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论动物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的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和流行性的一类危害严重的动物疾病。

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终止条件,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

第二节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一、概念传染: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构成感染需具备三个因素,病原体,动物机体及它们所处的环境。

1.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病原体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称为外源性感染,如果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当受不良因素影响致使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这就是内源性感染。

2.单纯感染,混合感染的继发感染: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单纯感染或单一感染,由两种以上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合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之为继发感染。

3.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顿挫型和一过型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感染过程,称为显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且呈隐蔽经过的称为隐性感染,其病原微生物在某一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一定的病理变化,但外表看不到症状,也称为亚临床感染。

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出现即行恢复为一过型感染,开始症状较重,特征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恢复称顿挫型感染,4.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病原体局限在某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局部感染,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

表现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

5.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临疹症状者称为典型感染,非典型感染则较轻或较重。

6.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指不引起病毒大批死亡的临床类型称为良性感染,反之,引起大批死亡的临床类型称恶性型。

动物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动物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动物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一、传染病基本概念传染病是指能在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病原体、宿主和环境三大因素。

传染病在动物身体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血源性传播和粪-口传播等。

二、传染病的病原体1.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约束性的微生物,无细胞结构,能在细胞内复制。

病毒的核心成分是核酸,常见的动物传染病包括犬瘟热、猫瘟、家禽流感等。

2.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形态各异,细菌导致的传染病包括布氏桿菌病、结核病、布氏链球菌病等。

3. 真菌:是一种生物体,生长缓慢,不具移动能力,常见的动物传染病有念珠菌病、皮肤癣菌病等。

4. 寄生虫:使用动物或植物作为宿主,导致宿主感染,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犬疥螨病、弓形虫病、钩体虫病等。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 疫苗预防:通过注射疫苗,激发动物的自身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以预防感染。

2. 防治措施:包括隔离感染动物、加强环境卫生、防范病原体的外源传播等,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 营养调理:提高动物的体质,增强免疫力,减少接受感染的可能性。

4. 消毒措施:定期对饲养环境、器械设备、饲料和饮水进行消毒,杀死病原体。

四、常见的动物传染病1. 人畜共患传染病:包括犬瘟热、狂犬病、猫瘟、家禽流感等,这些疾病不仅对动物造成危害,还能通过接触传播感染人类。

2. 家畜传染病:包括口蹄疫、布氏桿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猪瘟等,这些疾病会对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3. 宠物传染病:包括犬疥螨病、犬流行性呼吸道感染、犬弓形虫病等,这些疾病对宠物健康和饲主构成潜在威胁。

五、传染病的防控管理1. 健康监测: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监测,发现疾病和感染的早期症状。

2. 隔离管理:发现感染动物立即隔离,防止疾病的传播。

3. 饲料管理:确保动物的饲料无污染,避免疾病通过饲料传播。

4. 疫苗接种:对动物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兽医传染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兽医传染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兽医传染病学重点知识总结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兽医传染病学这一块儿。

说起传染病,您想想,要是咱们养的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被传染病缠上了,得多可怜呐!这兽医传染病学可重要得很。

先来说说传染病的病原。

这病原就像是捣乱的小恶魔,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等。

您就好比病毒,那家伙个头小,却能兴风作浪,让小动物们生病。

像那流感病毒,在动物界也不老实,一不注意就能让整个养殖场的动物都倒下。

再讲讲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这传播途径就像是一条条看不见的“小道”,病原就顺着这些小道到处跑。

空气传播,这不就跟一阵风吹过,把花粉吹得到处都是一个道理嘛!接触传播呢,就像咱们手拉手,病原也能从一个动物传到另一个动物身上。

还有食物和水传播,您想想,要是吃的喝的不干净,那不就等于把病原直接请进肚子里啦?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也得说道说道。

这流行过程就像是一场戏,有开场、高潮和落幕。

一开始可能就几只动物中招,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动物被感染,这不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要是防控不得力,那可就麻烦大啦,整个养殖场都可能被“攻陷”。

