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实训指导(教案).docx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实训指导(教案).docx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实训指导实验实训一昆虫外部形态观察一、目的要求了解昆虫的外骨骼、分节、分段情况及其各体段的基木构造和附器,认识昆虫纲外部形态的基本构造和特征及其与节肢动物门具他纲区别,为昆虫分类奠定基础。

二、材料蝗虫、虫娄姑、蝉、金龟子、蝴蝶、蛾类、蜜蜂、蜻象、螳螂、步行虫、龙虱、蜘蛛、虾、蝦蚣、马陆等的浸渍或干制标本、多媒体课件等。

三、仪器和用具体视显微镜、放大镜、培养皿、锻了、解剖针、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四、内容与方法1.观察节肢动物门其他纲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昆虫纲的区别。

2.昆虫体躯外骨骼及分节、分段情况观察以蝗虫为例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蝗虫的体躯分节、分段现彖以及各体节间的连接悄况。

3.昆虫头部主要器官观察(1)昆虫复眼和单眼观察观察复眼和单眼的位直形态,数口各是多少?(2)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类型观察川放人镜观察蜜蜂等昆虫的柄节、梗节和鞭节的基本构造;对比观察其他昆虫触角的构造和类型。

(3)昆虫口器观察咀嚼式口器:以蝗虫为例,用解剖针拨动上唇,观察其活动方向,用锻了将上厉取下;用银了将上频取下,观察上频前端具齿的切齿和后端具粗糙面的磨齿;观察下频,连接于头壳下方略呈三角形的是轴节,其下是大而呈长方形的茎节,茎节下是两个能活动的叶瓣,内侧的坚硬,末端具齿的叫内瓠叶,外侧较钝的称外频叶,基节外缘着生一个分为五节的下频须;去掉下频后,后面是一片左右可分开的下唇,两侧着生一对分为三节的下唇须;取下上唇、上频、下频、下唇后,中央留下一囊状物,即舌。

刺吸式口器:以蜻彖为材料,在体视显微镜下川解剖针小心地把口针挑出。

紧贴在口针(喙)基部的一块三角形小骨片即上唇,在头的下方有一个分4节的管状下唇(喙),其背部有一条纵沟(槽),内包有4支针状的频针,在频针端部轻压,即可分成3条,具屮两条较扁的为上凱较関的一条为下频,由于钳合较紧,故不易分开,下频口针的愈合悖,其中有食物道和唾液道。

虹吸式口器:观察蛾、蝶类示范标本。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案

常见防治方法和技术
物理防治
如隔离、剪除受害部分等。
生物防治
如利用天敌、寄生虫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化学防治
如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
农业措施
如优化种植结构、科学施肥等。
实践案例分析
1
案例一
通过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成功解决了公园玫瑰花的白粉病问题,保证了花朵 的观控制果树上的害虫,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3 增加产量
4 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农业领域,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 应用可以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 响。
通过合理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对有益 生物的伤害,维护生态平衡。
主要病虫害分类
真菌病害
如白粉病、黑斑病等,常 见于叶片、果实等部位。
昆虫害虫
如蚜虫、飞虱等,以吸食 植物汁液为生。
细菌病害
如软腐病、溃疡病等,常 导致组织坏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 案
本教案介绍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定义、目的和应用领域。通过本教案 的学习,您将了解到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防治方法和技术。
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1 保护植物健康
2 美化环境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应用可以帮助 保护植物的健康,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维持 园林景观的美观,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3
案例三
通过科学的施肥方案,预防了田园蔬菜的细菌病害,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
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发展更多安全、高效 的防治技术,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
总结和结论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在维护植物健康、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案

