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煤炭价格分析与预测
2014年沿海煤炭市场分析报告

2014年沿海煤炭市场分析报告2014年3月目录一、沿海煤炭市场供求情况 (3)1、沿海煤炭市场:下水煤和进口煤占比约80% (3)(1)北方港口下水煤约6亿吨 (3)(2)进口煤大约2亿吨,占总进口量的2/3 (4)(3)铁路直达:大约1.4亿吨 (4)(4)自产煤:大约0.45亿吨 (5)2、沿海供给增长潜力主要来自北方下水煤 (5)(1)港口发展领先 (6)(2)铁路建设大力跟进 (8)3、需求接近零增长 (11)4、铁路—港口—需求不匹配 (13)二、沿海煤价由内蒙决定 (14)1、进口煤优势仍在,但对国内煤价冲击已较小 (14)2、下水煤山西PK内蒙 (15)一、沿海煤炭市场供求情况1、沿海煤炭市场:下水煤和进口煤占比约80%我们把东南沿海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六省一市归入沿海煤炭市场,。
而北方沿海的天津、河北、山东基本上依靠铁路和公路调入,不在我们考虑之列。
沿海煤炭来源分为:北方下水、进口煤、铁路直达、自产煤。
沿海六省一市原煤消费量大约10亿吨,其中,下水煤和进口煤量占原煤消费总量的80%左右。
(1)北方港口下水煤约6亿吨2013年,北方七港下水煤量6.17亿吨,同比增加0.54亿吨,增长9.6%。
(2)进口煤大约2亿吨,占总进口量的2/32013年,我国进口煤炭(含褐煤)3.27亿吨,同比增加0.39亿吨,增长13%。
沿海六省一市进口量(含褐煤)2.12亿吨,同比增加0.14亿吨,增长6.9%。
占全国煤炭进口量3.27亿吨的65%。
(3)铁路直达:大约1.4亿吨铁路直达的煤炭量比较稳定,大约在1.4亿吨左右。
煤炭定价新棋局

煤炭定价新棋局作者:王赵宾来源:《能源》2014年第01期去年12月中旬,“2014年煤炭交易会”再次证实煤炭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它不仅摆脱了历年来政府的指导价,同时煤电双方谈判新的定价机制也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一个普遍现状是,煤电企业都倾向于现有的指数定价。
其中,以环渤海动力煤炭价格指数和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为代表。
前者倾向于港口交易价,后者倾向于生产地交易价。
从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的煤炭交易中心有30余家,大有遍地开花的趋势。
其中,每家交易中心都在试图推出属于自己的煤炭价格指数,以求掌控煤炭定价权,竞争不可避免。
与当前各家交易中心力推的指数定价不同,在国内初露端倪的期货定价方式也被很多企业所看好。
不过,由于煤炭涉及的产业链较长,期货定价将更为复杂。
煤企“逆袭”难与往年不同,陷入前所未有低谷的煤炭业,在同下游用户的议价中显然缺少底气。
《能源》记者在2014年中国煤炭交易大会采访时了解到,煤电企业共签订2014年煤炭年度合同9.55亿吨,成交规模历史最高。
其间,煤炭企业负责人讲得最多的就是“感谢下游企业对我们长期以来的支持。
”尽管在今年的煤电订货谈判中,煤炭企业话语权偏弱,但市场还是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10月以来,连续下跌的煤炭价格一扫往日的颓势,不断上涨。
资料显示,环渤海动力煤价连续上涨10周,最新一期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价达662元/吨,累计上涨92元/吨。
其中,以神华和中煤为首的大型煤炭央企是这轮煤价上涨的主要推手。
有人直言,以神华为首的大型煤炭企业涨价,就是为年底的煤炭订货会预热,“增加企业的议价能力。
”尤其是,往年以环渤海动力煤炭价格指数为定价方向的形势下,这种逆市提价则显得更有必要。
对此,电力企业似乎并不以为然。
它们的底牌,主要还是来自于对进口煤炭的需求。
就进口煤而言,业内盼望的“限制进口”的政策并未出台。
相反日前,财政部网站公布《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明确2014年将对各种煤炭品种,包括“未制成型的无烟煤,不论是否粉化”、“炼焦煤”、“其他烟煤”、“未制成型的其他煤,不论是否粉化”、“煤砖、煤球及类似用煤制固体燃料”、“煤制焦炭及半焦炭不论是否成型”进口执行零税率。
山西煤炭企业面临的困难及其影响分析

2014年9月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在阳泉、长治、晋城、忻州、朔州、临汾、柳林、洪洞、静乐、左权、宁武等11个市县对17家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结果显示,2014年1-8月,各地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容乐观,虽然主要产品产量稳中有增,但产品库存居高不下,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部分企业亏损严重。
企业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资金紧张、产能发挥不足、资源整合过程中生产建设难等四方面困难。
各地财政收入的增长受到明显影响,同时导致了煤企用工量减少、职工收入水平下降,制约了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
一、煤炭企业经营状况1、煤炭产量总体平稳,部分品种有所下降。
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1-8月全省原煤产量64202万吨,同比增长3.8%;焦炭产量5763万吨,同比下降2.3%。
本次调查的17家企业1-8月煤炭产量共计7292.0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974.6万吨增长4.6%。