还有传染病的诊断方法,这可是兽医的“火眼金睛”。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就像看一个人的脸色判断他心情好不好一样,动物没精神、不吃东西,那可能就有问题啦。

实验室诊断呢,就好比拿着放大镜找线索,通过检测血液、粪便,把病原给揪出来。

预防传染病,那可是重中之重。

就像咱们提前打伞,免得被雨淋湿。

加强饲养管理,给动物们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吃得好住得好,抵抗力自然就强。

定期免疫接种,这就像是给动物穿上一层“防护服”,让病原没法靠近。

治疗传染病也有讲究。

对症下药,就像钥匙开锁,得找对那把合适的钥匙。

支持疗法也不能少,给动物补充营养,增强它们的战斗力,和病原好好打一仗。

总之,兽医传染病学这门学问可真是不简单呐!咱们得重视起来,才能保护好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让它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陪伴在咱们身边。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兽医传染病复习资料

兽医传染病复习资料

总论部分一、名词解释: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继发感染、混合感染、持续性感染、长程感染、顿挫型感染。

潜伏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垂直传播、生物性传播、直接传播、间接传播、传播媒介、传染病、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源地、疫区、疫点、散发性、流行性。

检疫、产地检疫、口岸检疫、PCR、隔离、封锁、特异性疗法、消毒、终末消毒、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免疫程序、多联苗、多价苗、免疫失败、药物残留、疫病预防、疫病防制、疫病的消灭或净化、动物疫病、动物防疫、官方兽医、执业兽医:变态反应、变态原、免疫监测、药物预防二、简答与问答题1.家畜传染病的危害性2.在动物传染病防制方面我国与以达国家间的主要差距有哪些?原因是什么?3.我国畜禽传染病发生的现状?4.传染病区分于非传染病的特征有那些5.传染病的典型发病过程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分为那四个阶段?6.潜伏期在防制传染病的实际工件中有何意义和用途?7.如何切断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环节?试举出切断每个环节两种以上的措施8.降低动物易感性的措施有哪些?9.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0.同一传染病其潜伏期的长短有较大的变动范围,其原因是什么?11.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去避免上述问题?12.影响家畜易感性高低的主要因素13.导致动物群体易感性升高的因素14.导致群体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15.动物疫病的周期性是如何形成的?16.什么是自然疫源地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毒性和细菌性疫病各举例5个。

17.如何消灭疫源地?其消灭条件是什么;18.什么是传染病的散发流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形式的流行?19.什么是疫病流行过程的季节性,为什么会有此现象20.什么是动物传染病的周期性,为什么会有此现象?21.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22.自然因素是如何影响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23.动物疫病平时的预防措施包括那几个方面24.发现动物疫情时的扑灭措施包括那几个方面。

兽医执考传染病部分知识点汇总

兽医执考传染病部分知识点汇总

猪乙型脑炎猪II型链球菌病李氏杆菌病单核细胞增多“观星”G+伪狂犬病其他动物奇痒肝、脾灰白色坏死点猪乙型脑炎李氏杆菌病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肺间质增大肺门淋巴结出血,大理石样外观细小病毒病初产母猪不发热圆环病毒病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卫星生长巧克力平板CAMP阳性副猪嗜血杆菌病关节肿胀多发性浆膜炎夏季高发
猪乙型脑炎猪II型链球菌病猪丹毒冬季高发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关节炎
猪链球菌病猪丹毒副猪嗜血杆菌猪瘟猪丹毒李氏杆菌病猪II型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病不发热体温正常
仔猪红痢猪水疱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副伤寒猪大肠杆菌病下痢腹泻仔猪黄痢
1-3d仔猪仔猪白痢
10-30d仔猪猪传染性胃肠炎
大小猪1比1小肠病变<10d必死猪流行性腹泻
大小猪3比1小肠病变猪痢疾
粘液性出血大肠病变仔猪红痢
1-3d仔猪产气荚膜梭菌出血
猪副伤寒“橡皮脾”20d-4w仔猪脑膜炎症状
繁殖障碍
胸肺粘连:呼吸极度困难,
犬坐姿势
急性败血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
腹泻
猪痢疾
猪支原体
肺炎(肺
肉变)。

