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机组中速暖机过程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原因分析及处理

合集下载

试析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试析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试析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通常在汽机发生振动事故后,操作人员会发现高压内缸的上下缸出现极大的温差,且在调大汽轮机疏水量使温差会继续加大,在关闭本体疏水实施闷缸操作后温差逐渐降低,汽轮机运转参数也会恢复正常。

事故过后维修技术人员对汽轮机机组进行了严格的故障排查,发现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有气缸保温性能不足,是由表面铝皮破损、缸体表面及管道上有污垢造成的,此外保温高的不当使用也是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因素。

要想避免汽轮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就应该确保高压内缸的保温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同时在检修过程中如果发现保温材料或铝皮破损,应及时更换。

关键词:汽机;上下缸温差大;原因;应对策略汽轮机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旋转式动力机械,能够将蒸汽中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汽轮机仍然被广泛用作火力发电厂、船舶乃至核电站的原动机,且目前世界各国正致力于研发更大容量、高参数的汽轮机,提高其运行经济性,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气缸是汽轮机的外壳,其中的高压缸可分为单层缸和双层缸两种形式,一般参数较高的汽轮机都为双层缸设计,而在汽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疏水系统与汽封系统连接不当,就会出现高压内缸中的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引发安全生产事故[1]。

在事故发生后,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找出有效应对措施,是汽机安全生产的有效保障。

1.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实例分析近些年来,汽机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水击、振动等安全事故,高压内缸的上下缸温差过大,设备因此损坏,给相关企业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此次以某发电厂的一次安全生产事故为例对汽机运行时出现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某发电厂的一组新型汽轮机在运行三天后,因水击事故而停止运行,在进行初步检修后再次正常启动。

正常运行三个月后,机组正常启动,但在中速暖机半小时后,出现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达到了32摄氏度,异于平常机组运行状态,机组人员发现异常情况马上采取措施,加大进汽量,随后发现该举措无效,在转速达2200r时,上下缸温差高达54摄氏度,工作人员立马停止汽机运行。

