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月宝宝大动作发展全记录
右脑训练之宝宝精细动作训练

1-21个月宝宝精细动作能力训练全记录!。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个月)手不仅是动作器官,而且是智慧的来源。
多动手,大脑才能聪明,切不可怕小儿抓脸便给他戴上手套,或捆起来不让动。
应当创造条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让孩子充分地去抓、握、拍、打、敲、叩、击打、挖、画……使孩子心灵手巧。
手的运动:解开宝宝袋,平放在床上,让他自由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吸吮手。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2个月)○手的被动抓握 经常抚摩小儿双手,促进抓握反射,将哗铃棒的小棒放入婴儿的手心,婴儿会马上抓住小棒,大人用手握住婴儿的小手,帮助他坚持握紧的动作,也可以让婴儿学习抓住父母的手指。
○抓握 可以把质地不同的旧手套洗净,塞入泡沫塑料,用松紧带吊在婴儿床上方其小手能够得着处,父母帮助婴儿够握吊起的手套,让小手抓握毛线、橡皮或皮手套,还可使婴儿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以促进感知觉的发育。
此时婴儿喜欢手甚至胜过有声有色的玩具,看到自己的小手亦倍感亲切。
○看小手 两个月的婴儿特别喜欢看自己的手、玩自己的手、吸吮自己的手,这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不仅不能干涉,而且还应当提供条件协助宝宝玩手,比如,手上拴个红布,戴个哗啦作响的手镯等。
○坚持“行走”练习 新生儿的步行反射是原始反射之一。
如果得不到巩固和强化,就会在30~40天前后消失。
如果每天坚持练习2~3次,每次走10步左右,这种本领就会一直坚持,经过每天的强化练习,婴儿在10个月前后就能独立行走。
早期站立行走,视野比躺着扩大,认知能力大大加强、加快。
对早产婴儿、佝偻病患儿不宜练“行走”。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3个月)○够物抓握 这个月宝宝双手能在胸前互握玩耍,要给孩子更多够物抓握的机会,可以在他看得见的地方悬吊带响玩具,扶着他的手去够取、抓握、拍打。
悬吊玩具可以是小气球、吹气娃娃、小动物、小灯笼、彩色手套、袜子等,质地应多样化,利于手部触觉训练。
每日数次,每次3~5分钟。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4个月)○够取悬吊的玩具 够取眼前用绳子系着的晃动的玩具,要经过许多步骤。
怀孕1~9个月胎儿发育过程图

怀孕1~9个月胎儿发育过程图目录•怀孕一个月胎儿图•怀孕两个月胎儿图•怀孕三个月胎儿图•怀孕四个月胎儿图•怀孕五个月胎儿图•怀孕六个月胎儿图•怀孕七个月胎儿图•怀孕八个月胎儿图•怀孕九个月胎儿图•怀孕十个月胎儿图怀孕一个月胎儿图第一,二周:由于排卵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两周后月经若没有按时来,可能你已经怀孕了。
第三周:在这第3周里您可能会发现月经迟迟未来,或下体有少量的血水流出,这时候您可以到医院或自行做怀孕尿检,如果结果是阳性,那么恭喜您,您怀孕了。
第四周:人在本周,胚泡这时候称做胚牙,它在子宫中就象苹果的种子一样。
胚胎细胞的发育特快。
这时,它们有三层,称三胚层。
怀孕两个月胎儿图第五周:这时候的胚胎长度约0.6厘米,象一个小苹果籽。
细胞迅速分裂,形成了原始的神经管,各个胚层仍然继续分化,主要的器官如肾脏和肝赃开始生长,心脏开始有规律的跳动及开始供血。
第六周:这时候的胚胎长约0.5厘米,形状象蝌蚪。
从本周开始孕妇可以适当的补充叶酸,以降低宝宝兔唇,腭裂的发生。
第七周:这时候的胚胎长约1.2厘米,形状象蚕豆。