动物传染病复习资料答案名词解释讲解

动物传染病复习资料答案名词解释讲解

概念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2 免疫程序:一个地区(或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合理的预防接种计划。

即依据疫病在本地区流行情况及规律,畜禽的用途、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条件,使用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

3.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4.疫区:传染病同步流行的地区。

5.检疫:法定人员利用各种诊断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强制性疫病检查并出示法律性证明的过程6 . 死亡率:指因某病死亡的动物数占某种动物总数的比。

7 .垂直传播:从母代到其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

8.消毒:是指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9.流行性: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动物群体出现比寻常为多的病例,指疾病发生频率较高的一个相对名词。

10 病死率:指因某病死亡的总数占该病患病动物总数的比。

11.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12.自然疫源性疾病: 指病原体除感染人类外,亦可存在动物储存宿主、传播媒介体内及自然疫源地.易感者进入自然疫源地便会受到感染而患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区域性、发病动物。

15.水平传播: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式横向平行传播。

16.传染源:是指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

17.良性传染病:不会引起动物大批死亡的传染病18.最长潜伏期:病原侵入机体到出现最初临床症状的最长时间间隔19.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动物群体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动物床染病。

20.致死率:个体死亡的概率21.预防消毒:没有明显的传染源,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22.季节性传染病:经常发生于一定季节,或在一定季节发病率明显上升的传染病25.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26.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病原微生物所波及的地区。

动物传染病期末总结

动物传染病期末总结

动物传染病期末总结一、引言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种或多种疾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在个体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

动物传染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也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动物传染病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防治措施等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动物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动物传染病指的是动物体内寄生的病原体经过传染途径,感染到其他动物并引起疾病的现象。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以及传播方式,动物传染病可以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三、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是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传播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研究的学科。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了解传染病的暴发和传播的原因,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统计学分析、实验室检测等。

四、动物传染病的防治措施4.1 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目前最主要的动物传染病防治手段之一。

通过疫苗接种,可以使动物产生免疫力,从而防止其感染病原体。

疫苗预防的原则包括免疫对象的选择、免疫程序的控制以及免疫材料的选择等。

4.2 隔离措施隔离措施是指将疫情动物从健康动物中分离出来,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通过对疫情动物的隔离和治疗,可以减少传染病在动物群体中的传播。

隔离措施的具体措施包括隔离场所的设置、严格的消毒措施以及人员的合理安排等。

4.3 环境改善环境改善是指通过改善动物生活环境,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以及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动物舒适的生活环境、定期消毒等都是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

4.4 治疗措施对疫情动物的治疗是防治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的药物给药、临床观察以及辅助检测,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发展和传播。

五、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手段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

兽医传染病复习大纲(完整版)

兽医传染病复习大纲(完整版)

兽医传染病复习大纲(完整版)首篇——名词解释1、家畜传染病学: 是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

2、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感染。

3、抗感染免疫: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4、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也就是无抵抗力)。

5、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均属于这种类型)6、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例如:猪肺疫、马腺疫等)。

7、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员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8、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

9、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例:慢性猪瘟经常继发感染猪副伤寒、猪肺疫等。

)10、显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如鸡新城疫、猪瘟等)。

11、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

12、局部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重,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各种脓创)。

13、全身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全身感染。

表现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学症、败血症、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有代表性临诊症状者(如:马腺疫-颌下淋巴结肿大、猪瘟-肠纽扣状溃疡等)。