17家企业中有13家产量增长,其中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同基煤业有限公司增幅最大,达到79.3%;4家产量下降,其中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吉县盛平煤业有限公司降幅最大,达到69.7%。
2、煤炭销量增幅低于产量增幅,产品库存明显增加。
统计资料显示,1-8月全省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3.67%,低于去年同期1.06个百分点。
本次调查显示,17家企业产品销量为6887.4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853.4万吨微增0.5%。
销量增幅低于产量增幅,二者相差4.1个百分点。
17家企业中10家销量增长,其中同生同基公司增幅最大,达到189.2%;7家销量下降,其中吉县盛平公司降幅最大,达到64.7%。
企业产品库存明显增长,17家企业库存量达到1950.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101.5万吨大幅增长77.1%。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库存量高达1676.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962.3万吨增加713.9万吨,增长了74.2%。
3、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部分企业亏损严重。
煤炭价格分析与预测.doc

2014年煤炭价格分析与预测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刘晓明●国内经济增速换挡,步入“新常态”●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过剩,煤炭经济继续低位运行●煤炭价格下跌空间缩小,但仍将低位运行2012年以来,我国GDP增速开始回落,告别过去30多年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当前,在宏观经济“新常态”下,增速换挡期、转型阵痛期和改革攻坚期“三期叠加”,经济发展面临增速放缓、消化产能过剩任务繁重、内生动力不足等困难。
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经济继续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基调。
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煤炭经济运行的压力仍然较大,煤炭市场供求宽松的趋势仍然持续,煤炭价格总体仍呈下跌态势。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经历了完全计划、双轨制、市场化等改革阶段,但当前以市场化为总体方向的定价机制在运行中仍存在煤炭成本构成不完全、流通成本过大、调控机制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
从长远来看,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形成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就要继续推动煤炭外部成本内部化,规范清理涉煤规费,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体系,加快推动相关领域改革。
一、前三季度煤炭价格走势分析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煤炭市场延续了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煤炭经济及煤炭价格总体维持低位运行态势。
(一)国内煤炭价格总体走势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4年7月末,国内煤炭价格总体已降至2007年底水平。
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煤炭市场供求持续宽松,景气度继续下行,仍处于寒冷区间。
总体看,前三季度煤炭价格走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下跌曲线。
除3月末至5月上旬略有企稳外,总体呈下跌态势。
进入6月后,煤炭价格一度加速下跌。
煤炭价格总水平同比下跌15%左右,部分煤种价格下跌甚至超过20%。
2014年年初,中国煤炭价格指数(CCPI)报161.8点,较上年同期下降9点,降幅为5.27%。
煤炭价格走势分析报告

煤炭价格走势分析摘要本文针对煤炭价格走势分析问题,用了spss软件的拟合与预测分析,多元线性函数拟合求解最优值,替换法求解最优值,综合分析的方法,最终确立了煤炭价格的走势以及煤炭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针对问题一,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软件图形中的散点分别绘制出动力煤价格,焦化煤价格,化工煤价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别分析过去各类煤炭的价格以及现在各类煤炭价格的变化曲线。
然后,继续用spss软件分析中的预测,创建模型,得到各类煤炭价格随时间的拟合预测曲线,在所得的拟合预测曲线中,我们设置了2008年第二个季度以及2009年第三个季度,两个缺失值,我们根据拟合出的曲线,对比实际值,分析判断拟合预测曲线的准确性,进而判断预测未来价格趋势的准确性。
