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磨站工艺流程图

合集下载

水泥生产工艺(新)

水泥生产工艺(新)

水泥行业(以矿峰水泥为例)一、生产工艺流程熟料生产工艺流程物料流向:气体流向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水泥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

(1) 石灰石预均化及原料输送从矿山开采的石灰石在矿区经破碎后由皮带运输机运进石灰石预均化堆棚,石灰石在圆形带顶的石灰石预均化堆棚中用圆形混匀堆取料机进行石灰石预均化,经预均化后的石灰石由皮带输送到原料调配站的石灰石配料库,石英砂岩由密闭槽车运输进公司的石英砂岩堆棚内,石英砂岩在矩形带顶的石英砂岩预均化堆棚中用混匀堆取料机进行石英砂岩预均化,石英砂岩经皮带输送至原料调配站的石英砂岩配料库,铁矿粉由密闭槽车运输进公司内,用皮带输送至送至原料调配站的铁矿粉配料库,粉煤灰由密闭罐车运输进公司,汽车自备气力卸车系统直接把粉煤灰输送到原料调配站的粉煤灰库储存。

在石灰石预均化、石灰石储存、粉煤灰储存、石英砂岩预均化和石英山岩铁矿粉储存过程均有粉尘产生,用布袋除尘器收集处理。

(2) 原料调配及输送水泥熟料原料调配站设石灰石、石英砂岩、铁矿粉和粉煤灰库各一座,配料仓下分别设有定量给料机,定量给料机按设定的配比将各种物料定量的给出,配合料通过皮带输送机、喂料锁风阀喂入原料磨中,在入原料磨皮带输送机上设有电磁除铁器和金属探测器,以去除原料中可能残存的铁件,确保辊式磨避免受到机械受损,生料质量用萤光分析仪和原料配料自动调节系统来控制。

(3) 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水泥熟料原料粉磨采用一套辊式磨系统,利用从窑尾预热器排出的高温废气作为原料磨的烘干热源,物料在磨内进行烘干、研磨,从辊式磨落下的块料经提升机入磨继续粉磨,出辊式磨的气体携带合格的生料粉,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收下的生料经空气输送斜槽、斗式提升机送入生料均化库,含尘气体一部分作为循环风返回原料磨磨中,其余的与来自增湿塔的废气混合进入窑尾布袋收尘器,净化后的气体由窑尾排风机排入大气。

在原料磨停止运行时,窑尾高温废气由增湿塔增湿降温后全部直接进入窑尾的布袋除尘器,增湿塔喷水量将自动控制,使废气温度处于布袋除尘器的允许范围内,经布袋除尘器净化后再排入大气中,烟尘的排放浓度≤20mg/Nm3,增湿塔收集下来的窑灰,经输送设备送至入窑喂料系统或生料均化库,再次进入生产系统。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过程工业装备成套技术的工程应用实例——水泥生产工艺流程1、破碎及预均化(1)破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

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机械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预均化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2、生料制备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设备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

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生料均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4、预热分解水泥机械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

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2)气固分离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预分解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设备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

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

水泥联合粉磨系统的开路与闭路工艺比较

水泥联合粉磨系统的开路与闭路工艺比较

水泥联合粉磨系统的开路与闭路工艺比较韩修铭,丁浩(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51)摘要:通过同厂.同原料配比、同磨机规格的开路和闭路粉磨系统生产运行,对两种工艺系统的产量、电耗、成品细度以及占地面积和投资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实际对比分析,并从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减水剂相容性等方面,进行了效果论证。

关键词:挤压粉磨系统;开路与闭路工艺;技术经济性中图分类号:T0172.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321(2020)11-0081-030引言辐压机水泥粉磨系统中,球磨机的运行方式历来有开路和闭路两种工艺。

一般认为,早期的普通球磨机开流系统,由于磨内过粉磨现象严重,物料流速难于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弱化粉磨效率的作用,故而产能较低,能耗较大;而带有选粉机的闭路磨系统可以及时选出合格成品,对改善磨内工况、遏制过粉磨现象十分有效,因而粉磨效率相对更高。

但随着水泥粉磨技术的持续发展,挤压联合粉磨系统的辐压机,提供给球磨机的入磨粒度通常只有O.2mm~O.5mm甚至更细,这给以小段研磨体和磨内筛分装置为特征的高细磨高产节能创造了有利条件"宀,这种情况下,高细磨开路和闭路工艺的特点变化,很是值得探讨。

