮ所以应结合骨导ABR阈值以及患者具体情况来分析听力检查结果ꎬ以免造成误诊误治ꎮ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颞骨外伤后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最主要的药物ꎮ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在于减轻因创伤导致的毛细胞炎症反应ꎬ改善毛细胞的缺血及水肿ꎬ从而提高听觉功能ꎮ对于较少见的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ꎬ可待病情平稳后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或者其他听觉植入技术以改善听力[7]ꎮ3㊀面神经麻痹㊀㊀由于面神经出颅后即走行于颞骨内ꎬ所以颞骨骨折常合并有面神经麻痹ꎮ据统计ꎬ6%~10%的颞骨骨折伴随有面神经麻痹[8]ꎬ约20%的颞骨纵行骨折合并面神经麻痹ꎬ而横行骨折后出现面神经麻痹的概率在50%左右[8]ꎮ颞骨骨折后面神经麻痹可以即刻出现ꎬ也可延迟出现ꎮ一般认为外伤造成即时面瘫的原因是面神经受到牵拉㊁断裂ꎬ或周围骨管骨折导致神经挫伤ꎬ而延迟性面瘫的发生往往与神经水肿㊁动脉痉挛㊁内听道血肿等有关[9]ꎮ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式取决于面神经麻痹发生的时间和损伤的程度ꎮ面神经的电生理检查是判断面神经麻痹预后的重要标志ꎬ包括面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ꎬENoG)㊁面肌电图等ꎮENoG可在面神经麻痹发生后3~21d进行ꎮ如果患侧幅度降低超过90%ꎬ表明去神经支配ꎬ预后不佳ꎮ对于面瘫程度较轻㊁ENoG提示面神经变性<90%的患者ꎬ可行药物治疗ꎮ通常建议在外伤后3d内开始治疗ꎬ可使用1~2mg/(kg d)强的松或等量的氢化可的松ꎬ疗程为1~2周[8]ꎮ临床研究显示ꎬ迟发性面瘫对于激素的治疗效果较好ꎬ而即时面瘫恢复效果较差[8ꎬ10]ꎮ对于ENoG提示面神经变性>90%㊁颞骨CT提示骨折线穿过神经走行区域的患者ꎬ应尽早行面神经减压手术ꎬ一般认为外伤后15d内手术效果较好[11]ꎮ近年来也有关于延迟面神经减压手术(伤后1~3个月)病例得到良好恢复的的病例报道[11 ̄13]ꎮ面神经减压的范围取决于面神经受损的部位ꎮ对于膝状神经节及其以下的损伤ꎬ可选择经乳突进路进行损伤部位的面神经减压[11]ꎮ膝状神经节或水平段受累时减压范围应包括自迷路段至茎乳孔的近全程减压ꎮ仅锥曲段或垂直段受累时ꎬ减压范围应至正常面神经两端3~5mmꎮ对于累及迷路段的多发面神经损伤ꎬ可选择颅中窝联合经乳突径路进行面神经全程减压[14]ꎮ4㊀脑脊液耳(鼻)漏颞骨骨折可导致邻近部位的蛛网膜及硬脑膜撕裂ꎬ从而导致脑脊液漏出至中耳腔ꎮ鼓膜穿孔时常表现为外耳道流出清亮液体ꎮ当鼓膜完整时ꎬ脑脊液可经由咽鼓管进入鼻咽部ꎬ常表现为低头时鼻腔流出清亮液体ꎮ据统计ꎬ脑脊液漏在颅脑外伤中的发生率为2%ꎬ在所有颅底骨折患者中为12%~30%[15]ꎮ脑脊液耳(鼻)漏的诊断有赖于外耳道或鼻腔渗出液的化验检查ꎮ渗出液中检测出β2转铁蛋白是确定渗出液为脑脊液的金标准ꎮβ2转铁蛋白是转铁蛋白在神经氨酸酶作用下转化生成的ꎬ只存在于脑脊液㊁玻璃体和外淋巴液中ꎮ对于尚未开展β2转铁蛋白测定的单位ꎬ也可进行渗出液的糖定量检测ꎮ漏出液的糖定量测定>30mg/dL也提示渗出液为脑脊液ꎮ但糖定量测定的假阳性率约为45%左右ꎬ结果需结合临床判断ꎮ脑脊液漏的定位需要影像学检查ꎮGd ̄DTPA鞘内注射后进行高分辨率颞骨CT扫描ꎬ是确定颞骨外伤后脑脊液漏位置的最有效的方法ꎬ检出率可达70%以上[16]ꎮ绝大部分外伤性脑脊液漏可自愈ꎬ因此可首先采用保守治疗ꎬ包括头高卧位㊁利尿㊁通便㊁避免咳嗽及喷嚏等ꎮ对于外伤性脑脊液漏是否需预防使用抗生素ꎬ目前仍有争议ꎮ回顾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ꎬ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脑膜炎发生率ꎬ但一项前瞻性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显示ꎬ应用抗生素并不能降低脑膜炎风险[17]ꎮ对于颞骨骨折后持续性脑脊液耳漏ꎬ持续超过2~3周者ꎬ需行手术修补[18 ̄20]ꎮ经乳突径路是较常见的手术入路ꎮ术中探查明确漏口位置ꎬ磨除硬脑膜裂口周围骨质ꎬ充分暴露硬脑膜缺口ꎬ而后可选取自体筋膜㊁脂肪㊁肌肉等组织进行填塞修补[20]ꎮ针对脑脊液漏的修补材料选择ꎬWelling认为ꎬ对于硬脑膜缺损>1cm者ꎬ需用软骨或骨进行支撑ꎬ并以脂肪填塞乳突腔ꎬ表面覆盖筋膜ꎬ对于存在多处可疑漏口ꎬ或硬脑膜缺损>2cm者ꎬ需采用颅中窝径路进行修补[21]ꎮ5㊀眩㊀晕㊀㊀颞骨骨折后出现平衡功能障碍是常见的自限性症状ꎮ但是ꎬ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眩晕症状ꎬ特别是眩晕发作与头位相关ꎬ或伴有听力下降㊁耳鸣㊁耳闷等耳部症状ꎬ需警惕前庭性眩晕ꎮ对于此类患者ꎬ应行前庭功能检查以明确ꎬ包括前庭双温试验㊁位置试验以及动态姿势描记ꎮ如果患者存在鼓膜穿孔或鼓室内积血ꎬ难以进行前庭双温试验ꎬ也可选择前庭肌源诱发电位(