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走向富强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32祖国走向富强鲁人版

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32祖国走向富强鲁人版
2、祖国走向富强
教材分析:
“祖国走向富强”包含“辉煌的成就”和“迈向‘小康社会”’两个主题活动。
“辉煌的成就”着重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这部分内容是“认识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点,补充一些生动的历史资料和小故事,关心学生生动、形象地明白得。
并通过图片或音像资料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明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和对社会主
义祖国的热爱。
2.了解小康社会的差不多内涵。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鼓舞学生发奋学习,勇于探究。
教学重点:
了解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鼓舞学生发奋学习,勇于探究。
教学难点:
了解小康社会的差不多内涵,激发自己奋发向上,用于探究。
师生预备:
教师预备各课时需要的资料(课件、视频《唱歌祖国》《七子之歌》和《走进新时代》等歌曲),
学生课前搜集课时中的所需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祖国走向富强之辉煌的成就【教学设计】小学 品德与社会.doc

让学生了解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外交不断胜利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伟大的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祖国才一天比一天富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科技和国防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仍将面临很多困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一、谈话导入
⑵ 仔细观察人们浇地的方式,最开始是怎么浇的?后来用什么浇?现在又怎样浇?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三幅图片,分析三种浇水方式哪种更先进、高效?
(学生充分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出示课件:
《祖国走向富强》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建设民主富强的国家第二课祖国走向富强活动主题一:辉煌的成就课时:一课时
祖国走向富强之辉煌的成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等方面全面了解新中国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通过对比,感受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激发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馒头,大米饭,牛羊肉,想吃什么买就有。
住组:我爸爸跟我说,他小时候住的是砖瓦房已经比爷爷住草屋好多了,但是还是现在住楼房好,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天天能洗澡,下雨屋不漏,幸福指数爆棚啊!
行组:我爷爷跟我说,他年轻时,想来城里买东西,就得骑自行车,后来骑摩托车,一路
上又累又不舒服,现在,坐上公交就能来;有时候我爸爸还开车载着我爷爷奶奶去旅游,乐得
师:同学们,上星期我在咱全区六年级学生中做了一次六年前后交通出行方面的问卷调查, 一共有15000多名六年级学生做了问卷,你们做问卷了吗?
生:我做了。
生:我也做了。生:……
师:好.通过做问卷,发现自己小家庭这六年来出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你们想看看是什么情况吗
六年级品德社会上册祖国走向富强教案鲁人版

1.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态度:通过让学生在走进世界的过程中,关隘自然,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捕鱼,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的人类文明成就时。
劳动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遗产的热爱和保护热情,增强保护自然、保护文明遗产的责任感。
能力:通过学生的搜集调查、交流研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对比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使学生直到两河流域是世界闻名的重要发源地,人类的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人民创造的赞兰文明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这些文明成就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认识这些人类的伟大创造。
2学情分析通过学生的搜集调查、交流研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对比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重点难点四大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指导人类文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追寻人类文明的足迹一、问题引入为什么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师:我们的祖先最早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多媒体课件大河哺育的文明出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著名河流图片资料。
思考:为什么文明古国都产生在大河流域?师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最早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中华文明。
列举两河、尼罗河、定期泛滥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小组观察教材P3图片,讨论:“从山洞到房屋从石器到铁器”人们生活的变化,古老的文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出示课件介绍中国的青铜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二、印第安文明师:除了四大文明古国之外,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文明?课件出示:印第安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讨论:印第安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三、总结本课内容第二课时文字的形成与演变做人类文明的守护者一、激情导入我们伟大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汉字是至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曾经存在的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美洲玛雅人的图形文字都远远不如汉字这样在今天依然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祖国走向富强