针对问题二,采用了两个方案,方案一采用多元线性函数拟合求解最优值,分析需求量,产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问题一中的各类煤炭价格,采用加权确定全国煤炭价格,用MATLAB软件绘制出煤炭价格,产量以及需求量之间的三维曲线关系图像,由三维曲线可得,煤炭产量与需求量均对价格有影响,并通过MATLAB编程绘制全国煤炭产量、需求量对价格的线性拟合函数,最后根据全国煤炭价格的拟合值与实际统计值越接近,则所确立的价格越合理来确定目标函数。
方案二采用替代法求解最优值,经济增长决定煤炭需求,而发电量的数据又是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煤炭供给的增长量主要取决于新增煤炭产能的增加,这一切均可以通过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反应出来,所以,方案二,采用发电量替代煤炭需求量,固定资产替代煤炭产量,分别建立了两者与价格之间的拟合曲线,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煤炭的最优价格以及最优产量。
并对两个方案做了对比分析。
针对问题三,以煤炭消费量与煤炭实际价格的模型为基础,运用Masih法确定煤炭需求量与经济增长的函数关系。
首先根据煤炭消费量与煤炭实际价格的模型确定煤炭需求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通过残差统计量检验,检测各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之后运用spss软件对已知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最后将已知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重新又spss软件对煤炭需求量进行线性回归运算,得到煤炭需求量与经济增长的函数关系。
2014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12月目录一、2013:行业盈利低至历史低位,指数累计下跌36% (4)1、股价:06年以来最差,8月以来略有修复 (4)2、行业基本面:上半年弱势下行,3季度以来明显改善 (5)3、盈利水平降至历史最低,ROE较火电行业低6.5个百分点 (7)二、2014年:供需增速均回落,煤价或进入平稳期 (8)1、供给:新增产能逐步下降,运输或成为瓶颈 (8)(1)13年开始煤矿投资明显下滑,15年后产能或进入平稳期 (8)(2)铁路运输短期仍是瓶颈,14年新增运能较少 (9)2、需求:增速下台阶后的平稳,价格有望维稳 (11)3、企业盈利:减本控费支撑煤炭业务盈利,按目前煤价平均PE约24倍 12三、环保:清洁能源是趋势,但减排政策对需求短期影响有限 (15)1、雾霾天数创历史新高,各地纷纷出台治理政策 (15)2、产能淘汰仍是治理主要手段,涉及煤炭消费量约1.1亿吨 (16)3、清洁能源是未来方向,但煤炭占能源比重下降缓慢 (17)四、转型:新兴煤化工或成为方向,资金和盈利制约投资 (19)1、经营压力加大,煤炭企业业务模式单一亟待转型 (19)2、转型方向:煤化工(煤制气、煤质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煤层气 (22)3、中小煤企转型难,新项目盈利尚不确定 (24)(1)资金紧张 (25)(2)审批门槛高 (25)(3)盈利能力待验证 (25)五、并购:行业低谷可能逐步展开 (29)1、美国:消费回落后,大煤炭企业兼并联合成为趋势,集中度也快速上升 (29)2、中国:预计14年煤矿收购价格继续下降,十三五或进入并购时期 (33)六、供需面难超预期,关注转型和并购 (35)七、主要风险 (35)一、2013:行业盈利低至历史低位,指数累计下跌36%1、股价:06年以来最差,8月以来略有修复13年至今煤炭开采指数下跌36.0%(同期上证综合指数和沪深300分别下跌3.2%和4.6%),在所有板块中跌幅最大,是06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
2014-2016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4-2016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2月目录一、供给:预计2015/16年产能规模将继续增加 (4)1、预计2015/16年先后会有2.58亿吨/2.20亿吨煤炭产能建成 (4)2、预计2014年煤炭产量同比减少3.2%;而2015-16年的产量预计将分别增长2.4%/2.2% (5)3、预计未来几年煤炭进口将温和下滑 (6)二、需求:2015-16年中国煤炭需求增长料将放缓至2.0%/1.1% (8)1、预计从2015年起中国发电量同比增长将放缓至6% (9)2、鉴于清洁能源的替代效应,我们预计煤电占比将降低 (10)3、我们预计未来几年钢铁、水泥的产量增速将有所放缓 (11)4、出于环保考量,政府出台政策控制煤炭使用 (12)三、煤价:15-16年预计煤价每吨再降23/5元 (12)1、2015年铁路运力瓶颈缓解或将进一步拉低下水煤价格 (13)2、成本曲线下降给煤价进一步下跌提供了空间 (16)四、今年冬天煤炭价格“旺季不旺” (19)五、风险: 预计我们煤价预测的上行风险有限 (20)六、重点企业简况 (21)1、中国神华 (21)2、中煤能源 (22)3、兖州煤业 (23)预计2014 年煤炭均价在518 元/吨,比13 年均价水平下跌12%。
我们的14 年煤炭价格预测已考虑了神华从2014 年12 月1 日起将下水煤价上调15 元/吨的影响。
然而,我们认为神华近期对下水煤价格的上调缺乏基本面的支撑而不可持续,考虑到未来2 年煤炭的产能扩张、而需求增长有限、以及铁路运力瓶颈缓解导致煤企成本曲线下移,我们预计2015/16 年的煤价将继续下跌23 元/5 元/吨至495 元/490 元。
由于2012/2013 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企,我们预计未来2 年的煤炭产能将在2014 年底的44.7 亿吨基础之上,将分别继续增长2.58 亿吨/2.20 亿吨。