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ꎬVEMP)来评估ꎮ此外ꎬ由于前庭损伤往往伴随有耳蜗损伤ꎬ因此对于可疑前庭性眩晕的患者还应完善听力学检查以明确耳蜗功能ꎮ造成外伤后前庭性眩晕的原因有很多ꎬ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ꎮ5.1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ꎬBPPV)㊀BPPV可发生在外伤时ꎬ也可发生在外伤后数小时至数天[22]ꎮ常表现为位置性眩晕ꎬ头部活动时出现症状ꎬ头部静止后数秒至数分钟症状可缓解ꎮ通过位置试验可以确定BPPV累及的半规管ꎬ进行对应的手法复位常可改善症状ꎮ但与特发性BPPV相比ꎬ外伤性BPPV的复发率较高[23]ꎮ对于因为合并颈椎损伤或其他原因难以配合手法复位的患者ꎬ可嘱患者避免朝向易引发眩晕的方向活动头部ꎬBPPV常可在数周自愈ꎮ5.2㊀前庭功能障碍㊀多由于迷路震荡导致ꎬ常表现为持续性眩晕ꎬ可伴有平衡障碍㊁恶心㊁呕吐等症状ꎮ检查时多可见快向朝向健侧的自发性眼震ꎮ前庭双温试验可表现为患侧水平半规管功能下降ꎮ治疗上包括糖皮质激素及前庭抑制剂ꎮ对于急性期后仍遗留前庭功能障碍者ꎬ可行前庭康复训练促进前庭功能代偿ꎮ5.3㊀外淋巴瘘㊀对于同时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和前庭性眩晕的患者ꎬ需注意是否发生了外淋巴瘘[24]ꎮ据文献报道ꎬ350例无意识丧失的轻度颅脑损伤患者中ꎬ约有36%发生了外淋巴瘘[25]ꎬ王育璠[26]提出ꎬ外淋巴瘘常见的症状是以听力下降㊁耳鸣㊁眩晕为主ꎬ并指出感音神经性聋㊁眩晕㊁神经性耳鸣为外淋巴瘘的三联症ꎮ此外ꎬ外淋巴瘘的典型表现为强声可诱发眩晕发作ꎬ又称为Tullio现象ꎮ此外ꎬ鼓气耳镜对外耳道加压后引起眼球震颤是判断存在外淋巴瘘的有力证据ꎮ高分辨率颞骨CT有助于确定外淋巴瘘ꎮ一般认为CT下圆窗龛周围超过1/3的空间被软组织占据ꎬ即高度可疑存在外淋巴瘘ꎮ外伤性外淋巴瘘发病早期常采用保守治疗ꎬ包括卧床休息ꎬ避免咳嗽㊁打喷嚏等刺激ꎮ一般观察24~72hꎬ若外淋巴瘘的症状持续存在ꎬ且CT高度可疑存在外淋巴瘘时ꎬ就需要行鼓室探查手术ꎬ寻找并封闭瘘口ꎮ颞骨内含位㊁听器官ꎬ有面神经穿行其中ꎬ颞骨骨折常会累及中耳㊁耳蜗㊁前庭㊁面神经及侧颅底组织结构ꎬ需要重视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ꎮ对于存在颞骨骨折的患者ꎬ在处理颅脑损伤㊁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ꎬ要充分考虑是否合并有耳科并发症ꎬ积极完善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ꎬ早期发现㊁及时治疗并注重颅底重要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与重建[27]ꎬ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ꎬ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ꎮ参考文献:[1]KahnJBꎬStewartMGꎬDiaz ̄MarchanPJ.Acutetemporalbonetrauma:utilityofhigh ̄resolutioncomputedtomo ̄graphy[J].AmJOtolꎬ2000ꎬ21(5):743 ̄752.doi:10.1053/ajot.2000.16171.[2]IshmanSLꎬFriedlandDR.Temporalbonefractures:tra ̄ditionalclassificationandclinicalrelevance[J].Laryngo ̄scopeꎬ2004ꎬ114(10):1734 ̄1741.doi:10.1097/00005537 ̄200410000 ̄00011.[3]BrodieHAꎬThompsonTC.Managementofcomplicationsfrom820temporalbonefractures[J].AmJOtolꎬ1997ꎬ18(2):188 ̄197.doi:10.1016/S0196 ̄0709(97)90107 ̄1. [4]KimCHꎬShinJE.Hemorrhagewithinthetympanicmem ̄branewithoutperforation[J].JOtolaryngolHeadNeckSurgꎬ2018ꎬ47(1):66.doi:10.1186/s40463 ̄018 ̄0300 ̄0. [5]DelrueSꎬVerhaertNꎬDintherJVꎬetal.Surgicalman ̄agementandhearingoutcomeoftraumaticossicularinju ̄ries[J].JIntAdvOtolꎬ2016ꎬ12(3):231 ̄236.doi:10.5152/iao.2016.2868.[6]赵亮ꎬ李健东.