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空调水管管径选型对照表

150
115~185
200
185~380
250
380~560
300
560~820
350
820~950
400
950~1250
10~60 10~60 10~47 10~37 9~26 8~23 8~18 8~17
22~45 45~82 82~130 130~200 200~340 340~470 470~610 610~750
-10~40 10~43 10~24 10~18 8~15 8~13 7~12
450
1250~1590
500
1590~2000
8~15 8~13
750~1000 7~12 1000~1230 7~11
冷量(kcal/h)
1700 3750 7250 14500 21000 41000 80000 122500 215000 390000 625000
管径 (DN)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定
管径,或按表二根据流量确定管径。
m/s)
40
50
65
80
0.8~1.0 0.9~1.2 1.1~1.4 1.2~1.6
0.7~0.9 0.8~1.0 0.9~1.2 1.1~1.4
250
300
350
400
1.8~2.6 1.9~2.9 1.6~2.5 1.8~2.6
--
20
0.5~1.0
10~60
--
--
25
1~2
10~60
0~1.3
0~43
32
2~4
10~60
1.3~2.0 11~40
空调冷凝水管径对照表

空调冷凝水管径的选取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空调的制冷能力、冷凝水流量、管道长度和高度差等。
一般来说,空调冷凝水管径越大,水流通过的速度就越慢,阻力就越小,但过大的管径也会造成空气滞留,增加污垢的沉积,影响水流的通畅性。
以下是常见空调冷凝水管径对照表供参考:
1/4英寸:适用于室内机功率在1.5匹以下的小型空调。
3/8英寸:适用于室内机功率在1.5-3匹之间的中型空调。
1/2英寸:适用于室内机功率在3-5匹之间的大型空调。
5/8英寸:适用于室内机功率在5-10匹之间的大型空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具体选取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同时,在安装空调冷凝水管时,应该注意管路的坡度,确保冷凝水能够顺畅地排出。
1/ 1。
冷凝水管径选择

冷凝水系统的设计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时予以排走。
1、冷凝水管的布置①若邻近有下水管或地沟时,可用冷凝水管将空调器接水盘所接的凝结水排放至邻近的下水管中或地沟内。
②若相邻近的多台空调器距下水管或地沟较远,可用冷凝水干管将各台空调器的冷凝水支管和下水管或地沟连接起来。
2、冷凝水管管径的确定①直接和空调器接水盘连接的冷凝水支管的管径应与接水盘接管管径一致(可从产品样本中查得)。
②需设冷凝水干管时,某段干管的管径可依据与该管段连接的空调器总冷量 (KW)按下表查得。
3、冷凝水管保温所有冷凝水管都应保温,以防冷凝水管温度低于局部空气露点温度时,其表面结露滴水。
采用带有网络线铝箔贴面的玻璃棉保温时,保温层厚度可取25mm。
冷凝水干管管径选择干管承担冷量 (KW)≤77.1~17.617.7~100101~176177~598599~10551056~15121513~12462>12462kW说明:DN=15mm的管道不推荐使用。
立管的公称直径,应与同等负荷的水平干管的公称直径相同。
4、冷凝水管设计注意事项①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②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的负压(相当于水柱高度)大50%左右。
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
③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防结露的保温和隔汽处理。
④采用镀锌钢管时,通常应设置保温层。
⑤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⑥设计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时,必须认真考虑定期冲洗的可能性,并应设计计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接的空调器总冷量 (KW)按空气露点温度时,其表面结露滴水。
干管公称直径DN(mm)202532405080100125150与同等负荷的水平干管的公称直径相有积水部位。
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大气相通。
处理。
应设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空调水得压力,流量,压差,温度传感器,分不分管径规格

空调水得压力,流量,压差,温度传感器,分不分管径规格【原创版】目录一、空调水的压力、流量、压差和温度传感器二、空调水传感器的分管径规格正文一、空调水的压力、流量、压差和温度传感器空调水系统是建筑物内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冷却或加热后的水输送到空调末端设备,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为了确保空调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空调水的压力、流量、压差和温度进行监测。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种传感器。
1.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空调系统中的水压,以确保系统中的水压在正常范围内。
通过监测压力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的泄漏问题,避免水压过低或过高对系统造成损害。
2.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空调水的流量,以便控制水的循环速度。
流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可以作为调节水流量的依据,以保持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3.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用于测量空调系统中的压力差,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堵塞或泄漏问题。
当系统中的压力差过大时,可能会影响空调效果,通过压差传感器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调水的温度,以控制空调系统的加热或冷却。
根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空调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水温,以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性。
二、空调水传感器的分管径规格空调水传感器根据管径规格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适用于不同的空调水系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空调水传感器管径规格:1.15mm 管径:适用于小型空调水系统,如家用空调等。
2.20mm 管径:适用于中型空调水系统,如商场、办公楼等。
3.25mm 管径:适用于大型空调水系统,如工厂、体育馆等。
4.32mm 管径:适用于特大型空调水系统,如机场、火车站等。
在选择空调水传感器时,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管径规格。
空调冷凝水管计算规则

