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生平经历课件

合集下载

李清照的资料简介ppt课件作品

李清照的资料简介ppt课件作品

济南李清照纪念堂是全国规模
最大、内
涵最丰富、功能最齐全的李清照纪念堂(馆)。李清照纪念 堂前院
门楼是一座飞檐圆顶的四柱抱厦,双脊比翼,颜额挂有牌匾,上写
“李清照纪念堂”,为1959年郭沫若题写。门楼迎门屏风前后两面分
别是郭沫若题写的“一代词人”和“传颂千秋”。 正厅坐北朝南,青
瓦起脊,歇山飞檐,匾额“漱玉堂”为郭沫若所题,门前抱柱上有郭
李清照画像
篱此浓凝 风拟似雨
咏 白 菊 。
, 留 得 几 多 时 。 人 情 好 、 何 须 更 忆 , 泽 畔 东
烟 暗 雨 , 天 教 憔 悴 度 芳 姿 。 纵 爱 惜 、 不 知 从
、 汉 阜 解 佩 , 似 泪 洒 、 纨 扇 题 诗 。 朗 月 清 风
渐 秋 阑 、 雪 清 玉 瘦 , 向 人 无 限 依 依 。 似 愁
谢 谢 您 的 观 赏
二、熔炼家常语
《漱玉词》的语言,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柳永是把词引向市井 的开拓者,他用语通俗明畅,然好为徘体,偶涉蝶默,周邦彦变俚为雅, 措词精工,施采丽密。李清照遣词造语,自出机抒,创造了以自然率真 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孙通 《金粟词话》)。这种语言对于北宋末期华贵典雅的词风无异是一种冲 击。
《漱玉词》的白描,具有浑成、含蓄、宛曲的特 点,因而毫无浅易平直之迹。《行香子》煞拍:“甚 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虽系以口语描述天象, 不免使人联想起人间风云变幻、爱河如许风波,其深 层意蕴是领略不尽的。
四、讲求韵律美
李清照论词很重视声律,所谓歌词分五音六律、清浊轻重,她 的创作实践了自己的理论。这是由词作为一种乐诗特质决定的。 漱玉词讲究声情,喜用双声叠韵,选辞注重声韵美。夏承焘曾举 其《声声慢》为例,其中用舌声15字,齿声42字,尤其是未几句, “二十字里齿声交加重迭,这应是有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写自 己忧郁倘恍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 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张端义 《贵耳集》称赏“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曰:…黑’字不许 第二人押。”

李清照的词PPT课件

李清照的词PPT课件
第5页/共55页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 左的南宋初年。
第6页/共55页
二、李清照的创作及词论
1.创作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
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
“词家一大宗”。 词作以靖康之难为界分前期和后期。
第7页/共55页
第19页/共55页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第20页/共55页
鉴赏探讨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 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 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 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 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 欢声笑语。
第53页/共55页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幽怨, 相思。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自然生活,美好风光。 《如梦令 尝记溪亭日暮》、《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第17页/共55页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 形 容的便是李清照。
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 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 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第18页/共55页
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第36页/共55页

李清照的一生ppt课件

李清照的一生ppt课件
南渡后的作品,由于李清照自身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 民族危难的痛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感愤时事,怀念 家国的情思时常流露在她所创造的幽深意境和悲苦的 情调之中,富有爱国主义思想。
15
谢谢观赏
李清照 系列词篇(词牌名)推荐
菩萨蛮
渔家傲
蝶恋花
林江仙
行香子
点绛唇
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16
By Triple S~~~~ 朴浪浪
词中都约略可见。词意含蓄蕴藉, 感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 的今苦之感和永国之忧,感慨深 沉。
词作的两大风格
南渡前的作品,一类是歌咏自然,表现作者天真活泼 的个性,和关心美好事物的高雅志趣。这类作品感情 真挚,富有青春活力,风格清新、明快;一类是写闺 情生活,抒发离情别绪,表现伉俪之情和惜花伤春的 忧愁之感。这类作品,思致深宛,风格流丽。
而好景不长,当时的赵明诚要负笈远游,而李清照还 沉浸在新婚喜悦中不忍分离。
8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
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 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 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 早日归来的心情。
第二大磨难是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 第三大磨难是孤独。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
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 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
13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 花醉。挼尽梅花无好 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 两鬓生华。看取晚来 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4
这是一首典型的赏梅词作,借不 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 人的心路历程:词人截取早年、 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 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 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 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 象的概括与总结。