颞骨骨折和听骨链损伤[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ꎬ2016ꎬ31(5):266 ̄268.ZHAOLiangꎬLIJiandong.Temproalbonefractureandossicularchaininjuries[J].ChineseMedicalDigest(Oto ̄rhinolaryngology)ꎬ2016ꎬ31(5):266 ̄268. [7]TrakimasDRꎬKnollRMꎬIshaiRꎬetal.Otopathologyofunilateralcochlearimplantationinpatientswithbilateraltemporalbonefracture[J].Andꎬ2019ꎬ40(1):e14 ̄e19.doi:10.1097/MAO.0000000000002057.[8]LeePHꎬLiangCCꎬHuangSFꎬetal.Theoutcomeanaly ̄sisoftraumaticfacialnervepalsytreatedwithsystemicsteroidtherapy[J].JCraniofacSurgꎬ2018ꎬ29(7):1842 ̄1847.doi:10.1097/SCS.0000000000004641. [9]王正敏.颅外伤面瘫[耳显微外科2007版(四十六)] [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ꎬ2015ꎬ15(3):225 ̄226.doi:10.14166/j.issn.1671 ̄2420.2015.03.024.[10]YiHJꎬZhaoLDꎬGuoWꎬetal.Thediagnosisandsur ̄gicaltreatmentofoccultotogenicCSFleakage[J].ActaOtolaryngolꎬ2013ꎬ133(2):130 ̄135.doi:10.3109/00016489.2012.727468.[11]伊海金ꎬ刘丕楠ꎬ郭泓ꎬ等.不同病因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外科治疗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ꎬ2011ꎬ25(4):154 ̄157.doi:CNKI:SUN:LCEH.0.2011 ̄04 ̄006.YIHaijinꎬLIUPinanꎬGUOHongꎬetal.Surgicaltreat ̄menttofacialnerveparalysisofdifferentpathogeny[J].JClinOtorhinolaryngolHeadNeckSurgꎬ2011ꎬ25(4):154 ̄157.doi:CNKI:SUN:LCEH.0.2011 ̄04 ̄006. [12]Abbaszadeh ̄KasbiAꎬKouhiAꎬAshtianiMTKꎬetal.Conservativeversussurgicaltherapyinmanagingpatientswithfacialnervepalsyduetothetemporalbonefracture[J].CraniomaxillofacTraumaReconstrꎬ2019ꎬ12(1):20 ̄26.doi:10.1055/s ̄0038 ̄1625966.[13]VajpayeeDꎬMallickAꎬMishraAK.Posttemporalbonefracturefacialparalysis:strategiesindecisionmakingandanalysisofefficacyofsurgicaltreatment[J].IndianJOtolaryngolHeadNeckSurgꎬ2018ꎬ70(4):566 ̄571.doi:10.1007/s12070 ̄018 ̄1371 ̄y.[14]曾宪海ꎬ林曾萍ꎬ王鹏ꎬ等.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治疗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华耳科学杂志ꎬ2018ꎬ16(3):348 ̄351.doi:10.3969/j.issn.1672 ̄2922.2018.03.018.ZENGXianhaiꎬLINZengpingꎬWANGPengꎬetal.MiddleFossaapproachfacialnervedecompressionforfa ̄cialparalysisafterlongitudinaltemporalbonefracture ̄aclinicalanalysisandliteraturereview[J].ChinJOtolꎬ2018ꎬ16(3):348 ̄351.doi:10.3969/j.issn.1672 ̄2922.2018.03.018.[15]FriedmanJAꎬEbersoldMJꎬQuastLM.Post ̄traumaticcerebrospinalfluidleakage[J].WorldJSurgꎬ2001ꎬ25(8):1062 ̄1066.doi:10.1007/s00268 ̄001 ̄0059 ̄7. [16]SavvaAꎬTaylorMJꎬBeattyCW.Managementofcere ̄brospinalfluidleaksinvolvingthetemporalbone:reporton92patients[J].Laryngoscopeꎬ2003ꎬ113(1):50 ̄56.doi:10.1097/00005537 ̄200301000 ̄00010. [17]BrodieHA.Prophylacticantibioticsforposttraumaticce ̄rebrospinalfluidfistulae.Ameta ̄analysis[J].ArchOto ̄laryngolHeadNeckSurgꎬ1997ꎬ123(7):749 ̄752.doi:10.1001/archotol.1997.01900070093016. [18]张斌ꎬ李峰ꎬ张良文ꎬ等.