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河流域水文特性调查

合集下载

渭河流域陕西片降雨径流及水环境特性分析

渭河流域陕西片降雨径流及水环境特性分析

以稀释入河污染负荷。提出了改善渭河水质 的两项措施 : ①削减入河污染负荷 , 同时保证 河道基流量 ; ②加大宝鸡 峡水
库 向下游河道 的放水量 。
关 键 词 :水环境 ;降雨 ;径 流;陕西 片;渭河流域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 17 (0 7 0 — 0 80 10 —3 9 2 0 )9 0 2- 2 中图分类号 :P 3 ; 5 2 33X 2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9 9 期 20 0 7年 9月




V0 . 9. . 1 2 No 9
S p.,0 7 e 20
YE L W RI R L O VE
【 文 ・ 水 泥沙 】
渭河 流域陕西片降雨径 流及水环境特性分析
张 荔, 晓昌 王
时间
作者 简介 : 张荔 (91 ) 女 , 西 大荔人 , 师, 士研 究 17一 , 陕 讲 博
生, 主要从事流域水文、 水质及水环境研 究工作 。
图 1 渭河干流咸 阳断面 的流量及 B OD同步监测结果
维普资讯
第 9期
张荔等 : 渭河 流域 陕西 片降雨径 流及 水环境特性分析
渭河流域陕西片包括宝鸡 、 阳、 咸 西安 、 渭南 4市及其所 辖 地区。渭河陕西段西起宝鸡峡水库 , 东至潼关港 口镇 , 河长 30 6
2 降雨特性
渭河流域 陕西片 的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 势 , 内分 布不 年 均匀。为了确定年 内总降水量主要集 中在什 么时间 、 同降水 不 量及 降雨 强度 的出现概率 、 能够 产生径 流的降水量及 降雨 强度 等, 以连续 3年的单场 降雨记 录为依据 , 分析 了流域 内 的降雨 特性 , 并将分析结果用于流域径 流模 拟分析 。 图 2为西 安 20 2 0 0 3~ 05年 32场降雨 的概率分 布。可以 8 看出 , 强 度 (< 0 0 m / i 及 中强 度 ( . 1~0 0 低 . 1 m mn) 00 .3 m / i) m m n 的降雨 出现的几率较 大 , 大降 雨量及 高强 度 (>0 1 .

渭河流域岐山段洪水流量及特性浅析

渭河流域岐山段洪水流量及特性浅析
安徽农学通报 , An h u i A g r i . S c i . B u l 1 . 2 0 1 3 , 1 9 ( 1 9 )
l 2 7
渭 河流域岐 山段 洪水流量及特性浅析
杨 斐 王 楠
( 岐山县蔡家坡 自来水站 , 陕西岐 山 7 2 2 4 0 5 )

要: 渭河流域岐 山段位 于渭河 干流 清水河 口至魏 家堡断 面之 间, 下游距魏 家堡较近 , 因此设计 洪水采 用魏 家堡
穿南北 , 自然 条件 得天独厚 , 水利 资源 丰富 , 农业产业化程度
较高 , 土地肥 沃 , 人 民富裕 , 是关 中西部地 区重要 的农产 品供 应 基地 。区域 内工业基 础较好 , 拥有各 类企业 2 4 0 0 多户 , 1 0 0 多种主要产 品 , 初 步形成 了以汽 车制造 、 服装纺织 、 医药
殊, 水 位变幅大 。河槽岩性 以中粗砂为主 , 卵石次之 , 纵 向冲
淤基本平衡 。渭河含 沙量 较大 , 平均 为 6 5 . 2 k g / m 。 。 1 . 2 水 文及 气 象 渭河 岐 山段 地下 水 以潜 水为 主 , 河 漫滩
7 0 年代依靠 当地农 民修建 的低标准堤 防 , 堤 防断面为梯形 , 堤顶高程达 不到“ 5 4 ” 型洪水的设防标准 , 部分迎水坡为干砌
1 基本 情 况
1 . 1 流域概况 渭河岐 山段 西由蔡家坡镇 老堡子村入境 , 东 由蔡家坡镇桃 园村 出境 , 流长 9 . 6 k m, 年过境流量 3 9 . 8 6 亿 m ,
平均流量 1 2 6 . 3 9 m / s , 境 内年 自产径流量 4 8 4 万m 。县境 内渭 河支流有石头河 、 麦李河和同峪河 3 条 一级 支流 , 石头 河 道下 游 全长

