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第一课时)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第一课时)

4.走近作者: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依案自学】
2、作者又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
3、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点?
4、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还有其他说明顺序吗?
【课堂精炼】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这是一篇,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2)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结构,强度。
C.漳州优久独一无二D.合拢拱圈长虹饮涧
3.解释词语并解释加点的字。
①当推:
②胜景:
③古朴:
④杰作:
⑤入都要道:
(二)热点追议,互动交流;(15分钟)
1.组内交流,初步解决问题。
2.班内交流,解决热点问题。
3.教师示范,展示知识脉络。
【感知文本】
1、跳读课文,自主探究下面的问题。石拱Biblioteka 是的桥。中国石拱桥是的桥。
3、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资料链接】
文本链接:
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都在于给人以知识。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两大类。
2.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
(1)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物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A.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中 国石拱桥》 导学案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并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难点(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理解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上世纪 30 年代,他主持设计并修建了钱塘江大桥。
2、说明文相关知识(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3)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等。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洨河()桥墩()推崇()弧形()陡坡()匀称()河堤()惟妙惟肖()2、解释下列词语。
(1)古朴:(2)巧妙绝伦:(3)惟妙惟肖:(4)独一无二:3、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五、合作探究1、文中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说明的?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顺序?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3、找出文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六、课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洨河(xiáo)桥墩(dūn)推崇(cóng)弧形(hú)B 陡坡(dǒu)匀称(chèn)河堤(dī)惟妙惟肖(xiào)C 记载(zài)石砌(qì)合拢(lǒng)张嘉贞(zhēn)D 张鷟(zhuó)相间(jiàn)镂空(lòu)洨河(j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雄姿杰出巧妙绝仑长虹卧波B 倾听古朴交头接耳千态万状C 横跨残损独一无二就地取才D 支撑侵略自出新裁重峦叠嶂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学生版第一课时

“学展练”魅力课堂语文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日期:编制:审核:编号: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了解本文作者的基本情况。
2、了解文体知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课题:《中国石拱桥》课时:第一课时书海拾贝:【练的环节】基础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按照拼音写汉字。
弧.形()拱.桥()陡.坡()和谐.()匀称.()桥墩.()推崇.()河堤.()暴涨.()惟.妙惟肖()·发展题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2、根据课文内容补充文章题目:的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优美形式多样分布广泛结构坚固·提高题1、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知识链接:作者介绍:茅以升(1896~1989),江苏省镇江市人,著名的()专家。
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赴美留学,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
20世纪30年代,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他为我国桥梁设计、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致力于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并撰写了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著有《中国桥梁史》等。
文体知识: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这10种。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初二)《中国石拱桥(第1课时)》导学案