颅脑外伤后顽固性脑脊液耳漏的手术策略和技巧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15ꎬ29(6):17 ̄21.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5.272.ZHANGBinꎬLIFengꎬZHANGLiangwenꎬetal.Surgi ̄calstrategiesandtechniquesinthemanagementofre ̄fractorycerebrospinalfluidotorrhea[J].JournalofOto ̄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2015ꎬ29(6):17 ̄21.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5.272.[19]YiHJꎬLiuPNꎬYangSM.Geniculategangliondecom ̄pressionoffacialnervebytransmastoid ̄epitympanumap ̄proach[J].ActaOtolaryngolꎬ2013ꎬ133(6):656 ̄661.doi:10.3109/00016489.2013.764468.[20]伊海金ꎬ郭泓ꎬ李福雷ꎬ等.侧颅底疾病的外科治疗及颅底重建(附20例报告)[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ꎬ2011ꎬ17(6):429 ̄433.YIHaijinꎬGUOHongꎬLIFuleiꎬetal.Surgicalteat ̄mentofcommunicativelateralskullbasediseases(Are ̄portof20cases)[J].ChinJOtorhinolaryngolSkullBaseSurgꎬ2011ꎬ17(6):429 ̄433.[21]SnowJBꎬWackymPA.Ballenger̓sotorhin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M].BCDeckerꎬ2008. [22]程倩ꎬ彭新ꎬ单希征.外伤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J].北京医学ꎬ2017ꎬ39(8):850 ̄851.doi:10.15932/j.0253 ̄9713.2017.08.029.[23]AronMꎬLeaJꎬNakkuDꎬetal.Symptomresolutionratesofposttraumaticversusnontraumaticbenignparox ̄ysmalpositionalvertigo:Asystematicreview[J].Oto ̄laryngolHeadNeckSurgꎬ2015ꎬ153(5):721 ̄730.doi:10.1177/0194599815594384.[24]戴琪ꎬ唐安洲.外淋巴瘘的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ꎬ2014ꎬ22(4):423 ̄425.doi:10.3969/j.issn.1006 ̄7299.2014.04.023.[25]KimSHꎬKazahayaKꎬHandlerSD.Traumaticperilym ̄phaticfistulasinchildren:etiologyꎬdiagnosisandman ̄agement[J].IntJPediatrOtorhinolaryngolꎬ2001ꎬ60(2):147 ̄153.doi:10.1016/s0165 ̄5876(01)00485 ̄2. [26]王育璠ꎬ李克勇.外淋巴瘘的研究现况[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ꎬ2002ꎬ26:4.doi:10.3760/cma.j.issn.1673 ̄4106.2002.04.008.[27]XuJꎬYiHJꎬLiXꎬetal.Surgicaltreatmentoflateralskullbaselesionsandreconstructionoftheskullbase:areportof20cases[J].ActaOtolaryngolꎬ2017ꎬ137(2):131 ̄135.doi:10.1080/00016489.2016.1222551.(编辑:李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和颞骨恶性肿瘤侧颞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评估耳或颞骨恶性肿瘤侧颞骨切除术(LTBR)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2000-2007年接受LTBR治疗的耳或颞骨恶性肿瘤患者病历。

