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陈大惠

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陈大惠
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陈大惠

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陈大惠

————————————————————————————————作者:————————————————————————————————日期:

趋吉避凶

——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陈大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向各位做一个汇报。对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汇报团的老师们包括我在内,都是刚刚学习不久,希望各位能够多指教、多指导。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同学、同仁一同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来共同感恩我们的先祖,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人民的鼓励。

我们的论坛在全国各地已经汇报了十多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汇报过程中有很多观众落泪。前不久应沈阳市委宣传部的邀请,我们汇报了四天,每一场都座无虚席。我们由衷的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和光芒。

刚才中央党校的任教授讲,70多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开会研究21世纪人类要走向哪里,得出来的结论是要到中国2500年前的孔老夫子那里去找答案。这个答案现在已经被我们的领袖非常荣幸、非常骄傲的提出来,就是和谐社会。

趋吉避凶,所有人的愿望

怎么才能实现和谐社会这个理想?方法和路径在那里?

核心就是家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如果每一个家庭不和谐,这个社会是和谐不得的。

家庭怎么才能和谐呢?

就是和谐自己的身心。如果每一个人自己跟自己都不能和谐,家庭就不能和谐,家庭不能和谐,社会绝对不能和谐。很多人在论坛开始的时候向我们提出问题,说我为什么要花四天的时间来听这个东西呢?

我跟各位讲,我们也没有想到过,比如,我们在有些地方做汇报,观众有些听完了汇报现场就走到台上来,对着自己的太太讲,说我有情人,我错了,我一定要改。有六七十岁的老阿姨上台来讲说我原来打过我的婆婆,我不是个好媳妇,老人家现在不在了,我向我的婆婆忏悔。

还有15岁的孩子,一直想走黑社会,想打架斗殴,听了我们老师的汇报,也是到台上来忏悔。到现在大概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这个孩子已经劝了很多他周围的小伙伴,回家孝顺父母,做个好人。还有从监狱里释放,在监狱里待了二十年的杀人犯,听了一次论坛就发誓回家孝养自己的老妈妈,再也不作恶事。这样的故事特别多。

也有些人问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去做志愿者、义工来组织这个论坛?通过他的问话,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今天的人们的价值观出问题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人心出问题了。

我听到有一个孩子,放学了向他的妈妈讲:妈妈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班里一个同学今天出车祸被撞死了。他妈妈眼睛瞪的很大,这个孩子就说:我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我有一次到菜市场去买菜,看到一个老人家白发苍苍,推着一个车子,我就问他,我说:老人家您儿子怎么不帮您买,你多辛苦啊?老人家说:他就盼着我早点死,要了我的房子。

各位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些话从你的孩子的嘴里说出来,你有没有感到害怕?他为了财产,为了他自己的欲望,他什么都敢干。

现在这些社会新闻太多了。我们的学校是不是知道怎么教育这些孩子?如果大家还不知道,还一知半解,甚至是错误或者相反,那就危险了。

我们为什么要来听这个论坛,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学习传统文化?目的就是四个字叫“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就能趋向于吉祥,避开凶残,就能够得到幸福人生,就能消除、减少、降低灾祸。

大家生病的时候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但是要知道真正的病因来自于什么?来自于我们的心坏了。首先对谁坏?对父母坏。我们课程里

讲到了“相由心生,相由心转”,您的心变了,相就改变了,就是身体随着改变了。我们古圣先贤的教导太伟大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前不久,一对老人看过一套光盘,叫《和谐拯救危机》,也是讲传统文化的。看完找到我说“你能不能帮帮我?”

我说,好。

于是,白发苍苍的他们领着女儿到我家里去了。他这个女儿三十多岁,宫颈癌晚期,已生命危险,手都是黑的。

她就跟我说了一句话,说陈老师你能不能让我多活一段时间,医生讲大概只有一两个月时间了。

我跟她说了20分钟左右,我说方法有,就是学习传统文化。

她听的很认真。

我说你的病因你知道是什么吗?

她说不知道,只说大夫拿了很多化验单。

我说不是,原因不在那,原因是你不孝顺父母。

我这话说完,她父母眼泪都下来了,她妈妈就跟我讲,说“你不知道啊,我跟她说话我浑身都发抖,我害怕啊。”

我跟她讲,你得这个病是肯定的,你只不过没有学过传统文化,你联系不起来,因为没有人教你,你怎么都想不到这个事实。

我说告诉你一个方法,回去给父母磕头,洗脚,说我错了,你一定照做。

病人照做了,两天之后来电话说去医院做了个检查,她的那个瘤两天时间里缩小了,真的缩小了。

这个女孩子35岁,住的离我家不远,前两天见到她,她说我现在身体好了,真的改变了。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身在现代社会,我们现在不缺钱,也不缺技术,但是大家找不到那种幸福、安全、和乐、和谐的感觉,为什么?不学传统文化,不知道道德已经很久了。到底什么是道德?我现在做个汇报。

道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道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这个叫道,比如说早上太阳在东边升起,晚上一定落下;苹果一定要秋天结果。这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规律,这个就叫道。

什么是德呢?按照自然规律,按照自然的秩序,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这就叫德。现在有人说传统文化是糟粕,要打倒它,这是一种误会。

还有人说这个太高深了,我跟各位讲,一点不高深。秋天结苹果,您觉得这个苹果高深吗,一点不高深。苹果树结果、老母鸡生蛋,这有什么高深的。自然大道,这个道,最朴实,最生活。您手摸到、眼看到、耳听到的一切都是道,都是传统文化。

它一点都不神奇,一点都不奥妙,非常通俗易懂,问题是现在没有人讲。农民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所作所为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他就叫有德。这个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自然规律生活,不要破坏自然规律。

我们现在把树都砍掉盖大楼,搞房地产,就破坏了自然规律。有一个词叫人定胜天,对它真正的意思大家一直误会了。现在理解就是人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界,真是这个意思吗?不是。定是指安定。

