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交通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交通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普及,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本报告旨在对道路交通改造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展开研究。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流畅度,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居民出行体验。
三、项目内容1. 改善路面状况:对现有道路进行修复和改建,提高路面平整度和承载能力,减少由于道路破损所引起的交通事故和路面堵塞情况。
2. 建设交通枢纽:根据交通流量和需求,建设交通枢纽,包括公交枢纽、地铁站点等,提供便捷的换乘和出行服务。
3. 优化交通信号:对交通信号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交通信号的响应速度和配时方案,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4. 新建交通设施:根据交通需求,新建交通设施,如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提供安全和便利的出行方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可行性分析1. 社会经济效益:道路交通改造工程将有效提高交通流畅度,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环境效益:改善交通流畅度将减少车辆拥堵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
3. 技术可行性:现有的道路交通改造技术成熟可行,具备实施的条件和能力。
4. 资金投入:道路交通改造工程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通过合理的资金配置和项目管理,可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长期效益。
五、项目实施方案1. 组织实施机构:成立专门的道路交通改造项目实施机构,负责项目实施和管理。
2. 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在项目启动前,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项目范围、时间计划、成本估算等。
3. 按计划实施:按照实施方案的安排,有序地进行道路交通改造工程项目的实施。
4. 监督和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进展、成本控制和效果评估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目标。
六、风险及对策1. 资金风险:建设投资可能超出预算,需要加强资金管理和控制,寻求拨款支持和资金筹措。
道路整改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整改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道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城市道路的交通状况越来越糟糕。
交通拥堵、道路安全隐患、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成为了困扰城市居民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难题。
为了解决城市道路存在的问题,促进交通的便捷和安全,需要对现有的道路进行整改和改造。
因此,对道路整改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对未来的道路改造规划和实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城市某条道路进行整改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整改的必要性和前期工作准备,为未来的道路整改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目前道路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2. 确定道路整改的理论依据,明确整改的方向和重点。
3. 制定道路整改的可行性方案,包括工程投资、工期、效益评估等方面。
4. 提出道路整改方案的具体实施策略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文献资料查询、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收集目前道路的交通状况、交通事故情况、道路设施状况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数据信息。
2. 问题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确定目前道路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明确整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 整改方案制定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法规,提出道路整改的目标和方向,确定整改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技术。
4. 成本效益评估对整改方案进行成本效益评估,包括工程投资、工期、交通改善效果等方面的评估分析。
四、研究内容1. 市区某条道路现状分析(1)道路交通状况(2)道路设施状况(3)交通事故情况(4)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情况2. 道路整改的必要性分析(1)目前道路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2)整改的理论依据3. 道路整改方案制定(1)整改的目标和方向(2)整改方案的内容和实施技术4. 成本效益评估(1)工程投资评估(2)交通改善效果评估五、研究成果与建议1. 目前道路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市区某条道路存在交通拥堵、路面破损、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和道路用户的出行安全和交通效率。
道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评估道路改造的可行性,通过对现有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的综合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有关道路改造项目的重要信息。
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道路改造对于优化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在进行道路改造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资金投入、环境影响和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1.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道路交通拥堵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道路改造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手段。
道路改造可以通过扩建道路、改善交通信号灯、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来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效率。
然而,道路改造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在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和可持续性。
2.现有道路状况评估首先,我们对现有道路状况进行了评估。
通过调查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许多道路存在狭窄、拥堵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交通的流畅性和效率。
