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第五章存储器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第五章 存储器

微机原理第五章 存储器
eg:要将6116SRAM放在8088CPU最低地址区域
(00000H~007FFH)
A11
CPU
A19

A0~A10
6116 CS
2)部分译码法 系统总线中的地址总线除片内地址外,部分高位地址(不是
全部高位地址)接到片外译码电路中参加译码,形成片选信号。 因此对应于存储芯片中的单元可有多个地址 。
(二)内存与CPU连接时的速度匹配
对CPU来说,读/写存储器的操作都有固定的时序(对8086 来说需要4个时钟周期),由此也就决定了对内存的存取速 度要求。
(三)内存容量的配置、地址分配 1. 内存容量配置
• CPU寻址能力(地址总线的条数) 软件的大小(对于通用计算机,这项不作为主要因素)
2. 区域的分配 RAM ROM 3. 数据组织 (按字节组织) 16位数据,低位字节在前,高位字节在后,存储器奇偶分体 (四)存储器芯片选择 根据微机系统对主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以及所存放程序的不同等 方面的要求来确定存储器芯片。它包括芯片型号和容量的选择。
24V
S
SiO2 G
D
字线
Vcc 位 线 输 出
P+ + + P+ N衬底
浮栅MOS

D
线
浮栅管
S
特点: 1)只读, 失电后信息不丢失 2)紫外线光照后,可擦除信息, 3)信息擦除可重新灌入新的信息(程序) 典型芯片(27XX) 2716(2K×8位),2764(8K ×8位)……
D0 D8
CE

线
存储体
启动
控制逻辑 控制线
读 写
数 据 CPU
电寄
路存
器数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组成-第5章 储存系统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组成-第5章 储存系统


· 读取CMOS-SRAM中的设备配置,确 定硬件运行环境。
· 系统引导、启动。


· 基本的输入输出控制程序。 · 存储一些重要的数据参数。 · 部分机器还含有硬化的部分操作系统。


ROM-BIOS一般为几十KB的容量,并 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常为掩膜式ROM。 目前高档PC机已采用快速擦写存储器, 使ROM BIOS 的功能由软盘软件支撑升级。


5.4.5 页式虚拟存储器 页式虚拟存储器中的基本信息传送单 位为定长的页。


5.4.6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简介
段式虚拟存储器和页式虚拟存储器各有 其优缺点,段页式管理综合了两者的优点, 将存储空间仍按程序的逻辑模块分成段, 以保证每个模块的独立性及便于用户公用; 每段又分成若干个页。 页面大小与实存页相同,虚存和实存之 间的信息调度以页为基本传送单位。


2.CMOS-RAM 用于记录设备配置参数,如内存容量, 显示器类型,软硬磁盘类型及时钟信息等。 CMOS-RAM采用CMOS工艺制成,功耗很 少。


3.ROM-BIOS

ROM-BIOS用于存放基本的输入输出 系统程序,是操作系统驻留在内存中的最 基本部分,其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开机后的自检。检测对象涉及计算机 系统的各主要功能部件包括CPU、ROM、 RAM、系统接口电路和键盘、软、硬磁 盘等外设。

5.1.1存储器的分类
1. 按存储介质分 按存储介质可以将存储器分为三种:半 导体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和光存储器。



2. 按存取方式分

按照存储器的存取可方式分为随机存取 (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顺序存取存 储器和直接存取存储器等。