结果35例患者中,平均62.7岁,其中包括鳞状细胞癌(SCC)20例,基底细胞癌(BCC)7例,腺样囊性癌(ACC)7例,腺癌1例。

5年生存率(OS)、疾病特异生存率(DSS)和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77%、79%和52%。

完全切除能够改善OS、DSS和DFS(均P<0.004)并减少局部复发(P<0.001)。

结论耳和颞骨恶性肿瘤患者中,上-前部切除包括LTBR结合术后放射的治疗有效。

完全切除所有病灶能够改善生存率并减少复发。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clinical outcomes following lateral temporal bone resection(LTBR)for management of m alignancies involving the ear or temporal bone.Methods A retrospective medical record review was performed on patients receiving LTBR for management of m alignancies involving the ear or temporal bone between 2000 and 2007.Results In this group of 35 patients,the mean age was 62.7 years,with tumor histopathologies includ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20),basal cell carcinoma(BCC,7),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7),and adenocarcinoma(1).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OS),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and disease-free survival(DFS)were 77%,79%,and 52%,plete resection resulted in improved OS,DSS,and DFS(P<0.004 for each)and reduced local recurrence(P<0.001).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s of the ear and temporal bone,upfront excision including LTBR i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when combined with postoperative radiation plete removal of all disease may improve survival and decrease recurrence.【Key words】M alignancies;lateral temporal bone resection;Management outcomes侧颅底恶性肿瘤的成功治疗需要应用多学科方法,包括耳鼻喉科、外科、放射科和肿瘤科。