本科李清照ppt

本科李清照ppt

• 二、李清照的后期词描写丧夫之痛和故土 之思,这种感情由于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中 和国破家亡的巨大事变相联系,因而变成 一种强烈深广的家国之恨。从词作所描绘 的饱经风霜的凄凉生活,可以看到国家的 灭亡之灾和人民的丧乱之苦,也可以看到 词人强烈的爱国情绪和坚韧不屈的生活意 志。 • 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声声慢》(寻寻觅觅)和《永遇乐》 (落日熔金)等。南宋末代爱国词人刘辰 翁读到李清照这类词作,受到极大的震撼, 曰“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
(2)高洁雅秀、隽永灵妙的女性情趣
• 主要表现在赏花惜花和咏花词方面。 •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 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 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 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靖康元年(1126)八月,金兵南侵,十 一月攻陷汴京,惊破了李清照夫妇的好梦。 次年二月,北宋灭亡。建炎元年(1127)八 月,赵明诚被南宋王朝任命为建康(在今南 京市)知府,后又任命又湖州知府,在辗转 奔波中,不幸得暴病身亡。 • 赵明诚逝世后,李清照孤苦伶仃,过着 颠沛流离的生活。接着金兵渡江南下,宋高 宗从杭州逃往温州,李清照也沿着这条路线 流亡避难,奔波于明州、奉化、台州、温州 一带。

• •
第一节 李清照的生平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 章丘(今属山东)人,她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 女,自少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她的 才能和学识表现在多方面,她精音乐,工书画, 诗文兼长,尤精于词。她十八岁嫁与工部侍郎赵 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夫妻俩共同切 磋诗文,研究金石,情趣相投,生活十分和谐美 满。

李清照生平经历ppt课件

李清照生平经历ppt课件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zān, 徒要教郎比并看。
10
情投意合 两情相悦 如胶似漆 相爱相知
门当户对 金石 文物 字画
11
两个政治集团、两个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一些 新党人物,开始对旧党人物进行打击报复。
12
公元1105年,赵挺之的家可以说是门庭若市、权倾朝野。可 是没过多久,随着蔡京和赵挺之联手对付旧党人物的结束, 他们两个互相之间的矛盾就上升了.宋徽宗大观元年,也就 是公元1107年,蔡京再一次担任了宰相,赵挺之不得不辞去 宰相的位置。赵挺之回到家里五天之后,就去世了,六十八 岁。蔡京接着就赶尽杀绝,抄家,让赵挺之的三个儿子都离 开政治中心,而回到遥远的青州老家去。
6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 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 渡,惊起一滩鸥鹭。
无忧无虑 开朗活泼
昨夜雨疏风骤,浓 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 人,却道海棠依旧。知 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
叹时光易逝 情窦初开
7

言与司合, 女
安上已脱,
之夫
芝芙草拔 .
8
赵明诚及其父亲赵挺之
9
减字木兰花 妩媚、娇憨、多情、卖花担上, 婚后的幸福与欢乐 买得一枝春欲放。
再被启用,独自上任(湖州) 丈夫染病,不幸离世 悲痛欲绝,颠沛流离
16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7
无依无靠 无奈改嫁 婚后不幸 状告张汝舟 随之入狱
18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 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 舟,载不动许多愁。
22
烟锁着秦楼 细雨把酒黄昏后 海棠花是否依旧 应是那绿肥红瘦 独自泛轻舟 雨疏风骤添新愁 浓睡不消那残酒 有多少事欲说还休 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依旧 我饮尽杯中昨夜的温柔