安定什么?安定自己的本分,安定自己的身份。你是当老师的,就好好当老师,别在外面开个公司;你是售货员,好好的卖东西,不要忙着炒股票;你是医生,就好好给人看病,不要琢磨着多收点红包。人定胜天就是人心安定了,人安守自己的本分了,人们体现出的凝聚力能够超过自然界。当妈妈好好的当妈妈,当孩子就好好的当孩子,都安定了,这个家就兴盛了。

还有一个词叫“仁者无敌”,很多人也误会了这句话。说什么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人,就是仁者无敌,其实不是这个意思。仁者无敌就是真正仁慈的人眼中没有敌人。而不是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这个我要报复,这个我要打击。当我们看到“仁者无敌”这四个字的时候,我们应该反省:我惭愧,我还不够仁慈,我的心还不够仁爱。不仁慈你就有灾难啊。

我们再看,什么叫三纲五常?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

什么意思?父为子纲,纲是什么意思?榜样,就是你当父母、当长辈的你是孩子的榜样;当丈夫的是当妻子,太太的榜样;做领导的是做下级的榜样。您说这三句话不好吗?它不是说压迫年轻人、压迫下属,完全误会了,他是对为人父母、为人长辈、为人领导、为人君、为人师、为人夫的提出来的责任和要求啊。诸如这样的误会很多。

各位,道德这个道就是自然的规律,自然的秩序,自然的关系。规律、秩序和关系,就是道,按照自然的、天然的规律和秩序和关系,去生活去工作你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们中华民族通过《弟子规》、《四书五经》儒家很多的经典,一代一代的教育我们不要受灾祸,按照自然规律、秩序和关系去生活,做有道德的人,趋吉避凶。

道德有两个关键字叫素食。我用现代科学解剖学例子给大家说明。成年人的肠子大概7米长,食肉动物的肠子3米长,比人的肠子短一半多。这不是谁发明,不是谁创造,不是谁设计,老天自然万物生的就是这么长。肉吃到肚子里,在肠子里消化,食肉动物的肠子只有三米,很快它就排出体外了,待的时间很短。人彻底排出体外时间有多长呢?四到五天的时间,这是科学实验。

我们体内的温度超过37度,把一块肉放在高温下,它会迅速的腐烂,会产生很多的毒素,像黄曲霉菌、各种病菌等。肉在我们的肠子里,这些毒素就会被我们的血液吸收,在我们的身体里循环,把毒带到全身。所以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人要多吃五谷杂粮。

五谷杂粮是什么?是种子。种子能长出一棵大树,能长出一个大的果实,这说明这个种子里浓缩了最精华的东西,老祖宗让我们吃这些精华,而不是吃肉。人的肠子不像食肉动物,是天然吃素的。不是说不让吃肉,是少吃肉。

我吃素有三年多的时间了,现在很欢喜、很高兴,为什么?它符合自

然规律。

吃素不是迷信,它符合道理。肉吃多了,各种各样的病都出来了。你看,连吃饭也都要讲道,你违背了肠子的自然规律,就没有德了,没有德了你就有灾祸了。

所以,趋吉避凶的方法非常朴素、非常简单,只要按照老祖宗教的做就行啊。吃饭、睡觉都要遵守道德。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我们再看八个字:伦常乖舛,立见消亡。“伦常”是什么意思呢?伦就是关系,常就是永远不变的规律。“乖舛”是什么意思?违背、背叛自然规律。伦常乖舛就是违背了伦常大道,你就等着立见消亡吧。

我们现在看讲五伦八德。五伦是什么意思?就是五种关系,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之间存在五种关系。

刚才我们讲,道就是规律、秩序和关系。

一棵树,要从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跟阳光、土壤、水分、养料都有关系。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像一棵树一样,自自然然的会和周围有关系,这个关系就是“伦常大道”的伦。

这种关系不是我们自己规定的,也不是我们谁发明的,它是天然如此的。树和水有关系,你偏不让它跟水发生关系,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树就死了,就这么简单。

所以,自然的道,就包括了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就是要明白关系。

五种关系,第一个是父子有亲。亲是什么意思?亲爱,不但亲切还爱。父母爱子女这个叫慈爱,子女爱父母这叫孝,它是天然的。我们和父母,父母和我们,这个亲爱它的特点是三个字:无条件。

没有条件的亲爱,这是自然的人文关系。自然规律、自然秩序、自然关系,没有条件。

我们看动物世界,有多少畜生为了保护孩子,命都不要了。乌鸦尚知道反哺,没有条件。

现在亲爱父母变成了有条件,不是无条件了。子女对父母开条件,说爸爸你要能把这座房子给我,我就怎么怎么样。父母对子女开条件,如考上大学爸爸给你奖励多少多少钱。都是有条件啊。甚至子女忙自己的事情,看望父母的时间都没有。这变成什么了?

父子有亲的那种天伦大道,无条件的亲和爱,完全破坏了。父子有亲是符合天性的,符合自然规律,符合自然关系的道的,我们要不要顺从道?要,你要按照自然规律去生活,你就是有德行啊,就这么简单。

三是夫妇有别,现在夫妻战争为什么那么多呢?原因就是没有这个伦常的教导:夫妇有别。当太太的你要会当太太,当丈夫的你要会当丈夫。男子和女子的属性不一样。我们讲自然之道,就要做符合你天性的那个身份。

现在年轻的女孩子,本分没有做到,到外面去做不该做的事情,该做什么?

四个字:相夫教子。

天天违背这些东西,夭折、疾病、灾祸、灾难你跑不掉,真的是这样。但是我遇到过很多女强人,她能把家里照顾的很好,这个太好了。就是她先把自己的本分做的很好了,同时她又能做到利及他人。

有人说,你这是大男子主义,是压制女性。

这又是误会了,中国自古以来没有欺压过妇女,而是推崇妇女,为什么?

