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生平简介

合集下载

李清照简介_写作技巧

李清照简介_写作技巧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是中华诗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

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 - 生平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

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

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

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生平及创作

李清照生平及创作

李清照生平及创作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因列于元祐党籍而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生平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李清照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

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

在元符三年(1100)左右,写有《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受到当时人们的好评。

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幼子赵明诚结婚。

明诚当时21岁,在太学当学生,喜好收蓄前代石刻。

婚后不久,新党蔡京当政,赵挺之升任尚书右丞。

他们极力打击旧党,"籍记元祐党人姓名,不得与差遣"。

李格非时为提点京东刑狱,竟因在党籍而被罢官。

李清照当时曾献诗给赵挺之试图救援其父,诗中有"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话,可见在她婚后李家曾经遭到政治上的不幸,她对赵挺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的。

约在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开始出仕,曾任鸿胪少卿。

他们夫妻志同道合,"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

经他们的搜求寻访,日积月累,其所藏蓄的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和古器物,逐渐增多。

大观元年(1107),赵挺之死于京师,赵家随即也遭受了政治上的灾祸。

当时蔡京为左仆射,由于忌恨赵挺之而对赵家进行诬陷。

但因查无实据,所以只追夺了赵挺之的官职。

赵明诚弟兄可能即因此而失官。

李清照便和赵明诚回到了青州(今山东益都)赵氏的故里。

赵明诚屏居乡里的时间在10年以上。

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生平

卿瘦 须影 怜自 我临 我春 怜水 卿照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 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得!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 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前 期词多写闺情相思、悠闲生活, 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 情调感伤,风格顿变。她兼擅令 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提炼 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 语言清丽,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 “易安体”。
艺术上具有独创性;善以新颖的形象抒发情感语言清新明快流转如 珠。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 出词“别是一家”,能诗,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 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后人有《漱玉词》辑 本。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孤苦无依 若有所失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环境 感受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秋风
雁 雨
黄花 梧桐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折牵 藕花 爱怜 连并 丝蒂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 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 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 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 舟。云中谁寄锦书 来?雁字回时,月 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此情无计可消 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宋代才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与诗歌创作风格

宋代才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与诗歌创作风格

宋代才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与诗歌创作风格一、生平简介1.1 出生背景李清照(1084年- 1155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北宋时期著名才女词人。

她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一位知名文学家。

1.2 教育与成长在家庭的熏陶下,李清照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喜欢读书、写字,并广泛涉猎古今诗文。

1.3 婚姻与家庭李清照16岁时嫁给了追求者中最有才华的俞明宪。

虽然他们之间存在感情纠葛,但也相伴共度了大部分人生。

1.4 故去与影响李清照享年72岁,在其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诗歌创作风格2.1 主题与情感表达李清照的诗歌主题广泛,涉及爱情、自然、家国等方面。

她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其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个人色彩。

2.2 唐诗继承与创新李清照受到唐代诗歌的深刻影响,尤其是杜牧和李商隐的作品。

她继承了他们对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诗风。

2.3 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李清照以细腻入微、真实生动的笔触来描绘日常生活中琐碎而平凡的事物。

她通过对细节的把握,表达出对人性、社会现象以及时代变革等问题的思考。

2.4 写景艺术与意境营造李清照善于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来塑造鲜明而富有张力的意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她通过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使读者产生共鸣和内心共鸣。

总结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的才女词人,她的生平和诗歌创作风格都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学的重要窗口。

她将自己的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观察相结合,创作出了优美动人且思想深邃的作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李清照简介古诗

李清照简介古诗

李清照简介古诗李清照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有关李清照简介与古诗,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主要作品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评价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

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李清照个人简历

李清照个人简历

李清照个人简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多么优美的诗句,想了解一下著名词人李清照吗?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李清照个人简历”,欢迎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

李清照个人简历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平事迹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深受当日文坛宗匠苏轼所赏识,常以文章相往来。

母亲王氏系出名门,高祖王景图、曾祖王赞,都荣登进士,祖父王准受封为汉国公,父亲王圭在宋神宗熙宁时为中书省平章事,元丰时为尚书左仆射,都是执掌国家枢要的丞相,受封为歧国公。