空调冷凝水管计算规则摘要:一、空调冷凝水管的基本概念二、空调冷凝水管的计算方法1.冷凝水管径的计算2.冷凝水管长度的计算3.冷凝水管承压能力的计算三、空调冷凝水管的安装与维护四、注意事项正文:一、空调冷凝水管的基本概念空调冷凝水管是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排放空调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
冷凝水管的设计、计算和安装对于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二、空调冷凝水管的计算方法1.冷凝水管径的计算冷凝水管径的计算主要依据空调系统的冷凝水量、管内流速和允许压力损失等因素。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经验公式法、流量计算法和压力损失法。
2.冷凝水管长度的计算冷凝水管长度的计算需考虑空调系统的布局、楼层高度、冷凝水排放高度等因素。
在实际计算中,可采用以下公式:冷凝水管长度= 楼层高度× 排水倍数+ 安全长度其中,排水倍数一般取2-4,安全长度一般为10-20米。
3.冷凝水管承压能力的计算冷凝水管的承压能力是指管道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计算冷凝水管的承压能力时,需考虑管道的材料、厚度、安装方式等因素。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强度计算法和稳定性计算法。
三、空调冷凝水管的安装与维护1.安装冷凝水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冷凝水管的位置合理,便于排水和检修;(2)选用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连接方式,保证管道密封性;(3)遵循相关安装规范,确保管道强度和稳定性。
2.空调冷凝水管的维护主要包括:(1)定期检查管道外观,发现损坏、老化等问题及时处理;(2)检查管道连接处,确保密封良好,防止漏水;(3)定期清理冷凝水盘,防止杂质堵塞管道。
四、注意事项1.在计算和选择冷凝水管时,应充分考虑空调系统的实际需求,确保管道规格、材质等方面的合理性;2.安装过程中,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3.定期对冷凝水管进行维护,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确保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空调冷凝水管的计算、安装与维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空调水系统补水设计参数,你了解多少?

关于空调水系统补水设计参数,你了解多少?冷却水泵:流量:应为冷水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单台取1.1,两台并联取1.2)扬程的估算:a管径长约300,比摩阻选200Pa/m;则H1=300200Pa=6mH2Ob局部阻力取0.5则H2=0.56=3mH2O;c制动掌握阀:H3=5mH2O;d机组压降:H4=50Kpa=5mH2O;e换热器压降:H5=4mH2O;总扬程:h=1.2H=(6+3+5+5+4)=28.8mH2O塔高、喷嘴压力。
冷却水系统的补水:冷却塔的补水除了正常的蒸发外,还应考虑排污量和由于空气夹带水滴的飘溢损失。
通常电制冷时,冷却塔的补水量取为冷却水量的1%~2%;溴化锂汲取式冷水机组的补水量取为冷却水流量的2%~2.5%。
1、自来水直接补水,压力能否满意,补水喷头需要压力0.05MPa。
2、补水泵的流量(考虑事故补水;高区卫生间),扬程确定。
3、补水管管径,考虑事故补水。
4、补水流量计型号不宜过大,精度不够。
冷冻水补水泵:补给水泵的流量可按系统的循环水量估算。
通常取循环水量的1%作为正常补给水量。
但选择补给水泵时,补给水泵的流量除应满意上述水系统的正常补给水量外,还应考虑发生事故时所增加的补给水量,因此,补给水泵的流量通常不小于正常补水量的4倍。
补给水泵的掌握:电接点压力表,掌握范围,比最高点高程(5kPa50MPa)选择水泵扬程:一般应比系统静水压力高3050kPa,要考虑管道阻力。
例如:24m建筑,补水泵扬程0.24mPa+0.05mPa;压力表掌握范围:0.245mPa0.3mPa。
空调水系统资料