一个家族的兴旺,人家把自己家的儿子都托付给你了,就看你这个当太太的会不会当了。我们社会一直在呼吁大师,为什么出不来大师,为什么出不来伟人?

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答案:没有大师的母亲了。

杨振宁博士就讲:我三千个汉字是我妈妈教我的,怎么做人,也是我妈妈教的。做一个好妈妈也是十分伟大重要的,孟母三迁,孟子有一个好妈妈,他才能成为一代伟人。

中国人至少已经断了三代不讲传统文化了,不讲女子安守女子道,

男子安守男子道,再加上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所以生病、灾祸,家里出现很多的乱像,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家里没有一个好太太,没有一个好妈妈,没有一个好奶奶、外婆。

四是君臣有义,当领导和当下属的大家是什么关系?大家是道义的关系。

最后一个是朋友有信。自然万物,你找不出一样东西是不守信用的。而我们天天迟到天天不守信用,违背了诚信,就是违背了自然的秩序、自然的关系、自然的规律。人不守信用就乱套,在家里,在单位你不守信用,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就“立见消亡”。这不是迷信,是真的自然科学。

现在为什么父子也不亲了,长幼也没有秩序了,夫妇打成一锅粥了,然后君臣也不讲道义了,朋友根本不讲信用,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了教育,一旦这教育恢复,实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绝对不难,难在哪里?难在你不肯相信。

现在的人欲望太重,每一个人都欲望炽热,完全糊涂了,欲望把我们的心给包裹住了,像厨房里的灯泡一样,被油烟熏黑了,到最后到厨房开灯跟没开灯一样了。其实灯里面亮不亮?亮,但被油烟糊死了的。我们要擦灯泡,先擦自己的灯泡,和谐自己的身心,擦一点亮一点,最后身心就光明了,一切灾祸、不和谐全都消失了。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剩下一点时间,我再给大家简要的回答几个问题:

什么是善恶?什么是报应?

什么是善恶?善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说话、做事符合自然规律就是善,违背自然规律就是恶。

什么是报应?我们手打出去一拳头,十斤的力量,一定受到十斤的反作用力。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就是报应。吃肉的反作用力就是毒素都渗入到了血液里。

自然界有它的运行规律,人晚上应该九点到十点休息,早上五六点跟着太阳一起,阴就是休息,阳就是劳作。

我们体内就是一个小自然界啊,你违背了它的运行规律,那当然就有反作用力了,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报应。我们任何的作为、说话、做事,都会有反作用力。

教育也是一种力量,它也会受到反作用力。大家有一堂课一定要听一听:“两个女子、两种教育、两种人生”。陈静瑜和潘玫老师这个报告讲述她们的父母对孩子的作用力不一样,一个是符合伦常道德的,一个是违背伦常道德的,结果是反作用力完全不同。一个是经常泪流满面的,一个是幸福的不得了。

什么是上天?我们老说“上天报应,上天不能饶了你。”上天是老百姓通俗的说法,实际上上天就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和秩序。上天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秩序、运行的规律和它的自然关系。“人有善念,天地佑之”。

什么是感恩?今天的社会很缺乏感恩。什么是感?我是一棵树,往我这棵树上浇一点水我就有感,我就有反应;阳光一照我我叶子就绿,我所有的反应就叫感。

恩是什么?是对我们有好处,有益处的。我们要知道有感恩,知道有回报,太阳照我就有绿色,更茁壮的成长;水给我,我就回报给水;土壤让我在这个地方生长,它这个地方越肥沃,我长的就越壮大,这个都叫感。我们各位现在别人对我有好处,根本没感觉,也就说你把这个给断了。

再比方,我站在外面,太阳照我,我热身体自然就出汗,这个就叫感。那么大家想一想别人有恩与我们,有好处给我们,我们一定要像自然万物一样,像身体所告诉给我们的一样要有感恩,要有回应,这就是感恩,自自然然的。如果这个人说阳光照我,我就是不出汗,所有的毛孔全都闭的死死的,这个人就死了。

所以,不能够知恩图报的人,必然有灾祸,因为你违背了自然规律了,就这么简单,这是自然规律。自自然然感恩是人的天性,我们现在

都被钱、欲望,被自私自利把这些该出汗的毛孔全部堵塞,就是不感,所以生病、灾祸、夭折。现在你救了他,他还要骂你,他不但不感恩,还恩将仇报,所以大家都很冷漠。

我们要感什么恩?

作为中国人感我们老祖宗的恩,感国家的恩,感各位领导支持的恩,感人民大众支持的恩、鼓励的恩,感恩自然万物。从一口水、一顿饭开始。如果我们所作所为违背了感恩的自然的原则,灾祸就全来了,就有报应。

我们要做感恩的人,还是不知道感恩的人,由我们自己选择。

现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太少了,如果我们在大学里,在小学里,在中学里大力加强教育,就像这样的论坛,坚持一个时期,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企业的员工就都不是这个样子,我们的社会也不是这样了。

什么是良知?孟老夫子说过良知叫良心,人人都有。每个人都能学传统文化,有一个幸福吉祥的人生和事业,前提是您要相信自己有良知。孟老夫子告诉我们一句话:“爱人之心人皆有之”。

说一个故事。

在古代,圣贤走在路上碰到了强盗。

圣贤就讲,你们现在糊涂了,有良知的人不会这么做。

强盗就说我们不相信这个,你怎么能证明我们这些十恶不赦的人还有良知?

圣贤就讲:好,脱衣服,你把衣服脱了。

强盗脱到最后只剩内衣了,因为羞耻,不脱了。

圣人就告诉他,你已经证明了,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你看,多恶的人他也有自己的惭愧,这就是良知。爱人之心人皆有之。

有一口很深的井,井边上坐着一个两三岁小娃娃,很危险,边上路过一个犯人,犯人看到这个景象,下意识就把他拉到边上,怕他掉下去。

他又不认识这个孩子,自然就有这个反应,什么意思啊?

