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竞争策略分析开题报告.doc

合集下载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华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市场。

本文将对华为的企业战略和竞争战略进行分析。

1.华为的企业战略华为的企业战略可以总结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技术创新,持续提供高品质产品和解决方案”。

以下是华为企业战略的几个关键要素:客户导向:华为始终将客户需求置于首位,积极倾听客户的声音并及时调整其产品和解决方案。

华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服务,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技术创新:华为非常注重技术创新,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和创新。

华为设有多个研发中心,并与全球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推动技术前沿的探索和创新。

高品质产品和解决方案:华为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

华为设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全球化战略:华为具有强大的全球化战略,并在全球拥有广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华为积极进军国际市场,获得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型合同,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2.华为的竞争战略华为的竞争战略可以总结为“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结合”。

以下是华为竞争战略的几个关键要素:低成本战略:华为致力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并降低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成本。

华为通过规模经济、供应链管理和高效生产等手段,实现了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合作伙伴战略:华为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与运营商、渠道合作伙伴以及生态合作伙伴等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业务的发展。

这种合作伙伴战略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用户渗透率。

全球化战略:华为采取了全球化战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研发中心、销售和服务网络等方式,积极争取国际市场份额。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积极竞争,与国际知名企业展开直接竞争。

综上所述,华为的企业战略以客户导向、技术创新和高品质为重点,通过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结合,积极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实现持续的增长和发展。

华为开题报告研究方案

华为开题报告研究方案

华为开题报告研究方案华为开题报告研究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讨华为开题报告研究方案,以了解其在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策略。

一、华为的技术创新华为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在研究方案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华为在5G技术领域的创新。

5G技术将为人们带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可靠的连接,对于推动物联网、智能交通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华为在5G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们将分析华为在5G技术方面的创新策略,包括研发投入、标准制定和产业合作等方面。

二、华为的市场竞争策略华为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研究方案中,我们将研究华为的市场竞争策略,以了解其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华为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市场竞争优势。

我们将分析华为的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以了解其成功的原因。

三、华为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研究方案中,我们将探讨华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华为积极推动绿色环保,通过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方式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华为还重视员工的发展和福利,致力于社会责任的履行。

我们将分析华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环境管理、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四、华为的挑战与机遇华为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在研究方案中,我们将探讨华为面临的主要挑战,如国际贸易摩擦、技术安全和品牌形象等。

同时,我们也将分析华为的机遇,如5G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增长和新兴市场的开拓等。

通过对华为的挑战和机遇的深入研究,我们将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华为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

总结:本文探讨了华为开题报告研究方案,主要包括华为的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策略、可持续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华为公司竞争力分析

华为公司竞争力分析

华为公司竞争力分析华为公司要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实现品牌的国际化,以实现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战略目标。

下面是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欢迎阅读了解。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一)核心竞争力的含义“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德和哈默(Prahalad & Hamel)于1990年提出来的,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组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稀缺能力。

本文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具备的独特能力或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绝对资源优势,不能轻易模仿。

第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泉可以有多个,先进的技术、文化、管理机制、营销策略、创新能力都可以成为核心竞争力。

第三,从价值形态上来看,核心竞争力可以是有形资源,也可以是无形资源。

第四,对某一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不一定是永恒的,当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会消失。

第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资源的投入与整合,要有巨额的成本投入。

第六,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施长期战略的力量源泉,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国内学者大多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比较宽泛,管益忻(2000)认为凡是企业特有的,足以胜过对手的市场预测、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加工制造、经营决策、人力资源开发、品牌战略、企业文化、战略管理以及企业的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等等一系列关键程序、能力、资源、机制均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鲁开垠(xx)认为“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包括人力资源、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和价值观”。

(三)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包括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行为规范、企业价值标准等等。

IBM公司前总裁沃森曾说过:就企业相关业绩来说,企业的经营思想、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远比技术资源、企业结构、发明创造及随机决策重要得多。