妊娠反应加剧,这种情况会持续6周或更长的时间。
第八周:怀孕第8周的时候,胚胎快速的成长。
这时候的胚胎长约2厘米,形状象葡萄。
孕妇极其疲乏,嗜睡。
怀孕三个月胎儿图第九周:恭喜您,从第9周开始胚胎已经可以称为胎儿了,他(她)是您真正意义上的小宝宝。
第十周:怀孕第10周的时候胎儿长可达到4厘米,形状象扁豆荚。
这时候宝宝的手腕和脚踝发育完成并清晰可见。
宝宝的手臂更加长,肘部更加弯曲。
胎儿的眼皮粘合在一起。
第十一周:胎儿身00长已经达到45-63毫米,体重达到14克,胎儿开始能做吸吮、吞咽和踢腿动作,现在胎儿细微之处已经开始发育,他(她)的手指甲和绒毛状的头发已经开始出现。
第十二周:孕早期在本周即将结束了,3个月来您和宝宝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怀孕第12周的时候胎儿身长可达到6.5厘米,现在宝宝已经初具人形。
宝宝身体动作发育自查表(1-22个月宝宝)

宝宝身体动作发育自查表(1-22个月宝宝)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他们超级厉害,每个月都能学会一些“新技能”。
民间有俗话可以概括: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周岁会走。
坐起、爬行、走路,这些“大动作”被认为是宝宝成长发育的里程碑。
这篇很长但很有用,建议爸爸妈妈收藏起来,跟家里人一起,根据宝宝月龄来进行比对!当然这个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动作发育的时间会有差异,如果差2-3个月属于正常,如果差异的时间超过半年或一年,爸爸妈妈就要注意了哦。
一个月■抬头竖抱抬头:喂奶后,竖抱小儿使头部靠在父母肩上,轻拍几下背部,使其打个嗝以防吐奶,然后不要扶住头部,让头部自然立直几秒,每日4—5次,以促进颈部肌肉张力的发展。
俯腹抬头:小儿空腹时,将他放在母亲(或父亲)胸腹前,并使小儿自然地俯卧在母亲(或父亲)的腹部,把双手放在宝宝脊部按摩,逗引小儿抬头,宝宝不但能抬头,而且十分高兴抓足心。
俯卧抬头:两次喂奶中间,让小儿俯卧,抚摩小儿背部,用哗铃棒逗引小儿抬头并左右侧转动。
■四肢运动体操运动:小儿清醒状态时,给小儿做四肢被动体操。
将小儿置于铺好垫子的硬板床上,室内空气新鲜,双手轻轻握住宝宝的手或脚,和着音节节拍,做四肢运动,使小儿感到舒适、愉快。
如果小儿紧张、烦躁,可暂缓做操,改为皮肤按摩,使之适应。
二个月■抬头抬头训练,即竖抱抬头、俯腹抬头和俯卧抬头。
经过训练,婴儿不但抬起脸部观看前面响着的哗铃棒,而且下巴也能短时离床,双肩也抬起来。
这样就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视觉信息,增强了颈部张力。
■转头练习将婴儿背靠妈妈胸腹部,面冲前方,爸爸在妈妈背后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伸头呼唤宝宝的名字或和他说话,或摇动带响玩具,逗引宝宝左右转头。
■天生“会爬”在俯卧练习抬头的同时,可用手抵住宝宝的足底,虽然此时他的头和四肢尚不能离开床面,但婴儿会用全身力量向头方窜行,这种类似爬行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8个月时爬行不同,练的目的也不是让宝宝马上会爬,而是通过练习,促进小儿大脑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开发智力潜能,激发快乐情绪的重要方法。
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父母一定要收藏

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父母一定要收藏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动作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它标志着孩子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逐渐成熟。