就是爱人之心人皆有之,人本来天性就这样,是天性的良知、良能。

你一旦明白了,会爱你父母,会爱你的孩子。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为什么今天的孩子那么爱生病,今天的年轻人那么容易英年早逝?平时儿童医院孩子们看病排队排到外面来。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我举几个例子:有很多年轻的人一出名就死了,有些官员一提升重病,有的人家里有钱刚盖完房子,人去世了,出车祸了。

为什么?

就是这四个字“德不配位”。

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我刚才给大家看了我使用一块钱的手机、穿八块钱的布鞋,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没有什么德行,我用这些很简朴的东西,我心里很踏实。你没有德行,享受的太大,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您真敢吃,真敢用啊?

现在人们疯狂的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孔老夫子、孟老夫子教给我们“不义之富贵”,就是不符合道义的,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不义之财。我们现在天天看这个奔驰车好,那个大别墅好,你看人家当官当这么大,不行我一定要把这个钱挣到手,大家都是在这样想,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我今天给各位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名字叫《地狱门前》,讲李真的。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他很多的作为,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失常”。说这个人精神失常,这个人言语失常,为什么?

一个新华社的记者给我讲,李真做了国税厅厅长后,走路横着走,指手画脚,感觉好像天王老子,已经都没人样了。

我学习传统文化以后我明白了,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

所以各位我们一定要明白清华大学的古训“厚德载物”,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福报到底是什么?通俗地讲福报是一种能量,您这张桌子受不了一百斤的能量,您只能受十斤的,你还非得去当个厅长,当厅长得有大德行,他要为全省的税收负责,那得有大德行、大胸襟的人才能承载得了这种福报、关系和待遇,所以说厚德载物。

中国历朝历代选官员,先看德行,不看学历,学历那是知识,那不是德行。

祸患的先兆——傲慢

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朋友、家人,当他出事出问题之前一定会有先兆,什么先兆?就是反常。什么反常?比如傲慢。无比的傲慢,决定要出事,为什么?他那张桌子已经开始发抖,已经开始变形了,已经不正常了。这些东西都是真的,我们仔细观察,生活当中有大学问,这个在平时看不到,只有在古圣先贤那里才能看得到。孩子出事之前也有这个问题,他表现说话狂妄、目中无人、目无尊长,这都是灾祸要出现之前的表现。不相信这些东西,就是不相信自然规律,不相信太阳从东边出来,不相信有黑天有白天。

回到我们当初的问题,孩子为什么老生病?请问各位,在我们家里餐桌上,谁的饭碗里面好东西最多?是孩子啊,最好的都在他那个碗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最好的都给他,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家里所有的精华全都给他,全都给这个小孩子。这些东西我们都明白是福报,

是能量。这个几岁的孩子,他有什么德行享受白发苍苍的老人、长辈、前辈供养他?

厚德载物是真理啊,规律啊,所以各位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天天给孩子攒钱,天天给他好东西,天天给他这些东西,是给他灾祸啊。

孩子他给这个家,有什么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贡献?他有什么德能来享受这些人对他的供养?!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头一个疾病,第二个灾祸,第三个夭折。

我们老年人过去讲“折福折寿”,是有道理的。

大家不要忘了,寿命和福报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个能量罐。我们不会爱孩子,现在对孩子的那种爱完全是违背知识,你越爱他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灾祸,越容易夭折。年轻人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去世的那么多?三十多岁,突发疾病为什么那么多?因为他的福报、能量快速消耗了。

所以,吃的简朴、用的简朴,真有好处。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厚德载物,你才敢消受。你看着领导坐好车,就想把他拉下来,你看那些企业家那么有钱,就想我要把这个钱拿过来,现在年轻人都是这种价值观,西方的价值观,竞争,只有有能力我都能够得到。就不知道想想人家有什么样的德行和福报,他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才能坐的安稳。

再说一句《周易》里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看着人家发财,你看着人家出名,你看人家当教授,当领导,你有没有想过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

今天发自美国的这场大的金融危机,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被赶出了自己的房子,什么原因?借钱消费享受,他们受到了这样的恶果。美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危机?德不配位。美国人大概有两亿,他们消耗地球四分之一的资源。问题就出来了,厚德才能载物,他有那么大的德行吗?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德行,会怎么样,会受不了。

钱是有吉凶的

感召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再看看吉财和凶财。钱有吉凶,车、房子、名、官位、待遇,一

切的一切都有吉凶。什么是凶财?不是好来路的,不仁不义不符合道德的,全都是凶。吉财、吉祥是什么?自己该得的。你看外面扛木头的,一天一身大汗挣十块钱,他挣的踏实,他挣的是吉钱是本分钱。大家有机会清点一下自己的经历,很多的东西,很多的钱财,不是吉祥的是凶的,在手里攥着,在手里握着,它就折损自己的寿命,带来疾病、灾祸、夭折。

我们再看这个词:感召。《易经》里面讲过这样一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谁来分呢?就是您的心啊。占便宜的心,老想偷盗的心,老想做坏事的心,你有这样的想法,自然周围感召的人都是这样。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不是别人不好,你说我怎么跟这么一帮人在一起,对我影响太不好了,你错了,不是他们不好,是您自己把他吸引过去了,把他感召过去,怪不得谁。这老祖宗教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我自己不好,是我自己德行不够,不是人家不好。明白了这个道理,哪有坏人,都是好人,是我自己学习的不够,就不会怨天尤人。

下边要为大家汇报的,“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它是怎么回事?

疾病是怎么来的?