发电机组启动过程中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分析与措施

发电机组启动过程中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分析与措施

发 电机组在启动过程中由于汽缸内热流 向上流动 ,启动初期部 f 瓣懿群糍 撼馘 黼辨 懿拽 分 凝 结 放 热 , 结 水 在 下缸 形 成 水 膜 从 而 影 响 下 缸 传 热 , 成 下 缸 温 凝 造 l ~ 升 比上缸慢 ,故常出现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的现象。当出现缸温差 . 时 , 子偏 心会 出现 一定程度 的变化 , 转 当出现较 大偏心尤其 异常性 反 l 2 箨 c, 弹时 , 可能会发生缸体 内部 的动静部分摩擦 , 摩擦处产生热量 温度升 r l l◆ 主瓤 高 , 静部 分间隙进 一步减小 , 动 碰磨 加剧 , 给机组 带来严重损害” 】 。 § } { 。 ● 辩 当缸 温 差较 大 时 , 还 将 发 生 “ 缸体 猫拱 背 ” 形 致使 动 静 部 分 间 隙 变 } 二 . 一 一 - ^ ~ . Y “ 一 变化 , 轻则破坏 汽机 结合 面的严 密性 , 导致漏汽 , 重则致使动 、 静部 分 潞 | ● 。 间 隙变小 , 导致动 静摩 擦 , 另外 缸体热应 力也较 大 , 严重影 口材 料寿 向 l 命, 甚至产生永久性变形, 轴承 中心发生变化 , 使机组发生剧烈振动【 1 1 。 0 2 { ) { 0 ∞ S 0 1 因缸 温 差 大 会 对 汽 轮 发 电机 组 产 生 严 重 危 害 , 般 来 讲 , 行 规 一 运 《 , n 程 规 定 机 组 启 动 前 上 、 缸 温 差 不 能 超 过 5 ℃ , 组 启 动 过 程 中上 、 下 0 机 下缸温差超过 5 o 时应打 闸停机[ 0C 2 4 。如机组启动 过程 中或热态停机 图 2 1 调整前启动时高压缸上下缸温升 曲线 — 后 缸 温 差 超 标 , 机 组 将 被 迫 停机 或 延 迟 启动 , 别 是 热 态 停 机 后 如 则 特 3 启 机 过 程 中 高压 缸 上 下 缸 温 差 大 的 原 因 分 析 缸温差超标 , 通常只得等缸温下降至冷态水平 上、 下缸温差才降低到 通 过分析该厂 1 号机 组多次启机数据 及对机 组设备进行检查 , 5o 0c以下 , 延误 时间至 少 3天以上 , 给电厂带来极 大的经济损失。 确定高压下缸保温状 况以及高压缸温度 测点及测温元件均无 问题 , 某 电厂 大 修 后 由于 高 压 缸 上 下 缸 温 差 大 的 问 题 多 次 启 动 不 成 所 测 温 度 为 缸体 真是 壁 温 ,导 致 该 机 组 启 动 过 程 中上 下 缸 温 差 大 的 功 , 文 通 过 检 查 分 析 , 明 了导 致 该 厂 机 组 高 压 缸 上 下缸 温 差 大 的 主 要 原 因 有 以 下 几 点 : 本 查 原 因, 采取相应措施后成功进行机组启动 , 解决 了该机组的长期遗留 31 蒸汽参数 问题 该厂 采用额定参数启机 ,主蒸汽压 力约 为 . 问题 , 证 了机 组 的 安 全 运 行 。 保 85 P , 蒸 汽 温 度 约 为 5 0C .M a 主 3 o 。对 于 冷态 启动 的汽 轮 机 , 度 及 压 温 1 温 差 产 生 的 原 因 力过高 , 启动蒸汽流量偏小 , 对缸体加热不均匀。 机 组在启机 过程 中, 由于汽缸内热流向上流动 , 启动初期部分凝 32 冲车 方式问题 该厂实为额参数启机 , . 但操作规程 为滑参数 结 放 热 , 结 水 在 下 缸 形 成 水 膜 从 而 影 响 下 缸 传 热 , 致 下 缸 温 升 比 启机操作规程。而且 启动 时采用单 阀启动 , 凝 导 各调 门开度一样 , 通过主 上缸慢 , 且差距迅速增大 : 而启动过程 中进汽 方式也会影响缸体 的加 汽 门控制进汽量 。 由于进汽量小 , 冲刷与卷带作用不足以破坏形成于 热, 因此启动过程 中上下缸存在温差属于正常现象。 