《计算机原理》第五章

《计算机原理》第五章

在利用电容上的电荷来存贮信息的动态半导体存贮 器中,由于漏电使电容衰减,需要定时(2ms)重新进行 存贮,这个过程叫刷新。
工作原理:
约定:
C2有电荷,C1无电荷表示1
C1有电荷,C2无电荷表示0
电路可工作于三个状态: 保持态: V零=0 , T3 T4截止, 单元电路与外界隔离, 原存信息保持。
写入态
写1:位线加高电平,对电容C充电 写0: 位线为低电平,C上的电荷经位线泄放完 读操作完成 后,C上的电荷被 放光,需要写— —破坏性读出
读出态
读1:原存1,C上由电荷,位线上得到高电平
读0:原存0,C上无电荷,位线上得到低电平
注意:
读操作使电容原存储的电荷丢失,因此是破坏性读出,为保 持原记忆内容,必须在读操作后立刻跟随一次写入操作,称为预 充电延迟。 向动态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提供地址,是先送行地址再送列 地址,原因就是对动态存储器必须定时刷新,(如2ms),刷新 不是按字处理,而是每次刷新一行,即为连接再同一行上所有 存储单元的电容补充一次能量 在动态存储器的位线上读出信号很小,必须接读出放大 器,通常用触发器下路、线路实现 存储器芯片内部的行地址和列地址锁存器分先后顺序为首、接受 行,列地址
● 存贮体中,为区分不 同的存贮单元,对每一个单 元给一个编号,这个编号叫 地址,地址的存贮单元一一 对应,一个存贮单元可用放 一个字——按字编址。也可 以放若干个字节——按字节 编址,存贮体同周围的逻辑 线路一起组成存贮器.
二、存贮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 存贮容量 ◆ 指主存所能容纳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字节编址: 以字节数来表示容量 字编址: 以字数×字长来表示容量
所需信息
§5.2 半导体存贮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五存储器读写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五存储器读写实验

实验五储藏器读写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储藏器的工作特点。

2.数学静态储藏器的操作过程,考证储藏器的读写方法。

二、实验原理储藏器是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用来保留程序和数据。

从工作方式上分类,储藏器可分红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储藏器,易失性储藏器中的数据在关电后将不复存在,非易失性储器又可分为动向储藏器和静态储藏器,动向储藏器保留信息的时间只有2ms,工作时需要不断更新,既不断刷新数据;静态储藏器只需不断电,信息是不会抛弃的。

为简单起见,计算机组成实验用的是容量为 2K 的镜头储藏器 6116。

1.静态储藏器芯片 6116 的逻辑功能6116 是一种数据宽度为 8 位( 8 个二进制位),容量为 2048 字节的态储藏器芯片,封在 24 引脚的封装中,封装型式如图 2-7 所示。

6116芯片有 8 根双向三态数据线 D7-D0,所谓三态是指输入状态、输出状态和高阻状态,高阻状态数据线处于一种特其他“断开”状态;11 根地点线 A10-A0,指示芯片内部2048 个储藏单元号; 3 根控制线片选控制信号,低电平时,芯片可进行读写操作,高电平时,芯片保留信息不能够进行读写;为写入控制信号,低电平时,把数据线上的信息存入地点线 A10-A0 指示的储藏单元中;为输出使能控制信号,低电平时,把地点线A10-A0 指示的储藏单元中的数据读出送到数据线上。

芯片控制信号逻辑功能见表 2-9 。

芯片状态控制信号状态D0-D7CS数据状态保持1××高阻抗保持011高阻抗读出0106116→总线写入001总线→ 6116无效000表 2-9 6116芯片控制信号逻辑功能表图 2-7储藏器部件电路图2.储藏器实验单元电力路因为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仅用了256 个储藏单元,因此6116芯片的三根地点线 A11-A8 接地也没有多片联用问题,片选信号接地使芯片总是处于被选中状态。

芯片的 WE 和信号分别连结实验台的储藏器写信号和储藏器读写信号,储藏器实验单元逻辑电路如图 2-7所示。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习题(5-6章)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习题(5-6章)

第5章微机的存储器5.4 某一RAM内部采用两个32选1的地址译码器,并且有一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试问:(1)该RAM的容量是多少?(2)基本存储电路采用何种译码电路?(3)存储阵列排列成怎样一种阵列格式?答:(1)容量是:32×32 = 1024bit = 1Kb;(2)基本存储电路采用双译码方式;(3)存储阵列排列成32×32的矩阵。

5.5 设有一个具有13位地址和8位字长的存储器,试问:(1)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信息?(2)如果存储器由1K×4位RAM芯片组成,共计需要多少片?(3)需要哪几位高位地址做片选译码来产生芯片选择信号?答:(1)存储器能存储信息:213×8位= 8KB;(2)若由1K×4位RAM芯片组成,则位扩充需要2片,容量扩充需要8片,共计2×8=16片;(3)扩充的8组芯片需用3-8译码器进行片选,由于地址总线的A9~A0需要与各RAM芯片地址线并联,所以用高位地址A12、A11、A10作片选译码来产生芯片选择信号。