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古圣先贤告诉我们“相由心生”。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形象,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样子。它是由自己的想法来影响和改变的。

如我们发脾气,脸色就变了,嘴唇发紫,脖子通红,您看相由心生了。您一欢喜,满脸红光,眉开眼笑,皮肤发光,相由心转。我们一出生,婴儿很健康,皮肤、气血很好,细胞都是正常的。一发脾气啊,一沉闷,一怨恨,它就扭曲了,就像餐巾纸一样。心的力量可大了,可以让头发竖起来,脸变形,甚至五脏颠倒。

我举一个我家里的例子,在1980年前后的时候,我的姥爷很健康,身体很强壮,笑起来声音洪亮。一天在外面生了闷气回家,我的姥姥给我姥爷吃了一碗米饭,一碗牛肉,他老人家生着闷气吃完。当天夜里就大面积心梗,半个月之后去世了,60岁走了。大家想一想,一顿饭吃错

了,违背了道德,就送命啊。生气的时候,胃扭曲了,不能吃了,就这么简单。

怨恨、忌妒、郁闷、彷徨、焦虑、对立、仇恨所有这些不健康的心态,把我们身体的细胞全部都改变,三天才能恢复过来,大家想一想现在我们是不是三天发一次脾气啊?是一天发三次脾气,每天都得着急发脾气。

癌症怎么来的呢,老祖宗两千多年来就告诉我们了,相由心转,相由心生,我们仇恨的心,讨厌别人的心,对立的心,不知道感恩的心把我们的身体的细胞全部都扭曲了。

不懂得孝顺父母,不懂得兄弟友爱,不懂得夫妻相敬如宾,不懂得朋友间讲究信用、诚信,不懂得感恩我们的领导,不知道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天天扭曲这个细胞,最后它就不回来了,就不恢复了,不恢复就怎么样了呢,就成癌细胞了。

还有结石,人身体里面怎么会有石头呢?这个东西多坚硬,我们是血肉之躯,一切都是柔软的,最后能把我们的身体转成坚硬的石头,各位想一想这个心的力量有多大。我们能不关注自己自己内心的学习,内心的修养吗?你不让心和谐,你天天贪婪、忌妒、怨恨、对立、着急,我们的身体最后就变成了石头,痛苦啊。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癌症并不可怕,我不是举那个例子了么:快死的人因为孝顺父母瘤子两天就小了,相由心转了,相由心生了。所以不能取西方的价值观,西方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更快、更高、更强,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它不符合自然规律。

你把你的手放在你的血管上,放在你的脉搏上,你能不能够让你的心脏和你的脉搏更快、更高、更强?身体是这样,自然是这样,人类社会也是这样。他自然就跳八十次,生下来就是这个数啊,你非要改变他。

科学的实验证明:人类的身体是有极限的,百米跑的极限是多少呢?9.13秒。如果运动员的速度超过了9.13秒,他的肌肉就断裂,动脉就破裂,心脏会完全的爆裂。以更高、更快、更强的这个西方价值观跑

下去,不断的打破纪录,今天是9.23,明天是9.21,那最后不就到9.13了吗,那心脏不得爆了嘛。

中国五千年前没有百米赛跑,我们的体育运动是太极拳,和我们的心跳和我们的脉搏是吻合的,和自然规律运转是吻合的,这是自然之道,它才能够生生不息。

中国的老祖宗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书就是《弟子规》,就是传统的四书五经。先从学习《弟子规》开始,改变命运。

这些书,这些经典,里面自有黄金屋,去学,去落实,就能给你带来财富。像我们汇报团里的王双利老师就体会到了,他原来营业额只有两百多万,学习了传统文化做大量的善事,心改了,不到两年时间,从两百多万增加到两千多万,不可思议。

还有“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就是我们的颜面,脸色就像玉一样那么的光润、美好。学习这个经典你就能够得到这个,很多的女士去美容,错了,花了很多钱,脸越来越暗淡。你看我们这些老师们,每次一见面互相赞叹,说你这个脸大放光彩、大放光明,为什么?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个话讲的是真理。

希望大家把今天所听到的古圣先贤的教育带回家里去,带回你的企业。我学传统文化不到一年的时间,了解的很少,很惭愧,自己做的也很不好,希望各位多指教。希望大家认真听下面各位老师的报告,把这四天听下来,一定会受益无量,欢喜无量。这些老师们全都是义工,我们也非常感恩他们。谢谢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 建筑

中国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西方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辉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原始社会后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明清 一、原始社会建筑: 这一时期的建筑史中国建筑的初始时期,主要有天然洞窟和人工挖掘的洞窟,穴居与巢居非真正建筑,只能算是建筑的雏形。。到了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阶段,真正建筑才诞生 二、奴隶社会建筑 夏代本了宫室、民居、墓葬等建筑类别,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室遗址。商代的建筑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周围壕沟和城墙较为常见。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是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 三、封建社会建筑 (一)战国时期大规模宫室和高台建筑开始兴建, 出现了瓦和砖,装饰纹样也更加丰富多彩。七国之间因险为塞,竞筑长城。,秦郑国开渠三百里和李冰兴修都江堰,规模都相当巨大,秦始皇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由于秦国统一时间极短,而当时经济生产条件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因此,秦代建筑的发展只是集中在宫殿、园囿方面。 (二)汉 汉朝时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个繁荣期。从西汉到东汉的400年间,木构建筑逐渐成熟,为后世木构架的几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奠定了基础。砖瓦生产和砌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中国古典建筑三段式(台基、屋身和屋顶)的外型特征基本定型。主要表现形式有长安城、陵邑、陵墓、宫殿、私家园林、长城。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以前的城池都是土筑,而东晋时北方十六国都城城墙则有部分使用了包砖,这对于整个建筑史来说,是一大进步,甚至是一大创举。这一点也是与当时处于多个政治势力割据的局面,建筑注重防御的社会形势相关联的。 佛寺、佛塔和石窟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500多所,僧尼10万多人,各地郡县也都有佛寺。初期佛寺的结构与布局基本都是模仿印度,而后人们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构建筑应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有了中国的色彩。 佛塔传到中国后和中国已有的各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石塔和砖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建筑为中国的古典建筑和文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石窟是建筑、雕刻、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因而石窟的大量开凿,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情况与佛教建筑的繁荣,我国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 (四)隋唐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1)城市和宫殿建设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优秀范文5篇]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内容提要]:文化魅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和不竭源泉,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后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浪潮,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相结合,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将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发展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战略性目标,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当代的国际大环境下,对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 软实力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culture, the premise and source of a nation’s soft power, serves as an indispensable backup force in its peaceful rejuvenation. With 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ulti-polar world, cultural soft power h as become a necessary part of a nation’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which, combined with its hard power in