为了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婴儿大动作发展的时刻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的阶段及关键时刻,并提供一些相应的指导建议。
0~6个月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开始发展基本的大动作能力。
以下是0~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的关键时刻表:1. 0~1个月:婴儿能够抬起头部短暂时间,但仍需支撑。
他们开始翻身,并试图抓住周围的物体。
2. 2~3个月:婴儿可以抬起头部并支撑一段时间。
他们逐渐学会控制手臂和腿部的动作,并开始试图坐起来。
3. 4~6个月:婴儿可以自由控制头部的运动,并开始翻身。
他们尝试坐起来并可以以一只手支撑自己一段时间。
建议:为了促进婴儿的大动作发展,可以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来鼓励他们自由探索。
为他们提供稳定的支撑物,如婴儿床、被褥、玩具等,以帮助他们练习头部和躯干的控制能力。
6~12个月在6~12个月的时期,婴儿的大动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开始探索自己身体的能力,并试图独立行走。
以下是6~12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的关键时刻表:1. 6~8个月:婴儿可以坐稳,并开始尝试爬行。
他们试图用手抓住物体并站起来。
2. 9~10个月:婴儿可以爬行并试图站立。
他们可以手拉辅助物,尝试行走。
3. 11~12个月:婴儿可以自由走动,并试图站立和行走。
他们可以用家具等辅助物保持平衡。
建议:为了帮助婴儿更好地发展大动作能力,可以提供稳固的家具和辅助物,以帮助他们保持平衡和稳定。
鼓励他们四处爬行和探索,并提供安全的环境以防止意外伤害。
12~18个月在12~18个月的时期,婴儿的大动作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掌握行走和探索的技巧。
以下是12~18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的关键时刻表:1. 12~14个月:婴儿可以稳定地行走,并试图奔跑。
【图解】1-22个月宝宝大动作能力训练全记录

【图解】1-22个月宝宝大动作能力训练全记录宝贝工作室今天宝贝工作室,带来一组图片。
宝爸宝妈们,可以自测一下,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呢?如何训练宝宝呢?如果您有孕产期、及新生儿喂养及护理疾病相关的问题。
欢迎提问!能力训练(1个月)抬头竖抱抬头:喂奶后,竖抱小儿使头部靠在父母肩上,轻拍几下背部,使其打个嗝以防吐奶,然后不要扶住头部,让头部自然立直片刻,每日4~5次,以促进颈部肌肉张力的发展。
俯腹抬头:小儿空腹时,将他放在母亲(或父亲)胸腹前,并使小儿自然地俯卧在母亲(或父亲)的腹部,把双手放在宝宝脊部按摩,逗引小儿抬头,宝宝不但能抬头,而且十分高兴抓足心。
俯卧抬头:两次喂奶中间,让小儿俯卧,抚摩小儿背部,用哗铃棒逗引小儿抬头并左右侧转动。
四肢运动体操运动:小儿清醒状态时,给小儿做四肢被动体操。
将小儿置于铺好垫子的硬板床上,室内空气新鲜,双手轻轻握住宝宝的手或脚,和着音节节拍,做四肢运动,使小儿感到舒适、愉快。
如果小儿紧张、烦躁,可暂缓做操,改为皮肤按摩,使之适应。
练“走路”:体操后,托住小儿的腋下,用两大拇指控制好头部,让其光脚板接触硬的床面或桌面,宝宝会做出踏步的动作。
能力训练(3个月)俯卧抬头继续训练俯腹、俯卧抬头,方法同2个月。
