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倾情提示: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60分。)

1.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图,甲与乙中是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1、2、3、4号试管加入适量水后再滴加2滴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来鉴定CO2。对此实验的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A.丙试管与乙试管相连,其作用是为乙试管提供充足的氧气

B.应在甲试管中加1mL石蜡油,制造无氧环境

C.为了适当简化装置,可以将图中的2号或4号试管除去

D.1号试管与3号试管相比,出现黄色的时间要短

2.在甲发酵罐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了5mol的葡萄糖,在乙发酵罐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消耗了20mol的葡萄糖,在它们体内所形成的ATP量以及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比例分别是( )。

A.19:4和3:4 B.19:8和3:1 C.3:1和3:4 D.3:1和3:8

3.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4.下图为绿色植物某细胞内发生的两个生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氧气充足时能进行②过程的细胞也能进行①过程

B.①过程产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C.①、②过程中的[H]是同一种物质

D.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玉米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A和B

B.图乙中玉米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没有积累有机物,理由是经过一昼夜,温室内CO2浓度不变

C.图乙中A点和B点对应时刻的呼吸强度相等,则A点时的光照强度大于B点时的光照强度

D.除甲图外,其余三图中“A”点都可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6.新疆哈密盛产哈密瓜,下图表示哈密瓜植株在三种不同光照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5~0℃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B.在10~25℃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在光照强度相同的情况下,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小于15℃时的光合作用强度D.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4倍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一定大于1倍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强度

7.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在适宜温度下会产生CO2的试管有()

①葡萄糖+细胞膜己破裂的细胞②葡萄糖+线粒体③丙酮酸+线粒体④葡萄糖+细胞质基质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8.在一定浓度的 CO2和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定 A 植物和 B 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光照强度为 3klx 时,A、B 植物固定的 CO2 量的差值为 3mg/100cm2叶?小时

B.当光照强度超过 9klx 时,B 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不可能是因为受到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

C.当光照强度为 9klx 时,A 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 45mg/100cm2叶?小时

D.与 A 植物相比,B 植物是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最有可能是小麦等阳生植物9.下列不符合光合作用发展史的是( )。

A.普利斯特里证明了植物可以吸收CO2,释放O2

B.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C.恩格尔曼用水绵做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10.在C02浓度及其他外界条件适宜且匣定的条件下,测得某栽培植物叶肉细胞适宜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催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B.在30℃时,该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C.在40℃时,该植物在适宜光照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D.每天光照、黑暗各处理12h,该植物25℃时仍能正常生长

11.“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的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强度为a 时只有有氧呼吸,b 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c 只有无氧呼吸B.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增加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 ATP 中

D.运动强度大于或等于 b 后,肌肉细胞 CO2的产生量将大于 O2的消耗量

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主要来自于细胞质基质

B.无氧呼吸可能会发生在含有氧气的一些细胞中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的能量都是逐步释放的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的[H]比有氧呼吸少

13.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教材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改进,采用水浴法提取叶绿体中色素,主要操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B.可以用蒸馏水代替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水浴加热,用玻棒搅拌可加快色素的溶解

D.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画好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14.如图是小麦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物质,a-d表示相关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④分别表示CO2.NADP+和C5

B.b.c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ATP的合成可发生在a、c、d过程

D.缺氧时c中的丙酮酸可转化为乳酸

15.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对于干早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某农科院在适宜温度的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其中如图为Q光照强度下的测定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早胁迫可能会提高黄瓜幼苗的脱落酸含量,CO2浓度倍增会降低相对气孔开度

B.当A组净光合速率为12umol·CO2·m-2·s-1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变大,其他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光照强度等于全日照才能达到光饱和点

D.干早胁迫降低光合速率的直接原因是土壤含水量不足;CO2浓度倍增,黄瓜幼苗可能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增加抗早能力。

16.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c~d时期

B.植物细胞中,d~e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

C.b~b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D.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b~c时期

17.如图为几种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d种情况 B.b时期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C.a时期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数加倍 D.c时期一定有新的细胞壁形成