空调水系统的工艺流程
• 空调水系统包括: 1、冷媒水系统(空调水系统)
2、冷却水系统 3、冷凝水系统
1-水冷冷水机组 2-锅炉 3-冷冻水泵 4-热水泵 5-冷却水泵 6-冷却塔 7-分水器 8-集水器 9-压差控制阀 10-空调设备 11-自动排气阀 12-膨胀水箱 13-阀门
水系统的分类
水系统的分类 水系统的分区 设计内容 设计原则 冷冻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 冷凝水系统
五、单式泵和复式泵
空调水系统的形式
五、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 按有否两组(台)泵串联工作来划分。 1、一次泵系统 又称为一级泵系统、单级泵系统、单式泵系
统。 这种系统的冷、热源侧和负荷侧共用一组(台)
优点
既可以同时满足各个房间不同
的供冷和供暖要求,还可以满 足同一房间供冷和供暖能随时 转换的要求。
解决了三管制系统存在的回水
管混合热损失等问题。
四管制系统
空调水系统的形式
四管制系统的主要缺点
管道多; 占用空间大; 水管线路复杂; 初投资较高。
使用场合
通常只是在一些同一时间有的房间要供冷,有的房间 却要供暖这种要求很高,且投资允许的高级宾馆或酒 店有少量使用。
水泵。 特点:单式泵系统简单,初投资省。但是不
能调节系统流量,在低负荷时不能减少系统 流量以节约能耗。常用于小型建筑物的空调 系统中,不能适应供水半径相差悬殊的大型 建筑物的空调系统中。
空调水系统的形式
2、二次泵系统
又称为二级泵系统、双级 泵系统、复式泵系统。
该系统在冷热源侧和负荷 侧各设置了一组(台)水泵, 整个系统可看成由两个环 路组成 一个是由集水器、 一次泵、冷热源、分水器、 旁通管形成的一次环路, 该环路负责冷热水的制备。
冷凝水跟排水水管管径

冷凝水跟排水水管管径冷凝水是指在空调、冷冻设备以及其他制冷设备运行过程中生成的水汽经过冷凝过程变成液体的一种水。
而排水水管管径则是指用于排放冷凝水的管道的内径尺寸。
正确选择冷凝水和排水水管的管径非常重要,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避免因管道堵塞等问题带来的不便和损失。
冷凝水的形成是由于冷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为冷凝作用使得水汽凝结成液体。
在冷却设备正常运行时,冷凝水会因重力作用自动排出。
因此,冷凝水的排放管道应具备较低的水头损失,以保证水能够快速、平稳地排出。
选择冷凝水和排水水管的管径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冷凝水产量:冷凝水的产量取决于冷凝设备的规格和使用环境。
冷凝水产量较大时,需要选择较大的水管管径,以确保水能够快速排出。
2. 管道长度:管道长度会影响水的流动速度和水头损失。
当冷凝水流经较长的管道时,需要选择较大的管径以保证足够的水流量和降低水头损失。
3. 管道材质和形状: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管道对水流的阻力有所差异。
粗糙的管道内壁会增加水流阻力,因此在选择管径时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和形状对水流的影响。
4. 冷凝水的排放方式:冷凝水的排放方式有多种,包括重力排放、泵送排放等。
不同方式对水管管径的要求也有所差异。
根据上述因素,一般来说,冷凝水和排水水管的管径选择应满足以下原则:1. 足够的流量:确保管道能够满足冷凝水产量的需要,避免因管道容量不足导致水倒灌或溢出等问题。
2. 适当的流速:水在管道中的流速一般建议控制在0.5至1.5米/秒,过高的流速可能增加水头损失,过低的流速可能导致水在管道中滞留。
3. 低水头损失:确保管道的水头损失较低,防止因管道设计不当引起的水头损失过大,影响冷却设备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冷凝水和排水水管的管径选择与冷凝水产量、管道长度、管道材质和形状、冷凝水的排放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合理的管径选择可以确保冷凝水的正常排放,避免管道堵塞和水头损失过大等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管径计算和校验,或者参考相关的设计手册和规范来选择合适的管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水管管径d 由下式确定: d =
式中m w ------------水流量, m ³/s v------------水流速, m/s
我们建议,水系统中管内水流速按表一中的推荐值选用,经试算来确定其管径,或按表二根据流量确定管径。
表一、管内水流速推荐值(m/s )
表二、水系统的管径和单位长度阻力损失
4m w
3.14 v
冷凝水管的设计
通常,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
注:
(1)DN=15mm的管道,不推荐使用。
(2)立管的公称直径,就与水平干管的直径相同。
(3)本资料引自美国“McQUAY”水源热泵空调设计手册。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予以排走。
排放冷凝水管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
∙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相当于水柱温度)大50%左右。
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
∙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产生结露,必须进行防结露验算。
注:
(1)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防结露的保温和隔汽处理。
(2)采用镀锌钢管时,一般应进行结露验算,通常应设置保温层。
∙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设计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时,必须认真考虑定期冲洗的可能性,并应设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N(mm),应根据通过冷凝水的流量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4kg左右冷凝水;在潜热负荷较高的场合,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8kg冷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