14、非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其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如:非典型性鸡新城疫)15、良性感染:该传染病并不引起病畜的大批死亡,称为良性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传染病是( C )。

A、具有流行性的疾病B、由病因引起的具有流行性的疾病C、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D、具有传染性的疾病2、非传染源是指( B )。

A、患传染病的动物B、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C、病原携带者D、人类3、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临诊上排白色糨糊样稀粪,死亡率低的病可能是( B )。

A、仔猪黄痢B、仔猪白痢C、猪痢疾D、猪流行性腹泻4、口蹄疫患畜组织脏器中含毒量最高的是( B )。

A、血液B、水疱皮C、呼出的气体D、粪便5、猪痢疾的病变局限于( B )。

A、小肠B、大肠C、胃肠道D、胃6、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时,症状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是(B )。

A、妊娠母猪 C、哺乳仔猪B、育肥猪 D、断奶仔猪7、温和型猪瘟的病理变化是( C )。

A、盲肠纽扣状溃疡B、脾脏出血性梗死C、母猪繁殖障碍D、淋巴结肿大8、下列传染病为肿瘤性疾病的是( A )。

A、马立克病B、鸡传染性贫血C、鸡传染性肝炎 C、新城疫9、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常发日龄为( B )。

A、1-2周B、3-6周C、6-8周D、8-10周10、对炭疽最易感的动物是( A )。

A、羊B、猪C、犬D、鸡11、擒霍乱的病变特征是( A)。

A、肝表面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灶B、肠黏膜出血C、脾脏肿大D、盲肠出血、栓子12、下面禽病中( C )是一级动物疫病。

A、鸡白痢B、禽霍乱C、新城疫D、禽白血病13、下列哪一种传播方式不属于垂直传播( B )。

A、经卵传播B、经飞沫传播C、经胎盘传播D、经产道传播14、猪细小病毒感染的临诊症状不包括( B )。

A、流产B、难产C、不育D、产木乃伊胎15、下列不能直接采用HA、HI方法诊断的传染病有( A )。

A、传染性喉气管炎B、新城疫C、禽流感D、产蛋下降综合征16、紧急接种的范围,通常因为疫区和受威胁区内( C )。

A、所有动物B、发病动物C、尚未发病动物D、幼畜17、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微生物同时引起的传染称为( A )。

A、混合感染B、单纯感染C、继发感染D、持续感染18、伪狂犬病病毒接种家兔可出现( B )症状。

A、腹泻B、接种部位奇痒C、呼吸困难D、神经症状19、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其作用主要是( C )。

A、消灭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提高动物抵抗力、20、某猪场5-6月龄架子猪5月份突然发病,体温42.5度,精神沉郁,不食,呼吸高度困难,有的出现喘气,粪便干燥,下颌、腹部及四肢末端皮肤出现紫色瘀斑,病程快的1-2天死亡,该病可能是( B )。

A、猪瘟B、猪肺疫C、猪圆环病D、猪丹毒1、猪水肿病的特征是( A )。

A、胃壁水肿B、肝淤血肿大C、小肠黏膜充血、出血D、脾充血、出血E、肾畸形2、防疫工作的方针是( B )。

A、隔离和封锁B、预防为主C、治疗7、下列传染病只有鸡感染的有( A )。

A、传染性支气管炎B、新城疫C、传染性喉气管炎9、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 C )。

A、仔猪B、育肥猪C、繁殖母猪10、治疗猪支原体肺炎不能选用( A )。

A、青霉素B、卡拉霉素C、土霉素11、猪细小病毒感染的诊断应注意与( A )的区别。

A、蓝耳病B、伪狂犬病C、猪瘟12、哺乳仔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的途径有( B )。

A、经呼吸道B、经乳汁C、经创伤13、伪狂犬病病毒接种家兔可出现( B )。

A、腹泻B、接种部位奇痒C、呼吸困难14、( B )是治疗猪嗜血支原体病的首选药物。

A、强力霉素B、四环素C、土霉素15、2%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 A )消毒。