要使宝宝俯卧时头部能稳定地挺立达45°~90°,用前臂和肘能支撑头部和上半身的体重,使胸部抬起,脸正视前方。
不要忘记用手抵住足底练习爬行,观察何时由窜行变为匍行,并记录。
翻身两次喂奶中间,宝宝处于觉醒状态时,进行翻身练习。
将宝宝放置于硬板床上,取仰卧位,衣服不要太厚,把宝宝左腿放在右腿上,以你左手握宝宝左手,宝宝产生翻身动作。
以你右手指轻轻刺激小儿背部,使孩子主动向右翻身,翻至侧卧位,进一步至俯卧位;还可配合用玩具放在宝宝身体一侧,逗其翻身,并稍稍给予帮助。
每日数次,3个月末孩子就会自己翻身了。
四肢运动每天坚持做婴儿被动操,每日数次。
能力训练(4个月)前臂支撑在原基础上继续训练小孩俯卧抬头,如站在孩子头前与他讲话,使其前臂支撑全身,将胸部抬起,抬头看你。
1-22个月宝宝动作发育检查表

1-22个月宝宝动作发育检查表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他们超级厉害,每个月都能学会一些“新技能”。
民间有俗话可以概括: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周岁会走。
坐起、爬行、走路,这些“大动作”被认为是宝宝成长发育的里程碑。
整理了早教中心给出的1-22个月宝宝大动作发育能力训练记录,包含了宝宝每个月动作发育的新技能,给爸爸妈妈做参考,可以根据不同月龄宝宝的动作发育要点,引导宝宝的玩耍,会让宝宝成长得更健康哦。
当然这个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动作发育的时间会有差异,如果差2-3个月属于正常,如果差异的时间超过半年或一年,爸爸妈妈就要注意了哦。
一个月■抬头竖抱抬头:喂奶后,竖抱小儿使头部靠在父母肩上,轻拍几下背部,使其打个嗝以防吐奶,然后不要扶住头部,让头部自然立直几秒,每日4—5次,以促进颈部肌肉张力的发展。
俯腹抬头:小儿空腹时,将他放在母亲(或父亲)胸腹前,并使小儿自然地俯卧在母亲(或父亲)的腹部,把双手放在宝宝脊部按摩,逗引小儿抬头,宝宝不但能抬头,而且十分高兴抓足心。
俯卧抬头:两次喂奶中间,让小儿俯卧,抚摩小儿背部,用哗铃棒逗引小儿抬头并左右侧转动。
■四肢运动体操运动:小儿清醒状态时,给小儿做四肢被动体操。
将小儿置于铺好垫子的硬板床上,室内空气新鲜,双手轻轻握住宝宝的手或脚,和着音节节拍,做四肢运动,使小儿感到舒适、愉快。
如果小儿紧张、烦躁,可暂缓做操,改为皮肤按摩,使之适应。
二个月■抬头抬头训练,即竖抱抬头、俯腹抬头和俯卧抬头。
经过训练,婴儿不但抬起脸部观看前面响着的哗铃棒,而且下巴也能短时离床,双肩也抬起来。
这样就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视觉信息,增强了颈部张力。
■转头练习将婴儿背靠妈妈胸腹部,面冲前方,爸爸在妈妈背后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伸头呼唤宝宝的名字或和他说话,或摇动带响玩具,逗引宝宝左右转头。
■天生“会爬”在俯卧练习抬头的同时,可用手抵住宝宝的足底,虽然此时他的头和四肢尚不能离开床面,但婴儿会用全身力量向头方窜行,这种类似爬行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8个月时爬行不同,练的目的也不是让宝宝马上会爬,而是通过练习,促进小儿大脑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开发智力潜能,激发快乐情绪的重要方法。
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父母一定要收藏

0~36个月婴儿大动作发展时刻表,父母一定要收藏几个月的宝宝会翻身?几个月的宝宝会爬行?几个月的宝宝会走路?几个月的宝宝会自己穿衣服?这可是新手妈妈们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来看看这个图解版吧,轻松易读、印象深刻。