华为竞争力分析

华为竞争力分析

基于SWOT法子的华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一、华为公司介绍布景介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它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ICT 解决计划和处事,继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作创造最年夜价值。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计划供应商。

他们围绕客户的需求继续立异,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真个解决计划优势。

二、对华为公司进行swot分析第一,优势分析。

一是产品和技术。

华为为知识力密集型企业,知识力使得产品或处事具有很高的附加值。

华为能平稳地立足于竞争如此激烈的高端市场,华为自主研发的全球尖端核心技术是功不成没的。

二是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优势。

华为公司员工中有85%具有年夜学学历、硕士以上学历及高级科研管理人员也占到员工总数的40%。

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力结构中年夜量低成本知识员工的存在,也为华为提供了一个竞争优势来源。

三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处事。

华为致力于立足用户需要,努力实现外乡化的处事。

华为产品的开发一直围绕着客户需求,并以立异手段来提供支持,以及从整体角度去降低客户成本。

华为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为尺度,一切行为都以客户的满意度为评价依据。

四是外乡化与不同化并存。

作为国内厂商,为了能尽快超出实力雄厚的国外厂商,就必须在“外乡化”这三个字上多下功夫。

坚持“外乡化”,首先要在合适主流技术尺度的基础之上,包管设备的性能与稳定性;坚持“不同化”,则要求企业要针对用户特殊业务需求进行开发,只有这样,才干更好地体现出外乡化的竞争力。

同时,华为针对通信设备和其他市场的特点,对分歧产品采纳分歧的市场营销战略。

第二,劣势分析。

一是财力资源相对单薄。

由于华为是非上市公司,融资比较困难,相对其他财力比较雄厚的竞争敌手要单薄的多。

二是宣传力度缺乏。

低调的公关气概和缺乏的宣传力度晦气于提高企业形象。

华为竞争战略分析

华为竞争战略分析

华为竞争战略分析竞争战略选择一、基本竞争战略(一)低成本战略华为的低成本战略:充分利用中国价格低廉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成本。

从而制造的产品物廉价美。

一、拥有较长时间的成本价格优势;二、较低成本运营优势;三、外购资源投入成本较低;四、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减低生产成本;五、进行流程再造,1998年聘请IBM对华为从组织管理、企业文化、产品线等整个企业进来流程再造。

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

(二)差异化战略华为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差别化售后服务优势,快速的反应速度。

使自己的产品有了强有力的竞争力。

1997年,华为与加拿大的通信企业设备制造商北电网络开始正面交锋。

作为大型排队机的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的北电网络,已经多年占据这世界上很过国家的市场。

华为的产品在性能方面可与之媲美,没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经研究发现,北电网络的技术研发全部设在国外,所有的设备都是从国外直接进口,客户的设备出现问题或者需要服务的时候,技术专家很难及时赶到,因此其在方面给的印象是反应速度慢,不提供优质服务。

因此,华为决定抓住北电的这些问题,发挥自己客户服务灵活而且迅速的优势,部署客户战略优势,在客户有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给客户解决问题。

(三)混合型战略混合型战略是指低成本地提供优质的差异化产品,然后利用成本优势制定比竞争对手产品更低的价格,通过为买房提供超值的价值来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

不卖最贵,只卖最好华为选择的这个战略有自己的优势,2004年,华为以低于竞争对手20%的价格赢得欧洲运营商法国第二大网络运营商Neuf的青睐;2005年1月,华为、爱立信、摩托罗拉同时参与泰国国有电信公司(CAT)3G电子竞标,,参与竞标的三家公司均符合技术资质条件,爱立信出价约2亿美元,摩托罗拉出价约2.45亿美元,最后华为以极有竞争力的价格—1.87亿美元的价格拿下CAT网络建设大单。