此外,一些道路老化严重,需要进行维修和改造。
因此,改善现有道路状况迫在眉睫。
3.交通流量分析为了进一步评估道路改造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交通流量分析。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并结合交通模型,我们估计了未来几年交通流量的增长趋势。
结果表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流量将持续增加。
这将导致交通拥堵加剧,给市民带来更多不便。
4.经济效益评估道路改造项目除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外,还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通过减少交通堵塞时间,道路改造可以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此外,道路改造还可以促进商业活动和经济发展。
更好的道路通行能力将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投资者进入,促进就业和产业发展。
5.可行性分析在进行道路改造项目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资金投入、环境影响和社会因素等。
首先,资金投入是道路改造项目的关键因素之一。
决策者需要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并确保资金来源的可靠性。
其次,道路改造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土地利用变更、空气污染等。
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满洲里市东湖区红旗社二队道路改造工程项目1.1.2 建设性质:改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满洲里市东湖区管委会1.1.4 项目负责人:1.1.5 项目建设地址:满洲里市东湖区二卡社区1.1.6 建设内容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新建满洲里市东湖区红旗社二队及周边道路合计1700米,宽5米,结构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时安装路灯35盏。
1.1.7 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4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总投资410.00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332.1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77.88万元。
1.1.8 资金筹措本级财政列支及争取上级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原则1.2.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计委、建设部投资(2006)1325号;6、《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交公路发[1996]611号;7、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1.2.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根据东湖区总体规划和二卡社区交通量的要求,本设计着重对红旗社二队的道路现状及存在问题,分别设计出各路段改造工程方案,使本项目工程建成后基本解决当地交通存在的问题,缓解交通不畅的矛盾,基本形成功能分明、交通顺畅、安全、快速的交通系统。
一、在满洲里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综合专项规划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按地方政府对项目的意见,结合二卡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东湖区红旗社二队道路建设、改造工程设计。
二、在现有道路设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设施,充分地发挥原有工程的效益。
三、结合二卡社区的地形情况,设计适合本地特点且安全可靠、管理方便、经济合理的工程方案。
道路维修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道路维修改造项目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很多原因可以归结为道路状况不佳。
同时,我国道路老化情况严重,许多路面存在裂缝、凹陷等问题,给交通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进行道路维修改造成为迫切需求。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对现有道路进行维护和改造,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水平。
具体包括对道路路面的病害修复、路面重新铺设或重建、交通标志标线更新等工作。
通过维修改造,可以改善道路状况,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三、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道路维修改造是一项成熟的工程技术,施工方案已经成熟。
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和施工工艺,可以对道路进行高质量的维护和改造,并且技术难度相对较低。
2.经济可行性:道路维修改造可以节约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
虽然这项工程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通过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可以从长远角度来看,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3.社会可行性:道路维修改造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性,对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有积极意义。
同时,工程过程中,可以为就业提供一定的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福利。
四、项目实施方案1.道路评估:首先需要对现有道路进行评估,确定需要维修改造的路段和具体问题。
2.病害修复:对路面上的裂缝、凹陷等病害进行修复,使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确保修复效果和持久性。
3.路面铺设或重建:对已经严重老化或无法修复的路面进行重新铺设或重建,使用高质量的路面材料,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4.交通标志标线更新:对已经模糊或损坏的交通标志和标线进行更新替换,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
5.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或完善道路附属设施,如人行道、桥梁、隧道等,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便利性。
五、项目风险分析1.施工风险:道路维修改造涉及大规模的施工,可能面临施工期间交通管制、施工噪音、施工车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风险。
需合理规划施工期间交通流量和施工时间,减少对周边居民和交通的影响。