渭河流域水文站测站测洪方案的编制

渭河流域水文站测站测洪方案的编制

渭河流域水文站测站测洪方案的编制摘要渭河流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今宁夏、甘肃、陕西三省,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本文就渭河流域水文站的测洪方案编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渭河;水文测站;测洪;方案编制1 流域的基本状况渭河是黄河的最大一支支流,源于甘肃省渭源县,并由潼关汇入黄河,流域面积十分广阔,涵盖甘肃、宁夏、陕西等三省。

渭河全长818 km,流域面积1348k ㎡,夹在黄土高原与秦岭之间由西向东流淌,依其不同流域特点将其分为三段:上游由河源至宝鸡峡口,河道较窄,河流湍急;中游从宝鸡峡到咸阳铁桥,河道较宽,水流平缓;下游从铁桥到潼关,地势平坦,泥沙淤积较严重。

渭河流域涵盖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大,夏季高温湿润,降水量大;冬季干燥,降水量少,加之其跨越两级阶梯,西高东低,落差较大,在降水偏多的年份,夏季洪灾易发,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2 水文站测洪方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测洪方案是水文站根据自身特点设计的防洪方案,用于洪水期对防洪工作的指导,包括其自然地理条件,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测洪设备、方法、能力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等。

现阶段,渭河流域有多个水文站能够制作并发布洪水预报,运用“ 渭河洪水预报系统”模型建立洪水预报系统,但由于预报模型建立在90年代,当时技术条件有限,原有系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加之这些年各水文站虽基于该预报模型,往往在编制过程中只针对其主要的来水方向,对其测洪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

2.1流域状况复杂渭河流域面积广,属季风性气候区,右岸是秦岭山区,支流源短流急、谷狭坡陡、径流较丰,含沙量小;左岸支流多发源于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相对源远流长,比降较小,含沙量大。

强烈的地势落差使得洪灾易发。

在监测时,对于测洪方案的编制,现在干流站多采用上下游洪峰流量相关,而支流站多采用降雨径流方法。

尽管在下游水文站测得的水量和径流量等数据大致相同,但在上游,秦岭山区和关中平原地区的水文站所测流速等则差异甚大。

渭河水域调研报告

渭河水域调研报告

渭河水域调研报告调研背景与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渭河水域的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以及相关环境问题,为渭河的保护与治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样本,对水域的水质、水生生物和河床等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渭河。

调研方法:1. 实地采样:我们选择了渭河上下游的若干断面进行水样采集,并对采样地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标记。

2. 水质检测:使用标准的水质监测仪器对采集的水样进行了pH值、溶解氧量、浑浊度等方面的测试。

3. 生物调查:我们使用网具和拖网等工具进行了水生生物的捕捞,并对捕获到的鱼类、贝类和底栖生物等进行了种类鉴定和统计。

4. 河床观察:我们利用无人机和船只等方式对渭河河床的变化进行了测量和记录。

调研结果:1. 水质状况:根据所采集的水样分析表明,渭河水域的水质存在一定的问题。

部分采样点的pH值偏低,溶解氧量偏低,浑浊度偏高,超过了环保标准的要求。

2. 生物多样性:在生物调查中,我们捕获到了多种鱼类、贝类和底栖生物。

然而,与过去相比,渭河水域的鱼类品种和数量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

3. 河床状况:通过对渭河河床的观察,我们发现河床出现了部分淤泥现象,水流缓慢,且存在少量垃圾和污染物。

调研分析与建议:1. 水质治理:针对渭河水域存在的水质问题,应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减少对渭河的污染。

2. 生物保护:为了保护渭河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禁渔和限渔政策的执行,并加大对渔业资源的恢复和保护力度。

3. 河床清理:应加强对渭河水域的清淤工作,保持河床的流动性,减少水流阻滞,同时加强河岸管理,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结论:渭河水域存在水质问题、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河床沉积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治理渭河,我们建议加强水质治理、生物保护和河床清理工作,以改善水域环境状况,促进渭河的可持续发展。