每个宝宝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以下时间是平均值,自家宝宝发展的早点或者晚些都是正常的,不必介意。
第1个月俯卧、握拳、蹬腿、挥动手臂、听声音有反应、感官敏锐、视力比较模糊第2个月开始学习抬头,发现自己的手,偶尔会露出笑容,会有各种情绪的反应“一举头,二举胸”意味着满1个月时,孩子在俯卧的情况下可以有抬头的动作;满两个月时,不仅可以抬头,而且抬头时胸部也可以离开床面。
趴着不仅可促进颈背部肌肉的发育,利于抬头,而且通过刺激全身肌肉协调,促进大脑对运动功能的控制。
婴儿常趴着,还会缓解肠绞痛症状。
如果孩子满3个月,俯卧位时还不能抬头。
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家长从未让孩子尝试过“趴着”的姿势,还可能是孩子神经发育存在问题,与喝配方粉和是否补过钙、补过维生素A+D等无关。
第3个月俯卧可以撑起上身,头可以抬45度,开始把看和做联系到起。
一般来说,如果婴儿的发育正常,从3个月开始有翻身动作,甚至可翻身。
而有的家长反应孩子已经3个多月了,竖抱时头还会后仰。
竖抱孩子时出现后仰现象,说明孩子的颈部肌肉发育还不能承受竖立的头。
遇到这种情况,停止竖抱。
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趴在床上。
通过抬头动作逐渐锻炼孩子的颈背部肌肉。
只有颈背部肌肉“结实”了,竖抱时才可能承受头部。
婴儿在6个月以内,不鼓励竖抱。
第4-5个月会翻身,会大笑,喜欢注视镜子中的自己第5-6个月有支撑能够独立坐一会,会喃喃自语引起别人注意,躺着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滚动身体一般来说,孩子满5个月后就不满足于继续躺着了,总想自己坐着。
这时家长不要为了满足孩子,而让他靠着沙发等支撑物独自坐,这样对脊柱的发育不利。
此时,仍然应该多让孩子趴着,趴着既利于腰背肌肉和大脑的发育,又可缓解“想坐”的欲望。
岁婴儿大动作发展特点及游戏

岁婴儿大动作发展特点及游戏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大动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的大动作能力也会逐渐提升。
以下是不同年龄段婴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及适合的游戏:1.0-3个月:婴儿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被动式的运动来发展大动作能力。
他们会有一些原始反射动作,如伸展四肢和抓握物品的动作。
适合的游戏有:拿着婴儿的手和脚帮助他们伸展,让婴儿躺在背上时给予他们一些玩偶和手摇玩具。
2.4-6个月:婴儿在这个阶段开始有一些主动的运动能力,如翻身和翻转。
他们可以坐起来但还需要支撑。
适合的游戏有:在床上或被褥上让婴儿躺着,激励他们抬起头部;帮助他们找到重心坐起来;放置一些支撑婴儿背部的垫子,让他们尝试坐着玩。
3.7-9个月:婴儿在这个阶段开始爬行,并且可以自己坐下和站立一段时间。
适合的游戏有:在地板上放置一些有趣的玩具,鼓励婴儿自主爬行;给婴儿提供一些有把手的玩具,激发他们站立和行走的兴趣。
4.10-12个月:婴儿在这个阶段可以自己扶着物体站立,甚至试图迈出几步。
他们还可以爬上和爬下一些低矮的家具。
适合的游戏有:提供一些带有扶手的玩具,帮助婴儿站立和走动;在家中设置一些安全的环境,让婴儿尝试攀爬。
5.13-18个月:婴儿在这个阶段开始独立行走,并可以进行跑动和爬升。
他们还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平衡动作,如单脚站立。
适合的游戏有:提供一些可以推动的玩具,帮助婴儿练习走路;让婴儿尝试站在一个脚上一段时间,锻炼平衡能力。
6.18-24个月:婴儿在这个阶段已经可以相对灵活自如地行走和奔跑。
他们可以进行跳跃和爬升更复杂的障碍物。