在机组暖机一定 下 缸 的 水 膜 , 响下 缸 受 热 。 影 时间 , 转子转速升高后 , 缸内壁温度 已较高 , 汽 且进汽量明显增 加 , 冲 同 时该 机 组 冲 车 时 采 用 的 方 式 为 在 5 0/ n与 1 0 r n下 0r mi O 0/ mi 刷 及 卷 带 作 用 显著 加 强 , 膜 不 易 形 成 , 缸 传 热 相 对 加 强 , 时 随 进 行 低 速 暖 机 , 水 下 同 由于 进 汽 量 小 , 机 效 果 不 佳 。 暖 着 高、 低压 加热器随机投入加 之缸体 疏水作 用 , 加速 了缸体 的传热 , 33 运 行 人 员操 作 问 题 在 机 组 准 备 启 动 、 真 空 过 程 中 , 出 . 抽 曾 上下缸温差会逐 渐减 小 , 温度趋于一致。 现 多个 阀门未关闭 , 导致抽真空困难 , 在检修人员发现并联 系运行人 但 由于 机 组 一 些 固 有缺 陷 或人 为 因 素 , 启 动 过 程 中 , 压 缸 上 员 关 闭后 , 高 真 空度 达 1 k a 在 启 动 过 程 中还 出现 轴 封 减 温水 投 在 高 提 OP ; 下 缸 的 温 差 可 能超 出 允许 范 围 ( O )从 而 打 闸 。导 致 高 压 缸 上 下 入 过 大 ,轴 封 减 温 水 泄 露进 入 汽缸 ,引起 高 压 缸 下 缸 温 度 急 剧 下 降 5℃ , 缸温差偏大的 因素主要有 以下几点 : 缸体下部保温存在缺陷 , 中 ( ① 高 如图 3 所 示 )从而导致 因高压缸上 下缸温差 大而打 闸, —1 , 且打 闸 Oc。 缸两端的对流通风等使下缸温度 降低。 ②蒸汽流量过小 , 冲刷及卷带 后下缸温度持续下降达 3 o 作用不足 以破坏水膜形成。③ 高压缸疏水不畅 ,凝结水无法及 时排 除, 甚至 出现返水 、 返汽现象。 ④高 、 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等容器 内部 存在一定的高温疏水汽化形成的蒸汽当打开缸体疏水门时 ,冷汽 漏 入汽缸 。 缸体 温度测点的布 置位 置不合理 或测点故 障 , ⑤ 不能够 正确 反 映缸体 的热应力情况 。⑥ 运行 人员操作 问题 。在机组启动 过程 中, 轴封减 温水控制不 当。轴封减温水泄露进 入缸体 , 致使高压 缸下 缸 温度发生突降 , 若降温速率过快 , 可能会 造成机组 大轴 弯 曲、 断叶 片等 恶 性 事 故 。 机 组 刚停 运 时 , 即密 闭汽 缸 , 使 疏 水 不 充 分 , 在 立 致 缸 体 内残 留 大量 汽 水 混合 介 质 。 这 些 介 质 凝 结 放 热 , 至 下 缸 , 过 疏 流 通 水 口流 入疏 水或抽汽管道 , 致使 上缸不能 自然冷却 , 下缸在低温疏水 的流动 冷却作 用下 , 温度更低于 上缸。 另外 , 汽水介质在凝结 的同时, 缸体内部局 部产生负压 , 使外界低温大气通过轴封进入汽缸 , 介质再 次凝结。如此循环 , 更进一步加剧了缸温差 。 2某厂 1号机组启机现象 图 3 1 因轴封减温水投入 过大导致 高压下缸温度急剧下降 — 某 电厂 1 号机 组在经 历首次 大修后 , 启机 过程 中 , 多次 出现 就 34 高压 缸疏水 不畅 该机组高压缸共设置 4级疏水 管道 , 中 . 其 高压缸上 下缸 温差偏 大的问题 , 并因此打 闸。该公司共配 置 5台锅 4 mm,第 1 2与 1 4级直径为 炉, 台 1O 三 O MW 汽 轮机 , 采用母 管制 , 启机 方式 为额定参 数启机 , 调节级 与第 9级疏水 管道直径 为 巾 2 8 0 mm、 18 的 长 .m 主蒸汽压 力约为 85 a 主蒸汽温度约为 5 0 .MP , 3 ℃。对于冷态启动 的 2 mm。 四 级 疏 水 管 道 均 汇 至 一 根 直 径 为 1 8 母 管后 , 导入疏水 扩容器。前两级疏水管径较大且压 力大 , 疏水 先汇 汽轮机 , 温度及压 力过高 , 启动蒸汽流量偏小 , 但蒸汽参数无法调节。 至 疏水母管 , 而疏水母管容积有 限, 后两级疏水管道疏水无法正常疏 其启动 方式为挂闸后 , 6 r i 升速 率升速至 5 0/ n进 以 0/ n的 a r 0r mi