渭河流域水文概况

渭河流域水文概况

渭河流域陕西段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摘要: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然而近年来渭河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恶化,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针对渭河水环境的变化,寻根溯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1991-2002年渭河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流域陕西段主要污染因子CODMn、NH3-N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渭河流域CODMn、NH3-N污染因子的污染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渭河流域污染治理措施。

关键词:渭河流域污染因子污染治理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26个县市,至潼关入黄河,全长818km,总流域面积6.25×104km2.陕西境内河长共502km, 流经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5市(区)。

流域面积3.38×104km2,分别占渭河全长和总流域面积的61.37%和53.79%[1]。

渭河是陕西的"母亲河"、"生命河"。

该流域不仅是陕西省政治、文化的中心区域,而且是陕西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这里聚集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0%的生产总值[2]。

它的存在是陕西关中地区传统农业灌溉的基础,也是沿岸大中城市如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现代文明的保障。

然而,近年来,渭河的水质极度恶化,各项指标严重超标,据省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2004年渭河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已经超过6亿吨,其中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27万吨[2],渭河即将成为陕西关中最大的"纳污水道"和黄河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陕西省政府曾于1999年下令关闭了500多家小造纸厂,随后又关停了一批治理无望、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对249家企业投资4亿多元,进行污染控制治理,近年达标排放率保持在90%以上。

渭河定西段水文水资源状况分析

渭河定西段水文水资源状况分析

渭河定西段水文水资源状况分析尚小平;张永胜;吕旭红【摘要】根据渭河定西段流域内的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渭河水情变化趋势.同时,通过分析渭河枯水期径流变差倾向率(LRR);径流年际交叉倾向率(VAR)两个指标,对渭河近年来水文水资源准则层(HD)进行评估,得出渭河定西段水文水资源的健康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期刊名称】《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1)002【总页数】7页(P7-13)【关键词】渭河定西段;水文水资源;径流分析;降水特征;调查研究;LRR;VAR【作者】尚小平;张永胜;吕旭红【作者单位】定西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甘肃定西 743000;定西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甘肃定西 743000;定西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甘肃定西 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0 引言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海拔3 495 m 的沟壑山,干流由西向东流经渭源、陇西两县后,于鸭儿峡出定西界注入天水市,继而流经陕西省,于潼关入黄河,干流总长818 km,流域面积为13.5 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2.5 亿m3,输沙量为5.42 亿t。

渭河干流定西段长94 km(渭源段48 km,陇西段46 km),占干流总长的11.5%,流域面积3 592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66%[1]。

笔者试通过对渭源县和陇西县的水文水资源评价,分析渭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河流的开发管理和环境综合保护提供参考。

1 流域降水特征分析渭河流域水资源主要源于大气降水。

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流运动及大气系统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区内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存在丰枯水周期交替发生的规律。

1.1 渭源县降水特征分析1.1.1 降水量逐年演变分析选择渭源县城区雨量站 1997~2017 年降水量观测资料,用逐年面平均降水量表示渭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演变情况,结果如图1 所示。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分布特性及变化分析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分布特性及变化分析