适合的游戏有:提供一些需要跳跃或爬升的游戏,如跳跳球和爬绳梯子;引导婴儿进行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如挥手和踢腿。
总之,婴儿的大动作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通过适当的游戏和引导,可以促进婴儿的大动作能力发展,并为他们的身体成长打下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游戏时要确保婴儿的安全,并避免过多的压力和强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个月宝宝大动作能力训练全记录大动作能力训练(1个月)○抬头竖抱抬头:喂奶后,竖抱小儿使头部靠在父母肩上,轻拍几下背部,使其打个嗝以防吐奶,然后不要扶住头部,让头部自然立直片刻,每日4~5次,以促进颈部肌肉张力的发展。
俯腹抬头:小儿空腹时,将他放在母亲(或父亲)胸腹前,并使小儿自然地俯卧在母亲(或父亲)的腹部,把双手放在宝宝脊部按摩,逗引小儿抬头,宝宝不但能抬头,而且十分高兴抓足心。
俯卧抬头:两次喂奶中间,让小儿俯卧,抚摩小儿背部,用哗铃棒逗引小儿抬头并左右侧转动。
○四肢运动体操运动:小儿清醒状态时,给小儿做四肢被动体操。
将小儿臵于铺好垫子的硬板床上,室内空气新鲜,双手轻轻握住宝宝的手或脚,和着音节节拍,做四肢运动,使小儿感到舒适、愉快。
如果小儿紧张、烦躁,可暂缓做操,改为皮肤按摩,使之适应。
练“走路”:体操后,托住小儿的腋下,用两大拇指控制好头部,让其光脚板接触硬的床面或桌面,宝宝会做出踏步的动作。
大动作能力训练(2个月)○抬头抬头训练练习,即竖抱抬头、俯腹抬头和俯卧抬头。
经过训练,婴儿不但抬起脸部观看前面响着的哗铃棒,而且下巴也能短时离床,双肩也抬起来。
这样就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视觉信息,增强了颈部张力。
○转头练习将婴儿背靠妈妈胸腹部,面冲前方,爸爸在妈妈背后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伸头呼唤宝宝的名字或和他说话,或摇动带响玩具,逗引宝宝左右转头。
○天生“会爬”在俯卧练习抬头的同时,可用手抵住宝宝的足底,虽然此时他的头和四肢尚不能离开床面,但婴儿会用全身力量向头方窜行,这种类似爬行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8个月时爬行不同,练的目的也不是让宝宝马上会爬,而是通过练习,促进小儿大脑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开发智力潜能,激发快乐情绪的重要方法。
如果没有这种训练,有些婴儿到11~12个月时才能爬,或者就根本不会爬,就直立行走,这将会导致大脑统合失调症。
大动作能力训练(3个月)○俯卧抬头继续训练俯腹、俯卧抬头,方法同2个月。
要使宝宝俯卧时头部能稳定地挺立达45°~90°,用前臂和肘能支撑头部和上半身的体重,使胸部抬起,脸正视前方。
不要忘记用手抵住足底练习爬行,观察何时由窜行变为匍行,并记录。
○翻身两次喂奶中间,宝宝处于觉醒状态时,进行翻身练习。
将宝宝放臵于硬板床上,取仰卧位,衣服不要太厚,把宝宝左腿放在右腿上,以你左手握宝宝左手,宝宝产生翻身动作。
以你右手指轻轻刺激小儿背部,使孩子主动向右翻身,翻至侧卧位,进一步至俯卧位;还可配合用玩具放在宝宝身体一侧,逗其翻身,并稍稍给予帮助。
每日数次,3个月末孩子就会自己翻身了。
○四肢运动每天坚持做婴儿被动操,每日数次大动作能力训练(4个月)○前臂支撑在原基础上继续训练小孩俯卧抬头,如站在孩子头前与他讲话,使其前臂支撑全身,将胸部抬起,抬头看你。
还可在前方用玩具逗引,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移动玩具,观察孩子的反应,并记录。
○翻身继续按前面方法训练翻身。
也可以在他的一侧放一个玩具,逗引他翻身去取,此时,你可握住宝宝一侧的手,宝宝自然而然就握着你的手,做出翻身动作,并由仰卧到侧卧再到俯卧。