5.6下列RAM各需要多少地址线进行寻址?多少条数据I/O线?5.7 分别用1024×4位和4K×2位芯片构成64K×8位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各需多少片?答:(1)由1024×4位的芯片组成64K×8位的RAM芯片,位扩充需要2片,容量扩充需要64片,共计64×2=128片;(2)用4K×2位的芯片组成64K×8位的RAM芯片,位扩充需要4片,容量扩充需要16片,共计16×4=64片。

5.8 在有16根地址总线的微机系统中,根据下面两种情况设计出存储器片选的译码电路及其与存储器芯片的连接电路。

(1)采用1K ×4位存储器芯片,形成32K 字节存储器。

(2)采用2K ×8位存储器芯片,形成32K 字节存储器。

计算机原理存储器

计算机原理存储器

计算机原理存储器
计算机原理中,存储器是指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

存储器一般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种类型。

内存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当前运行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它分为主存和辅存两部分。

主存是计算机中最主要的存储器,由半导体存储芯片构成,通常包括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
读存储器(ROM)。

RAM具有读写功能,用于临时存储运行
程序和数据,数据可以快速读取和写入。

而ROM是只读存储器,其中的数据是固化的,无法进行修改。

主存的容量通常较小,但速度快。

外存主要是指硬盘、光盘等可以作为辅助存储器使用的设备。

相比主存,外存容量大,但速度较慢。

外存被用于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能够持久保存。

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外存中的数据加载到主存中进行操作。

存储器在计算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性能和数据的处理速度。

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在容量、速度和价格等方面有所差异,计算机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存储器组合。

存储器工作原理

存储器工作原理

存储器工作原理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的设备。

它是计算机内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

在存储数据的过程中,存储器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顺序存放在不同的存储单元中,如字节、字等。

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通过地址可以找到对应的存储单元。

数据在存储器中的位置由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进行管理。

当计算机需要从存储器中读取数据时,它会根据指定的地址来找到对应的存储单元,并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读取出来。

读取的过程类似于找到书架上特定位置的一本书并将其取下。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类型。

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也就是说,当计算机断电时,其中存储的数据会丢失。

RAM可以随机访问,即可以根据指定的地址直接读取或写入数据。

RAM通常被用作临时存储器,用于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临时数据和用户输入等。

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的数据不会因为计算机断电而丢失。

ROM中的数据通常是由厂商预先写入的,用户无法进行修改。

ROM常用于存储计算机的固件和操作系统等关键信息。

总的来说,存储器通过存储和检索数据的过程来实现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快速读取。

它在计算机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计算机的运行和数据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5-2 存储系统

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5-2 存储系统
0110000000000000 1111111111111111
20
Zuo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hapter5 存储器
例3 (1)解:如果ROM和RAM存储器芯片都采用 8K×1的芯片,试画出存储器与CPU的连接图。
MREQ# A15-0 R/W#
CPU
D7~D0
OE#
例2解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hapter5 存储器
MREQ# A20-0 R/W#
CPU
D7~D0
OE#
A20-18
000
3-8译码器
001
010
A17-0
WE A CS
256K ×8
D
WE A CS
256K ×8
D
WE A CS
256K ×8
D
D7~D0
D7~D0
D7~D0