economy and military, works as a strong for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st ill in its infancy stag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countles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works 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mproving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brillia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ust be utilized as a strategic tool in our country’s overall development. Key words: brilliant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 soft power 引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曾经说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之源,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1?。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多年漫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形态。在以往的漫长岁月中,传统文化经过历代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和完善,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并且深深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一天,夏天的阳光照的我们特别的难受,但是早上我们都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嵩阳办事处,我们有秩序的排队入场,看着义工老师们亲切的说:“老师,您好!”我被他们的和蔼可亲的态度所感动。进入会场,我们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朗读弟子规,之后白雪老师用亲切的声音对我们说欢迎我们抽空参加本次学习。对于本次学习我有很多的感受,这三位老师解读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中许建国老师的讲解,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喜爱,赢来了阵阵掌声,他用自己的事例讲解着对孝道的理解,让我们明白了百善孝为先,诸事和为贵。其中有两句话让我很受启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书读百变,幸福自现。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这两句话来督促自己不断的进步。 本次三天的学习对我有两点感动: 一、义工老师们的行为,让我很感动,看到义工孩子的所作所为让我很感动,从孩子们的身上,我看到了青春、激情、民族的希望。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向他们学习,感恩生活,感恩身边的人。 二、三天讲座,最让我感动的有三句话:“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书读百变,幸福自现。”“百善孝为先,诸事和为贵。”这三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同时我也在想我孝顺吗?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想在

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多读书,从而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作为年轻人,千言万语,我更愿意把自己的语言化作行动,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篇二 一、当今婴儿、幼儿、少年、青年、甚至成年人是否幸福?安康? 这背后的原因在哪里? 婴儿直至长成到成年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现在几乎有情感认知的人,无论什么年龄层都感到不快乐、空虚甚至无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技能是越学越多,书包是越背越重,有句话叫知识就是力量,那我们是不是越活越有力量?为什么我们的日子没有越来越轻松? 这一切归根于什么出现了问题?觉悟的人就是善于找出原因,从原因上下手;迷惑的人就是爱停留在结果上,然后(教育: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 回想我们受教育的历程,有没有一个专门的体系教导我们怎样做人?所以说的不是骂人的话,就是我们不会做人啦,不知道做人的根本在哪里啦。 二、什么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感想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唯一的一个几千年文化未出现的断层的国家。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烂无比,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词,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下想法也许很浅,但确是我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 我喜欢词的参差感与随意感,尤喜欢婉约词表达情感时的那份细腻与含蓄,比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试想,花 又怎么会作出回应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 花有多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把 离愁别绪描写得何其形象! 小时候,甚至现在有些时候,我都幻想自己能回到古代,最好是唐朝。不为别的,只为能在平常的日子里穿上美丽的衣裙走走停停,那感觉肯定很美。因为依我的理解,古代女子都是裙裾飘飘的。 并不认为所有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精华,我很反感其中的一些元素。比如,中庸。何谓“中庸”?我认为也就是明哲保身,忍气吞声。中 国人历来倡导“和”,但这个“和”应是有原则的“和”,而非建 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和”。所以,我认为,遇不平之事,当挺身 而出。还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未免荒谬。不知道是它 们成就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还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成就了它们?我 并不否认忠孝仁义道德,但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个体,又何来谁 是谁的主人,谁又必须要依附于谁呢?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里已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全盘肯定,也不可全盘 否定。我们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认 为当发扬的是古代诗词文学,经常读背,既能陶冶性情。又能传承 经典。还有古代先贤的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尤其是孝道,“能养且敬”、“慎行无忧”等等,于现代而言,十分必要。这样,社会风 气肯定能更纯净,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推荐)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学习中 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 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 行的动力。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的精神源泉,需要传承和发扬。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1 初学《弟子规》,看到首孝悌,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好像真没怎么尽过孝,惭愧!想起小时上学,教师就讲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总以为是自己有钱了,有能力了,才能尽尽孝心。在外上学了,上班了,结婚了,有孩子了,感觉跟父母离的更远了,也更少了关怀与孝顺。以前每次回去都很少跟父母沟通,很少做过什么家务,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让干个什么也懒的去干,就是做也不及时,仿佛是个外人一样的处之。甚至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跟他们顶嘴,闹矛盾,拍拍屁股就走了,根本没有顾及他们的心情。 现在读了《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感觉很无地自容。教养自