本文基于设备规格相同(HFCG180-160辐压机+<D3.8mxl3m球磨机)、原料和水泥(P-042.5硅酸盐水泥)品种相同的开路、闭路两种工艺的实际生产对比,从操作运行、产品性能和建设投资等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论证,可供设计选型参考。

1基本工艺流程对比常用的开路和闭路工艺流程见图1、图2。

在实践中,辐压机侧挡板材质的选择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其使用寿命会显著提高。

①整体性能要好,不易脱落。

②耐磨性能要好,有较高的硬度,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建议选择硬度HRC60以上的耐磨材料。

③加工性能要好,能满足普通加工技术的要求。

2.5车昆压机振动会导致系统频繁跳停辐压机运行时机体振动,有时伴有强烈的撞击声,这主要与以下情况有关:入料粒度过粗或过细、物料偏析;物料水分过少,不能形成良好的料饼;料压不稳或连续性差、挤压力偏高。

水泥磨生产工艺常识培训

水泥磨生产工艺常识培训

水泥生产工艺常识培训
❖辊 压 机 工 作 原 理 示 意 图
水泥生产工艺常识培训
❖ 2.2 辊压机稳定运转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物料的粒度一般控制在10-40mm,物料过细会直接从辊间流
过不易形成稳定料层;过粗易造成压振,致使辊压机功率陡 增引起跳停或传动保护安全销脱出,同时也加快辊面磨损。 ❖ 物料中尽量减少金属物料,以稳定磨机的喂料和称重仓的料 位。同时,要合理流量调节板的开度,辊压机气动棒闸开度, 使料流不偏。 ❖ 保持辊压机正常的辊面,当辊面磨损超过允许范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停机 补焊。同时,加强液压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发现异常及时处 理,避免造成大的事故。稳定水泥磨的工况,提高系统除尘 效益,使辊压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 (2)控制物料流速。使各仓料位相互适应、球料比适当, 以满足不同的粉磨过程和操作制度的变动。隔仓装置的排料 结构和篦孔宽度、篦孔形状的联合作用,保证不阻塞和合理 的流速,使物料在磨内有一个合适的停留时间。
❖ (3)有利磨内通风。作为烘干兼粉磨磨,需要通入大量热 风以烘干物料。作为水泥磨则需通过通风来散去热量以冷却 水泥。通风的另一个目的是及时快速的移出粉磨细粒减少过 粉磨。隔仓装置必须尽量消除对通风的不利影响。如果隔仓 板有效断面太小,压力降上升,能耗增加,还可导至空气超 速 % 因喷射磨损而降低寿命。
❖ Ⅰ:抛落区:钢球脱离筒体呈抛物线下落;
❖ Ⅱ:破碎区:球、物料、衬板发生撞击,物料被冲 击破碎;
❖ Ⅲ:滑动区:球向下滑动,球之间球及物料摩擦, 物料被碾碎;
❖ Ⅳ:研磨区:随筒体转动球之间球及物料相对衬板 发生滚动或滑动,球给物料以压力使之被研磨;
❖ Ⅴ:死区:球及球及物料之间基本不发生相对运动 ,该区几乎不发生破碎和研磨作用。

水泥磨操作工艺介绍

水泥磨操作工艺介绍

物料和出磨气体的温度都上升;产品筛余物中有薄片状物
料。这种薄片是在吸附作用下形成的,用手指轻压即成细
粉。
“包球”发生后,磨内温度很高,衬板可能翘起,又由于
B
磨内料量很少,钢球对衬板的冲击力增强,一仓衬板螺栓
可能断脱;由于磨内温度很高,磨出的水泥“发黏”,输
送设备容易堵塞,且磨机出口大,瓦温度很高(有的达
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二部分: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成品大袋收尘器脉冲、提升阀存在故障或下料翻板下料堵、空气压力低于5.5Pa,造成 袋收尘器下料不稳,导致入库提升机电流不稳,出磨提升机电流波动大,原因是袋收尘工作不 正常导致;
2.稳定操作,操作上尽可能均衡喂料,而不应该大起大落,从而造成系统不稳定,失去平 衡状态,成品收尘风机风门开度应保证在100%,保证合适的料气比,提高选粉效率,在保证磨 内通风的前提下,稳定各风机风门,尽可能只通过调选粉机转数来控制比表面积;
第五部分:选粉机、辊压机工作原理
O-Sepa高效选粉机的工作原理
粉磨后的待选物料由上部两侧的两个喂料管喂入O-Sepa选粉机 内,通过转子撒料盘、缓冲板的充分分散落入选粉区,形成垂 直的料幕,被水平进入的二次风强烈冲散并被切向进入的一次 风带入回旋气流,在笼式转子回转时形成的内外压差的作用下, 较高固气比的物料得到充分的分散和多次的分选,分离的粗粉 在导向叶片涡旋向下运动时,又受到来自下部三次风的再次分 选后由底部卸出,合格的细粉随气流排出并被收集,产品细度 可以通过调节气流的回转转子速度和调节叶片的大小进行调节。
1.开机操作顺序
水泥库顶收尘→入库斜槽→水泥入库提升机→成品斜槽→细粉斜 槽→排风机→袋收尘→循环风机→粗粉斜槽→选粉机→入选粉机 斜槽→出磨提升机→磨主电机→入磨提升机→水泥喂料机组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水泥的生产工艺可以简述为两磨一烧,即原料要经过采掘、破碎、磨细和混匀制成生料,生料经1450℃的高温烧成熟料,熟料再经破碎,与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细成为水泥。