18.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量关系不可能是( )。

A.A B.B C.C D.D

19.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正确顺序是( )。

①染色质缩短变粗成染色体②染色体变细伸长成染色质③组成染色体的DNA复制

④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⑤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

A.③①④⑤② B.③④①⑤② C.①③④⑤② D.①④③⑤②

20.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21.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不会发生变化

D.个体发育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22.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清水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解离液,以利于染色

B.在高倍镜和低倍镜下均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C.盐酸将细胞之间的果胶质松散,有利于后期制片时将根尖压成单层细胞

D.低倍镜下找到目标细胞,在换用高倍后不能观察到目标细胞的原因是视野变暗

23.人的胰岛素和胰岛素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遗传信息不同 B.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D.细胞器的数量不同

24.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和暗反应互相提供物质和能量

B.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的“光合午休”现象是因为暗反应受阻,但光反应正常进行C.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照停止,暗反应中C3合成速率会降低

D.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条件不同,可单独进行

25.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直接参与细胞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 )。

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B.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26.下列有关生物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菌繁殖

B.慢跑可避免肌细胞无氧呼吸积累大量酒精和CO2

C.大棚种植蔬菜,适当通风可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27.硝化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与绿色植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

A.碳的来源不同 B.能量来源不同 C.水的不同 D.产物不同

2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B.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要加入 SiO2以防止色素遭到破坏

C.不要让层析液超过滤液细线,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

D.滤纸条上的色素从上到下的颜色顺序为橙黄、黄、蓝绿、黄绿

29.下列细胞的全能性最高是( )。

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 B.红细胞 C.受精卵 D.人的神经细胞

30.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止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是( )。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B.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等各种因子

C.注意增强体质 D.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31.(7分)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至戊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植物细胞内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气体交换的几种不同情况。请据图回答:

(1)当叶肉细胞处于甲图中A时,则对应的是____(乙/丙/丁/戊)图。当叶肉细胞处于甲图中B一C段(不含B点)状态时,则对应的是______(乙/丙/丁/戊)图。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运动方向是______。

(2)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限制A一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C点后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CO2浓度增大,则B点____(左/右/不)移,如果A点时CO2 释放量为a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μ.mol/m2·s,则C点时O2产生量为___μ.mol/m2·s (假定该过程植物呼吸速率不变)。

32.(10分)图1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图3为25℃时,a、

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乙丙段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中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____________,对应图2中的______(用a、b、c、d表示)点。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吸收_________个单位CO2。

(2)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_____klx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点、M点移动方向为:P_____(左移/右移),M点_____(上移/下移)。(3)要测得植物在温度为A、光照强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_____条件下,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温度为A、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NaHCO3溶液或CO2缓冲溶液,所测得数值为

___________。

33.(9分)如图所示,图甲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乙是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细胞A表示的是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此时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____________。

(2)图甲中的细胞B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条。

(3)图乙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图甲中的细胞B处于图乙的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时期。

(4)与动物细胞不同,高等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4.(5分)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①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④过程产生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3)发生⑤过程的细胞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减少,从而更容易转移和扩散。

(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癌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的特征,可在体外培养获得大量癌细胞。

35.(9分)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

(1)在长方框内依次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在椭圆框内④、⑤、⑥代表生成的能量,其中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总反应式为______;

(4)有氧呼吸中氧的作用______ ,若氧气供应不足,则酵母菌细胞内的葡萄糖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___,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