111
WE A CS
如果采用的字节编址方式,则需要20条地址线,因为220=1024K byte。
注:字编址方式时,每个32位字地址能够访问4个字节; 如果按照字节编址方式,则每个地址只对应一个字节, 因此所需的地址数是前者的4倍, 218* 4=220 ,即需要20条地址线)
13
Zuo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hapter5 存储器
解:256K*8位SRAM芯片包含18根地址线 (1) 该存储器需要2048K/256K = 8片SRAM芯片; (2) 需要21条地址线, 因为221=2048K, 其中高3位经过译码器输出后用于芯片选择, 低18位作为每个存储器芯片的地址输入。 (3) 该存储器与CPU连接的结构图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内存:00000H~9FFFFH,640KB,DOS系统; 高端内存:A0000H~FFFFFH,384KB,系统ROM、缓冲区; 扩充内存:CPU直接寻址范围之外的物理存储器,通过扩充内 存管理软件EMM来管理,将其映射到高端内存中; 扩展内存:1MB以上可直接访问的物理存储器;
16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存储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计算机发展。
5.1.1 微型机存储器分类
按在系统中位置分类
(1)内部存储器,简称内存,又称主存储器,由半 导体存储器构成
功能:存放当前正在使用或经常使用的程序或数据; 特点:CPU通过总线直接访问,存取速度快; 容量:容量受地址总线位数限制; 存放内容:系统软件(系统引导程序、监控程序或操 作系统中的ROM BIOS等)以及当前要运行的应用软 件。
按制造工艺:双极型、MOS、铁电;
易失性:非易失性、易失性;
可读写性:只读存储器(ROM)、可读写存储器; 读写顺序:顺序读写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M); 动态/静态,异步/同步,串行/并行。。。
5.1.2存储器主要性能指标
1 存储容量 (memory size)
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芯片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Memory cell)数。半导体存储单元通常以字节为单位,人们通常说 的存储单元都是指的字节单元。
仲裁功能 当来自 CPU 对内存的正常读写请求和来自刷新电 路的刷新请求同时出现时,仲裁电路要作出仲裁,原则上,刷 新请求优先于CPU 的读写请求。内部的“读写和刷新的仲裁和 切换”电路一方面会实现仲裁功能,另一方面完成总线地址和 刷新地址之间的切换。
DRAM举例: MT48LC4M32
MT48LC4M32
SRAM
静态存储器时序图 对设计者来说最感兴趣的是存储器参数时序图, 因为时序图描述存储器读写周期中的各控制信 号产生的时间关系。系统设计者关心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和存储器控制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
SRAM读周期时序图
SRAM写周期时序图
其他形式的静态RAM
多端口RAM: 双口RAM/四口RAM FIFO: First In First Out SBSRAM:Synchronous Burst SRAM
E2PROM: 2816
E2PROM: 2816
5.4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目的:解决高速CPU与主存(DRAM)之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 提高CPU访问主存、获取信息的效率。 方法:在CPU和主存之间增设一个容量不大,但操作速度很高 的存储器--高速缓存。 技术:L1 Cache集成在处理器内部,时钟周期与CPU相同;L2 Cache 在处理器外部,由SRAM构成,时钟周期比CPU慢一半或 更多。 命中率可达90%以上:90%以上的情况下,可以零等待访问高 速缓冲器中的代码和数据。
Cache
Cache
5.5 微型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层次化总体结构:把各种不同速度、不同容量、不同存储技术 的存储设备分为几层,通过硬件和管理软件组成一个既有足够大 的存储空间,又能满足存取速度要求而且价格适中的整体。 内部寄存器组-Cache-内部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内存的分区结构-内存分为
5.1.1 微型机存储器分类
按在系统中位置分类
(2)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又称辅助存储器,一 般由磁或光电介质构成
功能:用来存放相对来说不经常使用、当前不使用或 者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 特点:容量大、存取速度慢,CPU不直接对它进行访 问,有专用的设备(如硬盘驱动器、软驱、光驱等) 来管理; 容量:不受限制; 存放内容:各种程序或数据。
DRAM 控制器
为了实现刷新,DRAM 控制器具有如下功能: 时序功能 DRAM 控制器需要按固定的时序提供行地址选通 信号RAS,为此,用一个计数器产生刷新地址,同时用一个刷 新定时器产生刷新请求信号,以此启动一个刷新周期,刷新地 址和刷新请求信号联合产生行地址选通信号RAS,每刷新一行, 又产生下一个行地址选通信号。
2 速度/存取时间 (Access time)
存取时间是存储器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读写存储器 中某一存储单元所需时间,一般指存储器接收到稳定地址 信号到完成操作的时间。
3 功耗、性价比。。。
5.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Random Access Memory) 特点:
62256结构
SRAM-62256