善文学《宋史·李格非传》误称李清照母亲王氏为懿恪公王拱辰孙女。

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诸城赵明诚结婚。

赵是金石家。

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1107年移居青州。

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

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李清照生平简介》PPT课件

《李清照生平简介》PPT课件

生平经历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 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 夫赵明诚 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 学术研究。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 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 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体会感悟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句 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不仅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而 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于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 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 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 “乍暖还寒”的多变气候,又怎能修生养息,酒难御寒, 伶仃一人,苦不堪言。
几句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丌仅富亍音乐美和韵律美而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亍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丌禁使人感同身受
李 清照
个人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 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 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 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更漏子》温庭筠 上片开笔连用七组叠词字来概括悲 切孤苦的心境,奇特而生动。下片继续借眼前景物来倾 诉忧愁,整首诗笼罩在一片凄凉悲苦的氛围当中。以凄 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在词中,无论忽 寒忽暖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忽起的秋风、天上的 大雁、满地的黄花,还是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 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景景含愁,处处成 愁。这种浓重的凄苦氛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的愁苦,强 烈震撼读者的心。

李清照生平事迹简介

李清照生平事迹简介

李清照生平事迹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deed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evidence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李清照生平事迹简介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你了解李清照的哪些事迹?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李清照的生平事迹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生平简介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资料]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南宋着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

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才华出众。

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

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

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靖康乱发之后,1129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孤身流落,流离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

大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李清照孤伶地离开人世。

杰出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杰出、影响深远的女词人。

她的艺术成就在历代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中是首屈一指的。

后人曾以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来称赞她是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很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

她的词作,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她的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

后期多悲叹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
民族的灾难,悼亡思乡,沉郁感伤。

然不论是清丽明快亦或沉重忧虑,她的词总是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带给人难以忘怀的共鸣。

崭露头角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神宗年间的一个士大夫家庭里。

父亲李格非中过进士,是个有名的学者,母亲王氏,也善于作诗词写文章。

在李清照家里,常常是贵客盈门,高朋满座,这些饱学多才的文人墨客往往饮酒赋诗,议论纵横。

少年时期的李清照,受家庭浓郁的文学空气的影响,对吟诗作词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日傍晚,薄暮冥冥,细雨纷纷,远山似黛,浓云如墨,李清照独居闺房,透过重重竹帘,只见屋外洁白的梨花飘然落地,稀疏的竹影摇曳多姿,她突然生发出一种寂寞情绪,为了排遣心中的清冷,李清照握管填词,作《浣溪沙》一首。

作完后,她轻拨瑶琴,开口吟唱起来。

此时,客厅内正高朋满座,宾客们一听到这美妙的乐曲,立时停住谈笑,侧耳细听:
小院闲窗春色深,垂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宾客听罢,频频赞叹,其词精美,其音妙绝,真是珠润声圆,惊心动魄。

其中有个叫晁补之
这首《浣溪沙》可是令爱所作?”李格非笑道: “小女信口胡诌,的客人问李清照父亲李格非:“
何足道哉。

”晁补之惊喜地说:“信口一唱,即成佳作,宇字清新奇拔,真了不起呀。


李格非见客人赞叹不绝,一时高兴,拿出李清照平时写的一些诗词,故意说这是女儿不知从
何处找来学习的,请朋友们指出优劣。

客人们看罢,又无不啧啧称赞,尤其是其中一首《如梦令》,更是让人惊叹,那上面写道: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好一个“绿肥红瘦”,立意清新,妙不可言。

晁补之反复吟咏着这首小词,末了回头对李格非说:“这首词,问得极有情,答得似无意,字少意多,含蓄曲折,必出自名家高手,敢问这词是哪位老前辈所作,”
这一说,倒把李清照一家三口逗乐了。

宾客们也在这一家人的笑声中突然顿悟:李家出人才了,日后必然名扬海内,成为词坛首屈一指的人。

李清照和赵明诚
赵明诚是宰相的儿子。

李清照18岁那年,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了婚。

李清照和
赵明诚,可谓中国历史文坛上的同志爱人,人称赵、李“夫妇擅朋友胜场”。

李清照少女时,词名轰动京师,引得太学生赵明诚为她大做相思之梦。

据《琅娘记》卷中引《外传》,赵明诚小时,一日做梦,在梦中朗诵一首诗,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教。