○拉坐小儿在仰卧位时,家长握住小儿的手,将其拉坐起来,注意让小儿自己用力,家长仅用很小的力,以后逐渐减力,或仅握住家长的手指拉坐起来,宝宝的头能伸直,不向前倾。
每日训练数次。
大动作能力训练(5个月)○直立两手扶着孩子腋下,让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保持直立的姿势,并扶着小儿双腿跳动,每日反复练习几次,促进平衡感知觉的协调发展。
○靠坐将小孩放在有扶手的沙发上或小椅上,让小孩靠坐着玩,或者家长给予一定的支撑,让小儿练习坐,支撑力量可逐渐减少,每日可连续数次,每次10分钟。
○翻身继续用玩具逗引,使小孩的翻身动作更加灵活,能左右翻身,从仰卧转成俯卧。
○俯卧抬头胸部离床,上身体重落在手上。
有时宝宝双腿也离开床铺,身体以腹部为支点在床上打转。
用手抵住足底,用玩具在前面引诱,宝宝会用上肢和腹部开始匍行。
如果放开抵住足底的手,宝宝越往前使劲,身体越向足方匍行。
大动作能力训练(6个月)○独坐在靠坐的基础上让小儿练习独坐,家长可先给予一定的支撑,以后逐渐撤去支撑或首先让小儿靠坐,待坐得较稳后,逐渐离开靠背,有时要到7个月才能逐渐坐稳。
○匍行用玩具逗引帮助小儿练习匍行,由于第5月腹部着床只是在原地打转或后退,家长可把手放在小儿的脚底,帮助他向前匍行,以后逐渐用手或毛巾提起腹部,使身体重量落在手和膝上,以便向前匍行。
○体操继续每日做婴儿操,主要练习扶站,练习下肢和匍行、准备走的站立,但时间不超过1分钟。
○翻身学习由仰卧翻至侧卧,然后再翻至俯卧。
可将玩具放在宝宝的体侧伸手够不着处,宝宝为够取玩具先侧翻,伸手使劲也够不着时,全身再使劲就会变成俯卧。
这种动作要经常练习,基本上到第7个月才能翻滚。
经常翻滚有助于肌肉关节和左右脑的统合能力的发展。
大动作能力训练(7个月)○爬行继续练习爬行,让小儿从匍行转到爬行,腹部逐渐离开床面,并用手臂转圈或后退。
可将玩具或食物放在不同位臵上,让小儿爬着去够。
此间,从头自由转动逐渐到头能保持平衡。
用毛巾提起腹部,练习手膝的支撑力,为过渡到手足爬行作准备。
○体操每天教练婴儿操第二套,在成人的扶助下做体操,主要练习上肢、下肢爬行、站立、走、拾取、跳的动作。
注意,做操时间应选择进餐后1小时,小儿情绪好时,在乐曲声伴奏下,成人喊二八拍口号下进行,每次选做一节,循序渐进。
○连续翻滚婴儿学会俯卧转到仰卧,再从仰卧转到俯卧,再从俯卧转到仰卧,常常为够取远处的玩具而继续翻滚,从大床的一头翻到另一头去取。
这是7个月出现的特殊能力。
大动作能力训练(8个月)○爬行“爬行”是全方位的大脑感觉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让宝宝充分爬行,否则,将会影响孩子一生。
由手膝至手足爬行,让小儿能腹部离床用手膝爬,也可让宝宝和其他同龄婴儿在铺有地毯或塑料地板的地上,互相追逐爬着玩,或推滚着小皮球玩。
压迫苏瓦打通,既开发了脑潜能,使左右脑协调发展,又开发了体力,还培养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拉物站起让小孩练习自己从仰卧位拉着物体(如床栏杆等)站起来。
可先扶着栏杆坐起,逐渐到扶栏站起,锻炼平衡自己身体的技巧。
大动作能力训练(9个月)○帮助站立、坐下让小孩从卧位拉着东西或牵一只手站起来,在站位时用玩具逗引他3~5分钟,扶住双手慢慢坐下,扶站比坐下容易,几分钟后,大人要帮助扶坐,以免疲劳。
○坐起并迈步让小孩仰卧或俯卧,用语言、动作示意他坐起来,并扶宝宝双手鼓励迈步或用玩具、食品引逗他坐起来。
此时要表扬他,让他高兴,使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进一步发展。
○花样爬行经过一个月爬行训练的宝宝,到这个月已经由原来手膝爬行过渡到熟练的手足爬行,由不熟练、不协调到熟练、协调,你用他喜欢的玩具逗引他,他会像一名生龙活虎的运动员一样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一会儿跃跃欲试一会儿又急转弯猛扑过来。