汽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汽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汽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PART 1汽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一、汽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1、上下缸具有不同的重量和散热面积,下缸重量大于上缸,下缸布置有抽汽管道,散热面积大,在同样的加热或冷却条件下,下缸散热快而加热慢,所以上缸温度大于下缸;2、在汽缸内,蒸汽上升,其凝结水下流,使下缸受热条件变化;3、在周围空间,运转平台以上的空气温度高于其以下的温度,气流从下向上流动,造成上下缸冷却条件不同,使上缸的温度高于下缸;4、当调速汽门开启的顺序不当时,造成部分进汽,也会使上下缸温差增大;5、在启机过程中,汽缸疏水不畅,停机后有冷汽冷水从抽汽管道返回汽缸,使下缸温度下降;6、下汽缸保温不良,因为下汽缸保温不如上汽缸那样易于严密,从面造成空气冷却下汽缸;7、停机后汽缸内形成空气对流,温度高的空气聚集于上汽缸而下汽缸内的空气温度低,从面使上下缸的冷却条件不同。

展开剩余86%二、防止汽缸上下缸温差大技术措施汽缸上下温差是造成汽轮机大轴弯曲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在操作上避免汽缸出现过大的温差,特制定如下措施:停机后防止温差措施1、机组停机打闸前应关闭所有减温水调整门、截门,保证减温水隔离彻底。

2、停机打闸后及时关闭下列疏水门:高、中压缸汽缸疏水门;高中压缸进汽导管疏水门;高中压主汽门、调门疏水门;各段抽汽逆止门前后疏水门;高排逆止门前疏水门。

3、停机转子静止真空到零后,停止轴封供汽,关严轴封各路汽源的供汽调整门、截门,关闭高中压缸供汽分门,开启轴封母管大气疏水门。

4、停机打闸后,应检查高中压主汽门、调门、高排逆止门、低压蝶阀、各段抽汽逆止门、各段抽汽电动门关闭到位严密。

5、机组停止后应马上投入连续盘车,因故连续盘车投不上应按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手动盘车。

6、停机后缸温最高点高于150℃不得随意停止盘车运行,如必须停止需主管运行公司领导批准。

7、停机后应经常监视高低加、轴加、除氧器、凝汽器的水位,保证各水箱水位正常,防止冷水返入抽汽管道。

300MW机组滑参数停机过程上下缸温差大原因分析及对策

300MW机组滑参数停机过程上下缸温差大原因分析及对策
【Abstract】The way to control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of upper cylinder and lower
cylinder during 300 MW unit variable parameter shutdown of a power plant is presented in detail. In terms of analysis of process of variable parameter shutdown, the experience in operation is summarized and the points for attention in the future a re given.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deep variable parameter shutdown.
Param eter Shutdown and Counterm easures
CHEN Ping, GAO Jian-sheng, LIANG Jin—li (Jiayuguan Hongsheng Electrothermal Co.,Ltd.,Jiayuguan,Ganzu 735100,China)
次 滑停 均造 成 中压 缸 上 缸 温 度 达 410 oC,上 、下 缸 温差 已达 50 cI=以上 ,机 组被 迫 停止 滑停 ,快速 减 负 荷停 机 ,造成 打 闸停机 后 快冷装 置 不能投 入 ,机 组冷 却 时 间延长 ,延长 了检 修工 期 。现 就 2009年 1O月 2 日新 机 组滑 参 数 停 机 为例 ,通 过 参 数 (见表 1)分 析 ,找 出上 、下缸 温差 大原 因 ,并 提 出解决 方法 。

300MW机组汽轮机中压缸温差控制对策

300MW机组汽轮机中压缸温差控制对策

300MW机组汽轮机中压缸温差控制对策摘要:某电厂14号机组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制造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布置的冲动式凝汽式汽轮机。

由于电厂热电联营,需增加3.0MPa、420℃的对外供热蒸汽,因此对14号机组进行改造,从锅炉再热器出口抽汽对外供热。

14号机组在负荷低于230MW时,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不能满足要求,通过增加中压调门开度调节功能,调整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满足供热要求。

14号机组启动时由于中压缸上半汽缸保温潮湿,上半汽缸温度低于下半汽缸,上下汽缸温差大,中压缸变形,中压缸支撑轴承振动大。

通过关小中压缸下半汽缸进汽调门,开大上半汽缸进汽调门,减小上下汽缸温差,使机组顺利冲转并网。

关键词:汽轮机;上下缸温差;中压调门一、引言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将导致汽缸变形、叶片损坏、大轴弯曲等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机组启停及运行中如何避免、应对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设备概述某电厂14号机组汽轮机采用东方汽轮机厂制造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布置、冲动式凝汽式汽轮机。