除了在价格优势上差异化产品,华为还在适当的时候直接投资、参股合作或被对方参股,在资本层面上与合作对象相互融合,为买方提供超值服务。

华为国际竞争战略分析

华为国际竞争战略分析

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被认为是 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 服务差异化,形成一 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 有独特性的东西。
集中化战略
针对对某一特定购买 群体,产品细分市场 或区域市场,采用成 本领先或差异化来获 取竞争优势的战略。
华为的战略选择
华为的早期的战略选择-低成本战略 1.控制研发活动成本:利用中国人口红利,形成研发人力 资源成本优势,通过模仿、借鉴成熟技术降低研发成本, 到成熟阶段通过领先型研发奠定竞争优势。 2.控制生产活动成本:取后向一体化策略,如针对采购成 本较高的芯片部分,成立了芯片设计部,并通过外包加工生 产,当芯片部门成熟后独立为“海思半导体”公司,进行 市场化运作 3.控制销售活动成本:在开拓海外市场时,首先选择发展 中国家市场,然后在发达国家市场寻求突破口。
WT:降低劣势是威胁降到最低
1、 优化人员结构,同时削减开支,使资源使用最佳化 2、 多宣传以提高品牌知名度 3、 加强同国内外企业合作。
华为的战略选择-竞争战略种类
成本领先战略
该战略是指企业通过 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 ,在研究开发,生产 ,销售,服务和广告 等领域把成本降低最 低限度,成为产业中 的成本领先者战略。
04 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华为的SWOT分析
S优势
1、 业务排名;09年上半年华为在全球移动网 络市场上排名第三 2、 技术实力;华为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 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 10%用 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 究和跟踪 3、 成本优势;国内的劳动力相对廉价 4、 优质服务;立足国内用户做本土化服务 5、 领导优秀;总裁任正非,为了观念而战斗 。
华为的战略选择-职能型战略种类
1.生产运营型职能战略

战略管理—华为竞争战略分析

战略管理—华为竞争战略分析

通货膨胀率
Hale Waihona Puke 贷款的难易程度 银行借贷比较严重 可支配收入平水 持续稳定的以较高速度增长 地区间的收入和消费习惯差异 差异比较大,东部明显较其他地区高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人口的变化
对售后服务的要求 生活方式 消费信息产品的价值观 收入差距 特殊利益集团
factors)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还会持续增长
STRENGTHS
1、技术自主化程度高,国内属 于较先进水平; 2、产品市场占有率高; 3、销售网络完善,销售人员素 质高; 4、海外客户关系初步建立; 5、与客户关系良好。
WEAKNESSES
1、盈利产品线较为单一,且竞 争优势不突出; 2、技术商用化速度慢,程度低; 3、核心技术掌控能力不足; 4、技术发展方向不明朗; 5、日常运营费用高; 6、人员流动速度偏高。
TREATS
WT战略 放弃部分产品,进行内部调 整,裁撤部分机构和人员, 收缩企业规模。
(因为T1、T2、T3、T4影响太 大,而W1、W3、W4、W5只能 以企业收缩为代价来解决)
华为竞争对手分析
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对抗
通信行业性质:
经济体制:转轨期,规范大同小异,但“小异”处很多,机 会与风险并存 需求因素:目前产业投资需求下降明显,但居民收入水平提 高会影响总趋势 资源状况: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内风险与机会并存
控制生产活动成本
户需求导向型”研发政策,一
直强调针对市场做研发 • 发展前期采取跟踪型研发策略, 通过模仿、借鉴成熟技术降低 研发成本,到成熟阶段通过领 先型研发奠定竞争优势 • 研发资源配置采取“压强原 则”,集中资源实现重点突破
合作伙伴,降低市场开拓成本

华为公司多元化竞争战略研究

华为公司多元化竞争战略研究

华为公司多元化竞争战略研究华为公司是中国电信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成立于1987年,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

华为在业界拥有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80,000名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何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是华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之一。

