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真种子:植物学上所定义的种子,整个籽粒由胚珠发育而成.2、农业种子:农业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是由于播种的植物器官,统称为.3、种脐:是种子成熟后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是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从母体流入子体的通道.4、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5、脐条:又称种脊种脉,是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道合点的维管束遗迹.6、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7、种子寿命:8、外胚乳9、内胚乳10、糊粉层11、种子活力: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2、盾片13、自由水14、束缚水15、无胚现象16、多胚现象17、无性种子18、临界水分19、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储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20、平衡水分21、酸价22、碘价22、碘价23、油质酸败:油质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从而产生不良气味,称~~~~。

24、种子败育25、种子休眠26、硬实27、种子休眠期:从种子收获到发芽率达到80%所经历的时间.29、种子生活力30、种子活力31、种子劣变32、发芽指数(GI)33、活力指数(VI)34、种子寿命35、种子萌发36、种子容重37、种子比重38、种子千粒重39、种子堆孔隙度40、种子堆密度41、静止角42、自流角44、种子干燥曲线45、种子发热46、种子结露47、种子加工48、种子包衣与丸化50、种子自动分级51、扦样52、初次样品53、混合样品54、送验样品55、种子净度56、品种纯度: 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数.57、发芽势58、发芽率59、种子水分60、人工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发育完全的植物个体,将其用适当方法加以保护,以代替天然种子传播的结构。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词解释大全爱憎分明:喜爱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平平安安地没有遭遇任何损害.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跋山涉水: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百看不厌:班门弄斧: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从中挑拨,制造纠纷.变本加厉:原意是指变得比原来更深一层.后指变得比原来更严重.变幻莫测:变幻,没有规则地改变.该词指变化奇特,不可预测.别具匠心:匠心,高明而巧妙的构思.该词指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可救药:药,治疗.该词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可思议:思议,想象,理解.该词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不能自已:已,停止.该词指不能控制住感情.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屈服.该词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速之客:速,邀请.该词指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得客人.不屑置辩:不言而喻:喻,明白.该词指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不约而同:原意是事先没有约定而一齐前来回合.后指没有事先商量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言行相同.不折不扣:折\扣,商品照标价减去十分之几,叫几折或几扣.该词指丝毫未打折扣.形容完全十足,没有减少或走样.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该词指痛痛快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称心如意:称,适合.如,符合.该词指完全合乎心意.承前启后:承,接续.启,开创.该词指承接前代的,开创以后的.多用于事业\学术等领域.诚心诚意:诚,真实\诚恳.该词指真挚诚恳.触景生情:触,触动.该词指被眼前景物所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感情.触目惊心:触目,目光接触到的.该词指看到的情况,引起内心震惊..穿凿附会:穿凿,勉强进行解释。

附会,将毫无关系的事物生硬地联系在一起。

该词指在论争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即对专业名词的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解释一个词语。

名词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

“名词解释”的意思是: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

一、读音:míng cíjiěshì
二、举例:1、学校: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2、司机:机动车驾驶员。

3、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

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

有的品种可入药。

4、厨师:以烹调为职业的人。

5、袋鼠:哺乳动物的一科,形似鼠而体大。

前肢短小,后肢粗大,善于跳跃,尾巴粗大,能支持身体。

雌的腹部有一育儿袋。

种类多。

如大袋鼠、树袋鼠等。

分布于澳洲各地。

三、名词解释与概念定义区别:名词解释:是对一个名词的分析解说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是把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的孔。

2.椎间孔:椎骨迭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所围成的孔。

3.胸骨角:胸骨柄于胸骨体相联接处形成的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

4.椎间盘: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5、咽峡:是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围成的狭窄区域,为口腔通向咽腔的门户。

6、肝门:即指肝下面的横沟,有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7.体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身体各器官之间的循环,其途径是,动脉血自左心室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至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然后静脉血经各级体循环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8.视神经盘:视网膜后部的圆形隆起,是视神经起始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出入处,无感光作用,为生理性盲点。

9.黄斑:是位于视神经盘颞侧,距视神经盘3.5mm处得一黄色区域。

10.肺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肺之间的循环,其途径是,静脉血自右心室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转化为动脉血后,经各级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

11.静脉角:是指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的汇合处的夹角。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是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13.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因色泽灰暗、称为为质。

14.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轴突集中的地方,因颜色苍白,称的白质。

15.神经核:指中枢神经内皮质以外的灰质块、内含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团16.神经节:在中枢神经以外,神经元细胞体聚集的地方,形状略显膨大。

17..传导束(纤维束):中枢白质内,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个区域内行走,称为纤维束18.神经:在中枢神经以外,神经纤维集成大、小不等的集束,由于同数目的集束集合在一起行走,即为神经。