初二上学期生物 第三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初二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搜救犬发现废墟下有人时,会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 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取食行为D.防御行为 2.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 A.蝗虫、蚯蚓、蛔虫B.水蛭、海蜇、涡虫 C.水母、涡虫、水螅D.沙蚕、血吸虫、珊瑚虫 3.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龙”的创造充满了想象力。据说“龙”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中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A.鱼B.两栖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 4.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5.我们在举哑铃时,上臂完成如图动作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6.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存在着信息交流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7.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 A.谁家新燕啄春泥B.春蚕到死丝方尽 C.蝉噪林逾静D.早有蜻蜓立上头 8.下列哪些项不是线形动物的特征() A.体表有角质层,适应寄生生活B.消化道后端有肛门 C.身体一般是细长的D.身体细长而且分节 9.一些细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B.霉菌引起人患感冒 C.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D.真菌引起人患足癣 10.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型题 1. 肾单位不包括 A. 肾小球 B. 髓袢升支 C. 髓袢降支 D. 集合管 E.近曲小管 2. 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 尿素 B. 尿酸 C. 肌酐 D. 葡萄糖 E.K+ 3. 肾小管的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是 A. 近曲小管 B. 远曲小管 C. 髓袢细段 D. 髓袢粗段 E.集合管 4. 正常代谢中肾小管对[HCO3ˉ]重吸收的主要部份是在: A.远曲小管 B.近曲小管 C.集合管- D.肾盂 E.髓袢 5. 正常代谢中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E.肾盂

6. 正常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达 A. 50L B. 80L C. 100L D. 180L E.300L 7. 肾小管髓袢升支的功能主要是 A. 重吸收水 B. 重吸收溶质 C. 重吸收水而不重吸收溶质 D. 水与溶质均重吸收 E.水与溶质均不重吸收 8. 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 尿素 B. 氨基酸 C. 肌酐 D. 谷胱甘肽 E. 肌酸 9. 理想的清除试验是: A.葡萄糖清除试验 B.Na+清除试验 C.BUN清除试验 D.内生肌酐清除试验 E.菊粉清除试验 10. 选择性指数反映了肾小球选择性的状态,当选择参数>0.2时: A.表示高选择性

B.表示低选择或非选择性 C.表示选择性不敏感 D.表示选择性非常敏感 E. 表示中度选择性 二、X型题 1.关于肾脏的基本结构,下列哪些正确: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C.肾小体由中央部的肾小球和包绕其外的肾小囊组成 D.肾小管分近端小管、髓袢细段和远端小管三段 E.肾血管有二级毛细血管网 2.滤过膜通透性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不受肾小球系膜的调节 B.滤过膜面积 C.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 D.有效滤过压 E.肾血流量 3.下列哪些是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价指标 A.肾小球滤过率 B.滤过分数 C.尿酶 D.尿蛋白选择指数 E.HCO3-排泄分数 4.利用不同物质的清除率可测定肾脏的哪些功能: A.肾小球滤过率 B.肾小管重吸收 C.排泌作用 D.肾血流量

实验中学2019-2020上学年高一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检测 生物试卷 (测试时间:90 分钟卷面总分:100 分)命题人: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A.都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都共同存在与动植物细胞中 D.组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占人体细胞干重比例最多的元素是O B.DNA与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Mg、Fe、Zn等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3. 人体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2 4 4 B.4 4 4 C.2 5 8 D.2 8 8 4.纤维素、纤维素酶、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DNA中共有的元素是 A.C、H、O B. C、H、O、N C.C、H、O、N、P D.C、H、O、N、S 5.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失去结合水的小麦种子,用水充分浸泡后仍能萌发 C.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D.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6.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故又名“九死还魂草”其原因是 A.失去了大量的自由水 B.虽失去结合水,但有特殊酶 C.此生物有特殊的结构 D.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7.下列对无机盐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机盐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B.无机盐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C.无机盐能维持渗透压,对于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D.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8.设计实验探究元素X是否属于必需矿质元素,某同学的构思大致如下:

关于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Ori :原核生物基因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是四个高度保守的19bp组成的正向重复序列,只有ori能被宿主细胞复制蛋白质识别的质粒才能在该种细胞中复制。 ARS:自主复制序列,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点,包括数个复制起始必须的保守区。不同的ARS序列的共同特征是一个被称为A区的11bp的保守序列。(2)Promoter: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启动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区大约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 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3)ρ-independent termination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指在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反应中,没有任何其他因子的参与,核心酶也能在某些位点终止转录。(强终止子)(4)SD sequence:SD序列(核糖体小亚基识别位点),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以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Kozak sequence: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 上的这段序列,并把它作为翻译起始位点。 (5)Operator:操纵基因,与一个或者一组结构基因相邻近,并且能够与一些特异的阻遏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控制邻近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Operon: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包括操纵基因、结构基因、启动基因。 (6)Enhancer: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的为增强子或强化子Silencer:沉默子,可降低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式元件。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7)cis-acting element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trans-acting factor: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具有三个功能结构域,即DNA结合域、转录结合域、结合其他结合蛋白的结构域。 (8)Open reading frame (ORF):开放式阅读框架,是指一组连续的含有三联密码子的能够被翻译成为多肽链的DNA序列。它由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9)Gene: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能转录且具有生物学功能的DNA/RNA的序列。) (10)DNA denaturation:DNA变性,DNA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