《祖国走向富强》教学设计《祖国走向富强》教材分析:《祖国走向富强》是山人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建设民主富强国家”的第二课。
本课通过“辉煌的成就”和“迈向小康社会”两方面内容,让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地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的情感。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感受建国后我们的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1、调查表2、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新中国是那一年成立的吗?2、生自由发言。
3、那么同学们知道新中国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
4、近些年我们的祖国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大事呢?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组图片。
5、从这两组图片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指一生发言。
6、师小结:是啊,从这两组图片对比中彰显着我们的祖国正走向富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走向富强的祖国。
(板书课题:祖国走向富强)二、梳理内容、分组交流:1、师:根据你的了解和预习,你认为我们的祖国在建国6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呢?2、学生回答,梳理出:农业、工业、科技、国防(板书)3、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把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汇报好吗?老师有几点温馨提示(PPT播放,指一生读。
)4、学生在组内交流资料,师巡视指导(你们组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活动一、农业发展小探究1、师: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就让我们先从农业的发展说起吧。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64页的图片为我们展示了农业哪些方面的成就。
学生自由发言,指一生描述。
2、师:说到农业的机械化,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解放了劳动力,更提高了农业产量,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3、师:最让我们骄傲的事,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在国际上被称为奇迹。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祖国走向富强》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祖国走向富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祖国走向富强》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通过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真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概念理解尚浅,需要通过本课教学加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意义,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运用典型的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环节,准备好教案。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呈现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伟大成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富强。
山东人民版思品六上《祖国走向富强》说课稿

山东人民版思品六上《祖国走向富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祖国走向富强》是山东人民版思品六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从贫穷落后到逐步走向富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我国走向富强的历程和改革开放的意义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从贫穷落后到逐步走向富强的发展历程,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从贫穷落后到逐步走向富强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的意义。
难点: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从贫穷落后到逐步走向富强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分享彼此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解,深入阐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我国走向富强的认识。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案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日益富强的背景和成就;2.理解祖国富强对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3.识别身边的富强变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祖国日益强大的背景和成就(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果显著,取得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2)投资力度和财政扶持力度持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3)人民群众生活品质逐年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显著。
2.祖国日益富强对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1)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项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助力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稳步攀升;(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包括城市交通、垃圾分类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改善,使居民们更加便利;(3)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加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就业和发展机会。
3.身边的富强变化(1)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楼宇外立面改造、文化广场建设等;(2)城市交通更加便利,如加快公交车速、新建地铁等;(3)城市环境治理效果显著,如城市内垃圾分类、义务植树等。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交替可行法;2.时政新闻讨论;3.视频资源讲解比较法;4.视觉资料配合讲解学法。
四、教学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综合质量等所涉及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通过考查、问答、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注重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和能力素质的全面评价。
五、教学参考书目1.《新华网中央厅庆祖国70周年系列报道》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9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3.《从“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样化教学法,加以配合。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结合视觉资料了解富强变化的实际效果,或者让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口头表述方法,整合各自的宝贵思想,使学生们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作好教学深度控制,使教学过程既有足够的拓展深度,又保证学生们获得全面的知识结构。
六年级品德社会上册 祖国走向富强教案 鲁人版