19.中央凹:为黄斑中央的凹陷,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20..膀胱三角:是膀胱底内面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

该区无论膀胱膨胀或空虚时,粘膜经常保持平滑状态。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阵点:晶体中的质点抽象位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点。

2.空间点阵: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3.空间格子:用来描述空间点阵的三维几何格架。

4.简单晶胞:只有在平行六面体每个顶角上有一阵点的晶胞。

5.复杂晶胞:除在顶角外,在体心、面心或底心上有阵点。

6等同点:晶体结构中物质环境和几何环境完全相同的点。

7.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8.组元: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9.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10.单相合金:有一种相组成的合金。

11.多相合金:由几种不同的相组成的合金。

12.固溶体:以某一组元位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融入其他组元原子(溶质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着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

13.中间相: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

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14.中间相的分类: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与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拓扑密堆相)固溶体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点阵中所处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按固溶度分类: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按各组元原子分布的规律性分类: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

15.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的固溶体。

16.极限电子浓度:最大溶解度时的电子浓度数值接近位1.4。

17.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18间隙相:当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r x/r M<0.59时,形成具有简单的晶体结构的相。

19.间隙化合物:当r x/r M>0.59时,形成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的相。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符号: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2.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体的成分。

3.所指: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4.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

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5.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的关系。

6.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哦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7.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8.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9.结构主义语言学:由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10.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1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12.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13.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14.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振动时间的长短15.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16.基音: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中,有一个振动频率最低,由这个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基音17.乐音: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乐音18.口音: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19.鼻化音:如果口腔内未形成任何阻碍,则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20.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里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代为21.音体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因素,就叫该音位的音位变体22.互补关系: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互相排斥,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就构成了互补关系23.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24.音位的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25.音节:是语流中最小的发音单位,也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到最小的语音单位26.开音节:以元音收尾的音节27.闭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28.复合音:同一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29.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0.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1.复辅音:同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32.撮口呼音节:以韵母{y}为韵头或韵腹的音节叫撮口呼音节33.音渡: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也叫“音联”34.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35.韵律特征: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36.时位: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时位”37.调值:反映声调音高的变化形式和变化幅度的线段或数字38.调类: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39.固定重音:如果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这种词重音就叫固定重音40.语调: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41.语汇:语汇指一种语言中词语的总和,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42.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基础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43.一般语汇: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44.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多为三个字45.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四个字46.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47.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有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48.变性成词:指语素转变性而形成另一类词。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大全

教育学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历的一种途径。

狭义的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是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者:是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开展的人。

3.受教育者:是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开展方面有目的地承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醒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6.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一定社会开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开展的需要提出的,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规格和素质开展要求的预期设想和规定。

7.培养目标: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

8.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到达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

9.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开展和社会开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0.教育制度:广义的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指学校教育制度。

1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那么,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

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构造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13.学校: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为核心任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

14.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那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 诗经:《诗经》是春秋时代编辑的诗歌总集。

原名《诗》,或称“诗三百”。

收录了商代、周至春秋中叶期间的作品三百零五篇。

2. 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西汉后期,刘向辑集屈原、宋玉、东方朔及汉人的楚辞作品,名为《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3. 离骚:《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政治抒情诗。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4.左传:《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是我国第一步记事详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长达二百多余年的重要史实。

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5.乐府:“乐府”一词,历代含义不同。

秦汉时原为音乐官署之名。

汉代把乐府创作、搜集的歌词称为乐府。

六朝中人用乐府旧题创作的诗歌,不管合不合乐,都被称为乐府。

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依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

宋元以后,乐府成为词曲的别称。

6.竹林七贤: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7.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8.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

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

9.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10.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为汉代无名氏作品,非一时一人所作。

萧统编《文选》时,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收入“杂诗”,题为《古诗十九首》。

内容多写游子思妇及士人的悲愁不遇。

11.韩孟诗派: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的称誉。

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韩孟诗派。

12.元白: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

二人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文学观点相同,作品风格相近,在中唐诗坛影响很大。

13.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

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

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

14.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宋国人。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15.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古代历史巨著,也是文学巨著。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简答题楚辞的文体特征:1从诗风言,铺排夸张,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如《离骚》充满奇幻布局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复。

2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局势也从四言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3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汇大量涌现。

此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诗经六艺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1.平淡与醇厚的统一。

诗人惯于运用生活中朴素语言,他多描写最平常的乡间景象,看似全不费力,平淡如水,但却能在平淡的外表下深藏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2.情景与哲理的结合。