己那么大,怎么我依然像个孩子一样的不懂事呢?现在自己孩子也上学了,自己做的榜样在哪里呢?深深自责的同时,我因为工作原因,争取一星期或两星期回去一次。说实话,看到父母不知何时变白的头发,累弯的腰,我的心像是被揪一般,不用再叫我,我主动去抢着干家务,只要他们能干动的,我也一定能干动。其实他们也不图我多有钱多有能力,健健康康,和和睦睦,有时间一家人陪着吃顿饭,聊会,就已经很满足了。这点为人子的,我一定要努力尽心做到,这也是《弟子规》让我学会一个做人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是对“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的思考,以前一直觉得,人比人气死人,人家有才华,比什么,再学也赶不上,就这样吧,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安慰自己。学了这几句后,觉得自己很颓废,很堕落,怎么会没有上进心呢?就算不如别人,也应该努力的去充实自己吧,如果自己不努力,那永远赶不上别人,天资短浅,勤能补拙吧。自己跟自己的昨天比,一天一小步,水滴石穿,总算努力过吧! 然后是对“宽有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的理解。联系到工作当中,感觉没有个计划。这也急着做,那也等着完成,这个没做完就忙于另一个,眼高手低,结果一件也不能圆满完成,还会给工作造成麻烦,不能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反而还感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摘要]: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礼制;五行学;易学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发展过程,自成体系,一脉相传,一成不变,原因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同传统文化一样都是缓慢而逐步成熟的。以易学、五行学说、儒学、道学、地理学、天文学等为经典的相关学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宇宙观和科学观,一旦成熟就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约束力和渗透力的规范,如《考工记》的营国制度、皇宫及居住建筑的规划布局等等。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而且也制约着戏剧、服装、绘画、医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传统建筑的保存、延续、传播又丰富了传统文化,二者紧密地结合和互相影响着.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这种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之一是能防御地震。当遇到地震,房屋受到突然的、猛烈的冲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是采用榫卯连接,富有韧性,不至于发生断裂。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一般人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包括乡土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礼制与建筑《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记》第一篇《曲礼上第一》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其中,武术是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下面是范文大全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篇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我们课本上学过的唐朝的唐诗,还有没学过的宋朝的宋词、元朝的元曲;我们经常提到的琴棋书画;还有民俗节日等等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过我还是最喜欢中华成语。 就像我见过的陈汉东伯伯,他用成语接龙的方式把20xx个成语围成五个环,象征着20xx北京奥运的五环。 第一环是:天下第一、一脉相承、承前启后、后继有人-------意有未尽、尽忠报国、国利民福、福寿齐天。 第二环是:天下为公、公正廉明、明心见性、性烈如火------意在笔先、先入之见、见物思人、人众胜天。 第三环是:天下一家、家见户说、说短论长、长命百岁------食不求甘、甘拜下风、风和日丽、丽日中天。 第四环是:天下大同、同心一意、意广财疏、疏财仗义------世代相传、传世之作、作威作福、福地洞天。 第五环是:天长地久、久负盛名、名副其实、实事求是------来去自由、由浅入深、深明大义、义薄云天。

陈汉东伯伯创作的中华成语龙,从天开始,以天结束形成了五个大圆环。不但很有意义,而且又好记又好玩。我想,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篇二: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其中,武术是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武术又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几千年来代代相传,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 我从小就开始练武术,虽然学武术很苦很累,但我一直在坚持,并且乐在其中。寒冷的冬天也要早早起来,我却在练功房里练得满头大汗,夏天就更不用说了。但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养成了勇于拼搏、不怕吃苦的武德精神。 厩得有一次,我食物过敏扁桃体肿大,还发了烧,妈妈在头天晚上问我,第二天去不去练武术,我毫不犹豫地说要去。那天在课上我仍然练得很认真,喊得很起劲,徐老师说我很棒,我真高兴。 还有一次,我早上起来,看到外面雨下得很大,风也很大,我怕路上时间长迟到了,着急地叫妈妈快走快走。我们一到外面风夹着雨扑面而来,我两只手紧紧地握着伞,可还是被吹得东倒西歪,等我到教室时全身又冷又湿,都打哆嗦了。可我换好练功服后,很快就练得满头大汗,一点也不觉得冷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不过,练武术可不是用来打架的哦。你看。这个武字就是结合了

学习中华文化心得体会【实用】

导语: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以下是学习中华文化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我爱人的姐姐是黑龙江五大连池一所小学的主教老师,他的孩子快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年底,她让孩子退学,准备报名河北端村学校,她的勇气让我自叹不如。下面是她代孩子写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缺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通过学习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字放在首位,“孝”字,上为“老”,下为“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才有“孝”,同时也意味着“老人”要永远在“孩子”之上才能称之为“孝”,中国人讲“以孝为先”,便可知国人对“孝”的重视,主要强调对父母,长辈的“孝”,强调长幼有序,自古便有“董永卖身葬父”的传说,还有“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强调的是礼貌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少年的孔融便知“长幼有序”可见“孝”在古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孝”不仅仅在古代,即便是在当代物欲横流,充满钢筋水泥管的社会也同样被看得很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篇二: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欲为人师表,先学会做人。 刚刚学完《传统文化教育》,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才真正的感悟到自己活得多么失败!多么的不在道!由衷的感恩学校领导给我们这个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机会。让我真正的找回了自己那颗丢失已久的良心! 传统文化的学习,刚好有吴老师讲的“如何做一位如理如法的好人”,如何让传统教育渗入生活,融入工作。但我感觉自己对“弟子规”还是停留在“圣人训”的阶段?惭愧啊,可见自己的确不是上根之弟子?不过“勿畏难、勿轻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至”,要知耻近乎勇,只要严格坚持按照恩师的教导,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勇猛精进,相信一定会得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理想生活。 传统文学并不是谈玄说妙,“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圣贤留下的经典,没有一句是多余的话,正如“圣贤乃实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这些经典,都是从圣贤人的自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的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