生物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三次月考试卷

生物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微小的细菌和真菌是人类的好帮手。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及其原理搭配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酿酒—产生酒精B.乳酸菌—生产泡菜—产生乳酸 C.醋酸菌—制酱—产生醋酸D.酵母菌—制作馒头—产生二氧化碳 2.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是对其水生生活的适应 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 C.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 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 3.我们在举哑铃时,上臂完成如图动作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4.一些细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B.霉菌引起人患感冒 C.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D.真菌引起人患足癣 5.有关哺乳动物的下列特征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都在陆地上生活 B.哺乳动物不同于鸟的特点是不能在空中飞翔 C.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食、消化能力 6.抗生素是() A.细菌、真菌产生的维生素 B.细菌产生的杀死细菌的物质 C.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细菌的物质 D.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7.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有性生殖D.分裂生殖 8.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B.C.D. 9.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细菌有细胞壁B.细菌有细胞质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10.当我们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舒缩情况分别是() A.舒张;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收缩;舒张11.在动物个体之间有各种交流信息的方式,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动物的信息交流 () A.蚂蚁的舞蹈动作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D.乌贼受到威胁释放的墨汁 12.引体向上是很多男同学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请问在做引体向上将身体拉到最高位置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舒张B.收缩、收缩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13.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蚂蚁B.苍蝇C.蝗虫D.蚊子 14.下列连线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①缢蛏-水管②蝗虫-气门③带鱼-鳃④蚯蚓-湿润的体壁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5.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这是昆虫的主要特征.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A.蜻蜓B.蝗虫C.蜜蜂D.蜘蛛 16.下图是几种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可用来制作面包和酒B.③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C.①②④⑤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D.①与⑤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不相符的是 ( ) A.小张是A型血,小李是B型血,小魏是AB型血,小谭是O型血——基因多样性 B.亚洲人多为黄种人,欧洲人多为白人,非洲人多为黑人——生物种类多样性 C.湖南境内除了有丘陵外,还有平原、山地、湖泊和沼泽——生态系统多样性 D.农作物中既有水稻、小麦,也有玉米、高粱——生物种类多样性 18.下列哪项是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高级的特征() A.有口B.有肛门C.生殖器官发达D.身体细长 19.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河蚌、鲨鱼、鲫鱼B.鲸、蛇、乌龟 C.青蛙、青鱼、蝌蚪D.珍珠蚌、鲫鱼、大鲵 20.下列关于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体内,危害人体健康,损害农牧业生产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 一.填空题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 小鼠、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 东隅已逝 2 桑榆非晚!

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 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质粒DNA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分别是: SC构型、 oc 构型、 L构型。在电泳中最前面的是SC构型。 11.哺乳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中常见的元件TATA、GC、 CAAT所对应的反式作用蛋白因子分别是TFIID 、SP-1 和 CTF/NF1 。 12.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转 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功能域常见有以下几种螺旋-转角-螺旋、锌指模体、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 13.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方法有:逆转录病毒感染法、DNA 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 14.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有、TFⅡ-A、TFⅡ-B、 TFII-D、TFⅡ-E他们的结合顺序是: D、A、B、E 。 其中TFII-D的功能是与TATA盒结合。 15.酵母DNA按摩尔计含有32.8%的T,则A为_32.8%_,G 为_17.2%_和C为_17.2%__。 16.操纵子包括_调控基因、调控蛋白结合位点和结构基因。 17.DNA合成仪合成DNA片段时,用的原料是模板DNA 东隅已逝 3 桑榆非晚!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甲、乙、丙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象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代表的运输方式可以是协助扩散 B.图乙代表的运输方式可以是胞吞或胞吐 C.氧浓度变化对图中甲、乙代表的运输方式均有影响 D.图丙可代表红细胞或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2.下图为“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过程和细胞观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活动应选择洋葱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B.第2次观察时中央大液泡把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挤到四周,紧贴着细胞壁 C.吸水纸的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出的多余液体 D.若图2细胞中紫色开始变浅,则该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在室温(适宜)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在t1时仍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B.细胞在t2时吸水能力最大 C.外界溶液可以是KNO3溶液 D.若降低温度,比值为3时对应的t2应左移