然而,由于我们认为未来几年煤炭需求增长将持续放缓,因此我们预计2014-16 年的煤炭产量仅能小幅增长,而煤炭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也预计将从2014 年的83%先后降至2015/16 年的81%和80%。
2014年贵州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贵州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西南煤海储量全国第五、乡镇煤矿占比高达75% (3)1、储量全国第五,无烟煤和炼焦煤为主 (3)2、产量全国第四,乡镇煤矿占比高 (4)二、资源整合目标:100家800处产量2.1亿吨 (5)1、2011版整合目标:200家产量2.5亿吨 (5)2、十二五规划整合目标:200家产量2.1亿吨 (6)3、2012年兼并重组目标:100家1000处 (7)4、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成兼并重组,煤矿800处 (7)三、贵州煤炭产量仍然维持较高增速 (8)1、十二五目标产量2.1亿吨 (8)2、贵州煤炭产量仍然维持较高增速 (9)四、省内消费平稳增长,调出量大幅提升 (10)1、十二五规划自用量1.7亿吨,调出量0.4亿吨 (10)2、电力发展较快 (11)3、省内消费低于规划数,调出量高于规划数 (12)五、贵州煤炭供求平衡表 (13)一、西南煤海储量全国第五、乡镇煤矿占比高达75%1、储量全国第五,无烟煤和炼焦煤为主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源储量总和,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
有“西南煤海”之称。
贵州煤炭资源查明储量52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占全国资源储量(2007年底全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1804亿吨)的4.5%。
贵州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17万平方公里的40%左右,全省86个县区中,有74个县区储存煤炭资源。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于西部的盘县、水城、六枝、织金、纳雍、大方、其次集中在黔北的桐梓、怀仁、习水、遵义、中部的贵阳、安顺一带。
贵州省划分为20个煤田:六枝煤田、盘县煤田、水城煤田、贵阳煤田、织金煤田、遵义煤田、毕节煤田、桐梓煤田、道真煤田、凤冈煤田、思南煤田、兴仁煤田、紫云煤田、惠水煤田、贵定煤田、都匀煤田、荔波煤田、凯里煤田、天柱煤田、威宁煤田。
贵州煤炭资源分布集中,其中织纳、六盘水、黔北三大煤田占总储量的95%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煤炭价格分析与预测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刘晓明●国内经济增速换挡,步入“新常态”●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过剩,煤炭经济继续低位运行●煤炭价格下跌空间缩小,但仍将低位运行2012年以来,我国GDP增速开始回落,告别过去30多年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当前,在宏观经济“新常态”下,增速换挡期、转型阵痛期和改革攻坚期“三期叠加”,经济发展面临增速放缓、消化产能过剩任务繁重、内生动力不足等困难。
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经济继续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基调。
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煤炭经济运行的压力仍然较大,煤炭市场供求宽松的趋势仍然持续,煤炭价格总体仍呈下跌态势。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经历了完全计划、双轨制、市场化等改革阶段,但当前以市场化为总体方向的定价机制在运行中仍存在煤炭成本构成不完全、流通成本过大、调控机制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
从长远来看,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形成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就要继续推动煤炭外部成本内部化,规范清理涉煤规费,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体系,加快推动相关领域改革。
一、前三季度煤炭价格走势分析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煤炭市场延续了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煤炭经济及煤炭价格总体维持低位运行态势。
(一)国内煤炭价格总体走势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4年7月末,国内煤炭价格总体已降至2007年底水平。
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煤炭市场供求持续宽松,景气度继续下行,仍处于寒冷区间。
总体看,前三季度煤炭价格走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下跌曲线。
除3月末至5月上旬略有企稳外,总体呈下跌态势。
进入6月后,煤炭价格一度加速下跌。
煤炭价格总水平同比下跌15%左右,部分煤种价格下跌甚至超过20%。