一、水泥生产的生料制备1 破碎工艺水泥生产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

2生料的预均化工艺原料预均化,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

3 生料的烘干工艺烘干工艺是将生料通过烘干机加热干燥。

烘干设备有回转式和悬浮式烘干机、烘干塔等,回转式烘干机内温度约700℃,排放废气量约1300m3/t料。

4 生料的粉磨工艺二、水泥生产的煅烧目前大中型水泥厂多使用回转窑,小型水泥厂多使用立窑,我国还有50﹪以上的水泥仍使用立窑生产。

1 立窑煅烧立窑工艺的设备是静止的竖窑,分为普通立窑和机械化立窑,属于半干法生产。

立窑的日产量已达250~300t/d。

立窑又分普通立窑和机立窑,普通立窑采用间歇式生产,能耗热耗较高,产生的废气量约3900立米/吨熟料,粉尘浓度15g/m3。

2 新型干法旋窑煅烧它是在旋窑煅烧增加预分解窑与悬浮预热工艺。

生料在预热器以内悬浮状态或沸腾状态下与热气流进行热交换,又在分解炉中加入占总燃料用量50~60%的燃料,使生料在入窑前的碳酸钙分解率达80%以上。

预热分解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

(1)物料分散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

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2)气固分离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预分解预分解技术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附详细图解)一看就懂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附详细图解)一看就懂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附详细图解)一看就懂水泥:是将黏土与石灰石配合烧制成块(熟料)再经磨细而成水硬性胶凝材料。

起源实际意义上的水泥发明在19世纪初由英国人阿斯普丁(J.Aspolin)发明的,称为波特兰水泥。

成分水泥熟料是制成水泥粉末的主要原料。

不同的制造商所用的原材料有所差异。

水泥生产发展历史水泥厂分类按生料制备方法分类:· 湿法· 干法按煅烧熟料窑的结构分类:· 立窑生产· 回转窑生产各种主要的生产方式的对比水泥生产流程典型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工艺流程1) 石灰山矿山概念· 水泥主要原材料石灰石通过爆破矿山所得。

· 石灰石通过工具运输走以供破碎之用。

控制单元· 破碎机、输送设备、收尘设备、长皮带。

2) 石灰石破碎及储存原料的储存及预均化概念· 破碎是利用机械方法将大块物料变成小块物料的过程。

· 从矿山开采来的石灰石等原材料块度都较大,所以都需要破碎。

· 原料的储存及预均化。

控制单元· 平板喂料机属于破碎系统的喂料设备,采用变频调速调节破碎机的喂料量。

· 起动属重载启动,选型须大一档需配制动电阻。

· 破碎机(高压电机)。

· 收尘器。

· 皮带机。

· 堆取料机(一般带控制箱)一般只进行配电设计。

3) 原料配料概念· 根据熟料成分的需求配制符合要求的生料。

控制单元· 收尘设备· 电子皮带秤(调速)· 输送设备4) 原料粉磨概念· 生料,由石灰质原料、少量矫正原料按比例配合,粉磨到一定细度的物料。

控制单元· 生料磨、电收尘器、风机、废气处理(增湿塔)· 原料磨选粉机一般采用变频调速,用于调节原料细度,起动属重载启动,选型大一档。

5) 生料均化及输送6) 窑尾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窑头箆冷机7) 窑尾预热器概念· 生料粉在旋风预热器系统中与高温热气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交换。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1)破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

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机械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预均化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2、生料制备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设备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

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生料均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4、预热分解水泥机械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

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2)气固分离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预分解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设备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

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