影响该区域的肿瘤多源于耳廓或外耳道(EAC)皮肤,或近旁的腮腺或耳廓周围皮肤[1]。

由于接近侧颅底区、硬脑膜和主要神经血管结构,在确定适当的治疗计划时必须采取系统化处理方法。

随着术前检查和影像技术的改进,不同手术径路均以肿瘤学最安全,同时最小损伤临近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为目标。

当肿瘤很小并仅限于EAC软组织时,可进行切除活检。

然而在处理更具侵袭性肿瘤就需要颞骨切除。

侧颞骨切除术(LTBR),包括骨EAC、鼓膜、锤骨和砧骨的切除,内侧界线限定在砧镫关节水平,骨迷路和面神经保留。

大部颞骨切除术切除范围扩展至听软骨囊,但保留岩骨尖。

全颞骨切除移除整个颞骨。

侧颞骨切除术被认为是耳后、外耳或EAC肿瘤,或当侵润EAC后部或乳突皮质,而未累及中耳乳突气房时适合的手术径路[2]。

本研究评估了EAC、耳廓、颞骨或邻近腮腺肿瘤患者行侧颞骨切除术治疗后存活和复发结果,同时评价不同肿瘤外科和病理学变量以确定其是否影响这些结果。

1 方法1.1 材料回顾本院2000-2007年所有患耳廓、外耳道、腮腺和/或颞骨侵袭性肿瘤行侧颞骨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获取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

肿瘤变量包括起源位置和TNM分期。

EAC肿瘤和明显侵入EAC的耳廓肿瘤参照文献报道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系统进行分期[2]。

手术变量包括是否行腮腺切除术,是否行颈部淋巴清扫术,是否行面神经切断。

同时记录是否行术前和术后放射治疗。

病理变量包括肿瘤组织病理学,手术后(显微镜或肉眼观)是否残留疾病,是否存在神经侵润,是否累及任何切除的淋巴结。

临床结果包括发生和复发时间,发生和死亡时间,最近的随访数据。

从这些数据确定患者的总存活率(OS),疾病特异性存活率(DSS),无瘤生存率(DFS)。

1.2 手术技术所有病例中,操作程序的耳科学部分包括鼓室乳突切除术,同时切除鼓膜、锤骨和砧骨,按照标准的侧颞骨切除术完成,进行骨和软组织切除,但不以整体的方式[1]。

根据肿瘤的不同,切除EAC骨和软骨部分,同时切除耳廓和耳廓周围的软组织。

只有当其被肿瘤累及,为了避免鼓室下颌关节脱入切除腔,切除EAC前部骨。

如果耳廓保留,EAC侧部皮肤反卷并缝合,同时用游离的腹部脂肪移植物闭塞切除腔。

如果需要行耳廓切除术,进行局部或游离组织转移以重建缺陷。

1.3 统计学方法比较患者群体间的平均值(如OS或DFS)用t检验。

比较百分位数(如2组间5年OS比较)用χ2检验。

用Med Cal软件分析所得数据创建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

P≤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完成并回顾总计35例患者的医疗病例。

男19例,女16例(M:F=1.2),平均(62.7±14.8)岁。

最多发位点是外耳道(18),接下来是耳廓(8),腮腺(6),耳廓周围(2)和中耳(1)。

原发肿瘤T分期为:Tx-1;T1-7;T2-3;T3-7;T4-17,由于软组织侵犯>0.5 cm,多数肿瘤归为T4期肿瘤。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SCC,20例),依次为基底细胞癌(BCC,7例),腺样囊性癌(ACC,7例),腺癌(1例)。

初次手术中77%的患者伴行腮腺切除术,49%患者伴行颈淋巴清扫术,31%需面神经切除。

7患者接受术前放射治疗,24例患者(68%)接受术后放射治疗,1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放射治疗。