2014年年初,中国煤炭价格指数(CCPI)报161.8点,较上年同期下降9点,降幅为5.27%。
到8月29日,该指数报136.7点,较年初下降25.1点,降幅达15.51%;较上年同期下降21.2点,降幅达13.39%;比历史最高点(2008年7月)下降86.1点,降幅达38.6%。
图1:2014年中国煤炭价格指数(CCPI)总体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分煤种看,无论是动力煤,还是无烟煤、炼焦煤,价格均呈明显下降态势,炼焦煤价格下跌更为显著。
8月末,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中等动力煤、无烟块煤、焦肥精煤分别报133.9点、157.2点和136.4点,分别较年初下跌20.5点、22.2点和41.9点,降幅分别为13.28%、12.37%和23.63%。
图3: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煤炭价格指数(CCPI)分煤种走势图数据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从动力煤情况来看,8月27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BSPI)报478元/吨,较年初下降132元/吨,降幅达21.6%;较上年同期下降68元/吨,降幅达12.45%。
4704905105305505705906106301月8日1月22日2月19日2月26日3月12日3月26日4月9日4月23日5月14日5月28日6月18日7月9日7月16日7月30日8月6日8月27日9月3日9月17日9月24日图2:2014年环渤海动力煤(5500大卡)综合平均价格指数(BSPI )数据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从景气度情况看,2014年以来,煤炭市场景气度延续上年末的下滑态势,前三季度波动下行,尚无回暖迹象。
图3:2014年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①(CCMCI )走势图数据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二)山西煤炭价格总体走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产煤大省,山西煤炭经济的运行已成为全国煤炭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同时,山西煤炭价格运行及其走势也已成为全国煤炭价格运行的基础和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从统计指数方面看,2014年前三季度,山西煤炭价格总水平较上年同期下跌15%左右。
75808590951001051101151月6日1月20日1月27日2月24日3月10日3月24日4月8日4月21日5月5日5月19日6月3日6月16日6月30日7月7日7月28日8月11日8月25日9月6日9月13日9月20日图4:2014年中国太原煤炭交易综合价格指数(CTPI )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①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CCMCI )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自2012年7月起定期公开发布,旨在反映煤炭市场环境变化。
它是状态指数,反映实际运行状态偏离基准状态的程度,是相对于基准状态的相对值。
设定基准状态值为0,指数值在±10区间内视为正常,±10~20区间内视为基本正常,±20~30区间内视为失常,超出±30视为超常状况。
2014年年初,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CTPI)报99.05点,较上年同期下降15点,降幅为13.15%。
8月末,该指数报81.26点,较年初下降17.79点,降幅达17.96%;较上年同期下降13.75点,降幅达14.47%。
二、煤炭价格供求分析及中短期预测煤炭价格是整个能源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煤炭价格波动及其运行趋势受到从国际到国内、从宏观到微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总体来看,供求关系是煤炭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煤炭需求分析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14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18.16亿吨,同比下降1.8%;全国煤炭销量17.27亿吨,同比下降2.1%。
煤炭供给相对充足,需求乏力是导致煤炭价格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
1.国内经济增长放缓2014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中国经济已告别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增速换挡的“新常态”。
我国GDP增速自2012年起开始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7.7%、7.7%和7.4%,告别过去30多年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
从山西情况来看,2012年、2013年、2014年上半年GDP增速分别为10.1%、8.9%和6.1%,增速下降明显。
经济增长放缓直接或间接影响煤炭需求,是煤炭价格持续下行的重要原因。