通过写景抒情,抒发自己从生活中领悟到的道理。

在陶渊明的笔下,描绘的事物大多是菊花、青松、幽兰、孤鸟等。

二者都比喻或象征了诗人不同流俗的高尚品格。

3.艺术手法的运用。

诗人善于运用白描、比兴、象征等手法。

史记的体例特征:《史记》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纪传体是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王维的诗中有画什么意思:这是美学思想,是苏轼赞扬王维的诗画。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所谓“诗中有画”,是指语言艺术中有着造型艺术的因素,是以抒情方式写景,景在情中,情中含景,使客观的景主观化了。

王维善写田园诗,亦是出色的画家,他的诗宛若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诗中有画”,需要有三个条件:1)有景物描写,最佳是山水田园诗;2)诗的意境已包含在诗句之内,不是隐喻在诗外;3)诗的意境应当能用形象的画来体现。

满足这三个条件则诗意与画意一致。

李贺的诗歌怪奇什么意思:李贺的诗歌创作以怪奇风格著称,其诗歌的情感都寄寓于“奇诡”的形象之中,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知和审美情趣。

在光怪陆离的色彩下给我们带来的是瑰奇橘怪之美,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具体来理解:1.想象丰富特异、构思奇诡。

自然界、神仙、鬼怪,一切都在他的笔下重现异彩。

2.幽邃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

“百年老成木魅,笑声碧火朝中起”,李贺的诗神出鬼没,意境深邃。

3.善用超现实的意象。

李贺可以从一方端州紫砚,联想到“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他想象天上的银河流云会发出响声:“银浦流云学水声”。

分析题《氓》的女性形象:《诗经·卫风·氓》是一首弃妇的自悔之诗。

她在诗中用回忆的方式叙述了与丈夫热恋、结婚以及婚后丈夫变心、自己受虐的不幸经历。

诗中,前两节讲述了两人恋爱婚嫁,女主人公的爱情是美好纯真的,“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其次,这是场自由恋爱,说明女主人公走出了包办的“笼子”。

接着是女主人公诉说婚后的不平等不美满的家庭生活及兄长及族人的讥笑,最可贵的是她不以一种自哀自怜的语气,而只是直叙其事,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坚强隐忍。

最后一节,“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既然他违背了誓言,不念当初,那就算了吧。

女主人公在总结了自己的大半生后,以决绝态度与以往告别,离开负心汉回到家里。

这两句写出了女主人公勇敢,不屈的反抗精神以及她强烈的自尊。

在这个充满浓郁哀伤情调的婚恋悲剧中,女主人公展示了她的真诚,善良和坚强。

在如此的一个时代,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她能作出这样的决定,无疑具有重大意义的举动,表现了女性思想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经》中的弃妇诗多是女性祈求丈夫回心转意或是自怜身世之作,但唯有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实在的有灵魂的女性,她对自己的悲的理性认识和决绝勇敢态度成为了她的美之所在。

而她的这种“知其不可为”的悲也令人生怜。

蒹葭的艺术特征:《蒹葭》为四言,语言优美,重章叠句,层层推进,大量使用赋、兴的修辞。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

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末浠”再到“白露末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

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蒹葭》把诗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

“伊人”音容体貌均无,飘忽不定。

无疑,由于这种虚化,使整个追寻都变得虚幻朦胧空灵起来,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其实是一种心象。

在这里,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都是虚拟的象征性意象。

其实,“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情感流的洗礼,我们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事业等诸多人生体验遭遇。

意境的整体象征,使《蒹葭》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本诗充满了神秘感,情景交融,蕴涵了可望不可即的情愫。

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

《蒹葭》的独特魅力就在于营造了这么一片朦胧的美,给人无限遐想。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思想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文章意蕴丰富,作者从宴游活动得到愉悦的同时,又从中感受到悲哀,谈到了自己的生死观,进而联想到社会风气,结合生活沉淀,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在感慨人生短暂之余揭示对生命深厚的眷恋和执著,反映了晋人多情的性格特征。

第一段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也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进而第二段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

这两种人:喜欢“静”的人“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喜欢“躁”的人“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但是,两者又有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事物有生有灭,生命之长短之存灭,取决于自然的造化。

生死是人生大事,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应当在有生之年做些实事,积极面对生活。

《蜀道难》的艺术特征1.诗歌的风格雄奇奔放,纵横恣意,淋漓酣畅,形象绚丽多姿,想象丰富而奇诡,使诗歌充满奇险神异的色彩,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和激情。

2.诗歌大概按照自古至今,由秦入蜀的线索来构思诗篇,展开描写。

第一层,首先以三个感叹词起笔,高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起笔突兀有气势,为整首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第二层是全诗描写的重点,诗人运用了神奇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绘声绘色的描写,极写蜀道的奇险和艰难。

第三层写蜀中要塞剑阁地形险要和环境的险恶,描写的阴森恐怖,诡异荒怪,其中运用了隐晦的寓托。

场景的转换极为灵活,意向的衔接组合跨度很大,纵横开合,但并没有离开蜀道难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