李清照专题PPT课件

李清照专题PPT课件

年华已随岁月凋残。在尘世一隅,
孑然一身,苦苦守着那些曾经属于
彼此的故事。刻在岁月斑驳的记忆
里,每当回望,都已变得苍. 白。
11
探究:李清照南渡前后词中大都以“愁”情为基
调,这愁情一样吗?
前期词为逸兴、遣怀、相思之作,此时的“愁”是闲愁,如《一剪梅》; 生离之愁、暂别之愁、相思之愁、闺怨之愁、个人之愁 —— 一往情深传千古,两处闲愁结同心
.
18
• 此时正值北宋盛世,太平日久,因此夫妻二 人在女儿身上倾尽了所有的温情和怜爱。不 觉间,她已成长为一位灵动活泼的少女,带 着动人的馨香,静静绽放。她的父母是宽厚 开明的,没有用封建社会对女子苛刻的清规 戒律把她锁在寂寞深院,倒是能让她常常旋 舞于自然之间,自由地呼吸。
.
4
这首仅三十三字的小令,立体感极强,让我们感 受到这位芳龄少女一段欣喜无虑的青葱岁月。少时的 流光,不需过多的浓妆艳抹去涂饰,一颦一笑,皆是 单纯的美好。正因为不谙世事,才有勇气放纵这一颗 渴望自由的心。此时,她年仅十六,初试文墨,竟一 鸣惊人。
走近易安
——李清照的词与情
.
1
作者名片: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著名女词 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生平简介:
1.宋神宗元丰六年(1084年)出生山东章丘。 2.早年随父住汴京、洛阳,接受较好的文化教养; 3.元符三年(16岁)写《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被 人称道; 4.靖国元年(18岁)与丞相第三子赵明诚结婚; 5.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5月,徽、钦二帝被俘, 北宋亡,李清照南迁,时年43岁; 6.建炎三年(1129年)8月,丈夫因病去世,李清照时 年46岁; 7.绍兴二年(1132年)51岁的李清照改嫁张汝舟,遇人 不淑,旋即离异。 8.1151年,一生无儿女的她寄人篱下,孤寂而死,时年 67岁。

古代诗人名人李清照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李清照人物介绍PPT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
经典作品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 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 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艺术特点
语言精美音乐化
李清照作的《词论》中,强调了音律在词中的重要性, 她自己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她的词作往往还具备 音律节奏,富有鲜明的音乐感,通过声情配合,增强 了抒情效果和作品的艺术魅力。如《声声慢》起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选用了 十四个叠字,充分利用了双音叠韵、唇音齿音相互交 错的发音效果,形成了顿挫有致、沉重抑郁的节奏旋 律。
经典作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三部分
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
表现手法新巧化
李清照的诗词善用一些新巧的艺术手法,独辟蹊径,展现其高超的艺术手 法。她善于移情于物,将个人的主观感受糅合于客观景象之中,使景物成 为感情的载体,既增强了词的含蓄性,又丰富了词的意蕴。如李清照词作 中的“花”意象。
艺术特点
感情模式独特化
感情模式的独特化是李清照词作的特征之一,李清照的词,爱情仍然是基 本素材,但是与前人的词作不同,她的词倾诉出的是对丈夫的夫妻之情, 而非彼时词作常描绘的文人与歌姬舞女之情。她以女性的视角,在词作中 直接展示出了女子真情,而非此前词人常用的,男性模拟女性视角写词。 李清照词作中,对爱情纯洁的描绘,高雅浪漫,为后人提供了表现爱情的 模式。
后世纪念