多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为 6 0 m, 水 年 际 变 化 大 且 年 内 分 配 不 均 , 暴 雨 或 秋 雨 ; 上 流 域 内 黄 土 广 布 , 被 1m 降 多 加 植
覆 盖度低 , 渭河 成为 一条 多泥 沙 的河流 . 使
2 渭 河 流 域 水 沙 分 布 特 性
渭 河 流 域 主 要 控 制 测 站 有 拓 石 、 家 村 、 家 堡 、 阳 、 潼 和 华 县 6个 水 文 站 , 中 林 家 村 站 为 陕 西 林 魏 咸 临 其
计算. 结果表 明 : 渭河流域具有 明显 的水沙异源特性 ; 在时间分布上 , 水沙 输送 主要集 中于降水量 较大 的汛期 , 内分 布相 年 对集 中; 同时水沙年 际变化较 大 , 2 从 0世纪 5 0年代 到 9 O年代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 并且不 同时段水沙匹配模式不 同. 关键词 : 渭河流域 ; 径流 ;泥沙 ; 水沙变化
21 0 0年 3月
渭 南 师 范 学 院 学报
Ju o mM fW en nT ah  ̄ Unv  ̄i o ia e c e ie期 5
V0 . 5 No 2 I2 .
陕 西 省渭 河 流域 水 沙分 布特 性及 变 化 分 析
表 1 陕 西省 渭 河流 域 主 要 水 文 站 多 年 (96~ 0 0 平 均 水 文 要 素 统 计 表 15 20 )
从 表 1中 可 以 发 现 , 省 控 制 站 林 家 村 站 多 年 平 均 径 流 量 为 2 . 人 2 1亿 m 输 沙 量 为 1 71 、 2 0万 t分 别 占 , 出 省 控 制 站 华 县 站 的 3 . % 和 3 . % ; 家 村 以下 至 华 县 站 多 年 平 均 径 流 量 和 输 沙 量 分 别 为 4 . 15 55 林 8 5亿 m 和 2 0 0万 t 分 别 占华 县 站 的 6 . % 和 6 . % , 明 渭 河 干 流 在 进 人 陕 西 省 境 内 后 水 量 、 沙 量 的 变 化 38 , 87 45 说 输

渭河的调研报告

渭河的调研报告

渭河的调研报告渭河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渭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陕西省,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渭河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渭河流域的环境状况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为保护渭河生态环境提出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走访了渭河流域的几个重要节点,包括渭河源头、中游地区以及流入黄河的口岸等地,对河流水质、生态环境和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

同时,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包括渭河的水质监测数据、土壤质量数据以及公众的意见反馈等。

三、渭河水质状况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渭河的水质状况较差。

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和汞等,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另外,渭河的氮磷含量也较高,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促进了藻类的大量繁殖。

这些问题导致了渭河的水质下降,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生态环境状况渭河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河道两岸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加剧。

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使地方农作物受灾严重。

同时,由于河水污染,大量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死亡,生态链条断裂,对渭河周边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了很大的障碍。

五、调研结果分析从调研结果来看,造成渭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

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农药、化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渭河中,导致了水质的恶化。

此外,渭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堆积泥沙也加剧了河道淤积和污染。

六、建议和对策为了解决渭河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1.加强水质监测,建立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渭河的水质状况,并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2.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3.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渭河流域水文特性调查和03年暴雨洪水调查结束
2003-12-11
(本站讯)由陕西省水文局组织的渭河流域水文特性调查和2003年暴雨洪水调查工作于日前结束,并已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甘肃、陕西两省,在陕西潼关县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

渭河流域现有水文站38处,雨量站260处。

2003年汛期,我省暴雨洪水频发,山洪、泥石流灾害严重,特别是渭河先后连续出现6次高水位洪水,造成了南山支流倒灌,石堤河、罗纹河、方山河河堤多处决口,使华县、华阴地淹没受灾,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为了对渭河流域自然地理特性、水文特性、水情站网及设施情况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深入分析03洪水中河床演变对洪水演进规律的影响,正确地解决预报方案因子变化问题,更好地满足我省防汛工作的需要,陕西省水文局组织人员对我省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5个市区的15条渭河支流河口和部分二级支流河口的水文特性进行了为期11天的查勘调研,实地调研查勘了渭河干、支流拓石、林家村、魏家堡等14个水文(位)站和6个预警断面及宝鸡峡渠首、冯家山、石头河、黑河、泷河水库。

并组织汉中、商洛、延安、安康水文局及时组织调查小组分别对宁强03·7、洛南、宁陕和石泉、黄陵03·8暴雨洪水开展调查。

今年渭河出现6次洪水过程,其主要特点是洪峰水位高、洪水持续时间长;洪水过程多、洪水总是大;洪峰传播时间长,洪水演进速度慢;洪水下泄不畅,导致库区洪水迭加;南山支流倒灌,河堤发生决口,渭河中游支流入渭不畅,发生洪水顶托。

通过此次的查勘调研工作,使得我们对渭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性、水文特性及今年的暴雨洪水情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将对我省下一步的渭河治理和防汛抗旱工作具有很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供稿:秦延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