A、病原污染场地B、鸡笼C、饮水17、紧急接种的范围,通常应为疫区和受威胁区内( B ).A、已发病动物B、尚未发病动物C、所有动物18、消灭病原微生物最彻底的方法是( A )。

A、焚烧法B、掩埋法C、发酵法19、猪链球菌病的急性病例常表现为( A )。

A、败血症B、脑膜脑炎C、淋巴结脓肿20、猪血痢是( A )的症状。

A、猪痢疾B、轮状病毒感染C、猪大肠杆菌病1.日本乙型脑炎的的主要感染源和增殖宿主是什么(C )A.鸡 B.牛 C.猪 D.羊2.对于预防禽流感,最佳的接种方式是( D )A.饮水免疫B. 刺种免疫C. 点眼、滴鼻D. 肌肉注射3.消毒最有效的方法( A )A.机械清除法B. 物理消毒法C. 化学消毒法D.生物热消毒法4.以下不是以繁殖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是( B )A. 蓝耳病B. 猪痢疾C. 猪细小病毒D. 日本乙型脑炎5.布鲁氏菌病主要传播途径( C )A . 呼吸道 B. 生殖道 C. 消化道 D. 空气传播6.猪副伤寒是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病变特点为( B )A.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或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B.胃肠粘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C.肠系膜水肿和大肠粘膜发生钮扣状溃疡D.肝、脾、淋巴结肿大、坏死7.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病变是( D )A.气管粘膜增厚和混浊,表面有结节样病灶,内含干酪样物B.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囊内有干酪样物C.喉和气管粘膜出血和坏死,并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D.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呈卡他性炎症,并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8.下列疾病中自然条件下只能使鸡感染的是( A )A. 传染性法氏囊病B. 鸡支原体感染C. 大肠杆菌病D. 禽流感10.在猪病防制中,我国研制的( B )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比较理想的猪病疫苗。

A. 猪蓝耳病B.猪瘟C. 猪流感D、猪伪狂犬病11.猪水肿病主要是由( A ) 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A. 大肠杆菌B. 沙门氏菌C. 巴氏杆菌D.炭疽杆菌12.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产蛋突然下降( B )A. 禽副伤寒B. 禽流感C. 鸡新城疫D. 鸡马立克氏病13.母猪细小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病状是( B )A.不育B.产木乃伊胎C.难产D.关节肿胀14.动物突然发病死亡,天然孔出血应首先怀疑是( B )A.猪瘟 B. 炭疽 C. 伪狂犬 D. 蓝耳15.仔猪黄痢多发(A )A.1~3日龄仔猪B.7~10日龄仔猪C.10~15日龄仔猪D.15~20龄仔猪16.下列病毒那一种不是RNA病毒:(D )A.口蹄疫病毒B.猪瘟病毒C.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D.伪狂犬病毒17.猪痢疾的传染途径是(C )A.交配B.呼吸道C.消化道D.皮肤和黏膜18.仔猪突然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首先表现( C )A.全身震颤B.精神沉郁C. 呕吐D.食欲减少19.下列对慢性猪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外观B.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形成同心轮层状的扣状肿C.消瘦、贫血、全身衰弱,便秘与腹泻交替D.有的皮肤出现紫斑或坏死痂皮20.鸡新城疫典型病理变化是( B )A.皮下水肿B.腺胃乳头出血C.心囊炎D.直肠弥漫性出血6.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常发日龄为(D)A.鸡毒支原体B.巴氏杆菌C.肺炎放线菌D.鸡副嗜血杆菌8.产蛋下降综合征常发日龄(C)A.2-3周龄B.3-6周龄C.26-32周龄D.35周龄以上11.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时,症状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是(B )A.妊娠母猪B.哺乳仔猪C.育肥猪D.保育猪12.禽伤寒的病原是( A )。