4.假设将标号为甲、乙、丙的同一种植物细胞分别放在 A、B、c三种不同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据图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a>b>c B.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c=b≥a C.实验后甲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D.实验后细胞液浓度丙>乙>甲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果脯在腌制时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其运输方式不属于主动运输 D.大肠杆菌吸收钾离子需要载体和能量,其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6.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和甘油出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B.胞吐和胞吞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C.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D.农田被水淹会影响农作物的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 7.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侧的所有细菌及不纯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渗入高精密的逆渗透膜,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 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 D.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 8.下列有关渗透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当细胞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浓度不一定相等 B.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C.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D.低温能影响水分子通过生物膜的速率 9.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备“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 及答案

**卫生职业学校2019——2020学年第二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此卷适用于??班?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分) ? 人 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在( ) ?、胸腺 ?、脾脏 ?、骨髓 ?、法氏囊 ? 细胞因子具备的特点是( ) ?、协同性 ?、重叠性 ?、多效性 ?、以上均是 ? 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 ?、链球菌 ?、大肠杆菌 ?、结核杆菌 ?、葡萄球菌 .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 ?、外耳道 ?、尿道口 ?、胆囊 ?、眼结膜 .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 ?、 ?? ?、?? ?、 ◆? ?、?? ? ????????、????????说明此病人是( ) ?、具有免疫力 ?、感染过??? ?、乙型肝炎恢复期 ?、具有传染性 ?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形成的 ?转化酶是( ) ?、 ???? ?、 ???? ?、 ?????? ?、 ????? ? 专职性???不包括( ) ?、树突细胞 ?、单核 吞噬细胞 ?、 细胞 ?、??细胞 ? 参与新生儿溶血症的??是( ) ?、??? ?、??? ?、??? ?、??? ?.下列哪个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性状特点( ) ?、金黄色菌落 ?、产生血浆凝固酶 ?、透明溶血环 ?、无致病性 二、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 、完全抗原具有( )和( )两种特性。 、肝炎病毒中 经由粪一口途径传播的有( )和( )。 、细菌三种基本形态有( )、( )和( )。 、在五类??中,分子量最大的是( );血清中含量最多的是( );免疫应答中最早产生的是( )。 三、名词解释:(每题分 ,共 ?分) 、抗体 、败血症 、免疫应答 、灭菌 四、简答题:(每题 ?分共 ?分) 、细菌的代谢产物有那些? 、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作用?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兰洋职业中学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蓝藻 B、草履虫 C、蘑菇 D、蝗虫 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 、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4、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D 、春风又绿江南岸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述了同种植物在不同环境开花的时间不一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土壤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6、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是()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样本抽样调查 D、理分析调查结果 7、下列生物个体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杜鹃 B、烟草花叶病毒 C、荔枝树 D、向日葵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9、下列哪个语句能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朵朵葵花向太阳 10、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1蝴蝶○2珊瑚○3黑木耳○4智能机器人○5青苔○6流星 