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与缘由 (3)2. 项目目的及必要性 (4)3. 项目改造范围与规模 (5)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7)1. 市场需求分析 (8)(1)交通流量现状及预测 (9)(2)道路改造需求分析 (10)2. 技术可行性评估 (11)(1)现有技术条件分析 (12)(2)新技术应用探讨 (14)3. 经济可行性评估 (14)(1)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6)(2)经济效益预测与分析 (17)三、项目改造方案 (18)1. 设计方案介绍 (19)(1)总体设计思路 (20)(2)主要技术路线 (21)(3)特色设计亮点 (22)2. 施工工艺流程说明与施工方法论述等详细内容及补充完善改造的具体内容23一、项目概述本报告旨在详细阐述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背景基于当前城市交通状况的迫切需求,为适应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增长,提升城市形象及市民出行质量,本道路改造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现有道路状况,提高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项目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改造工程的基本情况,本次改造工程涉及的道路是城市核心区域的主要交通干线,全长约XX公里,连接着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公共设施。
改造内容包括路面翻新、拓宽改造、增设交通设施、优化道路标志标线等。
改造工程旨在将现有道路升级为现代化城市主干道,提升城市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主要是基于当前道路交通问题的严峻形势以及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道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道路改造工程的建设迫在眉睫。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导向,也是城市自身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将放在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
本项目的实施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进行。
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录第一章总论 (6)1.1项目名称及可研编制单位 (6)1.2项目建设内容 (6)1.3编制依据 (7)1.4工程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8)1.5编制原则 (8)1.6编制范围 (9)1.7投资估算 (9)1.8资金筹措 (10)1.9结论及建议 (10)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2)2.1项目背景 (1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第三章建设条件 (16)3.1团场概况 (16)3.2自然条件 (17)3.3团场经济发展情况 (19)3.4公用设施依托条件 (19)3.5场地现状 (20)第四章总体规划方案 (21)4.1设计依据 (21)4.2设计目标 (21)4.3规划原则 (21)4.4规划理念 (22)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23)5.1工程设计原则 (23)5.2建设范围 (23)5.3道路绿化设计要求 (24)5.4道路人行道设计要求 (27)5.5道路绿化给水设计要求 (27)5.6道路照明设施设计要求 (28)5.7工程方案描述 (30)第六章节能节水 (38)6.1编制目的 (33)6.2节能规范和设计原则 (33)6.3项目能耗分析 (35)6.4节能节水措施 (35)6.5节能节水管理 (37)第七章环境保护 (43)7.1环境保护依据 (43)7.2环境保护建设目标 (43)7.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44)7.4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46)第八章消防、安全与卫生 (51)8.1消防 (51)8.2安全与卫生 (51)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与定员 (52)9.1项目组织 (52)9.2劳动定员 (53)第十章工程项目实施进度 (54)10.1项目实施阶段 (54)10.2项目实施进度 (54)第十一章招标方案 (56)11.1招标依据 (56)11.2招标范围 (56)11.3招标组织形式与招标方式 (56)11.4招标基本情况 (56)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7)12.1、投资估算 (57)12.2资金筹措 (67)第十三章工程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分析 (68)13.1概述 (68)13.2社会效益 (68)13.3环境效益 (68)第十四章社会评价 (69)14.1社会影响分析 (69)14.2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 (70)第十五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71)15.1项目概况 (71)15.2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 (71)15.3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73)15.4结论 (74)第十六章风险分析 (75)16.1项目风险识别 (75)16.2降低风险的主要措施 (75)第十七章结论及建议 (77)17.1结论 (77)17.2实施措施及建议 (77)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可研编制单位1.1.1项目名称:某某团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道路提升改造工程1.1.2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团1.1.3项目建设地点:某某团团部1.1.4可研编制单位:某某全新勘测设计有限公司1.2项目建设内容该项目为某某团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主要为团部巴尔鲁克路、建设路、健康路、团结路、哈拉布拉克西路、经一路、经二路、公园路和幸福路九条道路进行绿化带绿化、人行道改造和道路照明设计,巴尔鲁克路全长628米,建设路1185.4米,健康路425.7米,团结路757.8米,哈拉布拉西路1185米,经一路730米,经二路472米,公园路563.3米,幸福路517.2米,设计范围包括绿化带改造、人行道改造和路灯照明设计。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概况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市XX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1.1.2项目选址XX市XX路市城区1.1.3建设性质及规模改建1、XX市财政局至火车站全长4332米。
(材料安装、路灯基础、电缆井、电缆沟及路面、人行道恢复等)项目建设总投资292.94万元。
1.1.4建设单位基本情况XX市建设局重点办XX市建设局位于107国道旁。
为更好地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加速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在市委、市政府地坚强领导下,成立了重点工程领导小组,重点工程办公室是重点工程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负责全市重点工程的前期准备和日常管理工作。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总工1名,注册造价师1名,注册建造师1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6名。
近年来,该办在XX市建设局的带领下,认真履行职责,执行政令畅通,贴近民生办实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城市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先后启动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向阳路拓宽改造工程、城市供水管网扩改、排污管网扩改等重点基础建设工程;实施了白云湖、长安河美化、亮化、污水厂、环卫设施等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完成了环城路、福桥路、南太路、107国道转盘等改造工程;到目前为止,新建改造城市主干道路25条,完成各类建设项目50多项。
