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丰富的情感与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背景。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来营造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
2.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朗读,注意重音、节奏、语气等,使学生通过朗
读深入感受诗歌的情感。
3.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诗
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祖国?这些意象分别象征了什么?
4.深入研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品味其丰富的表现力
和深刻的内涵。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拓展延伸:教师介绍作者舒婷的其他作品,如《致橡树》、《神女峰》等,引
导学生比较阅读,进一步加深对诗人及其作品风格的理解。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主题。
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并写一篇读后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使学生理解并体会诗歌中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3.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于1932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2. 诗歌结构分析:诗歌共四节,每节四行,采用自由诗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呼唤。
3. 诗歌主题:通过描绘祖国的苦难与重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无限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诗歌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结构、主题。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音乐《我和我的祖国》,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
2. 介绍诗歌背景,朗读诗歌。
3. 分析诗歌结构,讲解诗歌主题。
4.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概括出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2. 评价学生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是否能说出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3.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中的祖国形象。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爱国诗歌,进行朗诵并说明选择这首诗的原因。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程资源1. 相关诗歌的原文和注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通用9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通用9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想本教学设计适用于语文程度中等以上的学生,教学侧重点放在对诗歌的艺术欣赏方面。
学习目标1.了解舒婷,了解朦胧诗的一些特点和它的诗学价值。
2.从鉴赏的角度学习诗歌,把握朦胧诗代表诗人的作品及其特色。
3.理解、欣赏诗歌,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4.熟读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与难点从文学常识入手,从鉴赏的角度学习本诗,体会诗歌独特的意蕴与感情,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舒婷及朦胧诗的资料,并自学;2.巩固在《星星变奏曲》一诗中学到的知识;3.熟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江河的《星星变奏曲》。
这是一首朦胧诗,作者借“星星”这个意象表达了一代人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
背诵或朗读你熟悉的朦胧诗作品。
导入舒婷的朦胧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是舒婷“心灵世界的歌”。
二、走近诗人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
70年代末,她的诗作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成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而闻名。
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她的诗歌创作主要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构思独特,情调婉约,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
她的诗不侧重客观生活的描摹,而是注重表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她从关系个人的命运和价值出发,上升到对他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舒婷的诗具有一种崭新的审美视野,能够超越以往新诗的陈旧观念,突破生活的客观规定性和逻辑性的限制,达到较高的艺术新水平。
她的诗既有着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着执著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真实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教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的概念和意义;2.理解爱国主义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祖国的定义和意义;2.祖国的现状和发展;3.祖国需要我们的努力。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如何启发学生为祖国做贡献。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PPT或图片资料;3.爱国主题的视频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探讨的内容,与谈谈自己的理解。
2.准备一段表达爱国情感的视频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二、呈现(20分钟)1.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祖国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对祖国的认识。
2.呈现祖国的现状和发展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进步和成就。
3.引导学生思考祖国的需要和我们的责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祖国之间的关系。
三、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如何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贡献。
2.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报告进行评价和总结,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实际行动为祖国做贡献。
四、拓展(20分钟)1.活动1:观看相关爱国主题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国情感。
2.活动2:设计一次实地参观,带领学生了解当地的爱国主题景点或者纪念馆。
3.活动3: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爱国主题的公益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行动感受对祖国的责任和贡献。
五、反思(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2.学生自我反思,写下今天的收获和认识。
3.提出鼓励和期许,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和为祖国做贡献。
思考题:1.你是如何理解祖国的?你认为祖国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2.祖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哪些成就?你有什么感受?3.作为一名学生,你有什么实际行动可以为祖国做贡献?教学反思:1.通过观看视频片段和参与讨论活动,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2.分析诗歌的意象与象征。
3.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
二、学习重点1.综合运用默读与朗读的学习方法学习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重点)2.把握诗中的意向,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体会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感。
(重点)三、学习难点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积累优美抒情的诗句。
(难点)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一首深情而庄重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当我们提到“祖国”这个词时,你们心中会涌现出怎样的情感呢?是自豪、是敬仰,还是无尽的热爱?今天,我们将跟随当代诗人舒婷的笔触,一起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对祖国那份深沉而热烈的情感。
二、朗读明确目标三、文学常识1.作者介绍《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她是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
她的创作生涯始于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此后成为专业作家。
她的诗歌作品多次获奖,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得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诗集《双桅船》获得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和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舒婷的主要著作还包括诗集《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和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象独特而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她以深情的笔触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期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这首诗不仅深受读者喜爱,也被广泛传唱,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四、创作背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中国的历史环境紧密相关。
1976年“四人帮”粉碎,1978年12月,中国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设计(精选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品味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感悟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舒婷及其诗歌创作背景,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祖国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出课题。
2. 朗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3. 背景介绍:介绍诗人舒婷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 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5. 语言品味:让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6. 例题讲解: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进行讲解。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类似诗歌的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 诗人:舒婷3. 诗歌结构:四个章节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爱国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包括诗歌的背景、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将诗歌鉴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诗歌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名师教学设计共3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名师教学设计共3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名师教学设计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名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祖国的前世今生,增强爱国意识;2.通过学习,领会唱词蕴含的深刻含义,理解词曲语义,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3.通过唱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理解、表现和欣赏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品质。
二、教学重点1.掌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唱词和曲子,了解他们的深刻含义;2.通过表演和欣赏,体会唱词和曲子中蕴含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运用多种形式,如播放国旗升旗仪式的视频、播放有关祖国的宣传片等,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与温暖。
2.学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老师先领唱,引导学生跟着唱。
给学生展示唱歌的基本技巧,如发声方法、气息控制等。
让学生练习好每个音符,特别是转调部分。
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唱词中每个词的含义。
3.教唱:学生分组练习唱歌,由小组代表进行表演。
并针对表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4.欣赏《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演唱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歌曲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景,领略中华民族自古到今的辉煌发展历史。
引导学生体会到祖国的伟大,进一步加深对祖国的情感认同。
5.个人情感表达:让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祖国情感,分享对祖国的认识和感悟。
安排学生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沉思和感悟。
四、教学方式1.唱、讲、比较、展示、分析、引导;2.传统教学模式与广播体操模式相结合;3.自主学习和团体合作。
五、教学评价1.口头答辩:听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纠正。
2.个人表述:集中学生的表现与思想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表述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评价小组内合作情况及组员表现,督促他们互相合作互相提高。
4.学习笔记: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理和记录,落实课堂更深入的学习。
六、教学后记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学生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增强了爱国情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设计(精选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朗读、理解和欣赏,以及对诗歌主题的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重点: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诗歌:学生自读,教师指导,共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探讨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首类似的诗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创作一首关于祖国的诗歌。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 诗人:舒婷3. 诗歌主题:热爱祖国4. 重点词语:破晓、长夜、花朵、果实、理想、希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热爱祖国”为主题,写一首诗歌。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由发挥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爱国的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组织一次爱国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深刻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 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特别是诗歌创作的要求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教案“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教案课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授课时间授课时:1自学课:1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学案)教学过程设计(教案)学案(1)按注音写汉字:干瘪(biě)驳船(bó)蜗行(wō)胚芽(pēi)迷惘(wāng)隧洞(suì)绯红(fēi)淤滩(yū)纤绳(qiàn(2)(2)释义: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二.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
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
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
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
悲怆。
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
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
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
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练习: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成功之处:一.激趣: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
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
责任感。
二.自学展示: .1.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三.讨论交流: 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
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2)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四.研读,探究品味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
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
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
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
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
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
心灵中折射的必然。
“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
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
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3)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
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
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
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
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