A、○1○3○5 B、○1○2○3○5 C、○2○4○6 D、○4○6 11、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杂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12、某淡水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当这水域被排放了难分解的有毒物质——汞后,一段时间,体内汞的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小鱼 B、浮游植物 C、剑水蚤 D、大鱼 13、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14、食物链开头必须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都对 15、下列哪种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农田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6、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17、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精选.pdf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抗原: 2.抗体: 3.ADCC作用: 4.超敏反应: 5.条件致病菌: 6.病毒的复制: 7.脓毒血症: 8.鞭毛: 9.细胞因子: 10.败血症: 二、单项选择题: 1.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2.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 A.外耳道 B.小肠 C.胆囊 D.眼结膜 3.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 A.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结核杆菌 4.识别与清除病原微生物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这一免疫功能被称为( ) A.免疫监视 B.免疫稳定 C.免疫防御 D.免疫耐受 5.T细胞表面标志不包括( ) A.CD2 B.CD3 C.MHCⅡ类分子 D.有丝分裂原受体6.MHC限制性是指( ) A.抗原与抗体结合受自身MHC限制 B.补体激活受自身MHC控制 C.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D.IgG调理巨噬细胞杀伤靶细胞受MHC限制 7.属Ⅰ型超敏反应( ) A.新生儿溶血症 B.血清过敏性休克 C. 血清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8.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 ) A.Ⅰ型和Ⅱ型 B.Ⅱ型和Ⅲ型 C.Ⅲ型和Ⅳ型 D.Ⅰ型和Ⅲ型9.Ⅳ型超敏反应特征( ) A.IC沉积血管壁 B.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C.血管扩张水肿 D.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10. 细菌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分解代谢产物 D.侵袭力和毒素11.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来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C对侵入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D.生来就有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一)八年级生物选择题(每 受精的鸡卵能在人工孵化箱中发育成雏鸡主要原因是下列昆虫中,与蝗虫生殖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A.鸡蛋太小 B. 鸡蛋没有受精 C.鸡蛋贮存的养料太少 D. 鸡蛋内贮存空气太少 12.下列植物中,每个子房中都只有一个胚珠的一组是 A.桃和大豆 B。李和黄瓜 C桃和李 D 黄瓜和大豆 13.下列不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繁殖行为的是 A.求偶、交配 B.占区、筑巢 C.卵生、哺乳 D.孵卵、育雏 1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 B.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它们都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 D.科学实验证明,细胞中的DNA大多在染色体上 15.下列关于鸟类生殖与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我国生活的鸟类都是晚成鸟 B.晚成鸟刚孵化出来时就已经充分发育 C.鸟类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D.受精的鸟卵都在体外开始发育。 16.人类双眼皮为显性,单眼皮为隐性。某年轻夫妇均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后来母亲通过外科手术变成了双眼皮。该夫妇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概率为 A.0 B.25% C.50% D.100% 17.2016年9月23日,“我与太空种子共成长”盐城市太空种子种植科普实践活动完美收官,太空种子是利用太空的各种射线来 A.改变种子的形态结构 B.改变种子的营养成分 C.淘汰种子的某些不良性状 D.改变种子的遗传物质 18.下列关于青蛙发育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水中生殖,在陆地发育 B.蝌蚪只能生活在水中,不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因是缺少四肢和肺 C.蝌蚪在向成蛙发育的过程中先长出后肢,然后是前肢,尾巴最后消失 D.青蛙的生殖发育受水环境的限制,所以其分布范围狭小 19.生物中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现象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A.正常绵羊生出短腿绵羊 B.一只黑猫生出一窝小花猫 C.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女儿 D.同卵双生的兄弟,一个胖些,一个瘦些 20.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桃树,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丙品种