A.沙门氏菌B.巴氏杆菌C.大肠杆菌D.链球菌14.传染性法氏囊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可表现在( A )A.该病可以侵害各种年龄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B.该病可感染人,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C.该病可降低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D.该病可引起鸡长期生长不良,饲料利用率降低15.猪伪狂犬的典型临床症状(B )A.口腔流涎,呼吸困难,摇头B.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四肢痉挛,作划水状,表现出神经症状C.精神萎顿,消瘦和拉稀D.呼吸困难,鼻腔流出大量浆液性鼻液16.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诊特征为(B )A.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B.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部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C.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

在雏鸡还可出现流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气管发生啰音D.咳嗽、流鼻液、呼吸道啰音和张口呼吸17.下列沙门氏菌中,可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有(B )A. 鼠伤寒沙门氏菌B. 鸡伤寒沙门氏菌C. 鸭沙门氏菌D. 鸡白痢沙门氏菌18. 猪流行性腹泻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D )月份A. 4~6月份B. 7~8月份C. 9~10月份D. 11~12月份19.口蹄疫的易感动物最重要的是( B )A.单蹄动物B.偶蹄动物C.肉食动物D.食草动物1、猪肺疫的病原是 DA.大肠杆菌B.沙门氏菌C.支原体D.巴氏杆菌2、破伤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 C ___A. 消化道B. 呼吸道C. 皮肤、粘膜伤口D. 生殖道4、鸭瘟的主要剖检病变是 CA.渗出性肠炎B.脑脊髓炎C.消化道出血和溃疡D.肝炎和肝出血5、下列选项中不是鸡急性型巴氏杆菌病病变的是为 CA.心包积液,心外膜、心包脂肪出血明显。

B.肝肿大,质脆,呈棕色或黄棕色,表面有灰白色、针尖大小坏死点。

C.呼吸道有多量粘性渗出物,病程长的形成干酪样假膜覆盖于气管表现。

D.肠道尤其是十二指肠呈卡他性和出血性肠炎。

6、禽大肠杆菌病的病变特征是 BA.肠粘膜出血B. 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C.脾脏肿大D.盲肠栓子7、奶牛场常用的布鲁氏菌病检疫方法是 BA.变态反应B.试管凝集试验C.细菌培养D.荧光抗体检查8、皮肤出现血斑应怀疑为 BA.猪水肿B.猪丹毒C.猪瘟D猪圆环病毒病9、仔猪副伤寒常发生于___ A __年龄阶段的猪。

A. 1~4月龄B. 1周龄以内C. 1月龄以内D. 6月龄以上10、疫点、疫区、受危胁区和封锁令由A 划定公布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市地畜牧兽医行政部门C.省畜牧兽医行政部门 D.农业部14、禽伤寒的病变是 AA.青铜肝B.虎斑心C.橡皮肺D.云斑肾15、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病变没有 CA.呼吸困难B.淋巴结肿大C.淋巴结切面大理石样变D.肝变硬、发暗16、小鹅瘟肠腔中形成的栓子一种有两层组成另一种完全由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凝固而成 DA.前者易剥离B.后者比较粗大C.前者是灰白色如绦虫D.有的可达20cm17、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CA.高热稽留B.呕吐和水样腹泻,恶臭C.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萎缩D.肠壁变厚18、鸡新城疫1系苗初次免疫时 DA.大、小鸡都可以B.只能接种1个月以上的鸡C.只能接种2个月以上的鸡D.只能接种成年鸡19、某猪场5~6月龄架子猪5月份突然发病,体温42.5℃,精神沉郁,不食,呼吸高度困难,有点出现喘气,粪便干燥,下颌、腹部及四肢末端皮肤出现紫色或紫红色瘀斑,病程快的1~2d死亡,该病可能是 AA.猪肺疫B.猪丹毒C.猪瘟D.猪圆环病毒感染20、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特征病变是____A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