62256共有28条引脚,其中有:
15根地址线,可访问215=32768(32K)存储单元; 8根数据线以及两根电源线; 有三个控制引脚控制对存储器的读写。包括:
CS#片选: 低有效,允许对存储器读写; WE#读/写:读/写控制信号,高电平为读,低电平为写; OE#输出使能:在读存储器周期中,OE为低电平允许输出数 据。
内存与外存的使用
由内存ROM中的引导程序启动系统;
从外存中读取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送到内存的 RAM中,运行程序;
程序运行的中间结果放在RAM中,内存不够时也放 在外存中; 程序结束时将最后结果存入外部存储器。
存储器概述
微型机存储器分类:
按在系统中位置: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 Cache;
只读存储器ROM
掩膜ROM: mask programmed ROM
厂商根据用户数据刻录固定数据到ROM中;无法修改。
可编程ROM: Programmable ROM, PROM
用户按需要一次性写入数据,无法反复修改。
可重复擦写的只读存储器EPROM
EPROM信息的存储是通过电荷分布来决定的,编程过程就是电 荷注入的过程,编程结束后撤除电源,但由于绝缘层包围,注入的 电荷无法泄漏,存储信息不会丢失。 擦除信息时,利用紫外线照射芯片上方的石英玻璃窗口,浮栅中 的电荷会形成光电流泄漏, ,内部的电荷分布被破坏,使电路恢复 为初始状态。
EPROM-27128
EPROM
EPROM: read
EPROM: program
EEPROM
电可擦除/编程只读存储器E2PROM E2PROM 的工作原理与 EPROM 类似,它是在 EPROM基础上改进而形成一种新技术产品。 E2PROM 的擦除不需要专用的擦除器,擦除 和编程均可以在线完成。
5.2.2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DRAM 是利用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来保存信息的,它将晶 体管结电容的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分别作为 1和 0; DRAM 的基本单元电路简单,最简单的 DRAM 单元只需 1 个管子构成,这使 DRAM器件的芯片容量很高,而且功耗低; 由于电容会逐渐放电,所以对 DRAM 必须不断进行读出和 再写入,以使泄放的电荷得到补充,也就是进行刷新。一次 刷新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存储器进行一次读取、放大和再写入, 由于不需要信息传输,所以,这个过程很快。 DRAM 本身一般带有片内刷新电路。
8086有20根地址线,寻址1MB存储空间00000H~FFFFFH;
由两个512KB的存储器组成: 奇地址存储器(高字节存储器),与数据总线高8位相连; 偶地址存储器(低字节存储器),与数据总线低8位相连; 两个存储器均和地址线A19~A1连接;
16位 CPU 对存储器访问时,分为按字节访问和按字访问两种 方式。按字节访问时,可只访问奇地址存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也可只访问偶 地址存储体。
MT48LC4M32
初始化:Initialization 在正常操作之前进行; 通过LOAD MODE REGISTER command对模式寄存器 (Mode Register)编程;
MT48LC4M32
命令:Commands
5.3 只读存储器
掩膜ROM: mask programmed ROM; 可编程ROM: Programmable ROM, PROM; 可擦除的PROM: Erasable PROM, EPROM; 电擦除的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 E2PROM/EEPROM; 闪烁存储器FLASH, NOR flash/NAND flash; 串行EEPROM
16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16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BHE#作为片选信号连接奇地址存储器,A0 则作为另一个片选信 号连接偶地址存储器。
16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按字访问时,有对准状态和非对准状态。 在对准状态,1 个字的低 8 位在偶地址体中,高 8位在奇 地址体中,这种状态下,当 A0 和BHE均为 0时,用 1个总线 周期即可通过D15~ D0 完成 16位的字传输。 在非对准状态,1个字的低 8位在奇地址体中,高 8位在 偶地址体中,此时,CPU 会自动用两个总线周期完成 16位的 字传输,第一个总线周期访问奇地址体,在 D15~ D8 传输低 8位数据,第二个总线周期访问偶地址体,在 D7~ D0传输高 8位数据。
第五章 存储器及其接口技术
5.1 存储器概述 5.2 随机读写存储器 5.3 只读存储器 5.4 高速缓冲存储器 5.5 微型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5.6 存储器应用设计
5.1 存储器概述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等信息的部 件,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存储器表征了计 算机的“记忆”功能; 存储器的容量和存取速度是决定计算机性能的重要 指标。存储器的容量越大,记忆的信息也就越多,计 算机的功能也就越强;
2 E PROM
以 INTEL2816 为例说明 E2PROM 的基本特点和应用方法。 2816的基本特点 2816 是容量为 2K×8bit 的电擦除 PROM,它的管脚排 列与EPROM2716一致。 2816的存储时间为250ns, 可以按字节为单位进行擦除 和编程,擦除和编程只用 CE#、OE# 两个信号来控制, 一个字节的擦除时间为10ms,整片擦除时间也是10ms, 擦除和编程均在线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