大动作能力训练(10个月)○扶行到独走继续让小儿扶物或扶手站立,并训练宝宝扶着椅子或推车迈步,可将若干椅子或凳子相距1尺让宝宝学走,也可让宝宝在父母之间学走,距离渐渐加大。
父母扶宝宝学走时,先用双手,然后单手领着走。
以后可用小棍子各握一头,待宝宝走得较稳时,父母轻轻放手,宝宝以为有人领着棍子,放心地走,渐渐过渡到独自走稳。
○站起坐下继续9个月训练内容,能灵活由站着到坐下,由坐着到俯卧后再拉物站起,并行走。
鼓励宝宝自由活动,进行各种姿势多种体位的活动。
大动作能力训练(11个月)○踢球宝宝已经能够扶着床栏、凳子、沙发等由蹲着到站稳,你可在距宝宝的脚3~5厘米处放个球,让他踢,在踢来踢去的过程中,他十分开心,锻炼了大脑的平衡能力,促进了眼--足--脑的协调发展,还建立了“球形物体”能滚动的形象思维。
婴儿7~8个月就会用足踢球了。
○爬越障碍11个月的宝宝具有熟练的爬行技能和极强的攀高欲望,一刻不停地“攀上爬下”是这阶段宝宝的特点,这是宝宝自我探索、自寻其乐、增强才干的动力。
应创造条件和宝宝开展爬“大山”“越障碍”的游戏。
大动作能力训练(12个月)○独走几步训练小孩能够稳定地独自站立,之后再练习独自行走。
开始可在父母间学走,再到独自走几步,以后逐渐增加距离,拖拉玩具可以增加学走的兴趣。
○蹦跳让宝宝双手扶床沿、沙发站稳,你可以喊着口令做双脚轻轻跳的示范动作,宝宝借助双手的支撑力量,模仿着用两脚踮动,你要鼓励并喊着口令。
反复几次后,你一喊口令,宝宝就会随声踮动双脚,这对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培养勇敢、坚强的品格很重要。
大动作能力训练(13个月)○行走自如继续练习独立行走,使小儿从蹒跚的几步,逐渐到较长距离稳定地行走。
如小儿拉着拖车类的玩具走路,与同伴比赛谁走得快,采用让他扔球,捡球,跑来跑去找玩具等游戏的方法训练宝宝的综合动作能力。
○爬楼梯练习手脚和全身的动作协调。
如让小孩爬上几级不太高的矮滑梯或台阶,然后再扶住滑下来,反复练习。
家长要注意安全保护,坐滑梯要穿合裆裤,以免蛲虫交叉感染。
大动作能力训练(14个月)○动作游戏和小孩在地上玩多种动作游戏,如与小儿玩球、踢球等,这样可锻炼小儿在独立行走中自如地做各种动作。
可让小儿推着婴儿车玩,教他推车前进,转弯等,还可练习侧身走,后退走,大人在一旁保护,并不断表扬他走得好棒。
○抛球给孩子一个玩的球,教他举手过肩用力将球抛出,反复练习,直至能向前方抛球。
以锻炼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
大动作能力训练(15个月)○扶栏上下楼梯大人牵着小儿扶栏上、下楼梯。
让小孩自己扶好楼梯扶手,一步登上,两足站稳再向上迈步。
熟练后放手也先从上楼梯开始。
自己上楼梯后,家长再牵着孩子慢慢学习一步往下迈,两足在台阶站稳之后,再伸足下迈。
一面迈步,一面鼓励“宝宝真勇敢”。
○会跑步家长拉着小儿一只手教他慢跑步,可与孩子同跑,让他模仿你跑,逐渐站在孩子前面拍手叫他跑过来。
如果大人不帮助,他不会自己停止。
○双足跳下一级台阶大人用双手牵着孩子从最后一级台阶跳下。
孩子渐渐学会单手牵着跳下台阶,更喜欢在散步时由父母牵着手双足往前跳跃。
大动作能力训练(16个月)○上台阶(楼梯)如小儿行走比较自如,可有意识地让孩子练习自己上台阶或楼梯,从较矮的台阶开始,让小儿不扶人只扶物自己上,逐渐再训练自己下楼梯。
○学跳、学倒退走让小儿练双足跳,拖着玩具倒退走,或做“你来我退”的游戏,练习能较稳定及持续地倒退走。
○跑与小儿玩捉迷藏、找妈妈的游戏。
在追逐玩耍中有意识地让小儿练习跑和停,渐渐地孩子学会在停之前放慢速度,使自己站稳。
逐渐使小儿能放心地向前跑,不致于因速度快,头重脚轻而向前摔倒。
○掷球与小儿一同掷球,并说:“扔到我这边。
”父母各站一边,小儿站中间,让小孩学向两个方向扔球。
大动作能力训练(17个月)○双脚跳拉着小儿的双手与他对面站立,先示范双脚跳一次,然后与孩子同跳,开始练习时可拉着孩子的两只手,让他双脚跳,逐渐由一手牵着跳到扶物跳,进一步让他自己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