高、中压缸为分缸结构,具有独立的高压缸和中压缸,低压缸为两只双流、双排汽的汽缸。

表格 1汽轮机概况高压缸为双层缸,从而减少承压和热应力。

外缸由下缸中分面伸出的前后左右四个元宝形猫爪搭在轴承箱上,称为下猫爪中分面支承。

内缸在高压进汽中心线处与外缸通过位键构成内外缸相对膨胀死点,通过内缸上半四个猫爪搭在外缸上。

高压蒸汽室与内缸为装配式,高压进汽管与外缸用法兰连接。

喷嘴室和喷嘴组由四段组成,分别与相应进汽口相连。

中压缸全部采用隔板套结构,同时设计成整体锥筒结构,并加厚汽缸壁,加高中分面法兰,从而提高汽缸刚度,并采用高窄法兰减小法兰与汽缸温差。

中压缸也采用猫爪中分面支承。

低压缸为对称双流式,分为内缸和外缸。

两只低压缸各有热膨胀死点,低压缸Ⅰ的死点在后端,低压缸Ⅱ的死点在前端,低压缸Ⅰ向前膨胀,低压缸Ⅱ向后膨胀。

简析汽机运行的上下缸温差大问题

简析汽机运行的上下缸温差大问题

简析汽机运行的上下缸温差大问题引言热力发电厂的疏水系统是整个发电厂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整个厂区的安全进行运行保障的时候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汽机运行的时候出现故障问题,会导致后续一系列的运行出现问题,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汽轮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多种类型的错误,对电厂的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过大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上下缸温差过大的问题以及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在整个热力发电厂工作的时候,疏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保障发电厂高效运行,同时也是影响电热厂安全运行的具有较强不稳定性的因素,也是实现效益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对其进行重点的关注,发电厂的汽机机组大多数是具有超高压和双缸双排汽和中间再热的特点,这类汽机机组属于反动式操作,常常采用的是C135—13.2/0.245/535型,另外,对于抽气凝气类型的汽轮机的结构布置来说,这类常用的汽机机组是属于对称式的,在工作的时候发挥了支撑的作用,并且有三个支点,对于同流部分则是按照反方向进行设置的。

下文介绍在汽机机组工作的过程中常见的上下缸温差过大的问题。

当在日常检查的时候发现盘车的电流出现晃动的状况,使用听针可以听到高中压缸封处有摩擦,就会导致重音的转动与转子转动的同时进行,此外还掺杂着其他类型的连续杂音,并且管理人员还可以在盘面的显示高中压缸温差较大的时候发现普通的疏水系统进入到了汽轮机之中,导致汽轮机的疏水开大,温差进一步的增大,并使得本体的疏水立刻关闭,导致汽机机组的真空环境被破坏,出现了水泵循环停止、盘车停止的状况,之后还会导致汽机的出现闷缸的状况。

当汽机运行的上下缸的温度差距超过90℃的时候,闷缸的上下缸温差就会有所降低,一般情况下,商务5点到6点时间内的上下缸的温差降低至66℃、60℃、58℃的时候,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必需进行一次人工盘车,在这种情况下,盘车的工作会相对比较轻松,上下缸的温度差距也会相应地缩小,之后在10点的时候进行电动盘车,导致汽机机组的偏心大小为55,而由此导致汽机机组的工作电流大概在29A左右,这是一个十分良好的现象。

300MW汽轮机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原因及控制措施

300MW汽轮机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原因及控制措施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14期—167—300MW 汽轮机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原因及控制措施孙宏亮韩全文刘明鑫(辽宁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辽宁调兵山112700)摘要: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关系着汽轮机安全运行的重要控制指标,为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承烧损事故,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明确规定:汽轮机启动前必须符合高压外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50℃,高压缸内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35℃,否则禁止启动。

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往往发生在机组启、停机或低负荷进汽量较少时,由于机组进汽量较少,汽轮机金属受热不均匀,产生上下缸温差过大。

针对调兵山发电公司2号汽轮机中压缸上下缸温差过大问题展开分析,总结上下缸温差大产生的原因,通过运行方式调整,合理控制汽轮机上下缸温不超过规定值,保证汽轮机安全运行。

另外,机组停机过程中控制好汽轮机上下缸温差,还能有效降低汽轮机缸温,缩短汽轮机检修工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汽轮机;上下缸温差;缩短检修工期;经济效益1.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危害及产生原因1.1汽轮机上下缸温差过大危害;国内大型多缸汽轮机的启动与停止时,很容易使上下汽缸产生温度差。