期末考试分子生物学精彩试题

选择题 1.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C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 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 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 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 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 年Watson 和Crick 提出(A )。 A.多核苷酸DNA 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 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 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 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 ) A.哺乳动物DNA 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A-T 含量,因为A-T 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DNA 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nm 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Watson和Crick提出的经典DNA双螺旋结构属于(B) A.A型B.B型C.Z型 5.多种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B) A.连续性B.简并性C.通用性D.摆动性 6.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B,D,E )。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mRNA 是多顺反子 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 C.因为真核生物的DNA 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不同部分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 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 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mRNA 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外显子重组方式 7.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A,C ) 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cDNA 中 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 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 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mRNA 8.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 基因组?(B,C ) A.珠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 C.rRNA 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 9.细胞器基因组( A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为提高温室农作物产量,常需适当改变温室中的一些条件。下列不适用的措施是( ) A.增加O2浓度B.增加CO2浓度C.增加光照强度D.调控昼夜温差 2.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 ) A.因变量B.自变量 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3.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再经酒精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 有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深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深蓝色。本实验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 4.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 5.将等量且新鲜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表: 变化量/O2浓 01%2%3%5%7%10%15%20%25% 度 O2吸收量/mol00.10.20.30.40.50.60.70.80.8 CO2释放量 10.80.60.50.40.50.60.70.80.8 /mol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的ATP越多 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6.下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甲 D.发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 7.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他细胞 100 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 ATP 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 40%,此时的花序细胞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 ATP 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他细胞 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8.在人和植物体内部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 ①葡萄糖彻底氧化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③葡萄糖脱水缩合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其中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比 B.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 C.可选择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D.可选择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7、9、11的缓冲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10.在a、b、e、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 c d CO2释放量(mol)10867 O2吸收量(mol)0347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试卷B卷+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试卷说明: 1.本试卷为【闭卷】 2.本试卷共3页,6个大题,满分100分。 3.考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笔迹答题;其他笔迹答题无效。 4.阅卷老师阅卷、登记成绩必须使用红色笔迹。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适用年级:2019级适用专业:护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骨髓 B 胸腺 C 腔上囊 D脾 2.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是() A IgG B IgD C IgA D IgM 3.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应用() A 外毒素 B 内毒素 C 抗毒素 D 细菌素 4.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主要决定于( ) A 核质 B 细胞壁 C 核膜 D 磷壁酸 5.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 A 消毒 B 免疫 C 杀菌 D 灭菌 6.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 CM B dM C uM D nM 7.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强者是() A 肉毒毒素 B 神经毒素 C 破伤风痉挛毒素 D 外毒毒素 8.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 A细胞膜 B 细胞壁 C 芽孢 D 细菌 9.酒精消毒最适宜的浓度() A 25% B 35% C 45% D 75% 10.变异最易出现在() A 稳定期 B 不稳定期 C 迟缓期 D 对数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甲硝唑常用于治疗___________。 2.免疫球蛋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急性心内膜炎由___________引起。 4.疾病传染过程包括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要内容。 5.HIV传播途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细菌合成的代谢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菌缺乏_____________可以存活。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破伤风杆菌芽孢抵抗力强。() 2.最常引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是腺病毒。() 3. AIDS的病原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4.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阳性菌也可产生。() 5.发现烟草花叶病病原体的科学家是伊凡诺夫斯基。()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xx 学校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60分,把答案写在下面的答题卡里面)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不断长高的钟乳石 B .会踢球的机器人 C .焰火绽放的礼花 D .生石花 2.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 ) A .椰树 B .蘑菇 C .珊瑚 D .水螅 3.下列生物中除了哪项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A .大肠杆菌 B .珊瑚虫 C .流感病毒 D .迎春花 4.下面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现象的是( ) A .种子的萌发 B .植物落叶 C .小鸡破壳而出 D .钟乳石慢慢长大 5.下列有关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 .生物都可以快速奔跑 C .生物都可以生长和繁殖 D .生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6.如图所示,表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7.某同学想观察蜘蛛捕虫,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肉眼直接观察 B.用相机拍摄 C.用摄像机录像 D.用显微镜观察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观察要求的是( ) A .有计划的步骤 B .有观察记录 C .大致看一下 D .借助显微镜 9.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正确的收集资料方法的是( )。 A .查阅书刊报纸 B .采访有关人员 C .上网搜索 D .编写拼凑数据 10.为调查一山区的生物种类,在设计调查路线时,应( ) A .选择好走的路线 B .选择风景好的路线 C .选择危险性小的路线 D .选择生物种类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11.在某地域调查生物的种类时,你认为正确的步骤排列是( ) ①选择调查范围 ②归类 ③调查 ④整理资料 ⑤设计调查路线 ⑥分组 A .①⑥⑤③②④ B .④①⑥⑤③② 班级 姓 名 考 场 考 号 座 位 号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单项选择题 (请将每题的选项填在下表中,每题2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下列能构成一个完整食物链的是()。 A. 虎→鹿→绿色植物 B. 虾→小鱼→大鱼 C. 绿色植物→蛇→鹰 D. 绿色植物→兔→狐 3.下列哪一细胞能够完成生物体最复杂多样的生命活动()。 A.草履虫 B.人的成熟红细胞 C. 根毛细胞 D.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4.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 液泡 B. 染色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5.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 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都生活在水中 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 D. 体内都有输导组织 6.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下列哪项的无机盐?()。 A. 铁、镁、钙 B. 氮、磷、钾 C. 氮、铁、锌 D. 硫、锌、硼7.与根的生长发育有关的部位是()。 A.根冠和分生区 B. 分生区和伸长 C. 分生区和成熟区 D. 伸长区和成熟区8.构成染色体的物质主要是()。 A.DNA和蛋白质 B.DNA和糖类 C.蛋白质和糖类 D.DNA和脂类9.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描述,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器官→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10.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 A.花,果实和种子 B.根,叶和种子 C.根,花和种子 D .根,茎和叶 11.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下列可作为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硫“指示植物”的是()。

