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赵国锋1,段禄峰2

(1.西京学院西安 710123;2.西安邮电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西安710061)

摘要:“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

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与成长。通过对区域空间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

关键词:区域;空间;理论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The Review to Evolution Theory of regional Space Structure

ZHao Guofeng1, DUAN Lufeng2

(1. XiJing University, Xi’an, 710123 China; 2. Institution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Xi’an Institut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 Space is the plac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also the carrier for any form of public life and right movement. Basing on the theory of regional space evolution, we can understand the rul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regional space structure. The evolution and growth of regional space structure is promoted by economy development. We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 by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region; space; theory

收稿日期:2011-5-21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1JK0053)

作者简介:赵国锋(1975—〕,男,陕西宝鸡人,西京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科学技术与经济。

1 引言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空间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合和转化。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1]。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如开辟耕地、建设村镇、修建铁路、开发资源、植树造林等都构成空间结构的组成部分。空间结构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运费、地租、集聚三个基本因素外,还有如资源的分布、地形与气候、历史特点、社会结构、与周围区域的关系、决策者的决策标准与决策水平等。对于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德国,之后,这项研究在美国、瑞典、联邦德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它包括以城镇型居民点(市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最佳的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城市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演变;社会经济客体空间集中的合理程度;空间相互作用即地区间的货物流、人流、财政流,各级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革新、信息、技术知识的扩散过程等,所有这些都是空间结构特征的重要反映[2]。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活动空间加快集聚。通过对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

2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

2.1 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以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为代表,萌芽于资本主义商业、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初步形成完整体系。古典区位理论认为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集聚效益是促进经济要素集聚的决定因素,产业、企业区位的选择过程和结果促进了空间结构的演变[4]。

⑴农业区位论

1826年德国农业地理学家杜能(J.H.Thunen)出版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农业区位论。杜能通过分析农产品运输成本与利润的相关关系发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他以城市为中心,按距离远近划成6个同心环带,从内向外依次的土地利用方式为精细城郊农业、林业、集约种植业、栅栏农业、粗放的三年轮作、牧业与粗放种植业,被称为“杜能环”(图1)。杜能的理论指出并论证了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形成和模式。

图1 杜能的农业同心圆经营圈

⑵工业区位论

1909年阿尔弗莱德·韦伯(A.Weber)的《论工业的区位》发表,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正式诞生。在假定条件下,韦伯认为理想的工业区位和企业厂址,应当选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点。影响生产费用的区位因素有原料和燃料、工资、运费、集聚、地租、固定资产的维修、折旧和利息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运费、工资和集聚。运费起着决定性作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重量为最低的地方;工资影响可引起运费定向区位产生第一次“偏离”;集聚作用又可使运费、工资定位产生第二次“偏离”,即在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关系中寻求最佳区位。韦伯以费用等值结构圈作为区位分析的工具,确是很有见地(图2)。

图2 韦伯的工业区位模型

资料来源:张沛等.中国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西部地区发展研究与探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⑶中心地理论

1932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