有时,由于汽缸保温层脱落,也会造成上下汽缸温差过大。

严重影响汽轮机安全运行。

一般来讲汽轮机上汽缸温度要高于下汽缸温度。

上汽缸温度高、热膨胀大,而下汽缸温度低、热膨胀小,温差达到一定数值就会造成“猫拱背”形态。

形成“猫拱背”同时,下汽缸底部动静之间的径向间隙就会减小,进而造成汽轮机内部动静部分摩擦,磨损汽轮机内部的隔板汽封和其他汽封,同时,隔板和叶轮还会偏离正常运行平面,使汽轮机转子轴向间隙减小,与其它不利因素一起造成轴向摩擦。

摩擦程度过大就会引起汽轮机大轴弯曲,发生振动。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汽轮机转子永久性变形。

根据汽轮机缸体挠度计算表明,当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值达到100℃时,汽缸的挠度达到1mm。

而汽轮机隔板和围带汽封以及平衡活塞的径向间隙设计值在一般在0.5~0.75mm 之间。

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发布时间:2022-05-07T03:21:49.048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8期作者:李昕杰王鹏欧成杰[导读] 汽机在热力发电厂体系运行过程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且其间接地决定着发电厂的资金投入比例及安全性。

华能渑池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 472400摘要:当前我国的用电需求量逐步攀升,对于电厂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发电厂内经常使用的汽机,在运作过程中会由于上下缸温差大而出现一定的问题。

这一问题是汽机运行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

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将有可能对于汽机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对于整个发电厂的工作效率也将造成阻碍。

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汽机运行中的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以解决汽机运行中的问题。

汽机运行中的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相关的问题,保证汽机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汽机运行;上下缸温差;问题;应对措施引言汽机在热力发电厂体系运行过程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且其间接地决定着发电厂的资金投入比例及安全性。

因而在此基础上,相关技术人员在对汽轮机进行操控的过程中应注重规范自身应用方式,以此来避免不正当操作行为的发生影响到系统整体运行安全性。

以下就是对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问题与解决对策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汽轮机改造行为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不断完善设备的设计手段。

一、汽机运行中上下缸温差大造成的危害汽机在运行中上下气缸出现温差是一种正常现象。

一般来说,上下气缸温差大于50℃时就属于故障问题,它会给汽机的运行造成严重危害。

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影响汽机的正常启动汽机在启动调整试运行过程中,若是采用冷态额定参数方式启动,机组启动冲转后进行中速、高速暖机时上下缸升温的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上缸升温速度明显大于下缸,当温差大于50℃时,就会被迫自动停机。

待汽缸温差冷却至10℃以内时才能再次盘车启动,这样不但延长了汽机启动时间,同时也增加了锅炉的能源损耗,加大了电厂的运营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MW机组中速暖机过程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原因分析及处理
针对某发电厂300 MW汽轮机在冷态开机时,尤其进入到中速暖机时,都是会出现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异常增大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延长了启动的时间,而且增加了机组启动油耗。

从运行方式、中压缸结构基础上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了导致中压缸温差大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经济的启动。

标签:冷态;中压缸;疏水;温差
某300MW机组,汽轮机是由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压临界机组,N300-16.7/537/537型汽轮机。

本汽轮机的高、中压缸采用合缸结构,并设计成内外双层汽缸结构。

高中压外缸是合金刚构件,以水平中分面分成上下两半。

两只分开的内缸,其材料与外缸相同。

内缸由外缸水平中分面支撑,内缸同时起到压力容器的作用,使得外缸只需要较薄的壁和较小尺寸的水平法兰,这样使得汽缸、法兰、螺栓都易于加热,所以本机组对法兰、螺栓均未采用加热(冷却)装置,简化了系统及启动操作程序。

该机组曾几次出现,在从全冷态开机,从汽机冲转至600RPM的摩擦检查以及机组各项参数均正常,在机组2040RPM中速暖机后1个小时左右,中压缸(排汽端)上下缸温差开始逐渐增大,最后该温差增大至58度,机组被迫打闸,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