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自然传播
通过风、雨、昆虫等自然 媒介传播。
人为传播
通过苗木调运、人为携带 等途径传播。
环境因素
如气候、土壤、水分等环 境因素也会影响病虫害的 传播。
03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
病害识别
叶部病害
观察叶片是否有斑点、腐烂、 畸形等症状,如叶斑病、炭疽
病等。
茎干病害
注意茎干是否有腐烂、溃疡、 裂纹等现象,如腐朽病、溃疡 病等。
病虫害的分类
根据病原物的种类和害虫的种类 ,可以将病虫害分为多种类型, 如叶部病害、根部病害、虫害等 。
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生长发育受阻
病虫害会导致园林植物的生长发 育受阻,出现黄化、萎蔫、矮小
等症状。
观赏价值降低
病虫害会导致园林植物的叶片、花 朵等器官受损,影响其观赏价值。
生态平衡失调
病虫害的大量发生会导致园林植物 种群数量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轮换使用农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 以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其他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或机械作用防治病虫害,如高温处 理、射线处理等。
诱杀法
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诱饵诱杀害虫,如灯光诱 杀、性诱剂诱杀等。
遥感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为防治工作 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教学目标
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 解决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 的能力
熟悉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 的识别、发生规律和防治 技术
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病虫 害防治的环保意识和可持 续发展观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园艺所属实验室:园林工程实验室实验学时、学分:32 学时 1 学分一、实验教学目的掌握体视显微镜和生物显物镜的使用方法,掌握简易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认识了解常见的昆虫和病原菌,对常见病虫害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通过实验巩固和丰富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实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当地主要园艺植物病虫的种类、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学会正确地诊断病虫害,并开展有效的防治,熟练掌握农药的合理和安全使用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三、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一)对学生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有关研究手段和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独立进行研究打下基础。

(二)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复习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实验方法、步骤、重点和难点。

在实验课上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总结实验的不足之处,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四、实验考核方式实验考勤占10%,操作技能占20%,实验报告占70%。

五、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观察(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了解昆虫的外骨骼、分节、分段情况及其各体段的基本构造,了解各体段上附属器官的常见类型。

(4)主要仪器:解剖镜、放大镜。

实验项目(二):昆虫的生物学特征观察(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了解昆虫的变态类型及昆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虫态:卵、幼虫(若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

(4)主要仪器:解剖镜、放大镜。

实验项目(三):昆虫主要目特征观察(一)(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熟悉昆虫纲中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的特征以及与园艺生产有关的各主要科的特征。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危害。

2. 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1 病虫害的定义1.2 病虫害的分类1.3 病虫害的危害表现2.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2.1 形态学识别2.2 生物学特性识别2.3 环境因素影响识别3.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3.1 预防措施3.1.1 合理施肥3.1.2 增强植物抗病能力3.1.3 病虫害预测预报3.2 治理措施3.2.1 物理防治3.2.2 化学防治3.2.3 生物防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危害。

2. 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识别病虫害的能力,实际操作防治措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园林植物病虫害案例,提高学生的防治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识别和防治病虫害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材。

2. 图片:各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图片。

3. 视频: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示范视频。

4. 工具: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2. 教学活动安排:6.1 病虫害基本概念及分类(4课时)6.2 病虫害识别方法(4课时)6.3 病虫害防治措施(8课时)6.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16课时)七、教学实践1. 实践内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2. 实践地点:学校园林实验室或校园内。

3. 实践步骤:7.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病虫害的特征。

7.2 学生实际操作,识别园林植物上的病虫害。

7.3 学生根据识别结果,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园艺专业果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园艺植物生产所必需的防治病、虫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科学地开展综合防治,有效防止病、虫的危害。

为今后从事园艺植物的生产、科研、技术推广服务和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园艺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生产绿色果蔬食品。

初步形成发现、分析和解决生产上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昆虫识别基本知识;2.掌握病害诊断基本知识;3.了解园艺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和各种防治方法;4.熟悉当地主要园艺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特点。

能力目标:1.能正确识别园艺植物主要害虫种类;2.能在田间正确诊断园艺植物几大类主要病原的病害;3.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和病、虫害防治适期;4.掌握安全、合理使用无公害农药技术;5.具备对当地园艺植物主要病、虫进行综合防治的能力;6.调查了解当地园艺植物病、虫的发生情况,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产生兴趣;2.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3.具有从事园艺植物病、虫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4.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模块一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理论基础1.园艺昆虫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学习1.1 昆虫的外部形态了解昆虫头部、胸部、腹部、体壁的构造与功能。

理解表皮的特性与防治的关系。

1.2 昆虫的内部构造及生理了解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基本构造及其主要功能,昆虫的激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理解昆虫的消化系统、呼吸作用、神经系统、血液循环和分泌系统与防治的关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整体教学设计.pdf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整体教学设计.pdf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制 订 人:鲁继红 制订时间:2017.2所属院部:现代农林工程学院 批 准 人:一、 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学时:48学时先修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后续课程:《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授课对象:15园林三(1)班二、课程性质和地位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识别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懂得园林植物病虫害主要类群的发生规律、会科学设计综合治理方案,能实施防治措施。