他的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

”明诚大惑不解。

他父亲
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 二字。

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

”虽说是传说,但也表明李清照在当时的气之大,赵家父子对这位女词人的倾慕之情。

1107年,赵明诚夫妇回到青州故居,过上了十年乡居生活。

他们将书房称作“归来堂”,
易安室”。

明诚致力于搜集金石书画,李清照协助他整理校勘,他们孜孜不倦,把内室命名为“
夜以继日地工作,常以“尽一烛为率”。

十年之间,所收金石书画、文物古籍,竞达十余屋之多。

其中包括北宋书法家蔡襄所写的《进谢御赐诗卷》、南唐徐铉所写的《小篆千字文》真迹。

除治金石之学外,夫妇二人在归来堂上饮茶逗趣,相从赋诗。

时常于饭后,他们一边在归来堂上烹茶小憩,—边玩一种游戏,规则是一人说一史事,另一人要说出此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说对者就先饮茶,充满了文人雅兴。

同甘共苦夫妻情
1107年3月,赵明诚在朝廷担任宰相职务的父亲突然病逝了,这时,奸恶的宰相蔡京便暗下杀机,污蔑赵明诚父亲对皇室不忠。

昏庸的徽宗听信谗言,立即追回了他对赵明诚父亲的各种赠官和所加称号,赵明诚兄弟三人,也因为“父罪”而统统免职。

在蔡京的迫害下,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妻二人只好回到家乡青州去住。

由于官场的倾轧,连累李清照也遭此不幸。

赵明诚内心深感不安,一天,他说:“看来我们夫妻两个要在此白头到老了。


李清照笑道:“你以为我是羡慕荣华富贵的人吗?我才不是呢!咱们的日子是清苦一点,可是苦中也有甜。

我们应该像桂花那样:悄悄躲在绿叶丛中,暗淡清黄,甘为寂寞。

从今后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整理古籍,研究金石,吟诗作词,以慰生平。

赵明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又叹道:“不做官,无薪俸,坐吃山空,纵然粗茶淡饭:也难长期维持,收藏书画碑帖,更是不易。

” 李清照说:“财源枯竭,更应当一切从俭。

我想,从今日起,咱吃的饭菜,可减去肉类;穿的衣服,可减去贵重的绸绢。

我头上戴的翡翠、明珠、(金钗、银簪等等,统统可以去掉。

咱家中的涂金器具,贵重摆设,刺绣之类,也可以变卖典当,一句话,除了碑帖、书画、百家书史,全都可以变卖。


赵明诚听罢,深为感动:“贤妻所言,正合我意,翠难相随,情同手足,真是千金难买呀。

天下知己,你我而已。


后来,在李清照的协助下,赵明诚终于完成了他的鸿篇巨着《金石录》两千卷。

作词祭亡夫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徽宗、钦宗被俘北去,康王赵构即位,史称“靖康之耻”。

李清照夫妇先后南下,在混乱的局势中,赵明诚接任了湖州太守,但在赴任途中,不幸得病,死于建康(今南京)。

这年,李清照46岁。

丈夫的去世,使李清照悲痛欲绝。

秋风萧瑟,愁云笼罩,李清照独自守在窗前,感到无限悲哀和孤寂。

这天黄昏时刻,天上又落下一场潇潇秋雨,那梧桐树的大叶子土,不时滴滴嗒嗒地滴下晶莹的水珠,在悲痛中的李清照看来,简直是天地间都在替她叹息哭泣,那液落的分明;巨一串串伤苦的泪珠。

痛定之余:长歌当哭,李清照怀着对赵明诚的无限深切之情,提笔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用寻常的语言和委婉曲折的语调,自然动人地抒写出她孤独的处境和凄凉的心情,凄风苦雨的秋日黄昏,词人心中怅然若失,到处寻觅感情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但眼前的景物——晚风中的孤雁,满地憔悴的黄花,雨帘笼罩的梧桐,构成了触目生愁的凄冷画面,更加深了这位伟大词人的悲苦感,她心中巨大的痛苦和复杂的人间况味,使她陷入了愁愁愁的境地,然而,回顾往昔,面对今朝,遥想明天,一个愁字怎说得出她心头之情,
苦难的后半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