1 分析
①机组冲转后第一级金属温度188度,中压静叶持环温度199度,总胀7MM,轴承各瓦振动正常,最大振动接近8丝,高压缸的第一级金属温度和中压缸的中压静叶持环温度基本是同步被加热的,速率基本上是以1.5度/分钟,非常均匀,缸胀也是已正常的速度在膨胀,从冲转到暖机这个过程中说明冲转参数是没问题的;②从机组冲转方式来看,该机组采用的是高中压缸联合启动,中压缸不参与汽机的调速,2个中压主汽门和2个中调门处于全开状态,基本上排除了中压缸上下缸进汽不均导致的上下缸温差大;③就地检查中压缸底部无保温层脱落,也无气流的冲击声,无任何水雾,水汽,这就排除了中压缸下部以及相关的管道、疏水有爆破的迹象导致下缸过度的冷却而形成的温差;④当缸温差达到30度时,在中压缸底部人工加厚保温层,但是缸温差上升速度依旧没有改变,基本上也排除了因保温层的原因引起的上下缸温差大;⑤整个中速暖机过程中,机组的真空并不是很高,只有-82kPa且很稳定,所以也排除了真空太高,引起的中压缸进汽量小,引起的缸温差大,同时也排除了因真空的不稳定导致的疏水的不稳定;⑥高低加一般情况下汽机3000RPM定速以后投入,从一点上也除因中压缸因高低加的投入而导致的使中压缸下缸蒸汽流速增大因引起的下缸温度的降低;⑦整个中速暖机过程中,凝汽器水位正常,没有出现过满水现象,所以也不就不存在因凝汽器水位过高淹没汽机疏水扩容器,导致的疏水不畅;⑧除氧器水位也未出现满水现象,且各段抽汽逆止门和电动门严密性合格,各抽汽管道未曾出现过水击现象;⑨轴封系统是用的辅汽,整个开机过程中轴封温度一直稳定,没有出现大幅度摆动想象;⑩最后经过对与中压缸相连的管道以及系统连接方式进行详细的
检查、分析确定了造成缸温差大的真实原因。

经查该汽轮机原始设计图纸(汽轮机用户接管图):原始设计图纸上表明中压缸排汽区疏水为一方头,我厂现场未发现有后续接管。

为了保证整个中压缸各级的疏水畅通,只能开启四抽至小机总的逆止门前疏水气动门和手动门,经过就地查看该管道直径非常小,由于系统设计四抽至除氧器逆止门前无疏水点,只有四抽至除氧器逆止门后才有疏水,一旦四抽至至小机总的逆止门前疏水管道堵塞或者疏水不畅,一旦超过某个界限,我们认为一旦达到了疏水把疏水口堵死,结果就是水封的作用,在真空作用下,必将将疏水反抽至中压缸底部,从而导致中压缸排汽端上下缸温差迅速增大。

2 对策
①在DCS上在四抽至小机总逆止门前疏水手动门后加装一个温度变送器和就地加装温度计,以便在机组启动过程中能够监视四抽至小机逆止门前时候疏水情况;②由于四抽至除氧器逆止门前无疏水,经就地核实,四抽至小机用汽管道就是在四抽至除氧器逆止门前很近的管道引出,故四抽至除氧器逆止门前确实无需要设计加疏水,这样中压缸后半部分就只有唯一的一路疏水(四抽至小机逆止门前的疏水)一旦中压缸疏水量增大,必将导致只能靠四抽至小机总逆止门前疏水,可能存在疏水走不赢的情况,我们分析认为现场只能通过一个(四抽至小机总的逆止门前)疏水是否可靠。

加强对水质的监督,防止水质不合格的杂质在疏水通流部分结垢或者将疏水管道的弯头部分堵塞,保证这个疏水管道的通流面积正常,必要时对该管道进行加粗.在四抽至除氧器逆止门前水平管道(的适当位置加装一个管径合适的疏水管道,这样就既可以完全保证中压缸后半部分的完全疏水,又可以保证另一路疏水故障的情况,能够保证中压缸的正常疏水;③机组启动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监视各个疏水温度的监视,当发现疏水温度不正常时,一定要查清楚原因,防止疏水不畅,引起水冲击事故的发生。

3 結论
通过以上的较小的改造,基本上保证了中压缸在各种状态下的启动,均能可靠的疏水,保证了中压缸正常的上下缸温差,避免因上下缸温差大导致大轴弯曲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康松,杨建明等.东南大学,汽轮机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徐伟光(1976-),男,本科,本科,工程师、高级技师,现工作于长安益阳发电有限公司从事集控运行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