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意识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一,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 1,中国文明的历史延续 中国文明是世界古代六大文明之一。 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 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中国 中国文明是六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没有被其他文化干扰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文化本身包括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物质文化。建筑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矛盾性。一方面极其重视历史,在古代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证祖制,依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 。而另一方面又经常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否定。例如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把前朝的东西推倒重来。不能客观地、科学地对待历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陷。 2,东方文化和东方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化一直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而存在的。其影响遍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即使是在近代以后中国落后了的情况下,其历史文化的影响仍然长期地存在,并被周边其他国家所公认。 作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中国建筑在材料、结构、造型等技术方面,以及建筑的艺术和文化思想方面,都和其他建筑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 西方自古把建筑看作是艺术,是美术的一个门类(绘画、雕塑、建筑),同时也注重从科学上来研究,因此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建筑学。从事建筑的人也是属于知识阶层的建筑师。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学,也没有建筑师。建筑不是作为一门学科,从事建筑的人也不是作为知识阶层的建筑师,而是作为劳动人民的工匠。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的管理又特别的严格,尤其是对于与国家相关的建筑的管理。 早在周朝制定的礼仪制度中就有关于建筑的制度,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延续着礼制的传统。一方面是详细地规定建筑的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另一方面是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则,朝廷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职官管理建筑的问题。遇到国家重要的建筑时,要组织学者、官吏考证历史,研究理论和制度,确定方案再进行建设。所以中国古代与建筑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专著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都是由朝廷颁布的,而且都属于政书一类。 政府将建筑当作政治观念的表现,如建筑中的等级观念、城市规划中的皇权意识、礼制建筑中的伦理思想等等。 而民间则将建筑看作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如宅第、宗祠、牌坊以及建筑上的装饰等,都表达人们对人的社会性的看法。 3,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外观造型、工艺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 地域特色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地理气候条件;二,历史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三,特殊的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 地理气候条件主要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工艺技术方面,也在建筑造型方面反映出来。如北方由穴居发展到窑洞,南方由巢居发展来的干栏式住宅;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天井院。 文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外观造型和装饰艺术方面。如北方建筑的厚重质朴;南方建筑的轻巧精致。 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的原因常常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们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例如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的土楼式民居,就是历史上的移民为自我保护而建的;蒙古族的毡包式住宅是因为游牧的生活方式的产物。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或者说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官文 化——宫廷艺术——宫廷建筑士文化——文人艺术——文人建筑 俗文化一一民间艺术一一民间建筑 官文化的特点是突出政治和权力的意识。大到城市和皇宫的规划,小到建筑甚至服装的 装饰,突出皇权和等级观念。在规制上体现政治意识,在艺术上以庄重、华丽为特点,体现皇家气派。在建筑上主要有宫殿、坛庙、皇家园林、皇家寺庙等。

中华传统文化感想

中华传统文化感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我心不平静的时候,会反复念这几句,如同《心经》,又比《心经》简易,《心经》中我会背下的,也仅仅是“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而这样容易断章取义。 默念这几句,会因此平静下来,因它是提醒,要做到明明德,做到亲民,做到至善,必须有严格的标准给自己,一如对文档格式的讲究,对自身修为的重视,对至高至大境界的追求。 我之前对《大学》全无了解,比较喜欢的是《中庸》,但是四书五经始终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它收纳了历代至圣先师的谆谆教诲和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慢慢我对这些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前段时间有缘认识一个朋友,谈及她公司的老板“陈怀德'.虽然还没有幸认识此人,但是对这位老板用我们传统文化思想来引领企业的员工素质,很赞赏! 假定“人性善”,并以最高道德标准要求员工,希望把员工培养成正直、善良的人,而企业文化和大环境,的确会使人越来越高尚,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场,形成了一种势,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每个人。”听上去,仿佛理想化,但毕竟这个老板的指导思想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

虽然目前来讲,这对于国内企业还没有达到,但是我觉得,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部门做起,然后由小及大,扩展到公司,到社会,如涟漪慢慢扩散开,也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场。 我反省过在经商的历程,自己感觉获得了更多的锻炼,也驱使自己“向善”,因为“以人为本”的确不能说说而已,是要用实际的心态和行动体现出来,尤其是行动。为了要带好团队,对自己,必然有更高的要求,诸如素质、技能、方法等,这其实也是当初我的目标,现在,我是行进在达到目标的路上。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处可归。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在明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和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而摒弃邪恶的诱惑。安静地阅读、细致地体会,发扬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更和谐!更强壮!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

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xx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下面是学识网带来的中华传统文化 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我正式接触佛教是从听陈大惠老师的中华传统文化论坛开始的,陈老师的第一讲便是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他让我从新认识到了道德,认识了人生规律,陈老师讲到道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道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这个叫道,比如说早上太阳在东边升起,晚上一定落下;苹果一定要秋天结果。这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规律,这个就叫道。什么是德呢?按照自然规律,按照自然的秩序,去生活、去工作、去待 人接物,这就叫德。现在有人说传统文化是糟粕,要打倒它,这是一种误会。还有人说这 个太高深了,我跟各位讲,一点不高深。秋天结苹果,您觉得这个苹果高深吗,一点不高深。苹果树结果、老母鸡生蛋,这有什么高深的。自然大道,这个道,最朴实,最生活。 您手摸到、眼看到、耳听到的一切都是道,都是传统文化。它一点都不神奇,一点都不奥妙,非常通俗易懂,问题是现在没有人讲。农民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所作所为是符合自 然规律的,他就叫有德。这个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自然规律生活,不要破坏自然规律。 今天我们的人变得很浮躁,变得很功利,我们已经失去了人的纯朴的本质。这是个快节奏的社会,这是个强者的社会,因为什么都需要竞争,社会需要强者。然而很多人活的不快乐,不论是有钱的,没钱的,有名的,无名的,都活的痛苦。 后来我初读了了凡四训,看到了了凡先生的人生改造过程,了凡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 之前光是知命认命,听凭命运的安排,那是消极而被动的。后来云谷禅师对了凡说人的命 运是可以被改变的,而在后期了凡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地改造命运,则是积极而有益的。他教导子孙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照此实践,也既是自利利他之道。 了凡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改变了原本被算定的命运,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怨天忧 人不满上天的不公平,却不知道有些东西是命中没有的是求也求不来的,有些东西是命中 有的迟早会得到的。了凡先生没有去怨天忧人,通过努力得到名利财富,那是迟早的事, 如果我们没有德行是不能获得相匹配的东西的,因为那是德不配位。 佛学其实是博大景深的一门学问,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佛学开导人对世界的认知,让人知道富贵荣华只是过眼云烟,开心是暂时的,痛苦也是暂时的,我们不能时时快乐开心,我们不可能永远悲伤痛苦,一切都将过去。然后佛学教导人在思想上改变,教导人乐观,不论是痛苦还是快乐,不论是富贵还是贫苦都是暂时的,世事无常,我们不可能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 1、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2、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3、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4、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二、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