多元化竞争战略是华为取得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多元化竞争战略多元化竞争战略是指企业将其业务领域扩大到其他行业,并通过融合技术促进企业的业务增长以及全球竞争力。

为了保持全球科技企业的领先地位,华为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多元化竞争战略。

华为通过积极布局新兴业务领域,使得华为的业务已经从通信设备走向人工智能、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与其他领先企业加强整合,创造出更多的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

二、多元化竞争战略重要性多元化竞争战略的主要目的是打破传统业务增长模式的瓶颈,通过跨领域创新方式来充实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多元化竞争战略可以实现多个领域之间的融合,创造出更多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在全球市场中,多元化竞争战略可以拓展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范围,使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三、华为的多元化竞争战略在多年的市场实践中,华为公司在多元化竞争战略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与研发华为把创新性研究和开发放在企业战略的核心地位。

其在整个产业中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

华为在“5G+制造”等方向的研究也有所突破。

华为还致力于推进AI和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这种实践使得华为在信息通信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华为为实现多元化竞争战略而进行的技术创新,十分契合其整体战略。

2. 布局新兴市场华为将目光投向一系列新兴市场,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华为的智慧屏、Matebook、nova等新产品进一步完善了华为的产品线,通过与国内和国际上的企业加强合作,致力于优化产品,扩展业务领域,帮助华为完成其多元化竞争战略的重要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的竞争策略分析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33年,“战略因素”一词最早出现在康芒斯(Commons,John Rogers )的著作《制度经济学》中,这是人们最早接触战略因素一词。

1937年,巴纳德(Barnard)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中第一次把将战略的概念引入管理理论,他提出,战略主导因素不仅仅存在于管理活动和交易活动中。

战略因素是企业组织者在做决策前必先考虑的。

巴纳德这一观点引发了理论界和业界的双重重视,使企业战略理论得研究的得到了新的发展。

1966年,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起源于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一书,这开启了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的新阶段。

他发表的《战略管理思想》一文,也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概念。

企业战略管理一词在安索夫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第一次被提出。

他认为战略的构成要素包含三个方面:一、产品与市场范围,二、企业经营的方向和趋势,三、资源的整合效果和匹配关系。

1972年,安德鲁斯(Kenneth R Andrews)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到:战略是由四个重要要素构成的,分别为: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其中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内部环境因素包括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

战略构造包含两个阶段:战略制定和实施。

战略制定阶段的主要工作则是分析组织的优劣势、提供的机会和会出现的风险环境等。

20世纪8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在所著两本书《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中,对于战略分析的重点做出了明确要求。

他特别强调了外部环境的重要性,其中提供的行业竞争地位、行业竞争力、环境危机分析等技巧,对企业的经营帮助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明茨伯格教授提出,战略具有多重含义,如下:企业战略是一种计划,一种计谋、一种定位和一种观念;即是一种有意识的、有预谋的行动程序、处理局势的方针,是威胁和战胜对手的具体手段。

这个定义从不同角度整合了“企业战略”的内涵,它较好地全释了企业战略的七大特点:总体性、长远性、指导性、现实性、竞争性、
创新性和稳定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希望通过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延长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力。

企业战略为三个层析:战略经营单位战略、企业总体战略、和职能战略,它们构成了企业战略的基本框架。

企业总体战略又称为公司战略,它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此外,它对于解决企业经营业务的问题,也同时具有指导作用、控制作用。

战略又称之为竞争战略,指在单位经营的过程中与对手竞争,但是竞争的前提是指经营一定的市场产品,在特定的市场产品中与对手进行竞争。

在高与低的竞争策略中进行着传承的作用。

而另外一种智能战略是比较特殊的,在特殊智能领域中根据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措施所制定的战略。

这种战略强调的是细致与切实可行,公司能够依据实际方针实际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最大化地优化公司的效率,提升公司的效益回收,使公司资金更大化的回收。

同时,也起着战略和预期之间的沟通的桥梁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战略就是公司战略、事业战略、职能战略三种战略相结合成为的整体。