完成城区、城郊结合部240条背街小巷实施硬化改造,实施照明亮化改造130多条;先后改造36条主街和居民区下水道,以上项目投资共计10多亿元。
通过加快城市建设,夯实经济基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明显优化,经济实力进一步曾强,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其工作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市民的充分肯定和赞扬,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股室。
1.2报告编制依据⑴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 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4)《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5)《XX市城市总体规划变更》(2005-2015年)(6)《XX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11]第12次(7)项目单位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1.3编制范围本可研报告以XX市巴咀坳至三角坪转盘提质改造、107国道与XX大道交叉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为研究对象,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效益分析为内容,开展多方面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道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1.1.项目名称 (1)1.1.2.承办单位 (1)1.1.3.建设地点 (1)1.1.4.项目属性 (1)1.1.5. 计划工期 (1)1.1.6. 建设内容 (1)1.1.7. 项目总投资 (1)1.1.8. 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3)2.1.XX村村概况 (3)2.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第三章建设规模与标准 (5)3.1建设规模 (5)3.2.采用的规范 (5)3.3主要技术指标 (5)第四章方案设计 (6)4.1.工程设计原则 (6)4.2. 道路与河堤工程 (6)4.2.1.道路横断面设计 (6)4.2.2.道路纵断面设计 (6)4.2.3.路基设计 (7)4.2.4.路面工程 (7)4.3. 桥涵工程 (7)4.3.1.涵洞设计 (8)4.4.建设工程数量表 (8)第五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9)5.1.项目环境现状 (9)5.2.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对环境及社会的影响 (9)5.3.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9)5.3.1.噪声污染防止措施 (9)5.3.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9)5.3.3加强环境管理与监督 (9)5.4.环境影响评价 (10)第六章项目管理及招标 (11)6.1.招标依据 (11)6.2.招投标管理的基本原则 (11)6.3.工程招标 (12)6.4.项目管理 (13)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 (15)7.1.建设工期 (15)7.2.项目进度表 (15)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6)8.1投资估算 (16)8.1.1.编制内容 (16)8.1.2.编制依据 (16)8.1.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计算 (16)8.2.项目投入总资金 (16)8.3.融资方案 (17)8.4.融资方案分析 (17)第九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18)9.1.主要结论 (18)9.2.建议 (18)附表:1、投资估算表(推荐方案)2、XX道路改造工程建设总投资估算表(推荐方案)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图:1、工程平面图2、道路断面图3、涵洞断面图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X道路改造工程1.1.2.承办单位XX村民委员会1.1.3.建设地点XX村1.1.4.项目属性新建项目1.1.5. 计划工期计划于2013年1月—2013年3月完成项目立项、设计、招标等前期准备工作,2013年4月—2013年8月工程施工,2013年9月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1.1.6. 建设内容1、道路工程:全线共新建道路工程2.1公里,为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厚度为5cm。
新建盖板涵2道1.1.7. 项目总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172.5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为142.0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7.72万元,基本预备费为12.78万元。
资金来源:申请财政奖补资金69万元,其余103.52万元自筹资金。
1.1.8. 编制依据1. 与XX村村委会签订《XX村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咨询合同2.《XX村基本情况》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2]15号)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国家建设部2007)5.《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吉林省基价表》(JLJD-SZ-2009)6.《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7.《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文件)及《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第二章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2.1.XX村村概况XX村坐落于祖国的边陲城市,鸭绿江畔,长白山脚下吉林省白山市江北,距市区1.5公里,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XX村是白山市第一村,人口4865人,836户,11个自然屯,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具有地域特色风情的旅游业:有风景秀丽的青山湖,青山湖是白山市十大风景旅游区之一,是省重点旅游区,湖水清澈透底,碧波荡漾;有全民健身的滑雪场、游泳馆;清幽的寺庙,千佛塔等景观。
可谓:聚八方来客,秀万种风情。
2.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XX村地势较低,局部暴雨时常发生水灾,特别是2012年8月份遭遇了洪水的袭击,更是对村民的生产和生命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随着村民人口的不断增加,需要扩大村民的居住和生产区域,迫切需要及时建设村民的道路、桥梁、河堤等基础设施工程,而我村道路经过洪水和常年车辆的磨损,路面已不能保证正常的交通和车辆的行驶。
因此提出在我村建设村道2.1公里,以方便村民出行及保证生产设施和村民财产安全。
农村基础设施是一个农村的形象问题,它除了承担最基本的任务外,还直接反映着农村的面貌和风格,对农村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效应。
因此,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起到美化农村环境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的发展。