1例患者术前放射后再次复发行术中放射。

3例患者在行放射治疗的同时接受辅助化疗,2例患者在发展为不能切除的复发后接受姑息化疗。

2.2 46%例术后残留疾病(14例有镜下阳性迹象,2例有肉眼残留疾病),43%患者病理样本有神经侵润。

7例患者(20%)手术时发现阳性淋巴结(17例行ND患者中发现5例,27例行腮腺切除术患者发现2例)。

所有患者术后平均OS和DFS 分别为(3.7±4.0)年(0.17~12.11年)和(2.8±3.4)年(0.17~12.11年)。

行LTBR作为其治疗一部分患者的5年OS、DSS和DFS分别为77%、79%和52%(Kaplan-Meier法)。

34%的患者发展为局部复发。

SCC患者中,早期(T1-2)和晚期肿瘤(T3-4)的5-年OS分别为100%和53%,2组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

2.3 比较所有行疾病完全切除患者和仍残余疾病患者的OS、DSS和DFS,创建Kaplan-Meier曲线。

和残留疾病患者相比,肿瘤完全切除患者OS、DSS和DFS明显增加,同时局部复发减少(P值分别为,P<0.002,P<0.004,P<0.001和P<0.001)。

2.4 比较完全切除其肿瘤的SCC患者和残留阳性缘患者的OS、DSS和DFS,创建Kaplan-Meier曲线。

对比那些残留疾病患者,肿瘤完全切除SCC患者OS、DSS和DFS统计学上有明显增加,同时局部复发比率减少(p值分别为,P<0.002,P<0.003,P<0.003和P<0.001)。

2.5 局部复发在腺样囊性癌(43%)发生最频繁,接下来是SCC(40%)。

这些样本中,初次手术时是否行腮腺切除术、颈淋巴清扫术或面神经切除,局部复发、OS、DSS和DFS未受影响。

Kaplan-Meier分析证明,有无原发肿瘤神经周围侵润(PNI)患者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

2组间OS或DSS也无差别。

有无PNI个体局部复发率相似(38%:32%),有无PNI个体2组间远距转移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33%:5%,P=0.08)。

3 结论耳和颞骨的恶性肿瘤由于其临近颅中后窝硬脑膜和神经血管结构,在切除时很具有挑战性。

20世纪中期,最初的尝试包括整个颞骨和相关肿瘤切除[3]。

此后Lewis研究表明,如果可能应当利用整体切除术治疗这些肿瘤[4]。

为获取良好肿瘤学边缘,必须权衡切除术潜在的并发症率。

Prasad证明,对于限定于EAC 的肿瘤,乳突切除术、侧颞骨切除术和亚全颞骨切除术后有相似的生存率[5]。

因此问题出现了,在什么情况下侧颞骨切除术已经足够达到治疗效果。

Prasad的研究也表明,和那些接受乳突切除术或LTBR患者相比,包括乳突或中耳腔SCC 患者次颞骨切除术后有改善存活率的趋势(次TBR,LTBR,乳突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1.7%、28.7%和17.1%)[5]。

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在临床上很有应用价值。

手术技术考虑到切除至相同的解剖界线作为经典LTBR,其主要程序由耳科电钻完成,因此其通常不是整体切除[6]。

这种分步的切除至特异性解剖界线的方法本研究中证明行之有效,同时结合放射治疗,生存率和复发结果较以前的报道相似或更好。

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归因于观测组中SCC早期疾病患者数少(n=5),但其也表明需要进一步努力创建区分这些肿瘤的分期系统,并以此预测其临床过程。

利用以前报道的手术方法,肿瘤完全切除患者和残留阳性缘个体相比,OS、DSS和DFS改善,同时局部复发减少[7]。

此外,独立评估SCC患者亚型时可以观察到相似结果,证明完全外科切除可能在这些个体尤其重要。

在其他组织病理学组,无足够的进行亚组分析的患者数目。

观察到的阴性缘和残留疾病组间OS、DSS和DFS差异和以前的报道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