《李清照生平简介》PPT课件

《李清照生平简介》PPT课件

生平经历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 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 夫赵明诚 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 学术研究。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 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 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体会感悟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句 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不仅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而 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于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 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 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 “乍暖还寒”的多变气候,又怎能修生养息,酒难御寒, 伶仃一人,苦不堪言。
几句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丌仅富亍音乐美和韵律美而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亍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丌禁使人感同身受
李 清照
个人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 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 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 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更漏子》温庭筠 上片开笔连用七组叠词字来概括悲 切孤苦的心境,奇特而生动。下片继续借眼前景物来倾 诉忧愁,整首诗笼罩在一片凄凉悲苦的氛围当中。以凄 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在词中,无论忽 寒忽暖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忽起的秋风、天上的 大雁、满地的黄花,还是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 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景景含愁,处处成 愁。这种浓重的凄苦氛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的愁苦,强 烈震撼读者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念我终日凝眸 帘卷着西风 惊醒旧梦 谁比黄花瘦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这才下眉头 却又上心头
谁念我终日凝眸 帘卷着西风 惊醒旧梦 谁比黄花瘦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北宋末期的公元1084年 出生于山东章丘,公元 1155年逝世,终年71岁。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 古第一才女”之称。她 的存世作品虽然只有70 多篇,但却取得了巾帼 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 被后人誉为婉约词派的 “一代词宗”。
少女时代
无忧无虑 天真活泼 聪明灵动 博览群书
44岁丧夫
42岁国灭
同年离婚
孤独创作
71岁去世
请你扮演李清照,接受老师的采访。 采访将围绕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和作品展开。
这才下眉头 却又上心头 谁念我终日凝眸 帘卷着西风 惊醒旧梦 谁比黄花瘦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相思惹闲愁 日上帘钩懒梳头 不是悲秋新来瘦 花自漂游水自流 跨越千年后 平仄间眼泪游走 韵脚中我空等候 声声慢心事谁知否 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依旧 我饮尽杯中昨夜的温柔 这才下眉头 却又上心头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 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 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 痛苦。
国家灭亡
文物被毁
远离家乡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无依无靠 无奈改嫁
婚后不幸
状告张汝舟 随之入狱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 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 渡,惊起一滩鸥鹭。
无忧无虑 开朗活泼
昨夜雨疏风骤,浓 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 人,却道海棠依旧。知 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 叹时光易逝 情窦初开
词 言与司合, 安上已脱,
芝芙草拔 .

之夫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 妩媚、娇憨、多情、 婚后的幸福与欢乐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zān, 徒要教郎比并看。
谁念我终日凝眸 帘卷着西风 惊醒旧梦 谁比黄花瘦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这才下眉头 却又上心头
谁念我终日凝眸 帘卷着西风 惊醒旧梦 谁比黄花瘦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这才下眉头 却又上心头 谁念我终日凝眸 帘卷着西风 惊醒旧梦 谁比黄花瘦 风吹梦醒后 不见红酥手 桌边谁的玉簪头 寻寻觅觅中 似梦非梦 你在哪等候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 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 舟,载不动许多愁。
回忆 现实
67岁开始继续收藏金石文物,追忆 丈夫赵明诚
关注朝廷,牵挂故土
超越时空的孤独和 无法解脱的悲哀
李清照的一生
1084年出 生
18岁出嫁
与夫收藏 金石字画
47岁改嫁
情投意合 两情相悦 如胶似漆 相爱相知
门当户对 金石 文物 字画
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治集团、两个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一些 新党人物,开始对旧党人物进行打击报复。
公元1105年,赵挺之的家可以说是门庭若市、权倾朝野。可 是没过多久,随着蔡京和赵挺之联手对付旧党人物的结束, 他们两个互相之间的矛盾就上升了.宋徽宗大观元年,也就 是公元1107年,蔡京再一次担任了宰相,赵挺之不得不辞去 宰相的位置。赵挺之回到家里五天之后,就去世了,六十八 岁。蔡京接着就赶尽杀绝,抄家,让赵挺之的三个儿子都离 开政治中心,而回到遥远的青州老家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