为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植物养护、园林设计等职业岗位(群)能力提供知识和技术的支撑。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以园林植物、植物栽培基础课程为先导,并为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服务。

三、课程设计1.课程教学目标设计(1)课程能力目标 ①会鉴别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②能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③会鉴别农药的优劣,会正确使用农药,会配制常用农药;④能依据园林植物病虫的发生规律科学制定综合治理方案。

(2)课程知识技能目标①掌握本地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发展规律;②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知识;③掌握农药基础知识和农药配制、使用方法(3)课程素质目标①热爱自然,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制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③具有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的科学态度;④具有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1)课程教学载体总项目名称:完成庐陵生态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项目情境:为了迎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方针,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创立了一个植保技术服务公司,公司主要承接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目前,庐陵生态园的病虫害危害很严重,政府要求我们吉职院植保技术服务公司对庐陵生态园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子项目一 害虫种类的调查训练项目1 园林昆虫的识别【知识目标】1、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2、识别常见的园林昆虫类群3、掌握昆虫身体构造特点与害虫防治的联系【技能目标】1、能说出昆虫的主要特征2、能区分昆虫与其近缘的动物【素质目标】1、热爱自然,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制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3、具有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的科学态度;4、具有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是为园艺专业本科开设的专业课,学生在学习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及土壤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学习本课程。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是以生物科学为理论基础, 与应用技术相结合,讲述园艺植物病虫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运用植物保护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果树、蔬菜等园艺植物的病虫害症状、特点和发病规律,其主要任务是使园艺专业学生运用己经学到的植物病虫害的相关知识去思考综合防治在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中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园艺植物保护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课堂教学重点突出基本概念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技术,要把课堂讲授与园艺植物生产紧密结合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及时介绍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及方法,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同时联系山东省园艺植物生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生产管理,为将来从事园艺专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园艺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能够综合防治现代园艺植物生产基地规划病虫害以及相关组织管理的能力,掌握主要园艺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方法、绿色生产方式、有机生产方式等, 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创新意识浓、应用型的专业型人才,为从事园艺植物生产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及综合防治2、熟悉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了解国内外园艺产业的发展现状【教学设计建议】首先介绍国内外园艺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而讲述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的基本方法和综合防治的具体内容,然后讲述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的园艺植物病虫害,包括常见病害、虫害和草害;
2.掌握预防、诊断和治疗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和技巧;
3.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并正确使用,保护我们的园艺植物。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1.教学内容
(1)园艺植物病虫害分类及其危害
(2)植物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方法
(3)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4)植物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2.教学方法
(1)讲授:介绍园艺植物病虫害的分类及其危害,以及预防和防治方法。

(2)案例讲解:通过案例讲解深入了解植物病虫害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

(3)课堂讨论:讨论学员在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以及分享一些新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时长:3天
2.教学流程
第一天上午
1.园艺植物病虫害分类及其危害
•植物病虫害分类及其危害介绍
•植物病害的治疗方法简单介绍
2.预防和防治方法
•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3.案例讲解
•通过实际案例讲解
第一天下午
1.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常见害虫及控制方法
•输液及吸食口、肝肾害,可食用部位等信息简介2.讨论
•学员分享经验和问题
第二天上午
1.植物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害的分类及危害
•治疗方法简介
2.先生分享自己的控制文案
•先生现场选取一些常见的植物病害,与学员一起讨论如何制定防控措施的方案。

第二天下午
1.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硫酸还原酶、磷脂酰肌酸、抗氧化酶
•铜离子的绿色安全控制方法等
2.讨论
•学员分享经验和问题
第三天上午
1.案例讲解
•通过实际案例讲解
2.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常见害虫及控制方法
•输液及吸食口、肝肾害,可食用部位等信息简介
3.植物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害的分类及危害
•治疗方法简介
4.总结讨论
•分享教学感悟
•总结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四、教学成果
学员能够对园艺植物病虫害进行分类,了解病害和害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能够正确选择防治措施并正确使用,能够保护我们的园艺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