六年级品德社会上册祖国走向富强教案鲁人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到我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
2.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2.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3. 新时代的使命4. 少年担当5. 做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
2. 培养学生对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发展变化。
2.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4. 体验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教学内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1. 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变化。
2.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如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
3.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成就,互相交流感受。
实施建议:结合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的发展成果,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1.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2. 学生讨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和影响力。
3. 学生分组展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如援助其他国家、参与国际维和等。
实施建议:引导学生关注国际事务,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三、教学内容:新时代的使命1. 教师阐述新时代的特征和使命,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新时代使命的理解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走向富强》教学设计
龙潭小学张金霞
教材分析:
《祖国走向富强》是山人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建设民主富强国家”的第2课。
本课通过“辉煌的成就”和“迈向小康社会”两方面内容,让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地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的情感。
学习目标:1、了解建国后我们的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1、调查表
2、课件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听着这首歌曲的旋律,知道这是哪首歌吗?听(唱)着它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说感受(振奋、祖国正在走向富强-----)
3、师评价(是啊,这催人奋进的旋律彰显着我们的祖国正走向富强!)后,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祖国走向富强)
二、梳理内容、分组交流:
1、师:根据你的了解,你认为我们的祖国在建国前后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呢?谁来说一说?
2、学生回答,梳理出:农业、工业、科技、国防(板书)
3、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课下搜集的资料和所掌握的知识自由结合成小组,把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汇报好吗?
4、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在组内交流资料,师巡视指导(你们组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活动一、农业发展小探究
1、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就让我们先从农业的发展说起吧。
谁来把你们的调查情况说给大家听?
2、学生汇报:A、从调查表中我们通过比较知道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稳步上升。
师评价(你们用表格对比的形式,通过比较得出了结论,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品社的方法,说明你们很会学习)激励。
B、粮食产量成倍的增长,------居世界第一。
(你是怎么知道的?很会学习。
)
C、解决了吃饭问题,创造了奇迹。
(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请看老师搜集的资料。
3、师演示补充袁隆平、李登海资料。
农民伯伯开玩笑说:“我们能吃饱,主要靠两平”。
这两平一是指(),另一个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正是他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地保证。
此外还有李登海,他可是咱们山东人的骄傲。
正是这“南袁北李”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活动二、工业发展小探究
1、师:说完了农业我们感到很高兴,再看看我国的工业是怎么发展的?谁来说一说?
2、学生汇报,师评价。
A用洋货用洋名,这说明我国工业的落后。
B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3、总结:是啊,工业的发达体现了祖国的富强,昔日赶着马车进城的农民,今日却把桑塔纳轿车开进了自己家。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感到骄傲吗?
五、活动三、科技发展小探究
1、了解了农业、工业两大支柱产业,接下来我们看看我国的科技发展,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国的科学技术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谁来汇报一下?
2、学生汇报,师相机评价。
(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值得自豪。
)
3、这就是值得我们自豪的载人航天器(出示神五、神六、神七图片),它们的发射成功充分的说明了我国的航天科技已处世界领先地位。
请记住这些名字吧!(出示航天员图片)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六、活动四、国防发展小探究
1、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们每个人都感到由衷的骄傲。
然而,还有更令人骄傲地呢?你们国防小组想汇报什么?谁来说一说?
2、学生汇报、交流,是相机评价。
(你很会读书,能从课本上获取知识,这是我们小学生最常用的学习方法)
3、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此时你是不是很想看一看我国的军队和军事装备呢?下面老师就让你们了解一下我国的现代化军队和军事装备。
(放视频片段)
看到了这里你有什么感受?(我国国防事业一天天的强大,我们感到很自豪)
七、总结内容,升华情感:
1、师小结:是啊,我们的祖国走过了60年的风雨沧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像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发展,工业-------板书后面的内容(发展、发达、进步、强大)
2、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祖国说什么?(祖国的变化真是太大了;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祖国你真太伟大了;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贡献力量。
)
3、总结: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也表达了对祖国的深爱之情。
最后让我们在嘹亮的歌声中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再次走向富强。
(播放《歌唱祖国》结束课程)
板书:祖国走向富强
农业发展
工业发达
科技进步
国防强大
农业小组资料卡
1、根据调查填写下面的表格
2、我国农业生产的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 )位。
3、我国用占世界()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在国际上被称为奇迹。
(稳步上升。
第一。
十分之一;五分之一)
我们组通过调查知道了:
工业小组资料卡
1、解放前这些物品分别叫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铁钉()点灯的煤油()自行车()
火柴()建筑用的水泥()
2、现在你家中都有哪些国产的家庭用品?
3、()年()月()日,我国制造出第一辆“解放”汽车。
4、2005年,我国的汽车产量()万辆,其中轿车()万辆。
(海信电视机、海尔冰箱、洗衣机、电脑、手机,1956,7,13。
570,277)
我们组通过调查知道了:
科技小组资料卡
1、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成功研制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系列的火箭。
现在,“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发射120次,成功率达91%以上。
“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在国际发射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2、()年()月()日在新疆核试验基地,我国的第一课原子弹引爆成功,给了外国人一个有力的回击。
3、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航天器把中国的宇航员()送入太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航天器把()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2008年9月28日,“神舟7号”航天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把()送入太空,9月27日下午16时30分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出舱活动, 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1964、10、16.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
国防小组资料卡
1、建国前,我国人民军队只有单一的()组成。
2、建国后,我国军队发展为()、战略导弹部队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
3、例举几种我国现在拥有的现代化武器装备。
(陆军。
海军、陆军、空军。
飞机、坦克、导弹驱逐舰、原子弹、氢弹….)
我们组通过调查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