2.传统耗煤行业景气度不高我国煤炭消费尤其是动力煤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
近年来,电力行业用煤是动力煤消费中最主要部分,冶金行业用煤量逐年上升,化工和建材行业动力煤需求量保持平稳。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14年1-7月,全国煤炭消费23.1亿吨,同比仅增长0.2%。
其中,电力行业耗煤11.7亿吨,占消费总量的50.65%,同比增长0.4%;钢铁行业耗煤3.7亿吨,占消费总量的16.02%,同比下降0.7%;建材行业耗煤3.15亿吨,占消费总量的13.64%,同比增长0.2%;化工行业耗煤1.3亿吨,占消费总量的5.63%,同比增长7.7%。
从电力行业看,2014年上半年,全社会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6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2百分点。
其中,三次产业用电量占比分别为1.7%、73.5%和1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37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2.9%。
从发电情况看,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61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其中,火电发电量209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占发电总量的80.25%。
新疆、北京、湖北、山西等省份火电发电量增速较高,超过10%。
可见,电力需求尤其是火电的用煤需求对煤炭价格起到较大的支撑作用。
从钢铁行业看,国内钢材市场景气度不高,钢材价格低位运行,钢铁行业亏损严重。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2014年8月末,中钢协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报90.63点,连续第5个月下跌,同时也是连续第11个月低于100点,且创2014年以来新低。
中钢协预计,后期钢价将继续呈低位波动走势。
8月份国内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70.41万吨,环比下降5.26%。
8月末重点钢企钢材库存1424.16万吨,环比增长1.1%。
据中钢协统计,2014年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由盈转亏,亏损总额23.29亿元,累计亏损面达45.45%;上半年钢铁业仅实现利润22亿元,亏损面仍高达40%。
可见,钢铁行业总体不景气,用煤需求不振,无法对煤炭价格形成支撑。
从建材行业看,主要建材产品产量继续增长,价格总体呈下探态势,库存增加,行业效益较上年有所改善。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4年1-7月全国水泥产量136893万吨,同比增长3.7%,增速同比减缓5.9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48334万重量箱,增长6.2%,减缓4.2个百分点。
7月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为344.8元/吨,环比下跌3.2元/吨,跌幅为0.9%;平板玻璃出厂价57.6元/重量箱,环比下跌3.5元/重量箱,跌幅为5.7%。
7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1791万吨,同比增长2%;平板玻璃库存4459万重量箱,下降5%。
2014年上半年,建材行业实现利润2011亿元,同比增长18.7%。
其中,水泥制造行业利润342亿元,增长52.7%;平板玻璃行业利润17亿元,增长24.1%。
从煤炭库存方面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已经连续31个月保持在3亿吨以上。
6月末,煤炭企业库存99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906万吨,可用23天;主要港口存煤5264万吨,比年初增长39%。
(二)煤炭供给分析近年来,国内煤炭产能持续扩大,煤炭进口继续攀升,煤炭供给持续增长,导致全国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煤炭价格跌势不止。
1.煤炭产能不断扩大从产量方面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36.8亿吨,同比增长0.8%。
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36.1亿吨,增幅由持续多年的年均增长9%降至2.6%。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14年前7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1.63亿吨,同比下降1.45%。
从产能方面看,“十一五”以来我国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5万亿元,“十二五”前三年“十一五”以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11%。
(2011-2013)又完成1.55万亿元,近年来,我国煤炭产能不断扩大,煤炭投资积累的产能陆续释放。
中国煤炭行业协会预测,2014年国内煤炭产能将突破40亿吨。
从山西的情况来看,2013年在很大一部分矿井改造建设的情况下,全省煤炭产量仍达到9.62亿吨,其中外运量6.2亿吨,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