同时也分为三个阶段,如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及评价、战略实施及控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军事和战略家“孙子”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科学的名言,这是最早期的企业竞争策略。

与此同时,西方的竞争策略理论已经被中国的企业深入研究;它们使企业能够很好地看到企业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以及自身的不足。

班月在华为公司国际创业战略研究中认为,在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上,华为公司采取了传统的直销模式、OEM和战略合作、投资和并购模式。

而在其国际创业战略选择上,进行了研究投资型、技术型和营销型战略及相关的组合战略。

张凌在华为的国际化道路中认为华为目前虽然面临着国内市场近乎饱和、政策性决策把握不准以及利润率降低等问题,但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依靠在研发上的持续高投入以及中国目前相对而言还较低的人力成本,华为相对国际竞争对手在成本上存在优势,以前的技术劣势由于持续的高研发投入而大大缩小了与设备制造顶尖厂商之间的距离。

因此,坚定不移的走国际化道路是本文给出的华为发展的战略,同时,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时,针对不同的市场,也应该有不同的策略,而不是一概而论,这样,更能够提高华为面对国际化市场时的竞争能力,使华为能够持续发展,真正的成为国内通信制造业的龙头
和国际通信制造业的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王玉分析研究世界100强的企业在业务组合与竞争战略类型上的选择,并且提出了战略成熟度的概念,结构和测评体系,对企业战略效果进行了评估。

曾繁华认为跨国公司全球技术竞争战略是跨国公司在市场全球化背景下为取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全球经营战略的最核心组成部分。

然而,竞争策略不能忽略中国国情的考虑。

波特的“五力模型”并不能直接拿来适用于我国的国情。

葛长伟对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竞争战略做出考察,认为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应该采取目标集中战略,完全聚焦于信息类产品的支付,并通过与其他业务融合形成更有效果的联合效应,以此打造手机支付的竞争优势。

何晓群认为六西格玛与竞争战略是紧密配合的,并分析了通用电器、摩托罗拉、联想持续发展与六西格玛的紧密联系。

曹蒙对中兴手机竞争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应该以科技为本的产品为策略,并细分市场,从低端到中高端的产品线,产品重点集中于商务与智能机型,在渠道上釆取“直供”的运营模式。

赛迪报告认为四大策略可以助推手机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发掘独特的品牌定位是手机企业迈向“蓝海”的切入点,严谨的品牌管理很重要,品牌推广应增强与消费者深度沟通,创新能偶保持手机品牌竞争力。

牛梦飞对三星手机的市场竞争策略进行了分析,认为价格战很有效。

其主要的定价目标为获取当前理想的利润,采取目标集中竞争战略,将主要消费人群定位在白领阶层。

参考文献
[1]Shugan,S.M. Editorial: Defining Interesting Research Problems [J]. Marketing Science,22(1),2003,1-15
[2]Krishnan,V.and W. Zhu,Designing a Family of Development-Intensive Products [J]Management Science,52(6),2006,813-825.
[3]王玉.跨国公司业务组合与竞争战略[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9)
[4]牛梦飞.诺基亚手机的市场竞争策略分析[J].消费导刊,2011(15)
[5]高兴佑.从凡勃伦效应谈奢侈品营销策略[J].郑州商业期刊,2010(22)
[6]裴明华,安峻成.顾客满意过程研究[J].商业时代,2010(27)
[7]刘哲.顾客价值分析研究综述[J].改革与开放,2011(04)
[8]赵世琪,王卫东,闫广强.企业信息战略管理的实施与法律保障[J].中国
商贸.2011(02)
[9]高兴佑,向长福.从凡勃伦效应谈奢侈品的营销策略[J].商业时代.2010(11)
[10]祝江.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对我国智能手机产业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11]陈昌新.飞特公司智能手机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与优化[D].山东大学2012
[12]尤波.诺基亚公司智能手机市场营销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