化学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化学生物学—复习题 1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生命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使蛋白质的结构更为复杂, 功能更为完善, 调节更为精细, 作用更为专一。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有泛素化、磷酸化、糖基化、脂基化、甲基化和乙酰化等。 2 化学遗传学:运用遗传学的原理,以化学小分子为工具解决生物学的问题或通过干扰/调节正常生理过程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可用于寻找酶抑制剂和作用底物,研究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转录以及解释疾病产生的机理等,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3 双嵌插:双嵌插剂是两个嵌插环被不同长度的链共价连接起来。这些化合物相对于一元嵌插剂来说,作为药物的生物活性往往由于与DNA的强结合而加强,分解速率也低。(4分)合成的双嵌插剂的代表是一些丫啶类的双嵌插剂。 4肽模拟物:肽模拟物根据与受体结合的多肽而设计,将多肽分子中的结构信息转化为非肽结构,具有很强的药物发现和开发价值。(2分)主要分为3种类型:1)以酰胺类似物或二级结构类似物来代替多肽的模拟物;2)功能模拟物;3)非肽类模拟物。(3分) (1)基因突变有哪几种类型?为什么会引起基因突变? 碱基置换:碱基置换是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而引起的突变。此时首先在DNA复制时会使互补链的相应位点配上一个错误的碱基,即发生错误配对。这一错误配上的碱基在下一次DNA复制时却能按正常规律配对,于是一对错误的碱基置换了原来的碱基对,最终产生碱基对置换或简称碱基置换(3分)。 碱基置换造成一个三联体密码子的改变;此时可能出现同义密码、错义密码或终止密码(1分)。 移码:是DNA中增加或减少了一对或几对不等于3的倍数的碱基对所造成的突变,从原始损伤的密码子开始一直到信息末端的氨基酸序列完全改变(2分);由于碱基序列所形成的一系列三联体密码子相互间并无标点符号,于是从受损位点开始密码子的阅读框架完全改变,故称移码(2分)。 大段损伤:DNA链大段缺失或插入。这种损伤有时可跨越两个或数个基因,涉及数以千计的核苷酸。它往往是DNA断裂的结果,有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错误联合和不等交换也可造成小缺失。小缺失通常可引起突变(2分)。 (2)简述多肽固相合成的基本原理、步骤,并画出固相多肽合成的合成路线。 基本原理与步骤:氯甲基聚苯乙烯树脂作为不溶性的固相载体,首先将一个氨基被封闭基团保护的氨基酸共价连接在固相载体上。在三氟乙酸的作用下,脱掉氨基的保护基,这样第一个氨基酸就接到了固相载体上了。然后氨基被封闭的第二个氨基酸的羧基通过N,Nˊ-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