11 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激情参与,阳光展示,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复习巩固】赵州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合作探究】1、本文在向我们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并指出它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参照课本研讨与练习二。
【拓展延伸】“桥”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见到,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比如火车桥、公路桥、小石板桥等等,请你以“家乡的小桥”为题,写200字左右的说明性文字,向大家介绍你最喜欢的“桥”。
【当堂检测】1、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③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④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2、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
②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哪几项()A.历史悠久 B.结构坚固 C.形式优美D.交通方便 E.建造者是李春③语段分四个方面(四大点)介绍了这座桥的特征,请按桥的不同特征将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填出文中(甲)、(乙)两处所缺的文字,并分别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A.由概括到具体 B.由整体到局部C.由特殊到一般 D.由先到后⑥这段文字在全篇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1)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式。
知识链接:一、说明文的有关知识:1.定义: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
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2.说明文的种类:(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3)科学小品文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总体到部分……)(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逻辑顺序: (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递进。
5.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引用、作诠释等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在准确的前提下,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炼,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平实、生动)二、作者介绍: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
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
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
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
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hú()形拱()形匀称()张鷟() xiáo河()残损()惟妙惟肖()石砌()推崇()巧妙绝伦()2、(解词)惟妙惟肖:巧妙绝伦:3、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4、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5、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文章的结构安排是。
第17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平凉十中八年级语文导学案第17课《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二次备课记录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这一文体。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目标导学(见“学习目标”)三、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江苏省镇江市人,中国桥梁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20世纪30年代,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2.生字词语弧.形()拱.桥()陡坡..()匀称. ( ) 桥墩.( )推崇. ( ) 河堤.( ) 惟妙惟肖. ( ) 巧妙绝伦.( )3.文体介绍说明文: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所以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列(画)图表、摹状貌、作引用、作诠释、分类别;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简洁性、生动性。
四、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读错的地方,请帮助纠正。
速读课文,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总说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第二部分(3~8)段,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第三部分(9)段,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10)段,说明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
五、当堂练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弧()形拱()桥陡()坡匀()称孤()独徒()手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惟妙惟肖雨后彩虹B.巧妙绝轮长虹饮涧C.古朴美观朝野佥载D.横跨洨河千态万状3.解释下列词语。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1课前展示:1、给加线字注音:弧形拱桥洨河陡坡悠久饮涧张鷟匀称2、解词:匀称:古朴:惟妙惟肖:巧妙绝伦:3、文学常识:本文是一篇(文体),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工程专家、教育家,他字。
江苏镇江人。
著有。
4、说明文知识介绍:说明文的定义: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1)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作诠释、引用等。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生动。
(4)说明文一定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5)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学习目标:1、积累本课的词语,掌握作者及相关的说明文常识。
2、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自学与探究:朗读课文1、理清本文的结构思路:----------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 -------------展示汇报:叙谈收获:实践创新:抓住特征,描述一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桥。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2课前展示:学生组织听写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围绕特征进行说明的特点。
2、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段落中相关内容的排列顺序。
自学与探究:默读课文问题研讨1、中国石拱桥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最后为什么还要用两段来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功的原因,并且介绍解放后兴建各种桥梁?2、(1)本文先介绍石拱桥,再说中国石拱桥,说中国石拱桥时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这体现了说明顺序中怎样的顺序?(2)文中介绍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时又运用了怎样的顺序?(3)在介绍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时用了首先、其次、再次等词,又体现了怎样的顺序?3、课文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这样先说外观再说功能,是不是主次颠倒?另外“不但----而且----”是不是应该删去?4、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一说。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2、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
关于父爱的名言:
1、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史骐生
2、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二、自主学习
1.学生交流你所了解的作.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文学研究会成员。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散文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二、检查预习
1.查字典,给加黑的字注音。
弧形()拱桥()陡坡()匀称()惟妙惟肖()
2.解释下列词语:
匀称:惟妙惟肖:雄跨: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给课文题目加上适当的定语:----------------的中国石拱桥。
B.本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要求:默读课文,圈出每段所介绍的对象,勾划出重点词,想一想每段介绍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2.正音.释义:
琐屑xiè颓唐tuí差使chāi交卸xiè奔丧sāng狼籍jí簌簌sù
蹒跚pānshān迂腐yū触目伤怀chù不能自己jǐ变卖典质zhì赋闲fùXiān惟一wēi举箸zhù橘子jú妥贴tuǒ栅栏zhà拭干shì晶莹jīngyíng情郁于中yù
三、问题探究
①作者为何写此文?(可用最后一节中的话回答)
中国石拱桥
课题
中国石拱桥
课型
预习展示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章。
2.把握全文的说明顺序.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难点:把握全文的说明顺序。
【预习指导】
熟读课文三遍。
本单元是说明文单元,而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详尽地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是很典型的一篇说明文。
因此在学习时要注意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了解与叙事作品的区别;学会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的写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同时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完成预习检测。
1.了解说明文文体: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知事物,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
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
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
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
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
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2.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
以茅以升为首的我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在钱塘江上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在中国桥梁工程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预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看汉字写拼音。
选择你认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词写在横线上若干遍。
推chóng()和xié() hú形()雄zī() dóu()坡
桥墩.()洨.河()匀称.()惟妙惟肖.()巧妙绝lún()
2.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克·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的。
A.推崇赞赏景观赞颂 B.推崇欣赏奇观称赞
C.推举赞赏奇观赞美 D.推举欣赏景观称道
3.说明顺序有哪些?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征是什么?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合作探究】
1.理清本文的思路和结构特点,说说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
2.研读1-3段,介绍我国石拱桥哪些特点?
3.研读4—6段体会说明文内容的条理性
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位置、修建年代及结构特征
【当堂训练】
赵州桥的四个特点能否颠倒?为什么?
【课堂感悟】
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你这节课的感受或收获吗?
【拓展延伸】
作业本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