村道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骨架,因此,浑江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对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优化城市结构,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的整体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拟建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项目影响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出行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推进农村城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标准3.1建设规模XX镇XX村农村公路位于XX镇,是XX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可进一步连接中心城区与农村道路网的道路骨架,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提升城市建设的发展水平,为城市及农村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本工程内容主要为新建道路工程2.1km,新建涵洞2道。
3.2.采用的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 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4)《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吉林省基价表》(JLJD-SZ-2009)(5)《全国公路工程投资估算指标》(6)《公路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文件)及《公路工程投资估算指标》(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3.3主要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公路四级。
2.设计时速:20km/h。
3、涵洞:洪水频率为25年/一遇第四章方案设计4.1.工程设计原则1.按照路网规划,结合区域用地性质,以适当超前和前瞻性为原则,以较高的起点确定建设标准。
新建道路尽可能与骨架路网相协调,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逐步完善,从实际出发,按需要与可能充分发挥,提高区域发展中的可持续性。
2.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优化、利用有限的时空资源。
3.合理利用地形和当地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4.2. 道路与河堤工程道路全长为2.1km,位于XX镇XX村,起点为XX村九社,沿线经过防汛物资储备库、XX村四社、福利院,终点到达南线公路,与南线公路相接。
4.2.1.道路横断面设计根据交通量预测及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论证,本公路的路基宽度采用如下:全线路基宽度为5.5m,横断面尺寸为0.5m(土路肩)+4.5m(行车道)+0.5m(土路肩)。
横坡:行车道1.5%,路肩2.5%。
4.2.2.道路纵断面设计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填挖方量。
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最小纵坡度0.3%,最大纵坡6%,纵断设计考虑道路排水要求和非机动车的爬坡能力。
4.2.3.路基设计工程区域内道路大部分为填方,道路路基处于干燥和中湿状态。
对个别不良地质地段,可根据土质情况分别采用换填或掺入石灰等措施进行处埋,换填可采用砂砾石,并用重载碾压。
土基必须保证密实、均匀,强度达到规范要求,路槽底面土基回填模量值应大于25兆帕。
土质路基压实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
土质路基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4-1.路基压实度表表4-1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材料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中填方要求。
4.2.4.路面工程白山市冻结深度为1.40米,路面设计需考虑最小防冻厚度要求。
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节约资金的原则,选择路面结构。
推荐方案:5cm沥青混凝土中粒式路面原路面上喷洒透层油原路修补4.3. 桥涵工程本段道路共设涵洞2道,为1-1m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4.3.1.涵洞设计本段道路涵洞共设2道,均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位置分别为:1、K0+50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角度为90º,孔径为2.0m,孔数为1孔,进口为一字墙,出口为一字墙;2、K1+70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角度为90º,孔径为2.0m,孔数为1孔,进口为八字墙,出口为八字翼墙;盖板为钢筋盖板,板厚为0.4cm,盖板为直径12cm的钢筋网,一字墙及八字翼墙均为M10#砂浆砌块石,M12.5#砂浆抹面。
4.4.建设工程数量表建设工程数量表第五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5.1.项目环境现状本工程位于XX村,周围环境主要为村民住宅及耕地、林地。
5.2.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对环境及社会的影响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噪声,扬尘及施工占地、施工土石方。
工程产生的弃土堆积、弃土运输、弃土处置将会对交通、居民生活和景观等产生影响。
同时工程施工时可能造成公共设施的损坏,如地下电缆、通信电缆、光缆等。
5.3.环境保护治理措施5.3.1.噪声污染防止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机械产生的噪音较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特别是机械操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此,建议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工作,使其轮流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时间,并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力。
2.高噪声作业区应远离环境敏感区,对影响较重的施工场地需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减退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
施工机械,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居民区附近,严禁夜间施工。
5.3.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对于施工中产生的扬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使之减少到最低范围。
材料要集中堆放,减少尘源;运输过程中要加盖篷布或适当洒水,降低起尘;施工中还应配置洒水车,以减少扬尘范围。
5.3.3加强环境管理与监督要成立施工期临时环保机构,重点抓好施工期产生的环境问题的防治。
在施工过程中聘请专门的环境监理工程师,以保证工程环保措施的实施。
是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实施,并将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5.4.环境影响评价道路工程是一项基础设施工程,工程完成后,将会大大改善现有村庄的道路交通等状况,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工程本身将会给环境带来一定次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